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顺治末年 作者:幸福的小鱼

文案:
博学多才,医术超群,还带了个能储物,能种田的空间戒指.
千方百计的想要过上自由、安乐的生活,不曾想却意外的结识了大boss老康…
内容标签:带空间穿越,种田,清穿,言情
主角:齐淑云||配角:康熙,陈策,汤姆
第一卷 崭新的一页
淑云重生后,童年到少年时期学习、寻宝等美好而充实的成长历程
第一章前世今生
淑云感觉到自己全身都被挤压得异常疼痛,耳边还伴随着一个女人歇斯底里的喊叫声。
就在淑云感到难以忍受时,周身顺时一松。周围也归于沉寂。
片刻,一个女人冷冷的说道“胡安家的,孩子交给你照看吧,顺便找人把莲香这个贱人的尸首拖下去,找个地儿埋了吧,真是晦气。”
“是,夫人。”一个中年女人哑着嗓子回到。
淑云眼前依然还很是模糊,尽管已经很用力了,可还是不大睁的开眼睛,根本看不清周围。浑身上下都很虚软,一点力气都用不上。想开口问问,却只能发出细小的“哼哼”声。没法子,只能靠声音判断,了解自己的处境。
其实淑云凭自身的感觉和听到的谈话,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可是还是有点不大敢相信。
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稀奇事很是有那么一些。所以带着记忆重生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时淑云感觉到有人将自己头朝下的提了起来,然后打了自己屁股一下。淑云不适的轻哼了一声。然后又被人用布包了起来,淑云发现好像自己现在真的变成了刚出生的小婴儿。
那人接着又抱起自己,走了出去,很快就来到另一间屋子。淑云被轻轻的放下。此时哑着嗓子的中年女人,想必就是胡安家的。小声的嘟囔道“唉!也是个苦命的,以后就跟着我吧。谁让你娘是个不安分的呢。如今人也没啦,真真是可怜呢,连个薄皮棺材也没落下。回头还是让当家的寻些木板来,偷偷的钉一个吧。都不容易啊,只能这样啦。唉!”
听到这话,淑云已经可以肯定自己是真的重生啦,恐怕还是在古代。听他们说话的口音,应该是在北京。
淑云迅速的对自己现在所处的形式做出判断,自己的娘死了,她应该只是个小妾之流的人,并且不大受宠,没什么地位,也不太招人待见。不然也不会死了也没人过问一声,连个棺材也不给置办。爹大概也是指望不上,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出现,也没派人来看看到底生的是男是女,连个给他报信的都没有。要是重视的话,即便是外出了,也会留个妥当的人在旁关注。现在对于这样随便的处置,根本没人站出来说话,这就证明他根本不在乎这个孩子,和给他生孩子的女人。在他眼里男孩女孩无所谓,是死是活也无所谓。
那个语气冷冷的女人应该是这个家地女主人,她在这个家里应该很有权威。看她对淑云母女地处置就知道了,她说的话没人敢质疑,甚至包括了这个家地男主人。
幸好这个胡安家地为人还算厚道,她一个下人。还能想着为淑云死去地。那个没有一丁点地位的娘做副棺材。尽管在她看来。那个叫莲香地为人不安分。想来她们关系也不会很好,应该只是泛泛之交。要不她也不会说出莲香是不安分的话了,毕竟人都已经死了。甚至这事要是被女主人知道了,她也有可能会受到处罚。毕竟没人喜欢自己地下人背着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地事。甚至这事还要花点钱。毕竟就是自己做棺材,那木板、铁钉总不会是白来地。即使这些不花钱。做它总是要花时间的。他们给人做下人的。再怎么也不会是宽裕地人,这么看来胡安家的为人应该是真地不错。现在淑云只能寄希望与胡安家的了,希望她可以带自己好一点。要不照这样的情形。自己实在是很难存活。
随后的一些日子。胡安家的也只是喂食淑云一些米汤和糖水。至于奶就不要妄想了。就是她想喂也没有啊。所以淑云身体各方面都很弱。就这么半死不活地。幸好淑云学医时也学过一些简单地呼吸法门。用于养生保健。很简单。就是用鼻子慢慢的旱呼吸。气息直达丹田,再从嘴把浊气呼出。这样循环36次即可。这方法对于增强体质还是有些效果的。这期间也没人来看过淑云。包括淑云现在地便宜老爹。
