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谢景行眼中流过笑意,故意轻声道:“什么误会?”

“登徒子轻薄良家少女。”沈妙眼皮也不眨,答得利索。她算是看出来了,在藐视礼法规矩一事上,谢景行就是不要脸。

饶是谢景行见过各种莺莺燕燕,也被沈妙这彪悍的一句堵得有些发昏。他咳了两声,坐直身子,也不逗沈妙了,只道:“退守西北,越快越好。拖得越久,对沈信不利。”

沈妙抬眼看了他一眼,倒没想到谢景行会提醒她这么一句。总归她是不想和谢景行这样的人对上的,谢景行对她没有敌意,那就已经很好了。

“多谢。”

谢景行道:“如果沈信能在我出发之前离开定京最好。”

沈妙有些无奈:“那也要能成才行。”不是所有人都有谢景行这样的本事,沈妙总是觉得,谢景行所依仗的背景,似乎并不完全是临安侯府,甚至要是凌驾于临安侯府之上,可是,明齐之内,比临安侯府更高的势力,除了皇家,还有什么?而皇家和谢景行,如今是对立的。

沈妙猜不透。

谢景行顿了顿,突然撩开车帘子掠了出去,他这来得快去的也快,沈妙还未来得及反应,便听得外头有人在叫:“夫人,老爷,大少爷!”

沈妙掀开车帘,这才瞧见沈信夫妇并沈丘正从城门的拐角处走过来,瞧见惊蛰和谷雨在此也是一愣。沈妙又四处瞧了瞧,并未发现谢景行的踪影,心道这人倒是警觉的很,身手又好,这么神出鬼没的,都能做梁上君子的鼻祖了。

罗雪雁瞧见惊蛰,快步走了过来,恰好看见沈妙跳下马车。

几日不见,沈信夫妇还有沈丘都憔悴了许多,皇家这手沈妙以前是见过的。有时候还未决定要如何处置人的时候,软禁更能消磨人的意志。沈信家都是将门武人,意志坚定,却偏偏留了一个沈妙在府里,难免令人多想。

罗雪雁几步上前拉住沈妙的手打量:“娇娇,这几日有没有人为难与你?”

沈妙摇了摇头。

罗雪雁这才松了口气,沈丘问:“妹妹怎么不呆在府里,跑到这里来了?”

“听闻爹娘今日回府,怕是没有马车,便过来接一道。”沈妙笑了笑。

沈信动了动嘴唇,想说什么,终究还是没说出来。他知道如今看热闹的人不少,沈妙这番举动,是为了避人耳目,也实在是很贴心了。只是说好的要庇佑妻儿,如今却被人夺了虎符,心中不是不憋闷。

他沉默着上了马车,罗雪雁不想让沈妙担忧,也拉着沈妙进了马车。惊蛰他们坐在后面的马车里,前一辆马车中,便只有沈妙一家。

“娘,陛下怎么说?”沈妙问。

罗雪雁犹豫一下,便笑道:“也没什么。只是一场误会。”

沈妙道:“都被夺了虎符,怎么会是误会?”

沈丘一愣,下意识的看向沈信,被夺了虎符,最恼怒的现在应当是沈信。他也不晓得是哪里出了差错,唯一可能的便是沈家军内里出了问题,否则那违命屠城的事情谁会知道?

“其实被夺了虎符也没什么,”罗雪雁试图安抚沈妙,她怕让沈妙觉出不安。道:“没了虎符,也能打仗,你爹还是将军,咱们和从前一样。”

沈妙垂眸,沈信和沈丘担忧的看着她。从前沈妙有些骄纵,那都是因为有着威武大将军这座靠山,一旦没有了靠山,这金尊玉贵的小姐,一时接受不了,也是常事。

“还是打仗么?”沈妙轻声道:“带着前部的人去打仗,带着炊事兵打仗?”

罗雪雁和沈丘瞬间呆住,这些日子他们习惯了沈妙温和顺从的模样,乍然间听到如此尖刻的问话,有些不可置信。

沈信的脸色却是变得铁青。将军的骄傲不容任何人践踏,文惠帝留了他一条命,却给了他深刻的耻辱,这比杀了沈信还让他难受。

“没了虎符固然还能打仗,不过陛下大可再派副将、从将、军事、监守。发号施令却要看人脸色,调令三军也要假他人虎符,将军之名,不也是个空壳子么?”

