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天香 作者:米兰Lady

文案
北宋女官香药帝国哲宗与徽宗初年的北宋,繁华盛极,香艳奢靡,东京梦华之下败坏的种子开始萌芽生长,衣香鬓影中美人如玉,妖魅横行。
本文从一位宫廷女官的视角来写年轻时的徽宗赵佶及其弟蔡王似的故事及相关政争,中间穿插许多北宋香道、服饰、化妆术及香药贸易的描写,当然,也有爱情。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搜索关键字:主角:沈蕙罗、赵佶、赵似 ┃ 配角:刘清菁、刘翘翘 ┃ 其它:宋朝,宋代,北宋,宫廷

美人
1. 美人
大宋元祐四年六月,沈蕙罗离开永裕陵,跟随入内内侍省都知张茂则回到东京大内。那年她五岁,宫籍上的身份是先帝神宗美人陈氏的侍女。
陈美人于这月病逝。神宗赵顼驾崩时,她自请出宫,为大行皇帝守陵殿。离世之前,她孤寂地在永裕陵渡过了四年时光,生命中大部分的乐趣是由在她膝下承欢的蕙罗带来。
她一直是蕙罗记忆中的母亲,蕙罗是先认识了她才开始认识这个世界。蕙罗叫她“妈妈”,她亦对蕙罗视若己出。在陵园中,所有人都知道蕙罗是陈美人的养女,但这身份却不能在宫籍上得到确认,因为蕙罗是一名宫人的私生女,而后妃的养女必须身家清白。
蕙罗没有见过生母,只模糊地意识到她已过世,唯一遗留给她的东西便是这“沈”的姓氏。她还太小,尚不知为此感到悲哀,直至养母薨逝,她才首次意识到有一种摧毁现世安稳的事物叫死亡。
她此前一直生活在陵园,却不曾觉出这个特殊环境本身带有的死亡气息。在陈美人的呵护下她的日子过得近乎无忧无虑。静谧的永裕陵松柏蓊郁,青烟袅袅,她喜欢在空旷无人的陵园中奔跑,也喜欢在秋虫唧唧的月夜依偎在母亲怀中,感觉她温暖洁净的衣香,看着她们被月光扫落的单薄影子堆积在一处。
陵园中人都唤蕙罗的养母为“陈娘子”,蕙罗不知道妈妈的名位是“美人”,但她一直知道妈妈是美人。她常听人私下赞叹母亲的美丽,但在这一片赞美声之后响起的又往往是一阵叹息:“这么年轻,真可惜…”
陈美人进入陵园时才二十多岁。随着先帝撒手人寰,她的青春也与那些被剪断命脉的春兰秋菊一起,被送上了神宗的祭坛。但她似乎并未因此哀怨自怜,独守青灯下的她神情总是安宁平和的,在看着蕙罗的时候,她的笑意总会在眸中浅浅漾开,那和悦之色令人如沐春阳。
她绝少在人前显露悲戚之情,蕙罗第一次见她落泪,是在提起一个关于兄弟姐妹的话题时。
一日,蕙罗在陵园中见到两位容貌相似的侍女,侍女说她们是姐妹。年幼的蕙罗并不清楚“姐妹”的含义,于是两个姑娘耐心解释,逐一向蕙罗说明何谓兄弟姐妹。
都拥有同一个妈妈,那就是兄弟姐妹了。蕙罗最后这样想,且回去问母亲,自己有没有兄弟姐妹。
陈美人沉默片刻,然后把蕙罗抱至膝上,轻声道:“有的,蕙蕙有个哥哥,只是不在这里…”
“哥哥在哪里?他长什么样?”蕙罗问。
她没有等到母亲的答案。须臾,一颗有温度的水珠滴落在她额上,顿时令她惶惑不安起来,旋即放弃了再次的追问。
从那天起,陈美人有了些许变化,她并未经常哭泣,但比往常更沉默,在怀抱蕙罗之时偶尔会有长久的愣怔。
元祐三年的冬季,她病倒了。迁延至次年春天仍未见好,病势倒更为沉重。
东京宫中有内臣携太医前来视诊,太医除了开方配药,亦委婉地请陈美人身边宫人平日对娘子多加劝慰,避免其忧思郁结。
宫人们遵嘱对陈美人好言相慰,说一些友善和美,却又无关痛痒的好听的话,陈美人恍若未闻,但常会伸出一只枯瘦到指节毕现的手,牢牢抓紧身边人的手臂,带着一种罕见的执着神情,反复说一句话:“我想见十哥。”
在她重复千百遍后,终于有人应之以喜讯:“皇太后遣人传话了,三月神宗皇帝大忌时,十大王会随官家前来拜祭,到时也会过来见娘子。”
