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徐嗣谆听了插言:“大哥说,赵先生学识渊博!”

徐嗣诫就道:“大哥不和我们一起来,他说要和二哥一起来。三哥听着也跟着去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明明和他们一起读书最后却撇下了他们去找徐嗣谕的徐嗣勤、徐嗣俭颇有几份微词。

十一娘笑道:“大哥、二哥和三哥差不多的年纪,所以喜欢一起玩。你和四哥差不多的年纪,不也常常在一起吗?”

徐嗣诫想了想,歪着脑袋跟十一娘道:“那母亲还是生个弟弟吧!要是生个妹妹,她肯定和二姐一起玩,不会和我们一起玩的!”

满屋里的人都笑起来。

徐嗣勤、徐嗣谕、徐嗣俭过来问安。

徐令宜问徐嗣勤、徐嗣俭今天上课的情景。

贞姐儿来了。

满屋的男孩子,她依到了十一娘的身边。

十一娘笑着携了她的手,一起听徐令宜问徐嗣谕功课。

看得出来,徐嗣谕在功课上很认真,不仅侃侃而谈,口齿流利,眉宇间更是流露出以前从未有的强大的自信,让他如明珠旁落,光彩照人。让一旁的徐嗣勤、徐嗣俭、徐嗣谆、徐嗣诫几兄弟屏气凝神,看他的目光充满了赞叹。

徐令宜很满意,看着天色不早了,叮嘱了几句要好好跟着姜先生读书之类的话,起身去太夫人那里。

十一娘送他们出门。

贞姐儿忙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她。

徐令宜看了也道:“你在屋里歇着吧!别乱动。”

“天天在炕上躺着,也想下地走走。”十一娘觉得孕妇也需要适量的运动,坚持把他们送出了门。

抬头却看见秦姨娘正立在屋檐下。

大家都有些奇怪。

秦姨娘有些慌张地过来行礼,喃喃地解释道:“以为侯爷已经走了…说正在和几位少爷说话,奴婢不敢打扰,就在这里等了一会…”

徐令宜看了徐嗣谕一眼,问:“有什么事吗?”声音温和。

徐嗣谕就垂下了眼帘,安安静静地站在徐嗣勤、徐嗣俭兄弟身边,再也没有了刚才的光芒。

“没,没什么事!”秦姨娘说着,求助似地朝十一娘望去,“就是来看看夫人!”

十一娘微微一笑,道:“侯爷赶着去太夫人那里,姨娘屋里坐吧!”

徐令宜听着跟十一娘说了句“你快进屋去”,然后带着孩子们去了太夫人那里。

十一娘笑着应喏,目送徐令宜等人离开,笑着对秦姨娘道:“有什么事我们屋里说吧!”

秦姨娘低眉顺目地跟着十一娘进了屋。

“夫人!”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黄纸扎成的三角形纸片,“这是我为您求的平安符,挂在门口,可保清泰平安。”

挂在门口不是放在腰间的荷包里或是放在枕头下吗?

十一娘笑着让琥珀接了。

秦姨娘见十一娘有些漫不经心,忙道:“这是我求了济宁师太开过光的!”

十一娘目光微闪,道:“不知道这东西还有没有其他的讲究?”

“没有!”秦姨娘笑道,“放在人出没的地方就行了!”

十一娘点头,端了茶。

秦姨娘起身告辞。

十一娘吩咐琥珀:“把这个拿去问问济宁师太,说是秦姨娘送的,不知道怎么用。让她指点指点。”

琥珀应声而去。

绿云进来问晚膳开在什么地方。

“就在厅堂里吃吧!”

十一娘现在嗅觉灵敏,在睡的地方吃了东西,总觉得有油烟味久久不散。

绿云指挥着粗使的婆子上菜。

凉拌的碗豆苗,青炒小白菜,花生豆拌松仁,黄豆芽拌绿豆芽,腐竹炒黑木耳…虽然是一桌子素菜,色彩鲜明,让人看着就觉得清爽。

十一娘坐下来刚拿了筷子,琥珀满脸笑容地端了碟热气腾腾的山药枣泥糕进来:“夫人,侯爷让临波送来的。”

她的筷子停在半空,半晌才轻轻地落在了红色的山药枣泥糕上。

琥珀见十一娘连着吃了两块,想着这是晚上,怕等会不克化,笑道:“夫人要是喜欢,我让小厨房蒸在蒸笼上,等会您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吃。”

十一娘点头,吃了两筷子碗豆苗,就让人撤了桌子。

琥珀端了新鲜的桔子汁进来。

十一娘喝了一口,文姨娘和杨氏过来请安。

知道十一娘怀孕,她笑盈盈地恭喜了一番。送了一个赤金挂事事如意锁的项圈,一对赤金挂猴子爬杆的手镯,一对赤金挂铃铛的手镯做贺礼,陪着说了半天的话,之后又和从前一样,除了早晚问安,遇到贞姐儿的事来请示下,其他的时候很少露面。十一娘不免有些好奇,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她在屋里跟着秋红学做针线。

十一娘笑着让人端了锦杌她们坐,却朝着她身后瞥了一眼。

文姨娘人精似的人,知道十一娘这是在看杨氏。

自从十一娘怀孕,杨氏就有些精神不济,这几天更眼睛里带着血丝,一副极其疲惫的样子。

虽然十一娘把杨氏交给了她,可她并不想和杨氏走得很近。看到杨氏这个样子,她是客套话也没有说一句,全当没看见。这次也一样,她笑着说起自己的针线来:“…绣了几颗葡萄,差真紫色的线,想向夫人讨几根用用。”

