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元生也道:“宣徽娘娘还请节哀…”

三人在这里说的既肃穆又开心,权当几丈外的桃花树下没有安平王这个人——左右聂元生已经表示他一时间也死不了,不想东暖阁方向却忽然传来吵嚷声,三人脸色顿时一变,聂元生不愧是出手之人,早有准备,手腕一翻,就从袖子里取出一只酒囊来,一个箭步冲到昏迷过去的安平王跟前,捏开嘴角胡乱给他灌了几口,将剩下的兜头给他泼了下去,又眼疾手快的将他衣襟弄乱、鬓发弄散,作出一副醉酒倒地的模样来。

阿善已经迎着东暖阁方向去拖延了,牧碧微看了眼远处的澄练近侍,几步走到聂元生身旁,忽然解起了腰间玉佩,聂元生道:“怎么?”

牧碧微几下解下了玉佩,却是捏住了那块玉佩,对聂元生道:“你让开些!”

聂元生依言退后几步,压低了嗓子提醒道:“别留痕迹!”

“放心吧,这是弥补呢!”牧碧微信心满满的抄起玉佩——她今日带的这块玉佩是一个极为简单的祥云款式,约莫西平如今的手掌大小,上头纹饰不多——这也是牧碧微仔细看过的,对着安平王的双颊,啪啪就是几下打下去!

聂元生倒抽了口冷气,道:“痕迹…”却见安平王原本略显苍白的双颊因这么几下开始泛红,他顿时明白了牧碧微的意思,“不错,饮酒之人即使如今天寒地冻的确面颊泛红,倒是我不常饮酒忘记了…可这玉佩…”

因牧碧微下手时用足了力气,虽然这块玉佩纹饰不多,到底安平王乃是皇室血脉,身娇肉贵的,却也留了几处痕迹,若与玉佩对比,自然能够看出。

不想他才提醒,牧碧微端详安平王,觉得差不多了,又因为担心人来,退后几步,利落的上了回廊,扬起手,将那块玉佩往回廊上铺设的地砖上就是狠狠一摔!

哐啷一声玉碎,牧碧微拍了拍手心,不屑道:“这小家子气的,本宫又不缺了这么一块玉佩,被他碰过的东西还留着做什么?”

说着一指安平王,“这人饮多了酒冲撞进来,撞坏了本宫的玉佩,再把自己脑袋撞到桃花树上去也不奇怪——只不过安平王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醉酒之后冲进宣室殿来呢?”

“自然是因为将得左相之位,心中喜乐。”聂元生立刻接口,似笑非笑的说着,见牧碧微点头,却话锋又一转,“不过,安平王虽然醉酒,但入宫时却还看不出来,怎么忽然就冲撞了宣徽娘娘?恐怕,是因为安平王先前虽然将那冷美人与雪美人送与了陛下,但心中却实在不舍,因此今日醉中在回廊上见到娘娘身边的宫女,一时眼花误以为是冷美人或雪美人之一,这才险些冒犯了娘娘!”

牧碧微肃然道:“本宫就觉得奇怪,安平王乃是陛下嫡长兄,论起来也是本宫的大伯了,素日都是知礼的,不但舍身救驾,而且陛下已经颁旨,任其为左相,可见也是国之栋梁的人物,怎么今儿一个照面,本宫还没招呼,就往本宫身边凑?想来安平王胆子再怎么大,也不至于在宣室殿里公然轻薄本宫的贴身宫女罢?”

说着,扫了眼不远处的挽袂、挽襟,两人对望一眼,挽襟忙道:“正是如此,奴婢方才也被安平王突如其来的行径吓了一跳呢!”

“娘娘,都是奴婢的错,奴婢想着娘娘平常穿的衣裙都是素雅的,所以今儿就穿了件藕色襦衫,想来安平王醉中望之如雪色,倒把奴婢误以为是冷美人或者雪美人了!”挽袂反应也不慢,立刻寻出了更加有力的佐证。

牧碧微赞许道:“这也不能全怪你们,到底这宣室殿里也不是随便就能失仪的地方,素日你们更娇艳的颜色也不是没穿过,怎么就没人无礼呢?可见今儿这事到底是安平王做的不对,你们不要难过,本宫定然会为你们做主的!”

聂元生轻咳了一声,提醒道:“娘娘…”

话说到了这里,前头的吵嚷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却见阿善叫了一声娘娘,引着一人穿廊而来——正是出来追牧碧微的小龚氏,小龚氏虽然和牧碧微只是前后脚出来,但一来牧碧微含恨而走,步伐迅速,二来她追出来时既替牧碧微伤心,又觉得自己也也委屈,难过之下,却又怕自己落泪反而叫牧碧微下不了台,所以寻了个角落敛了敛情绪才继续出来,不想倒遇见阿善吩咐澄练殿的宫人打发附近的宣室宫人避开。

——阿善早在牧碧微使眼色时就明白了她的打算,这种死无对证先下手为强的事情,她们主仆也不是头一回干了,打发走附近宣室殿的宫人时,她打的却是安平王的幌子…

小龚氏过来时,听闻之下,自然是觉得安平王欺人太甚,他送进宫来的冷美人和雪美人处处与牧碧微过不去,如今竟还打算亲自为难牧碧微吗?

