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受。”他如实道,“解脱了。真解脱了。”

“有一阵吧,临睡前总想:明日不定又出什么事,被董飞卿那厮气得找不着北。”她笑说,“这一阵吧,看着你总是想:要怎么样,才能把这厮哄得每天都眉飞色舞的?”

他笑出声来,“真这么好?”

“是啊。”蒋徽点了点他的鼻梁,“你说说看,我是越过越好了,还是越过越不好了?”

“当然是越过越好了。”他把住她的手,“快,说句好听的,我立马眉飞色舞给你看。”

蒋徽逸出轻轻的笑声,“想听哪句?”

“你看着办。”他细细地吻着她的手指,“别又给我来不解风情那一出就行。”

指尖的酥、麻让她挣扎着收回手,继而搂住他颈子,吻了吻他唇角,“我喜欢你。”

“我也是。”他回吻她。

“而且,越来越喜欢了。”她一本正经地问他,“这可怎么办啊?”

他心里甜丝丝的,“这话说的,好像我就不是一样。”

她笑了,开心得像个孩子。

他的亲吻落下去,轻柔的,辗转的吻住她,手在同时自有主张地滑进她衣摆。慢慢的,呼吸变得灼热,手势透着需索之意。

“想起这事儿来了?”她问。这些日子,他们两个到了晚间,都没这种兴致,相拥着说话到入睡的时候居多。

“我什么时候忘了?”董飞卿语声里有笑意,调侃她,“觉着我冷落你了?”

“嗯。”她故意道,“你今晚要是再装清心寡欲,我打算着去喝点儿小酒,回来再给你唱一出霸王硬上弓。”

董飞卿低低地笑出来,手下一刻不停,让彼此亲密无间,“不早说。这样算算,我亏了。”

她笑着缠上他,略低了头,蜻蜓点水似的吻着他颈部,随即,舌尖柔柔地,一下一下地触碰着他的喉结。

他周身都燥热起来,却不急切,沉身,缓缓地深埋进去,轻缓克制地索取。

很少见的,一次一次的,他把她弄得不上不下的。

她也不数落他,亲吻落到他锁骨下方,再往下,吮咬,啃啮。

他身体的火再也不能受意识控制,将她身形完全撑开,把住膝弯,大起大落。

.

将至中秋的缘故,书院又是十六开课,是以,十四、十五两日,在书院供职的人都得了两日假。

十四当天,董飞卿、蒋徽在书房写字作画、挑选旧作,备好几份要送到程府、唐府、黎王府、方默、沈安、邱老板各处的字画之余,又一起带上郭妈妈和友安,去库房认真挑选了几色礼品。

库房里,他存的很拿得出手的物件儿其实很多,蒋徽一面挑选礼物一面嘀咕:“怪不得你多穷都不着急——随便变卖三两件,省着点儿花的话,一两年都不用愁了。”

董飞卿哈哈地笑。

友安和郭妈妈则是啼笑皆非,前者在想:当家的好不容易忘了当东西这茬儿了,当家主母又捡起来了。这俩人,也是绝了。

选好礼物,蒋徽又亲手做了些月饼,到了下午,让刘全、友安分别把月饼、物件儿和字画一起带上,送到各家。

忙完这些,她又想到书办楚棠是离家在外,独自在京城过中秋——这是问过叶先生得知的,便又做了一匣子口味不同的月饼,唤郭妈妈去送给楚棠。

凝香阁那边,她也命小厮送去了月饼和赏钱。

没多久,程府、唐府、黎王府的回礼到了,林林总总好多东西,并且,程询、程恺之唤程禄传话:十六晚间要过来吃饭。

继而是方默、沈安、邱家的回礼,或是京城现今时兴的摆件儿,或是品相一流的古董。

随后,郭妈妈带回了两坛桂花酿,笑道:“我去的时候,楚先生正要让书童给您送来呢,是她亲手酿的。我想着,还是别让先生身边的人来回跑的好,就主动揽了这差事。”凡是在书院当差的人,只要不是职位太低,寻常人大多会尊敬地唤一声“先生”。

“楚先生还会酿酒啊?”蒋徽很高兴,“一坛存起来就好,余下的一坛,这两日就尝尝味道。”

郭妈妈笑着说好。

当晚的饭桌上,自然有一壶温得恰到好处的桂花酿。

酒液绵甜爽口,蒋徽很喜欢。

董飞卿知道酒的来处后,便高高兴兴地陪着她。她在喝酒这方面,是有些酒量的,只是没瘾,不会多喝,大多数时候,与其说是拿捏着分寸喝酒,不如说是一口一口细细地品鉴美酒。

在他眼里,她结交朋友最容易,也最难。

在以前,太多时候,她不想与人走近,除了那个让她无法不喜欢不亲近的妹妹薇珑,与别人都不是真正交心的友情。那时,她是因为自己要离开蒋家长房的缘故——到这时候,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有选择,便要有割舍。

到如今,他很希望她多交一些朋友。总担心她会觉得闷,总担心她会觉得跟他在一起无聊烦恼时多。

事实证明,这小崽子现在是最容易交到朋友的状态,例如楚棠、沈安,只要继续这样礼尚往来,不愁她与那两名女子成为好友。

这多好。

.

