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凤仪这边没有半点磨唧,他也不是大皇子那种,认为打仗就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的事。一面给大行皇帝出殡发丧,秦凤仪一面开始调集粮草,他多年征战,此次仍是他亲自带兵,将凤凰城交给赵长史章尚书方悦留守,他儿子大阳镇守凤凰城,另外,秦凤仪没令严大将军出征,秦凤仪握着严大将军的手道,“我知大将军为难,但,大皇子谋害大行皇帝,辱我生母名节,我为父为母,必有一战!今,我将凤凰城上下,我的妻儿老小,均托付给大将军了。”让严大将军守城,而且,守城兵马就是小严将军麾下的三千人。另则大军,除各地守城之军,均随秦凤仪出征。

秦凤仪十日之内便率大军过了长江,据守关要之隘。

这是秦凤仪的精明之处,长江为天险,倘不先拿下江南一应要员,光长江就够他打的了。秦凤仪过了长江,却忽然没有动静了。

倒不是秦凤仪怕了,他知道,现下朝廷定在心急火燎的应对北疆战事。秦凤仪还对天下大员发去了一封明文,上面写明白了:你们不要怕,今有外敌相犯,本王断不会在此时发兵京城,北蛮是我们大景朝的仇人,朝廷只管应付北蛮便是,本王不会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反正,那明文上写的要多高风亮节有多高风亮节,其实,翻译过来就是:你们先打,打完本王捡个漏。

当然,你们也可以不打,反正北蛮过了北疆关直接就是京城了,这与本王也没什么关系。

秦凤仪这无耻的东西,大皇子气个半死,一面与秦凤仪骂战,说北蛮兵就是秦凤仪勾结而来的,一面还是得调集兵械粮草支援北疆战事。

秦凤仪没这么忙,秦凤仪也很关心北疆战事,与傅长史道,“这委实是巧了些,让他们查一查,北疆必是有事,不然,待咱们与大皇子拼个两败俱伤,他们再行犯边,岂不更是大捡便宜。”

傅长史应了声是,又道,“这是天意嘱意殿下,不然,倘北疆兵马调回京城,再北上可就难了。”

阿花族长始终认为,“殿下此时提兵北上,亦是好时机。”

秦凤仪叹道,“不行啊,我与大皇子之争,说来只是朝廷内部之事。可北蛮,乃是邦国之仇。当年,先帝就陨身北蛮之手,倘在北蛮兵犯北疆时提兵北上,便会有人疑心,我与北蛮勾结,共谋京城。宁可失此战机,也不可失去京城人心。何况,此一战,京城再想调北疆兵回朝,难矣。”

秦凤仪与阿花族长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就是这个道理了。”

阿花族长这些年也受了不少汉文化薰陶,想一想,也有些明白亲王殿下的意思了。这就好比一家人,兄弟正在打架,倘有别家人打进来,兄弟还是先要联手打那外家人的。秦凤仪虽未与大皇子联手以抗北蛮,却也不好此时对京城雪上添霜。

哪怕大皇子还在与秦凤仪口水战不止,但,秦凤仪止兵江淮,仍是令京城人稍稍放下心来。但,京城的局势仍极是紧张,工部现成的兵械自然可以先供北疆,只是,粮草是大事。说来,景安帝死的真不是时候,正逢七月,八月便是秋收,可景安帝突然出事,朝廷上下都在忙着景安帝身后之事,其间更有大皇子与镇南王二龙相争,以至如今秦凤仪提兵北上,内阁换相,哪里还顾得上收秋粮。所以,正赶上收粮税的时候,朝廷的粮税还没收上来呢。何况,粮税一向南方也是大头,两湖丰腴,天下皆知。如今,江南半壁叛变,粮食都供了秦凤仪,京城粮草紧张。

更让大皇子惊惧的是,北疆传来战报,平郡王世子战死!北疆兵马退守玉门关!

大皇子六神无主!

新任的汪首辅也慌了神,还是平郡王道,“请殿下允老臣出征!”

这个时候,也唯有让平郡王出征了,只是,大皇子私下问外公,“西南逆匪,当如何?”

平郡王道,“直隶有兵十万,京城尚有精兵十万。西南兵马,哪怕收严大将军麾下十万禁卫军,能随镇南王出征的,不会超过十五万。殿下可在泉城与西南一决生死。”

“一决生死?”