通过这些日子的了解。淑云知道自己重生在了清朝顺治14年(公元1657年)。这家是满洲镶黄旗人,父亲钮钴禄安华是刑部地一个八品司狱。亲生母亲方莲香是个通房。以前是富察氏房里的洒扫丫头,据说是后来趁富察氏回娘家时和安华发生了关系,有了淑云。就被收了房。生淑云的时候又难产死了。嫡母富察氏为人非常地厉害。所以便宜父亲有点惧内。富察氏非常憎恨方氏,连着也不待见淑云。他们还有一子一女。大淑云四岁的钮钴禄和泰,和大淑云一岁的钮钴禄雨湘。
淑云前世姓齐。齐淑云。1950年出生,经历过大跃进时期地疯狂,经历过3年自然灾害时期地悲惨,也经历过十年动乱时期地迷茫与痛苦。上过山,下过乡。因为父亲是老一辈地无产阶级革命家。母亲家里又是资本家,1971年时被双双下放。受父母影响,淑云也由兴城四家村的知青点转到了当时地位于辽宁葫芦岛地拉塔山劳改农场接受改造。在农场里受尽磨难九死一生。一个苦字难以言尽。青梅竹马的爱人卫国也因为保护淑云而死。1976年时父母得到平反,复出工作。淑云也随后被释放。进入了部队。当了兵。1979年时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立过功,受过奖。转业后在地方基层干过。也在中央部委工作过。期间还进大学深造过。到40岁地时候。已经是共和国农业部副部长。家族却突然让淑云去联姻,说是为了革命第三代。虽然是续弦,但对方条件确实很好。其实淑云心理知道。父母这么做最主要地还是想她能老友所依。不再孤单。但是淑云同意地话,又怎么对得起为她死去的爱人。所以最后只能是辞职,离家。因为淑云此时已经对官场感到厌倦。身心疲惫。
随后淑云就开始了长达20年的旅行,她想代替死去的爱人看一看祖国的名山大川,看一看这个世界。希望他也能够伴随自己的脚步感受到这一切。因为这是他生前的愿望。熟话说的好,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这期间淑云又学了医,一边旅行、探险,一边学医、采药。能这样无忧惬意,还多亏了解放前就移民美国的外公、外婆。他们留给了淑云大笔遗产。
所以有的时候回想往事,真的是不慎唏嘘,世上的事真是没有十全十美的。正像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的那样“幸福的人大都一样,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就在淑云47岁,也就是公元1997年时,淑云在攀登了珠穆朗玛峰时,发生雪崩,掉进一个冰洞,洞不大,也就20来平。3米多高。冰洞中间有一个1米高的冰柱,上面有一枚墨绿色的,非金非玉,不知是什么材质,上面有着杉树叶似纹路的扳指。把它带在右手拇指上,立刻就能感到有一片模糊的区域。觉得很古怪也很神奇。只是当时也顾不得深究。只是本能的想着怎么自救,怎么出去。紧靠着不多的食物,终于在5天后奇迹般的挖通了一条很狭小的通道,并被搜救队找到。成功获救。探险队一共30人,最后活下来的,加上淑云只有九人。
后来回来后在戒指上滴血,可是感觉只是稍微清晰了一点,总体还是模糊一片。尽管这样却还是一直带着它,不时的摩挲两下。慢慢的淑云和这只戒指建立的心灵联系。随着时间越久,空间就越清晰。终于在五年后的一天,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个空间,并且能够自由支配。戒指也隐去身形,只是在右手食指上留下一点杉树叶似的,淡淡的花纹。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出来。
空间分成了两部分,中间被一层无色透明,感觉略有粘稠的物质隔开。一部分有三亩见方,这部分是可以长时间保存物品,不损坏。里面空空如野。一部分有大概二十亩地。
其中左边有两亩的淡水池塘,水色碧绿,清澈。里边有一些淡水鱼类,有一些常见的鳜鱼、鳟鱼、鲫鱼、鲶鱼、黄鳝、白鳝等,还有一些珍贵的鲟鱼。大马哈鱼、哲罗鲑、黄河鲤、乌苏里白鲑、北极茴鱼、达氏鳇、北鳅、杜文鱼等,另外还有一些不认识的种类。还有一些淡水的虾蟹、蚌类,个头都很大。
连接着池塘,沿着空间前方的边缘,延伸出了一米多宽的清澈小溪。