翌日早间,一起赖床的董飞卿和蒋徽是被鞭炮声吵醒的。

他烦躁地皱了皱眉,“中秋节放的哪门子鞭炮?一大早就吃撑了?”

“过节了,人家怎么庆祝,还要问问你高不高兴啊?”蒋徽推他一把,“快起来,我再睡一会儿。你在跟前儿又不睡的话,我也跟着睡不成。”

董飞卿才不肯动,把她搂紧一些,“让外人吵得头疼,自己媳妇儿还嫌弃——这也是过节?”

“真是拿你没法子。”蒋徽起身,麻利地穿上衣服,又给他取过衣服,“来吧,妾身服侍着您更衣。”有时候,她就得把这厮当小孩儿哄——当然了,有时候他也会把她当小孩儿哄。

董飞卿笑出来,心头那点儿不痛快消散了,自是爽快地起身穿戴洗漱。

上午,蒋徽与平日一样,闷在书房写话本子,一边写,一边把已经写好的拿出来翻阅,怕出纰漏。

董飞卿则和手下一起去外面逛了逛。

下午,唐修衡来了,还带来了一条威风凛凛的大黄狗。仍在书房写话本子的蒋徽立时抛下笔,笑盈盈地出门去。

董飞卿和蒋徽一看就喜欢,后者问道:“叫什么?”

“元宵。”唐修衡答道。小家伙是今年元宵节出生的,他回京之后,在薇珑家里看到它,很喜欢,它也跟他很亲,便带回了家中。

董飞卿是那种从小到大都被猫狗喜欢的人——这一点算是很特殊了,大多喜欢猫的人,狗见了就会排斥,反之亦然。可他不一样,猫猫狗狗养一小群的时候,猫狗见了他,还是会腻着。今日见了元宵,情形与以前一样。

蒋徽则当即去了厨房。晚间要有一道清蒸排骨上桌,眼下正在炖着,还没放过作料。她取出两大块排骨,用扇子扇凉之后,拿去给元宵。

“元宵,来。”蒋徽俯身,把端着的盘子里的排骨给元宵看。

元宵第一反应却是望向唐修衡。

唐修衡笑着拍了拍它的头,“去吧。”

元宵立时撒着欢儿地跑到蒋徽跟前,仰着头眼巴巴地看着她,摇着蓬松的尾巴。

“嗳,你怎么这么招人喜欢啊?”蒋徽喃喃地叹息着,把清蒸排骨喂给元宵。

董飞卿和唐修衡看着都笑起来,随后去了书房说话。

元宵吃饱之后,并没有撒腿就走,而是乖乖地坐在台阶上,由着坐在身边的蒋徽温柔地轻抚它的头、下巴,被她搂着时,也是满脸享受的样子。

“你有没有弟弟妹妹侄子侄女啊?”蒋徽跟小家伙说话,“过几年,我也想有你这样的小家伙在跟前做伴儿。你说好不好啊?”

元宵端端正正地坐着,给她的回应是欢快地摇着尾巴。

“唉,你怎么这么招人喜欢?”蒋徽搂了了搂元宵,又一次叹息,“我都想把你抢到家里了。”

元宵仰起脸,蹭了蹭她的下巴,那表情,喜滋滋的。

蒋徽忍不住搂紧它一些,下巴蹭了蹭它的额头,“你跟我也挺有缘的,要不然,你来我这儿吧?”对修衡哥,她是不用厚道行事的,有些心思,起了就直说了。

元宵仍是无辜地看着她。

友安来了,禀道:“凝香阁的掌柜、伙计来了,要给您请个安。”

这世道下,雇主与当差的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前者但凡有点儿小恩小惠,后者没别的可回报,大多会一些比较要紧的日子前后郑重其事地请安。蒋徽恋恋不舍地放开元宵,站起身来,去外院见两人。

元宵跑去书房找唐修衡。

掌柜、伙计请安之后,蒋徽少不得问起最近铺子里的大事小情。

这期间,程恺之来了,友安径自把人请到了内院。董飞卿、唐修衡转去厅堂与他说话。离开书房之前,唐修衡见元宵老老实实地趴在地上,便没唤它跟在近前。

掌柜、伙计离开之后,蒋徽折返内院,到厅堂见过程恺之,落座后与三名男子闲闲地谈笑。

约莫一炷香的工夫之后,郭妈妈走进来,面色忐忑,对蒋徽道:“您去书房看看吧。”

蒋徽当即去了书房,看到里面的情形,眼前一黑。

先前放在书案上的一叠话本子的文稿,都碎在了元宵那圆乎乎的爪下。

她缓缓地蹲到地上,捂住脸,逸出低低地一声哀叹。

元宵坐在书桌一旁,特别无辜、茫然地看着她。

郭妈妈亦是心痛不已,直怪自己之前大意了,没安排小丫鬟到书房照看着。

过了片刻,蒋徽站起身来,把地上七零八碎的纸张收拢起来,拿到手里,返回厅堂。

元宵颠儿颠儿地跟在她身侧。

郭妈妈看着这一幕,居然很想笑。

“哥!”蒋徽走进门,径自走到唐修衡面前,把碎纸拍到他手边,“你家元宵怎么有这毛病啊?你怎么不给它改过来呢?我辛辛苦苦写了这些天的…诶呦,真气得我肝儿疼了…”