“对。”平郡王征战多年,哪怕如今七十好几,仍不乏一流的战略眼光,“镇南王停兵淮北,其兵势已不比先时。兵势之事,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只要阻西南兵于泉城,西南气侯温暖,今已八月,西南兵不耐严寒,待到冬日,必然退去。此一退,待朝廷缓过这口气,殿下便可徐徐图之了。”

平郡王又道,“姓汪的,小人矣。殿下若听老臣之言,当请回郑相,请郑相主持京城事务!”

大皇子难免为汪尚书辩解一句,平郡王心下一叹,未再多言,恭身退下。

只是,平郡王未料到,他这话却是传入汪尚书之耳,颇为汪尚书忌恨,而后,在北疆粮草供应上,汪尚书多有拖延,秦凤仪知晓此事,还是晋商银号带来的消息,因为北疆军想通过晋商银号买些粮草。晋商银号不敢做这个主,跑来问秦凤仪,秦凤仪皱眉,“朝廷何至于到此地步?”此方知晓汪尚书做的好事。

便是秦凤仪一向不喜平家,闻此事都不禁道,“真小人也!”

既然平家要买粮草,秦凤仪隐约也明白平家的意思,平家又不是不晓得他与晋商银号关系密切。于是,秦凤仪也不准备再在淮北等下去了。秦凤仪还是让晋商银号去给北疆筹措粮草了,傅长史欲言又止,秦凤仪叹道,“不惜平家,也惜北疆军。”立刻命军队挥师泉城。

大皇子也做了万全的准备,令十五万大军据守泉城,显然要与秦凤仪一决胜负的。

这一战,虽则朝廷兵马据守城之利,但,又不是除了泉城就去不了京城了,秦凤仪根本没打算硬抗哪城,他的目标一直是京城,秦凤仪直接留下八万人围了泉城,然后,率余下七万兵马绕过泉城,直取直隶,至于直隶,做总督的是前江浙吴总督,因在江浙干的不错,转为直隶总督。吴总督的孙子就在秦凤仪手下,秦凤仪想叫开直隶府的大门再容易不过。秦凤仪携此声势,直接杀入京城!

要说京城还有守军五万,只要认真守城,秦凤仪想攻下京城,断非难事,奈何京中四皇子五皇子正义凛然的就为他们的皇兄镇南王殿下打开了京城的大门。在京宗室官员更是纷纷出城迎接镇南王殿下,秦凤仪在入城前不禁感慨一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古人诚不欺我。”

景安三十三年,时镇南王景凤仪以“诛逆”之名率大军直取京城,史称西南之变。

景安三十四年,镇南王景凤仪以“诛逆”之功,以安文皇帝元嫡皇子承继帝位,史称凤元之治。

一个新的年代,来临了。

——正文终

作者有话要说:PS:想说一句,《龙阙》正文就此完结。大皇子这样的才干,便是内战,也不必民不聊生,而且,石头出于个人原因,不喜欢内战,所以,这部分便简略了。知道大家还有许多想问的,但正文就到此为止。毕竟,主角是秦凤仪,整个大局势,到此都安稳了。接下来所有大家想知道的,都在番外里。贺正文完结,本章前一百名留言都有红包。

第404章 番外之覆巢之一

大皇子从未想到,溃败来得如此之快。

当汪尚书跌跌撞撞至宫中满脸是泪的扑跪于地时,大皇子有一瞬间的恍惚,以至于,他又问了一遍,“你说什么?”

汪尚书以头触地,声声泣血,“殿下,叛军进城了,殿下!”

大皇子一时不能信,惊问,“城中五万禁卫军守城!”

汪尚书泣道,“是四殿下五殿下为叛军开了城门!”

大皇子想要起身说什么,忽而心口一阵剧痛,竟眼前一黑,喷出一口血来。殿中内侍顿时吓的乱作一团,这口血吐了出来,大皇子反是觉着心下清明更胜从前,耳边皆是汪尚书与内侍们哭泣之声,大皇子摆摆手,轻声道,“我无碍,你们先退下吧。”

汪尚书膝行上前,抱住大皇子双膝,“殿下,殿下——”

大皇子俯身拍拍他的肩背,温声道,“去吧。”

汪尚书双目缓缓滚出两行血泪。

大皇子谴退了汪尚书与诸内侍,他想静一静,但,城破的消息显然传得如此之快,一时,殿外皆是惊慌失措的脚步声,妻妾们哭将进来,大皇子却是一概不想见不想闻,此时,却又不能不见,不能不闻。

小郡主满脸泪痕,哽咽道,“外面所传,是真吗?”