因此就吵了起来。

一直到阿善过去才劝开,带了她过来。

牧碧微听完阿善含糊的解释,也有些感动小龚氏对自己的维护之情,却又有些啼笑皆非,心道小龚氏既然过来了,那么这件事情想脱身也不能了,倒不如一起落井下石把安平王抹得更黑一点。

因此便携了小龚氏的手到安平王左近,小龚氏本是一头雾水,见着安平王昏迷桃树下,不由目瞪口呆,道:“娘娘,这是…?”

“还能是什么事呢?”牧碧微还没答话,旁边挽襟已经气愤的说了一句。

小龚氏先前心神都放在了牧碧微身上,到了这儿随牧碧微站定又被安平王吸引过去,听挽襟说话就向她一看,这么一看倒是呆了,却见挽襟稳稳的扶着挽袂,如今挽袂这澄练殿的大宫女、向来被认为牧碧微身边除了闵阿善外头一个得意的人,平素里也是负着泼辣的名声的,这会却是怯生生的躲在了挽襟身侧,眼中噙泪不说,连袖子也破了一处,一副心惊胆战、心有余悸的模样。

“挽袂这是怎么了?”小龚氏呆呆的打量着她,诧异的问。

“唉!”牧碧微一副无可奈何又说不出口的模样,挽襟就代她道:“中使不知,今儿个安平王许是喝多了才进宫来的,方才在回廊上,咱们娘娘遇见聂舍人在和安平王说话,因左右没有旁的路,想着聂舍人是陛下信任的臣子,安平王呢是陛下的嫡长兄,都不是外人,所以就想着还是从这儿走,到了近前,娘娘才想和安平王见礼呢——安平王就往娘娘跟前扑了过去!”

小龚氏惊叫了一声,以袖掩嘴道:“什么!他好大的胆子!”又紧张的问牧碧微,“宣徽娘娘你没事吧?”

“初一放心,当时阿善挡了一下,本宫倒没被碰到。”牧碧微忧虑的望了眼暗自垂泪的挽袂,叹道,“可本宫的挽袂却是受委屈了!”

小龚氏奇道:“莫非那安平王对娘娘这样无礼,却还敢对娘娘身边的人动手不成?”

“安平王哪里就不敢了?”挽襟撇着嘴,大声道,“就没见过这样急色的皇亲!奴婢进宫伺候这许多年,还从来没听说过哪位大王府上缺了美姬娇婢伺候的,按说安平王妃也是大家子的女郎,若不是十分不规矩的人,断然没有拦阻着的道理!却不想这安平王竟把主意打到了娘娘身边的人身上来不说,这光天化日之下的,就对娘娘身边的宫女动手动脚,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咱们固然是宫女,却也是伺候陛下和宫里头的贵人的,可不是由着安平王胡来的!依奴婢看,往后啊安平王再进宫,咱们可都得小心点!不然别说将来年纪到了出宫嫁人了,羞也要羞死了,莫如直接跟主子求个痛快,也免得丢了脸!”

小龚氏听了,怒气填膺,骂道:“我就看冷美人和雪美人那两个贱婢不是好东西!果然送她们进宫的安平王自己就是个缺德的!怪道会寻那么两个人送进宫来呢!分明就是自己心不正,挑的人还能正吗?”

“中使不知。”阿善竖起一根手指,小声道,“安平王刚才扑向挽袂却也是因为醉酒弄错了人呢!拉着挽袂的袖子叫的却是…却仿佛是冷美人和雪美人的名字呢!”

她意味深长道,“不然,咱们娘娘怎么会立刻叫人把附近的侍者都赶开?还不是念着陛下的情份上,给安平王留些体面?否则兄弟争两女,这名头传了出去,好听么?”

“娘娘就是太为陛下想了!”小龚氏越发的不平,愤然道,“陛下却还那么对娘娘!”狠狠的瞪了眼树下的安平王,怒道,“若不是为了陛下,我就要劝娘娘不如把满宫里的人都叫过来看一看这位大王的性.子!怪道安平王妃出身那么好的王妃,都被他气得在娘家不回王府呢!不愧是当着公主的面追砍过原配的!”

说到这里,她又想到了这几日与冷美人雪美人争宠时受到的明枪暗箭,一股脑儿都堆砌到了安平王身上,实在是气愤难平,举目看了周围都是澄练殿的人,眼珠一转,忽然蹬蹬几步跑到了安平王跟前,嘴里叫道:“你这个畜生!叫你送那两个贱人进宫害人!叫你对宣徽娘娘无礼!”

抬腿一脚就对着安平王身上踹去!

牧碧微与阿善都没把她这泄愤的举动放在心上,到底小龚氏不过一个寻常少女,那安平王好歹底子放在那里,让小龚氏打几下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所以都站在原地,口中关切的道:“龚中使切莫气坏了身子!”

“初一别生气,唉…你踹的可别叫人看出来!”

冷不防聂元生平静而低声的在牧碧微主仆跟前道:“既然喝醉了酒又把自己撞晕,先前若是没撞出几处乌青来却是奇怪了,龚中使果然细心!”

此话一出,牧碧微立刻道:“初一,本宫觉得安平王这厮实在欺人太甚!”

