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之血”。

青阳部的士兵们还只是在传说中听到过这个名字,青铜之血对于青阳部的子民来说是近乎于神迹一般的存在。他们是罪人,青铜之血证明了针对吕戈身世血统的指控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捏造。他们惶恐地匍匐在这种超越了人类极限的力量面前,尽管吕戈仍在冲杀他血红双眼中所能见到的每一个人,他们中不断有人被暴怒的吕戈杀死,但他们就是匍匐在地上不敢抬头。甚至闻讯快马赶来施援的铁镠部众也不敢靠近他,直到他听到阿钦莫图的声音。那声音如同从阴霾的乌云中挣脱出来的一束阳光,在天地间洞开了一线光明,将他唤醒。吕戈怔怔地站在当地,无数的残肢断臂如一个圈围绕着他,汩汩的鲜血从他们尸体上的伤口中流出来,汇聚成河,又渗透进绿草间黑色的土地中,再外面是已经匍匐在地的叛兵,然后是赶来救他却已经跪在地上的铁镠和他的部下。然后他看见了自己肩膀上的伤口,看见了他心爱的阿钦莫图,轰然倒地。

叛乱被平息了,颜铸钉死在白纛之上;厉千弋死于吕戈之手,几乎难以将他的尸首从满地的残躯中完整地拼凑出来;巢哲虽然投降,但并没有逃过此劫,他被塞进一只麻袋,由最快的骏马拖着穿越了青阳部的整个领土。幸存的叛兵因为是被欺骗着反叛,所以没有处死,只是没为了奴隶。三大家族新的族长很快就选了出来,他们都是曾经担任过吕戈帐随的年轻人,他们深深地以自己父辈的罪行为耻,忠诚地服侍着天神赐给青阳部的大君。

秋陌离的尸体难于收敛,最终和破碎的木笼以及难以计数的石块一起下葬。吕戈奇迹般很快就痊愈了,他亲自监督着工匠依着东陆的式样在草原上修建了一个巨大的陵墓,将母亲葬于其中,并亲自题名为“慈陵”。这是瀚州除北都城和灭云关外第三个永久性的大型建筑物,吕戈常常在那里静坐,一坐就是一天,身旁只有阿钦莫图和她的笙陪伴他。

数月后,铁浮屠终于在吕戈的“一意孤行”之下开工了,又过了数月,第一批十余具铠甲完工了。实战效果正如吕戈的预料,在铁浮屠面前,步兵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而即使是骁勇善战的虎豹骑和鬼弓,也拿铁浮屠全无办法,尽管铁浮屠骑兵追不上虎豹骑、鬼弓,但本身也像一块坚固的岩石,刀砍不进,箭射不穿。吕戈开始大量地遴选最优良的马匹,并在青阳部中挑选最强壮骁勇的青年,他们有着坚强的体魄和比身体更加坚强的勇气。经过数年的积累,至风炎第二次北伐之时,铁浮屠也不过只有一千余骑。但就是这一千余骑,在铁线河撕开了号称东陆防守第一的山阵的密集阵形。

当象征九州局势的天平向一方倾斜的时候,就向另一方增添一个砝码,这就是辰月们在孜孜不倦地从事的伟业。但九州这座庞大的天平结构太过复杂,难以预料的突发状况又很多,有时候这样的调整需要通过精心的计算、调动无数个砝码,才能达到他们所预期的平衡。

现在,他们意识到他们向北陆投下的砝码略重了一点,铁浮屠这种强大的武器对于局势的平衡来说还是过于危险了,他们需要给予华族能够与之对抗的武器,这种武器叫做山阵。大教宗不愿意亲自出现在公山虚的面前,这个从白清羽还未上台起就开始密切观察公山虚的老人,对公山虚的期望相当高。他不想将自己的行动暴露给公山虚知道,尽管他清楚公山虚肯定早就或多或少地猜到了自己一定在背后做了一些手脚,这样做既是为了日后行事方便,同时也是希望公山虚能自己慢慢领悟辰月教义的真义,重新回到辰月教中来。在他看来,公山虚无疑是除了他以外最接近神的意志的人,能够接替他成为辰月教大教宗的,除了公山虚,是不做第二人想的——或许,依照大教宗的期许,他还能有更高的成就。