大皇子颌首。

小郡主上前,握住丈夫的手,轻声道,“我知道,你尽力了。”为妻子儿女,都尽力了。你想保住我们,想保住我们的家。虽则失败了,这也不怪你。

大皇子望向妻子美艳又憔悴的面孔,眼神温柔,“这一世,对不住了。”

小郡主正色道,“既是夫妻,自当荣辱与共。殿下保重,我这就去了。”说毕起身,郑重行一礼,大皇子起身还半礼,小郡主转身离去。

大皇子望向妻子离去的背影,伸手似要挽留,张张嘴,终是什么都没说。

大皇子便在此地坐着,静默如同一尊雕像。

大皇子不知道秦凤仪是什么时间进来的,只觉着室外光线大亮,刺的双目生疼,险些落下泪来。一个逆光的身形走近,走近,直待近前,大皇子方看清楚,原来是秦凤仪。

多年不见,还是那张美貌惊人的面孔。

大皇子没有半点惊讶,他道,“你来了。”

“我来了。”秦凤仪摒退诸人,拉一把椅子,坐在大皇子对面。

秦凤仪过来,自然是有来的缘故,大皇子却是轻声道,“我的宫殿,离东宫最近,我一直以为,东宫唾手可得。后来,渐渐年长,才明白,东宫看似最近,却也最远。”

“父皇对我说了无数次,这个家,以后还要由我来当…”大皇子讥诮的笑笑,“我以为,他只对我说过,没想到,他到了南夷,也对你说了这话。不知,他是不是所有皇子都说了一遍。”

秦凤仪道,“就算他对所有皇子都说过这种屁话,你也不该对他下手!”

“我不对他下手,难道等他将皇位传给你吗?”大皇子声线不由提高。

“那不过是试探!你也动脑子想一想,他今不过知天命之年,凭他的身体,再坐十年皇位不成问题,我并没有应承储位之事!那不过是他不放心西南,试探于我,他的话,我一字都不信!”

“你不信,所以,你胜了。我信了,所以,我败了。”

“我胜,是因为我得人心,你败,是因为你失人心。”

“你胜,是因为,诸皇子里,唯你最早封藩,得以独掌西南。”

秦凤仪心下万分好笑,实不知,原来当初他封藩南夷落在大皇子眼里却是占了天大便宜!秦凤仪冷冷道,“你一样可以要他经你封藩出去,可你说了吗?做了吗?你以为他偏心于我,你怎么忘了,他南巡时,是把京城交给了你!你身居京城之利,都不能得到帝位,难道都是别人的错?不比别人,就是他当年,先帝陨身陕甘,他不过庶出皇子,母族不显,虽则手段令人不耻,照样登上帝位!你与他相比,都差得远,何况是我!”

秦凤仪并没有多少话想与大皇子说,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今看来,这话对大皇子,起码是不准的。到这个时候,还说这样的话,难怪居皇长子之尊,占京师之便,都是这般了局!秦凤仪直接道,“凭你,不可能对御驾下手,我想知道,你是通过哪方势力袭击御驾?”

“你是不是还想知道当初在永宁大街刺杀你的刺客,究竟由何而来?”大皇子好整以暇的看向秦凤仪,“只是,我凭什么告诉你。”

“凭我可以给你一条生路。”

“我不要生路。”大皇子道,“我要我儿女的生路。”

“可以。”秦凤仪很痛快便应了。

大皇子望向秦凤仪,“是先太子晋王残党。”

“你怎么与这等人勾结?”虽则秦凤仪也分析过这种可能,只是,秦凤仪未料到,大皇子真能与这些人勾结。

大皇子笑笑,“人只看当不当用罢了。”

“他们若当用,当年便不会败得那样惨!”秦凤仪真想给他脑袋上来一下,都说艺高人胆大,不想这种没本事的胆子也不小。秦凤仪问出大皇子手里的名单后,起身离开,再无半刻停留。他以前不相信世间有报应一说,如今看到大皇子,秦凤仪信了。

秦凤仪虽则不会放过大皇子,但他当真没有杀大皇子家孩子的心思,毕竟,大人是大人,孩子是孩子。何况,听说裴太后已是将所有皇孙都接到慈恩宫去。秦凤仪没理会这个,先命人按大皇子的名单抓捕了数人之后,秦凤仪就去了愉亲王府,自此,便在愉亲王府住下了。