“龚中使,踹人若想对方最疼,发力却该是这样的…”阿善不肯落后,现场教导道。

连挽襟也凑热闹:“龚中使穿的是丝履,当心踹疼了自己的脚,奴婢今儿倒是恰好穿的木屐,中使请看这底是拿上好的木头锯的…”

哈,让你们失望了

安平王木死

毕竟是太后嫡长子

就这么死了事情就大了

当然

他又要养伤了…

还有,裳裳汝要的虐挽袂,你看,名声上小虐了一把…

第一百十三章 神马叫霸道

“母后!儿子着实是被那牧氏并聂元生陷害的!”安平王面色苍白,几乎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扑到高太后跟前哭诉,“儿子岂敢对母后撒谎?”

上首,高太后任他一把抱住自己双膝,整个人都被气得微微发抖,闻言狠狠一拍桌子,大声叱道:“你骗哀家难道是头一回吗?三年前,哀家明明摆摆跟你说,叫你不要为个庶女费那个心思!若是实在心疼,出门时多给几分嫁妆,芙娘是个大度的,只要你不越了规矩打了她的脸,她定然是不会与你计较这些!结果呢?你前脚才在和颐殿这儿答应了哀家,后脚就撺掇着二郎到三郎那儿去糊弄!害得三郎伤了心,连带着二郎与哀家都被他怨上了!”

安平王哭诉道:“那是儿子一时糊涂,可也就那么一回…”

“就那么一回?!”高太后冷笑,“那么去年哀家寿辰,堂堂安平王府闹出了那么多事情来,你为了个贱姬扫了王妃的面、扫了世子的面,连高家都跟着丢了脸,哀家当时把你叫到这里来是怎么说的?!你说!”

默了一默,安平王才面带惭色道:“母后要儿子将宝姬打发了,去高家接回高氏,然后将恣娘交与高氏抚养…从此好生过日子。”

“你倒是还记得哀家的话!”高太后被宋氏再三抚背又端茶递水的低声劝说着,到底把心气按捺下来,一字字道,“那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安平王止了哭泣,无奈道:“母后,不是儿子要违背母后懿旨,实在是儿子早年糊涂,为着宝姬的缘故给了高氏许多没脸的地方,因此儿子去接高氏时,她要儿子把不只宝姬,连宝姬一家都打发了,儿子想着这也还罢了,可宝姬走了,恣娘就要交给高氏养,高氏这会就要儿子连宝姬一家都打发了,可见对宝姬的痛恨!既然如此,高氏岂能待恣娘好吗?何况毕竟儿子才是王府的主人,如此越发的惯了高氏了!所以儿子就说只送走宝姬一个,其他人留着伺候,当初高氏下手狠毒,宝姬的家人这会也就剩了两个小郎君并一个老妇罢了,高氏这样也容不下,这哪里是王妃应有的气度?高氏固然是母后的嫡亲侄儿,儿子可也是母后的嫡亲之子啊!”

高太后大怒:“一个贱婢!还挑唆得堂堂王府被满邺都看了笑话!如今芙娘只叫你送了她一家子走,哀家只看到了她的心慈手软!叫哀家来说,这种祸乱家宅的贱妇合该立刻打死了拖出去!看看还有没有这样的毒妇敢作乱!你倒是爱屋及乌得紧!”

“到底恣娘也是儿子的骨肉,何况儿子膝下惟她一女…”安平王还是不甘心的解释道。

高太后气得又拍了一下几案,慌得宋氏一迭声的劝着:“太后仔细手疼!”

又埋怨安平王:“大王也是做了阿爹的人了,怎么还不能体谅太后的心情?当初太后与大王说得好好的,何况大王若与王妃和好了,将来子嗣多了难道还怕没有嫡女让大王疼吗?从来只有人家盼郎君盼不到的,什么人家会少了女郎?”

高太后这两年身边得力的心腹渐渐凋零,如今就数这宋氏最为亲近了,她是一心一意忠诚于高太后的人,想来说话不怎么避忌的,这会当着太后的面数落安平王,安平王也拿她没办法,只有心里暗恨罢了,道:“儿子从前的确做过许多伤了母后心的事情,可这一回,儿子敢对天发誓——儿子进宣室殿前绝对不曾饮酒,更别说对牧氏身边的宫女非礼!却是那牧氏假称有事与儿子商议,将附近的宣室侍者打发了,却使贴身宫女闵阿善将儿子打倒不说,那聂元生也趁机偷袭…”

安平王话还没说完,高太后已经不耐烦的道:“你就是再想骗哀家,却也编造个靠谱些的说法!那闵阿善是会些拳脚功夫,这哀家也隐约听说过!可她怎么说也只是个妇道人家,如今也有些年纪了,收拾几个力气大些的宫女许是行的,你呢?你是先帝一手教导着弓马娴熟的!如今正当盛年,会被一个宫女打倒?你有这个脸说,哀家都没这个脸听!”

