重生之简单的幸福 作者:绯桃

文案:

重来一次,我想弥补曾经的遗憾

重来一次,我想让家人开心的生活

重来一次,我想让自己过的更充实

重来一次,我想简单的幸福着

本文是家庭剧,都是家长里短,情节展开慢。

内容标签:种田文 都市情缘 穿越时空 重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卫暖日 ┃ 配角:卫爸,卫妈

第一章 新生

卫暖日看着棚顶细微的裂纹,呆呆的躺在床上,她知道这是哪里,她在这里整整生活了十二年,从四岁到十六岁,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十二年就是在这间总面积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屋中度过的,那个时候爸爸还在世,妈妈的工作还算稳定,虽说在亲戚中算是贫困户,买不起奢侈品,从没下过馆子,但还能顿顿吃肉,他们一家三口很知足。

八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大部分人家都是这么过的,卫暖日觉得,她家这样已经不错了,起码在她十六岁以前,从没羡慕过别人。十六岁之后的十年,在卫暖日眼中,是又酸又甜的,爸爸生病,花去了家中所有积蓄,仍旧没有挽回他的生命。之后的日子,卫暖日和妈妈相依为命。为了照顾生病的爸爸,妈妈把工作辞了,以至于爸爸死后家中没有经济来源,暖日正在上高中,学习压力大,为家里着急却没有解决办法,只能偷偷抹眼泪。那样的日子,暖日真的一辈子都不愿意想起。后来暖日上了大学,因为成绩一般,只是本市一个普通的学校,不上不下的念完了大学,却找不到好工作,浑浑噩噩的在一个小企业做了三年文员,终于考上了公务员,虽说要离开家乡,离开城市,但是暖日仍旧很高兴,她清楚自己的实力,市内的好岗位自己肯定考不上的,能够考到外地郊区也不错了。她并没有那种非要呆在大城市的观念,毕竟,这个城市除了妈妈并没有什么值得她过于留恋的地方。而且她刚刚听说,单位有给她们外地来的新人提供宿舍,这样的话,妈妈也是可以和她一起去的,这样真的很好了。

可是,现在又是怎么回事?卫暖日抬起胳膊,右手手腕处有个小小的浅色胎记,这是她的手,可是为什么这么小?还有这处房子,她记得父亲过世没多久就动迁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绿地,那么现在是什么状况?

“待会儿领孩子去医院看看吧,我瞅着有点不对劲。虽说煤气漏的不太严重,发现的也早,可是毕竟孩子太小了,别是有什么后遗症。”卫暖日睁大眼睛,听着外面大屋传来的说话声,是爸爸的声音。猛的从床上坐起,跑到大衣柜的镜子前,看着里面映出的小小身影。大约只有四五岁,身上穿着碎花布裁的对襟衣服,很土,但是她认识这件衣服,在她的相册里,那是她五岁时候的照片。

“暖暖起来了,头还晕不晕,还恶心么?”卫妈妈进来抱起暖日的小身子做到床沿上,担心的问。

“妈,我怎么了?”暖日看着年轻了许多的妈妈,眼角有些湿润。

“咱家煤气昨晚上漏气了,幸亏你爸发现的早,要不咱家三口都得死屋里了。暖暖还恶心么?一会爸妈带你去医院看看。”卫妈妈一边到衣柜里拿钱一边应着。

煤气中毒?暖日有点印象,曾经听妈妈说过,家里现在住的小屋是爸爸原来单位分的宿舍,三个大院挨着,一个院住12户人家,因为地点有点偏,刚搬来的时候没有煤气,家家都是用小炉子或煤气罐点火做饭,后来给通了煤气,可是自己家里的却不知怎么的没安好,第二天晚上就漏气了,还是爸爸半夜起来发现的,硬拖了她和妈妈出了屋子,找了邻居帮忙才没发生事故。

五岁么?真好。狠狠的咬了一下手背,疼。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她回到了童年,她都感激上苍。暖日看着走进屋子的爸爸,扑了过去,她记得小时候爸爸最爱让她骑在脖子上带着她到处走,如今,她终于能够再次体会到那种单纯的幸福了。

第二章 前世

暖日趴在床上,看着窗外的车流发呆。她家这个房子,虽说地点偏僻到想要找一家小卖店买瓶汽水都得步行二十分钟的程度,可是窗外的这条马路,却是本市的交通主干道之一,一九八八年,中国的车辆还不太多,但是暖日家窗外的这条路,却车辆川流不息,这条路,是进入新港区中心广场的必经之路,也是去市中心正义区和商业中心万和区最快捷的路线。二十年后的这条马路,更是被扩建了将近三倍,是本市著名的交通要道。那个时候的这里,繁华程度不可想象。

可是,在十年之内,这里只代表着贫穷和落后。住在这里的家庭,其成员都是普通的工人,而且附近的教育设施十分落后,只有一所小学一所初中,这两所学校都是全市排名最末等的,即使校内最优秀的孩子,因为教育水平太差,他们的成绩拿到一流的学校只能排到中等而已。而且因为学校管理不够严格,许多学生就是为了混文凭,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至于这两所学校在二十年内先后被其他学校兼并,不复存在。