沈妙仰起头,一双眼睛清澈无比,仿佛在说着最平常不过的家话。

可是这样咄咄逼人的沈妙,谁见过?沈丘或许见过,沈信和罗雪雁却是决计没见过的。况且是直接拿朝堂上的事情说话。

沈信捏紧了拳,却仍是安慰道:“娇娇,爹会为自己正名的,沈家军也终会回到爹的手中。娇娇,你的身份不会有任何改变。”

沈信一辈子都是凭军功说话,他相信,明齐之内,除了谢鼎外,无人可比他勇猛。宝刀不怕藏深,他总会有再出鞘的一日。

“可那要等多久,等到了那时候,已经充为御林军的沈家军,是否还会对爹忠心耿耿。如今尚且由爹指挥都出了奸细,日后…谁会保证没有更多?”

此话一出,罗雪雁都面色沉肃下来,问:“娇娇,这些话都是谁告诉你的?”

沈妙能知道沈信被夺了虎符,也能知道沈家军被充入御林军,因为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事,可是沈家军里有内奸一事,却万万不可能是从外头听出来的。能给沈妙说这话的人,至少也是对朝堂之事颇有研究。罗雪雁怕沈妙被人利用了。

沈妙摇了摇头:“我不是傻子,别人不告诉我的东西,我未必就是真的不知道。”

沈丘道:“妹妹很聪明的。”豫亲王一事上,沈丘就看出沈妙的本事了。知道沈妙的眼界不像是个闺阁少女,她狠得出奇,却看得清晰。

难得沈丘也这样说,沈信皱眉问:“娇娇,你到底想说什么?”

“沈家军既然已经不是我们的了,那就不要沈家军。放弃如何?”沈妙语出惊人。

“娇娇!”罗雪雁制止她的话,忽而觉得自己语气太过严厉,忙又软了下来:“沈家军是你爹一手带出来的,其中心腹手足数不胜数,说是放弃,如何容易?都是在战场上同袍之谊,这…不可能。”

“那么爹准备如何?”沈妙反问:“这样隐忍下去?隐忍下去或许能待到良机,可若是被人乘胜打压,最后可是一点儿也不剩了。”

沈信盯着沈妙,像是从来没认识过自己这个嫡女,面上竟然显出一点深思的神情,他问:“娇娇以为该如何?”

“东边不亮西边亮。”沈妙明眸亮的惊人:“爹能带好沈家军,为何不能带好别的军队呢?”

沈信显先是一愣,随即大笑着抚摸沈妙的头,仿佛沈妙的这句话却是让他开怀不少。他道:“果真是个没长大的小姑娘,这天下,哪里有那么多的兵给人带?”说到最后,话中隐隐带了伤感。

沈家军就像沈信一手养大的孩子,如今夺子之痛,用言语怎么能说得清?

沈妙淡淡一笑:“那么,罗家呢?”

沈信的笑容戛然而至,罗雪雁和沈丘同时想到什么,目光顿时落在沈妙身上。

沈妙慢悠悠的道:“外祖的手里,不是还有一支散兵么,虽然比不上从前的沈家军,可是数量也不少,慢慢培养起来,未必就不是下一个沈家军?”

罗雪雁娘家罗家是将门,可是也是日渐式微的将门,手下有兵不假,可后来西北有沈信驻守,小春城的那些罗家将士们便也纷纷解甲归田,虽然还站着兵马的名头,却是拿着粮饷不做事,这么多年,和普通人也无异。

“这怎么行,”沈家忠君爱国这么多年,效劳君主是本能,沈妙的话,甚至能称得上是大逆不道了。在皇帝不知道的地方养着自己的兵…。罗雪雁道:“娇娇,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她不知道如何跟沈妙解释皇家对拥兵自重的将军有多忌讳。沈妙一个小姑娘,又怎么能听得懂?

却是话极少的沈丘开了口,他道:“妹妹想用罗家军代替沈家军?”

“代替倒也算不上,”沈妙轻轻一笑:“只是爹好歹也是个将军,总不能光秃秃的身边一个人也没有。追随者自然是要有的,既然如此,沈家军和罗家军有什么不同,有了罗家军,多一个自保的筹码,不是很好?”