所以,不像在北陆兜售铁浮屠时的坦荡,大教宗在东陆选择了一个不那么容易令人产生怀疑的方式。一个辰月教徒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在楚卫国献策,所献乃是一种改良重甲枪兵装备的方式,据他本人声称,他自幼父母双亡,为河络所抚养,故此懂得铠甲锻造的技术。这种改良方式是从铠甲到铁枪的整体改良,改良后的重甲枪兵铠甲和铁枪强度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但这种改良方式需要大批量地重新铸造新枪新甲以重新装备军队,这种高昂的消费是楚卫国一国难以承受的。楚卫国国主只得将此人送到天启白清羽的面前。公山虚意识到了眼前之人的身份,也意识到了承担重甲枪兵装备替换的高昂费用将对白清羽的金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他不能不接受,因为辰月会出现在这里,就说明他们在北陆做了一些手脚,依据辰月一贯的行事风格,这些手脚对未来的战争影响必定极大,必然是要重新装备重甲枪兵才能克服的。这就是辰月教,虽然你明知他们居心不良,但你还是只能乖乖地听他们的话,因为他们早已通过各种手段将你逼入了不服从他们就会灭亡的死胡同。两害相权,公山虚身上的赌徒性格获胜了,他选择了装备重甲枪兵,而且他决定装备超出其承受能力近一倍的重甲枪兵,他以为他这样做就能够跳出大教宗的陷阱。但他始料不及的是,大教宗早已连他的性格都计算在内了,在他的棋盘上,公山虚的每一步都没有超出他的预料。

拥有了铁浮屠的吕戈坚信自己已经拥有了对付东陆的武器,他开始考虑收复胤朝留在北陆的港口和兴建的关卡,将这些东西交在敌人手中,无疑是将一柄利剑悬在自己的头上,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斩断自己的脖子。同时,他的目标还包括了一些在第一次北伐时向白清羽投降的部落,现在是他们为自己的背叛接受惩罚的时候了。他需要用这些部落立威,借以警示其他部落,他需要他们紧密跟随在自己的身旁,如臂使指一般,因为年轻的吕戈心中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他要实现前人从未实现过的梦想,他要将东陆——他母亲和他妻子的家乡,纳入草原帝国的版图。

吕戈刻意隐瞒了铁浮屠的存在,事实上他甚至连虎豹骑和鬼弓都未动用就收复了所有的港口和关卡,他将港口连同缴获的船只全部付之一炬,将攻陷的关卡彻底拆毁,这些东西对他们这样的马背民族来说,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而若被敌人获得,则后患无穷。

然后他消灭了所有曾经投降白清羽的部落,将他们的子民没为奴隶,赏赐给部落里有功劳的军官。他称这次远征为“南狩”。再然后吕戈召开了库里格大会,他毫不隐讳地向其余部落的主君讲述了他的梦想,并将所有与会的部落绑在他的战车之上,从此在草原上没有人敢于反抗他。

传说在前往青茸原讨伐背叛部落的路上,青阳部的士兵到河边饮马,不知被什么东西连人带马一起拖入水中,只见水面翻滚了一会儿,然后就恢复了平静,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青阳部的士兵们很害怕,有胆子大的摸到河边仔细辨认,才发现河中有一个怪物,它躲在水中,只露出两个鼻孔,像一截枯木,不仔细辨认根本发现不了。

