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柔到底是有些担心:“毕竟是楚王的第一个孩子…咱们这边若是不闻不问, 怕是二弟妹心里会不高兴。”

“她不高兴就不高兴吧,大不了分家。”楚侯爷毫不在意:“本来父亲没的时候就该分家的,不过是因为母亲还在,所以我们兄弟三个才还住在一个府里。”

再者,孩子们都还小,也不到成家的年纪。而且,世人都觉得这家族是越大越好的,人丁是越多越兴旺的,还不时兴分家这种事儿。没风没雨的就分家,闹不好别人就该觉得是你们家兄弟阋墙,兄弟不和,有什么隐私龌龊了。

所以,这事儿才没人提。但真等有了事儿,不分也得分了。楚侯爷才是这一家之主,他说的话就是算数的。

“贺礼就没必要送了,你也不用进宫去探望,一来你不是李庶妃的什么亲眷,二来太子册封之后东宫事情也不少,估计一时半会儿的,也顾不上李庶妃这一胎。咱们就当是没听过这消息,不过日后孩子出生,倒是个麻烦事儿了。”

楚侯爷一边说着,就忍不住一边皱眉了。

乔柔可不管他在想什么,这外面的事情,本来就该是男人做主的,她可不觉得她的主意就比楚侯爷的好。

第二天就是太子的册封典礼,楚侯爷一早就进宫去了,天黑才回来。正好乔柔在老太太这边说话聊天,楚侯爷一回来,就直接来了老太太这边。

楚阳活泼些,毕竟是亲爹,行了礼就连忙扒在楚侯爷腿上:“爹,典礼是什么样的?太子是不是骑着高头大马?我在家听见了礼炮的声音呢,轰隆隆的,响了九声!”

楚郴几个也满是好奇,围着楚侯爷打听这册封的事情。

楚侯爷大约是喝了点儿酒,也就随意孩子们闹,捡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说几句。勾的几个女孩子也是满脸的好奇,不过她们好奇的点儿在别处,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讨论哪家的公子长的好看,哪家的姑娘脾气好性子温柔。

楚瑾听不懂这些,就窝在乔柔怀里吃点心。

上面老太太也满脸笑意,转头和乔柔说道:“府里多长时间没这么热闹了,孩子多还是好事儿,你看,这热闹起来,是不是看了就高兴?”

“老太太若是喜欢,日后他们散了学,都让过来陪老太太用晚膳。”乔柔笑着说道,顿了顿,点头,自己夸赞自己:“我越是想,越是觉得这主意好,以前老太太怕人多闹得慌,现下他们也都学了规矩了,倒是不会太闹腾了,老太太觉得如何?”

老太太有些心动,上了年纪,最怕的就是身边安安静静,那样就会觉得时间过的快,距离死亡,好像一步步的更近了。多看看这些年纪小的孩子们,感受一下他们的活力,自己也就不会去多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乔柔正盼着有人能取代楚瑶的位置呢,于是这事儿就算是定下来了。

过了小半个月,乔柔一早忙完了家事,正准备让人去接了乔宇的媳妇儿乔夫人过来。她有个嫁妆铺子,做的是书画生意,乔老爷的书画多是在这铺子里出售的。偶尔也淘换些名家字画,先拿去让乔老爷欣赏。

这铺子的生意还是挺好的,京城脚下,读书人也多。

以前卖了字画,银子都是给乔老爷送去的。但前段时间,乔夫人开始掌家,乔老爷就吩咐将这事儿转给了乔夫人。乔柔请乔夫人过来,就是结这个月的帐的。

但没等到乔夫人,就先等来了二夫人身边的嬷嬷。

听顾嬷嬷说完,乔柔还有些吃惊呢:“二夫人不是在外地的吗?怎么这会儿让人过来了?也没提前带个信儿,这回来也是一声不吭的,可是外面出了什么事情?”