她将有些忤逆的话说成是自保,听着至少便没那么惊悚了。罗雪雁觉得今日沈妙的话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一抬头却见沈信紧锁眉头,似乎在认真思索沈妙的话,更觉的头疼。

沈信看向沈妙,故意引导沈妙的话头道:“娇娇说的听着是很好,可是罗家军远在小春城,咱们怎么过去呢?”

“那就要看父亲的决断了。”沈妙微笑着看着他:“或许父亲可以试试,同陛下说明,退守西北,自愿去小春城驻守,即日出发。”

沈信三人又被镇住了。

小春城是西北边境小城,离定京城千山万水,沈信若是真的提出这个要求,谁都会想是因为被夺了虎符,这位威武大将军新心灰意冷之下才会驻守边陲小地。至于威武大将军的威名,便会被历史慢慢淹没。

沈信虎目圆瞪:“这是退,不行!”

江山代有才人出,韬光养晦固然很好,可是沈信如今已经不是青葱少年,他已经年过不惑,若是一直不启用,没有合适的机会回来,便是训好了罗家那一帮子人,还是只能在边防呆着。壮志未酬,英雄迟暮,大抵是世上最悲剧的事情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韬光养晦固然很好,可是沈信如今已经不是青葱少年,他已经年过不惑,若是一直不启用,没有合适的机会回来,便是训好了罗家那一帮子人,还是只能在边防呆着。壮志未酬,英雄迟暮,大抵是世上最悲剧的事情了。

“以退为进,兵法尚且有云,父亲在怕什么?”沈妙毫不退让,那双面对他们一直淡然明澈的双眸,第一次出现了类似于挑衅的眼神:“怕一蹶不振,怕一退再退,退无可退,还是怕时光易逝,难熬出头?”

几个问字,让沈信的心紧缩起来,不仅是沈信,罗雪雁和沈丘也呆住。沈信注视着沈妙,他突然发现,这个长得娇娇软软的女儿,身上似乎终究是继承了他骨子里的韧劲和狂妄。

“再说了,”沈妙轻笑一声:“两年之内,陛下必然会召父亲回京。入京之日,就是腾达之时。”

第一百一十七章 谢家哥哥

沈府西院的灯,这也彻夜通明。

沈贵和沈万倒是想打听,奈何沈信直接让自己的亲信守在院门口,一个蚊子都飞不进来。想要打听其中说了什么,谈何容易。

屋中,沈丘给沈妙倒了杯茶,道:“妹妹慢慢说。”

有关兵事,沈家有沈信、罗雪雁和沈丘,但沈妙,和这些事情似乎是从来沾不上边的。远在定京城里娇养的小姑娘,或许连定京城有哪些世家大族的格局都搞不清楚,兵家之事,诡谲难辨,背后牵扯的势力更非表面看着那么简单,为官者尚且分不清楚,更别说沈妙了。

可沈妙就是说了,说的还头头是道,说的沈信夫妇都忍不住侧目。

“放弃沈家军重拾罗家军,”罗雪雁道:“可沈家军都是精锐,罗家军…”说到自己父亲曾经带的兵,罗雪雁终究是有几分伤感:“怎么比得上沈家军?”

“罗家军虽是散兵,可重在干净。”沈妙道:“爹的沈家军里已经出了内奸,带着这样一支兵打仗,谁知道会不会又被人从背后捅上一刀?”

此话一出,三人静默。

一直以来跟在身边出生入死,一手拉扯起来的兵中出了内奸,的确是一件众人都不想看到的事。

沈信道:“娇娇说的,我也想过。”

沈丘和罗雪雁同时看向沈信。沈信此刻倒是褪去了之前的怀疑之色,看向沈妙,目光中隐有赞赏:“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不过,之前娇娇你在马车上说的,两年之内必会召我入京,是什么意思?”

“不错,”沈丘也转过头来看着沈妙:“妹妹怎么知道陛下两年之内会召爹回京?”

