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么一说,谢郢终于认出她了,两边的堂役捕快也都知道赵爷的亲娘改嫁了沈家沟的沈员外,今早赵爷还托人来衙门告了假,竟是因为此事吗?

堂役们你看我我看你,不免小声嘀咕起来。

谢郢突然一拍惊堂木。

衙役们顿时敛声,不敢再交谈。

谢郢比谁都明白,他与赵宴平私交越好,此事就越不能徇私,冷声质问沈樱:“你状告亲兄气死生父,可有证据?”

沈樱有,昨日见证父亲分家的沈家沟里正、两位族老及其小辈,她的丫鬟如意、宝瓶、李叔李管事乃至沈文彪夫妻以及他们的三个儿子、儿媳,都是人证!对了,沈文彪夫妻不是说那些首饰是她自己私买的吗,那镇子、城里两家首饰铺子的伙计、掌柜同样也可以作证,证明首饰都是父亲陪她买或单独买来送她的礼物!

为了定死沈文彪夫妻的不孝之罪,沈樱将她能想起来的所有人都过了一遍!

既有人证,谢郢便下了传讯令,命捕房的捕快们去沈家沟等地拿人。

沈家沟离得远,捕快们一来一去至少要两个时辰,案子肯定要后半晌再审理,谢郢命堂役暂且将沈樱关到牢房,他自去吃饭了,从始至终,都没有多看沈樱一眼。

沈樱坐在牢房阴凉的稻草上,想的全是从小到大老爹对她的好。

沈樱越想越后悔,埋在胳膊上痛哭起来,早知如此,她宁可把方子卖了,也不要连累老爹。

.

下半晌,谢郢重新坐堂审案。

里正与两位沈家族老可以证明沈员外对妻女疼爱有家,休妻弃女也是因为沈文彪惦记沈樱的方子,沈员外无可奈何才用这种方式保护女儿的利益,他们还能证明,沈樱母女离开时,沈员外身体硬朗,并无大碍。

如意、宝瓶是沈樱的丫鬟,她们的供词多不能用,但李管事乃众所周知的沈员外忠仆,又有各首饰铺子的伙计、掌柜能够证明那些首饰都是沈员外自己掏钱买给女儿的礼物,沈文彪夫妻指控沈樱气死老爹的证词便站不住脚了。

只是单独有李管事一人的证词,仍难定下沈文彪夫妻的罪。

谢郢便单独审问了昨晚同时在场的沈文彪的三个儿子、儿媳妇,最终沈文彪的小儿子扛不住压力,如实交待了一切。随着小儿子的反水,沈文彪的大儿子、二儿子夫妻为了不担上欺瞒青天大老爷的罪名,也纷纷招供。

如此,沈文彪夫妻为了争家产气死亲爹,虽然不是故意要沈员外死,但气死也属误杀,按照本朝律法,夫妻俩各杖罚一百,流放三千里。沈文彪的三个儿子、儿媳并未直接对祖父无礼,但亲眼目睹祖父发病而不请医,三对儿夫妻同样属于不孝,按律当各罚二十大板。

本朝重孝,为了警醒百姓谨守孝道,谢郢命衙役们将沈文彪一家带到县衙门前,当众行刑。

沈文彪的三个儿子儿媳都还年轻,二十大板下去,衣裳上见了血,好歹还活着。

沈文彪夫妻一人挨了一百大板,不用流放,直接就死在了县衙门口。

年轻的百姓们看着心惊,那些年长的老者无论男女,都觉得出了口气恶气,这种气死亲爹的孽障,就该落得这种下场!辛辛苦苦将儿女拉扯大,难道为的就是让他们来气死自己?

