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经是汉朝 作者:月望东山
这里曾经是汉朝1-6全集
最受欢迎的通俗两汉史,比小说更好看,千万读者疯狂追捧!
宫斗、离间、喋血、嗜杀、阴谋、诡辩,一起围观这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剧
从那时汉朝,观照一路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
内容简介
“这里曾经是汉朝”是一套全面解读两汉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它全景再现了中国古代第一盛世王朝的勃兴与衰落。个人奋斗、团队发展、政权兴盛、成败背后的苦涩、嗜血和谋杀,尽在其中。
第一部从陈胜吴广起义写起,到刘邦擒拿梁王彭越止。将秦末天下大乱,各派势力的兴起与衰落,特别是刘邦、项羽两大集团之间的角逐、离间、阴谋阳谋、时机和地理的抢占、人心所向等等,描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忍释卷。
第二部从刘邦诛杀彭越写起,到汉朝两大外戚窦婴与田蚡相斗至死为止。刘邦崩后,吕雉趁势而起,扶持吕氏外戚,危及刘氏天下。在此关键时刻,谋士陆贾向权臣陈平献计,联合武将周勃,准备伺机而动。果然,吕雉一死,汉朝群臣及刘氏诸侯,合力诛吕。在这场纷乱的权争之中,守柔的代王刘恒成了*赢家。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所谓的盛世“文景之治”,在流血的战斗中冉冉升起。
第三部从司马相如出道混世写起,到霍光铲除“奸党”掌权止。刘彻登基以后,雄心勃勃,一扫之前汉朝积弱挨打局面,处心积虑地培育出汉朝一代铁军,对抗匈奴。卫青和霍去病横空出世,扫荡大漠,傲视群雄,威震天下。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后宫巫蛊风波再起,卫子夫失宠,太子刘据地位岌岌可危,一场流血的权位争斗,不可避免的再次上演。
第四部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霍光扳倒上官桀等人后,集大权于一身,扶植刘贺为汉朝皇帝。然而,刘贺登基以后,因为政治思想欠成熟,胡作非为,霍光被迫将其废掉。没想到,苦命孩子刘病已却因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被迎入宫登基,君临天下。可是,霍光病逝后,他非但没有感恩,反而高悬利剑,霍氏家族生死存亡之命运,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尖浪口。
第五部从王莽夺权写起,到东汉班超等人征服西域为止。王莽积数十年功力,终于成功篡权,建立新朝。然而,这个*为著名的集儒家学术大师及理想主义者为一体的皇帝一登基,就掀起了狂热的复古主义,将国家推向了深渊。天下哗然,怨声四起,造反之声不绝于耳。刘氏宗族后裔以种田为业的刘秀,也加入了光复汉朝滚滚洪流,去寻找他那血腥的梦想。
第六部从马皇后入宫奋斗写起,到东汉末年军阀董卓被屠杀泄愤为止。东汉时期,自刘秀刘庄父子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因为皇族子嗣无能,外戚趁机揽权。皇族为对抗外戚,开始重用宦官。面对这种情况,多年垄断汉朝话语权和行政权的士大夫,纷纷提剑上马,联合外戚跟宦官战斗。在这场史无前例、打得难舍难分的政治势力斗争中,东汉犹如被人从内部掏空的巨山,轰然倒塌……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月望东山,本名王月旺,70年代生人,海南省海口市东山镇人,200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早年学诗,后写小说,现攻历史、文学,文字笔调诙谐,通俗易懂,对汉朝历史情有独钟,多年致力于从人性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段历史,终以《中国的青春期:这里曾经是汉朝》一书再现其原貌,完整呈现了汉朝四百年的兴旺与衰落。本书是目前为止最完整、最强悍、最通透的白话汉朝历史读物。
这里曾经是汉朝第一部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以刘邦为代表的草根阶层,于战乱中迅速崛起。与此同时,没落贵族后裔项羽,于绝境奋起,力克群雄,争霸天下。刘邦被封为汉王后,韬光养晦,重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东出关中,与项羽逐鹿天下。一时间,英雄为决胜负,拔剑相向,天下如煮水鼎沸,血流成河,天地黯然无光……

