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嫣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闯了多大的祸,犹自扭着身子想站起来,丽妃忙死死压住她,要知道天家无情,真惹怒了隆兴帝,就算庄嫣是公主,也再没好日子过的。

无忧脚上疼的厉害,无忌过去扶着她,承担着无忧大部分的体重,好在无忧体重轻,无忌又是连百多斤的玉山子都能轻易举起的人,所以这点子重量对无忌来说不算什么。

片刻之后,四个健壮的嬷嬷抬着一乘软兜跑来,隆兴帝道:“无忌,扶姐姐上轿去你皇后姨妈的宫里。”

无忌闷闷的应了一声“是”,他还想再说句什么,却被无忧死死抓住手而没说出来。

庄煜挂心无忧的伤,又知道不论他和无忧姐弟在与不在,他的父皇都会禀公处置丽妃母女。所以便上前躬身道:“父皇,无忌路不熟,儿子陪他一起送。”

隆兴帝点点头,对于庄煜这个爱好武功又一根筋的儿子隆兴帝还是挺喜欢的,何况这里头又没有他的事,便让庄煜陪无忧姐弟一起走了。

无忧他们走后,隆兴帝看着跪在地上已经哭成梨花带雨的丽妃和愤愤不平的女儿庄嫣,双眉紧紧锁了起来。

“顺宁你可知罪?”隆兴帝没有象平时那样喊庄嫣为“嫣儿”,而是叫了她的封号,这充分说明隆兴帝动了真怒。丽妃吓的浑身乱颤,忙磕头道:“嫣儿已经知错了,求皇上看在嫣儿年纪小,又是宫中唯一的公主,就从轻发落她吧。”

隆兴帝冷哼一声,沉声问道:“顺宁,你五皇兄命你向萱华郡主道歉,你如何不遵?”

庄嫣被惯的不会看人眼色,犹自气哼哼的叫道:“嫣儿凭什么要向那个克父克母的丫头道歉,谁叫她不老实在家里待着偏要跑到宫里来。”

隆兴帝本就有怒意,听了庄嫣之语之后更是勃然大怒,厉声喝道:“丽妃,这就是你教导出的女儿!”

丽妃吓的脸色惨白,伏在地上不敢起身,连声哀求道:“臣妾知罪,臣妾知罪。”事涉亲生女儿,丽妃连求饶都不敢,她只能认罪希望皇上将责罚都加到自己的身上,别再找庄嫣的麻烦。

庄嫣这会儿也明白过来了,小脸儿涨的通红,眼泪哗哗的往外涌,不住的大声哭道:“父皇,您为了那么个东西要治您亲生女儿和妃子的罪?父皇,嫣儿不服!不服!”

“父皇…”一声惊呼传来,隆兴帝抬头一看,只见他和丽妃的儿子庄烃没命的飞奔过来。

庄烃奔到隆兴帝面前,扑通一声跪下,抱着隆兴帝的腿急切叫道:“父皇,母妃体弱妹妹年纪小,要罚您就罚儿子吧,儿子情愿替母妃和妹妹受一切惩罚。”

隆兴帝冷哼一声,抬腿一甩便将庄烃踢开,丽妃吓的惊叫出声,扑过去搂住庄烃,从头到脚检查他可否受了伤。丽妃全不想这件事本与庄烃没有一点儿关系,隆兴帝也不是无道昏君,如何会真的伤着他的亲生儿子。不过是就势甩开庄烃罢了。

隆兴帝看见丽妃所为越发生气,只怒道:“你只知道心疼自己的孩子,却不想无忧也是她父母的心肝宝贝,你纵容顺宁欺凌无忧,可曾想到任安和婉儿在天之灵会多么伤心。朕曾答应任安一定会照顾好他的两个孩子,如今你让朕对任安失言,你说朕应该如何惩治于你?”

丽妃赶紧重跪回隆兴帝的面前磕头认罪,却不说自己应该受什么样的惩罚。

庄嫣还要大叫,却被跪到她身边的哥哥庄烃拦住,庄烃用极为严厉的语气低低喝道:“妹妹,认错。”

庄嫣原本就有些怕庄烃这个亲哥哥,又见母妃再没了平日的威风,可怜巴巴的跪地认罪,再加上无忧姐弟已经离开,她暂时没了妒恨的对象,因此便弱了下来,低低嘟囔道:“父皇,嫣儿知错。”

隆兴帝见女儿认了错,心中之气才顺了些,便沉声喝道:“丽妃教女无方,罚俸去牌禁足一年,你可认罚?”