他们认为这是盘鞑天神降下的启示,如果强行出兵恐遭不祥。吕戈说我是盘鞑天神派遣到九州的使者,我的旨意就是盘鞑天神的意志。吕戈在河边钉了一根木桩,将一匹马拴在木桩上,然后将马砍伤,马血流进河里,引出一个巨大的怪物,它的身体长足有五十余尺,它全身披着坚硬的盔甲,拖着一条长满锐利长角的长长尾巴,它的嘴有七尺长,张开后露出无数参差的獠牙,吼叫的声音很大,声传数里。它一口将马牢牢咬住,拖回了河里。吕戈手持一把巨大的重剑迎了上去,吕戈和怪兽的战斗持续了很久,从河边到河水中,怪兽的皮肤坚硬异常,重剑砍过只能留下一道很浅的痕迹。但吕戈此时已经可以熟练地控制他的青铜之血,并为它创造了一招刀法,并称之为“大辟之刀”,这是一招超越人类体力极限的刀法,只有继承了青铜之血的武士才能使用。吕戈使出大辟之刀,终于在怪兽的颈部上劈开了一道一尺长的裂口,但重剑已断。吕戈将手插入怪兽的伤口,生生将怪兽撕成了两半。

青阳部的士兵们看到水面平静下来,河水被鲜血染浑,他们不知道那是怪兽的血还是他们年轻主君的血。然后一个浑身都是鲜血的身影从河中钻了出来,吕戈高举着怪兽的头,将它抛在河岸上。河岸上爆发出欢呼声,青阳部的士兵终于相信,眼前的人就是盘鞑天神派到九州的使者,是能够带领他们扫平世间一切的战神。

青阳部的士兵将怪兽的尸体从河中拖了出来,大合萨颜真辨认后,称这只怪兽叫做夔,是涣海中的霸主,可能是误入河口后顺流而上到了这里。吕戈亲手剥掉夔的皮,锯下怪兽尾巴上的角赏赐给手下的大将,他将夔还在跳动着的心脏生生吞掉,将它的肉煮了给所有的士兵吃,用了几十口大锅,他们认为这样他们就能获得这只怪兽的力量。吕戈又着人铸造了一面足有一人高的巨大的青铜战鼓,用夔皮做成鼓面,作战时吕戈亲自击鼓,声闻数里,催敌胆寒。士兵们匍匐在战鼓面前,向他们的大君表达最高的敬意,他们称吕戈为钦达翰王,钦达翰就是“青铜战鼓”的意思。

这面战鼓见证了吕戈此后三十年的征程,后来他又将它传给了自己的子孙。

青铜之血 阿钦莫图

谢明依·阿钦莫图·帕苏尔,是风炎朝太师谢羽刚的孙女儿,也就是谢孤鸣的亲妹妹。

一开始,谢明依对于到北陆和亲也是极不乐意的,她从旁人口中得知了白清羽选择她的原因,知道自己成为了皇帝向祖父复仇的牺牲品,因此对白清羽难免心怀怨恨。

但谢明依性格一向柔顺温婉,她并没有违抗圣旨的能力和勇气。她在嫁妆中夹带了大量诗文、农书、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这在当时是绝对不被允许流传到外族的。或许,这就是她复仇的方法之一,将皇帝不愿意送给北陆的东西送给他的敌人。

但当那个强壮但不失清秀的少年自马上向她伸出一只手的时候,她仰望着那个少年,看着他惊奇的双眼和阳光般的笑容。他将她一把拉上马背,抱在自己的身前,那是她在东陆少年中不曾见过的豪爽气概。他载着她在草原上奔驰,身旁的从人们呼啸呐喊,她看得出他们对少年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仰慕。这是她第一次骑马,也是她第一次被一个男人这样抱着,她扎他的怀中,环抱着他的腰,嗅到他身上男人的味道,心跳得很快,她的脸上浮起红云,于是将他抱得更紧一些。从那一刻起,谢明依爱上了吕戈,一直到她死去的那一刻。在那以后,她一直坚定地陪伴在吕戈的身旁,在吕戈最孤单寂寞的时候,只有她能给他的世界带来光明。