楔子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
大雨滂沱,连绵不断,道路阻断,桥梁冲垮。秦王朝的一支九百多人的兵役队伍,被无助地挡在了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东南)。
等到雨歇风停后,屯长陈胜和吴广算了一下,无论如何,他们都无法按时抵达渔阳郡(今北京密云县)驻防。
秦律规定,不能按期赶到目的地的军队,不管什么原因,一律斩首。意思就是说,他们这九百人,辛苦跑一趟还不算,还要挨刀做冤死鬼。
怎么办?去是死,不去就只有逃亡。可逃亡能逃得了多久?最后也是死路一条。
陈胜吴广肠子都愁断了。
然而很快,他们就做出了一个平民历史上空前但不绝后的壮举——造反。
他们的理由是,逃亡是死,举大事亦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轰轰烈烈潇潇洒洒走一回,举事而死。
这是一种本能的反抗。但是要造反、寻找生存之道,还得费一番脑筋。
首先,造反要有合情合理的理由,要有具有强大煽动性的政治口号,要有纪律严明组织严密的队伍。
陈胜认为,以上所列几条,他全都具备。
他这样对吴广说:“天下被秦王朝折磨得太久了,我听说皇上是始皇最小的儿子,按老规矩,他不应该登基称帝,始皇长子公子扶苏才是应该坐上皇帝宝座的人。扶苏当时在蒙恬军里做监军,没听说犯什么罪,二世竟然命令他自杀。天下只听说他的贤明,却没听说他已经死了。楚国大将军项燕,为国战死,国人怜之。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还活着。如果我们以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起义,应该有很多人响应!”
秦始皇灭六国时,楚国是最后一个被吞并的。当时,率领楚国将士对抗秦帝国大军的,正是大将军项燕。后来,尽管楚国被灭,但人心不服,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就这么一句充满神秘色彩的话,给多少楚国人无比强大的心理暗示。多年以后,身为旧楚国人的陈胜,以项燕名义造反,光复楚国,皆是水到渠成之举,合情合理。
而陈胜之所以挂出公子扶苏的名号,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打出反浑蛋不反王朝的旗帜,以便笼络人心。另外一个意思,说起来话就长了。
秦始皇驾崩之后,留下了诸多千古之谜。其中一个就是,他在世之时,为什么不按规矩立太子,却偏偏留下这个空白,让浑蛋嬴胡亥捡了大便宜做了皇帝,引起天下大乱?
千年以来,多少专家学者为解此谜不遗余力,苦思冥想。最后有人仿若神灵附体,联想到陈胜挂公子扶苏之名造反,终于推出这样一个让人不得不服的论断——
秦始皇迟迟不肯册封太子,极可能是因为公子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而陈胜挂着公子扶苏之名造反,就是为了激励更多楚国人为此而战。
那时,吴广都不得不佩服陈胜这个伟大的计谋,决定联合造反。造反之前,他们为了寻求心理支持,特别去占卜问卦。
在那个讲究天命的时代,问卦是必需的。占卜的人,天生是心理学家,早已看出陈胜吴广想干什么,回了一句话:“你们想的事都能成,但是要想建功立业,还得靠鬼神帮助。”
陈胜一听就恍然大悟,对吴广说道:“占卜先生是想让我们借助鬼神威服众人,以此成事。”
于是,两人就秘密去布置一些装神弄鬼之事。
他们先用朱砂在帛书上写“陈胜王”三字,偷偷塞进别人网上来的鱼肚子里,戍卒买鱼回来烹饪,发现鱼肚子里的帛书,都觉得特别奇怪。
接着,陈胜又命令吴广到附近的神庙里,点燃幽火,模仿狐狸的叫声幽幽喊道:“大楚兴,陈胜王!”那鬼魅之声吓得士卒整夜惊恐,第二天,全军人人皆知,大家望着陈胜,怎么看都觉得他有些特别。
鬼神事只是为造反做了必要的铺垫,要想丰衣足食,博得荣华富贵,还得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一天,将尉喝酒大醉,吴广故意公开宣称,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准备率领大家一起逃亡,借此激怒上司。果然,此话一出,将尉火气蹿起,对他就甩起了鞭子。
将尉拔出长剑,准备砍杀。说时迟那时快,吴广一跃而起,夺剑杀之。这时,陈胜也从一旁跳出,将另外一个将尉也杀了。
解决了两个将尉后,陈胜立即召集士卒训话:“我们遇到大雨,不能按时抵达目的地,失期当斩。就算没有被处死,戍守边地也多半是死。壮士不死则罢,死就要举大名。”
停了一下,陈胜不禁振臂高呼,喊出了一句千古以来令无数草根闻之若狂的造反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士卒们热血沸腾,异口同声地回应道:“我们愿意听从命令!”