皇帝的心思是谁人能猜得透的,沈妙说出这话,倒似乎有些意味。罗雪雁顿时就紧张起来,她想的长远,能摸清皇帝心思的人,必然是文惠帝身边的人,会不会是定王?定王和沈妙从前那些事儿到底是穿的沸沸扬扬,罗雪雁最担心的,就是沈妙也被卷入皇子夺嫡的这趟浑水,被人平白做了砝码。

沈妙垂眸,两年之内,文惠帝自然要召沈信回京。因为明齐朝贡,北有秦国,西有大凉,被夹在中间的明齐岌岌可危。那时候文惠帝身子已经十分不好,太子卧病在床,周王和离王争得头破血流,而傅修宜隐藏的大网也在渐渐撒开。

沈信作为忠臣武将,必将被文惠帝用来威慑敌国而启用。就如同前生一样,即便那时候皇家还在打压沈家军,却仍旧留了一线,沈信必将被皇家榨干最后一滴油。

只是这些话却是不能对外说的,迎着几人各异的目光,沈妙微微一笑:“我只是做了个很真实的梦,梦里,两年之内,爹会东山再起,威武大将军的名号也不会辱没。”

这话其实有些敷衍,不过沈妙说的温和,一双眼睛清澈见底,便是让人不相信的,心里也软了半截。

究竟两年之内能不能被召回京,这是谁都不可能说清楚的事情。可是一年也好,两年也罢,或是三年四年,此刻退去西北,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不仅是为了东山再起,而是因为夺嫡如今正是激烈的时候,沈家留在定京,即便是没有兵权,也未免会被牵扯其中。急流勇退,正是这个道理。在建功立业之前,首先要保护的是自己的家人。

这便是沈信所想的。

他笑着看向沈妙道:“娇娇既然说是做梦,那梦一定能成真,爹信你。”竟是一点儿也不打算深究其原因了。

“爹信你”三个字,差点让沈妙流出泪来。当初她死活都要嫁给傅修宜,沈信其实是尽力阻拦的,直到后来她以死相逼,沈信终于松口。一辈子发号施令的骄傲将军,却是流露出颓然和无奈的神情,道:“既然是你选的良人,爹信你。”

于是就将沈家推上了绝路。

沈妙闭了闭眼,那些惨烈的过往倏尔不见。她道:“爹若真的相信我所说,明日就向陛下请折子退守小春城。”

“明日?”罗雪雁一惊:“怎么这么急?”

“就是要这么急,陛下才会以为爹是因为被夺了虎符不满,赌气之下的行为。才不会想的更多。”沈妙解释。

沈丘还想说什么,可是沈信一言令下:“就这么做吧。”

“沈信!”罗雪雁有些急,毕竟这些事情都是大事,沈妙虽然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可是这般匆匆的决定,实在是太草率了些。

沈信摇了摇头:“你我纵横沙场多年,还不如娇娇看的清楚。”他看向沈妙,目光中多了几分复杂,最后却还是伸手揉了揉沈妙的脑袋:“若娇娇是男儿身,天下几人可比?”

沈妙静静的看着他。

今日她所说的这些,一个闺阁女儿是绝对想不出来的。沈信是什么人,虽是粗人,却不代表没脑子,只怕早就看出了她身上的疑点。只是沈信却不说破,就算是说破了,沈妙也不会告诉沈信重生的秘密。或许这就是亲人之间无条件的信任。

就像上辈子沈信一直站在她这边一样。

“沈家会好好的。”沈妙保证般的道。

“爹明日早朝就去上折子。”沈信笑了笑,拉着罗雪雁站起身来:“夫人也还是早些休息吧。”

罗雪雁本想说什么,瞧见沈信的神情时却猝然住嘴。她跟了沈信这么多年,沈信自然都是自信飞扬的,何曾见过如此沉重的模样。本该是万民敬仰的英雄,却要被剥夺兵权固守在边陲小地,没人比沈信此刻更憋屈了。她便第一次柔顺了脸色,搀着沈信道:“好。”

倒是沈丘落在后面,看着沈妙欲言又止,最后终是忍不住道:“妹妹,你…是想要爹造反么?”