丽妃一听隆兴帝的处罚决定不由的眼前一黑,险些儿昏死过去,她不在乎罚俸,事实上宫里谁也不是靠着那点子俸禄活着的,可去牌禁足就严重太多了。去牌是指将丽妃的绿头牌在敬事房撤下,一年之内丽妃再没了侍寝的资格,而禁足则是绝了她使些小花招与皇上来个偶遇之类的希望。宫中美人何其之多,丽妃相信自己被撤了牌,那些美人们必会勾着隆兴帝再不想起她来。这就意味着她要失宠了。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的处罚。隆兴帝又说道:“顺宁公主言辞无状,亦罚俸,着即搬出锦棠宫,入住西四宫房,禁足一年,罚抄女训女则女诫各百遍。顺宁公主之教养嬷嬷近身婢女服侍不力,着即杖毙。令内府另选有德之人悉心教化。”

隆兴帝此言一出众人,服侍顺宁公主之人全都跪下来哭着求饶,真不是她们不尽力教导公主,而公主素性骄横,动辄便向丽妃告状哭诉,她们真没办法啊。

可隆兴帝却不管这些,厉声喝令内侍将所有服侍公主之人全都拖下去,又命丽妃和顺宁公主前去观刑,丽妃和顺宁公主两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教养嬷嬷和宫女被打的血肉模糊,从一开始的尖声求饶到后来渐无声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硬是被打成一摊烂肉。

丽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常下令的杖毙之刑是如此的残酷可怕,庄嫣更是吓的浑身乱颤,死死的趴在丽妃的怀中,尖声哭叫着“我不要看…我不要看…”只是该看的,她都已经看到了。隆兴帝的目的达到了一小半。

庄烃眼睁睁看着母妃和妹妹被架去观刑,狠的死死攥紧拳头,才能稳住自己的心神,跪下来替母妃和妹妹告罪。

隆兴帝并不是喜好株连之人,只挥挥手道:“这事并不与你相干,你请的是什么罪,起来吧。”

庄烃强自压下心中的愤怒,恭顺的说道:“是,儿臣谢父皇开恩,求父皇允许儿臣前往母后宫中向郡主致歉,七皇妹是儿臣亲妹,她犯错如同儿臣犯错。”

隆兴帝点点头,看来六皇儿庄烃到底年长些,也懂事,便缓声说道:“你有此心很好,去吧。”

庄烃跪着谢了恩,方才站起来躬身侍立,直到隆兴帝走远了,他才直起身子,向身边的小太监喝道:“还不快去准备一份送于萱华郡主赔罪的礼物。”小太监听的出来,六皇子说到萱华郡主和赔罪几字之时,是硬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再说无忧在庄煜和无忌的护送下到了懿坤宫,皇后已经得到消息急急迎了出来,将无忧安置到偏殿,奉命而来的医女也赶到了。

皇后免了医女的行礼,催她立刻给无忧检查,医女轻轻将无忧的鞋袜除去,只见无忧雪白无瑕的脚踝上赫然好大一片青紫,小巧的外踝尖也 起来。

医女抬头看向无忧,轻声道:“郡主,奴婢要为您检查骨头,会很痛,请郡主暂且忍耐片刻。”

季无忧轻轻点了点头,低声道:“好。”

医女先是用手指轻轻的探查,然后捏住无忧的踝骨微微用力,无忧便觉得剧痛钻心,她死死的咬牙,紧紧的攥住手边的褥子,豆大的汗珠子顺着额头直往 ,脸色也已经因为疼痛而变的苍白,就算是这样,她都没有发出任何一丝丝的声音。

皇后心疼的把无忧搂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柔声说道:“好孩子,疼就叫出来,别硬忍着。”

季无忧勉强摇了摇头,挤出一丝笑容,蹙眉轻声道:“姨妈别担心,无忧不疼。”

皇后听了这话越发的心疼,忙拿帕子拭去无忧额上的冷汗,轻声嗔道:“傻孩子,都疼成这样了还说不疼。”

此时医女已经检查完了,跪在一旁回禀道:“回皇后娘娘,郡主并曾伤及骨头,只须用药酒揉开青瘀,再将养几日便可痊愈。”

季无忧一听这话不由轻呼一声:“要揉开?”刚才只是检查便已经让她疼的受不了,若是揉,季无忧不敢想象那得有多疼,暂时的疼痛她还能咬牙忍着,可是要揉开瘀青就不是一下两下的工夫,那得多疼啊。

皇后一见无忧惨白着小脸儿,便心疼的问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么?”

