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赛的故事》


作品相关 斯蒂芬-金出版新作为自己正名

文学大师还是恐怖批发商?

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斯蒂芬-金新作《丽赛的故事》,有评论家认为,这部2006年出版的作品更加清晰地体现出金希望淡化赖以成名的“恐怖”元素,向纯文学靠拢的努力。普利策奖、雨果奖得主,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严肃作家之一迈克尔-沙邦对此书的盛赞似乎也折射出这种倾向。

斯蒂芬-金1947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他的作品总销量超过三亿五千万册,超过一百五十部影视作品改编自他的作品,是有史以来作品最多、读者最众、声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惊悚小说大师”,更是读者心目中的“恐怖小说之王”。

然而他本人并不热衷于仅仅当个“恐怖之王”。如果说斯蒂芬-金在2003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是主流文学界对其创作价值的公开承认的话;那么2006年他创作的《丽赛的故事》,则是金淡出“恐怖批发商”的影子,获“终身成就奖”乃名至实归的又一力证。

在《丽赛的故事》里,斯蒂芬-金几乎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以一个女人做了故事的主角,这个女人的身份是已故著名作家的遗孀,而且身上有不少斯蒂芬-金夫人的影子,这个女人就是丽赛。丽赛两年前失去了丈夫,他们一起经历了二十五年最深厚有时甚至非常恐怖的亲密婚姻关系。丽赛知道丈夫过去经常去过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既吓得他要死又能治愈他的伤痛,既能把他活吞下去又能给他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念。现在轮到丽赛去亲自去那个地方,去面对丈夫的群魔……

斯蒂芬-金继在《劫梦惊魂》中将“兄弟情谊”展现得淋漓尽致之后,新作《丽赛的故事》的主题则是“夫妻情深”,着力探索的是“创造力的源泉、疯狂的诱惑和爱的秘密语言”,被评论界誉为“可能是金迄今为止最具个人色彩、最强有力的巨著”。

普利策奖、雨果奖得主,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严肃作家之一迈克尔-沙邦盛赞《丽赛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婚姻中所暗藏的鲜血淋漓、精妙绝伦的故事。在他的笔下,斯科特和丽赛漫长而又充满激情的婚姻——也暗示所有长期的婚姻关系——变成了一个奇异怪诞又令人着迷的国度,具有了其自身的地理和语言,具有了其自身有关英雄和恶魔的黑暗而又激动人心的编年史,具有了其特有的悲剧、忧伤和荣光”。

“低俗”还是“崇高”一直是斯蒂芬-金心中的写作情结。1961年他写了第一部“恐怖小说”,并在中学校园里大卖。结果被请进校长室,校长数落他:“你明明有才华,却为什么老爱写这些垃圾东西,白白糟蹋天分呢?”这句话困扰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四十多年来,他每每面临自己的“定位偏差”。1982年,已经身列顶尖畅销作家之列的金,出版了风格迥异的《四季奇谭》(DifferentSeasons),展现了他除描写“血流成河”之外对人性的深刻感知。他借其中一篇《尸体》的主人公戈登的口说道:“我的故事太像童话故事了,显得荒诞不经。……我想知道我所做的这一切是否真有任何意义?”此后的十几年间,金在各种场合发表“文学不分严肃通俗”的言论,并且重拾短篇小说的写作,于1996年凭发表的《黑衣男子》〔TheManintheBlackSuit〕摘下代表短篇小说最高荣誉的“欧-亨利奖”。

1999年,斯蒂芬-金遭遇严重车祸,几乎丧命。隔年,他出版了《写作》(OnWriting)一书,以严肃而真诚的口吻传授写作的秘诀,很有“廉颇老矣”的辛酸。直到2003年,他因“继承了美国文学注意情节和气氛的伟大传统,体现出人类灵魂深处种种美丽的和悲惨的道德真相”而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终于给他的写作成就盖棺论定。

然而少年时校长的一席话,以及1999年的车祸,至今还在影响他的写作。相信读过这本《丽赛的故事》,能够对这位文学大师的深刻和创造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作品相关 基本信息