神宗皇后向氏无子,如今的皇帝是朱太妃之子赵煦,陈美人之子是神宗第十一子、今上异母弟赵佶,因神宗第十子赵伟出生不久即夭折,故宫中人口头上不把他计入皇子排行,而称赵佶为“十大王”。
皇太后向氏的承诺给了陈美人一点希望。仿若在燃烧殆尽的生命之灯里注入了一脉香油,她的眼中有了新的神采,病态亦稍减一二,甚至还强打精神,取出针线,为儿子亲手做了一件衣裳,以惊人的耐性在衣缘袖口绣上精美花纹。
皇帝赵煦朝诣永裕陵致祭,守陵嫔妃不可观礼。那天,陈美人早早起身,精心梳妆妥当,赴陵殿行礼之后便退至后园,静待赵佶礼毕入内相见。
等至正午,一位七八岁的男孩在数名宦者的带领下缓缓步入后园,身上穿着皇子的素白礼衣,最后站定在陈美人阁门边。
陈美人立即站起,疾步迎上前去,微笑唤道:“十哥…”
那孩子却不应,依然立定在门外一动不动,过于冷静的双眸凝视着陈美人,不显热度,未蕴亲情,只是一种事不关己的审视。
他眉目清秀,生得比蕙罗在陵园中见过的所有侍者都好看。立在春天的阳光下,他微微眯起了眼睛,嘴角倔强地抿着,但长睫毛投下的阴影却令他这不讨喜的神情多了两分可爱的孩子气。
蕙罗躲在陈美人身后悄悄观察着他,距离不远,她甚至可以闻到从他素白衣袖上飘来的龙脑香,而他只淡淡一瞥她,目中有拒人于千里的冷漠。
在看清他面容后,陈美人眼内的光焰也渐趋暗淡。她没再唤“十哥”,目光困惑地投向了他身边的宦者。
宦者朝她躬身,低声道:“十大王偶感风寒,皇太后担心舟车劳顿,有碍大王痊愈,故留他在宫中,改命十二大王来向陈娘子请安。”
原来那是神宗第十三子赵似,朱太妃所出,皇帝赵煦的同母弟。
宦者的话令陈美人有一瞬的失神,但她迅速寻回了往常宁和之色,朝赵似呈出对蕙罗那般的温和微笑,轻柔地牵起赵似右手,道:“十二哥,来,进来坐。”
赵似随其入内,适才微扬的下巴低了低,但手却悄无声息地从陈美人的手中滑了出来。
陈美人端坐阁中,赵似施礼如仪,陈美人双手挽起,温言寒暄,赠赵似许多礼物,其中包括她为自己亲生子赵佶缝制的那件新衣。
祭礼既毕,赵似随驾回宫,陵园之人想起此间之事不免为陈美人不平,然而诸多议论传至阁中却又偃旗息鼓,只有位侍女在她面前不轻不重地说了句:“娘子其实不必把给十大王的衣裳转赐给十二大王,大可请伴驾前来的宫人带回去给十大王。”
陈美人只是浅浅一笑,无言地在榻上坐下,少顷斜斜地向一侧倒去。毁瘠骨立的她此刻已是一堆失去支撑的积木,从此没能再站起来。
临终前,宫中最有权势的内臣,入内内侍省都知张茂则带了数名太医来看她,奉上良药若干,她均挥之使去,到后来连膳食都不肯进。
张茂则亲手持了一碗粥水送至她病榻前,和言道:“娘子何必如此。十大王是有福之人,娘子亦还年轻,但请安心将养,将来不愁无母子相见之日。”
陈美人微微摆首,略勾唇角,声音虚弱,但神态却异常冷凝:“若得早侍先帝,于愿足矣。”
张茂则沉默着,未再说劝解的话。陈美人唤蕙罗至身边,转顾张茂则,又道:“张翁,十哥有皇太后照料,是他的福分,我并无牵挂,倒是蕙罗这孩子令我放心不下,实不忍心看她终身埋没于陵园之中。烦请张翁把她带回大内,若能让她给十哥作个伴,我此生无憾,亦可瞑目了。”
听见张茂则应承后,她含笑闭上了眼睛。
翌日,美人陈氏薨的消息传入大内,宫中很快传来回音,都说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到当今圣上,莫不为陈美人思顾旧恩之情所动,面对宫人感叹不已。先是皇帝追赠陈氏为充仪,旋即加封,又赠贵仪,命入内都知张茂则为其治丧,风光大葬,祔葬永裕陵。
于是永裕陵便这样进一步接纳了美人陈氏。她的生命在这个荼蘼花开后的夏季,如人所愿地,随着她早已被掩埋于此的青春尽数没入尘土。
(待续)
作者有话要说:

棋子
2.棋子
穿着齐衰麻衣的蕙罗被人抱入一辆宫车,在一个雾雨绵绵的黎明离开了永裕陵。