沈家三个儿媳妇都不能走了,三个儿子勉强站起来,雇了一辆马车,将三个儿媳妇以及咽气的父母搬到车上,在县城百姓的唾骂声中哭天抹泪地回家去了。

赵宴平也将母亲、妹妹扶到了车上。

沈员外的冤屈了了,但老人家还要发丧,沈家三个儿子未必靠得住,还要沈樱盯着。

赵宴平要保护母亲妹妹,连着向谢郢告了七天假。

☆、079

沈文彪夫妻气死亲爹, 按律该罚,没挺过来也是他们的命,怨不得旁人。

沈文彪的三个儿子却都认为知县大人偏心赵宴平、沈樱, 故意让衙役往死了打他们爹娘。他们这样认为, 倒没有想找赵宴平、沈樱报仇,毕竟他们若有这个骨气, 就不会在谢郢审案时一连串招了亲爹娘的所作所为。

三对儿夫妻是担心他们的厉害小姑沈樱怨恨未平,继续勾结官府来找他们的麻烦,民不与官斗,吃了这次的教训, 三对儿年轻的夫妻只想好好守着家产过日子, 不敢学父母那做派,贪心太过, 最后害了祖父, 也害了自己。

六人可都记得板子打在身上的滋味儿,再也不敢进衙门了。

一番商量过后, 沈文彪的大儿子也就是沈樱的大侄子, 代表一大家子来沈樱面前悔过了, 父母当然有错, 但沈大主要唾骂了县城的董家, 特别是那位董大公子, 如果不是董大公子被沈樱拒绝了还跑到沈家挑唆, 就不会有后面的事。

那日董大公子可是极尽挑拨之能, 没有他,沈家现在还好好的。

“小姑, 镇上的胭脂铺子我们兄弟不要,这是房契, 您继续拿着,您一定要将胭脂铺的生意发扬光大,不能让董家如愿!”

沈大悲愤地道。

沈樱不要他的房契,父亲一死,她除了姓沈,与沈家沟的这个沈家再无半点关系。

亲眼看着父亲入土为安,沈樱在兄长的陪伴下,去了一趟镇上的胭脂铺子。

接下来她要守孝,不会再做任何生意,铺子里的大小伙计沈樱全部解聘了。做胭脂最关键的步骤沈樱一向亲力亲为,并不怕这些伙计泄.露什么方子,库房与柜上一共还有三千多盒胭脂,沈樱让人全部搬上了马车。

.

沈员外一出事,阿娇就让郭兴、秋月把摊子收了,暂且都不会开张。

赵宴平陪着柳氏、沈樱在乡下忙丧事,赵老太太见地窖里还有三四百盒胭脂,阿娇却放着大好的生意不做,便将阿娇训了一顿:“员外老爷死了,小樱跟她娘要守孝,官爷又不用守,你更不用守,便是守了也不妨碍郭兴他们出去跑腿,你收摊做什么?”

阿娇赚钱,赵老太太也能拿分成,她当然希望继续开张做生意。

阿娇不想自己顶撞老太太,低着头道:“官爷临走前叫我停了的,我不敢不听。”

其实官爷急着离开,哪有心情管她的生意,完全都是阿娇自己的打算。

沈家之祸,起于董家的挑拨,董家为何要去买沈樱的方子,则是因为阿娇的生意越来越好,影响玉楼的生意了,如果阿娇没有做生意,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阿娇不知道沈樱姑娘最后会不会迁怒她,她自己良心不安,更不想在沈樱姑娘哭丧的时候,她继续用沈樱姑娘的胭脂,若无其事地赚钱。

无论赵老太太怎么说,阿娇就是不肯再摆摊。

终于到了沈员外下葬这日,到了傍晚,赵宴平赶车带着柳氏、沈樱、李管事、宝瓶、如意回来了。

阿娇与赵老太太一块儿出门来迎接。

沈樱戴着帷帽,没有理会赵老太太,先吩咐李管事与两个丫鬟:“你们先去槐花巷的宅子,我跟太太明早再过去。”

李管事点头,叫上如意、宝瓶,赶车走了。

他五十多岁了,年纪一把,无儿无女,老爷把他当家人,沈文彪一家不这么想,现在小姐愿意继续用他,李管事便一心替小姐效力。小姐哭丧的时候,派他提前来县城买了宅子、铺面,李管事已经都安排好了。