“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婚姻中所暗藏的鲜血淋漓、精妙绝伦的故事。在他的笔下,斯科特和丽赛漫长而又充满激情的婚姻——也暗示所有长期的婚姻关系——变成了一个奇异怪诞又令人着迷的国度,具有了其自身的地理和语言,具有了其自身有关英雄和恶魔的黑暗而又激动人心的编年史,具有了其特有的悲剧、忧伤和荣光”。

——普利策奖、雨果奖得主迈克尔-沙邦

◇基本信息

书名:丽赛的故事

作者:[美]斯蒂芬-金

译者:张桦邹亚

ISBN:9787532746965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字数:33万

定价:35.00

作品相关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斯蒂芬-金(StephenKing,1947年9月21日—)他是有史以来作品最多、读者最众、声名最大的作家之一。

他编过剧本,写过专栏,执过导筒,做过制片人,还客串过演员。

他的作品总销量超过三亿五千万册,超过一百五十部影视作品改编自他的作品,由此创下一项吉尼斯世界记录。

他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惊悚小说大师”,更是读者心目中的“恐怖小说之王”。

他六次荣获布莱姆-斯托克奖,六次荣获国际恐怖文学协会奖,1996年获欧-亨利奖。

他2003年因“继承了美国文学注意情节和气氛的伟大传统,体现出人类灵魂深处种种美丽的和悲惨的道德真相”而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

他2007年荣获爱伦-坡大师奖——终身成就奖。

他以恐怖小说著称,活脱脱概括了此一类型小说的整个发展沿革,他的作品还包括了科幻小说、奇幻小说等其他小说类型。但他的作品又远远超出了类型小说的范畴,他并非一个廉价的恐怖批发商,他的作品深入内心、逼问人性、展现灵魂,它成就的是真正的心理惊悚——他是位不折不扣的文学大师。

作品相关 内容简介

名作家的另一半就像是个隐形人,

这种滋味没人比丽赛更了解,

可是,就在斯科特过世之后,

丽赛却发现丈夫留下了神秘的断续线索,

想要告诉她,关于深沉的爱以及事实的真相……

丽赛和得奖无数的名作家丈夫斯科特-兰顿结婚多年,但是直到现在,丽赛还是不敢相信他已经走了。多年来两人相依相偎,如今丽赛却发现,原来当屋子里只剩下墙中的老鼠和孤单的自己是有生命时,那种感觉竟是如此寂寞。假如悲伤就像刀刃,那么时间只不过是让刀刃变钝,虽然无法在她心头划出伤口,却能狠狠劈开她的心,因为,世上的一切再也不是“老样子”了!

两年过去了,丽赛终于打起精神开始清理斯科特的工作室,但是她却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清理工作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而已。难道,仓促离世的斯科特真的留下了她却不知道的小说遗稿?也许,她根本不曾彻底了解他过去的一切?

丽赛的心中不断涌现许多关于斯科特的回忆片断:斯科特总爱一阵风似的跨进屋里高喊她的名字,因为她是他的“安全感”所在;在生病或受伤时,他会神秘的告诉她“别担心,兰顿家的人总是复原得很快!”;他也曾被“怖亚月”的奇幻国度侵扰,因此太阳下山后他绝对不看镜子或任何会反光的东西;他也曾开玩笑的说,他写作的灵感来源是一个“神话池”或者叫做“语言池”,他总是会到池子里捞取一些故事,一句妙语……

但是那个让斯科特害怕却又迷恋的“怖亚月”难道真的存在?而那些曾经侵扰他的梦魇如今也开始缠上她了吗?想到这里,丽赛忽然感到一阵寒颤,而她也才惊觉,她和斯科特的故事其实才正要开始……

《丽赛的故事》可以说是故事大师史蒂芬-金经历车祸、封笔之后再重返巅峰的作品!逼真的人物描写、悬疑的情节铺陈,加上失去挚爱的悲伤与失落,构筑出一部围绕着创意的泉源、疯狂的诱惑,以及爱的秘密语言的最高杰作,也是史蒂芬-金写作生涯最私密、最令人震撼的小说!