这也是前世暖日爸妈从奶奶家搬走后坚持不将户籍迁到望西街的原因,他们不愿意暖日就读这样的学校。可是,大人的想法那时候的暖日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在暖日的记忆里,奶奶家附近的新港三小虽说是市里优秀小学,可是因为教学严格,学校要求学生六点半准时到校,而从暖日家到新港三小骑自行车要整整一个小时,那个时候暖日爸爸八点半上班,为了送暖日上学,每天都提前将近两个小时到单位。因为上学太早,暖日和卫爸爸五点多就得出门,为了能够多睡一会儿,常常吃不上早餐。即使这样,还是常常迟到。正是因为如此,暖日的班主任非常讨厌她,多次找卫爸卫妈谈话,让暖日转学。可是卫爸卫妈为了让暖日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每次都是给老师说小话,下保证,以便让老师不要为难暖日,让她在三小继续读书。当然,暖日长大后也有些了解了其中的弯弯绕绕,新港三小是市里的重点小学,进入的门槛是非常高的,户籍必须在新港三小附近的小区落户满一年,而且入学的条件非常严格,名额有限且固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托人走关系的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学校只能有这些学生,要来这里读书可以,但是没有本校的学籍,除非本校有人转学空出名额,否则都算借读,还得交高额借读费。条件非常苛刻,可是因为教学质量好,也都普遍被家长接受。而当时暖日的同学中刚好有那么一个借读生,恰恰是暖日班主任的远房亲属,所以那时候的暖日就成了老师的眼中钉,即使她学习还算好,老师也看不上她。

暖日上辈子也看了不少重生文,可是她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些女主优秀,想要像那些女主们一样混的风生水起甚至举国皆知恐怕很难。与其说是重生,暖日更想把这次的生命当做是新生。新的生命,新的希望。只是这次上天极为眷顾她,让她有了未来二十年的记忆,让她可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或许今生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暖日相信,起码可以让爸妈相守到老,让自己和家人有个更优越的生活环境。

暖日想了想自己的前生,她从小酷爱美术和钢琴,并且有个很好的起点。那时候暖日是7周岁上的小学,姑姑家的大表妹梁冰没出生之前,一直是奶奶带着的。卫奶奶喜欢孙子,因为暖日妈生了个女儿,曾经一度没有好脸色,也不爱照顾暖日。可是那个时候暖日家和卫奶奶住在一起,暖日爸妈白天又要上班,没办法只能将暖日扔给卫奶奶照顾。虽说卫奶奶不高兴,可仍旧帮着带了三年。后来大姑家的表妹梁冰出生,卫奶奶在六个子女中最疼大姑,对表妹也爱屋及乌。天天跑到大姑家帮着伺候孩子。于是暖日便没人管了。暖日妈没办法只能把暖日带到单位,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虽然有心将暖日送到娘家,可偏偏暖日姥姥家屋子小,暖日的三舅妈正怀着孕,实在腾不开手帮忙。暖日爸妈曾想着把暖日送到幼儿园,可在那个年代幼儿园数量少,离家里最近的幼儿园骑自行车也要一个多小时,离暖日爸妈上班的地方又刚好是相反方向,于是便跟卫奶奶商量让她照顾梁冰的同时接着帮忙带带暖日,卫奶奶同意了,却提了个条件。当时卫奶奶家屋子是两居室,两间大屋中暖日一家三口占一间,待嫁的小姑卫如眉和卫奶奶一间,暖日二叔卫国梁和小叔卫国华只能住在客厅里。而当时卫奶奶提的条件就是让暖日家搬走,让暖日爸给两个弟弟腾房子。说暖日二叔和小叔都到了结婚的年龄了,家里没地方没法结婚。后来暖日爸从单位申请到了望西街的小屋,是筒子结构的屋子,当时住屋加上厨房不过才10平方米,暖日爸自己买了砖和水泥,接着原来的屋子又盖了一间大屋,用后来的话讲,就是违建房。于是暖日四岁的时候和卫爸卫妈正式搬到了新港区北部的望西街大院。而卫奶奶却在暖日家搬走的第三个月用自己攒下的钱给暖日二叔在卫奶奶家隔壁楼门买了个小单间预备结婚。因为这事,暖日爸妈大吵了一架,卫妈说婆婆这是欺负人,太偏心,暖日妈与卫奶奶的隔阂更深,暖日爸夹在中间两头为难。后来发生的一件小事,气的卫妈直接将暖日送到了一家新开的幼儿园。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卫爸卫妈去卫奶奶家接暖日。当时暖日大姑卫如汇家的表妹梁冰已经快两岁了,卫如汇本是国营单位的员工,结婚六七年都没有孩子,夫妻俩因为这事三天两头吵架,婆婆更是对她极为不满。后来怀上了梁冰,卫如汇惊喜异常,从单位请假待产,后来更是辞了工作照顾女儿,因为离娘家只隔一条街,卫如汇便天天抱着梁冰在娘家混饭吃,一呆就是一天。而卫奶奶极为喜爱梁冰,有什么好吃的更是全都留给梁冰,暖日大多时候都只能干看着。而当时暖日的小姑卫如眉在一家国企上班,收入很不错,便天天下班给小外甥女买两样小吃做礼物,却从来没想起还有个小侄女也在一边。那天卫如眉拿着两瓶小牛奶,当着卫爸卫妈的面,都给了梁冰,还告诉梁冰说现在喝一瓶,晚上再喝一瓶,别省着,明天还给买。看都没看暖日一眼。还和卫妈说暖日长大了,不用吃零食什么的了。气的卫妈回家就和卫爸抱怨,只说卫如眉是故意的,暖日才五岁,就算是大人了?当着她的面都这样,背后指不定怎么欺负自己女儿呢!