“小樱在县城买了宅子?”赵老太太惊讶地问,说话时看了眼孙子。

赵宴平没什么表情,招呼一家人先去屋里说。

阿娇走在最后,忧虑的目光一直落在沈樱身上。

进了堂屋,赵宴平关了前后门,沈樱、柳氏才取下头上的帷帽。

娘俩眼圈都红红的,但又都比阿娇想象的要平静。

柳氏早就知道沈员外早晚会走在她前头,只是这次走得太意外,她没有准备之下才深受打击。可在沈家的这几日柳氏该哭的都哭完了,丈夫没了,她还有儿子、女儿,还有一个没有找回来的女儿,柳氏知道自己没用,帮不上孩子们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陪着孩子们,别再给孩子们添麻烦。

所以她不会再在孩子们面前落泪。

沈樱不哭,是因为知道哭也哭不回老爹,而且,她还有更重要的事做。

沈樱先向赵老太太解释宅子的事。

赵家地方小,她们母女还要守孝三年,住在兄长家里多有不便,沈樱不想麻烦兄长,也不想委屈自己与她并不喜欢的赵老太太住在一个屋,反正她手里有银子,买个宅子是最好的办法。

赵老太太听了,心里也松了口气。

儿媳妇不在,她就是这家里唯一的长辈,儿媳妇回来了,大孙子的孝心就要分一些给儿媳妇,赵老太太怕自己不习惯,现在这样最好。

不过赵老太太嘴上还是抱怨了下,抱怨沈樱乱花银子,就该住在哥哥家里。

柳氏垂着眼,沈樱低头喝茶,赵宴平薄唇紧抿,只听赵老太太絮叨那些场面话。

赵老太太说完一事,又想到一事,问沈樱:“小樱拉了那么多胭脂进城,是想自己开铺子吗?”

阿娇一直都没找到机会开口,这时忙道:“樱姑娘,这事都是我跟你进货才惹出来的,我以后不做生意了,地窖里还有三百多盒胭脂,你一并拿去吧?”

沈樱闻言,走过来握住阿娇的手,强颜欢笑道:“小嫂不必多想,这事跟你没关系,当初我供货给你,为的也是借你的生意打响沈家胭脂的名声,后面的事咱们谁都不能预料,我不怪小嫂,小嫂也别再自责,不然就是没把我当一家人。”

阿娇听得都想哭了,姑娘这么好,怎么就没好报?

赵老太太又插嘴道:“听听,我就说小樱不会怪你,你自己倒好,一出事就停了生意。”

“祖母您喝茶,小樱还有话说。”赵宴平终于喊了老太太一声,眉峰紧锁。

话说的好听,赵老太太明白孙子是让她闭嘴呢,瞪孙子一眼,但还是坐了下来,好奇地看向沈樱。

沈樱仍然拉着阿娇的手,为难道:“小嫂,我爹是被沈文彪气死的,但这事与董家的挑拨也脱不开关系。接下来我要想办法让董家受点报应,我自己不卖胭脂,小嫂这边也不方便再卖,你看这样,地窖里的那些我按照五十文一盒全都买了,行不行?”

阿娇急道:“姑娘这是什么话,我本也不想做生意了,那些你都拿去,什么也不用给我。”

沈樱知道阿娇心善,索性道:“这样,我把那些胭脂的定金还给小嫂,咱们谁都不占谁的便宜。”

阿娇仍想推辞,赵宴平做主道:“就这么定了。”

阿娇便闭了嘴。

赵老太太没听懂,问沈樱:“你不卖胭脂,还拉那么多胭脂过来做什么?”

沈樱垂眸道:“重阳之前,您自会知晓。”

.

沈樱当日披麻戴孝去县衙告状,再加上沈文彪夫妻被杖毙而死,这事在县城传了一两日,但沈家毕竟只是一个村子里的大户,根基不在县城,这件事传了一会儿便没人再提了。

董家这边,董老爷、董大公子都没料到沈员外居然这么不禁气。董大公子那日挑拨沈文彪,是希望沈文彪能抢了做主权,迫使沈樱同意卖方子,哪想到一晚上的功夫,沈员外竟然死了,没多久,沈文彪夫妻也没了?