斯蒂芬-金继在《劫梦惊魂》中将“兄弟情谊”展现得淋漓尽致之后,新作《丽赛的故事》的主题则是“夫妻情深”,着力探索的是“创造力的源泉、疯狂的诱惑和爱的秘密语言”,被评论界誉为“可能是金迄今为止最具个人色彩、最强有力的巨著”。

普利策奖、雨果奖得主,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严肃作家之一迈克尔-沙邦盛赞《丽赛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婚姻中所暗藏的鲜血淋漓、精妙绝伦的故事。在他的笔下,斯科特和丽赛漫长而又充满激情的婚姻——也暗示所有长期的婚姻关系——变成了一个奇异怪诞又令人着迷的国度,具有了其自身的地理和语言,具有了其自身有关英雄和恶魔的黑暗而又激动人心的编年史,具有了其特有的悲剧、忧伤和荣光”。

作品相关 第一章 丽赛和阿曼达1

孤独之时,你欲何往?

忧郁之时,你欲何往?

孤独之时,你欲何往?

有我相随,黯黯星光-

雷恩-亚当姆斯

第一章丽赛和阿曼达

(老样子)

1.

在人们眼中,著名作家的配偶无异于一团空气。对于这一点,没人比丽赛-兰顿更有体会了。她的丈夫得过普利策奖和全国图书奖,但丽赛这辈子总共才接受过一次采访。那是一家著名的女性杂志,里面有一个栏目—“是的,我嫁给了他!”500字的篇幅里,差不多有一半是在解释她的爱称和“茜茜”押韵。另外一半,大部分是关于她的一道小火烤牛肉的秘诀。她姐姐阿曼达说,采访上那张照片把丽赛照胖了。

丽赛的每个姐妹都喜欢“猫捉鸽子”,(她们父亲的管这叫“搅事”,)也就是越是别人的疮疤越要好好议论一番。不过,姐妹们里只有一个让丽赛真的讨厌过一阵子,就是这个阿曼达。她是当年利斯本瀑布镇迪布什尔家女孩子里最大的一个(也是最怪的一个)。阿曼达现在一个人住,房子是丽赛给的。房子不大,但挺结实,地点离卡萨维尔不远,这样丽赛、达拉和康塔塔都能照看她一点。丽赛替她买下这座房子是在七年前,也就是斯科特过世之前五年。斯科特死得太早,照人们的说法,是英年早逝。丽赛有时无法相信他走了两年。有时候她觉得不止两年,有时又觉得才一眨眼。

丽赛终于开始打扫他的工作套房,那是几个漂亮的房间,长长地排成一排。被改造成工作室之前,它们不过是一个乡间谷仓上的阁楼。第三天,阿曼达来了。当时丽赛才刚刚整理完外版书(有几百本),开始清点家具。她把家具列在单子上,在想保留的家具旁边打上一个小小的星号。她等着阿曼达说:“看在上帝份上,你怎么不快点?”阿曼达却没开口。丽赛点完了家具,开始清理大壁橱里的几箱信件,而阿曼达的注意力似乎一直没离开书房南墙边堆着的一摞摞杂志刊物。她在排成长蛇阵的杂志前忙活,几乎不怎么说话,只是不时在手边的一个小笔记本上划拉上几笔。

丽赛没有问她“你在找什么?”或是“你记什么呢?”斯科特不止一次说过,丽赛有一种人类罕见的素质:如果你不在意的话,她就不在意。只要你不是搞爆炸或是往什么人身上砸东西,她就不会在乎你都在干些什么。而对阿曼达来说,搞爆炸并不奇怪。她是那种什么都要寻根究底的女人,那种憋不住话的人。

阿曼达原来和丈夫住在拉姆福德,(“像一对挤在下水道里的黄鼠狼,”这是斯科特的原话。有一天下午他们去看望阿曼达夫妇之后斯科特说的,不过丽赛让他发誓不再这么说。)阿曼达的丈夫在1985年离开拉姆福德去了南方,而她的女儿—因特梅索,大家叫她梅丝—1989年去了北方的加拿大(和一个开长途卡车的司机一起)。“一个往北飞,一个往南飞,一个闭不上永远张着的嘴。”这是她们父亲在她们小时候爱念的打油诗。而在丹迪-戴夫-迪布什尔家的女孩子里,最闭不上嘴的一个自然是曼达,她先是被老公甩了,又被自己的女儿甩了。

虽然阿曼达有时太不讨人喜欢,丽赛还是不想把她一个人扔在拉姆福德;要说原因的话,可能是对她不放心。而且,丽赛肯定达拉和康塔塔也是这么想的—虽然她们从没明说。于是她和斯科特商量了一下,找到了“鳕鱼角”的那处小屋。他们花9.7万美元现金买了下来,阿曼达很快就搬了进去。

