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参数

作者:〔美〕杰弗里?A.兰迪斯 著陈养正 陈 钢 译

这是一本关于太空、黑洞和微观宇宙的科幻小说集,包括16篇作品:追赶太阳、冲击参数、穿越黑暗、通过虫洞进出黑洞、遭遇太空海盗等。其中《在太阳下漫步》曾被《科幻世界》翻译成中文,题为《追赶太阳》,描写一位在月球上探险的科学家由于失去了与飞船的联系,为了生存不得不在月球上追赶太阳以求生存。小说发表后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科幻世界》还为此邀请作者到北京和成都与读者见面,被中国读者称为“火星叔叔兰迪斯”,掀起了一股“火星叔叔热”。《穿越黑暗》描述了科学家缩小成原子,穿越黑洞进入以太的惊险故事。《黄蜂的奇特习性》描述福尔莫斯和华生联手破获外星人把受精卵植入伦敦女人体内借胎发肓的阴谋故事。等等。

 

前言

.《冲击参数》一书的发行评语
《冲击参数》一书的发行评语
尖端科学家笔下的硬科幻
杰弗里?A.兰迪斯,雨果奖和星云奖两项世界级科幻小说大奖得主,创作了60余篇短篇科幻小说。本书是兰迪斯的首部短篇科幻小说集,囊括了他全部的获奖与获奖提名的作品,如雨果奖获奖作品《追赶太阳》,是一部关于月球上幸存者的超现实主义小说。奇幻艺术家鲍勃?埃格尔顿根据其《进入蓝色深渊》创作了封面画,将天王星之海尽情展露。
在《通过虫洞进出黑洞》一文中,作者描绘了一场黑洞中的奇妙旅行,超越了理论上的不归极点。其他的故事也异常精彩,包括《遭遇太空海盗》、火星的《生态形成》、源自荒诞的精确准则、令人绝望的恐怖、歇洛克?福尔摩斯与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入侵者的战斗、虚拟现实的战争,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情境。而隐藏在这些故事背后的统一的主题,则是兰迪斯用来增加韵味的科学和人性。
尽管这些作品以硬科幻为主旨(在兰迪斯的作品里),但它们也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很多小说不乏奇思妙想。在杰弗里眼里,这些奇思妙想是以丰富的情感生活故事为支撑的。他是以人性的视角来书写科学和科学的世界。
——加纳德?多佐伊斯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兰迪斯的第一部小说《穿越火星》,所以,我非常急切地想要读他新近出版的短篇故事集《冲击参数》,我发现我并不失望。许多这类的故事,也出现在了杂志和选本中,并屡获佳绩。兰迪斯显然是一个“硬”科学科幻作家,这方面的科学元素在他的故事里是有趣的和准确的,但他没有忽略人物的人性特色,如短短的《雪》,是一个高超的故事糅合对弱小明显的同情。很多故事都是侧重于人类的,如《进入蓝色深渊》。两个故事,《冬天的炮火》和《罗尔维克的战争》,表现在未来的战争中都侧重于人的因素。
整体而言,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收集硬科学科幻故事集。高度推荐。
——亚马逊书评
本系列书目:
主编简介:
吴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中国大学中第一个科幻硕士方向。曾在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讲学或担当访问学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科幻研究会(SFRA)中国籍会员。著有长中短篇科幻小说多部,作品屡次获奖。
对杰弗里?A.兰迪斯的赞誉
一位举世公认的短篇科幻小说大师。
——迈克尔?毕晓普
杰弗里?A.兰迪斯已经发表了60余篇短篇科幻小说和20余首诗歌。2000年12月,他出版了自己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火星穿越》;1990年,他的《迪拉克海上的涟漪》荣获星云奖;1992年,《追赶太阳》荣获雨果奖。近期,新作《穿过黑暗》被星云奖、雨果奖双奖提名,而《坠落火星》已经斩获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被译成世界上16种语言,其中葡萄牙语译本《迪拉克海上的涟漪》获得了巴西最受读者喜爱的短篇小说奖。
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中一名光电能及太空环境研究专家,他有充足的机会为他的小说捕捉灵感。他居住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城附近),陪伴他的是两只名叫雷普塔和勒克的猫咪、一堆玩具熊、你一年也数不清的书,当然,没有金鱼。
他的夫人,是科幻小说作家玛丽?A.特瑟洛女士。
兰迪斯的作品富有感召力,且权威可信。
——《科卡斯书评》
兰迪斯的短篇小说都是完美之选,任何人欣赏他的短篇小说,从形式上都得到一个健康的共混物的硬科学科幻和强有力的表征。
兰迪斯最优秀的成功,虽然故事超越人的思维灵敏度和令人眼花缭乱,但他给了人们“硬”科幻小说的心脏。
——亚马逊书评