沈丘在沈家人中,是最清晰沈妙骨子里的戾气的。豫亲王垂涎她,她就让豫亲王府一个活口不留,荆家人算计她,如今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皇帝夺了沈家的虎符,沈妙这看似退步的行为,真的仅仅是为了自保吗?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沈妙淡笑:“沈家自来忠君爱国,那种事情怎么会发生?大哥还是别多想了,若是隔墙有耳被人听到,只怕你我都有麻烦。”

沈丘顿了顿,才道:“那样最好,妹妹…不要做傻事。”他这才转身走出屋门。

沈妙慢慢的在位置上坐了下来。

造反,她是很想,不过,如何不留恶名的造反,也是一件大事。当务之急,自然是避祸。可是等归来之时,也定会给傅家人送上一份大礼。

只盼傅家人能吃得下。

沈信被夺了兵权的事情在定京城才热闹了一日,第二日便又被新的传言覆盖。明齐每日都在发生新奇事儿,这样的场面也不新鲜。不过第二日流传在市井中,大街小巷谈论的,还是沈信的事儿。

听说威武大将军沈信在被夺了虎符的第二日,早朝时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递了一封折子给文惠帝,提出要带着剩余的前部和零散的沈家侍卫退守小春城。

曾经赫赫威名的大将军却要去守一个边陲小地,别人尚且都觉得不可思议,想来沈信自己更是觉得憋屈。觉得憋屈却要主动上书,分明就是对文惠帝之前的惩罚不满,赌气做的决定嘛。

酒楼里说书人将此事讲的是头头是道,说文惠帝在金銮殿上当场就变了脸色,将那折子扔到了沈信脸上,不曾想沈信却还是冥顽不灵,固执的要求退守小春城。皇帝是会容你赌气的人?便是从前有再大的功勋也是白搭,你不是要退守边陲小地吗?好,好得很,那你就去守!

于是威武大将军明日即将离京前往小春城的消息整个定京城都知道了。

酒楼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此事,有人觉得沈信做得对的,威武大将军成了光杆司令,留在定京也憋屈,还不如走的远远的,省的多看生厌。有的人却是觉得沈信被捧得太高,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明明欺君罔上在先,侥幸保了一条命,竟然还敢跟文惠帝甩脸子看,若非文惠帝心地仁慈,换了别的君主,只怕早就下了更重的责罚。

快活楼中,季羽书托着下巴,看向高阳:“你说这沈信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甩下定京城这摊的沈家军不管了?”

“若是如此,倒还真有几分魄力,并非只知道鲁莽行事的武夫。”高阳叹道:“急流勇退,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喝了口茶,高阳才对一边沉默的谢景行道:“你怎么不说话?”

谢景行被打断,回过神瞧了他们二人一眼,道:“沈家动作太快。”

“快?”季羽书有些不解。

谢景行把玩着手中的茶杯,唇角泛起淡淡笑容。给沈妙指了条路,本想是让沈家有退路,不过倒没想到这一次沈家的手脚竟然如此之快。昨日才被剥了虎符,今日就上朝请折子退守。沈信是一个求稳的人,能让沈信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做出这种选择,定然是沈妙与他说了什么。

文惠帝让沈信收拾行李明日就离京,表面上是给沈信难堪,殊不知自己的心思却是被沈家一个小丫头料的滴水不漏。若是知道,也不知是心中是何滋味。谢景行有一种感觉,明齐这盘棋中,沈妙或许会占着一个举重若轻的位置。只是…对于即将离京的他来说,这并没有什么意义。

“羽书随我一起离京。”他道:“高阳,接下来交给你了。”

季羽书摸了摸鼻子,显出几分兴奋来:“好,谢三哥,这里的厨子做的糕点实在是太难吃了,还是三哥的厨子好,总算不用饿着肚子。”

高阳白了他一眼,凉飕飕道:“定京城都被你吃遍了,你哪天饿着肚子?”说罢又换了一副郑重其事的模样,对谢景行道:“放心吧,这里交给我。”

谢景行点头。

同样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别的地方。沈家是定京大户,从前同沈家有来往的同僚也不少,便是冲着沈信的威名,也有许多想上赶着巴结的官儿。可是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人走茶凉,沈信这一次明显算是贬职离京,过去门庭若市的沈家门口,来送行的除了与沈信极为交好的几家,倒是一个都没有。

沈妙自己去了趟广文堂。

要离开定京城,广文堂自然是上不成了。前段日子因为沈妙转了性子,广文堂的学生都有些怕她,可是瞧着沈家兵权被没收,便又有肆无忌惮的嘲讽她的嘴脸出现。只是沈妙头也不回的走过去,像是没听见似的,反倒让那些贵族子女觉得无趣。

冯安宁一看她就哭了,抓着她的袖子道:“怎么办啊,沈妙,你这一去,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啊?”