如今,斯科特已经不在世了,而丽赛终于打起精神收拾他的工作室。到第四天中午,外版书已经装了箱;信件按某种顺序标了号;她也清楚哪些家具该留下、哪些要处理掉。可是,为什么她还是觉得弄完的那么少呢?从打一开始,她就知道这事急不得。虽然自从斯科特过世后她收到了那么多催问的信和电话(还有些人找上门来),她还是决定慢慢来。她想,总有一天,那些对斯科特遗作感兴趣的人会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得等到她准备好给他们的时候。开始那些人并不明白这一点,他们耐不下心来。她想,如今多数人都耐下心来了。

关于斯科特留下了什么东西,有很多说法。她唯一完全弄懂的就是记事录,但还有一样东西,挺滑稽的,发音听起来像“古版”(incuncabilla)。这就是那些迫不急待的人、那些骗子、那些肝火旺盛的家伙想要的东西—斯科特的“古版”。丽赛暗暗管他们叫“古版客”(Incunks)。

作品相关 第一章 丽赛和阿曼达2

2.

现在,她最主要的感觉就是泄气,阿曼达露面以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她发现,自己以前要么低估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要么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了很多)。她看着眼前的摊子:想留下的家具收到了下面的仓库里,地毯卷好捆上了,那辆黄色的莱德货车停在院子里的车道上,把阴影投到她和隔壁盖洛威家院子中间的篱笆那儿。

哦,别忘了,还有这个地方的心脏,让人伤感的三台电脑(原来有四台,现在记忆角落里的那台已经搬走了,丽赛自己搬的)。每一台都比上一台新一些、轻一些,但就连最新的一台也是个大家伙,而且三台电脑都是好的。当然,它们被设了密码,而她不知道密码是什么。她从没问过,也不知道电脑硬盘里沉睡着什么样的文件。食品采购清单?诗歌?黄色邮件?她肯定他是上网的,但不知道他都访问哪些网站。亚马逊?德拉吉?汉克-威廉姆斯的生平?酷乐妈咪?她猜他没长时间访问什么付费网站,否则她会看到帐单(至少从每月的帐单里看出一点线索),当然了,除非金额非常小。如果斯科特想每个月对她瞒下1000块,他完全能做得到。至于密码呢?可笑的是,他可能告诉过她。这类东西她总是记不住,就是这样。她提醒自己,可以试试自己的名字。也许过一阵吧,等阿曼达回家之后,总之不会是最近。

丽赛坐下来,用嘴吹开披到额前的头发。“照这个速度,七月份之前我都没法开始整理手稿,”她想着。“要是那些古版客看到我这付慢呑呑的样子,准得急了。尤其是最后那个人。”

说起最后那个人,那是五个月前的事。他尽量表现得不急不躁,说话客气,让丽赛觉得他或许和别人不一样。丽赛告诉他,斯科特的写作室已经空关了一年半,但她估计自己就快能打起精神清理了。

来客说自己是匹兹堡大学英文系的约瑟夫-伍德波迪教授。匹大是斯科特的母校,而伍德波迪的“斯科特-兰顿与美国虚幻小说”课程大受欢迎。今年他还有4个研究生在做斯科特-兰顿的研究。他的急迫心情似乎可以理解,丽赛用“尽量早”、“今年夏天应该可以”这类模模糊糊的说法打发不走他。她最后只好保证,等“一切弄好”之后会给他打电话,伍德波迪这才罢休。

他说,她和一位伟大的美国作家同床共枕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有资格处理他的文学遗产。他说这是专家的事,而且他知道兰顿太太连大学文凭都没有。他提醒她,自从斯科特-兰顿逝世,这么长时间已经过去了,各种流言蜚语越来越多。人们猜测兰顿还有好多小说没发表—短篇长篇都有。能让他进兰顿的书房看看吗,哪怕一小会儿?让他看一眼文件柜和书桌抽屉,这就能让很多人的瞎猜平息下来。她可以在一旁监督—这是当然的。

