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有空间/重生之种田有空间上一章:第 3 章
  • 重生之军嫂有空间/重生之种田有空间下一章:第 5 章

余二猛总是在外面打架,挂彩少不了,所以和郎中这里还挺熟。

余二猛也没觉得不好意思,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

宋慕雯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两口,便递上前给余二猛,这个时候乡里的孩子真是不值钱啊,脑袋上那么大一个伤口,竟然一把柴火灰就打发了,还真是…

宋慕雯觉得有些于心不忍,就偷偷弄了一点空间水给余二猛,至少对伤口有点好处,有句话不是说送佛送到西么。

余二猛就那么躺着,郎中和宋大刚等人就在一旁看着他,生怕的他的伤口被血冲开了。余二猛喝了宋慕雯倒的水,道:“大叔你家的茶加了糖的啊?恁好喝!”

那郎中本来还在和宋大刚兄弟几个说话,听到余二猛的话,笑骂道:“二猛子你莫不是被砸坏了脑子吧?这年头谁还有那么多糖胡用?你当老子是地主老财啊!”

余二猛咂了咂嘴巴,道:“跟放了糖一样甜,哪儿打的水啊?”

郎中不理他,只觉得他晕糊涂了。

宋慕雯在一旁无语,这性子还是个藏不住话的?

宋慕雯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糖塞进余二猛嘴里:“这才是糖!”

她说话还有点说不转,带着一些舌音,余二猛才转过脸来看她,只见一个矮矮小小的头发枯黄,脸上没有二两肉的小女孩。余二猛平日里是不耐烦这样的小女孩的,不过见人家又是给自己倒水又是给自己吃糖的,难免上了点心,道:“多谢你啊!等以后哥哥得了糖,也给你吃!”

宋慕雯才不稀罕他的糖呢,只是想着他受伤可怜,伤口疼的紧,吃点糖可能会觉得舒服点。

余二猛没想到这丁点大的小女儿冲自己翻个白眼,就蹬蹬蹬跑开了,余二猛从来都没有觉得这么受挫过。

作者有话要说:→_→啥时候才能不过光棍节了…嘤嘤嘤…

其父子

宋慕雯窝进了宋大刚怀里,宋大刚就把小小的闺女放在怀里,继续和郎中几个聊天,聊的最多的当然是时下的吃饭问题。

宋慕雯看向门外,就看到余二猛那几个“兄弟”在外面廊下站成一排,又不敢进来,在外面戚戚默默说着话,听着果然是有几分意气用事的感觉。

没过多久,余二猛的老爸余杠子就来了,这报信的人速度还挺快的。

余杠子是个高大的黑汉子,余家果然是有些能耐的,别的人多少脸色都有些不好,可是这余杠子还跟平常能够吃饱饭的人家一样,脚下生风,说话也是中气十足,嗓门很大。

“哎呀,我家臭小子又麻烦你啦!”

郎中站起身道:“杠子不要这么说,都是老熟人了,我这门面半边都是你家撑起的呢!”

余杠子也没觉得不好意思道:“你这是笑话我!我们家肚子还没填饱呢,还来撑你的门面!”

其实是余杠子的几个小子都皮,下面几个虽然不如前面两个皮,但是也已经露出端倪了,可能是因为年岁还没有大起来的缘故。

余杠子走进屋子里,见到余二猛,宋慕雯还以为人家要教训儿子一顿让他以后不准打架了呢,人家一开口,宋慕雯就知道,原来这余二猛打架还是有原因的。

“哎呀,怎么打成这样?你有没有打回去?”余杠子也不管有没有人在场。

余二猛道:“还好,把他们都抽的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了,估计要疼上好一阵呢!”

余杠子道:“你还是划不来么,你都流了这么多血,要吃多少饭才吃的回来啊!”

余二猛发狠道:“那我下次一定把他们都打破头,要流血比我流的多!”

余杠子道:“这些都以后再说,你的头先养好再说,要是头坏了,整个人就要坏了。”

余二猛在余杠子面前还是很听话的,嗯了一声,也没有再说要报仇的话了。

宋慕雯在一旁听得是目瞪口呆,还有这样的教育孩子的?这好斗还真是家学渊源啊!见余二猛死不了,余杠子便觉得没啥要紧的,也拖了一把椅子跟宋大刚等人坐在一起。

“宋家屋的大刚老弟!咱们好久没见了哈!”