无力推开阻止她下车的内人,她转而扑向车中后窗,褰帘望着渐渐消失在茫茫烟水中的陵园痛哭。
她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惊动了行于前方的张茂则,他过来探视,蕙罗睁着一双泪眼向他哀声乞求:“翁翁,我要回家。”
张茂则朝她温和地笑笑,引袖拭去她面上泪痕,道:“翁翁现在带你去的,就是你妈妈要你回的家。”
有妈妈的地方才是家。蕙罗一直这样认为,不过她没有开口反驳张茂则。
张茂则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及今上四朝,是宫中地位最高的内臣,在先帝驾崩这样的重要时刻都是他在病榻前伺候,寥寥一语便迅速促成了此后赵煦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的事实。陵园中的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甚至为他会亲自离京来为陈美人治丧而感到惊奇。这些蕙罗当时并不太清楚,只是觉得面前年逾古稀的老人眉发皆白,虽然并不像身边的内人那样频频好言抚慰她,但看她的目光却很柔和,可以让她觉察到他怀有的善意,很奇异地令她稍稍安心,激烈的痛哭也逐渐转化为了低声的啜泣。
见蕙罗稍显平静,张茂则示意宫人继续前行。在将至皇城宫门时他又命车队停下,让内人取出一套粉色衣裳,换下蕙罗为母所着的孝服。
听见这个命令,蕙罗立即又放声哭了起来。虽然年纪小,她却也知道这身齐衰麻衣寄托着对母亲的哀思,按陵园中侍女的说法,至少应该穿三年。
张茂则并未因她的哭泣而改变决定,命内人强为蕙罗换好衣裳,然后走过来,亲手解开蕙罗束发的牡麻头绳,牵过她左手,把头绳绑在她手臂上,拉下袖子遮掩好,才道:“别再哭了。入宫之后,你的眼泪要跟这根牡麻头绳一样,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于是满脸泪痕的蕙罗便穿着一身粉色新衣,在张茂则带领下步入了她此后消磨半生的宫城。
宫城重楼飞檐,朱门细柳斜风,在晦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萧瑟而陌生,蕙罗一步步朝前走,亦有一点好奇,但更多的是陷入未知境地的恐惧。不由想起这年春季,她曾通过陵园一处干涸的水渠悄悄缩身钻出去,看到了院墙外的后山景致。依稀可见莺飞草长,山花满涧,但却又树影幢幢,随着她的移动落在她身上的光斑像一只只幽浮于空中的手。
这次孤身冒险的结果是很快被陵园内侍抓回去,而很巧地,她随后在宫中看见了一幅类似的景象。
在宫城内走了片刻,转过某处拐角,景致忽有一变,眼前粉墙黛瓦,内有雕梁画栋,透过敞开的一内宫门望进去,里面榴花开遍,红艳艳地,大异于此前庄严肃穆的城阙气象,应是宫眷居处了。
而一个锦衣男孩手提弓箭从宫门内出来,疾步朝外冲去,七八名内侍亦步亦趋地对他围追堵截,又是阻拦又是哀求:“十二大王,使不得!使不得!官家和皇太后未下旨意,大王不能擅自出宫!”
那男孩冷面不语,神情倨傲,蕙罗辨出他是在永裕陵见过的十二哥赵似。
赵似毫不理睬众人,一径朝外走。有位内侍见难于以语言制止他,便弯腰展臂抱住他,不许他再前进。赵似大怒,扬手拔出一支箭,便狠狠地向那内侍肩头刺去。内侍惨叫一声,状甚痛苦,却又不敢松手,赵似愈怒,继续握箭猛刺。众人惊呼,都来劝阻格挡,而赵似动作更显激烈,对碰到他的所有人拳打脚踢,大打出手。
张茂则见状,扬声唤了声“十二大王”。
他并不算高声,但语调不像其余宦者那样带有摇尾乞怜般的卑微感,反而隐隐透出一种长辈呵斥晚辈时的威严。赵似一愣,抬首看他,终于安静了。
张茂则露出了一点微笑,走到赵似面前,微微欠身,恢复了一贯的温和语气:“大王要去哪里?”
