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有小姑娘的笑声,奶声奶气的声音不断传进来,这样一个胖乎乎白嫩嫩的小团子,谁会不喜欢呢,方婉也有生五个孩子的梦想。

她怀过孩子,但没有留下来,甚至不知道是儿是女,她当时不是没有犹豫过,最终还是做了决断,在后来的岁月里,她偶尔也曾想起过他,其实也没觉得格外悲伤,大约她已经心如铁石,只是有点想念而已。

嫁一个良人,生五个孩子,相敬如宾,白头到老,上一世她没有得到过的一切,在这一世就可以顺理成章了。

方婉在窗边看着她们玩,笑容格外温柔,好像看到十年之后的自己。

小姑娘玩的有点累了,方柔牵着她的手进来,方柔大约是因为那桩婚事解决了,唐氏也不在了,心胸渐开,气色好了起来,这会儿带着小朋友玩儿,一脸笑容,脸颊带出一点儿嫣红,显出了一点少女本该有的鲜妍明媚。

其实这样看起来,方柔倒还真是比方莹还略胜一筹的,到底她继承了生母那雪白柔嫩的肌肤,气色一好,就显了出来。

小姑娘手舞足蹈,说话自然不如大人有章法,可是童言童语惹人爱,方柔逗她:“在家里跟谁最好啊?”

“姐姐们,都好!”

“那今天怎么姐姐们没有来啊?”

小家伙就嘟嘴:“都不来!还说,说,小柔姐姐就是客气。”

“哥哥好。”小姑娘笑嘻嘻的说:“七哥就来。”

方柔听了,抬头看了方婉一眼,方婉好似一无所觉。

小姑娘玩累了,静下来就不知不觉在这边屋里的炕上睡着了,叶元清从外头进来:“睡着了?我抱她回去,今日叨扰方姑娘了。”

方婉笑道:“既然睡着了,也不要紧,叶七公子喝一杯茶再走。”

春兰刚刚斟上茶来,三房正房就得了消息,榛儿跟郑氏说:“四姑娘留叶七公子喝茶了。”

长房的二儿媳妇梁氏也在她屋里,两人年龄只差两三岁,向来走的近,听了她先笑起来:“外头哥儿少见,今日我特特的去看了一回,那位七公子看着就好,听说又有文才,也算配得过婉儿。”

“且瞧瞧四姑娘的意思吧。”郑氏肚子越发大了,坐着都费劲,只歪在炕上:“我娘家跟叶家也有点儿走动,旧年里就听我嫂子说起过了,叶家这么些哥儿,就这位七公子是个尖儿,人才是不用说了,说是很会读书,连学政老爷都是赞过的,景行学院的山长看了他的文章,也说他下场必中。”

“你嫂子?”梁氏就听出了弦外之音。

“我娘家你也知道的。”郑氏道:“她不过白说说罢了,哪里轮得到她们!且人家四老爷又为官作宦的,比其他几房又更强着些儿,就是咱们家,虽说底子还在,到底不比以前了,也难说。”

梁氏笑道:“瞧婶娘说的,这做亲虽说要门当户对,但哪有那么多刚好相对的?总还是有高低之分,且孩子们自个儿也是要紧的,我们家婉儿,不是我说,单论容貌品性,就是配皇子王孙也是配的过的,还用愁这个?且我瞧这位七公子,那也是有心的很,就不知道婉儿的意思了。”

“让他们孩子自己说说话,回头我再问问看吧。”郑氏说:“婉儿这样的人才,前头姐姐又只留下她一个,我万事都怕委屈了她,何况这样要紧的大事,总要她自己情愿,才好说话。”

梁氏点头,很知道郑氏的意思,方婉的情形与别的姑娘不同,郑氏怕落埋怨,不敢轻易做主,宁愿睁只眼闭只眼放松规矩,也想要她自己亲自见过了,心里愿意了,才提那事儿,那今后就算是方婉略有不如意,她也少落些埋怨。

她便安慰道:“婉儿今年也才十五呢,且不急,慢慢看着也不要紧。”

