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有空间/重生之种田有空间上一章:第 104 章
  • 重生之军嫂有空间/重生之种田有空间下一章:第 106 章

贝特朗这样跟安德鲁介绍,因为在国外,请客还有些不一样,有时候不一定是吃饭。

安德鲁点头,中餐在西方的名声已经渐渐传开了,日后应该会像意大利面、印度餐等外国美食一样成为大家的一种选择。

安德鲁到中国以后,确实是吃了不少中国菜,不过人家吃的不少都是粤菜,粤菜以海鲜与清淡偏甜的口味为主,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一带的地理决定的。

宋慕雯将几位客人迎进家门,道:“今天你们将要吃到的中国菜和你们以前吃到的不一样,贝特朗是知道的,你们要做好准备,可能口味有些重,比如有些辣。”

贝特朗拼命点头:“但是辣的很爽,很赞。”

对于家里出现的外国人,余宝宝等表示见怪不怪了,他们学校里还有外教呢!

宝宝们乖乖地问了好,客人们在客厅坐着,余二猛陪客,宋慕雯就在厨房里做饭。

宋慕雯做了几道偏内陆的菜肴,比如腊肠、腊肉腊鱼,还有水煮肉片、酸菜鱼等口味比较重的菜式。

做好菜就准备开饭了。

余宝宝和弟弟妹妹早就养成了吃饭乖乖洗手然后上桌的习惯,安德鲁挺惊讶的:“我听说中国人在招待客人的时候会不让家里的孩子上桌吃饭。”

余二猛解释道:“这都是每个家庭的习惯不一样,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多一些见识,而有的家长则希望能够在客人面前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但是我和我的妻子相信我们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

余二猛的英语有点蹩脚,不过现在已经是越练越流利了。

看着一桌子红红的菜,贝特朗很兴奋,安德鲁和他的律师则显得有些犹疑,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是什么。

宋慕雯为他们介绍了几道菜,让他们品尝了一下,腊鱼腊肉什么的都是乡下的婆家和娘家自己做的,味道很好,不过因为盐分有些重,宋慕雯不会让孩子们多吃,而另外几个菜则主要是体现食材的鲜美了。

安德鲁更喜欢水煮肉片酸菜鱼这类的菜肴,对于熏肉之类的显然没有贝特朗那么喜爱。

“这些肉跟咱们的熏肉不一样,他们是用木材烘烤的,烤的很干,嚼起来很带劲的!”贝特朗还在表达自己的意思,安德鲁却无视了他的话。

吃完饭后,安德鲁表示贝特朗有些话还真的说对了,他觉得一点都不后悔签约了,就冲宋慕雯的这顿饭。

从软件和硬件上都拿下了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宋慕雯也算是打赢了一场硬仗,另外宋慕雯还特地招了一些学化学的学生来公司,希望能够跟着安德鲁学一学,这样自己就有自己的人才了。

安德鲁对于这样的事情倒是不怎么抵触和拒绝,他现在所做的在国外许多公司都是公开的资料,根本谈不上什么秘密,所以他也挺大方,但是对于落后很多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接着就是蒋学真的事情了,蒋学真从国外回来,宋慕雯也没急着问他怎么样,而是让他先回家了一趟,看看家里如何了,然后才回到广州。

甫一见蒋学真,宋慕雯就觉得他变化挺大的,竟然长胖了一些。

“是不是外面的汉堡可乐吃多了?”

蒋学真挺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道:“这也是没办法的,我自己又没时间做饭,只好吃外卖了。”

宋慕雯白了他一眼,道:“不管做什么,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我当初是怎么教导你们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以后不准这么做了,而且你这个肚子不给我减下去,以后就别来见我了。”

虽然知道宋慕雯是在开玩笑的,但是蒋学真还是腆着脸道:“别呀老板,我这样长胖了,别人看了就知道是您没有亏待我,觉得外国好着呢,也算是为咱们公司做了一次活广告啊,您可不能不见我,这身肉您要我减下去我一定会减下去的!”

“那我等着!”

“这是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蒋学真交上来一页纸。

宋慕雯一看,上面写着几个字:“中国动漫必成世界动漫之雄,远达动漫必成中国动漫之巅。”

挺有豪气的一句话。

宋慕雯道:“这个想法你是如何得来的?”

蒋学真道:“就是在学了动漫之后呗,其实我觉得动漫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了技术,一切都好办,我们的脑瓜子并不比别人笨。”

宋慕雯点头,道:“那你为何就交给我这样一张纸?”

