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家家户户都守在电视机前,就等着《新闻联播》之后,放《白娘子传奇》。

在电视剧开始之前,广告出来的时候,大舅大舅妈他们就都看到广告了。

大舅妈一边纳鞋底一边看电视,还对着广告中的模特笑道:“你们看这个姑娘长得像不像我们家飞飞?”

大舅五十岁了,眼睛有些花,戴着老花镜凑到电视机前:“还真有点像。”

广告中介绍完产品功效后,镜头又转到李拾光脸上,还是个大特写,大舅妈稀奇地笑道:“真的很像啊,一模一样!”

大舅就好奇:“是不是我们家飞飞啊?”

“那肯定不是啊,飞飞在京城读书呢,读那什么生物专业,听说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大舅妈动作麻利地用顶针将针穿过鞋底,再将麻线抽出来:“还能跑到电视上去?你也真会想。”

大舅赞同地点头说:“那还真是。”

镇子上看场子的小叔叔也看到广告了,连忙说:“快看看快看看,那是不是我家飞飞!”

“什么你家飞飞?你看到谁都是飞飞。”小婶婶翻了个白眼。

小叔叔不服气道:“这不是我家飞飞是谁?她要不是飞飞我把头给你!”

小婶婶无语地翻个白眼,和小叔叔怼了起来:“她要是飞飞我也把头给你!”

小叔叔转头问郝文学他们:“你们说她是不是飞飞!”

郝文学他们也不确定,摸了摸光洁溜溜的下巴,啧了下嘴:“还别说,长的真挺像的。”

小叔叔确定地说:“什么挺像?那就是!”

大家就都笑了起来,没把小叔叔的话当真。

当初承包竹子湖的时候,李爸爸就在镇上的竹子湖边上买了三亩地,建了一排正方形的平房,中间是一个大水泥厂,里面有个篮球架,平时没事,郝文学和他的一帮子兄弟们就在这里打打篮球,平时镇上附近的小年轻们也都聚集到这里来打篮球,渐渐这里也有了人气。

离这里不远处就是码头,没到逢三六九赶集的时候,码头边便停满了机船,河对岸的村里人就会集体到镇子上来赶集,这个时候码头附近就聚满了人,过来摆摊卖甘蔗的、买冰棒的、买水果棱角的、还有乡下积攒的土鸡蛋什么的,全都聚集在这里来卖,有时候他们还没去集市中心呢,就在这里把货给卖完了。

小叔叔一家虽然在华县县城里买了房子,平时却只有李爷爷李奶奶带着李炜光和李晖光在那里住,他们就住在这一排平房里面看竹子湖,俗称看场子。

这一排平房就建在竹子湖边上,一头通向竹子湖,里面还有两艘汽艇,平时他们就是开着汽艇巡逻的。

郝文学他们都住在这里。

除了他们之外,在临县的姑姑也看到广告了,因为广告中的姑娘像她外甥女,她还特意多看了几眼,稀奇地说了几声真像,就没再说什么,等着看电视。

《新白娘子传奇》在这个年代实在太火了!

火到千家万户,一到电视剧播放的时间,就全部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连广告都舍不得走开。

由于最开始,他们对市场的反馈并没有多少信心,所以在一开始生产的时候,并没有生产太多,毕竟这个是有保质期的,一旦销售不出去,就要全部砸在手里。

所以在商场铺货的时候,并没有铺太多,谁知道越来越多的人去商场问‘拾光’护肤品。

最开始形成市场的是京城。

京城的商场非常多,又是在本地,加上有‘拾光’美容院几年的口碑,京城本地人都知道哪些达官贵人家的贵女,豪门贵妇等都是‘拾光’的常客,她们都在用‘拾光’的护肤品,所以京城的人对于‘拾光’新出来护肤产品接受度非常高。

其次就是沪市。

由于‘爱美丽’原本就是沪市的品牌,它的厂家全部都在沪市,在‘爱美丽’倒闭之后,李拾光接收‘爱美丽’的设备和员工时,在选址上,就将工厂设在了省城的郊区,离沪市非常近。

涂先生在沪市的国企待了三十年,人脉非常多,沪市各大商场的铺货渠道十分顺利,卖的也十分火爆。

这款产品之前已经在拾光美容院进行使用和销售,同时,涂邵东和李博光也在向其它渠道进行销售,比如希尔顿这一类高档酒店,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但因为他的身体原因,经不起劳碌,具体事宜还是由李博光在做。