赵似答道:“我想去玉津园射弓、田猎。”
张茂则道:“射弓田猎自有定时,未经官家宣召他人不得前往,何况亲王平时不得擅自出宫,这些大王应该都知道罢?”
赵似忿忿道:“天天待在这宫里,闷都闷死了,我只想出去透透气,可是从孃孃、姐姐、皇兄到这些奴才,每人都说我不能出去。”
张茂则未接他的话,和言另寻了话头:“前日臣教大王象棋,大王都学会了罢?何不与阁中内臣练习几番?”
赵似摇头:“他们都故意输给我。”
张茂则又道:“大王不妨去找其他几位大王切磋。”
赵似眸光忽地暗了:“他们都不跟我玩。”
张茂则一面不动声色地从赵似手中抽出弓箭,一面含笑对他道:“上次臣见大王与十大王玩双陆,言谈甚欢。”
“我刚才去找他,他也愿意和我下棋,可是…”赵似咬了咬下唇,“孃孃派人来把他唤去了,说是要看他默书。”
此时张茂则正在把弓箭转交给一旁的侍者,听见赵似这话,他的动作微有一滞,但旋即回身面对赵似,依旧浅笑着,道:“说到默书,臣想问问大王,象棋的谱式口诀,大王都记住了么?”
“记住了。”赵似点点头,立即开始背诵,“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宫。象飞四方营四角,马行一步一尖冲。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唯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
他背诵得快速而流畅,张茂则却微笑摆首:“依臣看来,大王并没有真正记住。”
赵似不解道:“我都背出来了…”
“那臣请问大王,第一句是什么?”张茂则问。
“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宫…”赵似念到这里,似有所悟,垂眸思忖须臾,再问张茂则,“都知,我是棋子么?”
“每个人都是棋子,”张茂则答道,“一举一动,都要依照谱式而行。大王既然要下棋,就应遵守棋局规则,若不按谱式肆意而行,那下的就不是棋了。”
赵似无语,张茂则又朝他欠身,建议道:“大王先回阁中罢,现下臣尚有一些事要做,一待做完便会过去,再陪大王下棋。”
赵似没有再说什么,默默转身,朝后宫走去。追着他出来的内侍们也相随而退。张茂则目送着他,待他身影消失才又牵起蕙罗的手继续前行,但步履相较之前要迟缓许多,一路上不发一言,若有所思。
片刻后,张茂则与蕙罗走到一处宫阁门前,守门的内臣看见他立即上前施礼,躬身道:“都知可是有事来见十大王?真不巧,适才皇太后请他过去默书了…”
张茂则略一沉吟,然后抬目道:“我只是路过此处。待十大王回来,再来向他请安。”
他低首看蕙罗,淡淡道:“走罢。”而蕙罗却怔住了:妈妈不是要他带她去十哥那里么?十哥不是住这里么?现在还要去哪里?
见蕙罗未移步,张茂则俯身抱起了她,徐徐离开后宫,转过几处楼阁朱墙,他带她进入了另一处宫院。
那是蕙罗后来长居之所——容纳宫廷女官的尚书内省。
(待续)
作者有话要说:

典饰
3. 典饰
闭上双眼,黑纱蔽目,沈蕙罗雅坐于尚服局御香阁中,什么都看不见。
有人以纨扇撩动了面前的空气,一缕微风拂过蕙罗双颊,随之而来的是一阵草木清香,柔和而温暖,蕙罗不自禁地唇角上扬,想起了多年以前,她沐着初夏艳阳奔跑在花木葳蕤的陵园中的感觉。
“这是什么香?”有一女声这样问。
“气如蘼芜,是零陵香。”蕙罗回答。
提问者不置可否,又启开另一瓶香料的木塞,再次挥扇,让蕙罗闻这种香味。
“这个呢?”
“木香特异,略带辛味,有清凉感,是甘松香。”
提问者依然没多言,静静取出了第三种香。这次不待她发问,蕙罗便先说出了答案:“此香不甚烈,气味温和,闻之又可清人心神,是薰陆香。”
另一人从旁问道:“有何药效?”