蒋学真摸了摸头,道:“我本来是想交一份很宏大的计划给您的,只是做来做去,我觉得还是太多了,太大了这个计划,所以我就把这个给您,你放心,这就是我的目标,就是我的计划。我在国外做的学习笔记也不少,到时候我会给他们做培训给他们上课,这一次,咱们要做就做一票大的。”

宋慕雯道:“我从来就没有做过小的啊。”

蒋学真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宋慕雯也笑起来。

蒋学真回去之后就召集动漫部的人开会,现在他们还没有成立公司,还是属于展望图书公司的,还有很多事情没有部署下去。

蒋学真看过他们半年以来的成果之后,对于他们的表现还是加以了肯定的,只出去学习了半年,就靠着这半年的学习和大家的摸索,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真的很不容易了,但是蒋学真觉得还不够,他们应该还可以做到更好的。

过了几天,蒋学真交了一份草案上来:“这是我们集体讨论出来的。”

“怎么不是你一个人做的?”

“独木不成林,我一个人的想法永远是一个人的想法,虽然我比他们学的更久,但是不代表我比他们更厉害,这一次的计划比我一个人想的要完善许多,老板您看看,可不可以投资开始做?”

宋慕雯拿起那一本挺有分量的计划书,还是基于她选定的故事,也是基于他们现在已经完成的工作,只是做了一定的调整,但是调整之后,明显更有创意。

“这样做,会不会让原著的忠实粉丝产生反感?”

有些地方改了,就会被人称为OOC,也就是失去了原著所要表现的那些东西了。

蒋学真道:“如果咱们只定位在原著的读者上,这也太狭隘了一些,如果能够让动漫带动漫画的销售,这才是成功地,我们觉得这次的改动比完全按照援助来要好得多。”

宋慕雯点点头。

“设备已经在国外购买了,很快就要运回国内,你们的办公室自己去打扫好了,我可不管,另外,我跟你们说过,我希望咱们公司出的动漫都是彩色的,不要黑白的,这个年代,黑白的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在国外,这已经是被淘汰掉的东西了。”

“明白!老板!”

蒋学真倒是比原先要有纪律性多了。

现在因为康弘家电公司的推动,国内的各种家电要比原来历史上先进许多,不仅不少农村家庭都看上了黑白电视,而且城里不少家庭看得都是彩色电视,据说尚老板已经准备进军海外市场了,只是一走出国门就要和日本人对上,宋慕雯还挺为尚老板担心的,只是尚老板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八十年代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时候,他们的电子汽车等工业飞速发展,尽管有人说日本是可恶的剽窃者,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本人还是挺有那钻研的精神的,人家不会做最基本的技术,人家就从边边角角入手,先把电视买回来,研究了一番之后,就加上自己的一些功能,还能够把东西翻倍价格卖回去,这也是一种本事啊。

所以有时候也需要学学这种没脸没皮的性格才好呢!

对于动漫公司的成立,大家都是很期待的,国内现在有不少的优秀影片,如黑猫警长、葫芦娃等等,但是跟国外相比起来,实在是差远了。

对于展望动漫公司的成立,有的人寄予厚望,觉得是中国动漫的希望,有的人却不那么看好,虽然展望在文化领域发展很好,但是毕竟是私营的,没有国营那么好的条件,完全都是瞎蹦跶。

不管外人如何看,这动漫公司是开起来了。

第281章 不正常

别人的声音,无论是喝彩还是质疑,都应该被抛到脑后,心性坚韧的人,会更加注意脚下的路,所以宋慕雯才不会去管别人怎么说,而宋慕雯手底下的人是,我们老板都没有你们那么多话,我们管你们干什么。

等到景美化妆品公司和展望动漫公司都步入了正轨的时候,宋慕雯也松了一口气。远达商业广场还在建设当中,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工程,除了几幢现代化的商业大楼之外,还有广场,还有绿化等等,在这之前,就有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在流传,所以大家对这个新型的商业广场还是很感兴趣的。