十一娘叫竺香帮她找了几根真紫色的绣线:“缺什么就跟我说一声。”

文姨娘笑着应了,乔莲房过来问安。

与从前的傲慢不同,现在的她有些孤僻,独来独往的,与其他几位姨娘不大来往。但看见文姨娘,她还是客气地点了点头。

十一娘请她坐下,她委婉拒绝了:“如果夫人没有什么吩咐,我就先回去了。”

她也不勉强乔莲房,让琥珀送乔莲房出了门,然后和文姨娘、杨姨娘寒暄了几句,端了茶。

两位姨娘告辞。

十一娘梳洗,准备先歇了。

在一旁服侍的琥珀低声道:“听小丫鬟们说,杨姨娘好像在绣什么东西,屋里的灯有时候彻夜都不熄。”

“杨姨娘擅长刺绣,”十一娘淡淡地道,“也许在绣什么大件的绣品。”然后转移了话题,“过几天是大姐的祭日,祠堂那边应该有安排。你去看看他们都准备的怎样了!”

琥珀恭声应“是”,第二天去问了祠堂。

管祠堂的管事笑道:“前两天太夫人也派人来问了。我说,按惯例金银纸锭、纸钱各五百,三牲祭品,馔筵三桌。只是太夫人那边一直没人来回话。我这边也就不好做主了。”

十一娘沉思片刻,道:“那你去问问杜妈妈吧!或者是事多,一时忘了吩咐过去。”

琥珀去了杜妈妈那边,回来禀道:“太夫人说您这边怕吵,犹豫着要不要请水陆道场。所以祭拜的事一直没示下呢!”

第四百零八章

十一娘听着沉思了半晌,和徐令宜商量:“祠堂离我们这里隔着几个院子,就是嚣闹,也不过隐隐有些声响。要是娘心里实在是不放心,不如托济宁师太在慈源寺多做几天的水陆道场!”

徐令宜想了想,道:“还是在家里做七天道场吧!又不逢双,又不逢整。”

他的意思十一娘明白。

元娘是属于还有长辈在堂就去世了的,按理祭日是不能大办。就算托了慈源寺帮着做道场,也不过多做七天,祭品、馔席都有所限制。如果想办得隆重点,就得找个借口。但今年是元娘去世五周年,不逢双不逢整,借口也找不到一个。

“娘那边,就请侯爷帮着说说了。”十一娘求徐令宜,“谆哥也大了,到时候可主持祭拜了。”

徐令宜点头,没几天,在祠堂那边当差的桃花,也就是原来太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魏紫的妹妹,跑来告诉琥珀:“…还是在家里做七天的水陆道场。”

十一娘松了口气。徐嗣谆来给她问安的时候帮他整着衣襟低声叮嘱他:“你母亲的忌日我不能去,你把这件事告诉赵先生,问赵先生要不要找个管祠堂的管事来告诉你祭拜的礼仪。要是赵先生让你找管祠堂的管事,你不要声张,来告诉我,我来帮你找人。”

徐嗣谆听了直点头,问十一娘:“母亲,您的身体还没有好吗?”非常担心的样子。

十一娘笑着拍了拍徐嗣谆的肩,低声道:“我算着日子应该好了,谁知道还是这样怏怏的。”颇有些无奈。

琥珀也道:“夫人,您看,要不要请刘医正来帮着看看?”

“他来,不过是让我吃药罢了。”十一娘摇了摇头,想起远在余杭的五姨娘,“…要是在身边就好了。我听人家说,女儿随母亲,难道她怀我的时候也这样。可我看姨娘怀七爷的时候好像没什么反应似的。”

琥珀笑道:“那时候大太太在世,就是不舒服,只怕也不敢表露出来。”

十一娘听着微怔,打听的心更盛,索性叫琥珀几个服侍笔墨,写了封信去余杭。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宫里有消息传出来,说芳姐儿生了一个女儿。

这是皇上的第一个孙辈的孩子。

如果搁在平常人家,这也是件极大的喜事。只是搁在了皇家,这喜气不免有几份褪色。

“…如果先前皇后娘娘生的是皇子也好些。”周夫人来找十一娘说体己话的时候,眼睛有些许的红肿,“偏偏生的是位粉妆玉琢的公主。这次太子妃也是女儿,皇上纵是高兴,只怕也有限。”

十一娘让琥珀拧了冷帕子给周夫人敷眼睛:“越是这个时候,你越要高高兴兴的才是。”

周夫人听着眼圈里又冒出水光来:“我何尝不知道。只是想想我们家芳姐,没嫁的时候顺顺当当,就是生个水痘天花的,也不过几天功夫人就好了。谁知道突然被选为皇子妃,之后就没一天太平的日子过。难道真应了那句‘先甜后苦’的话?”

“这是谁说的?”十一娘笑道,“人一生哪能没有一点波折的…”

“是长春道长说的。”周夫人却叹着气打断了她的话:“她小时候,有一次遇然到长春道长,长春道长看着她的面相说的。当时还说她有‘百鸟朝凤’之命。我原是不信。现在想想,还真有几份道理。”

又是长春道长!