与秋陌离和父母断绝关系不同,她经常地与远在东陆的家人们书信往来,她尽一切的能力把纺织、陶器、造纸等工艺都带到了北陆来,因此很多蛮族都很感念她的恩德。

但是,谢明依死得很凄惨,吕戈中年后患了癫狂之症,发作起来便丧失理智,有时甚至还会手刃身旁的从人。他开始变得孤僻,不再信任任何人,甚至是他生命中的阳光——谢明依。吕戈听信谗言,认为他的儿子吕嵩是谢明依与人私通所生,他鞭打她,让她像奴隶那样清扫马粪,将她和她跟吕戈的儿子吕嵩赶出北都。只给了他们十匹马、两个伴当和一副弓箭。

他们走到半路就没了粮食,都靠打猎和喝马奶过活。吕嵩又生了寒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冬天快来了,眼看就是死路,两个伴当也不愿跟着他们,夜里悄悄地逃跑,还把产奶的三匹母马都拉走了。谢明依知道吕嵩没有马奶活不下去,只能自己骑着马去追他们,恳求他们至少留下一匹马。两个伴当垂涎她的美丽,糟蹋了她,留下了一匹母马。谢明依将那匹母马牵回来给吕嵩,第二天就自己割了喉咙。吕嵩即位之后,找到当初的两个伴当,以马革将这两个人卷起来,亲自带领骑兵纵马轮番践踏,直到将两人踩成肉泥。

吕戈一生犯了无数的错,但只有这一个,在他每次清醒的时候,都会出来揪他的心、抓他的肝,让他痛不欲生。

青铜之血 蛮族和羽人的恩怨

蛮族,或许是整个九州最坚韧的一个民族,这个同时继承了华族传统文化、夸父战斗文化以及羽人自然文化的民族,他们在西方抗击夸父,在东方进攻羽人,还时时刻刻觊觎着天拓海峡另一端的东陆大地,几乎是将战火烧到了每一片与他们邻近的土地上。

而相对于鲜有能力打到北陆的华族和种群数量稀少的夸父,与羽人的纷争才是蛮族对外扩张的主旋律。蛮族第一次越过被称为“月亮山脉”的勾戈山脉侵入宁州还要追溯到郁非纪初期。瀚州南部的蛮族部落由于与华族的交易而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势力开始向北方膨胀,蚕食北方部落的猎场和牧场。北方部落无奈只能将目光投向了西方的殇州和东方的宁州。他们越过勾戈山脉进入宁州,由于勾戈山脉、鹰翔山脉和莫若山脉共同组成的屏障遮蔽了来自北方的寒风,宁州的气候远比瀚州更加温暖。蛮族在此惊喜地发现了山脉东麓山林、草甸的丰饶物产,靠游猎和劫掠羽人村庄生活,引起当地的羽人云氏阿格斯城邦的强烈不满。云氏羽人向蛮族发动进攻,在森林的掩护下偷袭入侵此地的蛮族聚居区,将蛮族赶回勾戈山脉以西。蛮族于是在勾戈山中修建关隘,以控制连接瀚州和宁州的通道,并将这座关隘起名为灭云关,以示终将向云氏羽人复仇。瀚州整体地势较宁州更高,灭云关西侧是一望无际的高原草原,东侧则急转而下,是艰险的山路,高度差近四里。因此灭云关对于蛮族来说易攻易守,而对于羽族来说则是难攻难守。所以尽管历史上羽族曾经数度攻陷灭云关,但由于难于固守,很快又被蛮族攻陷。但由于羽人在勾戈山脉东麓的茂密丛林中占据极大的地缘优势,以骑兵见长的蛮族也一直很难向东推进。蛮族与羽族的战争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以争夺灭云关为核心内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二百年左右。针对羽人林地作战的优势,蛮族成批地放火烧毁宁州林木,再开辟出来的泛着树木余烬味道的荒原上,蛮族骑兵所向披靡,羽人陆军中包括久负盛名的野雨、锦大风、幽笛甲戈和赤岚四支劲旅在内的主力兵团几乎被蛮族全歼,而羽人引以为傲的秘术师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使用攻击性秘术就已经身首异处。森林燃烧的浓烟在宁州上空笼罩了十八年,一直将宁州西南烧成了广阔的戈壁,这段历史被称为“烟霜十八年”。