董老爷是念佛之人,命大儿子去寺庙捐一笔香油钱。

董大公子捐了香油钱,回来的时候发现赵家小妾的棚子不开了,心中一喜,果不其然,那边一关门,玉楼的胭脂生意渐渐又好了起来。

然而董家一家没高兴多久,玉楼斜对面的一家铺子关门后重新开张了,重新修缮变成了茶楼,茶楼外请了两个口齿清晰、机灵讨喜的小童,一边敲锣一边招揽生意,说东家免费请人喝茶听书,每个女茶客还白送一盒上好的胭脂,直到送完为止。

这样的好事,谁会不去?

街上的闲人百姓都挤进茶楼喝茶去了,一边喝茶一边听书,说书先生眉飞色舞,讲的故事名叫《胭脂怨》,说一位沈员外爱女如命,许她自己在外做胭脂,沈小姐生意越做越好,得罪了县城脂粉楼里的董老爷……

除了没有道出名字,故事的人物姓氏、言行举止,完全就是沈家与董家的恩怨,但说书人重点描绘了董家人商量如何抢生意、如何挑拨沈家之人以及最后继续用低本钱胭脂赚高价的得意洋洋的嘴脸。

故事听个开头,茶客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对于自己卖高价胭脂不许别人低价卖并为此挑拨得沈家连丧三条人命的奸商董家,茶客们都深恶痛绝,尤其是那些本来有低价好胭脂可买的小户妇人姑娘,骂董家骂得最凶。

茶楼开张才三日,董家的玉楼就被人趁天亮前泼了一桶粪。

这茶楼就是沈樱让李管事开的,她也没想掩饰自己才是幕后之人。

董老爷爱钱,也爱名声,被沈樱这么一闹,董家的名声差了,生意也差了,那些有钱的老主顾女客们不想沾惹是非,都不再光顾玉楼,更可气的是,县城那些一直被玉楼死死压着的胭脂首饰铺子趁机发力,手段层出,抢走了董家大批生意。

董老爷试图去找沈樱讲和,花钱消了沈樱的怨气,沈樱不同意,宅子里请了得力的护院,也不怕董家想动阴招。

私了不成,董老爷指使儿子去县衙告官,告沈樱的茶楼污蔑董家。

谢郢便传讯李管事与说书先生,从头到尾听说书先生讲了一遍。首先故事里并没有提到董老爷一家人乃至玉楼之名,其次故事里董大公子做的事说的话都有李管事可以作证属实,便是直言是董家,董家都打不赢这场官司。

董大公子无功而返,看着对面的茶楼,董大公子恨恨地道:“让她开,不收茶水钱还送胭脂,这亏本生意我看她能做多久!”

茶客太多,沈樱的三千多盒胭脂很快就发完了,不过六七十两的本钱,沈樱不心疼。

没了胭脂,沈樱继续白请客喝茶,茶叶也不是什么好茶叶,说书先生的工钱也不高,她耗得起。

董家耗不起,不敢对付沈樱,便想杀鸡儆猴,只要狠揍说书先生一顿,看哪个舌头长的还敢替沈樱做事。

董大公子偷偷收买了一个绝不敢背叛董家的打手,准备在说书先生回家的路上动手。

结果那打手给说书先生套上麻袋才打了两拳,就被突然冲出来的一个常服捕快抓住了。打手有软肋捏在董家,再加上打人是小罪,到了县衙他咬定是自己看说书先生不顺眼,谢郢也无可奈何,打了此人一顿板子,关进大牢。

说书先生不能白挨打,第二天去茶楼说书时,又加了一段董家意图买.凶杀人,编得绘声绘色险象环生,还撩起袖子露出身上的伤给听客们看。消息一传开,董家的名声更臭了,不但没能震慑各路说书人,反倒吓退了一堆愿意替董家效力的混混、打手。

明着挽救不回名声,阴的赵宴平兄妹俩早有防范,董老爷终于认了,命儿子们关了玉楼,只等沈樱何时嫁人离开武安县,或是赵宴平没有本事再给沈樱撑腰了,玉楼再重新开张,重振旗鼓。