梦想已经开启,战火就要燃起,不管前方有多少异己,我也奋不顾身、死而后已!
接着,陈胜自立为大将军,吴广为都尉。全军袒露右臂,号称大楚!
反秦的序幕就此拉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草根英雄谱写的壮丽篇章,正在向我们扑面而来!

第一章 草根也是根

一、谜一样的男人
陈胜吴广造反的两个月后,刘邦和项梁、项羽等人也各在自己的地盘响应起义。请记住这三个人的名字。秦末汉初历史前进的种种高潮快感,都是在他们长剑挥舞的大地上实现的。
大地如舞台,历史似场戏,英雄是名角,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想让我登场的,我硬闯场。无疑,刘邦就是那个乘势而起、敢于闯荡舞台的英雄高手!
这是个谜一样的男人。
而他留给我们的最大一个谜团是:他前半生的人生阅历,基本一片空白。当天下大乱时,他以亭长身份四处流亡,即将到五十知天命之年,却能够在群魔狂舞当中,迅速崛起,占据一席之地,最后发展到跟没落贵族出身的项羽逐鹿中原,一统天下。
是谁赋予了他强大的力量?是苍天大地,是冥冥宇宙,还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在他背后推动着前进?
要破解这个谜一样的男人,我们不得不从头慢慢说起。
刘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
在那个君命神授的时代,造神是政治基本功。而在诸多皇帝圣君的人生简历里,基本都有一段光荣的出生史,常常都是母亲怀孕之前,有日月入怀的梦语;要么就是生产之时,满室红光,如同昼日。
但是刘邦的母亲,没有梦到日月,而是梦到跟神龙相交。
话说公元前的某个夏天,刘三老妈刘媪,独自外出劳作,其间疲惫不堪,躺在大泽堤岸上睡觉,做了一个大梦。正当老妈在梦中与神相交时,突然天上雷电交加,风卷草飞。这时,刘家的老爷子刘太公万分焦灼地奔往大泽,却远远地看见自己的女人身上伏着一条蛟龙。不久,她便生下了刘三。
所谓神话,都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忽悠众生的。如果我们较真到底,就会发现,神话里面,可能隐藏着龌龊的人性。有民俗家研究到这段历史,一语道破真相:“荆楚之地,民风甚野,刘邦之母在坡上梦中与神相交,其实就是与其他男人偷情。刘太公匆匆赶来,估计是闻听风声,赶来抓奸的。”
这个推理,似乎有些无厘头,但我认为,它很有说服力。
可是,就是这么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到了刘邦手里,却化腐朽为神奇,包装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刘邦将自己包装成天之龙子,并非没有道理。
他恰好长有一副龙相:马形长脸,鼻梁高挺(马首)。脸颊之下长有几根鱼须胡,很是美观。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类似眼镜蛇身上的黑点)。刘三生肖属蛇,大蛇为龙,小蛇为蛟,如此说来,刘三命中为蛟外部龙相,不是蛟龙,那是什么?
说自己是龙,实在吹牛过头了。其实,年轻时期的刘邦,不过是一个一不做二不休的流氓加无赖。
所谓一不做,即坚守不爱劳动的习惯,二不休,即喝酒、吹牛两样什么时候都不能少。
就算孩子不是亲生的,养你这么大也得为家里分担点什么吧?农忙时节刘大叔想叫他一起下田,刘三却神龙见首不见尾,不是赖在王大妈、武大娘的酒馆里,就是赖到情妇曹氏(长子刘肥生母)床上去了。
刘大叔没读过书,想了半天都找不到一个狠毒的词来骂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憋了好久终于憋出一个词:“无赖。”
为了更好地见证刘邦的人生发展史,我们可以举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的例子,就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活得是多么地寒碜!
古今中外,偶像永远是人类个体进步和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圣人孔子的偶像是周公,他毕生都在努力像周公一样建功立业;刘邦一样,他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仅比他大三岁的秦始皇。
刘邦做亭长时,曾经有一次入咸阳出差,路上碰见秦始皇出宫,仪仗浩荡,绵延数里,他情不自禁地艳羡道:“大丈夫当如此也!”