经过三年多的历练,李博光现在已经能够自己独当一面。

这三年多,邵先生基本是由李博光一手照顾,李博光在某些方面还是和李爸爸很像,有时候会很死心眼,比如当初在邀请涂邵东先生出山时,知道他家中的情况后,将涂先生接到京城,他便尽心尽力的照顾,估计对于李爸爸李妈妈他都没有如此无微不至的照顾过,即使他出差在外的时间,也会将涂先生的生活先安排好。

三年朝夕相处,李博光又是赤子之心,对涂先生又如何没有触动,尤其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遭遇过那样的家庭变动。

如果一开始只是因为‘拾光’对他的投资,他想回报的话,后来他就是将李博光作为亲传弟子一般在教授。

李博光也是个很聪明的人,加上他身上天生的亲和力,他与邵先生平日的相处和亲父子也没多少区别。

除了沪市之外,就是广市和深市。

李博光在深市带了四年,虽然只是小小的电器修理工,但是刘叔确实在商场里开店的,李博光在商场里的时间很长,且他这个人好交朋友,和商场里的经理也都认识。

这几个主要城市之后,之后就是按照计划中的第三阶段,汉市,重市等二线省会城市,当然,其中就包括李六叔所在的Z省省会——杭市。

第124章

李六叔算是最早一批来杭市下海经商的,那时候武林门一带谈不上是杭市的商业中心, 准确地说武林门一带是杭州的近郊, 湖墅路也算市区但有点特别, 它像手指一样从武林门伸出, 它紧贴大运河。大运河的西边因航线的关系也居住着一些人家。东边则基本是农田, 到了大关桥位置反过来了, 东边有人家, 西边则主要是农田。

现在环城北路边上大运河北面则基本上为农田。

李六叔算是占据了进入杭市的最好的时间,早在八十年代初就不顾家人反对,来到杭市打拼, 成为最早实现初始资金累积的一批人。

那个时候杭市才刚开始布局, 武林门西为电子工业区,北大桥为化学工业区、湖墅路北为丝绸纺织工业区、半山为重工业区、城东为蔬菜保护区及食品工业区。

然后是中北立交桥的建设,让李六叔在其中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之后是附近小区的建设,李六叔从最开始的砖窑厂起家,到承包这些大型建筑的材料供应, 到修高速时的材料供应, 一直到现在进入杭市房地产行业, 在李拾光的前世,李六叔已经成为杭市首屈一指的企业家,人脉广阔,和政府官员关系都十分密切。

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受换届时政治斗争的影响, 最终入狱,但也仅仅是一年多就出来。

李拾光到了杭市就上门拜访了李六叔,李六叔在杭市的人脉之广,远超乎旁人想象,只有前世的李拾光知道一些。

‘青春密匙’系列在杭市铺货上架十分顺利,毕竟这里算得上是李六叔的大本营。

等这边一切尘埃落定,李拾光才想顺便过去看看前世的嫂子罗春花。

对于这个提议,李六叔显得很不解:“你和她到底什么关系?这么关照她?”

这个问题李拾光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道:“一个挺重要的朋友的朋友。”

李六叔也没太过探究,“这两年那姑娘变化挺大,倒是脱胎换骨般,若不是看着她变成这样,倒是不敢认了,你想去就去吧,远远的看一眼。”

李拾光点头。

她坐在李六叔的汽车里,有反光玻璃挡着,里面的人能看到外面,外面的人看不见里面。

厂里的人将罗春花叫了出来,李拾光看到她的时候,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前世的嫂子。

三年前看到她实在太过干瘪,太瘦了,整个人又瘦又小,浑身是伤,像个受惊的小鹿,眼里全是对外面世界的惧怕。

如今可能是她在厨房做事的缘故,厨房里的厨师姓王,大家都叫他王大厨,原本是附近厂子里的厨师,后来厂子倒闭了,他也跟着下岗,被李六叔叫来到砖窑厂内当厨房的厨子。

王大厨见罗春花为人勤快,又是大老板关照的人,即使她胆小如鼠,但因大老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过来看看他的情况,他也不敢怠慢,反而收了这姑娘当徒弟,现在厨房内的有些炒菜的活都是罗春花在干。

在厨房工作,王大厨也不是死板的人,每次来了鱼肉之类,看罗春花瘦的身上没有二两肉,就会用锅铲挑起那么一两块大肉,再铲一锅铲其它的菜放在碗里,给她单独吃。

现在她和三年前李拾光第一次见到的样子已经完全不同。

经过近三年的调养,过去长期饥饿和劳累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的身体已经完全长开,身高大约到了一米五八的样子,脸颊丰润。

她是标准的少数民族人相貌,高眉骨颧骨,大眼睛小嘴巴,皮肤有些黑,即使受过那么多苦难,她的笑容依然十分纯真淳朴,仿佛时光厚待她,不曾在她身上留下什么阴霾。

她似乎已经完全融入本地的生活,说着一口地道的本地话,和砖窑厂厨房内的师傅学着烧了一手好菜。

李六叔道:“上次过来听老钱说,她正在和厂里的一个小伙子在处对象,那小伙子就是这附近村子里的本地人,条件还行。”

“对她好吗?”