后来卫妈便开始给暖日找幼儿园,刚巧当时卫奶奶家附近七中新开了一家附属幼儿园,本来是为了照顾教师子弟的。后来卫妈托一个老朋友把暖日也送了进去。用后世的话来讲,那就是一家艺术幼儿园,文化课什么的教的倒还差些,倒是给孩子开了钢琴课和美术课。幼儿园有几个十分优秀的老师,对暖日很好,给暖日的钢琴和美术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后来暖日上了小学,因为家庭条件请不起钢琴教师,也买不起钢琴,于是这门特长算是荒废了。至于暖日最喜爱的美术,上了小学后倒是又坚持自学了两年,后来也放弃了。暖日爸妈都不是什么文化人,虽也有心让女儿有个特长,可是一打听各个美术补习班的价位,都退缩了,只想着女儿喜欢,买两张纸自己画着玩吧,也就没重视起来。

暖日听刚才卫爸卫妈的意思,好像准备明天就送自己上幼儿园了。一定一定不能重蹈覆辙,暖日的目光坚定起来。

第三章 刘洁

刘洁是个幸福的人。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暖日都这么认为。

刘洁是暖日的发小,比暖日大两岁,十分照顾暖日,很有姐姐的样子。刘家和暖日家都住在望西街大院里,打小就是邻居。刘爸曾经是暖日爸爸的同事,两人一起申请到了望西街大院的房子,一起盖了违建房,又同时搬到了大院,两家关系一直很好。可是后来刘家的境况好了起来,在暖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搬到了市中心的正义区的三居室里,刘洁爸爸也成了一名警察,后来更是做了正义区公安局局长。刘洁学习不好,初中毕业后随便念了个护校,刘爸拖了关系,毕业后直接进了市中心医院做了护士。当时她还不到20岁。后来刘洁嫁了个老公,是个法官,小两口贷款在市中心买了栋200平的房子,还生了个儿子,过的极好。

在前世,刘洁家搬走后,开始刘洁还常常回来望西街看暖日,可是因为离得远,暖日家又没有电话,望西街偏僻,通信也不方便。慢慢的两人便没了联系。再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刘洁的婚礼上。而当时的暖日,父亲去世,母亲辛苦工作,自己刚刚考上大学,还在为未来迷茫着。

那天刘洁妈妈到新港区办事,刚好碰到了卫妈。刘家人都很善良,知道了暖日家的情况后十分感慨,要了暖日的联系方式,邀请暖日参加刘洁的婚礼。之后两个童年的小伙伴又再次联系起来。

而如今,暖日正坐在刘洁家里,帮着刘洁收拾她的抽屉。刘洁一直有个好习惯,她的东西一定要整整齐齐的放着,不能有一丝杂乱。而作为望西大院里唯一一个和刘洁同为女生的暖日,变成了给她打下手的最佳人选。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如此。

说来奇怪,望西大院一共有12户人家,除了两家住的是老人之外,其余10家,有八家都是男孩,院里只有暖日和刘洁两个女孩。从小暖日和他们就相处的极好,可惜后来境况好的都搬走了,在后来动迁了,慢慢的也都失去了联系。而暖日一直为了生活奔波,也没有什么寻找童年好友的心思了。

“我听我妈说你要上幼儿园啦?”刘洁将一小罐叠好的千纸鹤放进抽屉的角落,扭头问道。

“恩,我妈说明天就去了。”暖日一边帮着把刘洁的相册放书架里,一边答道。

“那这个送你吧。”刘洁拿出一小叠画片递给暖日,笑弯了眼, “你可以送给小朋友,小孩都喜欢这个。”

“谢谢。”暖日看着画片上的可爱的小猫,冲刘洁一笑。

“待会儿你买完东西回来,我俩去找肖宇他们玩编花篮,上次教你的没忘吧。”

“…”编花篮?暖日想了想,只记得好像是几个小孩用腿互相挽着蹦,于是冲刘洁摇了摇头。

“这么快就忘啦,我不是前天才教你的么?”刘洁皱眉,“算啦,反正也简单,一会儿我再教你一遍。”

&&&&&&&我是第一次出现的分割线&&&&&&

看着面前蹦蹦跳跳的几个小孩子,暖日有些无所适从。虽然很高兴能够重新体会一下童年的美好,可是并不代表她喜欢和一些心理年龄小她二十岁的小孩一起玩跳房子,编花篮。有这样的时间,她宁愿去少年宫学跳舞,都是蹦,人家蹦的多有美感。

她愿意和刘洁聊天,听她倾诉烦恼,听她叽叽喳喳讲她的学校和同学。她愿意和肖宇他们一起看电视,一起去爬附近的小山,甚至喜欢和他们一起看那些带着注音的图册。可是她真的无法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五岁小孩和他们玩编花篮…