.“世界著名科学家科幻小说系列”代序
冲击参数
——“世界著名科学家科幻小说系列”代序
科学家创作科幻小说,有着悠久的历史。
1610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创作了科幻小说《梦》。小说描绘了魔法精灵协助人类完成的一次太空之旅。虽然在进入太空的方法上借助精灵显得有点古怪离奇,但对太空中寒冷和失重状态的准确描写,使天文学大师开普勒无可争辩地成为最先尝试科幻小说创作的科学家,成为科学家创作科幻小说的开先河者。
科学家创作科幻小说的真正繁荣时期,是在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20世纪,并跨越千禧之年一直延续至今。
现代宇航奠基人,俄国的康斯坦丁?齐奥尔柯夫斯基创作了相当有创意的科幻小说。他的作品《在地球之外》(1916),不但讲述了多级火箭的设计方案,还把人类在未来进入太空后的全新生活,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两位曾提出尖锐对立的宇宙理论的科学家乔治?伽莫夫和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也都创作过科幻小说。主张大爆炸宇宙论的伽莫夫写过《平装本里的汤姆斯金先生》(1938)。这部作品在中国被翻译成《物理世界奇遇记》,付梓时,正值刚刚粉碎“四人帮”、迎来“科学的春天”,全国上下齐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大潮中,很受读者欢迎。主张稳恒态宇宙论的霍伊尔则创作了著名的科幻小说《黑云》(1957)。这本书也有中文译本,但仅仅在很多年前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连载,没能正式成书出版,给喜爱阅读科幻小说的读者留下了些许遗憾。
考察近现代历史上介入科幻小说创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最多的当是天文学家和航天工程师。美国“阿波罗”登月工程主要设计师之一的威廉?冯?布劳恩,也曾创作出版了科幻小说《火星上的生活》,在1955年,著名的派拉蒙影片公司还将这个作品搬上银幕。无独有偶,英国宇航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卫星通讯技术的奠基者阿瑟?C.克拉克(Arthur C.Clarke),更是享誉世界的科幻大师。他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改编成电影后,影响很大,曾被评为(20世纪)电影史上最为重要的十部影片之一。
纵观科技领域,不单是天文学家和航天工程师喜欢创作科幻小说,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考古学、心理学、工程技术、电脑科学、医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和专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工作者,都对科幻文学与创作情有独钟且成绩不菲。以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为例,他不但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者,还是科幻小说《瓦尔登第二》的作者。在小说中,斯金纳采用自己提倡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构建心理学的乌托邦社会。
在我国,科学家迈入科幻小说创作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作品质量很好。两院院士、水工结构和水电专家潘家铮一人,就创作过多部科幻作品。他最近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科幻选,就得到了少年读者的称赞。
科学家创作的科幻小说,与普通作家创作的科幻小说有相当大的不同。
首先,科学家的作品能将丰富的科学构想融入小说,展示了比其他科幻作品更加绚丽多彩的未来景象。本系列里《冲击参数》(直译《冲击参数与其他量子现实》),是供职美国宇航局的高级工程师、“火星探路者”计划电池专家杰弗里?A.兰迪斯(Geoffrey A.Landis)创作的《通过虫洞进出黑洞》、《追赶太阳》、《进入蓝色深渊》等短篇小说集成,所呈现的微观世界、月球世界、海洋世界的漫游,就很是与众不同。没有深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这样的故事根本无法构思。美国生物学家、琼?丝隆采乌斯基(Joan Slonczewski)是本系列中唯一的女性作者,她的《入海之门》,则完全设想了一个远离太阳系的海洋星球,在那里,发展着与我们的文明迥异的社会现实。这样恢弘的场面,只有深入洞悉了宇宙学、生物学、海洋学和人类精神内涵的学者才能真正地构建完成。
其次,科学家创作的科幻作品,常常能准确地表述科学发现的过程,真实地表达科学探索过程中欢畅与悲苦的感受。21世纪的今天,在“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成功返回,“神舟七号”、“神舟八号”即将进入太空之时,重读本系列中阿瑟?C.克拉克的《太空序曲》,让我们重新回到了宇航时代的启蒙时期,往事并非一切如烟,过往的一切又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一种时间的沧桑感和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本系列中由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格里高利?本福德(Gregory Benford)创作的科幻小说《时间景象》,则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过程、人类有效控制人口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征程,用一种世代交替的时间线索贯穿起来。小说能在近三十年的时间之河里来来回回自由自在地跳跃,给人一种强烈的纵深感和时代感。只有真正从事过科学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才能在这种大维度的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尺度中穿梭自如。
再次,科学是科学家一生追求的光辉事业,因此,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更多为科学而奋斗和献身的渴望,也充满了更多科学探索过程中求真求实的精神。已故的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唯一的长篇科幻小说《接触》选入本系列,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萨根曾经参加过人类在宇宙中寻找地外文明与外星球高级智慧生命的SETI计划,而这个计划的实现过程,在小说中被转述为一曲既惊心动魄、又妙情横生的传奇故事。作者对宇宙探险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对人类希冀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同类的心灵渴望、对科学工作者在探寻过程中可能受到的诸多误解、对科学技术全球化大合作的时代潮流,都抱着热诚的希望。本系列中弗雷德?霍伊尔、吉奥弗莱?霍伊尔兄弟俩合著的科幻小说《离太阳只有七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向读者呈现了主人公(一位好莱坞剧作家兼编剧)执著于科学、钟情于求索科学真理、不屈于邪恶强势的品格,科学追求时间和永恒的不屈精神鼓舞着主人公勇往直前,因为,“离太阳仅仅七步之遥”。