“旧年里我就暗地里看起来了呢。锦城有数儿的人家,但凡说起哥儿的事,我都伸一个耳朵过去。”郑氏说,她想了一想,还是觉得不安生,又把丫鬟叫进来吩咐:“你悄悄的去找四姑娘跟前的绿梅,就说我的话…”

很快,绿梅从外头回了方婉的院子,捧着食盒摆到桌子上:“太太打发人送来的。太太还吩咐,前日姑娘给太太送去的那山楂糕,也不知道在哪里买的,味道倒是与往日的不同,太太说,姑娘若是得闲,再买一盒送过去。”

方婉微微一笑,她何等伶俐,郑氏平日里待她如此客气,今日这样特意使唤她,是什么意思,她又有什么不懂的呢,她便笑道:“可见我孝心虔了,我成日里都是闲着的,既然太太吃着好,我这就再买去。”

提了孝心两个字,当然不能打发下人去买,须得自己亲自去才好,叶元清虽说现在还没历练,但起码也是个耳聪目明,心里明白的人,便在一边笑道:“正好我要送妹妹回家,就便儿送方姑娘去买点心。”

方婉温柔一笑:“那就多谢七公子了。”

锦城东城大街不是最为热闹的所在,但一间一间的都是老店,衣料、金银器、香料、药材、纸墨等等,街中有四扇门的德善堂是锦城最有名的老字号糕糖店,店门口就是一股香甜味道,方婉下了车进去买点心,叶元清嘱咐人看好熟睡的叶七姑娘,自也跟了进去。

方婉先叫包一包山楂糕,然后又挑别的点心,对叶七公子笑道:“七公子吃不吃甜?不过大爷们好似都不爱吃甜,倒是我们家厨下做的好如意卷,回头叫人送一碟你尝尝。”

方婉温言软语,态度体贴,又笑道:“听说七公子好龙井?我也喜欢那香味儿,不过不懂品。”

两人不知不觉讨论起茶叶来,方婉若是有心与人说话,那就绝不冷场,叶元清自也会说话,他们在这里买了三包点心,两个人的态度立时又熟络了一层。

一时方婉买了点心,又去旁边看看,要买点好藤白纸用:“外头买的不合用,还得自己挑。”

隔壁两间铺子就有一个纸墨店,也是锦城的老字号,方婉笑道:“也不知道临颜体用什么纸才好。”

叶元清自然是头头是道,方婉眼睛晶亮的笑道:“还是七公子见识多。”

叶元清陪着她挑纸,门口一个锦衣姑娘也从自家的车架下来进店买笔墨,抬眼就看见叶元清与方婉,两人语笑宴宴,虽形容不是十分亲密,可看起来却有点仿若一对璧人。

“四表姐。”那位姑娘开口招呼,方婉一瞧,哎哟,她!

家中巨变,十多年沉浮,连最亲密的闺蜜赵嘉怡在方婉心中,面目都略为模糊,可这一位,就是过了十多年,都还眉目鲜活,历久弥新,果然你最刻骨铭心的永远是你的敌人。

康三姑娘康南云,与方婉是宿敌,其实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大事,两人还是有转角亲的表姐妹,从小儿两家人也是常走动的,可古怪的是,两个人的喜好惊人的一致,两样玩具,两只首饰,两块衣料,两人都必定会同时看中其中一件,甚至连吃的东西,坐的地方,摘的花儿,都总是碰在一起,于是从小见面,从小就明争暗斗,逐渐就成了死敌。

方婉笑道:“三表妹。”

康南云此时看到方婉和叶元清一起买东西,她显然是认得叶元清的,但却又好像对叶元清没有什么兴趣,倒是挑剔的看向方婉,经三皇子一役,方婉名声大噪,倒不是因着她暗地里的动作,那些事,外头人也无从得知,只是因为六姑娘被三皇子看中,而方四姑娘盛传比六姑娘更好。

这些坊间闲谈显然康南云不太喜欢听,可是方婉确实看起来比以前又更不同了些,在宿敌康南云眼里,比其他人更清楚一些,方婉光华更盛,似乎透出一点晶光一般。

康南云既然是她的敌人,当然有事没事都要刺她两句,现在碰到方婉和叶七公子孤男寡女的在一起,立时便说:“表姐好兴致,还有人陪着逛街。”