玉楼一关,沈樱也让李管事关了茶楼,与母亲一心缅怀亡父。

☆、080

沈樱九月开始与董家斗, 宁可亏本经营茶楼也要坏了董家的名声,再有其他胭脂、首饰铺子趁机打压董家的玉楼,耗了三个月, 没有顾客登门的董家终于被迫关闭了玉楼。

沈樱出了这口气, 安心守孝了,她那边平稳了, 赵家这边也终于不用再跟着牵挂担心。

经过此事,阿娇已经歇了做生意的心。

赚钱虽好,可赚钱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无事时自然一切顺遂, 一旦出了件大的, 动辄倾家荡产。阿娇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从去年到现在, 她赚了小三十两银子。本来还担心这些都要搭进去替秋月还何二爷赎身钱, 官爷偷偷告诉她其实并不用还,阿娇一点本钱没亏, 赚了三十两, 还得了秋月一个丫鬟, 她知足了。

阿娇知足, 赵老太太不知足。

赵宴平自然不会将秋月赎身的真相告诉老太太, 赵老太太自己算了一笔账, 阿娇就是把当初的聘金搭上, 也还差十几两银子才能补足五十两, 阿娇赚了钱是赵家的,阿娇欠了钱也得算在赵家头上, 这怎么行?

沈樱还在跟董家斗法的时候,赵老太太就开始挑秋月的不是了, 三天里有两天都会骂秋月一顿,还跟赵宴平、阿娇商量,要卖了秋月还债。

“我不卖女人。”赵宴平沉着脸道,“祖母不用担心,我给何二爷写信说明了情况,剩下的等阿娇攒够了一起还他,何二爷那边并不急。”

赵老太太瞪着阿娇道:“她都没有生意可做了,拿什么还十几两银子,靠你偷偷贴补她吗?”

阿娇不忍心看秋月被老太太嫌弃,昨晚已经跟官爷商量过了,道:“老太太您别急,我只是不做胭脂生意了,等樱姑娘那边的事情解决了,我跟秋月继续做绣活儿生意,我跟秋月女红都好,之前一个月也能有一两左右的进项,我们使劲儿干,一年差不多也能还了何二爷。”

赵老太太这才消了气,阿娇赚一两,她就能拿一钱银子的分成,算是够阿娇、秋月的伙食钱了。她聘阿娇是为了将孙子拐回正道,偏偏阿娇没用,阿娇自己在赵家都是白吃饭了,再带上一个秋月欠下十几两银子,那怎么成?

“今天开始你跟秋月就待在房里做绣活儿,等外面的事一解决,就让秋月他们去摆摊。”赵老太太不容商量地道。

阿娇都应了,她做绣活儿也是给自己赚钱,阿娇只是希望绣活儿生意千万别再得罪哪家铺子。

当着老太太的面,赵宴平没说什么,晚上回来,与阿娇躺下后,赵宴平才无奈道:“委屈你再辛苦一年,等明面上还了何二爷那五十两,你便不用再劳累了。”

别的事情他可以说服祖母,唯独钱财一事上老太太不会听任何人的,尤其这事是他先欺瞒老太太在先,让老太太以为阿娇欠了何二爷买下秋月的银子,一两二两也就罢了,还差十几两,不让阿娇把这银子赚回来,老太太能数落阿娇、秋月一辈子,家宅不宁。

阿娇笑道:“这有什么辛苦的,赚了也都归我,官爷对我够好了。”

阿娇一点都不觉得委屈,因为每次赵老太太埋怨了她什么,官爷都会给她补回来,阿娇既得了银子又得到了官爷的心,很知足了。

“嗯,睡吧。”

赵宴平低声道。

家里一堆事,官爷没有那种心思,阿娇也没有,朝着官爷的方向侧躺,慢慢就睡着了。

翌日赵宴平出发后,秋月就端着针线筐来东屋找阿娇了。进了屋,秋月放下针线筐,扑通就朝阿娇跪了下去,连磕了三个头:“小娘子对我的大恩大德,秋月感激不尽,以后我这条命就是小娘子的,随小娘子驱遣。”