“那闵阿善猝然出手,儿子一时不防备才着了她的道儿!”安平王委屈得想吐血,他被牧碧微与聂元生算计,打得旧伤发作又污蔑了一个在宣室殿纵酒、调戏宫女等罪名——更可怕的是,牧碧微当日趁着他还昏迷在宣室殿的光景,留了聂元生收场,自己马不停蹄的离去——聂元生命小内侍把他抬到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安置,确认他死不了后,就以“莫要扰了陛下的兴致”,一直到两个时辰后,他见到姬深又谈了片刻,才“恍然大悟”的想起来,轻描淡写的告诉姬深,说是安平王在宣室殿里醉倒了。

姬深自然不当一回事,随口命了两个人去伺候,伺候的人当然也很小心,轻手轻脚的不敢打扰了他“酣睡”,如此等安平王醒来已经是半夜,那时候牧碧微早就在和颐殿里哭诉完,更把消息告诉了孙氏等人,谣言传的满天飞,基本上连一些消息灵通的外朝人士都晓得了安平王饮酒误事之举…

安平王欲向姬深告状,不想姬深虽然不在乎一个宫女挽袂,但谣言汹汹,都说冷美人与雪美人本是安平王爱姬,送与姬深后又后悔,这才饮急之后把挽袂看成了冷美人或雪美人…固然两个新宠又是撒娇又是生气的把事情挡了回去,姬深却也没信安平王的说辞——他那弱不胜衣楚楚可怜的小心肝——呃,虽然是前任小心肝,但如今到底还当得一声“微娘”的爱妃会是一言不合挽袖子抽人的主儿?

简直胡说八道!

当年他看中了牧家女郎,不正是因为姿容之外的那种柔弱风仪,使人望之则心生怜爱?

至于牧碧微会武功嘛…女郎家家的几下子花拳绣腿,在安平王跟前够看么?

还有聂元生,这可是他的头号忠臣,若是没这个中书舍人日以继夜的顶着,他哪来这么逍遥的亲政日子过?而且聂元生除了当年阻止安平王请封庶女外,这些年可从来没干过什么明显针对安平王的事情。

就算这件事情,那也是安平王对聂元生有怨才对,聂元生很大方的嘛!想想高节,当年曾当众羞辱过聂元生,连姬深都因此对这个表兄不待见,聂元生却是外举不避仇,竭力推荐他年纪轻轻就任了尚书之位!

何况牧碧微离开东暖阁前,才提了一番安平王请封庶女事,姬深心里便想着多半是安平王酒后失德,担心自己为了冷美人和雪美人追究,而且又与聂元生有怨,这才胡乱捏造了事情经过,欲拖聂元生下水。

姬深对自己兄长,尤其是救过自己的兄长到底有几分手足之情的,又有冷美人和雪美人在旁不住的求情,也不想和他计较什么,但也不欲为了这事叫“无辜”的聂元生受委屈,因此敲打了几句安平王,使他以后无事不必进宫——尤其是妃嫔常经过的地方他就不要去了,便将他打发了。

安平王这一口气…

到底只有到和颐殿来了,他当自己是过来向高太后诉冤,求高太后主持公道呢!不想高太后这儿正等着他——高太后就从来没觉得安平王这么不省心过!

虽然对牧碧微印象不是很好,牧碧微过来哭诉时,高太后也没给她什么好话,但高太后却绝不认为牧碧微有这个胆子,敢在打了自己儿子后,还上门来哭诉!

再加上安平王一贯以来的表现,高太后哪里会不相信?

这会就冷笑起来:“牧氏和聂元生要害你,当时为什么还要把附近的侍者都赶开,替你遮掩?聂元生为什么不去请太医,好把事情闹成了定局索性给你定个不宜起身宜静养的名头?这两个人哀家是不喜欢的,但昨儿处事哀家竟也怪不得他们!那些个谣言也都是孙氏之辈传出去的,说来说去总是你自己不争气!”

见安平王一脸激愤,高太后越发觉得他无理取闹,喝道:“既然你还不死心,那么哀家再问你一句——你说闵阿善是趁你不防备的时候把你打倒了?哀家倒要问你一问——先前你对那叫什么挽袂的宫女无礼时,是闵阿善出来拦了你一拦的罢?”

安平王愤然道:“儿子并未对什么宫女无礼!”

高太后懒得理他,径自道:“那牧氏本是宫中妃子,她也算是得宠的,所以宣室殿是常去的,身边尚且跟了一群侍者,你这回进宫,别告诉哀家是一个人都没带!”

这话一下子问得安平王嗫喏起来:“进宫到底不比外头,儿子着实就带了两三个人。”

“三郎在这上头的规矩不是很紧,你又是他嫡亲的兄长。”高太后冷冷的道,“再说这世上就是寻常富贵的人家,出门总也得带个小厮听使唤…那么你说你当时自己不防备所以被牧氏身边的宫女袭击了,你带着的那些个人呢?但凡有一个人在旁边,岂会不帮你挡着?若是有这样不开眼的奴才,哀家这会就传过来问清楚了,当庭打死!”

安平王小声道:“儿子因有事情与聂元生说,所以就没叫他们在附近,那牧氏也是恰好一头闯过来的,她骗了儿子看着她把宣室殿的侍者都赶走了,儿子的人就被赶得更远…”

“嘿!”高太后冷笑着问,“你不是说你进宫是寻三郎的?怎么又变成了为了和聂元生说事情,把跟着的人都打发远了?莫不是酒喝得太多所以记糊涂了?!”

安平王差点一口心头血喷出来!