愉亲王一直称病在家,此时见秦凤仪入城,心下虽是喜悦,可一想到景安帝死的猝不及防,以至二龙相争,虽则秦凤仪最终胜出,大皇子也做了许多错事,可不知怎地,愉亲王却是不由想到了先帝时的事,不由落下泪来。愉亲王强撑着精神道,“你来了就好。眼下北面儿打仗,京里又是乱做一团,没个主事的人不成啊。”

秦凤仪道,“我来京城,只为把话说个明白,更不能让人辱及我母亲,并非为了帝位。眼下,我这大老远的来了,不能没个落脚的地方,我就还在叔祖这里歇了。”

愉亲王瞠目结舌,“在我这里?”

“是啊,以前回京不也是在叔祖这里么。”秦凤仪一幅理所当然的模样,愉,愉亲王倒也不好说不叫他住。愉亲王道,“这京中之事,你可得有个主意啊。”虽则皇家的事让人伤心,可愉亲王毕竟是老牌亲王,很是关心江山社稷。

“我有什么主意?我没主意。我的兵又不扰民,我封藩在南夷,京中的事也不归我管,我这歇一歇就回去了。”秦凤仪说完后,他就跟愉亲王要了间屋子,他去歇着了。

愉亲王:…

大家都等着秦凤仪的动静,然后,秦凤仪没动静了。

内阁汪首辅听说已回家找了条裤腰带吊在了房梁上,眼下内阁也是群龙无首啊,大家没法,商量了一回,汪尚书那货没人看得上,何况,现在已归了西。其实,内阁该是去秦凤仪那边儿问一问的,偏生,内阁诸人自矜身份,不肯过去。他们这还没商量出个所以然,宫里太后宣他们进宫,不为别个,大皇子与大皇子妃自尽了,还有平皇后,也一并去了,这事儿得有个章程。

皇家接二连三的死人,先是景安帝崩逝,接着就是平皇后、大皇子、大皇子妃这母子媳三个,裴太后愈发老态,她一个妇道人家,要是没秦凤仪这杀才,裴太后自己也能办了这事儿。可秦凤仪手握重兵在京中驻扎,裴太后对着大皇子那是游刃有余,对着秦凤仪她老人家就格外慎重了,故而,不肯出半点差错,逼着内阁拿主意。

内阁中郑卢二人一去,汪自尽,排位就轮到了刑部章尚书,章尚书还有长子章颜是南夷总督,秦凤仪的心腹,所以,章家在秦凤仪这里自然是地位不同。只是,章尚书也不好做这个主的。章尚书试探的同裴太后道,“如今千头万绪,臣等毕竟是臣子,朝中还是得有个监国之人。臣看镇南王忠心耿耿,又是陛下元嫡皇子,身份再尊贵不过,不若暂请镇南王监国,太后看可好?”

裴太后道,“理当如此。”如今,除了让秦凤仪监国,也没别个法子了。

内阁现拟了监国的旨意,呈给裴太后看,裴太后便是再不喜秦凤仪,此时也唯有取出凤玺,在懿旨上盖了大印。章尚书与内阁诸人亲自去传旨,裴太后与他们道,“大郎的事,究竟如何,哀家一个妇道人家,不管国政。可这几个皇孙,你们问一问镇南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不然,哀家睡不踏实。”

章尚书连忙应了,道,“太后娘娘放心,镇南王兵马虽在城中,却无一扰民之事。镇南王乃仁善之人。”虽则这样说,章尚书其实心下也没谱,但,身为内阁重臣,且,深受大行皇帝大恩,不论如何,大皇子已然自尽,几位皇孙能保还是要保一保的。

其他几位内阁大员亦是此意,待几人到愉亲王府送太后懿旨时,秦凤仪道,“行啦,我可不做什么监国。我无非就是要把大行皇帝的死因查个明白,把我母亲的名声说个分明罢了!别个事,与我何干!”