这场战争直接改变了羽族的核心战略。羽人自此彻底认清了他们与蛮族在体格上的差距,他们放弃了重新组建大规模的野战兵团。由于羽人此时已经占据了澜州大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曾经傲视九州的强大海军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处。而高昂的海军维护费用令他们叫苦不迭,羽人被迫将正规海军转为海盗,允许他们自由攻击华族的商船,籍以切断华族和蛮族的海上交易,并有计划地让鹤雪团参与针对蛮族将领的暗杀行动中,接二连三的成功使得“刺杀”这一早年被认为不符合羽人高贵身份的行为成为鹤雪的重要战术,灵巧的快艇和出没无踪的鹤雪成为笼罩在蛮族身上的噩梦。蛮族被迫以“游令骑”在内海沿岸的广阔草原游走传令,实行内迁禁海。华族与蛮族的海上交易。自此以后近千年,蛮羽战争的形势一直没有再发生任何重大的变化,蛮族依靠灭云关牢牢控制着勾戈山脉东麓地区,而由于广阔的西南戈壁,他们也没办法进一步东进的能力。唯一的变数,就是朔北部的白狼团偶尔会从遥远的北方绕过勾戈山脉,从鹰翔山脉与勾戈山脉之间的走道或是鹰翔山脉与莫若山脉之间的“大风口”侵入宁州进行小规模的劫掠。

青铜之血 铁浮屠整锻铠

铁浮屠整锻铠最初起源于河络的重装鼠骑兵整体铠甲锻造技术,这种技术的兴衰是与河络的战术演变紧密相连的。在九州历史的早期,由于装备的领先优势,人族和羽族的战略战术都是模仿河络的,作为最先采用步骑协同的种族,河络已经在各方面将这种战术发扬至了极致。铁浮屠整锻铠就是为了适应这种战术而催生的成就之一。

这种技术一直延用到他们发现装备的领先已经不能弥补他们与人类相比在体格上的先天优势为止。继“烟霜十八年”迫使羽族放弃野战步兵之后,河络也不得不在星流四千八百年的华络战争后放弃了他们已经使用了数千年的经典战术。

星流四千八百年左右,胤皇朝挥军直指宛、越,打破华族和河络维持了近八百年的和平。毫无防范的河络完全没有意识到,处心积虑的华族用了数代时间研究武装,直到胤朝的骑军冲到自己的都城下时,河络们才发现他们的弓箭已经无法穿透华族骑兵的铁甲了。辉煌的河洛王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被胤朝的大军粉碎了,就连王国的东南端通向北邙山的退路也被迂回的骑兵们封锁。

三百万河络残部聚集到绥中,他们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有战斗力的正规军几乎在之前的战斗中伤亡殆尽,幸存部落的阿络卡和苏行召开最高评议会,决定向雷眼山雁返湖方向突围。无畏的河络前赴后继,生生以血肉冲开了胤军的防线。胤军的骑兵和乘着马车的轻装步兵在鬼怒川追上了河络,河络不得不将手无寸铁的部落整个整个地派出,以血肉阻挡胤军追击的脚步,百余万河络平民因此被屠杀。残余的河络最终进入了雷眼山,重新集结并会合了雷眼山河络部落。

幸存的夫环对“背离真神的迁徙”进行了反思和忏悔,阿络卡的地位重新得到确立。在紧急召开的阿络卡联席会议上,与会的阿络卡们意识到河络保持了数千年的装备优势已经丧失,而体型劣势空前凸现。他们不得不放弃了原本和华族保持一致的步骑协同战术,转而发展以追求远程攻击和大覆盖范围的大型作战机械为核心的战术。由于这些大型作战机械几乎完全不具备机动性,河络的主导战术思想至此由进攻转为防御。