十一娘眉头微微蹙了蹙,只有拿周夫人自己的话劝她:“‘百鸟朝凤’是什么命格?姐姐心里还不清楚。既是如此,想必这次也有惊无险。”

所谓算命、看相,有时候不过是安慰自己罢了。是芳姐儿有了这样的事,周夫人才想起来。

“有这样的命,也要受得起才行。”周夫人眉宇间露出几份郁色,“有些事,你不知道。当年先帝之所以立皇上为太子,除了皇上为人品行深得圣心之外,与皇后为皇上诞下三个嫡子不无关系…”

这才是周家的心病吧!

送走了周夫人和徐令宜说。

徐令宜失笑:“周夫人竟然和你说这些。你可是国舅母。”

十一娘没把自己放在那个位置,还真没觉得周夫人的话有什么不对的。现在想想,也觉得有趣。笑道:“那是因为我不说人是非,懂得什么是‘非礼毋视、非礼毋言’。”

徐令宜眸子里含着戏谑望着她:“哦!”

一面标榜不说人是非,一面却将周夫人的话说给了徐令宜听。

十一娘脸色通红,旋即脸上露出几分异色来。

难道她的潜意思里有种“徐令宜是个值得信赖之人”的安全感?

念头一闪,她心里荡起几圈涟漪,人已被徐令宜团团抱住。

“夫妻之间,就应该有商有量的。”他吻着她的耳垂,“以后也要这样。知道了吗?”

温柔的声音里隐隐带着几份强势的命令,让十一娘心里更纷乱。

那边没有等到意料中的回答,箍着小人儿的手臂就紧了紧,把含在嘴里的柔软耳垂轻轻地咬了一下,半是强迫,半是诱哄地低声道:“听见了没有?”

十一娘只觉得脸上烧得烫人,抿了嘴不说话。

“听见了没有!”那个就用力咬了一下这个的修长的脖子,酥酥麻麻的,这个就痒得笑起来,那个听到这个笑,索性一路吻下去,把这个的衣襟也散了开来。这个又羞又臊,娇嗔着喊了声“侯爷”,那个“嗯”一声,低了头,隔着鹅黄底绣着草绿色梅花的肚兜儿就含了她胸前那抹朱红…

两人正闹着,就听见琥珀隔着门帘子喊了声“夫人”,道:“秋雨过来回话了。”

秋雨正是琥珀派去慈源寺问平安符的人。

十一娘忙撩了衣襟,忍不住瞪了徐令宜一眼。

徐令宜见她面红如霞,一双杏眼水光粼粼地斜飞过来,说不出的妩媚动人,心中一荡,亲了亲她的面颊,这才转身避了出去。

十一娘端起一旁用来给她漱口的凉白开水一饮而尽,觉得脸上不那么热了,这才叫了秋雨进来回话。

“济宁师太说,秦姨娘知道夫人有喜,诚心诚意地求了一符平安符,济宁师太特意帮那符加了持,在符角用朱砂各画了一朵小小的莲花。倒不一定要挂在屋门口,就是放在荷包里或是压在枕头底下、供在菩萨面前也是一样的。”

秋雨说着,琥珀已去拿了那符过来,角上果然用朱砂画了一朵小小的莲花。

平安符本身没什么问题,这个十一娘意料之中,有些意外的是济宁师太的慎重。

“秦姨娘为什么要夫人挂在屋门口啊!”打发了秋雨,琥珀拿着那符正反两面仔细地打量。

“想表表心意吧!”十一娘不以为意,“要不然,这小小的一平安符被压在了枕头底下,谁知道是她求来的。”又笑着吩咐琥珀,“济宁师太既然说是她诚心求来的,那就拿到太夫人的佛堂里供了吧!”

琥珀笑着应声而去。

太子妃突然传旨让十一娘进宫。

十一娘吃了一惊。

一个孩子刚刚做完洗三,一个怀了身孕没多久…都不是见客的最佳时候。

“没事!”徐令宜拍了拍十一娘的手,“宫里我会打招呼的。除非是见了皇上,其他的人不必行礼。”

“要是见了皇上呢?”十一娘的手不由捂住了腹部。

“你不会见到皇上的。”徐令宜笑容狡黠,“我到内务府送了帖子,要见皇上。”

十一娘这才落下心来按品大妆,想着还好是春天,要是夏天,岂不把人给热死。

芳姐儿和太子住在北五所的撷芳斋。内侍领着她从神武门进去,过顺贞门、承光门、福碧亭到撷芳斋。一路上遇到的全是低品阶的内侍和宫女,别说是行礼,就是上前搭话都不用。

撷芳斋不大,坐北朝南,一屋两厢。屋外立着的内侍、宫女个个神色肃整,屋内收拾得干净整洁,供奉着时令鲜花,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一点也看不出这是芳姐儿做月子的地方。

见十一娘要给她行礼,靠在床头迎枕上的芳姐儿忙让一旁的女官扶了十一娘:“永平侯夫人如今正有身孕。”

那女官见十一娘腰如柳枝还没有显怀,知道月份轻,不敢马虎,赶在十一娘蹲身之前将她扶了起来。

“夫人千万不要和我客气。”芳姐儿让内侍把赐给十一娘坐的锦杌放到自己的床边,又吩咐屋里服侍的,“你们都退下吧!我有话和永平侯夫人说。”

内侍、宫女齐齐应“是”,鱼贯着退了下去,芳姐儿的眼泪就象雨珠似地落了下来。

“舅母,我找您来,就是想和您说说话。”

十一娘忙掏了帕子给她擦眼泪:“那你别哭。你如今还在月子里头呢!”