“看看你如今这个样子!”高太后恨铁不成钢道,“脸色惨白步伐发虚!哪有一点点平常的意气风发!那两个美人送进宫,当时哀家就不赞成!你还嫌三郎好色轻德的名声不够响亮吗?可既然送了,宫里也不缺那么两个人,哀家也不说什么了!不想你这样子的不争气!这天下什么样的美人你弄不到,哀家拦你了吗?啊?只要你不像那宝姬一样宠到了不给王妃脸面的地步!合着那对双生美人就是举世无双了!?你这个不中用的东西!还有脸过来要哀家给你做主!你若不是哀家亲生的,昨儿做出那么糊涂的事情来,哀家就非要好好教训你不可!”

“那牧氏不过到母后这儿恶人先告状一回,母后竟然信了她也不信儿子,这叫儿子心里怎么想?”安平王一句话才说话,高太后已经抓起手边一把核桃砸了过来,口中喝道:“哀家打你这没良心的东西!那牧氏是什么身份什么人?借她十个胆子敢打了你之后还到哀家这儿来哭诉告状?!你自己说说你在女色上头做下来的糊涂事情还少吗?上回的事情闹得哀家在你舅母跟前好大的没脸!如今你还想怎么样?叫哀家替你把那什么冷美人雪美人再弄回去?你也说得出口!”

核桃砸得安平王抱头鼠蹿,几处伤处越发的痛了,恨恨的被赶出和颐殿。

被高太后再次问计的温太妃,略作沉吟,对高太后道:“太后容我说句实话——谣言止息倒还在其次,这冷、雪两位美人,却是不能留了!”

“哀家也不在乎这两个东西,给三郎解解闷罢了。”高太后沉着脸道,“只是三郎原本喜欢的那几个就没个知规矩的!论来论去竟是那牧氏最好——她最好,为着一个宫女居然就来说堂堂王爵的不是!你看看这牧家的规矩!”

温太妃道:“太后,这些都是其次,如今采选在即,宫里再添新人,还怕没有胜过了那冷美人与雪美人去的?到时候陛下想不分心都难!”

高太后皱起眉:“那么不如留到采选结束新人进宫…”

“那谣言里可是说,安平王之所以会对牧宣徽身边的宫女无礼,都是因为惦记着原本送与陛下的美人…”温太妃含蓄的说道,“这兄弟之情…岂能叫两个女子毁坏了去?”

高太后闻言,悚然一惊,手里茶盏险险就落了地,她一身冷汗道:“亏得姐姐提醒!哀家只为宫里那几个东西心烦,又被大郎这不争气得气晕了头,却把这个给忘记了!姐姐说的再对没有——不过两个美人,哪里就能让她们离间了大郎与三郎?!”

吩咐宋氏:“速速去办!”

温太妃慈眉善目的笑了笑:“太后这是关心着安平王,关心则乱,才一时没想到!”

…………

两位美人耐久木了…

现在知道微微的盘算了吧?这就是一箭三雕计,打伤安平王,一则自己出气,二则让他伤势发作暂时没法接手左相,给小聂争取时间,三则谣言跟上让太后出手解决掉两位美人…

所以,当初安平王请封庶女、安平王府闹出事来的坑,在这里略填…神马叫略填呢,就是这两处还有更大的用处的…提醒在这儿了哟!

第一百十四章 余韵

冷美人与雪美人双双暴毙的消息传到澄练殿时,牧碧微正依在窗下的锦榻上叫素丝捶着腿,自己拿了本闲书看着,闻讯就笑了:“总算能清净几日。”因想着姬深为着二美连自己的颜面都扫了,就又问了一句,“陛下怎么说的?”

“陛下被太后叫到和颐殿里劝了一回,加上右昭仪几个都去了宣室殿安慰,如今却已经没什么事了。”阿善笑着说道,“她们哪里是去真心安慰陛下呢?一个个话里有话,直差说冷美人与雪美人进宫前就与安平王有染,是存心给陛下戴那绿帽子了,陛下听着对冷美人和雪美人也不怎么想了。”

牧碧微慢条斯理的道:“这样也好,不过两个美人,莫非还要陛下心心念念个没完吗?也不怕折了她们下辈子的福气,届时连人也做不得!”

阿善抿嘴笑道:“安分守己的好日子不肯过,非要没事找事,就是有天大的福气也禁不住这样的折腾啊!”

“本宫倒觉得安平王这一计甚毒。”牧碧微偏了偏头,示意素丝住了手,把腿收回来,一挂珊瑚流苏在她鬓边划出一道弧线,赤红如火的珠子与她白皙姣美的面颊相映格外夺目,笑着道,“你说冷美人与雪美人位份又不高,论美貌也谈不上压得六宫无颜色,不过胜在了气度被教导得偏于清冷,为宫中所无,又难得是双生子,生得一般无二罢了,却是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敢不把六宫放在眼里?”

“奴婢瞧她们被安平王调教清冷孤高的气度时怕是教得差了,以为骄横跋扈也算孤高清冷呢。”阿善对冷美人和雪美人自然是没好话的。

牧碧微反问道:“便是如此,人总有趋利避害之心,皎月殿那一次,还可以说她们不甘心被高位妃子以资历和位份所压,故意挑衅,那么本宫去东暖阁那次,这两个人却是无理取闹了,当日之事乃是右昭仪牵的头,本宫一直落于人后的,你们说冷美人和雪美人忽然纠缠起了本宫这是为什么?”