顾嬷嬷也不知道,她一直跟着乔柔在府里呢。

二夫人身边的嬷嬷姓宋,进来给乔柔见了礼,这才笑着说道:“夫人听说李庶妃怀孕的事儿,就让奴婢送了些贺礼过来。庶妃当年出生的时候,我们夫人还抱过呢,庶妃也和我们夫人亲如母女。”

乔柔笑着扫了一眼宋嬷嬷带过来的小箱子,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了,偷偷带进宫肯定是不行的。

二夫人只将东西送进来,她自己却没回,不就是想借着侯府的手将东西给送到东宫的吗?侯府有资格进宫的人也就老太太和乔柔这两个了。

楚侯爷又不是靠着姻亲关系当了侯爷的,皇上的儿子除了楚王也没别个了,所以侯府是吃饱了撑的再去东宫表明一下态度吗?

“难怪庶妃当时在我们侯府住着的时候,看着行事说话,倒是有几分二弟妹的样子。”乔柔笑着放下了茶杯,又点了点那箱子:“二弟妹难得有这么一件事儿拜托我,按说,我该是为二弟妹出了几分力的,但是这贺礼,我还真不能往东宫送。”

看宋嬷嬷脸色有了些变化,乔柔就往后靠了一下:“你回去和二弟妹说一声,这也是侯爷的决定。”

话不用说的太明白,二夫人要真是听不懂,那乔柔说太明白了倒是祸事了。相反,二夫人要是能懂,那也不用乔柔开口了。

现下乔柔头疼的是,二夫人看来果然是有靠着李庶妃的意思。

这李家都还没什么表示呢,二夫人一个当姑姑的外嫁女,就先将贺礼给送过来了,也实在是…太上赶着了。或者,是李家已经给二夫人送信了?

还是说,二老爷那边有什么变故,让二夫人作出了选择呢?

想到这个,乔柔就忽然开口问道:“上次你们家夫人走的时候,说是府里有个侍妾怀孕了,我一直忙着倒是忘记问了,这孩子,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宋嬷嬷略垂了垂眼皮:“回大夫人的话,是个男孩儿,生下来的时候有六斤七两呢,很是健康活泼,我们老爷也十分欢喜,亲自给取了名字,说是等明年进京,就给上族谱。”

二老爷本来是今年三月份就该进京的,但后来他那管辖地又发生了命案,死了一家七口人,这都算是大案子了,正好是二老爷要进京之前发生的。

若是二老爷不管不顾的进京了,这事儿就要成为他从政生涯上的污点了,日后但凡提起来,就是他受人攻讦的地方了。为了防止日后二老爷总是背着这么个脏污名声,楚侯爷就在吏部周旋了一番,让二老爷多在那边停留了一个月,用来查明这案子。

但查完了案子吧,外地官员进京述职的时间又过来,吏部本来安排的代替人选已经换了别处了。所以没办法,就只能多留了二老爷一年了。

“二弟头一个庶子呢。”乔柔说了一句,接着问道:“这孩子的生母是个什么身份?咱们这样的人家,可不好要个贱籍出身的姨娘。”

生了儿子,就该摆酒升姨娘了。

“是个良家女。”宋嬷嬷脸色更不好看了,大约是觉得这事儿反正也瞒不住,二房总有回京的一天的。再者,也犯不着去瞒,二老爷又不是没有庶女。索性就全说给乔柔听了:“原先家里是教书的,我们老爷有次带着人去巡查学堂,去了她父亲的学堂看,就正好遇见了。”

各地的学堂也不是随便开的,童生以上要上的学堂,得有朝廷的允许才行。上面还会经常派了学政下去巡查,一来是挑选优秀学子,送到正规的学院读书,以期将来报效朝廷。二来也是宣扬朝廷仁慈,拉拢民心。

至于启蒙的,那就随意了。有些人家还只在自家启蒙呢,朝廷也管不到。

“后来她爹生了重病,家里贫困,那女子就找上了老爷,想求些钱财。”宋嬷嬷脸上露出些厌恶:“若真是个好的,这事儿也该是求到夫人头上,偏她自去找了老爷,又摆出清高无暇的样子来,说不愿意欠下老爷恩情,愿意自买自身,哄的老爷给了她八百两银子!”

连乔柔都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八百两可不是小数目了,侯府这么大的一个府邸,一个月也才花一百两左右,当然,是在不摆宴不送礼的情况下。

“她父亲治病要八百两?”乔柔问道,宋嬷嬷叹气:“反正老爷是给了那么多,但人也没治好,最后还是死了,只留下孤儿寡母的,她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后来老爷又自掏腰包给买了房子安置他们一家,这前前后后,花出去的都有一千两了。”

乔柔喃喃自语:“这姑娘定是绝世美人。”要不然不过是偶遇一面,怎么二老爷就愿意一掷千金呢?