李六叔笑了一声:“谁不知道这丫头是你六叔我在后面关照,谁敢对她不好?”

事实情况是,那小伙儿已经追求罗春花两年,可罗春花胆子小,开始的时候连厨房都不愿意出,整日缩在灶台下面,灰扑扑的像个小泥人。

小伙儿是附近村子里的人,看着就想帮帮她,平日里帮她买点针线,给她带点牙膏牙刷肥皂什么的,一来二去就熟了。

可惜罗春花胆小如鼠,外面一丁点风吹草动就能惊着她,时间久了,也不知道怎么的对她上了心,可惜罗春花怕人,一直没有答应,直到最近才犹豫地点了头。

小伙儿也算守得云开见云明,可能年底就要办喜事了。

李拾光放心了些。

既然是这附近的村民,这里现在还是城郊区,可李拾光知道,随着王书记接任之后,提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发展、跨江发展’的宏伟计划,这里所有的农村都会因为拆迁而分到不止一套房子,成为最先因拆迁而富起来的一批拆二代,生活十分富足,哪怕是一辈子不工作,光靠收房租就足够一家子人生活。

她远远的看她如今过的不错,也就没有去打扰她的生活,和李六叔默默离开。

罗春花回头静静看着那辆离开的轿车,窑洞内走出一个灰头土脸穿着白色汗衫的年轻小伙儿,凑到她面前在她肩上一拍:“春花儿,看什么呢!”

“车。”罗春花指着已经走远的车。

小伙儿远远看着羡慕地说:“那肯定是老板的车,我什么时候也能有辆汽车该多好。”

罗春花道:“车里有人。”

小伙儿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和灰尘,笑着露出一口白牙,“你傻了吧?车里当然有人,那就是咱们老板。”

罗春花摇了摇头。

从她出来开始,车里就一直有人在看她,她看不到车里的人,不知那人是谁,或许真的是老板吧。

厂里知道老板关照她的没几个人,窑厂的两个负责人,厨房的大厨师傅,因为窑厂负责人对她照顾,其他人自然也不敢欺负她。

她脑海中忽然就想到了那个仙女一样漂亮的女孩,那时她还不懂这里的话,不知道她和她说的是什么,但是她清楚的叫出了自己的名字。

她是谁?

那个把她送到这里的男人,是她的父亲吗?

可她无论向谁打听,都打听不到关于那个男人和那个女孩的事,厂里的负责人也不知道,只告诉她,如果真的感谢她,就忘了过去的事,再也不要提。

她笑了笑,笑容如雨后的天空一样明净,转过头对那白汗衫小伙儿笑着摇摇头:“没事。”

第125章

“你看你这一头的灰。”

小伙儿拿毛巾在脸上随意地胡乱抹了抹,笑道:“现在擦干净了, 一会儿还是一身灰, 我不要紧,你干干净净的就行了。”

罗春花抿了抿唇, 绽出一抹笑来, 又看向汽车离去的方向, 此时已经看不到汽车的影子了。

回去的时候李拾光一直在看着车窗外。

今生的很多事情和前世都不一样了, 比如她和谢成堂, 哥哥和前世的嫂子。

但她希望,大家都好。

这一刻一直团聚在她心头的关于前世的一些郁气突然就散了, 像一阵轻雾,心头陡然一松。

她在执着什么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前世就好比是大梦一场, 梦醒了,日子照常过, 何必让前世的事情困死自己, 这对身边爱自己的人多么不公平?