紧挨着池塘是一个两亩大,上面长满了茂盛牧草的小牧场。不过却没有牲畜。
右边有一个大概四亩的咸水池塘,像一个迷你的小海洋一样。水色蔚蓝,清澈异常。边沿处是一圈洁白、细腻的沙滩,上面生长着几颗粗壮的椰子树。水里一样有很多常见和珍惜的海洋鱼、虾、蟹、蚌、贝等种类。有很多都是没见过的,后来经过查询,知道了它们的名字,并且都是无毒可食用的。
第二章 空间戒指
两个池塘的中间是黑黑的,油汪汪,异常肥沃的土地。
中央位置有一座40平左右的茅草房。
房间里面有一张紫檀围子罗汉床,一张紫檀书桌配一把椅子。还有一架衣柜,也是紫檀的。房间四周一共摆放了九个两米宽。两米高分为四层的铁木架子。架子上放置了一些铁木、竹子还有玉质的匣子。里面是一些名贵药材。有牛黄,麝香,海马,海龙,海狗肾,鹿茸,虎骨,豹骨,犀牛角,燕窝,熊胆,穿山甲,马宝,玳瑁,珍珠,冰片,樟脑等很多珍惜的药材。
除了这些屋里还有两箱金饼,一箱名贵的珠宝玉器。还有些已经失传的各类书籍,其中以医书居多。
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传说中华佗编写的<<青囊书>>。相传华佗得罪曹操,被关押在狱中时,得知自己必死,就把它送给了吴姓狱监,后被吴妻焚毁。记载了华佗毕生心血、行医经验的医学巨著就此失传。当时只抢救出来几页,因此才有了初、高中历史书上的“五禽戏”、“麻沸散”等等。这让一直在学医的淑云如获至宝,欣喜异常。
草房前边有两个大概十平米见方,用很多青色和白色,其间夹杂着一些很罕见的彩色鹅卵石砌成的泉水池子,一个是用来沐浴的温泉,另一个是用来饮用的清泉。两泉无论如何使用,泉水始终不见减少,水质也始终如故。很是神奇。
房前两亩地种着一些珍惜的药材,有野山参、园参、红参、冬虫夏草,藏红花、灵芝、何首乌、雪莲等等,每一样数量都不多,但都是在五百年以上。还有一少部分起码超过千年的。看来前主人很有可能也是一名大夫。
房后的部分种了两棵桃树还有两棵荔枝树,四棵树长得都很好,枝叶茂盛。不过都没有结果。还有一些地方有种过粮食和蔬菜的痕迹。后来树上结了桃子和荔枝。吃了一下,味道很好,果子的品相也特别好,又圆又大,色泽光亮,鲜艳欲滴。不过没有什么易经洗髓、白日飞升等功效,至于会不会长生不老,暂时还没发现。
经常吃的话也就是感觉身轻体健。后来淑云把这块地空余的部分种上了各种的果树,基本上一些常见的和珍惜的,南方的、北方的、国内的、国外的、凡是能找到的,被空间所认可的都种上了一些。还有各种蔬菜和粮食,多少都种上了一点。
这块空间尽管没有日月星辰,但是也是有光暗和空气的。好像有自己的能量供给和循环的渠道。可以种植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植物,种出来的东西味道和品质都很好。两个池塘里的水产也是一样,还能保持生态的平衡,不用操什么心。很是省事。而且最神奇的是还能缩短动植物的生长时间,是正常作物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一般一年一熟的作物,在空间中只需要两个月。并且可以延长他们的寿命。
让淑云兴奋的是,和这些动植物不同,淑云在里边两天,外边的世界才过了一天。就是说在空间当中淑云会有更多的时间专研医书,和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活得时间也会相应的比一般人长。
第三章传教士
钮钴禄府除了胡安夫妻,还有一个厨娘徐嫂,一个粗使的小丫头梅儿。富察氏身边还有一个贴身的大丫环叫彩霞,一个姓方的嬷嬷。安华身边也有一个小厮平安。和泰和雨湘,平时就是由方嬷嬷和奶娘王氏带着的。
这几年安华还是比较安份的,既没有纳妾,也没有收个通房。这也得益于富察氏御夫有术,另外对于安华同志,富察氏平时也是严格要求,严厉对待。对于一切出轨的可能都要扼杀在萌芽当中。
就比如胡安的女儿胡芳吧,长得很是清秀,甜美,原来也在府里做些洒扫的活计,刚满十四岁时,富察氏就张罗着非要帮忙给说份亲。你说你给人说亲,怎么也得找个好点的吧。可她不,帮忙介绍的几门亲事,不是给这个做妾,就是给那个做通房,要不就是配个小厮,好不容易找了个小管事,也还是家生的奴才。而且她还摆出一副施舍的嘴脸。觉得自己放下身段,帮着说亲,是胡安一家么大的荣幸。还对胡安夫妻抱怨道“要不是看着她这个夫人的面子,人家大户人家的老爷怎么会收胡芳这样的小丫头呢?”可是人胡安一家根本就不稀罕的好不。