医女为难的摇了摇头,轻声道:“回娘娘,再没别的法子。”

季无忧心知这一遭罪自己是非受不可了,便向皇后说道:“姨妈,还是让无忧回家再治吧。”皇后明白无忧的意思,回到自己家中,便是惨叫几声也没什么关系,可在宫中却是不好,只是她不看着无忧的脚好起来,这心里到底不踏实啊。

无忧也猜出皇后姨妈的心思,便轻声道:“姨妈,等无忧脚伤好了就来给您请安。”

皇后想了想才说道:“也罢,回府去治伤你也能安心些,无忧,是姨妈没照顾好你,让你受了伤。”皇后说罢命医女将药酒留下,让她退了下去。

等医女走后,季无忧赶紧道:“姨妈快别这么说,无忧并不大碍,况且姨丈也为无忧主持了公道,说起来无忧也不是一点儿过失没有的,若是无忧性子软和些,或许就不会了。”

皇后面色微沉,摇了摇头道:“无忧,你现在的性子就很好,要继续下去,就是因为你有这样的性子,姨妈在宫中才能放心些,若不然姨妈必要整天担心你和无忌两个会不会被人欺负着。你是皇上亲封的一品郡主,不论在谁面前都不可弱了气势,在我们大燕,太后娘娘和姨妈是超品,除我们二人之外,天下再没有比你品级高的女人,所以对上其他人,你只管大大方方的摆出郡主的威仪,这一切都是应当的。”

季无忧点点了头,乖巧的应道:“是,多谢姨妈教导,无忧记住了。”

正说话间,有宫女入内回禀,说是六皇子在宫门外求见。

皇后微微皱了皱眉头,淡淡说道:“宣。”

此时无忧已经穿好了鞋袜,而庄煜和无忌也得了消息跑过来,无忌因着丽妃和顺宁公主,对只见过一次,连印象都没有怎么留下的六皇子庄烃很是不满,只闷闷哼了一声跑到无忧的身边,小心的问道:“姐姐,你的脚怎么样,还疼不疼?”

无忧轻轻摇了摇头,安抚的笑道:“姐姐没事的,无忌不用担心。”

无忌闷闷的说道:“不担心才怪,在家里什么事都没有,一出来就…”

“无忌,不许胡说。”无忧不等弟弟说完便轻斥了起来。

皇后见无忧无忌姐弟情深,心中又欣慰又难过,真真是可怜了这对没爹没娘的孩子。

少倾庄烃走了进来,他并不眼神四处乱瞟,只目不斜视的走到皇后近前跪下请安。皇后叫了起,庄烃才站起来垂手躬身说道:“启禀母后,儿臣七皇妹冲撞了郡主,以至郡主受伤,儿臣特地代七皇妹前来向郡主道歉。”

皇后轻轻点了点头,庄烃才走到无忧的面前,向无忧抱拳深深一礼,口称:“庄烃替七皇妹向郡主赔罪,请郡主看在七皇妹年纪小又受了罚的份上,不要生七皇妹的气。”

无忧本想站起来的,只是她的右脚踝疼的更厉害了,完全不能支撑她的身体,故而无忧只能说道:“六皇子不必多礼,萱华并没有怪罪公主之意,无忌,姐姐脚不方便,你替姐姐还礼。”

无忌本来不爱理庄烃的,可是姐姐发了话他不能不听,便走到庄烃面前抱拳道:“伤我姐姐的不是六皇子,所以你不用向我姐姐道歉。”

庄烃很认真的看了看无忌,他无法相信刚才看到那棵被打倒的梧桐树是眼前这个小男孩儿所为,就算无忌个头不小,比他只矮半头,可年纪上无忌足小了他六岁,庄烃自思以自己的身手,尚不能将那碗口粗的树一拳打断,更不要说季无忌这个小孩子了。

“郡王爷客气了,舍妹犯错等同庄烃犯错,自当陪罪。”庄烃压下心中所想,依旧客气的说了起来。

皇后在上头慢慢说道:“六皇子有兄长之风,无忌,他替顺宁公主赔罪也是应该的。”

皇后姨妈发了话,无忌这才没有说什么,退到姐姐身边坐下,俨然以保护者自居。

庄烃这时才有机会看看大名鼎鼎的萱华郡主到底是何样人物。一看之下,庄烃不由心头一动。无忧与庄烃从前见到过的任何一个女人都不一样。她虽然脸色苍白形容有些憔悴,可是却没有一丝 娇怯之态,那俊朗的眉目之间透着自信坚定的气息,特别是那双眼神,庄烃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形容,他突然有种感觉,有这样一双眼睛的人,是应该和他比肩而立笑看天下的人。

从前庄烃对季无忧的种种偏见不屑,在这一刻统统飞走不见了,庄烃只觉得那仿佛是一个充满神秘的旋涡,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庄烃忽然之间极想探索那神秘未知的世界。