这样的结果就是,暖日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几个蹦,而她也有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帮着他们几个打拍子,唱曲子,偶尔查数看他们一共蹦了几下。

“暖暖真厉害,都能数到50个数了,卫叔叔和卫阿姨教你的么?”肖宇笑着说。

“恩。”

“你上幼儿园了,得好好学,早点上学,到时候我们就能一个学校了,以后天天早上一起去学校,我领着你。”

刘洁、肖宇都是望西一小的学生,徐明比暖日大一岁,户籍就在望西大院,明年也会去望西一小就读。可惜暖日知道,自己是不会去读那所小学的。虽说新港三小离家里远,老师又因为某学原因会暖日有点小意见,可是不能否认那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确是一流的。前世暖日的成绩在那里只是中上等,对于三小的升学率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老师才劝她转学的。可是如果今生她能够名列前茅呢?暖日不信老师还舍得让她走。而且暖日也不准备读两年幼儿园在去上小学,如果提前一年入学,避开以前小学的班主任,境况或许又会不同呢。而且,能够早点入学,对她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她不是真正的五岁小孩,不会存在跟不上进度的情况。

越早的接触人群,就能够越早让父母信任自己,以后做起事来也方便许多。暖日上辈子虽没什么大本事,却喜欢上网,喜欢读报,看书。对于这个社会未来的大致走向还是了解的。她知道自己必须先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家庭条件,哪怕只是为了防止爸爸生病。她记得很清楚,卫爸病逝时大夫说的话,常年郁结于心,工作生活压力大是卫爸生病的重要病因。暖日知道,卫爸其实一直知道卫奶奶偏心,不重视自己,却一直不愿意承认。卫爸十分孝顺,对卫奶奶可谓是毫无保留,可卫奶奶却不知怎么的,横竖看不上这个儿子,总说卫爸没出息。卫爷爷在世时还好些,卫爷爷过世后卫奶奶表现的就十分明显了。卫爷爷曾是本市一家国企的工程师,在80年代中期,他的工资就接近百元,当时是卫家的顶梁柱。暖日出生后没多久就因为工作受伤,送到医院不到一天就去世了。因为是工伤,单位赔了一笔钱,卫奶奶收了起来,这笔钱就是后来卫奶奶给暖日二叔卫国梁买房的主要来源。后来暖日小叔卫国华看不过去,和卫奶奶商量,等他单位分了房子,就将卫家老宅给卫爸,不能让卫爸一直住在偏僻的平房里,这让卫爸十分感激。可惜后来卫国华结了婚,卫小婶死活不同意,说凭啥老卫家的东西都让老大老二分了。于是小叔又说房子一分为二,卫爸和卫国华一家一半。卫爸是实诚人,说这样分很合理。可惜,再后来,连那一半都没有了。卫爸着急上火,对卫奶奶卫小叔绝望加失望,憋了一肚子气却说不出来,回家又觉得无脸面对卫妈,再后来就一病不起了。卫爸死后,暖日家动迁,卫奶奶卫小叔却跑过来说卫爸的房子是遗产,应该归卫奶奶做抚养费,气的卫妈直说谁给钱就把房子卖了,赔钱卖也不给他们。后来这事虽然不了了之,可在卫妈和暖日心里却留下了很大的伤痕。即使后来卫奶奶卫小叔家条件好了,偶尔也会帮助帮助卫妈和暖日的生活,也不能让暖日忘记当年的争吵和痛苦。

今生,绝不要这样。根据看了多不重生文的经验,暖日知道,以她家的情况,最快的赚钱的办法就是炒股。毕竟前世三舅喜欢炒股,暖日帮着研究过一段时间股票,还算有点印象。可是暖日也很清楚,以卫爸卫妈的性格,他们去冒风险炒股的可能性为零。不过没关系,毕竟距离股市的第一次大涨还有几年的时间。暖日有足够的时间运作。

第四章 幼儿园

第七中学是惟州市的一所重点高中,在知名度上虽比不上省实验和一中二中,但是七中却是惟州唯一一所以艺术类闻名的高中,是诸多艺术特长生的梦想。七中和省实验也是八十年代惟州市仅有的两所寄宿制高中。

七中附属启蒙幼儿园,本来是为了方便本校老师而建立的,园内设有长托部,后来也对其他教师子弟开放。因为七中以艺术类闻名,幼儿园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并且十分重视小朋友的特长培养。暖日能够进入这里就读不得不说是意外之喜。

幼儿园虽说距离家里要一个小时,可是卫妈上班刚好顺路,而幼儿园的上课时间和卫妈的工作时间也差不多,于是接送暖日便成了卫妈的任务。

暖日的老师和前世一样,是教美术的孙老师。除了美术外还开设了数学、语文和钢琴三门课,这也正是启蒙幼儿园和其他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极为注重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这种教学方式哪怕是在二十年后也是极为先进的。这个年代不像21世纪,双语幼儿园艺术幼儿园随处都是,这时的幼儿园,开设的课程是很简单的。启蒙幼儿园因为面向的是教师子弟,所以要求比较严格,课程的安排即使在全国应该也算不错的。