阿善撇嘴道:“奴婢看多半是安平王挑唆的!”

“奴婢也觉得与安平王脱不了关系。”挽袂跟着说道,“若不是这位大王闹出个救驾的事儿来,那左相的位置怎么会轮到他呢?”

挽襟抿嘴一笑:“可笑这安平王,为了一个左相之位,前朝后宫都算计着,差点把自己的命都搭了进去!还是先帝嫡长子呢,这般的龌龊!”

众侍唧唧喳喳的说了一片,牧碧微却忽然道:“你们说的也对也不对。”

“娘娘的意思是?”阿善代众人疑惑的问道。

“这两个人既然是安平王送进宫来的,那么行事做派出自安平王的指使那是毫无疑问的了,问题是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牧碧微慢条斯理的道,“你们可想过?”

却是挽襟转了转眼珠,拍手笑道:“奴婢想到了一点!”

“哦?你说说看。”牧碧微含笑道。

挽襟道:“这冷美人和雪美人一进宫来就得了专宠,陛下留她们在东暖阁里住着连宫室都顾不上赐,冷落六宫不说,连两位公主都挨不得近前!到了这个样子,那两位美人又怎么能不叫六宫怨怼上呢?因此索性处处与六宫作着对,如此若有什么差错,六宫里都得担着干系,下手反而要仔细。”

“不错!”牧碧微笑了一下,道,“究竟挽襟更明白些。”

挽襟忙道:“这是善姑姑和大家让着奴婢呢,奴婢可不信除了奴婢没人猜到!”

牧碧微不去理她的谦逊,道:“皎月殿里见的那一回,这冷美人和雪美人是摆明了车马要和六宫过不去的,如今这儿也没外人,本宫说一句实话——这宫里头能够做到一宫主位,而不是靠着娘家势力和太后偏爱的,那都不是省油的灯!就凭这冷美人和雪美人,也想挑衅六宫,之所以还能够逍遥了这么些日子,一来右昭仪与何氏心有顾忌,她们命好赶着宫里头人人都有更重要的事情压着,都腾不出手来!二来本宫也有留着她们扫孙氏那些人颜面的打算,何况皎月殿里最丢脸的本就是孙氏她们,本宫懒得做那出头的!不想她们竟是直接惹到了本宫头上!”

挽袂哼道:“这却是她们的不智的,把咱们娘娘当成了右昭仪与何光训那样的好欺负呢!也不看看咱们娘娘是谁!”

“这回若不是恰好在离开宣室殿的时候撞见了安平王,旁边又有聂舍人在,可也没这么好解决她们!”牧碧微冷笑着道,“你们看,在这宫里要收拾两个美人不难,问题是她们一直住在宣室殿,若是忽然出了事,可不仅仅是两个美人甚至陛下新宠出事这么简单——那儿可也是陛下住的地方!”

众侍仔细一想,都肃然起来,挽袂庆幸道:“亏得这回是太后出的面!”

“嘿,还有一重难处,她们是两个人,又都不离陛下左右,最难得的是生得一般无二,就是本宫在皎月殿上光顾着分辨她们了,也就能够以声音相辨,想来就是陛下,若不仔细些也难分清楚的。”牧碧微冷笑着道,“所以若想对她们做什么,这双生子又是一重麻烦,一个不仔细留下了痕迹,那就是引火烧身的事情!”

“安平王当真是狡诈,怪道他要送对双生子进宫呢!”众侍议论着道,“好在如今这对祸害可算没有了!”

牧碧微闲闲的道:“本宫想着啊,就算没有太后出手,这对双生子可也活不得太久的,她们啊恐怕本来就是安平王送进宫来探路的!”

众侍都惊讶道:“娘娘为何如此说?”

“这两个人是惟恐六宫不恨着她们,当着陛下的面就胡乱攀污本宫!”牧碧微眯起眼,慢慢的道,“自然陛下虽然偏爱她们些,但也不至于就这么信了…可是,你们说,若是没有这回安平王醉酒闹事这回事,本宫离了宣室殿,不几日,冷美人或者雪美人忽然死在了咱们长锦宫里或者只是附近,你们说陛下会怎么想本宫?”

阿善悚然动容:“安平王好毒的算计!他这是叫这对双生子先拿命害得娘娘被陛下疑心了…”

挽袂等人诧异问道:“可即使如此,安平王在后宫的助力也没了啊!”

“愚蠢!”阿善轻斥,“采选在即不说,就算没有采选这回事,冷美人和雪美人是怎么进宫的?安平王就不会再送几个人进宫吗?这天底下的美人什么时候少了去?”

牧碧微若有所思的低声道:“这回倒是上天也在帮着本宫,所以路上撞见了聂舍人与安平王呢!”