当着叶元清,方婉不方便跟她纠缠,这种事情越扯就越说不清,横竖康南云的意有所指她也不会放在心里,是以她一脸温婉的笑容,温柔的说:“我刚才在德善堂给太太买点心,另买了些芝麻糖和桃片糕,表妹拿些去吃。”

康南云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她还从来没有遇到过方婉这个样子的,平日里她与方婉从来针锋相对,见面就掐,两个人都是一样的脾气,从来不肯让人,尤其是碰到对方的时候,你说一句,我定要回上一句,绝对不肯认输的。

什么时候方婉这样温柔和顺,贤良淑德过!

但康南云还真的被方婉这样的回答噎的说不出话来,一拳打空了,就发不出下一拳了。

方婉面上的笑容丝毫不走样,随手拿出一包桃片糕□□兰去给康南云的丫鬟,还温柔的说:“表妹是来买纸墨的吧,你慢慢选,我先回去了。”

说着就往外走,康南云觉得自己的寒毛都有点竖起来,这是方婉?

她还隐约听到方婉歉意的声音:“原不该劳公子相送的。”

连康南云的丫鬟捧着那包桃片糕,也觉得难以置信,她自是早见惯了自家姑娘和方四姑娘平日里说话的,这会儿方婉这样说话,她也一脸问号:“方四姑娘这是怎么了?”

康南云眼珠子一转:“是因为叶元清吧。在这样的公子跟前,她装也要装的温柔点了。要是叫人看到她的真面目,谁敢娶她?”

那丫鬟却是怀疑的说:“难道不是因为有外人在,方姑娘不好跟姑娘吵架吗?”

康南云道:“我跟她难道是内人?”说着,看了眼丫鬟手里的油纸包,墨也不买了:“走,回家去吃桃片糕去,倒也难得吃到一回她请客的东西。”

方婉走到车边,刚要上车,突然巷子口有几匹马疾驰过来,从大街上冲过,街上行人连忙闪避,拉车的马不安的挪动了几步,方婉与叶元清也自然都连忙往后躲,站定了才见街上灰尘卷过,还撞翻了一两个闪避慢的摊子,方婉看那边乱着,不由的抚着心口,姿态娇弱,心有余悸的道:“好吓人,怎么有这样纵马乱跑的。”

叶元清安慰道:“你少出门,自然没见过这样的。”

旁边的一个卖麻糖的摊贩旁边,刚从三殿下府出来,走到这里的萧重正好看到这一幕。

吓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第22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待方婉上了车, 那旁边的年轻俊秀的青年男子在一边眼看着方婉上了车,又扶着车窗说了两句话,方婉的俏脸露在窗边温柔的笑着点头,等方婉的车走了,那人才自己带着另外一辆车走了。

萧重背着手没有动, 韩九立刻不动声色的动了动手, 暗处立刻有两个人缀了上去。

韩九觉得自家王爷的脸色好像有点不大好看。

刚才在三殿下跟前,王爷还很挥洒自如呢。

当然,王爷只负责闲聊, 好像就是闲着没事, 去三殿下府里逛逛, 真正的消息是他们这样的底下人去透露的,景王殿下又不缺心眼, 肯定不会见人就说他找叶正成要银子。殿下一派兴致的闲聊起来的是皇兄叫他回京城去,他回信拒了的事, 又像闲聊, 又像解释。

萧重在街上又站了一会儿, 有点怏怏的,买了个糖人就回去了。

方婉回家去,叫绿梅把那包山楂糕和一包梨糖给郑氏送过去, 绿梅去了一会儿回来, 给方婉回话, 又说:“太太问了我刚才出门儿的事。”

方婉点点头, 她知道这本来就是郑氏安排的, 她也没多说,郑氏还是挺替她考虑的。不管是家世还是容貌人品,甚至是潜力,叶元清当然是良配,而且在今后的十几年里,叶元清持身颇正,官声清明,也没有什么家宅不宁,宠妾灭妻之类的传闻,而且他的前程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怎么看都没什么不好。