第71章 第 71 章

原本二夫人也以为不过是个绝色女子, 二老爷是侯府嫡子,自幼受家训, 就算是一时贪欢, 也不会太过分了的。女人嘛,长的再好看,时间长了,也就那样了, 就跟个花儿一样,偶尔赏玩一次就可以了,哪儿会天天摆在自己面前看呢?就算是国色天香, 天天看时时看,也总有厌烦的一天的。

所以, 哪怕是心里不喜, 但也没有硬拼着和二老爷作对, 而是顺着二老爷的心意,将这姑娘给接进府了。但是, 二夫人心气儿也不顺,这么一个绝色,平白放着也实在是不放心,索性就按照之前那八百两,打算让人签下卖身契。

这话头一说出来, 那姑娘就哭的像是死了爹, 哦, 也真是死了爹的。

二老爷心疼啊, 但二老爷朝廷命官,再加上美人还没到手,自然是不能和二夫人翻脸了,夫妻俩于是各退一步。二夫人不要那卖身契了,但是这姑娘,也当不成姨娘了,就只是一个书房伺候的。说好听点儿,那是侍妾,说不好听了,那就是通房的丫鬟。不过是没卖身契。

二夫人原本的打算是慢慢的折磨这个通房丫鬟的,因为二老爷在女色上面只是普通人,所以二夫人早不奢望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了。府里就是没这个姨娘,也有别的姨娘。之前还有个比较受宠的生了庶女楚冬呢。

所以一开始,她才没有激烈反对这姑娘进府。一个也是来,两个也是来,只要她自己站稳了嫡妻的位置,一个通房而已,能有多大的影响?

男人嘛,只要有权利在手,女色就只是锦上添花的,有了更好,但没有也没什么大妨碍。

于是,二夫人这一个松懈,就让这姑娘后来居上了,越来越被二老爷宠爱了。之前生孩子那事儿,二夫人急匆匆的赶回去,就是想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给按下去。但没来得及,还是让孩子生出来了,而且,还是个男孩儿。

这两年过去了,二夫人就越发的发现,这个小妖精,她怕是压不住了。

出嫁了的女人,一靠男人,二靠子嗣,三靠娘家。二夫人现在是男人靠不住,儿子靠不得,之前是娘家不给力,现在是娘家出了个李庶妃。

按着二夫人的谋算,李庶妃有了子嗣,等日后楚王登基,必定李庶妃是会成为一宫之主的。到时候就会惠及娘家,娘家硬气了,二夫人也就跟着能硬气起来了。

之所以没想过依靠婆家是因为她觉得,婆家是肯定会向着二老爷的。

宋嬷嬷也是没办法了,她自家是没有门路将这贺礼给送到宫里去的。乔柔明确的表示侯府不会和李庶妃有什么牵连,于是宋嬷嬷就有些抓瞎了,没办法之下,这才将二夫人现在的处境给透漏出来的。

乔柔有些头疼,宋嬷嬷这话不是白说的,她既然说出来了,侯府就得有表示。要么呢,就帮二夫人一把,将这贺礼给送进宫,要么呢,就是给二夫人撑腰,将这妾室给压下去,保证了二房嫡出这一脉的优势。

但她一个当嫂子的,真不好对小叔子的房里事儿伸手。

“嬷嬷一路劳累,先回去休息休息,见见你们家姑娘少爷。”乔柔将这听故事的心思给放下,这世上的故事,果然不是都很好听的,有些听了就得付出代价了。

“这事儿,我自会和侯爷商量,老太太现下身体也好,合该拿个主意。”乔柔很快就想到了老太太,那是亲娘 ,她自家儿子做事儿不地道,没有让自己这个嫂子出头而亲娘不出头的道理的。