章尚书连忙道,“大行皇帝之死,便是臣等亦要查个分明的!还有柳娘娘名节清白,这更是人尽皆知的。只是,眼下朝廷,得有亲王监国啊。”

“那也别找我。”秦凤仪一幅“事不干己,高高挂起”的模样,简直是能噎死内阁几人。

程尚书突然道,“既如此,我们就按亲王例给大殿下下葬了。”

秦凤仪眉毛刷的竖了起来,明显要急眼,程尚书却是一幅老神在在的模样,“我等臣下,焉敢议皇子身后事,无非就是有例按例罢了。”

秦凤仪立刻道,“不成!以庶人礼!就是平氏,她敢说她对大皇子之事一无所知,也要以庶人礼下葬!”

程尚书对章尚书便了个眼色,几位内阁大员心有灵犀,齐声道,“遵殿下谕。”管秦凤仪接不接监国的事,反正有事就来找他,他难道能不管!

要论不要脸,内阁绝对是其间高手,章尚书又委婉的说了几位皇孙的事,秦凤仪道,“孩子们年纪小,哪里晓得这些个,以前怎么着,现下依旧怎么着吧。跟太后娘娘说,少叫你们带这些阴阳怪气的话,我要是想对孩子们下手,当初早带兵去慈恩宫了。她也少试探我,我既不会对孩子下手,也不会对她如何,叫她好生呆着吧!但裴家的事,她最好别插手!”

秦凤仪把从裴家抓的人与宫里抓的人,还有平琳等人都交给了刑部,令三司同审。

秦凤仪道,“内阁拟一道诏书,让泉城的禁卫军退居直隶,东西大营各归其位。”

章尚书等人连忙应了,章尚书提醒道,“北疆那里,殿下得有个章程。”

“我写一封信,打发人给平郡王送去便是。”

人有没有本事,其实并不难判断。

秦凤仪甫到京城,不要说内阁,便是裴太后,虽则秦凤仪说的那些话内阁没好原封不动的叙述,但裴太后猜也能猜到秦凤仪说不出什么好话来。不过,裴太后不得不承认,秦凤仪一到京城,原本躁动不安的京城,瞬间便安定了下来。

第405章 番外之覆巢之二

秦凤仪在京城住下,他既住在愉亲王府,愉亲王府就成了议事堂。其实,内阁诸人是很希望秦凤仪去宫里的,哪怕暂时不登基,监国也可以住嘛。再者,秦凤仪现下,他若死求白赖的想要登基,别人也拦不住。只是,那样就不大符合士大夫的审美了。好在,秦凤仪压根没提登基的事儿,这令士大夫阶层稍稍的松了口气,毕竟,大行皇帝的灵柩还在南夷,怎么也要迎大行皇帝灵柩入皇陵,再给柳娘娘正名之后,如此,水到渠成,圣君登基,方称完美。

士大夫们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小算盘。

秦凤仪完全没理会他们这些个,京里局势安稳后,他就去了景川侯府。他岳父突然出事,老太太的身子骨儿就不大结实了。秦凤仪瞧老太太去了,他这一去,把侯府门房吓的不轻,毕竟,现下亲王殿下身份不同啊。虽则现下还是亲王,但,消息略灵通的都晓得,帝位已是亲王殿下囊中之物!

秦凤仪看一眼门外挂着的两个白灯笼,还有侯府匾额上的白绸花,心下有些不大舒服,摆摆手,“别一惊一乍的。”

秦凤仪根本没叫人大摆排场,门房们请过安,门房小管事道,“小的去里头通传一声,免的失了礼数。”

秦凤仪知道侯府自有规矩,也没拦这小管事,只是吩咐一句,“莫要惊扰老太太。”

小管事应声,连忙小跑进去通传。

李钦李锋迎出来时,秦凤仪已到了内仪门,兄弟二人就要行礼,秦凤仪扶住他们,“何需如此。听说老太太病了,现下如何了?”

其实,病的不只是老太太,景川侯夫人也是伤心过度,病倒了。兄姐先前都远在南夷,朝中又是大皇子当政,可想而知先时府中情形。不过,也好在景川侯夫人与平皇后是嫡亲姐妹,但,父亲骤然过逝,一家子的重担就在李钦肩上,李钦容色虽难掩憔悴,却又透出与以往大不同的沉静来。李钦道,“自从大哥回京,祖母就好多了。”

秦凤仪年少时与后丈母娘景川侯夫人很不对眼,不过,他与小舅子小姨子们关系都不差,何况,二连襟柏衡还是在南夷为武将,秦凤仪如今心胸自不是当年可比,便又问了一句,“丈母娘呢?”