季无忧因为季烃的注视而蹙眉,她很不喜欢庄烃的眼神,那是一种充满侵略的眼神,让季无忧觉得自己成为森林中狩猎的目标,庄烃就是那个猎人。

偏殿之上有两个人将自己的不高兴明显的表现了出来,其一自然是季无忌,他腾的站起来挡住庄烃的目光,并且恶狠狠的瞪了回去。

庄烃先是一怔,继而向无忌笑了一下,便收回了看向无忧的目光。只是他收回了目光,却放下了自己的心。

庄煜比无忌还不高兴,只是他不是无忌,没有立场那么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怒意,只沉沉说道:“六皇弟近日可是疏于功课,将圣人之训都忘记了。”

庄烃看向庄煜,眼中 一抹挑衅的笑意,淡淡道:“同五皇兄比起来,小弟的功课已经算不错了,夫子亦曾夸奖小弟的功课比五皇兄好上许多。”

庄煜并不擅长打嘴仗,他只擅长动手,用硬碰硬的拳头解决问题,果不其然在庄烃的挑衅下,庄煜腾的站了起来,眼看着他就要冲向庄烃同他打起来。

就在此时,皇后沉沉唤了一声:“煜儿!”这一声煜儿端地唤的沉稳有力,而庄煜则象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定定的站着没有冲将出去。

皇后这才沉声道:“煜儿坐下。”庄煜只得乖乖儿坐下,不敢再有一丝异动。这倒不是庄煜真怕皇后,而是他知道皇后身子不好,不愿意惹皇后烦心。

无忧见状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看来这庄烃不是好相与之人,日后少不得要多多关注他的动静。无忌一时想不到这些,他只是替五哥不值,狠狠的瞪着庄烃,五哥庄煜只有他能欺负,别人若想欺负就得先问过他的一双铁拳。

皇后也在暗暗叹息,她有些后悔把庄煜养成这般性子,早知道当初就该多教导他些权谋之术,也免得长大后在兄弟之间吃暗亏。

无忧脚上一直疼的厉害,她真的想快些回府治伤,便轻声委婉的说道:“启禀皇后娘娘,时候不早,臣女也该请辞回家了。”

皇后闻言点了点头,庄烃一听这话立刻站起来道:“母后,儿臣请旨护送郡主回府。”

庄煜一见急了,立刻站起来也要说话。皇后却看了他一眼,淡淡摇头道:“六皇儿平日甚少出宫,对去郡王府的路也不熟,煜儿,你护送郡主和小王爷回府,好生照顾她们,不可有任何闪失。”

庄煜心中大喜,忙上前躬身道:“是,儿臣谨遵母后旨意。”

庄烃心中自是不服,可他绝对不会表现出来,只用略含了一丝失望的眼神看看皇后和无忧,然后躬身应了一声“是”,再没有任何争取的意思。庄烃越是如此,皇后对他的戒心便越重,历经后宫数度风云的皇后深知象庄烃这样的人,才是最最危险的。

庄煜先出去命人备了软轿,然后才回来对无忧说道:“无忧,我背你出去。”

无忧摇了摇头,轻声道:“多谢五哥,我自己可以。”庄烃在旁边听无忧叫庄煜五哥叫的那般亲近自然,心里不由人的一个劲儿往外冒酸水儿,那股酸涩的滋味让他很是难受,这是庄烃在十三年中从来没有体会过去。他自然不明白这种感觉名为“吃醋”。

皇后见状低低吩咐了几句,她身边的大宫女孟雪便出去将软兜传至殿下,皇后对拒绝的无忧笑道:“好孩子听话,你脚不方便,可不敢吃劲儿,姨妈这里也不是别处,只坐着软兜出去,尽没关系的。”

庄煜也道:“无忧你听母后的,快坐上去吧,早些回府治疗脚伤,可不能耽误了。”

无忧这才道了谢由弟弟扶着坐上软兜,在皇后的目送中离开懿坤宫。庄烃等庄煜送无忧走后才一拍脑袋,假装才想起来的样子急急说道:“回禀母后,儿臣为郡主准备了赔罪的礼物,却忘记给她了。”

皇后自然看的出来庄烃的意思,便淡淡笑道:“你已替顺宁向郡主道了歉,礼物便不必了,否则知道的说你有礼,若不知情的人听说了,还不得指责郡主么?”

庄烃心里一沉,忙躬身道:“是,儿臣谨遵母后教导。”

皇后淡淡道:“你明白就好,本宫要歇着了。”

庄烃赶紧跪下道:“请母后安歇,儿臣告退。”

皇后挥挥手道:“去吧。”

庄烃退下,皇后看着庄烃走远了的背影,轻声问道:“常嬷嬷,你说六皇子有何用意?”

常嬷嬷一直站在旁边看着,等皇后动问,她才上前躬身道:“回娘娘,六皇子今年也有十三了,再过两三年便要大婚,只怕是将主意打到郡主身上了。”

皇后点点头道:“怕是如此,若论年纪,诸皇子中也就煜儿和六皇子与无忧年纪相当,到底谁能娶无忧,还得看皇上的圣意。”

常嬷嬷想起方才听崔嬷嬷说的事情,忙躬身说道:“娘娘,老奴有事回禀。”

皇后知道崔嬷嬷找过常嬷嬷,便皱眉问道:“可是无忧无忌有什么为难之事?”