阿娇受之有愧,帮秋月的主要是官爷,就像这次,如果不是官爷告诉她不用还何二爷银子,还把之前她“还”的那些都给了她,阿娇未必舍得倾尽所有私房来保住秋月。

“快起来快起来,你要感激,就感激官爷好了。”阿娇悄悄告诉了秋月真相。

秋月并没有多吃惊,她依然感激阿娇,因为如果不是阿娇有用得着她的地方,赵家根本不缺她这个丫鬟,那官爷肯定会将她送还给何二爷,她一旦落到何二爷手里,未必能有赵家给她的安稳。

当然,秋月也感激官爷,甚至赵老太太那些不疼不痒的数落,秋月都不在意。

她真正怕的,只有身体上的欺.凌,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秋月再也不想体会。

接下来,阿娇与秋月每日都做起了绣活儿,阿娇像以前一样每天只做三个时辰,秋月的白天除了吃饭几乎都扎在针线堆儿里。阿娇劝她不必这么辛苦,秋月笑道:“辛苦不了多久,等棚子重新开张了,我就只负责卖了,趁现在闲着多帮小娘子做一些。”

腊月初一,阿娇的棚子重新开张了。

年轻的姑娘妇人们仍然记得沈家的好胭脂,一看铺子开张都来打听,得知这边不卖胭脂了,大家一起想到了沈家与董家的恩怨,纷纷唾骂董家奸商黑心肝,坑了沈家,也害得她们没有又便宜又好用的胭脂买。

出于一种同情心,买不到胭脂的女子们也都挑了几样绣活儿带走,再加上进了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了,出门采购的百姓多,阿娇的针线生意竟然又恢复了卖的最好时的水平。

赵老太太去河边看过几次,生意好,自己有分成拿,阿娇还何二爷银子也有了希望,老太太终于又恢复了笑脸。

赵老太太一笑,从赵宴平、阿娇到秋月、郭兴兄妹,大家脸上也重新恢复了喜色。

心情放松了,别的念头自然活泛了,连着几晚,赵宴平都与阿娇睡了一个被窝,弄得阿娇眸含春水,如甘露浇灌过后的花朵,一日比一日娇艳鲜妍。幸好两人一直都是偷偷摸摸的等到二更天大家都睡熟了才开始办事,赵老太太又误会阿娇是因为赚了银子才心旷神怡,没有怀疑到那上头。

待到腊月下旬,年味儿越来越浓,赵家忙着打扫院子准备过年的时候,隔壁朱家,朱时裕、董碧青两口子从别院搬回来住了。他们搬出去是打着要朱时裕安心读书的名义,可不是分家,逢年过节都得回来。

外面一传来其他街坊们打招呼的声音,正指挥翠娘扫院子的赵老太太耳朵一动,撇下翠娘就朝街上走去,翠娘心知有热闹看,拿着大扫帚小跑着追了上去。

阿娇在窗里见了,笑着摇摇头。

赵老太太、翠娘出来的时候,朱时裕正在扶董碧青下马车。

赵老太太看到董碧青,想到阿娇的胭脂生意都是董家搅和黄的,怨气憋了许久,此时一股脑全都朝董碧青发.泄了出去:“翠娘你看到了吧,我早就说过,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有那心狠手辣卖了外甥女的婆婆,自然就有挑拨是非的儿媳妇!怂恿丈夫搬出去离开爹娘都算轻的,害得人家家破人亡才是最阴毒!”

赵老太太没有点名也没有道姓,但出来看热闹的街坊都知道她在骂金氏、董碧青婆媳。

董碧青的脸色变得难看极了。

她当初只想提醒父兄做点什么抢回生意,哪能料到会惹出那么多事?玉楼一关,父亲还好,两个兄长甚至她娘都埋怨她,弄得董碧青的日子过得也憋屈。娘家回不了,不肯好好读书的朱时裕也终于找到由头反驳她了,争吵时竟然骂她是长舌妇!如果不是她有银子,朱时裕可能都要休了她!