宋大刚道:“杠子哥你贵人事儿多啊!”

余杠子蒲扇一般的手摆了摆道:“什么贵人啊?一没当官二不是地主老财,你们以后可不准这么说我了。今个儿的事情谢谢你了,等二猛子好了,我带他上你家去给你道谢啊!”

宋大刚道:“这都是小事儿!小事儿,乡里乡亲的当然要帮忙!”

余杠子笑得十分坦然道:“莫要推辞,我家这个小子的事情我还是知道的,别个还不敢上前帮忙呢!你要是不受难道是瞧不起我?”

宋大刚急忙道:“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宋慕雯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现在听这里的方言已经是面前能够听得懂了,可是她还要说话呢,说四个字已经是极限,所以她还要努力啊!

听了好一会儿,宋慕雯才知道,隔壁的圆婶子竟然是余杠子的族姐,上次圆婶子送来一碗糙米饭,也是因为去了余家,余家得了好些东西,也不忘照拂亲戚,确实是不错的人家。宋慕雯对这余家的印象终于好了一些。

聊了一会儿,宋大刚瞧时间差不多了,便要告辞,余杠子将宋大刚兄弟几个送到了门外,依旧说要上门道谢,宋大刚也只能客气地应了。

此时时间已经是不早了,早就过了吃饭的时候,还要走那么远的路回去,宋慕雯还有些担心几个人撑不下去呢。

几个人刚走上大路,突然后面有人喊,只见一个小子怀里抱着一堆什么,嘴里咬着一个包子,喊道:“宋大叔,这是杠子伯给你们的,说你们没吃饭,给垫垫肚子。”

包子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在这个时候价格也不低啊!

宋大刚几人要推辞,那小子一下子将包子全塞进宋慕雯怀里,转身跑了,果然是跟着余二猛混的,跑得比兔子还快。

宋大刚无奈,宋慕雯却被烫了一下,真是毛毛躁躁的小子。

“都快吃吧,不然等会被人盯上了可不好。”

人家都送到这个份上了,已经是不好拒绝了。

兄弟几个分了包子,大口吃起来。

宋慕雯没有觉得很饿,这个时候的包子又实在,个大,馅多,宋慕雯吃了半个就够了。

吃完了继续赶路,等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天擦黑了。

看到儿子女婿回来了,宋老太才放了心,道:“怎么去了一天?没遇上啥事儿吧?”

宋老三是个嘴巴快的,将碰上了余二猛打架的事情说了一遍,宋大刚补充道:“虽然凶名在外,但是还是懂道理的,做事也有分寸,不会胡来。”

因为隔壁住着圆婶子,圆婶子又是有余村的姑娘,当然不会说有余村的坏话,宋老太和李桂芬等人对余家的印象也没有那么差。

大姑比较关心平安姑父弄回去了什么,见是一袋米,很高兴,也不太在意余二猛的事情。

宋慕雯回到家里,将几块糖跟哥哥姐姐分了,虽然每个人分得都不多,但是大家都高兴,这年头,还有什么比有吃的更高兴的事情呢?

一旁的大姑看着,笑眯眯地跟宋老太道:“囡囡倒是个不会藏私的,心里有大家呢!”

这话是宋老太爱听的,在这个饿死人的时候,藏私的人是最可恨的,宋老太也喜欢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

“都是桂芬教得好。”

一旁的李桂芬也颇荣有幸焉,囡囡一直都乖巧得很。

宋慕雯在院子里,看着那株没什么变化的南瓜藤,心想着要不要用空间水将这里一片开辟出来呢,这样子没有稳定的口粮实在是让人心里不踏实,可是种在这里,就算是长出来了,也不知道吃不吃得到自家人的嘴里。要知道,在这个时候人家才不管你这南瓜藤以前是不是给猪吃的,只要能入口饱腹的东西,不管多难吃,他们都能够吃下去。

这么想着,宋慕雯还是给南瓜苗浇了一点水。

过了两天,余杠子就带着余二猛上门来了,圆婶子也来了。

余二猛头上还贴着狗皮膏药,滑稽的很。

进了屋,宋大刚道:“二猛子的伤好了吧?”