宋嬷嬷不能在老太太面前说这些,否则就有背主的嫌疑。老太太和乔柔,就差在一个辈分上了,和乔柔说,那是妯娌之间的抱怨,和老太太说,那就是告状了。

这会儿见乔柔愿意揽这事儿,脸上就露出些轻松来,忙起身行礼道谢,这才带着小丫鬟们离开了乔柔这边,往二房的院子去了。

乔柔在心里将二老爷的妾室给扒拉了一下,有名分的姨娘两个,一个生了楚冬,一个生了楚青。没名分的通房有两个,一个是在二夫人身边伺候,是二夫人的陪嫁丫鬟,专门在二夫人不方便的时候伺候二老爷的,一个是在书房伺候。这都是二老爷离京之前的事情了。

乔柔之所以清楚,是因为楚玥说过。

眼下二老爷离京多年,这通房姨娘什么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增加。听说这官员之间,送侍妾是很正常的事情,二老爷那就职的地方,距离扬州好像也不算远。扬州的特产,不光是男人们清楚,女人们也是很清楚的。

但那些被调理过的,是没什么好担心的。怕的就是宋嬷嬷说的这位曹姑娘这样的,身份清白,出身良民,本人是个绝色,聪明伶俐,又会读书识字,若是再加上一个善解人意,能在外面的事情上出得了主意,那怕是二夫人还真拿捏不住。

也对,要不是拿捏不住了,二夫人怎么会找人求救呢?

她自己在这儿盘算了一会儿,将人撵走是不行的,毕竟是已经生了儿子的,再者人家没有卖身契,你这边送走那边二老爷能重新接回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卖身契给定了,到时候是发卖是怎么样的,都看二夫人的意思。可当初这曹姑娘能哄了二老爷不签这卖身契,现在有了儿子有了依仗,怕是更不会去签。

她自己想了半天,还是起身去找老太太了。

老太太倒是觉得乔柔有些大惊小怪了:“既然不愿意签卖身契,那孩子就不上族谱,端看她看重哪一个了。老二回来,不就是冲着上族谱来的吗?”

乔柔是没想到还有这个办法的,一时都有些呆住了。

老太太叹气:“我知道老二家的是个什么意思,不就是担心我向着老二,偏心子嗣吗?但是我老太太不傻,家宅不宁,早晚老二要出事儿的!侍妾就是侍妾,姨娘就是姨娘,正妻就是正妻,要是连这些都分不明白,老二那官职迟早要丢!男人最怕的是什么?宠妾灭妻!这宠妾灭妻,那就是祸家的根源!远的不说,你只看近的,那成王,他要是真心对待成王妃,不将一个侧妃捧到正妃头上,那成王府,说不定早就有了嫡子了!”

结果呢,侧妃死了,正妃出家了,成王受不住激谋反了,好端端的一个长子,不出意外是九成九能继承皇位的人,就这么成了死人了。

老太太偏心是偏心,当然了,人心都是偏的,连乔柔也不敢保证日后自己若是再有了孩子会不会也偏心起来。但老太太是绝对不糊涂的。

“我今儿就给老二写一封信,让他先送了那曹氏进京。你回头给找个嬷嬷,好好教教这曹氏规矩。”老太太眯着眼睛说道:“咱们府里的男人,都是这规矩,纳妾可以,抬姨娘也行,但不能宠妾灭妻!”

说着叹口气:“你那二弟妹,就是个脑袋不清楚的,她就算是怕我偏心,这事儿也不该瞒着的,就算她真的傻,她难道不会自己看吗?看你们长房,你们夫妻的事儿,我有伸过手吗?看三房,别说姨娘了,连个通房都没有,我说过什么吗?怎么到老二身上了,她就觉得我会让老二不守规矩呢?”

乔柔眨眨眼,也有些不太明白二夫人的想法。就算老太太真不会为她出头,但老太太大面上是肯定会训斥二老爷的啊。有了报备,她就算做了什么错事儿了,老太太也会为她兜揽的啊。

“这位曹姑娘,定是位十分厉害的。”乔柔停顿了半天说道,之前还以为二夫人将孩子们留在京城是为了念书这事儿呢,现在想想,估计也有忌惮曹姑娘的意思吧。这老太太哼哼了两声,摆手示意乔柔没事儿就走吧。乔柔只好起身,行了礼告退。