芳姐儿点了点头,接过帕子擦着眼角:“我也知道,就是忍不住。”

“那就大哭一场好了!”十一娘就帮她掖了掖被子,“只是要记得,哭过了这一场,以后再也不要哭了。”

芳姐儿微怔,然后眼角一红,扑到十一娘的怀里,伏在她肩头低声哭了起来。

十一娘身子微僵。

她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有人以这种亲昵而又信任的姿势依赖着她。

良久,她的身体才渐渐松驰下来,手轻轻地拍着芳姐儿的背,像哄孩子似地安慰着她。

第四百零九章

哭声渐渐变成了抽泣。

芳姐儿羞赧地抬头:“舅母…”

“好些了吧!”十一娘望着她,眸子里满是笑意。

芳姐儿点头,眉宇间舒展了不少。她用帕子抹着眼角:“娘每次来都强颜欢笑…我心里也苦闷…”

可身份地位却让她不能随意倾吐。

十一娘理解地点了点头。

芳姐儿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生下女儿,皇上的失望,皇后的怜惜,太子的安慰…甚至父亲告诉她周家想送故交之女进宫固宠,母亲暗示她安排体己的美婢给太子侍寝,都在她的预料之中,也是眼前最为妥贴的做法。她只是有一口气在心里无法排除又没地方排除。

想来想去,她想到了十一娘。那个在纵是件粗棉布小袄也要用五彩丝线盘了蝙蝠做扣子的女子…

她果真没有让自己失望。

没有虚伪的应酬,没有客套的敷衍,告诉自己“那就大哭一场好了,只是要记得,哭过了这一场,以后再也不要哭了”。

就像母亲的,不管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不管这件事是否合时宜,严厉总在纵容之后。

那一刻,再无顾忌,她遵从心底的愿意,大哭了一场。

哭过,那口气也就消了。气消了,也就该面前现实了。

有些话,也就不需要说了。

十一娘看在眼里。

芳姐儿出身公主府,又是个百伶百俐的,见她欲言又止,十一娘知道她已经恢复了冷静与理智,也把刚才发生的事抛到脑后,和她拉起了家常:“小郡主呢?跟乳嬷嬷在一起吗?可惜我身体不适,没能参加郡主的洗三礼。不知道小郡主长得像谁多一些?”

没有好奇,没有惊讶,没有沉默,而是沐如春风地给了芳姐儿一个台阶下。

芳姐儿有些吃惊,却又觉得十一娘的反应在情理之中。

那样兰心惠质的女子,本就不应该是寻常的女子。

她露出甜甜的笑容:“小郡主长得像我,由乳嬷嬷带着,每天下午都会抱过来给我看看。”说着,叫了一个宫女进来,“去看看小郡主醒了没有。让乳嬷嬷抱过来给永平侯夫人看看。”

宫女应声而去。

十一娘忙道:“可别吵了小郡主的瞌睡!”

“她天天睡。”芳姐儿一直笑到了心里,“也无所谓吵醒不吵醒的。”然后和她说起小郡的手怎么小,头发怎么黑,看人的时候眼睛怎样亮,越说越高兴。抱了小郡主出来给十一娘看不说,还和十一娘聊到了酉时才放了十一娘出宫。

徐令宜早在承光门前等,见她出来,急步上前:“你还好吧!”

十一娘脸色有些苍白,急步出了神武门就吐了起来。

有认识徐令宜的忙端了热茶过来,十一娘喝了两口茶,感觉好些了,忙示意琥珀快些回家。

徐令宜给了那守卫一张名帖,也坐了轿子回了荷花里。

一回到家十一娘就躺下了,什么也没有吃就睡了。

徐令宜见她很疲惫,也不吵她,只吩咐琥珀几个准备宵夜。谁知道十一娘一觉睡到了天亮,醒来觉得饿,吃了些白粥,又吐得一塌糊涂。

“怎么又和从前一样了。”徐令宜很担心。

“没事!”十一娘安抚他,“可能是太累了。休息两天就好了。”

结果休息了两天也没有什么改善,把太夫人也给惊动了,只嗔怪徐令宜:“太子妃年纪轻不懂事,你也跟着胡闹,怎么能让她进宫去。”

徐令宜只好站在一旁讪讪然地笑。

十一娘忙他下不了台,忙劝太夫人:“是我怀象不好侯爷也没有想到又反复起来。”

太夫人见她这样顾着徐令宜,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担心,怕她再有什么不适,商量着让田妈妈和万妈妈来服侍她。

十一娘自然是满口答应,让琥珀从库里拿了四匹遍地金的妆花、四匹姑绒、四匹淞江的白绫,一对赤金佛手簪子、一对一点滴的赤金手镯,四枚赤金戒指,分赏给了田、万两位妈妈。

两位妈妈谢了又谢,从此在十一娘屋里当起差来,尽心地调理十一娘的身体。

十一娘的情况却不见好转,到了三月十五那天,竟然躺下了。

田妈妈和万妈妈都觉得事情有些异样,细细地问十一娘,到底是哪里不舒服。

十一娘苦笑:“就是觉得有怪味,闻着就心里不舒服。”

两位妈妈和琥珀等人把屋里屋外的东西都查了一遍,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正奇怪着,十一娘又开始吐起来。

田妈妈若有所思,站在十一娘的身边,闻到股若隐若现的香味。

她心中一动。

告了声罪,把十一娘用的东西都翻了一遍,却没有闻到与刚才闻到的香味。

田妈妈心里打着敲,又闻到了那股若隐若现的香味。

没有两息的功夫人,十一娘伏在炕边吐了起来。

田妈妈不敢做声,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脸色变得很难看,低声嘱咐田妈妈:“你多在十一娘身边待会,看看那香味到底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

田妈妈应声而去。

有祠堂那边的婆子过来请太夫人示下:“慈源寺派了师傅来,说明天寅时就过来!”