在随后的“雁返湖大战”中,乘胜追击、希望一举消灭河络的胤军,成了这个战术的第一个牺牲品。此战之后,河络重新退居山区地下,而胤军亦无力进攻。

由于战术的变化,鼠骑兵的战略地位急剧下降,从主战兵种转化为斥侯部队,“铁浮屠”这种过时的技术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客观上讲,骑鼠对于娇小的河络而言,显得十分的强壮,所以它完全可以在装备双层砂钢整锻鼠铠之后,再驮起一个装备着配套铠甲的河络骑兵,而这一点,是东陆马匹做不到的,所以这种技术对于华族来说也缺乏价值可言;但对马匹强健的蛮族来说,这项技术却如同专为他们量身订造一般。

青铜之血 铁浮屠与孛斡勒

“孛斡勒”是蛮族古语当中奴隶的意思,后来则指奴隶中的武士。原本蛮族平民和奴隶界限极其严格,奴隶是不能成为武士的,直到逊王以一介奴隶之身,带着许多奴隶伙伴一举统合蛮族各部,建立库里格大会制度为止。逊王成为草原上的霸主之后,他的许多奴隶伙伴都获得了贵族的称号,武士身份不再是贵族和平民的专属。七年以后,逊王败于朔北部之手,奴隶又被迫回到低贱的地位中,奴隶武士自此不复在草原上存在。

到风炎朝时,有感于第一次风炎北伐东陆军力的压迫,北陆年青的大君钦达瀚王纳戈尔轰加在母亲秋陌离授意下,恢复了消失两百年的“孛斡勒”制度,大举征召奴隶成为武士,以填补北陆兵力的缺口。在他的铁腕下,完全由奴隶武士组成的训练有素的铁浮屠骑兵被迅速建立起来。“孛斡勒”是蛮族古语当中奴隶的意思,后来则指奴隶中的武士。原本蛮族平民和奴隶界限极其严格,奴隶是不能成为武士的,直到逊王以一介奴隶之身,带着许多奴隶伙伴一举统合蛮族各部,建立库里格大会制度为止。逊王成为草原上的霸主之后,他的许多奴隶伙伴都获得了贵族的称号,武士身份不再是贵族和平民的专属。七年以后,逊王败于朔北部之手,奴隶又被迫回到低贱的地位中,奴隶武士自此不复在草原上存在。

到风炎朝时,有感于第一次风炎北伐东陆军力的压迫,北陆年青的大君钦达瀚王纳戈尔轰加在母亲秋陌离授意下,恢复了消失两百年的“孛斡勒”制度,大举征召奴隶成为武士,以填补北陆兵力的缺口。在他的铁腕下,完全由奴隶武士组成的训练有素的铁浮屠骑兵被迅速建立起来。

青铜之血 铁浮屠

铁浮屠是蛮族特有的重骑兵,与东陆的重骑兵相比,它采用来自河络的技术,装备整体铸造的重型金属铠甲。这种铠甲具备了多层不同材料复合的工艺和关节活动设计,是一件超越时代的制品。但是既便如此,它可怕的重量也只有少数的蛮族骏马可以负荷。由于造价异常高昂,铁浮屠的装备无法用来广泛建立制式的军队。战场中的铁浮屠甚至可以不被称为骑兵,他们就是被战马的力量带动起来的机括,历史上唯有风炎皇帝的山阵能与之抗衡。

建制

由于铁浮屠从来没有大量地存在过,他们最多时也不过只有千余人的编制,因此做为一种战略力量,他们都是以十余人的小队为编制存在的。发生战斗时,他们无需全部出动,只需少量的铁浮屠就可以使对手崩溃。

征召

由于很少会有损失,而且甲胄难以补充,因此铁浮屠的成员都是选拔于武技优秀的青年。而成为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中的一员也是无数青阳男儿的心愿。

战术

铁浮屠由于其惊人的重量限制,不可能长距离机动作战,因此都是使用短距离的正面冲锋来击溃对手。他们数骑一组,连环冲阵,当铁浮屠在战场上奔驰的时候,只有楚卫的山阵才能在他们面前站稳脚跟。

