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沅听他这么说,突然委屈。

“我前两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到你说这一切都是圈套,都是为了让我说出真相。”

燕王苦笑,他这会儿好些了,半撑着身子坐起来,清沅扶起他。他将清沅搂在怀中,道:“你是最聪明的一个,怎么说这样的傻话。谁会下圈套,把自己都设计进去了。这要是个圈套,那我才是陷得最深的。”

他吻了吻清沅的额头,道:“你要想把事情都在婚前说清楚,我就随你。”

清沅也抱住他,他们又温存片刻。之后清沅看他喝了药,让他好好休息,有什么话,这段时间可以慢慢说。

第二天燕王起得迟,精神好了许多。皇帝早起了,由侍卫陪着呼呼喝喝在院子里学剑,燕王起来的时候,皇帝已经练完了。

小孩子精力无穷,等到登山的时候还是活蹦乱跳。幸好有侍卫一路跟着。

燕王要多休养,只稍微走了一段,就乘了凉轿上山。清沅陪他同乘,一路与他讲些霖州的风土人情,和山中的景点。

她从小虽然在京中长大,但在霖州也住过,登云山玩过不少次了。

等到了白鹭潭,众人在此扎营休息。

清沅和燕王喝了茶,然后在潭边散步。此处是一个长条形的水潭,仿佛一只白鹭的身形。潭水并不十分深,夏天时候颜色最清澈漂亮。

皇帝看着潭水清澈见底,已经迫不及待要下水玩了。

燕王道:“我在边境时候,要是能见到这样一个水潭,那真是到了仙境了。许多时候在泥潭里滚一滚,能取水喝就不错了。”

清沅知道边境苦,但听他这么说,还是心疼。

燕王已经招呼皇帝过来了:“贤儿!”

皇帝在燕王面前总是格外乖巧,燕王叮嘱他:“只许在浅处玩。”

皇帝得了允许,立刻去了,几个侍卫紧紧跟着他,下水绕在皇帝身边。

燕王与清沅也坐在不远处,一边说话,一边看着皇帝。

清沅带了书信来,坐在潭边看着京中的来信。别的都没什么,有几封清泠写来的,她看得很慢。

清泠大概会在八月生产,那时候清沅应该已经在京中了,正好可以陪她。清泠在信中说自己这时候肚子已经不小了,好在她一向健康,所以不算太辛苦。封海平这一次没有随燕王出行,留在了京中,也方便照顾她。

对自己和封家的事,清泠都算满意。不过她在信中还提到了其他一些事情,她告诉清沅,京中人都知道诚国公与她和离了。又因为京中传闻燕王这番去霖州,就是为了清沅,所以京中有不少难听的话。

清泠提醒她,回来之后一定也会听到这些话,要她做好准备。

清泠说的这些,清沅已经预料到了。

京中哪能不非议呢?不论是太后这边,还是燕王这边,都不喜欢这门亲事。两边一起推波助澜,谁都不会怜悯她和燕王。

清沅将这封信折起,不在脸上显露半分焦虑。这些她都不在乎了,更不想让这些破坏此刻的好风景。

她抬起眼睛,燕王正背对着水潭,在专心看远处的地势。她看到皇帝正在水中泼水玩,她给皇帝使了个眼色,皇帝一怔。她微笑着点点头,又悄悄用手指指了指。

皇帝用竹舀子舀起大捧水就向岸上一泼。

那一捧水直直溅到燕王身上,他蓦然转身,用力挥着胳膊。皇帝和清沅都哈哈大笑起来。

燕王一笑置之。清沅起身,一边笑一边帕子为他擦拭。他握住清沅的手,说:“在这儿,别跑。”

清沅笑着说:“我跑什么?”她有些不明所以。

燕王就开始脱了鞋袜衣服,他说:“我在宁州都是这么下水洗澡。难得这样的水潭,不去游泳可惜了。”

清沅的脸红了,她扭过头去。燕王已经裸着上半身,跳下了水,他叫清沅:“不许跑!”

清沅微笑着看他。阳光落在潭水上,他的身体她看得清清楚楚。

他肩上的旧伤,还有平整的背,瘦窄优美的腰,修长的腿,她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燕王带着皇帝在潭中游泳,又让侍卫先带皇帝上去休息。他一个人在潭中游了两圈。清沅坐在水边,静静看他。

等他终于停下来,游到岸边,清沅蹲下来,她伸手戏水,他正好游到她的手边。她柔软纤长的手指在他的肩头轻轻抚过。

两个人就这么看着彼此。

燕王抓住她的手,说:“沅妹,嫁给我。”

清沅终于说:“好。”