暖日读的是中班,主要培养的是小朋友的美术特长,附带的学习一点钢琴知识。暖日极爱画画,她喜欢用色彩表达感情。前世没能坚持学习美术一直是她的遗憾。至于钢琴,暖日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想要学好钢琴,除了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外,还得有天分。弹钢琴可以培养气质,就像练舞蹈可以修饰身材一样,都是极适合女孩学习的,可是暖日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天分去完整的学习。可以作为兴趣来培养,却绝对不会作为目标或是职业。

虽说暖日喜欢美术,可是她却极为喜爱教钢琴的徐老师。徐慧莲只有30岁,待暖日极好。常常在活动课的时候拉着暖日坐在钢琴边上教她弹琴。徐慧莲曾经说过,读书时她的钢琴基本功在同学当中是极为扎实的,可是她的音乐却缺乏灵魂。这或许和她的性格和经历有关,徐慧莲是一个温柔到几乎没有脾气的女人,性格因素导致她的内心缺乏一种激烈的感情,她对待每个人都温柔如水,却缺乏热情。很多人喜欢她,她也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却从来不会和别人交往过密。结婚五年的徐慧莲一直没有孩子,因此在七中决定挑选几个老师去幼儿部的时候,她主动请缨做了幼儿园的钢琴老师。

七中的幼儿园有分大中小三个班级,共五十多个孩子。暖日猜想徐慧莲喜欢自己的原因大概是这些孩子中她最乖巧。虽说小朋友大部分都是教师子弟,家教都是很严格的,但毕竟都是不到7岁的小孩子,好动一点是很正常的。说是培养特长,可是根据暖日的观察,认真学习的怕是不会超过十个。而暖日可以说是其中最能静下心的练习一个,因此无论是孙老师还是徐老师都对暖日很好。暖日也是极爱亲近这两位老师的。尤其是徐慧莲。毕竟钢琴和美术不一样,暖日家没有钢琴,回家无法练习,只能抓紧在幼儿园的时间了,而活动课更是被暖日利用的十分彻底。

七中有共有五间琴房,其中二间是可以供学生练习的。因为高中生的特长课一般都安排在下午,所以幼儿部便把钢琴课排在了上午。因为徐慧莲的喜爱,暖日便有机会常常跟着她到琴房练琴。暖日虽不打算在钢琴上发展,可也没打算混日子,哪怕只是兴趣,也是要用心去学的。

&&&&&&&我在暖日家&&&&&&&

“我看咱们暖暖挺喜欢画画儿啊,从上幼儿园开始天天回家拿着个小本素描,要不咱也给她找个补习班让她好好学学?”卫爸将折叠饭桌支到床上,又探头看了眼在里屋画画的女儿,对着卫妈说道。

“我打听了,现在他们幼儿园的孙老师美术功底挺好的,暖暖说对她也好,教的挺认真,让暖暖先跟孙老师学着,打打基础,等上了小学她要是还爱学,就给她找个美术班接着学,咱们正好再攒两年钱。”卫妈答道。

“瞧你说的,还差孩子补课这几个钱啊。”

“卫国刚你还别说,还真差这几个钱。”卫妈一定这话,脸色立马变了,“你不想想,就你家,从你姐到你弟弟哪个不是国营的,就你是个大集体,工资比人家差多少,你妈还总熊咱们。不说别的,从我生了暖暖,你妈嫌是个丫头,给我甩了多少脸子。别人家的老太太,哪个不帮着上班的儿子媳妇带孩子,就你妈,求她带个孩子还得和咱们谈条件,又不是不给她饭钱。”

“当时家里人多,地方不够,这不是没办法嘛,现在许多人家不都这样,就说你娘家,你二哥结婚时你大哥不也给腾房子了么?也没看你大嫂说啥。”

“那能一样吗?我妈和我二哥一人拿了一部分钱给我大哥又买了房子!你妈呢?让你自己找厂子讨房子,结果搬到这么个偏僻地儿,你当我不知道那,咱们住的这个院子和人家隔壁院子不一样,这个院子以前就是你厂子的仓库。”卫妈说到这,更是生气,“本来想着我姐下乡留在了农村,我就在家附近嫁了,离娘家近点好照应照应我妈。结果呢,才三年多就拖家带口的被你妈撵出来了。给你二弟腾房子结婚,行,谁让你们老卫家穷呢,我认了,搬了,结果呢,没到仨月,你妈给你二弟买了个房子。有你妈这么办事的么?”

“前个国华不是说了么,房子他不要,将来等他单位分的房下来了我妈那两居室就给咱家了,你还想咋的?”卫爸也不乐意了。

“人家说啥你就信啥啊,你就是傻实惠。国华现在还没娶媳妇,说的话能算数么?我只问你,国华明年就结婚了,他是准备在老房子结还是去新分的房子结?再说了,还有你姐在那等着呢!”

“有啥不算数的,国华是大学生,有文化,又是穿公家衣服的,将来有前途着呢,说话还能不算数?人女朋友也是知识分子,还能跟你争房子啊?”卫爸不以为意,“再说这又干我姐什么事?你别把谁都搅和进来。”

“你姐没这心,怕是你妈帮着惦记着呢。就说现在吧,出嫁了的姑娘,天天带着孩子呆在娘家。一天不来你妈就急的过去请。你家有什么好东西少你姐的了?”卫妈恨声说。

“我姐不是离婚了么。”

“离婚了姑爷还天天晚上回来,这婚离得也真稀奇。合着就是为了让媳妇娘家帮着养老婆孩子。”

“我姐又哪儿招你了?你以前不还说她好呢么?”