装备

铁浮屠装备着依据河络技术打造的厚重铁甲,把带着尖刺的肩铠、裙甲、腿甲、铁手套和铁马靴与钢铁打制的胸甲批挂起来之后,一骑铁浮屠就是一个致命的杀戮机器。铁浮屠的铁甲上有支架,他们把沉重的长矛架在支架上,驱动胯下巨大的战马,就可以轻易地将正面的敌人刺杀。

青铜之血 楚卫山阵

楚卫国的精锐步兵。身披铁甲,手持长枪,以密集的步兵方针和铁枪组成的钢铁之林,战场上真正不动如山的战阵。结阵之初这些铁甲枪士都是半跪在地下的,以枪柄长达两丈的巨型长枪结成密密麻麻的枪阵。移动时他们将重达三十斤的生铁枪奋力举起,这些铁枪沉沉地落下,每一枝长枪都压在前面枪士的肩膀上,密集的枪阵就这样形成。层层迭迭的枪锋构造了一片钢铁荆棘。风炎北伐中依靠山阵强悍的战斗力,东陆军队终于可以在蛮族铁浮屠的马蹄下站稳脚跟。

北陆兵燹 天拓战云

北离十七年春,天拓海峡再次被战争的彤云遮蔽,白清羽的舰队在七年之后重临瀚州。但这次的大军面对的不再是七年前志骄意满的蛮族,而是已经磨利爪牙的恶狼。

前一年的秋天,钦达翰王吕戈的虎豹骑横扫了瀚州所有的东陆驻军,只有两个斥候勉力逃回天启,但白清羽只是点点头。当然,在风炎皇帝的心中,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既然两边也都知道战争不可避免,那么抢先宣战的一方是谁,其实也并不重要了。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白清羽的诏书驰行东陆,在三个月内,十六国诸侯十五万大军络绎来到毕止,一时铁甲云集,枪戟蔽空。算上整编之后的羽林天军,二次北伐的风炎铁旅高达三十三万之数,号称四十万大军。

东陆的海军汇集狭窄的天拓海峡,将大军运往北陆,《大胤皇帝镜明史》中说:“帆樯相接,桨轮相比,海峡几成通衢。”敖庭慎身为淳国公,又是北伐的坚定支持者,他下令将毕止全部的行政都为接待北伐大军服务,甚至不惜迁走了靠近码头的两千户居民。

蛮族并没有试图在海上截击东陆的船队,而是选择了彻底放弃水战。在第一次北伐中,风炎铁旅依托铁线河,取得了巨大的运输和行军优势,蛮族的智将阿祖格将大量长船装满石头沉在河中,试图与东陆在平原上靠陆战一决胜负。

当白清羽的舰队渡过天拓峡时,蛮族的九煵部只是象征性地射了一阵箭雨就不慌不忙地向内陆撤去,在长达数百里的平坦海岸线上,蛮族显然无力对抗拥有海上支援优势的东陆舰队。但在北陆辽阔的草原上,胜负就各凭实力了。

吕戈用十五张羊皮赎来的阿祖格显然是北陆少有的智将,但苏瑾深却是天才。

和第一次的推进方式不同,苏瑾深这次要打的是一场穿心战,大军将从雪嵩河与绯云河之间的平原一路北上,跨越彤云山跑马隘,直捣北都城,将蛮族的骄傲彻底而迅速地捣碎。这条路线是第一次北伐时叶正勋的游击路线,而此刻已经是大胤将军的叶正勋则与彭千蠡带领八万大军,沿第一次北伐主力进军的路线前进,目的是吸引北陆主力,掩护风炎大军的突进。

彭千蠡无疑是天下有数的猛将,而叶正勋的狼牙七纵则是蛮族最可怕的梦魇,他们的凶残如同朔北的驰狼骑,但军纪却可比东陆最严明的山阵。只有这支强悍的部队,才可能迅速突进到彤云山,阻止蛮族对苏瑾深的截击,并与风炎铁旅的本部会合。后人曾叹如果这支部队如果由李凌心统率,大约不会有中计之事,但李凌心不善急战,就未必能达到速度上的要求了。