到此时,宋慕雯的资金链还是挺紧张的,因为出的多进的少,尽管现在宋慕雯赚的钱是越来越多了,可是花出去的更多,所以宋慕雯也开始向银行贷款了。

不过像宋慕雯这样的有政策鼓励的实业家,贷款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优惠政策的。

问为什么宋慕雯现在不向尚老板他们借钱了,一个是因为尚老板他们家没有那么多钱,二个是现在尚家已经不是尚老板在掌家,而是尚嘉了,三个是如果跟尚老板家借钱,不跟人家算利息不太好,毕竟人家也是干投资的,但是如果你算利息,就算是低也不会比银行低太多,因为银行的优惠政策已经很好了,而欠了钱的情况下你还得欠人家一份人情,所以宋慕雯就不想找人家借钱了。

尚老板也能够想明白宋慕雯的心思,也只能叹口气,孩子们的事情,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幸亏现在尚氏集团已经走在了正轨上,而尚嘉的表现不说是十分出彩,也还过得去,至少他以后进了棺材,也能够闭上眼睛了。

不过尚老板还是觉得可惜,要是自己的儿子能够像自己一样跟宋慕雯搞好关系,而不是跟人家疏远了,甚至把人家看成竞争对手就好了。尚老板已经看得分明,宋慕雯避开了尚氏集团所涉足的行业,这就说明人家还是顾念旧情的,就是不想以后狭路相逢,不知道该如何讲双方的情面了。

宋慕雯的军嫂身份,余二猛的身份又不低,所以贷款比一般人政策更优惠,宋慕雯的资金还是挺充裕的。

但是宋慕雯想着,如果要是能够上市就好了,成了上市公司的话,以后募集资金的时候就更快一些了。

不过这也只是想想而已,因为现在的股市发展并不怎么样。还没有到适合下海的时候。

等过了一个多月,宋慕雯和胡博宇从矿区回来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变得别别扭扭的了,宋慕雯也觉得奇怪地很,这两个人是怎么了。问他们两个,两个人又死活不肯说。只知道两个人签了几个合同,达成了宋慕斓的心愿,所有的家具的价格都很低。但是宋慕斓还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宋慕雯忍不住拉了宋慕斓单独问。

“怎么啦?难道是这路上他欺负你了不成?”

宋慕斓摇头。

宋慕雯本想着也这也不太可能,以两个人的性格来说,是宋慕斓欺负人家还差不多,胡博宇倒是不是那种会趁人之危的人。

“那你两到底咋了嘛!”

从来没见过宋慕斓这个样子,幽幽的,还带着一点小文艺似得感叹,宋慕雯觉得怎么看怎么别扭的,实在是难受得紧。

“我在想…”

宋慕雯盯着宋慕斓,宋慕斓目光有些不聚焦,显得有些迷离。

“我在想,啥时候我能够捧出一个邓丽君崔健那样的明星来。”

邓丽君是在中国大陆还没有出现什么歌星的时候,她甜美的嗓音就征服了中国大陆的男女老少,虽然她唱的是情歌,但是男女老少都爱听,都喜欢她那甜甜的嗓音,就算是后来李谷一唱的《乡恋》也红遍了大江南北,但是人家还是模仿了邓丽君的唱法。邓丽君的歌曲的盗版碟盗版磁带在大陆横行,而邓丽君本人却不知道自己在大陆有多红。

20世纪80年代,“板砖”单卡收录机开始进入千家万户,磁带成为年轻人最喜欢的“时尚产品”,而先前被称为“黄色歌曲”的邓丽君,成为大众的最爱甚至可以说,邓丽君让内地听众知道了什么是流行音乐。

邓丽君的歌曲绝大多数都是情歌,这些歌曲唱尽了万千柔情,她用歌声把自己装饰成一束可人的玫瑰,自然而然地盛开并且凋谢。在一首首《小城故事》《甜蜜蜜》中,人们体会到了“革命友谊”之外的另类情感。它不再关心宏大的人类,只关心个体的细微之情,缠绵脆弱、刻骨铭心。这种感情在很多年里,被视为资产阶级的糟粕而不齿。

但正是这种刻骨铭心和“离经叛道”,成为一代人的青春集体记忆,并开始思考生命和个体的意义。

1986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86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平地一声吼”了一首《一无所有》,横空出世。也因为这首歌曲,崔健被称为是中国摇滚之父。

相信二十一世纪还有不少人也听过崔健的一无所有,这首歌是中国的第一首摇滚乐,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没有任何歌曲可以取代的。

所以在这个年代,邓丽君和崔健,就是流行音乐的符号,而宋慕斓这样说,很好理解,就是希望能够捧出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和歌手呗。

不过宋慕雯还是觉得有些违和,宋慕斓应该不会为了这样的事情伤神才是,要真的是这样的事情,她肯定不是这种失魂落魄的样子,而是应该是打了鸡血的样子。

“是吗?”宋慕雯眼睛转了转,道:“如果你缺钱的话,我就没钱借你了,不过胡博宇应该有。”

“他是有钱,也说可以借我…”宋慕斓一愣,立马反问道:“你怎么知道胡博宇会借钱给我?”