太夫人想了想,对玉版道:“你去跟那婆子说,让慈源寺派来的师傅过来见我!”

太版应声,对立在院子中间的婆子说了。

那婆子飞快地领了慈源寺的师傅过来。

“跟济宁说一声,我那过世四儿媳的道场主就设在慈源寺好了。做二七一十四天的道场。金银纸锭、纸钱各一千,三牲祭品,馔筵五桌。”

那知客师傅喜出意外,连声应了。

太夫人就去了十一娘处。

几个小丫鬟正屋前屋后的草丛里找着什么。

“这是在干什么呢?”太夫人进了屋,让躺在炕上的十一娘不要起身,在炕前的锦杌上坐了,问田妈妈。

“夫人说,好像是什么花的香味。”田妈妈笑道,“往年也曾闻见过,只是今年就闻不得这味道了。所以我让小丫鬟们在屋前屋后找一找。”

太夫人点了点头,吩咐杜妈妈把带过来的血燕给田妈妈:“这样下去不行,炖给她吃。”

田妈妈忙接过下去了厨房。

十一娘很过意不去。

太夫人反而安慰她:“你也不愿意这样。”又叮嘱宋妈妈好好照顾十一娘,这才回了屋。

徐嗣谆得了赵先生的指点,在家里反反复复地练习怎样主持祭日的礼仪。下了学演习给十一娘看。

十一娘欣慰地点头:“我们谆哥长大了。”

徐嗣谆握着面白如纸的十一娘,眸子里盛满了担忧:“母亲,您要快点好起来才是。”

十一娘想到元娘重病的时候,徐嗣谆也曾这样在屋边握了元娘的手,眼泪都要落下来。她笑着反握了徐嗣谆的手:“有谆哥帮母亲,母亲不用操心,自然就会很快地好起来。”

徐嗣谆用力地点头,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到了那天,一大早就换了素衣去给十一娘问安。

杜妈妈看了讶然:“四少爷今天要去庙里吗?”

“不是。”徐嗣谆道,“母亲说,她病了,让我代她主持娘祭日。”

杜妈妈不由暗暗喊糟。

怎么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让人服侍徐嗣谆用早膳,去禀了太夫人。

太夫人闻言也苦笑:“年纪大了,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了。”然后道,“你把他叫进来,我来跟他说。老四和十一娘那边只怕还不知道,你也去说一声。”

杜妈妈应声去了十一娘那里。

徐令宜听了脸色微沉,十一娘想了想,和他商量:“要不,侯爷陪着谆哥去趟庙里吧?”

也只能这样了!

徐令宜吩咐白总管准备车马。

杜妈妈回去禀了太夫人。

陶妈妈在祠堂外面左等不到徐嗣谆,右等不到徐嗣谆,做水陆道场的师傅们更是影也没一个。她差了身边的小丫鬟去找徐嗣谆。

“陶妈妈。”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去世四夫人祭日的水陆道场改在了慈源寺,侯爷领着四少爷去了慈源寺。”

“怎么会这样?”陶妈妈有些目瞪口呆,“前两天不是说得好好的吗?怎么又改在了慈源寺?”

小丫鬟低声道:“听说四夫人有些不安稳,所以太夫人临时把水陆道场改在了慈源寺。”

陶妈妈听着气得两胁生痛。

“她不安稳,她不安稳更应该好好祭拜大姑奶奶,让大姑奶奶保佑她平安顺利才是。她到好,竟然让死去的大姐给她让路…不就是怀了个孩子吗?还不知道是男是女,这摆起谱来想当初,不过是个婢生女,死乞白赖地在大太太面前巴结奉承…”

那小丫鬟听得冷汗直冒,忙拉了陶妈妈:“妈妈,我们还是先回去吧!您不是说请人给去世的上夫人写了青词,要烧给她老人家吗?可别耽搁了时辰”这才好说歹说把陶妈妈劝了回去。

陶妈妈让那小丫鬟去垂花门前侯着:“四少爷一回来,你就告诉我这件事,可不能就这样完了。”

小丫鬟只得往垂花门去。

路过十一娘院子的时候,就听见时里有小丫鬟的惊呼声:“找到了,找到了!”

田妈妈一听,立刻跑了过去:“快给我看看,是什么?”

小丫鬟手里抓着一把像草似的植物:“妈妈,您闻闻!”

田妈妈立刻面露惊喜:“就是这个味道!”

第四百一十章

“花蕾很小。”季庭媳妇战战兢兢地解释道,“夹在叶茎间,乍眼看不到。三、四月间开花,会发出像兰花一样的香味。所以特意在院前屋后多种了些。”说着,求助似地望了一眼十一娘,“不仅夫人屋里种了,就是太夫人那边,也种了些。”

让十一娘呕吐不止的罪魁祸首不过是院子里种的几株改良的兰草罢了。谁曾想十一娘怀孕后会对兰花的味道特别的敏感呢!