“亏得聂舍人提醒了。”阿善含蓄的说道,当时在场的几人都想,若不是聂元生在瞬息之间想到污蔑安平王舍不得冷美人和雪美人、又撺掇着孙氏把兄弟争美的谣言宣扬得满宫都是,想借太后的刀杀双生子可没那么容易…

第一百十五章 姬恣婚事(上)

虽然安平王醉酒非礼牧宣徽近侍的消息隐隐约约连宫外也听到了消息,但广陵王与宣宁长公主到底是他同母的弟妹,知他旧伤发作,总也要登门探望的。

宣宁长公主因为与安平王妃高芙自来要好,又对那宝姬并姬恣都十分的看不上眼,上门时就带着几分劝诫之意,进了安平王府见里头冷冷清清的,固然有着季节的缘故,可因王妃不在府,到底显出底下人的杂乱来,到了姬煦的院子外,见只有姬恣一个人带着使女仆妇迎出来,世子姬恞竟不在,她先入为主,没怀疑姬恞不孝,倒先疑心起了姬恣,扫了她一眼,先冷冷问:“怎就你一个人在这里?竟没人告诉你大兄么?”

这姬恣如今也有十四五岁了,虽然论亲缘也是宣宁长公主的侄女,但因安平王妃的缘故,宣宁长公主不甚待见她,这还是头一回正眼打量,却见她生得眉目妖娆,十足的似了她那生母宝姬,头上绾着双螺,远山眉桃花眼,琼鼻樱唇,许是因为庶出却极受宠爱的缘故,眉宇间骄横之气里也藏了一分阴鸷——这么一打量,宣宁长公主却又挑出了一件错处来——

“你阿爹旧伤发作卧病在床,你倒还有闲心打扮?这是谁教给你的规矩?”宣宁长公主的视线停在了她眉心翠钿并两颊圆靥上,怒喝道!

姬恣非但面施脂粉、近觉香风袭人,衣裙颜色也鲜嫩得很,她上穿银红掐银丝缠枝芍药枝叶对襟宽袖衫,腰间一条多宝嵌缎缀珠带,用玉勾,下面系着姜黄撒绣蝴蝶恋花的曳地裙,胸前一只璎珞圈外,还有一串珍珠链并赤金链子坠着块婴孩手掌大小的羊脂玉,雕做了仙鹤衔芝的形状,腕上两三对镯子,质地都是玉石,款式却不一,腰中另还系了一对藕荷色玉佩压裙角,这一身富贵已极,可耳畔那一对水精环,却将通身的珠翠都压了下去——就是宣宁长公主自己在姬恣这个年纪时,不是大典也鲜少装束得这般隆重的,更别说姬恣不但不是公主,连县主也不是,她这身装束里不知道逾越了多少地方!

“姑母请息怒。”姬恣被宣宁长公主这么一喝,面上也露出了一丝惧色,却小声道,“我这么打扮…却是依着阿爹的意思啊!”

宣宁长公主哪里肯信?

当下骂道:“满邺都都晓得你阿爹宠着你们这没规矩的母女两!可也没见过谁家的女郎,阿爹躺在榻上,不摘了环佩挽了袖子近前侍奉汤药,反而越发高兴打扮得兴兴头头出来迎客!你当你是什么人?阿爹病着,嫡母不在,你倒是高兴了?这穿红着绿戴金佩玉的——你当你阿爹嫡母当真不好了你能好?!”

她这里骂着姬恣,姬恣自也不敢回话,却听室中有人咳嗽了几声,有气无力的道:“二娘既然过来了,有什么话只管对孤说罢,何必对着小孩子发脾气?”

这声音正是安平王,宣宁长公主瞪了一眼姬恣,一甩手进了内室,见安平王苍白着脸色躺在榻上,旁边两个侍女默不作声的伺候着,见宣宁长公主进来,行了礼,搬了绣凳到榻边,宣宁长公主坐了,看到自己同母长兄的憔悴,心里也不忍,便温言道:“大兄,伤势可要紧?”

“就是要紧孤也不能不撑着,不然孤一死,旁的人自有依靠,却叫孤这可怜的女儿往哪里去?”安平王因听见了宣宁长公主方才之言,对她的问候就不冷不热的,姬恣这时候恰好跟着进了来,闻言眼眶就是一红,叫了声阿爹扑到榻边,呜咽道:“阿爹若是有事女儿也不能活了!”

安平王从被中伸出手来,抚着她的顶发叹道:“好孩子,为着你,阿爹也不能出事,你且放心罢。”

宣宁长公主素来是被先帝和高太后宠大的,因是先帝唯一的嫡女,在先帝跟前的体面比几个同母兄弟还要大,对安平王虽然有手足之情,却没什么敬畏之心,这会就冷哼道:“大兄这话说的倒仿佛我今儿是专门来欺负了你这庶女一般,却是好笑,大兄旧伤发作,府里无人主持,她也有这点年纪,又不是还小,竟不知道打发人去迎回嫡母主持,使嫡兄侍奉榻前,专门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是做人儿女的道理吗?”

“孤就爱打扮女儿又如何?”宣宁长公主不惧安平王,安平王却也不喜欢这个骄横跋扈的妹妹,当下就冷了脸,“要说逾越——阿熏你做公主时,什么样的首饰不敢佩带什么样的衣裙不敢穿?先帝可曾说过你半句?怎么如今孤做了阿爹打扮下自己的女儿你倒是有话说了?”

姬熏是宣宁长公主的名字,名从兄弟,这足以证明她历来的宠爱,这会被安平王一说,也是怒火从心底冲起:“原来大兄也记得我是做公主时?我之生母当年是正宫皇后,如今是甘泉太后!那么大兄的女儿生母是谁?一个不上台面的姬妾而已!连县主都不是,大兄竟把公主的钗环首饰都堆了她身上,怎么就不想想她配吗?”