沈妙被冯安宁的眼泪弄得有些手足无措,平心而论,前生因为她的蠢笨,定京城的贵女们都不愿意与她为伍,今生她自己冷了心肠,也没有刻意想要去招谁喜欢。这冯安宁误打误撞的,倒是能成为她的一个朋友。虽然脾性骄纵了些,到底没什么坏心眼,有时候看着她这般年纪,竟也会让沈妙想到婉瑜。

她安慰道:“不多久就会回来的。”

“骗人。”冯安宁抽抽搭搭的哭:“我听爹说沈将军这回惹怒了陛下,陛下生气了,哪能那么快就回来…沈妙,你要给我写信,等你回来的时候,我会不会已经嫁人了啊?”

沈妙差点笑出来,看着面前冯安宁哭红的眼睛,却又笑不出来了。冯家前世的结局,冯安宁的结局她比谁都清楚。虽然两年后冯家还不至于倒台,可是…她拍了拍冯安宁的肩:“无事的,我总能见着你嫁人的那日。”

冯安宁还想说什么,却瞧见带着书本的裴琅走了进来。裴琅一身青衣,站在台上,目光落在沈妙身上,顿了顿,道:“沈妙,你跟我过来一趟。”

若是沈妙离开广文堂,同裴琅这个先生辞行也是应该的。众人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冯安宁不情不愿的松开沈妙的袖子,任沈妙跟裴琅出去学堂。

裴琅带沈妙来了广文堂的三角院子里,广文堂的先生们都是住在学堂内的宅子中,这一处是裴琅自己的宅子,没有别的人可以进来。推门走进最近的书房,沈妙跟了进去,适时的将门掩上。

“你要走了?”这一回,裴琅没有如往常一般迂回,直截了当的问。

沈妙点头。

裴琅的神情变了变,踌躇了一下,才道:“流萤的事…。”

“流萤姑娘已经安置妥了,”沈妙打断他的话:“她在綉庄过的很好,她的双面绣本就出色,日后做个靠手艺吃饭的绣娘,倒是不错的。也许还能收几个徒弟。”

裴琅的神情渐渐放松下来,沈信一家就要离京了,他怕的就是这之前流萤的事情还未处理好。

他是放松了下来,却见沈妙盯着他的眼睛,道:“那裴先生考虑的事情如何了?”

裴琅一怔。

沈妙说的考虑的事情,自然就是要他在傅修宜身边做个探子的事。当日在快活楼裴琅已经表明态度,只是到底要如何行事,却要进一步想想。闻言,裴琅便皱眉道:“你想说什么?”

“两年。”沈妙道:“两年之内,我必回京。那时候裴先生务必要成为定王殿下手下幕僚,还是最依仗的那种。”

裴琅一笑,笑容中却是带了几分恼怒:“沈妙,你是不是太过高看我,我只是一介穷书生,什么都没有,便是侥幸混入定王殿下身边,又如何得到最依仗之名?”

“先生何必妄自菲薄,先生是千里马,自然有伯乐赏识。”沈妙微微一笑:“若是不是千里马,为了让伯乐赏识,也要将自己看做是千里马才行。”她压低声音,挑衅的看向裴琅:“先生若是做不到,你猜,我将裴知府的那个故事告诉流萤姑娘如何,又说…让我做这一切的背后人是先生如何?先生以为,流萤姑娘会不会感动的落泪?”

“你!”裴琅气急。沈妙这话分明就是威胁,威胁他若是做不到傅修宜的左膀右臂,就要将这些事情告诉流萤。流萤本就对当年之事颇有怨气,若是告诉她自己在从中安排,流萤说不定一怒之下会再回宝香楼挂牌。

裴琅道:“我从未见过你这般狠毒狡诈的女子。”面前的少女没有长幼之分,对他亦不会尊师重道,裴琅甚至会有一种错觉,沈妙每每都是压他一头。她挑衅威胁,似乎还含着某种莫名的怨气,直弄得裴琅有些狼狈。谁能想到,看上去温顺清秀的小姑娘,骨子里却是比深宅妇人还要可怕冷硬的心肠呢?