她一直觉得她除了无法给徐清泓完美的婚姻, 将自己能给的一切都给他了, 其实自己一直有所保留。

她的爱从来都不是完整的。

他应该是能感受到的吧?可是那个傻子, 从来不说。

她心底忽然生出一些细细密密的心疼, 突然特别想他。

距离他加入他老师的项目已经两个多月了,他们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见面了。

她一直在忙碌于事业,仿佛将自己麻木于各种繁琐的事情当中,就能麻痹自己不去想他, 实际上不过是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感,自己骗自己罢了。

害怕再次受伤,便将自己的外壳裹了一层又一层,自以为已经将自己层层剥开,露出里面鲜嫩柔软的里肉,其实并没有,其实里面剥开的依然是坚硬的外壳,真正在她面前一直露出里肉的,是徐清泓。

车子一路开到李六叔在省城的家。

托来省城比较早的福,李六叔在离南湖不愿的保俶山下有一栋房,掩映在层层绿树间。

这里李拾光前世常来,那时这里的房价已经涨到一个天文数字,而这里的房子作为国家稀缺资源早已禁止买卖,除了已经卖出去的部分房产外,都是政府用来招揽国家稀缺人才的重要手段,就好比国大给一些物理系大牛在国大建造的别墅型房子,这些房子价值都在千万以上,但这些物理系大牛只有居住权没有买卖权是一样的道理。

李六叔直接将车子开进去,正在玻璃花房浇花的李六婶看到就特别随意地招呼了一声:“回来啦?”待看到他身后的李拾光的时候,脸上顿时绽出热情的笑容,放下水壶走过来道:“拾光来啦?这都好几年没见了,这一眨眼都这么大了。”

李六婶烫着一头大波浪的卷发,身上穿着丝绸的睡衣,脚上趿着拖鞋,虽然已经四十多岁,却保养的很好,和李妈妈的温婉不同,李六婶身上多了一些妩媚成熟的女人味。

李六婶身上穿着真丝绸缎的睡衣,脚上的拖鞋还是李六叔的,李六叔将鞋子拖了,特别不满地说:“你怎么又穿我鞋子?你自己鞋子呢?”

他干脆不穿鞋子了,自己穿着袜子就走进来,将车钥匙随意地往茶几上一扔,坐到沙发上,指着沙发的另一头单人沙发:“随便坐,当自己家一样,你两个哥哥都去国外了,家里就我和你六婶,想吃什么和你六婶说。”

又指着另外一个四五十岁的女性说:“这是你大姑。”

李拾光笑着点头:“大姑好。”

大姑是家里保姆,有点沾亲带故的远房亲戚,因为家里不好过,李六叔将她人知根知底,也老实,就弄到家里来帮忙打扫卫生,做做饭什么的。

家里就这么一个保姆,每天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都要花去她大半时间,别墅又这么大,总共就她一个人整理,根本忙不过来,所以李六叔家里就显得特别居家。

沙发上抱枕、衣服,木质橱窗架上放着各种不知真假的古董,而且也是没什么品位的乱摆,总之就一个字:乱。

但也特别像个家,看上去极具烟火气。

李六婶嫌李六叔脚臭,在他腿上拍了一下,“快去洗手间把脚洗一下。”

李六叔不动,看看李拾光,见李拾光端正地坐在那里笑而不语,才无奈地起身,从李六婶脚上抢下拖鞋,走到洗手间去,之后速度又极快地出来,不知从哪里翻出两只拖鞋来,扔到李六婶的脚下:“肯定是你浇花把鞋子浇湿了就穿我的,你说说,你又不会种花,整天弄这些做什么?下次再看到你穿我鞋,我把你的花全拔了。”

李六叔随口说。

这样的话他已经说了有十来年,也没见他拔过李六婶一棵花,每次李六婶把花养死了,下次他又带回来一棵放在花房里。

两人从小就这样斗嘴,反正另一人也不放在心上。

房子外面是一出玻璃花房,刚才六婶正在玻璃花房里浇花。

六婶养花技术不咋地,把花养的跟农村菜地似的,但她特别喜欢养,李六叔也就由着她,给她建造了这么一个玻璃花房,里面还种了一簇小葱,平时两口子下面条,就从玻璃花房内掐一把葱,切成葱花洒在面上。

李六婶拿出许多零食放在桌上,大多都是本地产的一些山核桃和山核桃仁,还有话梅之类的东西。

李六叔就问她:“你那个化妆品,现在铺货铺到哪儿了?”

李拾光嫌剥山核桃麻烦,就拿了核桃仁在吃,道:“目前就北上广中心城市和下面的一些省级二线城市,也就这些城市有购买力。”

“宁市呢?”

“没。”

“宁市我也认识些人,回头我带你去见见。”

两人就像话家常一样。

宁市是Z省第二大副省级城市,和省城杭市一个行政级别。

李六叔对李六婶道:“飞飞给你带了她公司产的化妆品,在车上,你回头看看有谁可以送的,送几套。”

他说的是李六婶认识的太太团。

李六婶也是在公司里任职,平时也忙,还得忙着看着李六叔,现在李六叔发达了,又长的一表人才,要是嫌她老了,在外面有了花花肠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