现在她才回来,就被赵老太太指着鼻子骂了一顿,董碧青能舒服才怪。

董碧青不想与赵老太太吵,嫌越吵越难看,金氏走了出来,赵老太太骂她卖过外甥女,她就骂赵老太太卖过儿媳妇、亲孙女,不管真的假的,嘴上不能输了阵仗!

赵老太太最恨别人冤枉她这两桩事,老母鸡似的跟金氏对骂了起来。

可金氏毕竟年轻,中气足,赵老太太就算有翠娘帮忙,金氏那边还有董碧青的两个丫鬟帮腔,渐渐落了下风。

阿娇听了,连忙跑出来,扶住赵老太太道:“清者自清,您没做过那些事,何必与她们计较,等会儿官爷要回来了,见您这样,又要生气。”

赵老太太还没说话,金氏大笑着讽刺起来:“是啊,老太太年纪大了,千万保重身体,不然您被气坏了还要冤枉到我头上,我们普通小老百姓,哪敢得罪你们官家,之前好心请赵官爷来我家喝喜酒都被他威胁要治我私闯民宅的罪,可把我吓得啊,三天三夜没睡好觉!还有沈家老爷子,明明是自己气死……”

“你闭嘴!”

阿娇突然转身,朝金氏喝道。

金氏一愣,她习惯与赵老太太、翠娘对骂了,但今日,是阿娇第一次敢大声顶撞她。

“你对我做过什么,我爹娘都在天上看着,外祖父外祖母也都看见了,还敢趾高气扬地诬陷别人,你就不怕遭报应吗?”

阿娇不是不恨金氏,可她恨了也没有用,只能给舅舅添堵,所以阿娇忍了,可今日金氏竟然诬陷官爷滥用权势,竟然意图撇清董家与沈家之祸的关系,阿娇再也听不下去。

阿娇愤恨地看着金氏。

金氏就知道,这丫头一直在恨她,回来后的那些老实乖顺都是装出来的!

“你……”

“你又在吵吵什么,嫌我们朱家的脸被你丢得还不够吗!”

人群之后,突然传来朱昶暴怒的吼声,众人回头,只见朱昶与赵宴平并肩站在那里,朱昶气得脖子都红了,赵宴平冷冷地看着金氏,不言不语,却比朱昶的暴怒更叫人心惊胆战。

鸦雀无声,朱昶快速走过来,瞪眼董碧青主仆三人,粗.鲁地将金氏拉进了院子,朱时裕等人也灰头土脸地跟了进去,关上大门。

“进去吧,以后别再吵了。”赵宴平扶住气得不轻的赵老太太,示意自家人也都进去。

赵老太太委屈,一边跟孙子往里走一边还大声替自己诉苦,其实也是向街坊们澄清她并没有做过卖媳妇、卖孙女的事。沈家沟有这种谣言,但她搬到县城后从来没有提过,身边人也没人说过,今日金氏突然当众翻出这些旧事,赵老太太受不了这冲击。

哪怕解释了,赵老太太也知道,那些妇人们不会信的,以后肯定要背后嘀咕她、骂她。以前她是人人羡慕的赵官爷的祖母,今天开始,她与金氏一样,都要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了。可金氏被骂是活该,她是冤枉的啊!

大过年的,赵老太太病倒了。

☆、081

“说过要心平气和地静养, 怎么又给气成这样了?”

前日才来过赵家的白发老郎中又被赵宴平给请了过来,见床上的赵老太太双眼都朝一边看了,明显是中风的症状, 老郎中皱起眉头责问道。去年他就给赵老太太看过一次, 前天赵老太太被金氏气倒后他也再三叮嘱一定不能再让老太太受气,没想到老太太还是中风了。

阿娇看向官爷, 赵宴平脸色沉重又无奈。

谁也没有再气老太太,是老太太半夜做梦跟人吵架,自己气到了,气了一晚, 早上起来扑通一头摔地上, 赵宴平听到动静匆匆赶过来,才发现老太太人没撞怎么样, 眼睛却不对劲儿了。

老郎中给赵老太太扎了几针, 开了药,最后一次警告赵宴平:“老太太这病全靠养, 养好了还能恢复, 继续生气, 瘫床上都是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