从绯云河与铁线河之间北上的大军由白清羽、公山虚亲自坐镇,当然军事上的最高指挥依然是苏瑾深。公山虚此次不在帝都坐镇,一方面是他认为经过七年的和平期,帝党的基础已经相当牢固;另一方面,他也感到了北陆的一些危机。这是来自辰月的危机。虽然公山虚已经长久没有和辰月联系,但他从来没有忽视过这股可怕的力量,他动用了天启的情报时刻关注着辰月的作为,而得到了一个隐秘而惊人的消息:被称为“辰月之龙”的力量,已经前往了北陆。

辰月之龙是大教宗掌握的一支恐怖力量,但即使公山虚亦不知道它究竟是代表一个可怕的秘术师还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即使以公山虚身为辰月种子的身份,也只是知道“辰月之龙是辰月最可怕的战斗力”,却从没听过任何具体战例。

同样关注着辰月的并不只有公山虚。九州历史上辰月最大的敌人天驱也留意到了这一点。

当姬扬在毕止集结他的三千风虎时,他在稷宫的老师萧无陀找到了他,身为天驱宗主之一的萧无陀已经六十六岁,无法再上战场,但他带来了有关辰月动向的消息。

北离十七年四月,风炎铁旅三十万大军在十二处滩涂登陆,稷宫同学会号称水战第一的祝捷则带领一支由八十艘长船、五十四艘楼船的舰队沿铁线河北上,在船队的东边,是苏瑾深的中军。

很快,舰队在铁线河第一个收窄处遇到了事先沉下的装满石头的船只,那是北陆设下的障碍,阿祖格在铁线河与绯云河中设置了三十七处阻塞,他征调了几乎所有曾用来劫掠东陆的海盗船,以铁索相连,实以土石,沉入河道。以他的计算,这些布置纵不能彻底阻止风炎军的水路战术,也至少可以延误他们的进军时间。

这个想法在军事上无疑很正确,但他并不了解在这七年间的政治变动:通过翼天瞻,白清羽与羽族的政权取得了默契,他从羽族购买了吃水更浅而行动速度更快的宁州长船。虽然名义上是购买,但价格优渥而且可以先行赊欠,这便与无偿支援几无区别了。

羽族水师称雄九州,对河道阻塞自有解决之道,带着拖钩的小艇和如同泥鳅一样灵活的羽人迅速在河道中挖开一条通路,他们巧妙地利用水势将装满石头的木船打散在河底,轻便的羽族长船迅即通过。阿祖格的断河战略确实延缓了胤军北上的速度,但比起他料想中的结果,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北陆兵燹 屠龙破关

北伐大军本阵中,敖庭慎以其淳国公身份成为名义上的先锋,时任淳国三军都指挥使的姬扬统帅三千风虎则是实际的先锋,而姬扬的稷宫学弟校尉唐湘则号称先锋中的先锋,领一支出云骑兵,在姬扬铁骑之前开路。

唐湘一直以姬扬为榜样,惯于冲锋陷阵,两河之间的蔑昆部望风而逃,并没有给他一逞身手的机会。事实上,蛮族并没有想到风炎铁旅的推进速度可以如此快,更没有想到他们这次的战略目标是直指北都城。紧急调动的骑兵遇到了叶正勋和彭千蠡所部的八万人马,被阻隔在铁线河以西。

当唐湘的骑兵看到彤云山跑马隘的山口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次一定可以直突北都城,将蛮族踩在脚下了。

姬扬却本能地感到了危险,他是东陆第一的锋将,又是天驱的宗主,此刻他感到的危机并不仅来自军旅经验,还有一种让他毛骨悚然的本能。

翌日,斥候来报,跑马隘一夜之间耸立起十丈雄关,熠熠生辉,城头剑戟林立,不知有多少守军。姬扬带队亲自往视,却发现这座如同天外飞来般的神秘关隘,竟然是一座冰关。时值五月,而冰雪仍然凝结不化,这在胤军中引起了相当程度的恐慌。

“蛮族有星辰诸神相助。”流言在士兵中间迅速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