“先生说笑,世道艰难,不过是挣扎求生而已。”沈妙谦虚笑道,仿佛是在接受先生训诫的弟子,手下却是不动声色的自袖中摸出一物,伸到裴琅袖中,将东西递到他手中。

裴琅一怔,软软的指尖搭在他手腕上,不过星点触碰便移了开去,仿佛展翅欲飞的蝴蝶。鬼使神差的,裴琅竟然有一种要挽留的冲动,不过只是一瞬间,他便清醒过来,捏着袖中那一封书信模样的东西,疑惑的看向沈妙。

“流萤姑娘所在的綉庄位置,先生若是得了空,自然可以偷偷看一眼。另外,上头还有一些别的事,两年里,还望先生照着做。”沈妙道。

裴琅身子一僵,不怒反笑:“沈妙,你要我做你的傀儡?”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傲骨,先生学富五车,傲骨铮铮,学生佩服不已。若是别的读书人,学生决计不会用这样的手段。”沈妙抬起头,瞧着裴琅有些愤怒的神情,却是一扬嘴角:“可是,先生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先生不肯做也行,就算隔着千山万水,我自然有法子同流萤姑娘讲故事的。”她笑的温和,语气却锋利。

裴琅心中一股无名之火顿起,莫名的觉得憋屈。在沈妙面前,他一点儿身为先生的尊严都没有。每每觉得想要发火,看着沈妙那般得意,却又发不出来火。裴琅甚至在想,莫非上辈子是欠了沈妙什么,今生沈妙是讨债来了?

他压下心中的满腹屈辱,道:“照上头的做,能达到你的要求?”

“我相信先生的能力。”沈妙垂眸。那信纸上的,正是傅修宜近几年会做的事情,傅修宜表面看着无甚野心,私下里却一直在招揽有识之士。至于以什么手段招揽,发掘聪明人,没有人比沈妙更清楚。裴琅本就不是普通人,只要稍稍流露出一些自己的“才华”,自然会被傅修宜相中。

而得到傅修宜的重视,更是需要一步一步的筹谋。整张信纸中,沈妙没有提到要裴琅究竟怎么做,只是将接近傅修宜的机会告诉了裴琅。如何得了傅修宜的信任,端看裴琅自己怎么做了。

这也是沈妙能给与裴琅最大的信任。

前生傅修宜和裴琅是一条船上的人,如今她成了最先发觉这匹千里马的伯乐,还给伯乐烙了一个印迹。也让傅修宜尝尝被亲近的人背叛是什么滋味。

她扫了一眼裴琅,心中忽而有些恹恹,交代的事情已尽,不想与裴琅多说,转身就要走。

“沈妙!”却是裴琅叫住她,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吐出两个字:“保重。”

沈妙有些意外,却只是淡淡的道了一声:“多谢。”便离开了。只剩裴琅一人站在原地,眸光有些复杂的盯着沈妙的背影。

等沈妙离开裴琅的院子是,却见学堂外的花园里,正站着一个软软白白的团子,瞧见她,眼睛一亮的跑过来,惊喜叫道:“沈家姐姐!”

苏明朗就像一个团子一样的滚了过来。

沈妙:“…”

其实苏明朗今年也有十岁出头了,只是也不知是苏家人将他养的太好,同苏明枫那个少年老成的哥哥不同,苏明朗看着比五六岁的孩童还要稚气。他跑了几步就气喘吁吁,沈妙走到他面前,扶住他的胖胳膊,问:“怎么了?”

“沈家姐姐,你要走啦?”苏明朗“吭哧吭哧”了一阵:“我乖乖在这里等你回来好不好?”

沈妙愣了愣,这里所有人知道沈信要去小春城的消息后,首先说的便是:你什么时候回来或是你是不是不回来了?大家总是觉得沈信这么一去,或许就要永远呆在小春城了。苏明朗第一句话就是要等她回来,仿佛笃定沈妙肯定会回到定京城似的,沈妙觉得有趣,点了点他的额头,故意逗他道:“谁说我一定会回来?也许我不回来了。”

“不会的。”苏明朗仰起头,信誓旦旦道:“姐姐一定会回来的!”

沈妙侧着头看他,苏明朗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坚定,并没有一丝怀疑,她问:“为什么这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