余杠子道:“没啥事儿,他从小就摔摔打打的,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余杠子还带了一些粮食来,让宋家人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救余二猛这事儿还真算不了什么,可是送粮食可是自家占大便宜了。

圆婶子笑道:“你们家就安安心心收下吧,杠子是个讲义气的,你们不收他要不高兴了!”

宋老太等人也陪着笑。

余二猛一把拉住宋慕雯,从身上摸出好些吃的,道:“上次你给我一块糖,我说了要还你的。”

这些东西还真是余二猛的老本儿啊,有几块糖都化了。

宋慕雯道:“不值什么。”

余二猛好一会儿才明白她说的是自己的糖不值什么。

余二猛最不耐烦啰嗦了,一把将东西都塞进宋慕雯手里道:“反正都给你了,我不欠你的人情就是了。”

原来是怕欠人情啊,宋慕雯明白了。

一旁的几个哥哥姐姐看着都馋得很。宋慕雯又分了分,最后还是给了余二猛一份。自己只是给人家一块糖,人家还自己这么多,还真是亏大了。

余杠子来了没多久,宋家上下就都喜欢他了,这个人果然是个受欢迎的,还说以后两家要多走动,多来往。

最后也没留下来吃饭,就走了。

宋老太将余杠子送来的东西都藏了起来,现在家里的余粮可不少了,宋老太的一颗心也是满满的,只要细细末末过日子,这样的年景是一定能够过去的。

不过宋慕雯要帮乡亲们的事儿,实在是不好做,宋慕雯倒是偷偷摸摸在沟渠里放过一些鱼,在外面丢过几棵菜什么的,可是这些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杯水车薪啊,而且她年纪小,身子也小,行动不方便,很多事情都做不来,这些事又要偷偷摸摸做,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最后宋慕雯想了个办法,在各个暗处重了一些秧苗,像南瓜冬瓜之类的,那些边边角角不容易被人发现,偷偷摸摸去浇水也没人看见,而且是空间出来的秧苗,又是空间水浇灌的,比一般的要长得快。宋慕雯能够做的也就这些了。

宋家兄弟还是在想方设法弄吃的养活一大家子人,这个时候县里来消息了,说是中*央派了人来,监督这个粮票和人民公社的事儿,县里也发了通知了,这个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宋慕雯没想到自己也会经历一次时代的大潮,也不知道这个潮头会如何来,会打翻哪些人,会捧起哪些人,做时代的弄潮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个时候大家的想法都是要填饱肚子,据说有了粮票就是按人分粮食,不怕饿死了,不少人都喜欢,可是也阻碍了发家致富啊!

作者有话要说:O(∩_∩)O这对父子是不是很有个性?

政策来

对于这样的政策,许多人都是拍手欢迎的,可是宋慕雯却不太喜欢,以后的限制就多了,到了年纪就都要去干活,算工分,工分不够的要受惩罚,工分多了又没有奖励,这里面偷奸耍滑的,好吃懒做的实在是太多了。

县里来人了,很快各村的村长都叫去开会了,村长在县里开了一天的会才回来,一回来就不少人上去问,是不是国家给发粮食了?

村长走一步摇三摇,显然是累坏了,听了这话连气都喘不上来了。

还是有些有眼色的,急忙搀起村长回了村长家,然后大伙儿或蹲或坐,都眼巴巴地看着村长,这国家的政策和态度太重要了,不然他们还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熬过这样的光景呢!

村长在家喘了口气,才道:“都听岔了,听岔了,国家是要发粮票,可是不是对咱们,是对城里人!”

顿时大家都失望不已,还是有人问:“那我们怎么办!”

村长抚了抚胸口道:“还能怎么办?咱们要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以后各家各户都不开火了,大家在一起吃,吃完了一起干活。”

这个大家觉得还是有些难以想象…

“那收的粮食归谁?”

“收的粮食除了留下咱们自己吃的之外,其他的都交给公家!”