她差点儿就又蹲到地上去。

元宵则傻乎乎地坐到她身侧,摇着大尾巴,无辜地看着她。

唐修衡、董飞卿和程恺之听完,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第一反应都是心疼她,之后就都看到了她身侧的元宵。

唐修衡瞪着元宵,不知道说什么好——说什么也没用,它又听不懂。

董飞卿和程恺之则有些纠结:蒋徽的心血被毁了,一想就心疼,但要是为这个罚元宵的话…也不能怪它吧?这是唐修衡惯得它吧?

“好好儿待着。”唐修衡对元宵说。

元宵表情立时变得委屈、沮丧,哼哼唧唧了几声,便乖乖地趴在地上。

“你干嘛罚我们元宵啊?”蒋徽第一个不乐意了,蹲下/身去,抚着元宵的头,“自己没教好,出了事就怪它?哥,你真好意思啊。”

唐修衡绷不住,笑了,“我除了训它,也没别的招儿啊。”

“唉…”蒋徽叹了一会儿气,“算啦,也怪我,没让人一直跟在旁边照看着。幸亏纸墨都是寻常可见的,要是万一有它碰了就不舒坦的,可就麻烦了。”

唐修衡笑出声来,“合着你压根儿就没怪它,把账全算在我头上了?”

“不行么?”蒋徽扬了扬眉,“元宵爱撕东西,你该早点儿告诉我。这可不是它的错。”

“对对对,我错了。”唐修衡笑道,“你写的这些东西——”

“大多都记在心里了,誊录一遍就行,至于记不清楚的,也好,趁这机会再仔细推敲一下。”

唐修衡道:“要是那样最好。不是那样——我也真不能把元宵怎么着。”

“你要把它怎么着啊?本来就不怪它。”蒋徽瞪了他一眼,“我都说没事了,你再罚它的话,就直接把它给我吧。我们元宵怎么那么缺你这么个不讲理的主儿呢?”

唐修衡哈哈大笑。

董飞卿与程恺之也笑出声来。

这件事,就在蒋徽没有底线地对元宵的维护之下渡过去了。

.

八月十六,学生们如期前来上课,一个不少。

这些孩子如今都是生长于京城,所以,并不需要在学院留宿。倒不是叶先生、董飞卿设的门槛儿高,不收外地学子,实在是书院在开办起来之前没法子在京城之外造势。

学生们第一天忙于相互认识,第二天忙于了解书院诸事,到了第三天,便都知晓了兔园相关事宜。

开课第六天,兔园出了两个引起热烈讨论的话题:

其一,有人要求董飞卿、蒋徽把程阁老请来书院,让当今首辅为学子们上一堂课——哪怕闲话一阵也行;

其二,有人认为董飞卿、蒋徽这种人根本不该出现在书院这种地方,若停留,便是误人子弟,会引发很多学子对家族产生质疑,甚至有离经叛道之举。

哪儿的饭都不是那么好吃的——蒋徽听说之后,暗自叹息。

第71章 日常

书院的仆人, 是清一色的十几岁的小厮。

到午间,有小厮给蒋徽、楚棠分别送来四菜一汤、一碗白饭。

在书院有差事的人,大多住在这里, 三餐都是书院的厨房供给。董飞卿和蒋徽的住所还在修缮, 没法子住进来, 但每日午间都会在书院用饭。各个人有没有忌口的,厨房的人都逐一询问过,且记录在册。

至于学生, 早间来、傍晚走,大多离家较远,中午要么是家中仆人送饭菜过来, 要么就享用书院提供的饭菜,每月多交一些银钱便可——书院已经询问过,统计出人数,做了相应的安排:离厨房较近的两个院落,是男、女学生聚集在一起用饭之处, 六个人一桌, 八道菜、一道汤,不管怎样,不会出现一桌菜连一道都不想吃的情形。

蒋徽端着放着四菜一汤的托盘来找楚棠, 恰逢楚棠正在忙着把碗盘放回托盘。

“这是在做什么?”蒋徽笑问。

“想去找人一起吃饭啊。自己吃了几口,没滋没味的。”楚棠笑答, “没想到, 你先过来了。”说着站起身, 给蒋徽拉过一把椅子,“快坐,一起吃。”

蒋徽笑着落座,“什么叫想去找‘人’?没打算去找我啊?”

楚棠就笑,“以为你会和董公子一起用饭。毕竟是成婚的人了。”

“怎么会。”蒋徽笑意更浓,“在书院都是各忙各的。”

“那么,以后午间都和你一起吃饭。”

“好啊。”

吃饭期间,两女子说起今日一早就引起热议的话题。

楚棠笑问:“没上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