常嬷嬷忙道:“是郡主之事,好叫娘娘知道,那靖国公府的陈老夫人早早儿便开始算计郡主了。”

皇后面有怒意冷声道:“究竟是何事,快说清楚些。”

常嬷嬷便将从崔嬷嬷处听来的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气的皇后双手 ,恨声道:“好个狠心的恶妇,竟敢如此算计本宫的无忧,真当没有王法了不成。无忧是何等身份,岂是她能算计的。如今已然没了靖国公,她以为还能当稳所谓的靖国公老夫人么!”

常嬷嬷立刻说道:“娘娘有所不知,如今那府上还挂着靖国公府的牌子,听说他们二房的两个小姐一个庶出的爷儿还以国公府小姐少爷自居,在外头走动时动不动就我们国公府府如何如何。”

皇后冷笑数声道:“竟有这等事?看来那季重慎还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何被贬,真真不知死活。”

常嬷嬷道:“可不是如此,可怜郡主和小王爷已经开府另居,都不得安宁清静,真真是受尽了委屈。前日除服礼,若非王府下人机警,只怕郡主和一干千金小姐们的清誉就全毁在那陈佑嘉的手中了。”

皇后越发大怒,只问道:“此事可有人禀报到万岁面前?”

常嬷嬷揣测道:“今儿应该会有折子吧,前日到郡王府道贺的很有几位御史夫人和小姐。”

皇后点了点头,沉声道:“那便先不要有什么动作,等等再说。”常嬷嬷应了一声,复又低声道:“娘娘,郡主是那般出色的人品,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只怕惦记郡主的人家不在少数,老奴私下瞧着五皇子对郡主很上心,不如早早为他们定下亲事,正了名份之后别人便也没什么主意可打了。”

皇后想了许久,轻声道:“本宫也曾想过,只是无忧刚刚守完三年孝,若现在立刻定亲,这孩子又得在关在家中四五年,本宫想着叫她能松快两年,这才没有提出此事。横竖无忧的亲事得由皇上和本宫做主,倒也不必急在一时。”

常嬷嬷忙道:“娘娘说的极是,可见得娘娘真的疼郡主疼到骨子里了。”

皇后叹惜一声道:“本宫自然要疼无忧,连同婉儿的份一起替她疼了,无忧这孩子可怜啊,小小年纪没了双亲,用稚嫩的肩膀替弟弟担起王府,可着大燕找找,有谁能象她这样。”

听皇后提到无忧过世的爹娘,常嬷嬷忙压低声音说道:“娘娘,老奴方才听说顺宁公主曾经辱骂郡主克父克母,郡主着实被气的不轻。”

皇后一听这话气的柳眉竖起,怒道:“有这等事,如何早不回话?”

常嬷嬷忙道:“郡主方才为了顾全大局而只字不提,奴婢怎好妄顾郡主的一片心意,只是这事不能不回娘娘,老奴这才在郡主离开后向娘娘禀报。”

皇后深深吸了一大口气,方才缓声说道:“原来如此,本宫正在疑惑皇上如何对丽妃和顺宁惩罚如此之重,想必就是因为这句话了。本宫静养,懒的与丽妃计较,她倒真把自己当盘儿菜了。”

常嬷嬷立刻建议道:“娘娘,要不要出动中宫表笺?”皇后想了想摇头道:“暂时不必,皇上已经重罚丽妃,懿坤宫便不用有所行动了。常嬷嬷,传本 喻,从明日起命各宫嫔嫔恢复请安之制,锦棠宫就不必去传旨了。”

常嬷嬷起初不解皇后之意,只应声称是。她想了一会儿才想明白过来,不由连连点头赞道:“娘娘这招真高!”而皇后却只是淡淡一笑,笑容却未达眼底,她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却不能拥有寻常女人有可能拥有的幸福。身为皇后,便注定了要与数不清的女人分享同一个男人。

过了一会儿,常嬷嬷又轻声说道:“娘娘,太后出宫礼佛数月,大概也快回来,到时若是解了丽妃的禁?”

皇后淡淡一笑道:“丽妃禁足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太后娘娘不会为了这等小事违逆皇上之意,且等着看吧。倒是那陈老夫人要多加留意,太后对她的情份可不浅。”

常嬷嬷立刻应道:“娘娘请放心,老奴省得。”

皇后累了大半个时辰,精神头不济,便让人扶自己回寝宫休息,常嬷嬷见皇后那厌厌的样子,心中极为担忧,便是三年前重病了一场,已经调养了整整三年,也该调养的差不多了,怎么到现在不见好?难道是御医有问题么?是不是该把皇后每日所进的汤药悄悄找人验上一验?