“以前是以前,以前梁冰还没出生呢,你妈还没偏心眼到这个程度。你看看梁冰出生之后,你妈是怎么对咱闺女的,闺女小孩不懂事,我替她委屈。你姐人是不错,这我承认,除了势力点,爱回娘家占点便宜外没啥大毛病,不想像你妈胡搅蛮缠,说话办事儿还算公道。但前提是不能和她家梁冰争东西,可凭啥我闺女就得捡梁冰不要的东西?”

“行了行了,五个手指头还不一样长短呢。等年底国华单位房子就下来了,过完年他就能搬走,妈说跟着国华过,到时候那两居室的房子就都是你的了。”

“那咱们就看着,我也不求整套房子都给咱家,给一半就行,都是儿子,咱也不占卫国华的便宜。”卫妈冷笑,“等你们老卫家的人长良心,我得死不瞑目。我也不指着你们家,我就靠我闺女,将来我闺女有能耐了,你们谁也别来占便宜。”

“看你说的,那不是我闺女啊,她可姓卫,也是我老卫家人。”

“你还别说,把我逼急了,我给闺女改姓颜,反正你们家也没人稀罕她。重男轻女,结果怎么着?你二弟还不是也生了个丫头。”卫妈说着进屋将暖日拉到大屋饭桌前吃饭。

“谁说的,我可是男女都稀罕,不信你问问闺女我对她好不?”

“爸爸对我好。上辈子我爸就对我好。”暖日笑着说。

“你们父女俩倒是一条心。还上辈子呢,你知道啥叫上辈子?”卫妈笑骂道。

“好闺女净说实话了。”卫爸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送进嘴里,“怎么全是炒菜,倒是整个炖菜啊。”、

“我闺女爱吃炒菜,你爱吃炖的回家让你妈给你做去。”说着卫妈夹了一块糖醋排骨放到暖日碗中,“暖暖多吃点,补补脑子,咱们好好学习,将来咱也考个大学给妈争口气。”

“好,我一定考上大学。”暖日笑着应道,想了想,决定还是小小试探一下,“不过,我考上了,你们能有钱供我念么?”

“闺女要是真考上大学了,我和你妈砸锅卖铁也供你去读书。”卫爸答得干脆。

“要是那样,我还是别念了,砸了锅咱们家不就吃不上饭了。我不要因为读书饿肚子。”

“哈哈,我闺女真可爱,那是形容词,不是真的。”卫爸笑道。

“那就是说供我读了大学,咱家还能有钱买吃的买用的?以后还能买个像奶奶家那样的大房子?还能让我学画画学钢琴?”暖日状似天真的问着。

“…”

第五章 奶奶和小姑

“暖暖也过来挑一个吧,你和冰冰,舒宁,还有韩森一人选一个。选剩下的我就给你小姑父家的侄子。”小姑卫如眉指着床上的几样玩具笑着对暖日说道。

昨天晚上卫如眉和丈夫向书平从南方度蜜月回来,今早卫家全家都聚在了卫奶奶这迎接这对新婚夫妇。卫如眉是卫家六个子女中相貌最好的一个,卫爷爷在世时除了学习好的小儿子卫国华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女儿。

因为长得漂亮,卫家全家一直很珍视这个女儿,想着这么漂亮的姑娘将来准有大造化。卫爷爷当初更是托了人,将卫如眉弄进了一家效益很好的国营单位,就是为了提高她的身价。卫如眉自己更是挑花了眼,不是嫌人家兄弟多,就是说人家长的丑。一直挑到27岁,家里人开始着急了。毕竟现在是八十年代,人们普遍还是早婚早育的。卫如眉在亲朋邻里中算是大龄女青年了。

于是卫奶奶托了娘家妹妹介绍了向书平,向家也住在新港区,步行到卫奶奶家只需要十几分钟,向父原是新港区一家装备厂的厂长,向母是厂里的车间主任,现在都已经退休了。向家有两儿两女,向书平是小儿子,上面有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

向书平大专毕业后分配到了外地,最近才托了关系调回本市,目前在市五中担任高中英语老师。八十年代,懂英语的人很少,向书平这个职业是非常有前景的。向家虽有心给儿子挑个家庭条件好些的媳妇,可惜向书平在相亲第一眼就被卫如眉的美貌所动,说服向父向母同意,说反正向家也不差儿媳妇那点嫁妆。于是两人认识不到三个月便闪电结婚。向书平愣是没要卫家一分钱嫁妆,向父向母更是拿了一笔钱让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去上海和广东度蜜月。这一番作为使得卫奶奶很是得意,逢人就说卫如眉嫁了个好人家。

说到这,暖日不得不说,卫家小姑的眼光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在未来的二十年里,向书平对卫如眉可谓是百依百顺,即使多年后向书平升作了五中的教导主任,而卫如眉失业在家收入为零,在向家,卫如眉仍旧是说一不二。这是后话。