宋慕雯嘿嘿一笑,道:“我是能掐会算的神算啊!快说,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自从你们两个回来之后,都挺不正常的。”

宋慕斓一甩头,道:“你不是能掐会算吗?那你掐算一下呗!”

宋慕雯真是被气死了,没想到自己还有背宋慕斓噎着的时候。

不过事情很快事情就有了端倪了,两个人三天碰一次头五天去吃个饭,这样的见面实在是太频繁,不得不让人生疑。

不过两个人运气好,正好崇世华老先生的书稿已经校正完毕,准备出版了,为了表示对崇世华老先生的尊重与敬仰,宋慕雯亲自监督这个项目。

崇世华老先生的新书名字叫《那些年》,是一本回忆录式的书籍,回忆了他自己年轻时候的一些事情和想法,以及现在对那个时候的自己的一些看法,在这里,就很能够看清楚一个大家的心路历程,而大家都知道崇世华老先生受过迫害,所以他的经历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不过宋慕雯也知道,崇世华老先生肯定是不会那么轻易地就将自己的文革的经历发出来的,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特别是受过迫害的人,对那个时代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不想回忆那段时光,更不想去提起。虽然现在的政策是越来越开放了,可是他们担心哪一天,突然又闹起革命来,他们又要被拖着去批斗,那样的事情他们再也不想经历了。

在封面设计排版印刷等工序上,宋慕雯是亲自过问的,封面也是崇世华老先生亲自审定的,黄色的纸页上的水墨画,显得厚重得很,一看就是很有年代感的东西。

第一本印刷出来之后,第一个是给崇世华老先生看了,老先生看了之后,点了头,宋慕雯才开始朝市场上铺货,相对于展望以前出版的书籍来说,这次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据说有些中央大佬都等着这本书面世,至于是不是真的,宋慕雯也无从得知了。

新书一上市就销售一空,宋慕雯感受到了学者大家的号召力,不需要任何广告,不需要任何过誉的话语,大家就会主动地去买老先生的书,因为老先生的文化底蕴就是书的质量的保障。

这本书第一版销售一空之后,马上加印,第二次很快售完,直到第三次的加印上市之后,市场的热度才慢慢的退下来,此时展望和崇世华老先生已经是赚了个满盆钵了。

为此,宋慕雯还特地去了一趟北京,去跟崇世华老先生报告这个事情。

此时老先生已经是形单影只,虽然身边有不少的学生和读者,但是毕竟不是亲人。对于宋慕雯的到来,崇老先生还是很欢迎的。

生活比以前好了,老先生却因为年纪的缘故,又因为当初身体受了不小的迫害,此时的健康状况已经十分令人担忧,据专门为崇世华老先生看病的医生说,老先生的寿命只有那么几年了。这些年还不知道他是怎么撑过来的,而且幸亏老先生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然身体肯定坚持不了这么久。

宋慕雯也挺心酸的,崇世华老先生跟她打电话打得多,宋慕雯知道这是因为老先生平时没什么说话的人,所以常常跟她打,可是她自己平时也忙,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跟老先生说说话,或者来看看他了。

第282章 都写书

对于崇老先生这样的人来说,再好的条件,再优惠的政策,也弥补不了他们的那些年岁了,他们的健康他们的幸福他们的家庭还有他们年富力强的青春,都是丢失在那段时光里,此时的他们,也只能缅怀那段逝去的时光。

宋慕雯问崇老先生要不要去广州。

崇老先生摇了摇头,头顶只剩几根花白的头发可怜的晃荡着,道:“不去了,不去了,人都这么老了,还跑那么远干什么?万一啥时候死了怎么办?要死也要死在家门口才行啊。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是北京的条件也挺好的,有人帮我做饭洗衣收拾家里,我也不愁钱,连墓地和棺材都有国家替我准备,我还有什么好操心的?我就不去给你们添麻烦了。”

广州的气候湿热,一辈子都是生活在北方的崇老先生恐怕也没办法适应。

“那我让哥哥过来看您。”

“诶!好!”崇世华老先生难得答应了,“如果方便的话,让他的妻子和孩子们都过来!”