常嬷嬷的念头暂且不提,只说皇上在处置完丽妃母女之后便回勤政殿批折子,当批到御史大夫颜诤的折子之时,皇上不由念叨了一句,“颜诤有几日没上折子参人,朕也算安生几日,怎么他又上折子,这回参的又是谁?”

皇上的话陆柄自是不会接的,只在一旁磨墨,皇上打开颜御史的折子细细一看,不由怒哼一声重重一掌拍到御书案上,怒道:“无耻之徒,可恼!可恨!”

陆柄吓了一跳,从前颜御史也参了不少人,可也没见那一份折子把皇上气成这样。

皇上将颜御史的折子甩给陆柄,气道:“你来看。”

陆柄飞快的看了一遍,也是气的不行,愤愤道:“这逸阳伯府怎么尽出些奇葩,连这种下三滥的法子都能想的出来,真真丢尽了勋贵的脸面。”

御史大夫颜诤参的不是别人,正是逸阳伯教子无方,纵子男扮女装擅闯郡王内宅,企图坏人清誉。当日颜夫人也曾带着十一岁的小女儿颜如玉前往忠勇郡王府,险些儿在二门处被陈佑嘉看见,所以颜夫人一回府便气恼的向颜诤诉说了一回,把最疼爱小女儿的颜诤气的不行,立刻到书房动笔写折子,于大朝会上交到御前。让皇上将这一事件知道的清楚明白。

皇上提笔欲批颜诤的折子,忽又停了笔,传旨道:“着刑部尚书前来见驾。”逸阳伯府之所以末落了还在京城之中能有一席之地,皆因太后之故,太后与逸阳伯府颇有渊源,所以皇上想彻底拿下逸阳伯府,也不得不多想一想。宫内宫外之事,总是连在一起的。

第六十六章庶子出头

本是一次最寻常不过的进宫谢恩请安,却让皇上重重发落了一宫宠妃和宫中唯一的公主顺宁公主,这件事立刻透过各种通道传出内宫,传到了京城诸多亲贵王公的耳中。自然这消息也会传到距离京城百里之外的清凉山,太后正在那里礼佛祈福。

“徐嬷嬷,这消息可确实?”缓缓捻动手中的蜜蜡佛珠,太后沉沉的问了起来。

一个高颧骨深眼窝的高个子嬷嬷忙回道:“回太后娘娘,这消息是锦棠宫丽妃娘娘命小喜子悄悄告诉老奴儿子,必是确凿无疑。”

太后的手停了下来,皱眉质疑道:“皇上竟对那两个孩子如此恩宠,倒把自己的骨肉抛到一旁,这事不对啊。”由于对隆兴帝的不了解,太后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太后是隆兴帝的嫡母,从前做皇子之时,隆兴帝极不显山露水,几乎是诸皇子中最没有希望继承大位之人,是以当时的皇后现在的太后对还是七皇子的隆兴帝很是冷淡,还纵容其他皇子打压欺负他。谁也没有想到先皇一朝驾崩,传位遗诏上写的却是由七皇子承继大统,定帝号为隆兴。太后这才慌了神,忙想和隆兴帝搞好关系,只是已经太晚了,她对隆兴帝一直以来的漠视和后来对皇后太子一系的种种小动作让隆兴帝对太后彻底死了心,双方都知道不过是没有撕破那层面纱,仅仅维持着一份面子情罢了。

“老奴也觉得奇怪,就算先忠勇太王为救驾而死,皇上封也封了赏也赏了,何必还为着外人处治丽妃娘娘和顺宁公主呢,那萱华郡主怎么说也不过就是个郡主,便是被咱们公主说几句又有什么了不得的。不是老奴说嘴,确也有些过了。”

太后面色沉沉,刚才停下来的手又飞快的捻动起那串蜜蜡佛珠。徐嬷嬷见状不敢再说话,只便轻轻的退到一旁躬身侍立。

良久,太后缓缓问道:“宁娴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徐嬷嬷忙回道:“回太后娘娘,靖国公夫人病了。”

太后皱眉道:“如今不冷不热也没有时疫,她好端端的怎么就病了,哀家记得宁娴的身子骨一向很好。”

徐嬷嬷忙道:“还不是为那萱华郡主。”

太后眼睛一睁,陡然 一丝寒光,冷声问道:“又是她,到底为着什么事?”