以前的事情方婉是不记得了,不过从今天这会儿相处来看,叶元清脾性温和,还没有今后身居高位的倨傲,当然也没有少年得志的荣耀,现在的叶元清,还只是一个略微出众的少年公子罢了。

不过现在先得控制叶正成案的走向,这个更要紧些。方婉几乎是把叶元清当做公事一般思考了一番,就放在了一边,想着这一件大事,这件事最好的就是萧重留下来查,若是萧重走了,萧祺接手,方婉想,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是得跟萧祺打交道,她很不情愿。

不管是什么缘故,就是再没有威胁了,方婉也不愿意和萧祺打交道。

可是萧祺就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他送走了萧重,就站在门口摸起了下巴,上一回为了不得罪萧重,他果然没有去打听萧重的事,只当不知道,可这一回,父皇的密旨不仅给了萧重,也给了他。

萧重上门来,看着好像是闲聊,可萧祺觉得,他是来解释的,毕竟父皇的密旨是让萧重回京,让他留下来调查西南官员私卖赈灾粮案,萧重不肯回去,就等于抢了他的差使,就算他是小皇叔,可以欺负侄儿,抢就抢了,但场面话也该来交代两句吧。

萧祺很光棍的想着,事情既然已经和他有关了,他打听一下,也是应该的,算不上得罪皇叔,张明旭本来就去过方家了,其实这简直不必打听,周骏也是个中楚翘,立刻就说:“景王殿下大约是为了方四姑娘才留下的。”

方四姑娘…这一世萧祺还没见过呢,不过因为方家的事情他丢了脸,多少就记得些,此时一拍掌:“怪道小皇叔特特的来跟我说那话,原来是为着姑娘!”

周骏赶紧提醒:“景王殿下也是为了您,您别忘了,那是景王殿下,他老人家就是不跟您交代,一封公函吩咐放人,这锦城谁敢抗命?景王殿下来肯来跟您说那话,那也是为着殿下考虑的缘故。”

“那是那是。”萧祺敷衍的说,心思显然完全没在这上头,只是笑道:“果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啊,前儿我见方家那丫头就觉得不错了,后头听人说,四姑娘还更胜一筹,也不知是个什么样的**美人儿。”

周骏无奈的很,他也是国公府未来世子爷的身份,比起普通幕僚不同,到底随便些,拍拍萧祺的肩:“再好也是景王殿下看上的,殿下您就别想了。”

萧祺倒也不生气,有点遗憾的道:“这我省得,我就说说罢了,谁敢跟他老人家抢人呢。”

“这父皇赐婚小皇叔都不应,不肯回京去,难道是想娶她做我小婶婶?”萧祺乐了:“那得有多美!”

周骏道:“这门第也差的太远了,就是做个侧妃,三品诰命,那也是高攀了。这样说起来…”

周骏向来主意多:“要不然您给娘娘去封信,把这事儿跟娘娘说一说,这里头的门道,娘娘自是比咱们爷们儿明白的多,能怎么着,且让娘娘斟酌。若是真能帮景王殿下一把,不仅是景王殿下记您的情,连那位四姑娘,只怕更记您的情了,景王殿下这样宠爱她,今后自然是能说上话的,要是还有做景王妃的福分呢?那岂不是就更好了。”

横竖不是自己娶媳妇,周骏只管往高了猜想,可听起来还真是有道理,萧祺一想,这样人家的姑娘,自己要真是使力帮她坐上了景王正妃的位置,那这情可就大了,那支持他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便应道:“说的是啊,那我就给母亲去一封信。说详细点儿。”

萧祺的生母是蒋贵妃,虽说如今年华已逝,宠爱不在,可品级还在那里,又育有皇子公主,在宫中自然还是颇有体面的,而景王殿下的婚事,不就是宫里的事吗?