第257章 外传第三十六章

清沅说“好”, 她答应了燕王的求婚。此情此景, 她如何拒绝。

燕王欣喜若狂,对他来说, 此一诺重于千金。

从白鹭潭上来,燕王换了一身衣服, 清沅亲手为他擦干头发,重新梳头。燕王拿小刀,削了一小束头发,递给清沅。

清沅抿嘴一笑, 放在贴身的绣囊里收好了。她原本还有一丝顾虑,但一开口答应萧广逸之后, 好像一切都不成问题了,她明白自己的心,恨不得早一日与他成为夫妻。

“七月底回京,八月开始筹备婚礼, ”燕王算着时间,“若是想宽裕些, 就到明年二三月。要是赶一些, 说不定能赶在冬至前后。”

清沅柔声说:“还是宽裕些好。冬至前后你是最忙的, 我不想你一边忙着朝中事,一边还要准备婚事,太累人了。”

她轻轻梳理着萧广逸的头发, 和他说着婚事的安排, 一时间好像两个人都在清醒地发梦。

从白鹭潭离开的时候, 皇帝还依依不舍,说还想来玩。燕王在前面散步,皇帝不敢直接对燕王说,只是牵着清沅的手道:“沅姑姑,明天我们还能来玩水吗?”

清沅柔声说:“明天我们去另一个山头,那里有个很深很深的神仙洞,我们可以在洞里划船,比这里还好玩。”

皇帝这才不说话了。清沅已经察觉到了,他仍是怕燕王的。她又悄声对皇帝说:“你皇叔其实也很喜欢这里,也想在这水潭边多留些时候呢。”

她微笑着说:“你去问问皇叔。”

她牵着皇帝的手走过去,皇帝抬起头看燕王,乖巧道:“四叔,我想明天还来这里玩。”

燕王心情正好,他把皇帝抱起来。皇帝这一两年已经长高了不少,清沅怕他吃力,虚虚的为他托扶着皇帝。

燕王抱着皇帝,看着清沅,道:“那明天我们就再来一次。”

接下来几日,他们轻轻松松把登云山玩了一遍。登上山顶时候,在山顶上住了一晚看日出。

他们起来的太早,太阳升起时候皇帝却等得睡着了。

燕王让宫人把皇帝抱去休息。

山顶赏日出的亭子里布置得十分舒适,只剩下他和清沅两人,看山巅云霞涌动,日光映出一片金边。

“总算只剩下我们两个了。”燕王笑着抱怨了一句。

这几日皇帝越来越粘着他们两个。只要在外面玩,他与清沅中间总要夹着这一个孩子。

清沅知道他,其实很喜欢皇帝这样和他亲昵。皇帝长得很像萧重均,燕王怎么可能不喜欢这个孩子。

她轻声说:“我心里却有些愧疚。”

燕王看着她,她说:“我们好像偷了别人家的孩子。”

吴太后在京中不知道怎么思念皇帝。她却和燕王带着皇帝在外游玩。

燕王淡淡说:“他是我萧家的孩子,谁敢说他是我偷来的?”

他又叹了一声,握着清沅的手,说:“你千万不要觉得亏欠了太后和皇帝什么。你不欠他们丝毫。”

清沅终于冲他笑了笑。燕王捧着她的脸,柔声说:“我们是夫妻,我最不愿看见的就是你为旁人伤心。”

清沅嗔道:“还没有行礼,如何就是夫妻了。”

燕王说:“我心中已经认定了。”

清沅道:“就这么迫不及待么?又拿话来撩斗我。”

燕王低声问:“你不是么?”

清沅只是面色发红,不说话了。

看过了日出,他们去山上的古寺游览。皇帝对古寺无甚趣味,就去看和尚做豆腐,一堆侍卫陪着。

燕王陪清沅进了香。

燕王是不信佛的,他问清沅信不信因果。清沅道:“我也不信。”

燕王好笑:“我看你刚刚进香时候一副虔诚模样,还以为你笃信这个。”

清沅道:“我只是求个心安。”

宫中人多爱抄经,她也曾抄经三年。但要说信,她是不信的。只不过痛苦时候,经书里的字句能让人麻木平静而已。真正在宫中,在朝中厮杀的人,并不会沉迷于此。

然而好事越近,她心头越忐忑。她跪在佛前,并不是向谁祈祷,只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她要相信,她和萧广逸一定能顺顺利利,白头到老。

燕王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道:“你这样患得患失,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清沅挽着他的手,与他一起去寺院后面的园林碑林游览。

她柔声说:“我还有许多事情,你都没有看过呢。”

燕王疑心她在与他暗暗调/情,但她又说得那么惆怅,他想得太多反倒不正经了。

两人看了一会儿碑林,燕王忽然叫清沅:“你来看,这是不是你家长辈?”

清沅走来,看到一块碑上刻的是某年某月某日的登云山游记,署名是霖州某顾氏,上面写的所居地址正距离如今顾晟家不远。

清沅一看那名字就道:“是了。这是我祖父的小叔叔,他在本地有些文名。族谱和本地志上都有记载。”

她又点了两块碑,道:“那两块也与我们顾家有关,有一块还与顾太后有关,是为顾太后贺寿做的。”

顾家在霖州是望族,能在登云山上有痕迹,不足为奇。燕王听到顾太后,也没有如何。

清沅道:“顾娘代笔的故事,你一定知道吧?”