有系统、有规模地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创作的科幻小说,在中国还是第一次。非常高兴重庆出版集团能率先出版《接触》、《太空序曲》、《时间景象》、《离太阳只有七步》、《入海之门》和《冲击参数》(直译《冲击参数与其他量子现实》)等六部科幻小说。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对人们了解科学工作者的想象力和人文情怀有所帮助,更希望这些作品能促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为提高人们的科技和文化素养,促进我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译者序
译者序
本书著者杰弗里?A.兰迪斯(Geoffrey A.Landis)将他的获奖作品和其他原创作品汇编成科幻小说集《冲击参数》。原书名是:Impact Parameter and Other Quantum Realities,直译为《冲击参数及其他量子现实》,看起来像科学著作。实际上,书中收入的作品皆为科幻故事。为使书名更加简洁明快,容易为读者接受,故将第二篇名“冲击参数”直接用做书名。
本书具有以下八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书中的十六篇故事大都不是开门见山地描写,并不是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而是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逐渐观察每个角色。有些故事则是到故事快结束时才弄清原委(如“黄蜂的奇特习性”,华生终于解开了对福尔摩斯的误解),大有画龙点睛之妙。读起来欲罢不能,直到读完为止,回味无穷。这是著者独特的写作风格。
第二个特点是融科学与文学为一体。既有故事情节,又有科学内容。每篇故事都是如此。故事情节中含有科学性和科幻内涵,将科学论述融入故事情节。
第三个特点是题材广泛。由天文至地理;由地球上的奥秘至地外文明;由星球至宇航;由宏观至微观;由量子物理至宇宙生物。
第四个特点是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或性格。崇尚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惩恶扬善。读者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情不自禁地喜怒哀乐。
第五个特点是立意离奇。故事包含的内容不是一般的科普内容,而是具有浓厚的科幻色彩。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超现实”的内涵,是名副其实的科幻故事。读起来津津有味,常会掩卷而思。
第六个特点是书中创造了一些新的科学名词,用做故事的篇名或篇名的组成部分。例如,Ecopoiesis(生态形成),Ouroboros(自噬自生蛇),Perimelasma(近黑洞点)等。
第七个特点是口语化与科学术语相结合。因此在翻译中既要忠于原书内容,又使之符合汉语口语化。
第八个特点是原文运用了一些英语成语,因此翻译中采用了汉语成语和四字结构。
译者序
本书第一篇“追赶太阳”由石坚(张劲松)翻译(原载1995年第6期《科幻之窗》)。这篇故事在“第50届世界科学幻想小说大会”上获得“雨果最佳故事奖”。本书中译本对此篇采用了原译文,由陈养正进行了校订。
乔?哈尔德曼为本书原版写了“前言”,对本书及各篇故事进行了概括评述。
著者写了一个“后记”,对各篇故事做了说明,不是概述故事的内容,而是讲述各篇的写作背景,讲述了他是如何写出那些故事的,著者的立足点在哪里,以及其中的一些科学概念。读者在阅读“译者序”、哈尔德曼的“前言”和著者的“后记”之后,再阅读正文,就会首先对全书有一个大概印象。
著者还是一位诗人。在本书中他也纳入了几首诗,而且是押韵诗(例如“黑肤女子”)。
这套科幻丛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学校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岩博士、副教授和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冯建华副编审曾亲临寒舍委托翻译此书,甚感荣幸,使我们有机会在把中译本奉献给读者之前先睹为快,含英咀华,诚乐事也。
在此,真诚感谢重庆出版社委托我们翻译这样的好书,真诚感谢吴岩主编和责任编辑冯建华副编审对中译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读、加工,并真诚感谢重庆出版社领导、有关编辑人员、编务人员、设计人员和出版发行人员为中译本的出版发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本书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科幻小说系列”之一,特别要感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这个“系列”写代序。
本书旨在普及科学新知、科学未来和科学幻想,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适合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特别是青少年和中壮年读者。
事有所巧,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主办的“科幻文学与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研讨会于8月11日在科学时报社召开。该报记者郑培明写了“特别报道”,发表于8月17日《科学时报?科学与文化》,题目是:“提倡自主创新精神繁荣科幻创作事业——‘科幻文学与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研讨会综述”。与会的30多位科幻作家、科幻评论家和新闻出版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科幻文学的创作问题,以及科幻文学在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方面应有的作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该协会领导之一、《科学时报?科学与文化》名誉主编、著名诗人郭曰方主持。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委员金涛首先发言。此次研讨会是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一起,成功完成了中国科协“科幻与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研究”项目的基础上召开的。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科幻作家吴岩博士介绍了项目研究成果。
在这次研究过程中,收到了很多来自科幻作家、出版工作者、电影工作者和读者的许多高质量征文。许多征文作者在研讨会上发言,介绍其论文要点。《科学时报?科学与文化》主编、诗人郑培明,新华社高级记者、科幻作家韩松作了重点发言。科幻翻译家陈养正教授则通过自己的实践,阐述了科幻引进过程中保证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问题。
陈养正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几个月前就接到吴岩博士关于“征文”的通知,随后交了论文。也是吴岩博士通知参加“研讨会”。本来讨论会主持人郭曰方安排吴岩博士作讨论会总结发言。但由于讨论会已超过原定时间,就免去了“总结发言”而由主持人自己讲了几句“结束语”。
陈养正习惯于在较大的集体活动场合“即兴赋诗”,必要时当场朗诵。但由于此次自己要发言,也要听其他与会者的发言,所以在讨论会后才在会间构思的基础上写出了两首七律。
8月31日发表后,有一位参加此会的征文作者说:你这两首七律总结了“讨论会”的基本精神和内容,相当于替吴岩博士补写一个“研讨会”总结。
故将这两首七律附在这个“译者序”的后面,供读者参考。
科幻与自主创新(七律二首)
——“科幻文学与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研讨会”感言
陈养正