虽说安华官小,府也小。胡安两口子虽然忠厚,可是俩人都精明着呢,也很清醒。又经过莲香,也就是我娘的事,再加上平日府里迎来送往的,也看惯了这些宅院里一些蝇营狗苟的勾当,当然不愿意闺女给人做小啦。他二人心气也是颇高的。更不愿意配了小厮、管事,当一辈子奴才。这可把两口子给愁死啦,最后逼的没法,就许给了在护国寺前边摆小吃摊子的田大牛。匆匆的给两人定了亲,胡芳将将的满了十五,就嫁了过去。好在大牛孤身一人,无爹娘要奉养,人也很厚道,做事仗义。有间房,手里也还有点积蓄。就是比胡芳大了整整十岁。不过对胡芳和胡安两口子很好,也还算贴心。
淑云就这样,一边默默的观察着府里的每一个人,一边搜集外边的一些信息。慢慢的等待着~~~
淑云家在甘雨胡同,兩进的院子。挨着王府大街。“王府大街”明朝时叫“十王街”元时叫“丁字街”。
“王府大街”,“八面槽”并紧邻着有口甜井的“王府井”合成了后世的“王府井大街”。胡同北面有一座崭新的天主教堂,叫东堂,又叫圣若瑟堂。顺治十二年就是公元1655年时,顺治皇帝赐给汤若望、南怀仁两位神父的宅地,两人在此建了这座教堂。罗马式的建筑风格,粗壮的壁柱,一高两低的穹隆形圆顶,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
平时除了胡安家的以外,就没有什么人注意淑云了。所以淑云总是往东堂跑,胡安家的桂花嫂平时也有好多活要做,不能总看顾淑云,知道淑云去那里,也比较放心。所以淑云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东堂度过的。
东堂白天时没有什么人,汤若望和南怀仁要到钦天监或是南堂去工作。南堂是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堂,位于北京宣武门内,它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1605年就是明万历年间始建的,现在的南堂还是清顺治七年(1650年)时,朝廷为表彰汤若望在徐光启主编的《崇祯历书》这部明历的基础上,编撰成新的历法——《时宪历》的功绩。从而赐其黄金千两在旧址侧建造大堂。那里的规模比东堂大很多,据说还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和传教人员的住宅等设施。所以在京的传教士平时都是在南堂的。只剩下一个德籍耶稣会的年轻传教士汤姆打理东堂。汤姆长得高高大大的,蓝眼睛,棕色的头发,很斯文有礼。一看就是个很典型的日耳曼人。
清时的中国北京信洋教的真的很少,少得可怜。淑云两岁开始就经常来东堂,三年间来到东堂的信徒不会超过10人。像平安夜等一些时候,百姓来这里更多的是为了领取到一些弥撒饼。平时这里是没什么人的,所以汤姆一般都很空闲
淑云几乎每天都来这里。虽然不能说话,汤姆依然还是很高兴,终于有人每天能陪着他。汤姆很有爱心。淑云每次来他都会拿一些面包,糖果之类给已经很是白胖的淑云。总是用一种怜惜的眼光看着淑云吃下去。然后汤姆会开心的抱起淑云。轻轻地亲吻一下淑云地脸颊。
淑云刚认识汤姆时。他地中文说的很蹩脚,中间还总是会夹杂着几句德文和拉丁文,连带着用手势比划。每当这个时候淑云就会装作不懂。歪着小脑袋,眨巴着大眼睛,认真地看着汤姆。这让汤姆有点上火。
接触几次之后。汤姆发现淑云真地很乖巧听话。于是淑云就被允许可以在教堂内自由活动了。淑云瞅准了机会,跑到汤姆的房间。在汤姆又一次卖弄他那蹩脚地中文时。淑云也再一次眨巴着探寻的眼睛,意思是“我真不懂你说啥”。汤姆就再一次连比代划的解释着,淑云还是眨眨眼,摇摇头,表示不懂。不管汤姆怎么解释,淑云就是天真地看着他摇头。这可真是让汤姆上火。急得脑门都见了汗。
就在这时。淑云突然走到漆成了暗红色地黄花梨书桌边上,指了指桌上放着地一本德文版地圣经,又做了个书写的动作。汤姆看了眼睛立马一亮,“你是让我教你德文吗?然后就可以写给我看。对吗?”随后又失望地摇摇头“你才多大啊?能学会吗?"