“不行,”她边说边送伍德波迪出门。“我还没准备好。”他的好态度没能让她大发慈悲—这态度也是努力装出来的吧,因为他显然和别人一样急切。他只不过是掩饰得比较好、伪装的时间比较久。“等我准备好,我会把一切都清理出来的,不仅是手稿。”

“可是—”

她冲他严肃地点点头。“老样子。”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他当然不会明白。这是她和斯科特之间的说法。有多少次斯科特回到家,嚷嚷着:“嘿,丽赛,我回来了—老样子吧?”意思是,是不是“一切都好”。但是,如同大多数“强力句”(斯科特跟她解释过一次,但她早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它也有某种内在的含义。像伍德波迪这样的人是永远无法明白“老样子”的内在含义的。就算丽赛解释上一整天他也不会明白。为什么?就因为他是个古版客,而斯科特-兰顿只有一样东西让古版客们感兴趣。

“没关系,斯科特能懂。”五个月前的那天,她就是跟伍德波迪教授这么说的。

作品相关 第一章 丽赛和阿曼达3

3.

我在黑暗里迷了路,而你找到了我。我很热—真热—你给了我冰。

斯科特的声音。

丽赛睁开眼,觉得自己一定是因为白天的工作而下意识地做了这个梦。梦很短,却特别清晰,她梦见斯科特死了,而她开始清扫他的工作室—似乎有干不完的活儿。一睁开眼,她立刻意识到斯科特确实死了;她已经送曼达回家,现在正睡在自己的床上,刚才是梦。

她好像是在月光中漂流。她能闻见奇异的花香。一阵柔和的夏风吹过她的太阳穴,把她的头发梳向脑后,这是那种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午夜过后出现的风。可是,这是在家,肯定是在家,因为她面前就是斯科特工作室所在的那个谷仓,里面装着那么多古版客想要的东西。而现在,感谢阿曼达,她知道了那里还有那么多她和她丈夫的照片。那么多沉埋的珍宝、感情的残片。

也许最好不要看那些照片,风儿在她耳边低语。

哦,她毫不怀疑这一点。但她还是会看。现在她知道它们在那儿,实在没法不看。

她惬意地漂浮在一块巨大的、洒满月亮金辉的织物上,织物上印满了“皮氏优质面粉”的字样,四角还像手帕包那样打了结。她被这块奇异的大布迷住了,觉得自己就像漂在云朵中。

斯科特。她想大声叫出他的名字,但是不行。在梦中不行。她发现通向谷仓的那条路消失了,谷仓和屋子之间的院子也不见了。原来它们所在的地方现在是一大片紫色的花,沉睡在幽灵般的月光里。斯科特,我爱你。我救你。我

然后,她醒了过来,发现自己正在黑暗里一遍遍地念着“我爱你,我救你,我有冰。我爱你,我救你,我有冰。”

她躺了很久,想起某年八月份在纳什维尔酷热的一天。她想着,结婚这么多年之后又过起单身生活,真是一件古怪的事—她已不止一次这么想。她本以为,过两年不适应的感觉就会消失,但却没有;时间好像没起什么作用,只是把悲伤最锋利的一面磨钝了些,使它不再像刀割,而像是斧砍。因为,一切都不再是老样子。外面、里面,她自己,都不是老样子。躺在曾经睡着两个人的床上,丽赛默默地想,天下最孤单的时刻就是醒来时发现自己正睡在家里,而自己和墙洞里的耗子是唯一喘气的生物。

作品相关 第二章 丽赛与疯子1

(黑暗爱他)

1.

第二天上午,丽赛盘腿坐在斯科特工作室的地板上,打量着南墙前那一垛垛杂志、校友通讯、英文系简报、校刊……她曾经觉得,多盯着这些东西看一会儿,说不定就能驱散那些沉睡的照片在她心头投下的不安的阴影。如今她已经坐了一会儿,才知道这是徒劳的。她倒也不需要曼达那个记满了数字的软塌塌的小本子。它就躺在旁边的地板上,丽赛把它抓起来塞进了牛仔裤的后兜。她不乐意看见它—一个刻薄头脑的精心杰作。

她再次估量了一下这堆东西的体积,它们*在南墙上,像一条落满灰尘的长蛇,高约4英尺,长30英尺还不止。要不是阿曼达,她可能已经把它们一骨脑塞进了纸盒,甚至翻都不会去翻一下,也不会想到斯科特为何要保留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