这草种是立春时种下的,那时候十一娘还没有怀孕的迹象。

太夫人在心里琢磨着,松了口气。吩咐季庭媳妇:“把家里的花花草草都清理一遍,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以后就别种了。”

季庭媳妇诚惶诚恐地退了下去。求送她出门的绿云:“好姑娘,不知道是谁发现的这兰草?眼前最要紧的事是要把这兰草都拔了。眼看着是下午了,单靠我们暖房里的几个婆子,今天肯定做不完的。求姑娘把这个先借给我用用。”说着,曲膝给绿云行礼,“姑娘的大恩大德,待我忙过这几天再报。”

“看嫂子说的。”绿云笑道,“都是为夫人的事忙,说什么大恩大德的。只是这调拔丫鬟的事,得琥珀姐姐点头才行。嫂子等一会,我这就去问了琥珀姐姐。”说着,刚要转身,厅堂的夹板帘子撩了起来,玉版走了出来。

“绿云姐姐,太夫人问,是谁发现的兰草,让叫进去说话。”

绿云笑着应了一声,冲一旁立着的几个丫鬟喊了声“双珠”。

一个七、八岁的小丫鬟跑了过来。

绿云指了玉版:“这是太夫人身边的玉版姐姐,奉了太夫人之命叫你去说话。”

叫双珠的小丫鬟怯生生地跟了进去。

太夫人见这小丫鬟长得白白净净,瘦瘦小小的,一双眼睛却很灵活,笑着携了她的手,塞了几块糖给她,亲切地问了她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娘、老子都在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入府,最先在哪里当差…

双珠虽然紧张,却也口齿伶俐。

知道她是家生子,娘、老子都在庄子上当差,是白总管介绍进的府,太夫人有些意外。好奇地问她:“你怎么认识这兰草?”

双珠道:“我在庄子上常割草喂猪,这不是青草。”

太夫人听着呵呵笑起来,扭了头对十一娘道:“你这个孩子,虽然调皮,可也是个有福气的。你说,我们满院子,有几个丫鬟认识什么是青草,什么是兰草。偏生就让你遇上了。”

徐令宜回来听说也呵呵地笑,抚着十一娘的额头:“怀的肯定是个女儿。要不然,怎么这样的娇贵!”

十一娘半卧在炕头的迎枕上,侧头就可以透过玻璃窗户看见猫着腰在屋前拔兰草的丫鬟、婆子们。

她想到太夫人一番兴师动众,脸色绯红,讪讪然转移了话题,问站在一旁的徐嗣谆:“明天还要去庙里吗?”

徐嗣谆道:“师傅说,可以不去。可我想去!”

母子天性,是割不断的血亲。

十一娘点头,柔声道:“那你下去歇了吧!明天一大早还要起来!”

徐嗣谆躬身行礼,退了下去。

刚出了十一娘的院子,有小丫鬟跑过来:“四少爷,四少爷,陶妈妈让我过来问您,您今天还去念恩堂祭拜吗?”

徐嗣谆认出这小丫鬟是陶妈妈身边的,道:“我正要去呢!”

小丫鬟就在前面带路,去了元娘的故居。

元娘生前的内室东面墙上挂着一张元娘的半身影。

徐嗣谆上前行了礼,敬了香,陶妈妈请他到次间临窗的大炕上坐下,亲手斟了茶。

“妈妈也坐下来说话吧!”徐嗣谆客气地道,“娘的旧居,多亏妈妈照应。”

陶妈妈并不坐下,立在徐嗣谆的面前,恭敬地道:“这原是我份内的事。”说话间,看徐嗣谆的眼睛已微湿,犹豫半晌,才低声道:“四少爷比前两个月又长高了些!”很是感慨。

徐嗣谆笑道:“赵先生让我每天早上起来要绕着后罩房的小院子走十圈。”说着,他高兴地跳下炕,在原地蹦跳了几下。

“妈妈,你看我是不是比以前有力气了?”

陶妈妈想着要是元娘在,看见徐嗣谆这个样子,不知道有多高兴。眼角湿润起来,连连点头:“比以前有力气,比以前有力气!”

徐嗣谆听着眼睛骤然间明亮起来,抿了嘴笑,带着几份天真烂漫的稚气,恍如元娘当年。

陶妈妈看着一怔,心里酸酸的。

徐嗣谆已和陶妈妈说起闲话来:“妈妈这些日子在做什么?怎么没去看我?”

陶妈妈忙收敛了心神,笑道:“妈妈年纪大了,前些日子得了风寒,怕把病气过给四少爷,就没去给四少爷请安。”说着,有小丫鬟端了茯苓糕进来,陶妈妈接过来亲手放在了炕桌上,“这是奴婢亲手做的,四少爷尝尝,还合口味不?”

茯苓糕香糯绵糖,里面还夹着几个葡萄干,徐嗣谆笑盈盈地点头:“好吃!”

陶妈妈笑着给徐嗣谆斟了杯清茶:“茯苓糕里放葡萄干,这还是您娘想出来的。四少爷要是觉得好吃,我以后常做给四少爷吃。”

听说是跟着去世娘亲学的,徐嗣谆又吃了两块。

陶妈妈就问起徐嗣谆去庙里的情况。

“原先是准备在偏殿做水陆道场,济宁师太见爹爹去了,就改在了大雄宝殿的后殿。四七二十八个人,济宁师太的大弟子为首座,引领诵《法华经》,拜三昧水忏。”

如果父亲不去,娘亲的道场就会在偏殿举行了。

想到这些,徐嗣谆言辞间流露出几份失望。

如果母亲不病就好了…

陶妈妈闻言眼底闪过一丝恨意,轻轻地叹了口气:“这要是家里,何至于只有四七二十八个人,怎么也得五七三十五个人!”