徐嬷嬷便将陈老夫人满心欢喜的去忠勇郡王府为无忧姐弟办除服礼,却各种受冷遇之事细细说了一回。自然,但凡是陈老夫人不对之处,她都一句不提,事实上她的确也不知道,因为送消息来的陈老夫人对于自己的错处自然是一个字都不会说的。而无忧对陈老夫人的冷淡却是说的添油加醋。在徐嬷嬷口中,那萱华郡主季无忧俨然成了不孝不悌不仁不义集于一身的大恶之徒。

太后越听越气,“啪”的一下将那珠蜜蜡佛珠狠狠拍到面前的小贡案上,愤怒喝道:“好个目无尊光的狂妄丫头,哀家岂能容她,来人,传哀家懿旨,明日一早摆驾回宫。哀家倒要见识见识这位无法无天的萱华郡主。”

徐嬷嬷心中暗喜,忙躬身应了便出去安排太后返宫之事。整日跟着太后在清凉山上礼佛,日日清水白菜豆腐吃着,实在是极为清苦,徐嬷嬷她们素日里养尊处优惯了,早就熬不住想蹿啜太后早日回宫,如今有了丽妃顺宁公主还有靖国公老夫人之事,还怕太后不立刻动身么。如今太后已经发了话,她们不只如了心愿,还能将靖国公府送来的那份厚礼心理得的收起来了。

隆兴帝很快便收到太后将要返宫的消息,他沉思片刻,立刻下旨传来刑部尚书,命他速速将陈佑嘉之事处理干净。前番隆兴帝在问过刑部尚书之后,对于如何处置陈佑嘉确实有些犯难。

陈佑嘉的行为的确很恶劣,可是却构不成死罪,依大燕律,只需处以枷刑示众三月或是监禁半年罚银若干便可。但隆兴帝不想就这么便宜了陈佑嘉,故而先压下此案,让陈佑嘉在刑部大牢中多受些零碎苦头再说。

如今太后就要回来了,她回宫后内外命妇必得进宫请安,到时太后便一定会知道陈佑嘉之事,若是太后以陈佑嘉只是企图犯罪便并未构成犯罪事实为由要求隆兴帝从轻发落,隆兴帝还真不太好拒绝,所以便只有在太后回宫前处理完陈佑嘉这一条路了。

刑部尚书马大人进宫见驾,听完隆兴帝之言,便立刻说道:“回皇上,臣以为按律判陈佑嘉枷号示众三月便可。”

隆兴帝看了看马大人,颇有深意的说道:“既然马卿家有此建议,便去做罢,总要让那陈佑嘉真正受到教训不敢再犯为上。”

马大人信心满满的打包票:“请万岁爷放心,臣保证枷号过后,那陈佑嘉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行无耻之事。”

皇上点点头,命马大人退下,然后对陆柄说道:“陆柄,明日朕微服出宫。”

陆柄立刻明白皇上是想亲眼看看陈佑嘉是如何被执行枷号之刑的,便笑着回道:“是,老奴回头便去安排。”隆兴帝笑笑没有再说什么,继续埋头苦批秦折,做了这近二十年的皇帝,隆兴帝真心觉得好累,整日批折子都批的他头晕脑涨,世人都道做皇帝好,岂不知做皇帝是世上最苦的一件事,那张龙椅看着华贵无双,可真坐上去,那滋味却是如做针毡。自然这是一心想做好皇帝的人才会有的感受,若然坐上去的是位昏君,便不觉得苦了,只是那时苦的便是全天下的百姓。

又拿过一份折子,隆兴帝展开一看,脸色便和缓了许多,这是一份兵部为镇守漠南边关的一批年轻将官请功的折子。隆兴帝看着那些名字,努力回想着这些年轻小将们的样貌,心中舒坦了许多,这些年轻将官们大多是朝中亲贵府中的庶子和平民百姓之子,与老勋贵们隐有天然敌对之势,全是隆兴帝一手栽培提拔的,自然会忠诚于隆兴帝。

看到打头第一个名字是季光慎,隆兴帝立刻问道:“陆柄,这个季光慎可是任安的庶出三弟?”

陆柄立刻说道:“皇上记的清楚,他正是先忠勇太王的庶出三弟。”

“哦,朕想也是他,当初分家之时,你还曾暗中帮过他?”隆兴帝想起从前陆柄的禀报,便微笑着问了起来。

陆柄立刻道:“回皇上,老奴可不敢居功,是郡主悄悄吩咐老奴,老奴才捎带手的帮了点子小忙,若不然依着那府里老夫人的性子,怕是不会那么痛快的让季骁骑尉搬出府。万岁爷您是没见着,老奴也见过不许亲贵之家的庶出子弟,就没见过哪一个象季骁骑尉这般被苛刻对待的。每逢先忠勇太王不在府中,季骁骑尉一家过的简直连个体面的下人都不如。”

隆兴帝沉沉着点了点头,“从前朕记得任安提过他的三弟,说他是个刻苦努力的孩子,任安早有将他分出府,也让他奔个前程的心思,只是还来不及安排就…朕前两年也疏忽了,若非卫国公举荐,朕险些儿把他彻底忘记了。”