“小姨我要那个变形金刚。”韩森用小手勾着床脚用塑料盒子装着的变形金刚。

卫如眉将玩具递给韩森,同时将暖日和梁冰选好的洋娃娃递给她们,又拿了一个毛绒兔子递给了卫家二婶董华怀里的卫舒宁,舒宁才一岁,还不太会说话,抱着玩具兔子呀呀的叫。

“大哥我听妈说你们把暖暖送幼儿园了?”卫如眉问卫爸。

“恩,已经送去十多天了。”卫爸答道。

“怎么想着送幼儿园了,妈带着不挺好的么?”卫如眉皱皱眉头。

“妈不是还得帮着带冰冰和舒宁么?暖暖也大了,在幼儿园呆两年就该上学了,提前适应适应也好。”

“话不是怎么说,妈带两个也是带,带三个也是带,暖暖在妈这,和冰冰还有舒宁姐妹三个还能一块儿玩,多热闹。再说了,暖暖从小就文静,不爱说话。在幼儿园还不得被欺负啊,幼儿园里那么多小孩,老师哪里都顾得过来。他们还能有咱妈照顾的好啊。你和我大嫂一个月工资加一起就那么二百块钱,暖暖去的又是个高级幼儿园,一个月往那还不得扔五十块钱啊,你们有那钱,不如给咱妈,让咱妈带着,指定比在幼儿园强。我当时是去度蜜月了,要不绝对拦着你们不让送,这不白扔一个月钱。赶紧退了吧,下月还送咱妈这来。”

“如眉这话说得不对,”卫妈刚从厨房进屋,就听到卫如眉说这些话,急忙插话,“幼儿园毕竟是系统教育,人家老师都是有经验的。当初我和你哥还和咱妈住一块儿的时候我就想送暖暖去幼儿园了,可惜当时附近没有合适的。没办法只能麻烦妈了,如今有了七中的幼儿园,我上下班接送孩子都方便。而且暖暖也说了,幼儿园的老师对她好着呢,天天都有水果,偶尔还有点小零嘴,老师喜欢她,每次都让她先挑,从没捡过别人挑剩的。虽说费用贵了点,可是值呀,孩子呆的舒心,我和你哥也放心,不怕受了啥委屈还没处说,花着钱还遭罪。”卫妈说罢,拿眼看着卫如眉。

卫如眉尴尬的笑了笑,没说话。

&&&&&&&&&&&&&&&&&&&&&&&&&卫如珍的分割线&&&&&&&&&&&&&&&&&&&&&&&&&

“你大嫂今天说话还真带劲儿啊,咱俩结婚快七年了,我还从来没看你大嫂说话这么狠,把如眉堵得愣是一句话说不出来。”韩闯推出自行车,看着卫如珍将小韩森放上后座,慢慢骑上车子往自家走。

“如眉就不该说那些。本来最近大嫂就对她和妈有点意见,她不避着点还去管闲事。”卫如珍叹口气,她是卫家的第三个孩子,也是卫家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在某些方面,卫如珍和卫爸爸卫国刚很相似。性格都是忠厚老实,不会花言巧语,长相也一般,在卫家都一样不会讨卫奶奶开心,以至于常常被人遗忘。

不同的是,卫如珍看得比卫爸爸透彻,她早就认清了自己母亲的为人,孝顺是孝顺,却从不对卫奶奶报什么希望,因为是女孩,嫁人后也不再奢望和卫奶奶谈什么公平,付出并不是一定就能得到回报的,哪怕是母子也一样。卫如珍十分了解自己的母亲,卫奶奶是一个固执又任性的人,只要她认为好的人,怎样都是好,她不喜欢的人,哪怕也是自己肚子里生的,她也能视若无睹。可这样的卫奶奶却又极为势力,只要有钱有本事,再不喜欢的人她也能在表面上装出喜爱的样子来。

卫如珍更是清楚,在卫家的六个子女中,卫奶奶最喜欢的是卫家大姐卫如汇,卫如汇要是不高兴,卫奶奶也跟着生气,卫如汇没工作,手头没钱,卫奶奶就将自己的退休金贴补给她,还让其他儿女也都帮衬自家大姐,却从不想还有其他儿女过的比卫大姐还艰难。

卫如汇性格和卫奶奶有些相似,都是极为势力,但是卫如汇比卫奶奶强在做事不会只凭喜好,还算正直,说话也还公道。虽说姐妹三人,卫如汇和卫如眉的关系更好些,卫如汇曾多次说如眉长得漂亮,将来一定嫁得好,是个太太命。

而对于卫奶奶来说,第二看重的,就是小儿子卫国华了,卫国华从小爱学习,是卫家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给卫奶奶很是长了脸,卫国华毕业后更是直接分配进了区政府,使得卫奶奶在那些老邻居面前扬眉吐气,逢人就夸老儿子有出息。

而对于卫如眉,卫奶奶的心理是很复杂的,她并不特别喜爱这个女儿,起码比不上二儿子卫国梁,但是这个女儿漂亮啊,性格直爽又敢说话,卫奶奶一直深信卫如眉一定嫁得好,以至于对于这个女儿,表现的还是很热情的。

至于二女儿卫如珍和卫爸爸卫国刚,在卫奶奶心中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她从不指望这一双儿女能给自己带来富贵,也不想靠着他们养老送终。他们的存在只让卫奶奶无法挺胸抬头的对人说:“我养的儿女都是有出息的。”