燕王点点头。这是顾家在本朝发家的起源,又因为顾太后而更加广为人知。谁不知道这个故事。

当年本朝太/祖就是因为听闻顾家有女,聪慧博闻,才召入宫中。但这位顾妃最后如何,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她在深宫中默默消逝了。

“顾太后曾经对我说过一段话。”清沅在碑林中慢慢走着,每一块碑刻后面都有一个人的悲喜与兴衰,没有一个故事相同。

“她说她很早就发觉了,大部分女人的传说都与男人有关。”

清沅回忆着顾太后的话,慢慢说道:“若女人被一个诗人爱上,她会写进诗里,被人吟唱。若女人被一个帝王爱上,她就会在史书上留名,成为历史。”

燕王问:“你也想这样留下名字么?”

清沅摇摇头:“我只是想告诉你她的一些想法…她想过很多事情。但最终她走得太远,也走得太偏了。”

清沅道:“我也想过很多。总有些女人并不是因为男人才留下名字的。再者我所做的一切,也并不是为了留名。”

燕王问:“那你是为了什么?”

清沅沉默了片刻道:“一开始我什么都没有想过…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见过太多好东西,少年得意,就会看不清自己。等到父亲出了事,我一下子跌下悬崖,只觉得什么都完了,有一阵子甚至想到死。但那时候我是不服输,不甘心。硬生生爬起来,我那时候想要的是不输给其他人的尊重体面。”

燕王道:“所以你选了诚国公做夫君。”

清沅低声道:“你是不是要笑我选错人了?”

燕王伸手抚了抚她的面孔:“我只是心疼你。”

清沅说:“我那时候总以为自己十九岁了,又经历了为父亲的翻案,难道还做不好国公夫人么?嫁过去之后,我确实做得很好…把国公府打理得整整齐齐。但我却越过越孤单…”

清沅道:“一年年过去,我终于开始想,我继续忙碌下去是为了什么。我想,我其实只是想让自己有用。对国公府有用,对顾太后有用,之后还会对吴太后有用,对皇帝有用…我不求史书记住我的名字,只要他们记得我的名字就好。”

她看向燕王:“直到你回来了。”

她只是看着他,笑里有泪:“不,你还没有回来的时候,我就在想,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我怎么当初做伴读的时候就没有察觉他。这才是真正该留在汗青上的人物…”

燕王一把抱住她,她的泪都落在他肩头,她说:“你把我的心带回来了。十多年了…我终于能为我的心而活了。”

他们相拥许久,直到天上开始落雨。

他们连忙到寺内避雨,清沅眼睛还有些红红的,燕王只是温柔看她。她一看他那目光,反而不好意思起来,只是与皇帝说话。

又等了一会儿,雨小了些,他们就离开寺院,下山回行宫了。这是他们在登云山行宫住的最后一晚了,所以想赶着早些回去。

结果走在半山时候,雨又大了起来,凉轿不怎么避雨,大家都淋了雨。

回到行宫,先把皇帝安顿好。清沅又赶紧催促燕王去换掉衣服。

“你比贤儿还容易生病…千万别着凉了。”清沅一边说着一边就为他解开头冠,又连忙用帕子给他擦拭。

燕王微笑道:“别光说我,你不也都湿了。”

他伸手拨弄了一下清沅的衣襟。

然后两人都是一愣,动作顿住。燕王又看一眼清沅,他再没多一句话,与清沅吻在一起。

守在一边的内侍郑十九最识趣,立刻把宫人都赶了出去。

燕王已经将清沅压在榻上,她一头乌发披散开,与他一起撕扯着彼此的衣服。

室外正是雨声轰鸣,室内一片旖旎。

第258章 外传第三十七章

半夜时候雨停了, 夏夜风雨洗过山头, 山中一片凉爽清新。

小窗半撑着, 送来一阵凉风。清沅掩着胸口慢慢坐起,她长发披散,垂首看燕王时候,发梢轻轻扫过他的肩头。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他平躺在她身边, 睡得这么沉,这么平静。这是她第一次看他睡着的样子,她心中万种柔情, 好像看海上月圆, 海水无垠,明月高悬,那是千年万年的永垂不朽, 而人的一生太短,能亲眼见证的完美无瑕只有寥寥几次。

此刻定是她的圆满。

她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

过了片刻, 萧广逸像有所感应一样, 他慢慢睁开眼睛,他也温柔地看着清沅, 伸手抚着清沅的发梢,然后抚上清沅的脸。

“我做了一个梦。”他低声说。

清沅握住他的手,她微笑说:“我们不是在做梦么?”

萧广逸说:“我梦到了你。十几岁就嫁给了我, 陪我去宁州…好像我们已经活过一辈子了。”

清沅本来满心的喜悦, 被他弄得又伤心起来。她复躺下, 背对着萧广逸。

她以为萧广逸是在埋怨她。因为当年她入宫伴读的时候,眼中只有太子,与燕王并无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