隆兴帝说罢又细看起季光慎的所立的功劳。越看隆兴帝脸上的笑意越深,看罢之后立刻大笔一挥,将季光慎由正七品骁骑尉升为正六品校尉,不到一年便连升两级,这在并无什么战事的时期已经是极难得的恩遇了。

兵部行文发至季光慎所在漠南边关,众将官听到这个消息,却没有一个人嫉妒季光慎,个个都为他高兴欢喜,还起哄要季光慎请大家喝酒庆祝。也也是季光慎会为人处事,平时又爽快大方,这才将上下关系处的极为和谐。

季光慎自己心里清楚,自己固然立了些功劳,可是这连升两级的恩遇绝对是皇上看着过世大哥的面子才格外加恩。想到从前大哥对自己的暗中的悉心教导和无忧姐弟对自己的施以援手,季光慎心中越发感激。在请罢一众同袍痛饮之后,季光慎回到房中便立刻磨墨修书给妻子叶氏,再三嘱咐她一定要多去无忧姐弟那里走动,但凡有能帮上忙的一定要尽全力相助,千万别让两个孩子不小心被人算计了。

季光慎升官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靖国公府陈老夫人和季重慎的耳中。季重慎听到庶弟如今也是正六品的官职,恨的差点儿咬断牙齿,当初季光慎从军之时他并没有在意。眼下并无战事,想在行伍之中得到提升是件极困难的事,不知道有多少老兵熬白了头都没能熬上个一官半职,最后还不得灰头土脸的解甲归田。所以当初季重慎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看待庶弟从军之事的。

不想这还不到一年,庶弟已经升为正六品校尉,已经和他平起平坐了,季重慎一想到这个就气的心口疼。

“母亲,老三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他已经升为正六品校尉了。”季重慎气恼的叫了起来。

“什么,你说老三那个贱胚子升为正六品?”陈老夫人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立刻追问了一句。

季重慎没好气的说道:“可不是,昨儿赦封都已经送到老三家了。”

“竟然这么快?他这是走了…嗯,必是走了郡王府的路子。好个胳膊肘往外拐的死丫头,不帮着亲叔叔,反去帮老三那个贱种。”陈老夫人立刻将季光慎的升迁归为无忧姐弟在皇上面前说了好话,却不去想是季光慎凭自己的本事得来的。与无忧姐弟并不相干。

季重慎也愤愤的怒哼一声,气道:“就是,放着亲叔叔不顾,尽顾老三这个小贱种,母亲,咱们不能就叫老三这么猖狂。”

陈老夫人冷冷道:“这是自然。命人去老三家传话,就说老身病了,命老三家的立刻前来侍疾。”

季重慎恨恨点了点头,不能挫磨老三那个贱种,让母亲拿他媳妇出出气也是好的。

柳氏在房中听说弟妹叶氏如今和自己一样成了受赦封的安人,先是愣了一会儿,继而不可自抑的大笑起来。笑的宋嬷嬷心里直发虚,一个劲儿的小声劝道:“夫人您稳着些,别再笑了,仔细笑岔了气。”

柳氏足足笑了盏茶工夫方渐渐停了下来,她的眼中涌上泪意,抱着宋嬷嬷哭道:“嬷嬷,妯娌三个,大嫂是太王妃,我原本是五品诰封的孺人,弟妹她什么都不是,只是个平民妇人,可如今呢,我被贬为只能受赦封的六品安人,而弟妹她这个平头百姓之妻也成了受赦封的六品安人,嬷嬷,我好惨啊,怎么就嫁了这么个…东西!”

宋嬷嬷无话可说,当初相看之时都说国公府二爷是大爷的嫡亲兄弟,将来少不了一份极好的前程,这才结了这门亲,谁想到大爷是一路往上升,还被追封为郡王爷,而二爷的官却越坐越小,从五品降为六品,若是明春的考评还是中下,只怕连六品都保不住。反而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三老爷从了军,真正凭军功搏了个封妻荫子,三老爷还不到三十,看这势头日后说不得也能因功封侯改换门庭,未来光明的很。

“夫人,您别这么想,好歹您还是堂堂国公府的当家夫人呢,只这一条三夫人怎么都比不了的。”宋嬷嬷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劝说柳氏,只得勉强把这一点拿出来说话。

柳氏苦笑起来,国公府的当家夫人,这名头听上去真好听,可实际上呢,她只是个六品的安人,国公爷又不是她的丈夫,她不过就是个管家的大丫头罢了,若有一日老夫人死了,所谓国公府便也彻底到了头。

“慈萱堂有什么动静?”柳氏暗自伤神了一会儿,便意兴阑珊的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