徐嗣谆摇头:“可赵先生说了,太夫人在,不可超过那五七之数。”

“所以说还是在家里好啊!”陶妈妈笑道,“在自己家里,也不用这样的讲究。做个五七之数也不是不可能的。”又叹口气,“还好是侯爷去了,要不然,怎么能改在大雄宝殿的后殿?也是我们大姑奶奶的运气不好,遇到四夫人身体不爽利。要不然,太夫人也不会临时决定到慈源寺去做道场,大姑奶奶的祭日也不至于这样冷清。”

徐嗣谆听了反而安抚陶妈妈:“不过是今年特别些。往年都是在家里做!”

陶妈妈见他一副不谙世事的模样,更是着急,略一思忖,问道:“四少爷,我怎么听说四夫人是闻了什么花的香味,所以不好!”然后又道,“说起来,我们四夫人可是个文雅的人。喜欢自己摆弄水仙不说,还常让那季庭媳妇按照自己的心愿种些稀罕的东西。别的不说,就说那栀子花。那可是南边的花,北边轻易是养不活的。她专拔了银子给季庭的媳妇,硬是让季庭媳妇给养成了。还到处送人。弄得别人提起我们家的暖房就羡艳,说比那专供内宫的丰台花房还要厉害。人怕出名猪怕肥,我听了心里直打鼓,生怕宫里因此而责怪侯爷呢!”

太夫人一直告诉徐嗣谆行事要低调,不可张扬。他听着陶妈妈的话,觉得与太夫人说的有几份相似。认真地道:“妈妈别担心。这件事我会私下跟母亲说的。母亲知道了,肯定不会再到处送花了。”他说着,脑子里却想着十一娘大惊失色的样子,然后会露出心悦诚服的表情,感激他的提醒…他心里就有小小的激动。

陶妈妈很是诧异徐嗣谆对十一娘的毫不防设。沉吟道:“四夫人是长辈,四少爷说话可要注意。要不然,侯爷会觉得四少爷对四夫人少了尊敬之意。我看,您要提醒四夫人,不如跟杜妈妈说,这样一来,有了个中间人,四夫人颜面上也好过些。”

徐嗣谆心里隐隐觉得这样不妥,想了想,道:“这样一来,祖母岂不也知道了!”

“这您就不知道了。”陶妈妈笑道,“杜妈妈是太夫人身边最得力的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她心里有杆秤。要不然,什么事都嚷到太夫人面前去了,好事还好说,要是不好的事,太夫人岂不早就被烦死了。”

仆妇们听到些什么,会以“报喜不报忧”为原则斟酌着说话,这些徐嗣谆是知道的。

徐嗣谆微微点了点头。

陶妈妈眼底深处就绽出笑意,加了一句:“喜欢花草的人因为花草差点害了自己,这样的波折,也算是善泅着溺于水吧!”

“去了陶妈妈那里!”十一娘懒懒地依在迎枕上,“知道说了些什么吗?”

雁容轻轻摇头,道:“当时遣了屋里服侍的。不过,四少爷进去的时候还高高兴兴的,出来的时候却是一副心思忡忡的样子。回去后只勉强吃了几口饭就说饱了!”

十一娘微微点头,沉思道:“看样子,得和赵先生说说才行!”

雁容听了低声道:“夫人,我看,不如找个借口把陶妈妈送回她儿子身边去…”

“你说,找什么借口好?”十一娘听了望着雁容。

雁容一时为难起来,喃喃地道:“她现在除了去给四少爷请安,哪里也不走动…您现在又有了身孕,只怕落在有心人眼里,会觉得您自恃有了孩子,眼里容不下沙子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雁容考虑问题还不够周密。

想名正言顺地把陶妈妈打发出去,多的是理由。

十一娘笑着打发了雁容。

琥珀过来劝:“夫人,雁容的话也有道理…”

“没她说的那么严重。”十一娘笑着打断了她的话,“想送陶妈妈走,多的是办法。”说到这里,她挑了挑眉角,“有些人,我一直不放心。只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我总不能日日盯着。陶妈妈纵有千般的错,她维护谆哥的心却不会错。我当初顺势而下把她留下,不过是怕我照顾谆哥的时候有什么疏忽大意的地方,她在一旁看着,也能补苴罅漏罢了”说完,她面色一正,“不过,陶妈妈总认为我占了大姐的位置,享了原本应该由大姐享受的福份。现在我又怀了身孕,只怕她心里更是不安了。她那边你得注意些才是。我虽然没想过谆哥能把我当成母亲一样喜欢,可也不想两人之间剑拔弩张。”

琥珀应喏,回到屋里正寻思着怎样打听陶妈妈都和徐嗣谆说了些什么话,杜妈妈来访。

她忙把杜妈妈迎到房里临窗的炕上坐了,用十一娘赏的西湖龙井待客。

杜妈妈打量着小小一间屋子,收拾得窗明几净,挂了半新不旧的宝蓝色帐子,大红色锦被,鹅黄色枕头,窗台上还摆了一盆小小的文竹,大方又得体。

她不由暗暗点头,低声说了来意:“…从庙里回来,四少爷去先头四夫人住的旧宅子上了香。回来竟然对我说,四夫人喜欢花,又花大力气让季庭媳妇在后花园的暖房养了些稀罕东西,自己留着玩就行了,到处送人,只怕招人妒忌,反而弄巧成拙,说我们家骄奢。”