新老作家聚一堂,畅谈心得与彷徨。
百年科幻频添彩,历代预言渐闪光。
幻海华章双结合,宏微意识两弘扬。
破除守旧飞天外,自主创新能力强。

科幻创新相促进,创新科幻不因循。
先驱作者目光远,历代大师脑海深。
开放心灵天广阔,突生奇想梦成真。
思维观念更新日,插翅高飞科学人。
科幻作家想要解放思想,“无边幻海任遨游”,但又顾虑有压力,担心弄不好可能被视为“伪科学”,甚至“胡说八道”。当然,这首先需要科幻作家自己掌握“分寸”,不可信口开河,授人以柄。“科幻”是科学与幻想(小说)相结合的一种文体。“小说”本身就是“编造”。科幻是超越现实科学的,是前瞻性的。科幻变成现实,往往会是惊世之举。在科幻领域,会良莠不齐,但不可因噎废食。科幻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对国家自主创新会起到有益的作用。科幻与创新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科幻创作本身也需要创新。故“研讨会”与会者希望科幻创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消除科幻作者的“彷徨”,如此则科幻作者就会挺起胸膛,发挥想象,勇往直前。
(发表于2007年8月31日《科学时报?科学与文化》)
希望国人吸收国外科幻作家科幻作品之精华,去其糟粕,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科幻作品,繁荣我国的科幻创作事业。
陈养正陈钢
2007年12月18日于北京