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
嬴政,祖先六代为秦王,典型的秦王N代;刘邦,父亲,以及父亲的父亲,都是农民,典型的农民穷N代。
嬴政,其母赵姬,出身歌伎,传说他亦是私生子,其生父是吕不韦;刘邦,其母刘媪,出身农民,亦有说法是私生子,其生父是装神龙的无名氏。
就私生子身份,俩人打平了。然而,在一个拼爹的时代,刘邦拼爹拼不过人家,拼娘拼不过人家,拼其生父,亦拼不过人家,典型的“拼不过三郎”。
那时候,胸结郁气、徘徊苦闷的刘邦,唯一能解愁的只有酒。可是他又是一个有时连酒都喝不起的穷光蛋。他举目望苍天,两眼茫然,他终于知道,活在一个拼爹的时代,他能拼的只有青春、斗志、耐力以及智慧。
他决定走出去,闯闯世界,拼拼未来。
二、无所事事的日子
有人可能只知道刘邦是秦朝人,亦是汉朝人,却不知道他也是战国人。嬴政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做皇帝的时候,是公元前221年,按古岁来算,他年仅三十九岁。这时候,刘邦亦三十六岁,他到底在干什么呢?
没人知道。
但是,我们从史书的蛛丝马迹中,发现了刘邦的去向。至少在刘邦三十六岁之前,也就是在战国混乱时期,他游手好闲,到处漂泊。
先秦时代有养士之风。所谓士,就是食客。那时候,当嬴政苦苦思索如何征服天下、成就旷世伟业时,刘邦却像个吊儿郎当的游侠,到处蹭吃蹭喝。
他首先仰慕的人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他从爱好养士的信陵君那里学到了一条:男人要想做大事,必须有自己的团队,而要有自己的团队,必须有大把的钱。你没有钱,就必须有性格,个性魅力,是成大事的一个重要条件。
游侠的日子是很惬意的,可当嬴政统一天下时,他不得不返乡了。
嬴政的强权,众所周知。他建立大秦之后,看到游侠遍布天下,极为担忧。那帮没有固定职业的流民,就像今天城市里没有暂住证的流浪汉,积蓄到一定数目,将是和谐社会的隐患。于是,嬴政发出一纸诏令,所有无固定职业的流民,必须回到故乡待业。
刘邦只好响应秦朝中央政策,结束晃荡的游侠生活,从城市回到了农村,接受培训,开始了再就业的人生之旅。
回到故乡的刘邦,很快就找到了一份不能养家,但能糊口的工作——泗水亭亭长。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刘三是怎么当上这个泗水亭亭长的。
秦朝没有科举制度,要想当官,如果不是高干子弟,你就得走下面两条路:首先,你家里要有钱,还要品德好。所谓品德好,无非就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救死扶伤,大义凛然。其次,你得认识个好人。所谓好人就是有权势的,并且是个会抬举你的人。秦朝有规定,政府官吏可以向上级推荐低级官吏。但并不是推荐了就收下,还要给你一个试用期,如果在试用期内任职合格,行,那就留下继续干活吧。如果不行,不但叫你滚蛋,还要惩罚负责推荐的官吏。
刘三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而且一个只想给自己戴光环、到处蹭吃蹭喝的人,哪还会有什么好德行。那怎么办?只好巴结达官贵人呗。
也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抬举了他,反正他表现得还不错,试用期合格,被留下了。
秦朝政府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管县,县下管乡,乡下设亭。按秦汉制度,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里设亭长,属武职,主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及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满期之人充任。刘三曾经去咸阳服过徭役,而且还见到了自己的偶像秦始皇,所以最有资格做亭长工作。