蕙罗从容答:“除恶气,疗风眩,消恶疮,去水肿毒。”
阁中人默然。片刻后,一位内人解开了绑住蕙罗眼睛的黑纱,她睁开眼,看见了面前的两位主考官——周尚服和林司饰。
两位尚服局女官神色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也自始至终没对蕙罗的答案作评。蕙罗不由有些忐忑,开始疑心自己是否答错。
这时周尚服目示身边的内人,让她呈出一个影青瓷罐给蕙罗看。
蕙罗轻轻掀开封口的蜡纸,见里面盛的是褐色膏状物,轻轻闻了闻,她很快分辨出其配方:“这是零陵香发散,用零陵草、辛夷、玫瑰花、檀香、川锦文、甘草、粉丹皮、山奈、公丁香、细辛、白芷和苏合油调和而成。”
“你确定是零陵香发散?”林司饰以质疑的语气问。
蕙罗低头细看,又再闻一下,然后颔首道:“确实是零陵香发散。但这一罐可能是初次调香的内人所制,其中甘草的用量少了一分,而苏合油又多了一分。”
周尚服与林司饰对视一眼,再看蕙罗时,脸上的表情终于有所缓和。
“明日辰时,你随我去福宁殿,”周尚服和缓地说出一个令蕙罗惊愕不已的决定,“为官家梳头。”
这是元符二年十二月的一个傍晚,距离蕙罗入宫已有十年。
十年前,蕙罗被张茂则送进尚书内省,成为了一名在尚服局司饰司学习的小宫女。大宋尚书内省下设六尚二十四司,其中尚服局司饰司掌后宫膏沐巾栉服玩之事,在内任职的女官内人要熟知一切相关知识,而香药的运用是颇为重要的一环。
“香药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芳香衣物脂粉或薰染屋舍、悦人心神,它们还有不同的药效,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可能令人强身健体,也有可能会损人身心,乃至危及生命。”周尚服常常如此告诫司饰司的宫女,“所以你们必须认清每一种香药,熟悉它们的所有药性,配药合香时一定要掌握好用量,不能出半点差池。每个调制香料的人,都是半个医师,应对香药和使用者心存敬畏,何况使用这些香药的,很可能是跟宗庙社稷密切相关的至尊至贵之人。”
蕙罗是个认真的学生,相较尚服局的其余宫女,她没有突出的天赋和灵气,但她很勤奋,且对香药有天生的兴趣,能把认识每一种香药及其药性当作一种爱好,因此能在这次测试中向两位女官交出合格的答卷。但通过测试引出的结果完全在她意料之外。
进入尚服局整整十年,她至今只是一名没有品阶的普通内人,连在庆典仪式上进呈香药的资格都没有,更遑论伺候帝后妃嫔梳妆了。
她一直没见过当今皇帝,甚至几位亲王都没见过——如果不算幼年时见十二哥赵似的那两次——每每一念及此,她难免有一点点怅然若失之感,尤其是想到,妈妈那般牵挂的十哥还不知是何模样。
按理说,尚服局的内人是有很多接近贵人的机会的,蕙罗的前辈中有好几位得后妃赏识,留在她们身边或赐给亲王。其中有位姓魏的内人容貌甚美,为皇帝赵煦梳头时获他垂青,被擢升为典饰,这两年来朝夕伴驾伺候起居,风光无限…然而蕙罗倒没有做过这样的梦。
皇帝重女色,宫中美人如云,蕙罗自知自己容貌在其中并不出众,而福宁殿里连一个洒扫拂尘的宫女都很俏丽,也难怪十年来自己都未踏入后宫一步。
那么,就安心学习调香术罢,若将来年长被放出宫,亦有个谋生之道。她便怀着这个朴素的小心愿,踏踏实实地在司饰司中学了十年。
现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接近至尊的机会,源自宫中近期的巨变。
皇帝赵煦很早便宠幸宫人,十三岁时禁宫内外便盛传有内人怀孕,后宫却始终无人诞下皇子,直到这年八月,赵煦二十四岁时,贤妃刘氏才生下一个男孩。赵煦大喜,不顾众臣反对,将刘氏立为皇后,因此还放逐了一批接连进谏阻止他以妾为妻的大臣。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皇子出生两月即夭折,此前刘皇后所生的懿宁公主也相继而亡。赵煦多年来沉湎于声色,体格甚弱,如今大悲,气血攻心之下便大病一场。医官会诊之后开出一剂硫黄加石钟乳水的方子,以增补其元气。赵煦服用数日后稍有起色,但石钟乳虽壮阳,服药时却忌房事,赵煦自觉好转即让魏典饰侍寝,结果第二天上吐下泻,j□j不禁,且还咳嗽不止,病情比此前还严重了。
于是,魏典饰亦随之大难临头。
“那天一大早,圣瑞宫知道这事后就火冒三丈地冲进福宁殿,命人抓住魏典饰的头发,把她从官家的寝阁拖出来,然后噼噼啪啪亲自甩了她五巴掌。”与蕙罗同居一室的司饰内人冯香积后来告诉她,“皇太后随后赶到,下令对魏典饰杖责二十,再逐往瑶华宫,让她做了女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