村长也知道自己今天要是不把事情说清楚,这些人恐怕就赖在这儿了。

“那我们养的鸡啊鸭呢?”

虽然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养了,可是以后肯定还是得养起来的,这些可都是进项啊!

村长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本,拿着本本翻了翻,道:“鸡和鸭按人头养,猪一家可以养两头,还有种菜,除了各家的菜园子各家看着办,其他的像黄豆等,也是要大面积种,然后上交的,喔!还有,猪也有集体养的,养大了也要上交。牛和农具也都是集体的,大家可以拿着用。以后吃饭呢,就是大家都吃一样的,男劳力可以多吃一点,吃了大家干一样的活儿!这个事儿在北边已经开始了,据说办得很好,毛*主*席还特地夸了呢!要是在咱们干得好,说不定毛*主*席也夸咱们!”

人人都想毛*主*席夸啊,在大家心目中,他就是神。

“那以后咱们能够吃饱饭吗?”

有人还是忍不住问了最关心的问题。

村长真想兜头一个巴掌过去,咱们说毛*主*席呢,你怎么能够说吃饭!

“当然要让你们吃饱了,没吃饱你们怎么干活!”村长没好气道。

能吃饱,对大家来说就是欢欣鼓舞的事情。

“这个事儿咱们要赶紧办起来,今年还能够种一季稻子,种好了咱们就都不用饿肚子了!”

村长这话让大家都觉得好像好日子已经不远了一样。

这个事儿是想起来觉得很美,其实做起来是漏洞百出,这个事情也只是建立在大家都一心一意为集体没有丝毫私心的基础上的,可是做人哪里可能没有私心呢?

村长休息好了,吃了饭,便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起来,在村里的戏台子那里,这戏台子不少村里都有,可是这样的年景,大家已经是看不起戏了,所以戏台子也破败了不少。

村长站在戏台子上,看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虽然他知道这个时候把大家伙儿召集起来太心急了一些,这烧着几个大火把也是废柴火的呢!可是这样的大事儿,还是越早让大家知道,越早把台子搭起来好,别的村得了消息肯定也是争先恐后的,毛*主*席亲自发了话的,谁还敢怠慢不成?

而且这个事儿,是全村男女老少的大事儿,不再是一个家里的男人来参加的村里的会就完了的。

台子下面的人也不多,因为这一遭灾,村里死掉的人不少,村长面上不说,心里也是苦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自家也吃不饱呢!

宋慕雯骑在宋大刚的脖子上来到戏台子这里,下面吵吵嚷嚷的,还有些还在玩闹,村长在台子上大喊安静安静,可是就是没什么人理他。

宋慕雯随着宋大刚坐了,李桂芬又把她抱在自己的怀里,道:“把大家全叫来,肯定是大事儿,不过今天村长不是已经把事情都说了吗?”

宋大刚道:“也只是当着那些人的面说的,不少人都还不太清楚,跟大家都说一下比较好。”

村长在上面,也不管哪家媳妇在教训哪家娃娃,哪家两口子又在拌嘴了,就开始说起了白天的时候开会通知的事儿。

用他们的话来说,是传达精神。

不过村长在这里说的比刚回来的那会儿说的还要详细一点儿,比如以后晚饭之后大家要聚在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还有以后妇女除了农忙的时候要下田劳动,平时的农闲的时候也要在家做一些手工劳动,尽量为集体创收,还有孩子们,到了十多岁就要算一个劳动力了,之类的。

村长这一次是把事情前前后后都说了一遍,喝了几大杯茶,讲的口干舌燥的,有时候下面的人还要打断他的说话,真是时间越拖越长。

后面村长还说要选生产队队长,要选记工分的人,要选妇女代表,要选学习小组,之类之类的事情,一大堆,宋慕雯听得直犯困,真是没事找事儿啊。

现在吃不饱,所以很多人都是冲着吃饱去的,等以后能够吃饱了,各种问题就出来了吧?