杜妈妈是太夫人身边最体己、最得力的。有时候,代表的就是太夫人。

琥珀大惊失色,忙道:“还请杜妈妈明辩。我们家夫人虽然喜欢那些花花草草的,可也没那则天女帝的本事令百花齐放。不过是因家里有暖房,又有季庭媳妇这个惠心巧手的,让花期提早几天、延后几天罢了。至于说到送人,除了甘家太夫人那里和林家大奶奶那里、永昌侯黄夫人这样的人之外,倒也没有送别家。这几位夫人,或是姻亲,或是一起经过磨难的故交…”

杜妈妈见琥珀急起来,知道她误会自己的意思,忙笑道:“琥珀姑娘别急。四夫人是怎样的人,阖府皆知。不是哪个人说一句不好,就不好了;哪个人说一句好,就说好了的。把这些话告诉琥珀姑娘,也是我们太夫人的意思。”

琥珀一听,立刻站了起来:“请妈妈吩咐!”

她恭敬地态度让杜妈妈看着如六月天喝了冰镇的绿豆水,从里到外透着舒坦,声音更柔和了几份:“我们太夫人的意思是,四少爷年纪小,一向不理会这些小事,怎么突然间关心这些来。让姑娘跟夫人传个话,有些事,要好好查查才是。免得被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挑唆着,把好好个少爷给养坏了。”

琥珀听着神色一凝,忙道:“请妈妈放心,这话我一定传到。”

杜妈妈微微点头,见正事说完了,问起琥珀来:“听说你母亲、老子还在余杭的庄子上,怎么不跟夫人提一声,接过来养老算了!”

琥珀笑道:“他们在江南住惯了,左右都是些老邻居,我虽然不在膝下,说说笑笑,日子倒也过得快活。”

“那你岂不就落在燕京了!”

琥珀脸色一红:“我是服侍夫人的,夫人在哪里,我自然在哪里。”

杜妈妈笑着微微颌首,对她的这番说词很满意似的,又说了几句闲话,就起身告辞了。

琥珀虽然觉得杜妈妈这话问得有些蹊跷,可惦记着把太夫人的意思转达给十一娘,顾不得细想,匆匆去了十一娘那里。

十一娘眉头微蹙,问琥珀:“谆哥在哪里?”

琥珀低声道:“在五少爷屋里。”

徐嗣谆很是困惑。

娘亲死的时候曾反反复复地叮咛他,说陶妈妈是她最信任的人,以后有什么事,一定要听陶妈妈的。还让他发誓,决不违背她的嘱咐。可他听陶妈妈的话,把母亲送花的事告诉了杜妈妈,杜妈妈却笑着对他说:送花是件小事,皇家自有泱泱气度,不会为了这种事责怪永平侯府的。他想着太夫人“大人物通常都因小失大”的话,辩道:“千里长堤溃于蚁穴。越是小事,越要注意才是。”

杜妈妈直笑,夸奖他:“我们四少爷跟着赵先生长了学问,什么事都知道了。这件事我会跟太夫人说的,让太夫人跟四夫人说说,以后再也别送花给别人了。”说完让小丫鬟领他回屋,自己则把立在屋檐下等着的管事妈妈叫了进去:“太夫人只是暂时帮着四夫人管管家里的事,像这种夏裳用哪里的布料之类的大事,我看还是知会四夫人一声的好…”对他所说的话好像有些不以为意的样子。

徐嗣谆有些失望,想问问徐嗣俭。可徐嗣俭一下学就和徐嗣勤去了外院。听徐嗣俭的小厮说。徐嗣俭的外家从忠勤伯府搬出来在外面置了宅院,他外祖母可以在家里随意地招待客人了。徐嗣勤和徐嗣俭有两年没在燕京,他外祖母很是惦记。常常差人叫他和徐嗣勤去吃饭,或是有表兄弟请他们出去游玩,不得闲。

徐嗣谆不免有些郁闷。

徐嗣诫就问徐嗣谆:“四哥,四哥,你别伤心。三哥不和你玩,我和你玩。”然后让喜儿去拿了个蜈蚣风筝:“…我把这个送给你。”

春天到了,十一娘请了人到府里给他们两兄弟做风筝,还让他们两兄弟跟着学做风筝。那手艺人为了显手艺,带了一个百足蜈蚣的风筝进府。徐嗣谆看着稀罕,可徐嗣诫也喜欢,他就让给了徐嗣诫。没想到徐嗣诫又把风筝让给了他。

他有些感动,学着十一娘的样子摸了摸徐嗣诫的头:“你留着吧!到时候我们一起放就是了!”

徐嗣诫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见徐嗣谆不要,松了口气,高兴地让喜儿收了,道:“那哥哥别生气了。我们去放风筝吧!”

徐嗣谆望着他满是期待的眸子,心里一阵激动,觉得这世上诫哥对他最好。和他说起十一娘送花的事:“…我有些担心。所以想跟母亲说说这事!”

徐嗣诫安安静静地听他说着话,待他说完,很认真地点头:“那四哥就跟母亲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