从三殿下手里发出的信,经过种种关卡和各色人等,几天后就送进了宫里蒋贵妃手中,途中难免停留,且也免不了被人窥到其中的内容,至少没有用很久,宫里的大殿下生母徐淑妃就得到了一些消息,虽不是十分全面,但该知道的还是都知道了。

方婉完全没想到自己已经在京城搅动了一点小小的风云,现在已经进入四月中了,天气开始热了起来,正是进入盛夏前最后一点宜人的时光,各家的赏花请客开始了最后的热闹,方家就接到了城西姜家下的帖子,请去湖边游船看水。

姜家是锦城后起之秀,在城里的宅子不够大,也没什么景致,但他家现在绸缎生意做的大,有的是银子,在锦城郊外的百花湖边上修了阔大的别院,又置了一条三层的楼船,每年初夏请客上船游湖,都算锦城的盛事。

方家不算巨富,但底子还不错,公中每季给姑娘也是要做两套衣服的,郑氏特地亲自来方婉屋里,看了一回衣服:“姑娘生的好,要我说呢,穿什么衣服都是好的,只是明日里姑娘们都要去,六姑娘又在你屋里,你们两姐妹总不好重了,我瞧着,六姑娘穿那套石榴红的就好,姑娘穿这套杏黄色吧。”

郑氏潜意识的已经感觉到了方婉如今锋芒毕露,不仅是美,而且美的有些光芒四射,就是不言不语,也有一点夺目,这对一个闺阁姑娘来说,不完全是好事,尤其是在长辈跟前,所以她下意识的替她选了杏黄色这样雅致柔和的颜色,又笑道:“我记得旧年里潘家老祖宗给了姑娘几件南洋珠的头面,最衬姑娘了,明日姑娘用那个就不失礼了。”

方婉莞尔一笑,衣着打扮当然是一个侧妃,尤其是得宠侧妃的必修课,看衣服看首饰,适应各种场合,甚至是应对什么人,方婉精通的很,见郑氏亲自走过来,也不避嫌的替她选衣服选首饰,又选的低调收敛,她心中就明白了明日要见到什么人。

因郑氏这样大腹便便的样子不好出门,方老太太和大伯娘杜氏带着家里差不多年龄的四位姑娘去了,与主家见礼说了几句话,一路与各家女眷打着招呼闲聊,不知不觉间就和叶家的女眷坐在了一起。

叶家人口多,嫡庶一共七房,这会儿就是没都来,也比方家的人多了,叶四太太罗氏是个模样端庄秀丽,身材微胖的妇人,她本来自也见过方家的众多姑娘,此时却还是格外的打量方婉,见她一身杏黄色蜀绸衫子,浅色缠枝花裙子,头上只用了一只缕金丝南洋珠橙花簪子,两只杏色绢花,同样一对缕金丝托嵌南洋珠的耳坠子,都不贵重,十分淡雅,也一样难掩方婉的花容月貌。

同样是嫡女,方莹的衣着首饰就要华丽两分,尤其是唐氏出了事后,她就这样一个独女,东西都给了方莹,方莹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只管拣华丽的用,此刻她用了一只赤金嵌红宝石的鬓花,红宝石虽然不怎么大,花瓣也是中空的,可整朵花有巴掌大,闪闪发光,也是很贵重的。

叶四太太看过了方婉,脸上的微笑一丝儿没走样,也没有格外亲热的表示,叶大太太带头,拉着方家的四个姑娘都看了一回,赞扬了两句,叶四太太也就跟着叶家其他女眷说了些客气的好话,方家的太太们也把叶家姑娘都赞了一回,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聊了起来。

方婉和姐妹们一起安静的坐在一边,没有人点名问她,绝不说话,这种和长辈在一起的场合,不是出头引人注目的时候,话多的,太高调的姑娘长辈都不会太喜欢,何况她察言观色的本事何等精通,已经发现叶四太太应该不是太满意她。

方婉在观察,这位叶四太太想要选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哪一款她都没问题的!