不过这些都关宋慕雯的事情,因为她年纪还小,不用出工干活儿,只要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成。

这个会开到大半夜才散了,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不过宋慕雯早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也已经在家里的床上的。

因为要搞生产队的事儿,所以村里倒是热火朝天的,有些心思活络的,已经开始找村长想办法分到轻松的活了,比如记工分,还比如负责做饭的,总之都比下田干活儿好啊。

不过村长也把这个事儿当大事儿办,不敢多徇私,记工分的,肯定要会写字,会算数,为人还要公正一点,不然因为一点私仇就把人家的工分记少了,岂不是要闹矛盾?革命的意思是要团结起来搞建设,而不是搞内部斗争的,这一点大会上强调的很多啊。

经过一段时间的吵吵闹闹,宋大刚因为平时做人好,被推举为一个小队的队长,而李桂芬也因为鞋底纳的好,被推为妇女生产队的领导之一,宋慕雯一下子成为了两个小领导的女儿了。

不过这个领导不好做是肯定的事情了,宋慕雯阻止不了,也只能在一旁看着。

这些日子宋慕雯一直在精心照料她的那些小秧苗,而且院子里又被她撒了一点种子,都发了牙,宋老太等人是不管的,觉得这样子的秧苗肯定长不大,见几个孩子在那里折腾,也不管了。

宋慕雯很好奇这个村里的大锅饭要怎么开起来,毕竟这个时候还没有收粮食,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呢!

宋老太也持观望态度,万一村里没有粮,还是要各家吃各家的,那自己这点粮食还是救命的呢!

因为现在生产队要建起来了,要准备夏耕了,所以宋大刚是整天,忙得不见人影,宋家四兄弟也是常常难见到的,所以没有人出去找吃的了,宋慕雯一直待在家里,觉得无聊得很。

据说以后要每家每户养鸡,养猪,一定数量是公家的,一定数量是农户自己的,养多了就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而且要被没收被批斗的,想到这点宋慕雯就很郁卒啊,发家要从哪里发!

等到事情定下来之后,各家各户开始将灶沿敲掉,然后将家里的锅高高地挂在墙上,表示家里不用开火了,第二天就能够直接上大食堂吃饭了。

宋老太还有些不乐意,因为家里的粮食都没有吃完,锅不用灶坏了,怎么做?

李桂芬在一旁安慰宋老太道:“以后咱们借着烧水的时候做点吃的,省得在食堂吃不饱。”

在食堂吃饭的人多,而且大家都饿了那么久,肯定是抢得直飞的。

宋老太想起自己还有几个瓦罐罐,反正别人不知道,正好悄悄用。

以后家里只能够烧水烧猪食,别的是不能做了。

养猪怎么养?打猪草,分点糠,掺和着给猪吃,其实猪也吃不很好。

养鸡也是,自己想办法,要是鸡吃了公家的东西,那也是挖社会主义墙角的事儿。

第二天一家人起了个大早去食堂吃早饭,路上遇上不少人,大家都来得早,很期盼这一餐,许多人好久都没有能够饱饱地吃上一顿了。

食堂设在村长家旁边,一个大空屋子,各家各户的碗都送到这里来了,每家都没留什么碗筷。

门口还用树枝做了个门联,上面写着“庆祝吃饭不要钱”,左右两边分别写着“欢欢喜喜吃饱饭”、“一门心思搞生产”。

进到屋子里,就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新书求支持~嘤嘤嘤…

古言宅斗文:

红楼同人文:

能养鸡

这里本来是一个很破的房子,被改造了一番之后成了食堂,那边上是一排灶,每个灶上有一口大锅,另一边是十几张桌子,不少桌子上有人已经在吃了。

宋老太和李桂芬等人急忙拉着孩子上位置吃饭,反正被人都开吃了,自己也就没必要那么顾忌了。

在桌子上坐下之后,就见桌上放着一碟碗,一把筷子,还有几碗菜,都是咸菜类的,另外锅里还有大米粥,要吃自己去盛,想吃多少吃多少,这个时候食堂里的气氛很热烈,能够吃饱饭对大家来说跟做梦一样。

村长来了,问这个吃的觉得怎么样啊,问那个吃不吃得饱啊,还真跟亲切的领导一样。

宋慕雯看那桌子是油汪汪的,那个碗也是油汪汪的,有点没胃口,可是家里的人都吃的很高兴,因为吃得很饱,这里的粥比家里的米汤要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