不管官职大小,泗水亭长毕竟也是个正经工作,得有个正经名字,我们不能再唤他刘三了,从此就改作刘邦吧。
其实搁到今天,泗水亭长也顶多算个乡派出所所长。这个芝麻不如的官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偌大的乡里,无论是偷鸡摸狗的事,还是征收赋税,或是那些三八婆吵架,都会找到你的门上,工作极其烦琐,不把你累死也要把你活活烦死。
更让人郁闷的是,这差事不属于公务员,没有编制,国家不发工资,就是过年过节也别想人家给你发米发油。
刘邦不是傻子,闲得没事找苦吃。事实上,亭长相当于县外派管理基层的职务,也是有一些经费补贴的。但经费补贴不是由政府拨款,而是县吏们赞助的。所以每次刘邦要出差时,他就会理直气壮地到县吏家敲门要差旅费,每人三百文。县长秘书萧何是刘邦的顶头上司,他是个大方之人,只要刘邦上门拉赞助,都会多给他二百文。这笔账,刘邦记在了心里。
按规定,亭长只配两个兵卒,一个管杂务,一个管捕盗。他们都要睡在单位里,以单位为家。假期还是有的,隔五天休息一天。说来可笑,这一天假不是让你回去看望老婆孩子的,而是洗头发。头发洗完了,晒干了,束好了,再吃顿晚饭,明天又得去上班了。
亭长的职责是管理乡里一大堆烂事,并接待出差路过的官吏。除此之外,他的业余活动就是到处拉赞助骗吃骗喝。所以亭长这个工作尽管表面上很辛苦,实际上油水不少。今天东家婚事蹭一顿酒,明天西家死人撮一顿饭。不管红事白事,有吃的总少不了亭长先生。
爱喝酒也就罢了,刘邦还爱赊账。赊啊赊啊,没完没了地赊,王大妈和武大娘两家酒店老板娘一看到刘邦就向他哭着要酒债:“大哥,我上有八十岁的母亲,下有三岁的孩子,老公最近打牌又常输钱,能不能先还点啊?要不然我只好上你家砍树了。”
“砍树?砍人还差不多,我家没种树。”
“大哥,你不知道,现在皇上征税又重,物价上涨比发大水还快,酒价都翻了好几倍了。要赊账可以,可是酒贵呀,您吃得起吗?”
“吃。有好酒尽管拿上来。”
王大妈和武大娘本是欺负刘邦穷,故意把酒价翻了几倍,没想到刘邦还要赊。既然刘邦想赊,就让他赊吧,多少他还是一个亭长,不怕逃账,到年底还钱的时候,那多出的几倍酒钱就当是你还的利息。
那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刘邦一辈子就只是亭长的出息;更没人看出,这个流氓式游侠出身的家伙,将来会腾云驾雾,拿捏天下。
可是不久,人们却看到了刘邦惊天动地的、华丽丽的人生蜕变!
三、遇见伯乐
用现在股民中流行的话来说,年轻时期的刘邦就是个地道的垃圾股。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偏有人说他是蓝筹股,未来行情不可估量。
何人竟有如此不平凡的眼光?他正是刘邦的岳父大人吕公。
吕公,山东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他跟当时的沛县县长大人是好朋友,为了避仇而跟随入沛安家落户。吕公生了个国宝级的女儿,叫吕雉。县长大人曾向吕公提过亲,想娶吕雉,但是吕公却迟迟不肯嫁女儿。
吕公是个经济实力雄厚的贵宾,沛令能把这样的人物引进来,也算为沛县招商引资做了贡献。为了拉拢吕公,沛令特意为吕公办了一次招待宴会。
其实,县长大人就是想贿赂吕公,好让他早点把吕雉许配给自己。没想到宴会一结束,县长大人就哭了。
沛县豪杰和官吏听说县长请贵客,这可是个巴结上司的好机会,纷纷带着贺礼登门拜谒。刘邦听说县长要变相捞钱,流氓的习气就来了。心想,我整天干死干活的,连要个出差费都要拉赞助,还想我给你贺钱,这不是扯淡吗?他决定赴宴整整那帮县吏,顺便吃顿霸王餐。
当时县长秘书萧何负责主持宴会,他对前来祝寿的宾客说,一千文钱以下的请坐下堂,一千文钱以上的请坐上堂。
轮到刘邦报贺钱,他顺手写了一张礼单:“刘季,一万文。”
吕公听到这么大的数,两眼大放绿光,亲自跑到门口迎接来客。只见刘邦龙颜高鼻,还长着很美的胡须,好一副吉人天相。
吕公如获至宝,请刘邦一起入席侍坐。
刘邦不带一文钱虚报个数就想忽悠人,还是萧何厚道,他悄悄地向吕公提醒道:“刘季这个人爱说大话,做不成什么大事,您老人家还是小心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