李钦道,“自从知道父亲的事,母亲一直卧病在床。”

秦凤仪心说,后丈母娘也就这样了,遇事还不如老太太。

秦凤仪去了老太太的院子,李老夫人发若白雪,脸颊塌瘦,倚着榻,见到秦凤仪时眼中透出微微的喜悦,忍不住道,“先前我很是不放心你与阿镜,如今总算来京城了。”

“让祖母担忧了。”秦凤仪在老太太的床畔坐下,打发了侍女,方与老太太道,“我就是知道你们都记挂着岳父大人,怕你们急出病来,才急着过来呢。都不用担心啦,岳父大人根本没事。”

李老夫人原是倚着引枕的,一听这话,猛的坐直了身子,顾不得动的急了,眼前发黑,情急之下握住秦凤仪的手,直接喊了秦凤仪的名字,“阿凤,真的?”

“自然是真的。”秦凤仪见俩小舅子的眼珠子也似要掉出来一般,与他二人道,“你俩也坐下听一听,一会儿说给后丈母娘听,别让她想不开了。”

秦凤仪便与李老夫人说了,“我亲自验的,我与岳父大人一起洗过澡,岳父大人什么样,我比谁都清楚。虽然很像,但根本不是岳父大人啦。”

李老夫人一时激动的了不得,却又是忽然道,“此事谁都不可说出去!”又叮嘱了两个孙子一句,李老夫人忙与秦凤仪道,“这话再不可与人说。”

“我就只跟祖母说了。”秦凤仪道,“所以,您老只管安心养身子吧,我估计着,不定什么时候,岳父就回来了呢。”

李老夫人不解,“既是无事,那阿缜与陛下为何不回京?”

秦凤仪道,“这谁晓得啊?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不过,我想着,或者是什么缘故吧。不然,也不能叫大皇子在京城胡作非为啊。”

李老夫人又是担忧儿子,不由问秦凤仪,“现下可有他们下落了?”

“没。”秦凤仪道,“我要是知道他们在哪儿,还能叫大皇子在京城称王称霸?我就是想不通这个,要是叫什么逆贼劫了,早该开出条件来让咱们赎人了。可要说死了,里头的尸身根本不对。而且,就陛下那人,拿江山当他命根子,他也不能看着江山乱成这样啊。”

李老夫人也皱眉思量,却一样陷入秦凤仪说的逻辑怪圈中,李老夫人道,“你说的在理。”

“所以我说,您老别自己个儿伤心了,一准儿没死。这要是死了,也得见着尸首才是。”秦凤仪道,“当初我就说,我一点儿感应都没有。祖母,你肯定也晓得,这亲人之间是不一样的,都能有感应。不要说亲人了,就是我时常用的东西,用惯了的,都能生出感应来。我小时候,有一块常戴的玉,有一回就丢了,丫环们怎么找都找不到,我就说她们,不用急,我觉着玉没丢,果然,没几天我在家里荷花池里钓鱼,钓上一条大鲤鱼,后来,厨下杀鱼时就发现了一块玉,可不就是我丢了的那块,原来玉是叫鱼吃到肚子里去了。东西尚且如此,何况亲人之间呢。我早就感觉着他们没事的。”

秦凤仪说的信誓旦旦,李老夫人听的也不由信了几分,何况,秦凤仪说他亲自验过的。李老夫人自然也是盼着儿子安好的,李老夫人这一辈子经的事也多了,再次与秦凤仪道,“此事虽极要紧,却是不好声张,不然,怕是要有小人暗地里下手的。你也不要露口风,着心腹之人暗地里寻找才好。”

秦凤仪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就担心祖母你上了年纪,怕你急出病来,我赶忙过来跟祖母你说一声,我连大舅兄都没说呢。”

李老夫人笑,心下很是熨帖,深觉孙女有福,嫁了这么好的孙女婿。李老夫人道,“你要是不忙,今天就在家里用饭。”

“我现下正闲哪。”秦凤仪便留在侯府与老夫人还有俩小舅子吃了回饭,说了许多媳妇儿女的话,又说准备打发人回去接媳妇他们过来京城了。秦凤仪道,“我想着,待把陛下找回来,我就还回南夷去。只是,如今我在京城,媳妇他们不在,我这心里,没个着落,得赶紧把媳妇她们接来才是。”

李老夫人笑,“你与阿镜,自成亲以来,再未分离过。大阳大美他们,都是正依赖父母的年纪,一家子,自然是要在一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