前言


前言
杰弗里?A.兰迪斯是一位专业的科学家和严肃的诗人。他是当今最优秀的“硬”科幻小说作家之一。除了他在物理学和诗歌方面的双重功底外,他还是科幻小说作家里唯一实际探访过火星的人,尽管别人可能“认为”他们也曾经到过那里。(在科学研究上,他的电子代用品——太阳能电池组实验性附件,几年以前为那些有胆量的短时间旅居者提供能源。)
兰迪斯用许多流派的手法写作——幻想派(fantasy)、“滑流派”(slipstream)以及其他流派——但是由于在本书中大部分故事是这种或那种形式的硬科幻小说,所以在这方面我想大体上介绍一下。
那么“硬”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意味着很难写?
在1994年的一篇学术论文中,大卫?哈特维尔(Devid Hartwell)说,硬科幻小说“是一种奇想的隐喻性或象征性的表述,这种奇想是在科学发现的时刻所体验的真实性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我觉得这个说法也太狭隘了。我想,兰迪斯仅有两个故事可以纳入普罗克汝斯忒斯之床(Procrustean bed,强求一致的做法),而且那张“床”对它们来说也是高低不平的。
彼得?尼科尔斯(Peter Nicholls)可能居于独特性的另一个极端〔体现在他和约翰?克鲁特(John Clute)的《科学幻想小说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中〕,他说:“虽然可能不存在关于‘硬科幻小说’的权威定义,但是也许它最重要的内容并非是应该包括真实科学的大量细节,而是说它应该尊重科学精神;它应该对它描述的事件和现象力图提供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或者超常的解释。”这种说法的确描述了这个故事集中的每个故事(除了一个半开玩笑的故事外)。尼科尔斯的参数包括大量非流派文学的小说,以及大多数侦探故事和非传奇文学历史题材作品。
我花了大半个上午的时间想要找到和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有关的轶事和诗,迄今为止毫无所获。有人问约翰逊博士一个问题,似乎完全是现代的问题(因为我们大部分人,把自由体诗和散文诗看做是现代的现象)——“究竟什么是诗——诗和文(单纯的写作)有什么区别?”约翰逊的解答简明扼要,大概开场白是“先生”——我可能难以设想一个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不过我可以有把握地说:我可以指着一篇作品说,“这是一首诗”,而指着另外一篇作品说,“这不是”。
前言
我想我和大多数科幻小说读者能感觉得出来什么是硬科幻小说,什么是软科幻小说。我们知道我们是在读一篇硬科幻小说故事,还是在读与科学的事实相反的荒诞故事,像心灵感应或者维多利亚式蒸汽驱动的电脑。
(兰迪斯的故事没有一篇属于低档次的“亚流派”(subgenre)的“科学内容差的硬科幻小说”。我体验过。这种科幻小说会招来读者非议。)
兰迪斯有两篇故事符合哈特维尔的学术定义,我非常喜欢,它们是《黑肤女子》和《在冬天的星星下》。这些都是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
我觉得那颇为有趣。原始的硬科幻小说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的低档次科学化杂志——在那些杂志里他宣称的主要意图不是娱乐,而是鼓励男孩和女孩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两篇故事是对在从事科学工作的科学人才的工笔细描。但是有时是真人真事,有时对奇事的感觉难以捉摸。
他的《追赶太阳》是硬科幻小说作者的一个特殊的梦想——它使用了一种广为人知的科学事实并将它转变成一篇完全原创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科学内容大约在根斯巴克(Gernsback)末流低级杂志出现以前已广为人知——但是经过了大半个世纪,兰迪斯从他的不平凡的视角对它重新进行观察,并将它变成一个影响人类的文学作品。
那个怪异的短篇《自噬自生蛇》的确获得了一种古代的根斯巴克概念,但是通过把现代的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它,使它神秘地成为真实。
获奖的《通过虫洞进出黑洞》将一个冒险家投入一个黑洞,兰迪斯用他所熟知的天体物理学知识小心而有说服力地解释了在那里的人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