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叶家是世家, 姻亲也是盘根错节, 这位叶四太太的身份,方婉在叶正成案的时候就已经知道, 她是京城嫁过来的, 叶正成入狱后, 她回了娘家奔走。

罗家和大殿下府里的孙侧妃有点亲戚关系,也是托了人说话的, 后来叶正成案翻案,这位叶四太太好像还颇觉得是自己的功劳,方婉回忆了一会儿, 想不起他们家后宅到底怎么样了,只记得叶元清是叶正成翻案之后,考上状元之前成的亲, 应该不是高贵门第。

罗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家,京城里的人家,方婉如数家珍,罗家有人做着小官,家里也不算富贵,甚至比不得锦城里的这些世家,单看锦城赵家嫁到叶家的叶二太太, 和这位叶四太太的衣着首饰,就能分出来了。

叶四太太跟前的丫头, 镯子都没有, 就只有一对丁点儿大的金丁香。

一时姜家来邀请众人上船了, 方老太太因年纪大了,怕坐船头晕,便说不上去,方婉便笑道:“我也不爱坐船,我在这陪祖母罢。”

方老太太道:“这里又不是没有人服侍,哪里用你呢,你们这些孩子,正是好玩的时候,还该玩去。”

方婉笑道:“妹妹们去就行了,这倒觉得湖边景致也跟城里不一样,我在这里就好了。”

不少人都坐船去了,叶家倒也有两位姑娘没去坐船,方婉在那里坐了一会儿,见叶家方家的长辈都还只闲聊些衣服吃食的,好像不好说话,便适时站了起来,约叶家的两位姑娘去这别院的湖边走一走。

正在这个时候,叶元清和两个年龄相近的少年一起过来了,叶四太太意外:“元清怎么来了。”

叶元清一边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站在一边亭亭玉立的方婉,一边笑着给众位长辈请安:“儿子与同学在那边林府别院向左先生请教功课,出来听说母亲和伯娘婶娘们带着妹妹们在这里,自是要来请安的。”

众人立时夸起了他懂礼了,连同他的同学,看起来好似是清贫人家的子弟,倒也颇有书卷气,不卑不亢的礼数周全,叶元清笑道:“我今日也没有功课,就在这里服侍母亲吧。”

叶四太太笑道:“我这里有的是人,哪用你服侍,外头你叔伯都在廊下喝酒,你也去请个安,坐坐也罢,可不许多喝酒。”

叶元清笑应了,又与方婉见礼,方婉笑意盈盈,动作特别规矩,一句多的话都没有。

可是叶元清却不规矩,笑道:“先前我过来的时候,见湖边景致与其他地方不同,正要观赏,方家妹妹可要一起去看看。”

叶四太太脸色一变,方婉正要拒绝,方老太太却开口了:“婉儿先前不是就要去湖边看看吗,倒是正好。”

叶四太太犹豫了一下,终于没有开口反对,方婉便不好再说了,只得颔首应下,与叶家的那两位姑娘一起随叶元清去了湖边。绿梅倒是立在方老太太身后没动,好似是方老太太的丫鬟似的。

姜家这里请客坐船,热闹了一天,方婉早起开始就应酬了一众奶奶太太,又应酬了叶元清,很有点精疲力尽的感觉,应酬女眷其实容易一点,女眷的话题一直是方婉的强项,十几年没有搁下,但是作诗作词作画这些话题,她荒废了十几年没用,这会儿说起来就有点累了。

可是这个时候的少男少女相处,本来就格外羞涩,只有说点这样风雅的话题才能自在一点,不至于两人热火朝天的聊各家的八卦或者国家大事吧?

何况人家叶元清现在还是不谙世事的才子呢!方婉自然也要是娇弱温柔又天真的少女才对。

方婉回家坐下来梳头发,绿梅在一边伺候,跟她说:“我看叶四太太不大愿意提姑娘的样子,我们老太太说了两回,她都岔过去了,老太太就不好再说了。”

这样的事情,姑娘家本来特别羞涩不好说的,可方婉却态度自然的诡异,连带着绿梅也跟着诡异的自然起来,而且很聪明的发挥了作用,方婉一向信任她的能力和忠心,此时也不避讳,纳闷的说:“她到底哪里不满意我呢?”

今天这个阵势摆明了是两家有意来相看的,叶家四房的条件是比她家略微强些,但也没有完全要相等的,且也要看孩子们自己配不配的过。如今既然是相看,那门第上自然是考虑过的,应该不是那个缘故,问题是,自己今天中规中矩的,叶四太太到底是哪里不满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