至于卫国梁,虽说夹在中间不上不下,但好在卫国梁两口子都在国营单位上班,收入还算不错。卫国梁妻子董华的父亲和哥哥又都在银行工作,这更使得卫奶奶高看董华,不敢轻易得罪。

仔细想想,其实卫奶奶就是一个嫌贫爱富的老人罢了。

&&&&&&&&&&&&&&&&&&&&&&&&&&&我在卫国梁家&&&&&&&&&&&&&&&&&&&&&&&&&&&

“你妈的如意算盘怕是落空了。”董华将睡着的女儿放到床上,边解衣服便笑着对卫国梁说道。

“我妈有啥如意算盘?你别瞎说。”

“你当如眉今天为啥那么说?还不是你妈授意的。如眉就是你妈的一杆枪。她们把大嫂都当傻子了,打着帮忙带孩子的幌子让人拿钱出来,那钱最后花谁身上大家心知肚明,”董华哼了哼,接着说道,“虽说你妈对咱们还算不错,她给咱俩买房子我也领她的情,可她办的那事还真让我看不上,想撵大儿子出门就直接说呗,拿咱俩当什么借口啊,弄得我被邻居指指点点的,都说我掐尖、刻薄,还没进门就将大伯子一家撵了出去。我冤不冤啊?因为这事,我看着大嫂就打怵。”

“好了,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妈想把房子给国华也能理解,她早就说了要让国华给她养老。国华不也说了么,将来咱妈的一切事儿都归他管了,不用咱们。况且国华也说了将来咱妈那房子他不要,给大哥,你也不用觉得愧对大嫂,说起来她还占便宜了呢,咱妈那屋子可是两居室。”

“你们男人啊,想事儿就是简单,等着瞧吧,能给老大家才怪呢。”

第六章 学跳舞

下午两点,高中部教师周楠走进七中附属启蒙幼儿园的教师办公室。站在了孙老师的办公桌前,轻叩了几下桌面。

“是周老师啊,怎么有空到幼儿部来了?有事找我?”孙老师问道。

“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一个叫卫暖日的小孩是你们班的吧?”

“暖日?是我班的,她怎么了?”孙学音挑眉,在她的印象里,卫暖日一直是个十分乖巧的孩子,应该不会闯祸啊?

“这个星期不是新生报到么,每天下午我都给舞蹈特长的学生做辅导,那个叫卫暖日的小孩天天趴在门口听,我问她,她却说在跟着学跳舞。”周楠笑了笑,“我这些学生虽说都是新生,可是都是有舞蹈基础的,将来也都是准备往舞蹈方面发展的,底子都很好。可这小孩一点舞蹈基础都没有,听听理论倒是无所谓,就算不懂也没什么伤害,可长此以往,我怕她以后跟着这些学生做些危险的动作,小孩子的柔韧性虽好,可学舞蹈还是得循序渐进的,所以我来和你说一声,看看是不是和那孩子家长说说,她要真想学,少年宫的舞蹈老师刚好是我同学,可以介绍她去看看。”

“呵呵,我说这小丫头最近怎么没跟着徐老师去练钢琴呢,原来是发现新乐趣了。”孙老师笑了笑,“其实我并不建议暖日这么大的小孩子学这么多的才艺。你知道的,我们幼儿部基本上每个班都是两门才艺课的。暖日平时要学美术和钢琴,对她这个年纪来说已经很难得了。她是个很乖巧的女孩子,不像别的小孩爱玩爱笑,小小年纪就能坚持和徐老师每天坐在琴房练两个小时的钢琴,而且据我所知她回家后还画画,天天坚持不懈,这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再让她去学跳舞,先不说她的身体能不能接受,我只怕她坚持不下来,反倒影响了她的学习美术和钢琴的信心。

“小孩子的耐心一般都很有限,可以先让她跟着学学,毕竟她年纪还小,可以选择的空间还很大,如果坚持不下来倒也无所谓。”周楠想了想,“我只是觉得小孩子的爱好不应该被轻易扼杀,无论她能坚持多久,只要现在她还有兴趣,就不应轻易否定。小孩子的积极性不能轻易打击。”

&&&&&&&&&&&&&&&&&&&&&&&&&&&分割线&&&&&&&&&&&&&&&&&&&&&&&&&&&&&&&&&&

“暖暖想学跳舞?”卫妈问着闺女。

“想学。”

“那还画画么?”卫妈接着问。

“画。”

“我听你孙老师说你还在跟着徐老师学钢琴呢,你学的过来么?不累么?”卫妈又问。

“不累,我喜欢。”暖日想了想,决定安安卫妈的心,“老师每天就讲三节课,剩下都是活动课,我不爱玩老鹰抓小鸡,都是跟着徐老师弹钢琴。有很多时间,舞蹈教室很大,那些跳舞的姐姐都很漂亮,动作也好看,我也想学。我放学回家可以画画,我不累。”

“那行,妈这周末带你去少年宫看看,咱也报个班学跳舞。”卫妈咬咬牙,不就几十块起么?

暖日扑到卫妈怀里,撒娇道:“妈妈你真好。我一定好好学,学学会了回家跳给你和爸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