这时淑云伸出三根手指。又点了下头。淑云很是违心地多报了一岁。
“哦,上帝啊,你才三岁,真的可以学会吗?好吧好吧,看在上帝的份上,希望你能学会,那就先从简单的开始吧。”汤姆看着不停点头,还拉着他的手一直摇晃的淑云,依然蹩脚的说道。
“那就先从字母开始吧"汤姆随手从桌上拿起一只鹅毛笔,在摊开的纸上写了起来。
德文真的很难,起码比英文难,它有很多的卷舌音和小舌音,同一种动词在不同的人称后面会有不同的变化,名词的前坠也有很多变化。所以淑云学得异常认真。在没人的时候总是会跑到空间的家里用功。但是在汤姆面前,淑云不敢表现的太突出。好在淑云装哑巴,不用说话,汤姆很多时候都是赶着往前教,虽然不会问淑云太多的问题,但是他教得异常认真,对淑云要求也很严格。日耳曼人严谨的作风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尽管这样汤姆还是经常会唠叨到“哦,我的上帝啊,你可真聪明。”
慢慢的,汤姆还会教淑云一些简单的数学和几何。汤姆虽然年轻,但是他很博学,虽然比不上汤若望和南怀仁,但是他对于数学、几何、化学、医学、天文、地理、音乐、钟表制造技术、气象学、水力学都很有研究。它所欠缺的只是社会经验,但是他的这种淳朴,却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
淑云前世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喝茶,由爱“武夷山大红袍”。前世从九零年开始,中央一号首长都会给家里的老爷子送来一两由九龙窠母茶树产的“大红袍”。老爷子喝的时候,淑云遇到了总是会蹭上两杯。一股浓郁的桂花香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回味悠长。从此便爱上了。不过每次都会遭到老爷子的数个白眼。也难怪,这茶有钱也没地方买,都特供到中央啦。九八年才开始每年拍卖20克,从近十六万一路飙升,到零五已经要差不多二十一万了。
淑云在得到空间以后,就通过关系,从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获取了武夷山九龙窠母茶树上的两棵枝条,并把它们移植到了空间中。同时淑云还得到了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福鼎大白茶、台湾高山茶,冻顶乌龙茶。每种两棵种苗,共26棵。俱是最正宗的名品,也一并移植到了空间当中。淑云把它们种在了房子旁靠近淡水池塘的一边。
对于前世的淑云来说,全部收集齐这些名茶的种苗并不困难,困难的是炒制的方法,不同品种的茶需要不同的炒制方法,连采摘方式都是有讲究的。即使收集齐了,炒制也很麻烦。淑云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通过慢慢的学习和摸索,才完全学会独自制作这十三种茶。
现有的十三种茶里已经包含了绿、黄、红、白、乌龙五个品种,另外淑云还收藏了一些上好的陈年普洱,均接近四十年了。这样黑茶也有了。中国的六大类茶,十大名茶,淑云全部都集齐了。
其实这些茶除了两棵“武夷山大红袍”略胜一筹外,其他十二种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因为不同的制作方法而呈现不同的风味和文化,淑云之所以要全部收集,一是因为名种难得,既然条件允许,干嘛不要呢。再就是淑云是真的很喜欢茶,茶树、茶叶、茶花、茶文化···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细细的品味,里边仿佛包含了不同的人生则学。
还有就是,淑云本身就很喜欢收集各种东西。这种收集和购买癖可能是女人与生俱来的占有欲,也可能和淑云前世年轻时的经历有关吧,长时间离乱艰苦的岁月使得她异常的没有安全感。据说一般缺乏安全感的人都会多少有点这种癖好的。
茶树在空间当中茁壮成长,品质并没有因环境和地域的改变而下降,反而有所提高。尤其是“大红袍”,长得特别好,现在已经快接近三米高了,长得比母树还要好,味道也是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