宋慕雯点头,老人家到了这个年纪,就生出了不少濡慕之情来,对年纪小的孩子特别偏爱,这是夕阳对朝阳的一种其他的喜好心理,好像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和梦想,都能够在他们身上实现一样。

看着苍老的崇世华老先生,宋慕雯心里颇不是滋味,最是无情是光阴啊。家里的爷爷奶奶也年纪不小了,虽然已经延长了他们的寿命,但是人终究有一死的,差别在于来的早或者晚罢了。

不过崇老先生对于自己的寿命这样的事情看得很开,似乎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只一心过自己的日子,他说经历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他明白,很多事情你根本没有必要去担心或者忧虑,因为还有日子比这个更坏,但是你依然承受的住,这就是人,人的承受能力比自己想象的要厉害,前提是,你有一颗坚韧的心。

崇老先生听说有个喜欢资助贫困学生的胡博宇,所以他将自己的大部分稿费都交给胡博宇,让他去做好事了。钱财是身外之物,自己真的可以离开它存活,这就是崇老先生的话。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与故人相遇的季节,没想到等到宋慕雯回到广州的时候,余五猛给宋慕雯引荐了一个人,名字叫杨钊。

宋慕雯总觉得名字耳熟,想了好久才想起,那不是自己和哥哥在图书馆救得那个老爷爷和小男孩么,小男孩名字就叫这个。

一见真人,没想到还真的是那个男孩,男孩长高了长壮了,比以前更加聪明机灵了不少。

见到宋慕雯的时候,杨钊很兴奋,道:“我一直猜你就是当初我和爷爷的救命恩人,但是还有点不太确定,看到你真人我就确定了。”

杨钊年纪比宋慕雯还大一点呢。

“是啊,我也认出你了,你现在过得可好?爷爷怎么样了?”

“爷爷已经去世两三年了,不过他说他能够活着见到一片青天,就很满足了。那段时间我们是在乡下过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是比城里要舒服一些,别人也不会经常来欺负我们,爷爷还偷偷教我读书认字,所以一恢复高考,我就去参加了考试,不过考了两回才考上,跟你们比不得。”

宋慕雯等人的事迹,已经传得挺远得了,大家都知道宋家的孩子读书就是聪明,下一辈的孩子读书的时候也显露了不少的天资,让人赞叹不愧是宋家的血脉。

读书这个事情,确实是需要一点聪明的,有些脑子确实愚钝,不适合读书,并不是学习方法或者学习不认真之类的问题。虽然有些残酷,但是人确实是有智力差别的,正常人也是如此,所以才会有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一个班级上,你会发现,有些孩子的反应速度要比另一些孩子的反应速度要快一些,这是一个天生的问题,但是有些人就算是天生有一副好脑子,但是不知道珍惜,最后学习成绩也不如意,这就是他自己的问题了。

有教无类,宋慕雯一直很推崇这样的思想,人生来在世,总会有适合他的位置和事情,找准了位置,成就必然是非凡的。所以宋慕雯并不支持所有的人都去挤高考这个独木桥。

宋慕雯道:“真是遗憾,我还偶然间回想起老馆长,也会担心你们的生活。看你现在这样,是过得不错,老馆长在天上看着也能高兴了。”

杨钊笑了笑,道:“老馆长护着我长大,我过得好点才对得起他。”

原来这杨钊是余五猛看好的营销人员,宋老四接了余杠子的班,余五猛也知道自己将来是要接宋老四的班的,所以现在就开始慢慢地挖掘和培养一些人了。

余五猛小时候调皮,长大后稳重了不少,做事情考虑挺周全,想好了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去做,就算是别人在旁边如何劝说,也不能改变他的主意的。

杨钊是真心热爱书籍,觉得书籍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它应该是一种希望,一个机会,一种信仰,书籍所承载的东西很多,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意义,任何人都应该多读点书,所以他不仅喜欢看书,也喜欢营销书籍这个工作。

杨钊现在是余五猛的助手,虽然余五猛的年纪小,但是杨钊也很服人家的管束,两个人搭档倒是能够把事情办得很出色。

宋老四也适应了从营销经理到印刷厂长的角色转变,家里的孩子他都是说要多读点书,也因为这份工作的关系,他找各种机会学了不少字,别的不说,文学素养是不在不少大学生之下的。