“原来阿熏今儿过来是来跟孤问罪的。”安平王到底有伤在身,和宣宁长公主发作了这么一番,就感到了疲惫,他闭眼道,“孤不与你多说了…你只管向母后告状去就是!”

宣宁长公主气得不轻:“合着大兄就是这样想我?”

两人越说越僵,眼看就要吵起来,姬恣却是不敢上前劝说的,只捏着衣角趴在榻边发急,幸亏外头来人报了一人:“广陵王来了。”

“二弟也来了?”因着广陵王跟着就跨了进来,宣宁长公主到底敛了敛脾气,勉强问了一声。

广陵王忙道:“霭阳原本闹着也要过来,怕她吵了大兄,所以安抚了她几句,不想倒是落在了二姐之后。”又问安平王,“大兄伤势可要紧?”

同样一句话,安平王究竟给广陵王些面子,叹了口气道:“不妨事,不过是好的慢一些罢了。”

宣宁长公主就冷言冷语道:“方才我也这么问来着,大兄到底看我不顺眼呢!不就是帮着大嫂说过几句话么?不提多年夫妻之情了,就是嫡亲妹妹也还比不上一个姬妾!”

广陵王赶紧圆场道:“二姐何至于言此?想来大兄病中心情抑郁!”

安平王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道:“孤不敢当长公主探望,长公主若是还念着一点兄妹之情,求你往后也不要过来了,容孤苟延残喘几日,将女儿后路安排安排罢!”

他这么一说,广陵王再圆场,宣宁长公主到底怒气冲冲的走了。

广陵王一路替安平王说好话说到了安平王府门口,也只换来了一句“大兄如今只惦记着他那姬妾同庶女,哪里还有旁的人的份?就是母后都未必能提了,我这个妹妹又算什么”,宣宁长公主这么一走,广陵王却不能就这么撒手不管,他却是受了高太后所派,今儿要趁机劝和安平王夫妇的。

就他自己来看,安平王府如今没个正经的女主人,安平王自己又伤势发作,实在很不像样子,因此目送宣宁长公主走了,折回安平王的内室,先安慰道:“二姐就是那个性.子,自来说话都是有口无心的,大兄不要往心里去,都是自家兄妹,还能记恨不成?过几日我去劝她一劝,使她来与大兄赔礼!”

“阿熏的脾气我也清楚。”安平王因宣宁长公主走了,语气也温和了下来,叹道,“她和母后都是一个心思,皆是站在了高氏那一边的,宝姬如今…”说话间看了眼姬恣一眼,见她因宣宁的甩手而去至今还有点不知所措,面上露出怜惜之意,“就是还好好的,也护不住恣娘了,二弟你也知道我就恣娘这么一个女郎,一向宠她宠得紧,可高氏却因此十分的看不过眼…唉,母后与阿熏都是嫡出,自然是看庶出之女不顺眼了,可恣娘又哪里得罪过她们呢?”

广陵王是高太后爱子,最是讲究规矩的,嫡庶分明利于家宅安宁,这一条是高太后反复灌输,在广陵王府一直都是遵守而行,更何况他和曲伯蘩恩爱和谐,广陵王府里嫡庶向来分明,此刻便正色道:“要说到恣娘,我却也要劝一劝大兄!嫡庶分明是古制,遵此而行才可使后院安宁,恣娘是大兄爱女,大兄若只是与她衣物穿戴上有所纵容,也该由大嫂提出,这才是正理,毕竟我等都是男子,这后院之事,既然有了王妃,自然该是交与王妃打理的,不然,娶妇难道只是为了延续子嗣吗?所谓夫妻一体,又所谓男主外,女主内,这后院之事,除非王妃当真做错了,那么也该私下里说才是,如今既不闻大嫂亏待庶女,大兄又为何一定要先入为主,以为大嫂是那样的人?数百年高家,比本朝与前魏渊源更长,高家的家教,几时出过妒妇?不说旁的,只看四弟,母后何尝不是照料有加?”

广陵王劝说安平王不要先入为主的以为安平王妃会亏待了姬恣,实际上他自己却是先入为主,与宣宁长公主一般,认为安平王这么不喜高芙,十有八.九是因为宝姬母女的进谗,因此说这番话时也不避着姬恣就在跟前。

姬恣听了心头委屈,眼泪就掉了下来,安平王见到,叹了口气,略有些绝望道:“二弟也当我是听了宝姬或恣娘的话?如今我也不过而立之年,莫非就糊涂了不成?”

“尊敬嫡母乃是应尽之责。”广陵王缓缓道,“今日若大嫂与侄儿都在此处,这些话我也不说了,但大兄伤势发作这样的大事,恣娘竟也不肯通知高家,这是什么意思?”

“我儿,你先回屋去罢,莫要伤心,你二叔与你见的少,又听了外头风言风语,才这样想你。”安平王叹了口气,疲惫的挥了挥手,命姬恣退下,这才对广陵王缓缓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与高氏之间…唉,不提也罢。”

他道,“你是我兄弟,又不比三郎乃是帝王,说话自有不便处,我有一事求你,还望你不可推辞!”

广陵王皱眉道:“大兄有话直说,咱们既然是兄弟,又何来一个求字?何况我还是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