二夫人那一箱子的贺礼,被老太太扣下分给了二房的孩子们。就算现在用不到,以后长大了还是能用得到的。至于问候李庶妃这事儿,也不用急,反正二夫人在外地,赶不回来。

宋嬷嬷是带了老太太的亲笔信走的。

二夫人那边虽然被乔柔给拒绝了,但李家还是派人上京来了,这次不是送贺礼,而是想给李庶妃送些银两进去。毕竟怀孕的女人,吃的喝的用的,都要多加小心,李庶妃若是没银子,怕是就只能用宫中份例了。李庶妃不放心,李家也不会放心。

好在这银子比贺礼轻巧,袖子里一塞就能带进去了。但李家没门路,宫中内侍他们不认识,宫中他们也进不去,到头来,这事儿,还是求到了侯府。

这点儿算是小事儿,楚侯爷也就没推辞。毕竟是姻亲,要真是一点儿人情不给,那日后侯府若是有事儿,别人也定不会帮忙的。

姻亲姻亲,既然带个亲,那就是亲戚。

李家拿出了一千两银子,楚侯爷虽然要和李庶妃划清界限,但也不是想将人给彻底得罪了,所以让乔柔又给添了一千两,帮二房垫出来一千两,总共凑了三千两给李庶妃送了进去。

心疼的乔柔暗暗发誓,日后楚家的女孩子,是决不能进宫的。实在是这花销,不是那家有万金的真承受不住。除非,像是金姑娘或者程姑娘那样,一个有地位,一个有宠爱,这两样是能节省不少银子的。其余的,就只能是花钱开路了。

钱这东西,真的挺重要的。

第72章 第 72 章

李庶妃是聪明人, 侯府和李家不过是姻亲关系,这会儿却跟着李家给了两千两银子,这说明什么?有时候,不是说钱越多,就是越看重越亲密的关系的。相反, 钱太多了, 多过了某一个数, 那就相当于是买断了。

小本的投资都是一次次给的, 一次给一点儿。这种一出手就是一千两, 比自家的银两还翻倍的数目,就纯属买断了。人家这是掏钱买清净, 侯府的意思就是日后没什么大事儿不要联系。

李庶妃虽然不做生意,但李庶妃见过家里做生意。明白了这意思, 日后自然也就不会时不时的给侯府捎个信儿什么的了,反正李家也已经有人进京了,扒着侯府不放, 让人家不耐烦, 还不如多提点一下自家人。

楚侯爷用两千两银子买了清净, 乔柔也就能将宫里这事儿给放下了。

现下有比李庶妃怀孕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乔夫人也怀孕了。

乔家向来子嗣单薄, 但在王姑娘进门的头一年, 乔家都没人催着王姑娘生孩子。一来是乔家老太太名不正言不顺,到底是远房的, 根本不敢瞎提点乔家真正的女主子。二来乔老爷和乔宇也不着急, 都还没到二十岁呢, 乔宇连个举人都还不是呢,那么着急生孩子有什么用?三来就是乔柔自己也知道,女孩子太早生对身体也不好。

没人催促,王姑娘就心思轻松。但孩子嘛,多多益善,她也从不会刻意去避孕,成亲一年多,这会儿怀孕,也算是正常事儿了。

乔柔正指挥顾嬷嬷收拾东西:“这养身体的药材也要准备些,我这里还有些血燕窝,还是上次侯爷带回来的,你且收拾出来些,给弟妹带过去。人参之类的就不用了,那些太补,另外还有冰糖,这些冰糖可是贡品,最是平和,不用担心会上火,也给带些回去…”

“昨儿来报信的嬷嬷说弟妹是吐了才发觉怀孕的,说明这孕吐还是有的,你回头列个单子,将我当年吃的东西给记下来。”乔柔当年也是吐的厉害,这方面是很有经验的。

顾嬷嬷全都应了下来,又怕乔柔这个架势太给乔夫人压力,万一乔夫人觉得她是盼着要侄子,不太想要侄女儿呢?正打算劝着乔柔不要将那些布料给放进去,就听外面盼春在回话,说是陈嬷嬷过来了。

乔柔忙让人请了陈嬷嬷进来,老太太最近过的日子很美,孙女孙子孝顺,日日讨她欢心,她光是忙着给这些小娃娃们准备吃的喝的就要费大半天的功夫,好几个娃娃呢,一个个的口味都得照顾到。于是,也就很少再想起来祸头子楚瑶了。

这心情好了,身体就好,陈嬷嬷向来对老太太忠心,也陪着老太太忙这些乱七八糟的小事儿,已经有段时间没来乔柔这边打扰了。

今儿过来,指不定就是有什么重要事情。

乔柔在人进门之前就赶紧的让丫鬟准备了茶水点心,然后笑着招呼人落座:“可是老太太那边有事儿找我?”