而且对于书籍营销这一个方面,宋老四也是颇有心得。

这一天宋老四在给余五猛和杨钊传授经验,余五猛道:“四叔不愧是做了这么些年的,我跟你做的时间差不了多少,可是就是没有你这么深的体会。”

宋老四道:“这很正常嘛,我有那多年的生活经验,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都经历过,你还是个大学生,跑市场也是靠业余时间,能够做成这样很不错啦!你现在学我的经验,然后在我的经验上继续钻研,肯定能够比我做到更好的。”

余五猛道:“四叔你放心,我记着呢!四叔,我想,既然你的经验这么多而我们两个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常来你这里学习,不如你也写本书,我们以后可以随身带着学习呗!”

“诶!那怎么成?我这泥腿子还写书?要让别人笑掉大牙去!”宋老四立马拒绝了。

杨钊却觉得挺可行的,道:“四叔,您就别谦虚了,您这一身的经验,不是老江湖别个还不答应呢!再说了,咱们老板可是说过的,咱们只管出好书,不管是谁写的,只要书是好书,只要书有用,都可以出!而且泥腿子咋了,咱们中国大部分人都是泥腿子呢,没有泥腿子,哪来的饭吃!”

“你真是会说话,难怪销售业绩那么好!这个事情,你们就别劝我了,我现在能够写个囫囵的字就很好了,还写书,真是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都会用了,说明四叔进步很大啊!

“四叔,既然咱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不如咱们问问老板把,老板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要是老板说你不能出,那我和五猛子也就不缠着你了,要是老板说可以,那你怎么着也要把这个书给写出来,您觉得如何?”

宋老四一想,觉得自己的侄女儿应该不会那么爽快地答应了。

事情说到宋慕雯跟前,宋慕雯也不由得眼睛一亮,从农民转型成一个营销员,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个挺传奇的经历,更何况是成为了一个比较出色比较优秀的营销员。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营销和推销的理论知识,但是各地的市场有各自具体的情况,这营销不仅和市场有关,还和一个地方的人文、经济水平、政治政策等各个方面有关,一个中国营销员写出来的书,肯定是更贴合中国的实际的,这样的书当然是十分有意义的。

宋慕雯道:“这当然是一个十分好的提议了,如果四叔有时间写,写出来之后我审查看看,有学习意义的话,咱们就可以出出来,到时候还给咱们展望咱们远达打了广告呢!就算是不能出,四叔这个手稿也能够给弟弟妹妹们做一个念想,以后他们说起来,就说您是一个很成功的营销员,说您厉害着呢!”

宋老四还是诶的挺难为情的,但是之前已经答应过余五猛和杨钊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答应这个事儿。说实话,宋慕雯自己也很期待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果能够从这个时代里活出一些自己的精彩,那才是了不起的人物。

宋老四接了任务,简直要愁死了,他记得自己推销的事情,说起经验来也是能够滔滔不绝的说上三天三夜,但是你让他写东西,那还真是为难他了。

这对于宋慕雯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儿,因为她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起步的产业需要小心呵护,蓬勃发展的产业更是需要强劲的动力,展望除了出版社杂志社等机构运营正常,补习学校也是在蓬勃发展,虽然已经扩展了规模,但是报名人数一直是居高不下。

展望的补习班的升学率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进入了这个补习班,可以说是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不少人说自己是展望补习班的比说自己是哪个学校的还要自豪。而且在这里补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老师会建议你报考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从入班开始,除了系统的学习知识,还要了解很多学校和专业的信息,为以后报考做准备,老师们极少有失手的时候。也因为服务到家到位,宋慕雯学校里的老师还增加了不少。

第283章 不说不说

到现在为止,恢复高考后的进入大学的好几届大学生都已经毕业了,走出了校园。此时读研究生读博士的更加是凤毛麟角,大学生都还是稀罕货呢。供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十分不容易了,不少人读完大学之后都是直接分配工作,开始挣钱养家了。

大学生的注入给社会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人才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强心剂。

宋慕雯有自己的一套招揽人才的本事,所以宋慕雯名下的产业是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很多从展望补习班考上大学的人都乐意来远达工作,八十年代,国营企业的铁饭碗神话在慢慢地破灭,因为对外开放的冲击,很多国营企业的产品都不具备竞争力,有些的不断缩小生产规模,有的则倒闭了,所以下岗的国企员工也越来越多,大家也慢慢的明白,国企岗位也不是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