“也不是老太太那边,是二房送了回信了。”陈嬷嬷说道,伸手拿出来一封信,之前因着曹姑娘的事儿,老太太亲自写信去斥责二老爷了,并且打算将曹姑娘给接到侯府,让人给教导规矩。

这一来一回的,信件就走了一个多月了。这会儿陈嬷嬷将信送过来,估计说的就是那曹姑娘的事儿了。要么是二老爷舍不得放人,拒绝了,要么就是二老爷还没昏头,人已经快到京城了。

乔柔也没客气,直接拆开了信封,扫两眼就笑道:“既然是快到了城门口了,那这院子也该收拾起来了,二夫人可曾说过中意哪个院子?”

接是没必要接的,要是二老爷二夫人回来,那还得派家里管事和嬷嬷去一趟,但一个姨娘…哦,还不是姨娘,一个侍妾,派人去接就太给面子了,侯府的面子还没这么廉价。

就算是带着孩子也不行。

陈嬷嬷笑道:“二夫人说,迎春阁倒是个好地方。”

迎春阁是二房的地盘,说是阁,其实就是个小院子,满打满算,三间屋子。在曹姑娘之前,已经有个姨娘住进去了,那姨娘是生了楚青的。人家娘儿俩,一人一个屋子,正好占了两间。

要么呢,曹姑娘自己带着孩子住。要么呢,这孩子就得送出来了。

曹姑娘连个姨娘都没奋斗上呢,正是要巴结二老爷的事儿,儿子却一天比一天大了,怎么可能还会和儿子住一间屋子呢?所以二夫人的意思,大约就是将孩子给扣下了。

可这孩子又年幼,扣下之后应该怎么安置呢?

乔柔就觉得二夫人有点儿脑袋不转弯,你将曹姑娘母子给送回来了,却又打算分开人家母子,就没想过目前这种情况,府里只有老太太能接手这孩子吗?

一个庶子,被老太太养着,这是抬举人家的吧?

“孩子今年快三岁了吧?”乔柔问道,陈嬷嬷点点头,乔柔忍不住叹口气,也是为难,这孩子的安置,她真不好开口。否则,就有可能得罪二夫人。

“暂且让孩子跟着曹姑娘住,等日后二老爷回来,再说这孩子该启蒙的事儿。”思量片刻,乔柔暂且作出决定:“既然二夫人定好了院子,我回头让人将屋子给收拾一下,这曹姑娘可有带了人手回来?”

陈嬷嬷点头:“听二夫人的意思,带了个丫鬟。”

“那院子里已经有粗使嬷嬷了,姨娘身边按例是一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的,侍妾身边没的丫鬟,这一个已经是超了份例了,我就不另外安排了。”乔柔干脆的说道,二房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置去吧。

不过,真要完全撒开手也是不可能的,二房和长房没分家,二房若是出了什么事儿,那长房也是要跟着受影响的。尤其是在名声这方面,乔柔只能是多敲打一下了。

送走了陈嬷嬷,乔柔就命盼春去迎春阁那边传话了。

曹姑娘是第二天上午到的侯府,她带着孩子坐了辆小马车,外面看着灰扑扑的,前面一个赶车的汉子,里面陪着的是个小丫鬟。赶车的人是二老爷派来的,过来就没打算走了,只说是听从二老爷的吩咐,留在府里当差。

乔柔估摸着,大约是放下不下曹姑娘,所以特意在外院给曹姑娘留个得用的人手。到时候曹姑娘在内院过的不顺心了,还能让人去外院送个信儿,然后,这信儿就能送到二老爷面前了。

二老爷想的还挺周到,并且为了不触怒老夫人,也就只是留个马车夫,而不是特意弄个跑腿小厮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