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眼睛中仿佛要冒出血来,恶狠狠地道:“看着点韩钰,他不说出实情本宫就让他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儿。”

陶铎应了一声,吩咐人去衙门知会,韩钰的情形他倒是不担心,即便东宫不加派人手,魏元谌也不会让如此重要的案犯出半点差池。

“太子爷别急,”陶铎道,“总算是早些察觉了其中的问题,现在只要将王道昌和赵二身后的人找出来,就能顺藤摸瓜,看看是谁在背后加害太子爷。”

“我看就是老五,”太子道,“整日里好似病病殃殃,说不定就是在装模作样,他那生母德嫔一向会人前示弱,这对母子表面无害,指不定私底下谋划些什么。”

“老七虽然尚小,但他母妃安嫔也可为他谋划,”太子冷冷一笑,“别人家的兄弟乃是至亲,可以互相扶持,本宫的这些弟弟全都盯着东宫的储君之位,一个个都想将本宫拉扯下来。”

太子说完甩了甩袖子:“这次太原府的案子可谓是一箭双雕,既让他们得了战马和铁山矿之利,又让本宫与魏家斗起来,最终若是落个两败俱伤,他们正好渔翁得利。”所以魏元谌也不是好东西,戳穿此事并非要救他,是不想要被人利用罢了,他不会念魏氏的好意,现在先不对付魏氏,等联手魏氏将那害他的人抓出来,他再卸磨杀驴。

父皇能够借魏氏的力,他为何不能?

“让魏元谌继续查,”太子吩咐陶铎,“不过你也要派人跟着,查出来的线索全都要过目,不能让魏元谌耍任何手段,总之这案子的最终结果要在我们掌控之中。”

陶铎领命立即下去安排。

太子低头看向申先生:“先生平日里做事仔细,就没有发现赵二的异样吗?”

申先生脸上满是惊诧,随后神情变得十分悲伤:“殿下是在怀疑我与那赵二勾结?太原府的事务一直都由韩钰打理,每月韩钰将细情报给太子爷,我身为东宫幕人从来没有与韩钰等人私下来往,也就是这次太原府的案子,我才奉命插手处置。

这些年我一直为殿下殚精竭虑,身家性命早已系在东宫,怎么会做那些自掘坟墓之事,还请殿下明鉴。”

申先生说着深深地叩拜下去。

听着这些话,太子心中烦闷,他还是相信申先生的,也许申先生这次是不小心中了对方幕人的诡计,若是错一次就杀一个心腹,只怕也不会有人愿意为她效命。

太子这样想着向前走了两步将申先生扶起来:“先生的辛苦,本宫都看在眼里,现在本宫是如履薄冰,一步都走错不得,眼下我们落了下乘,接下来要想方设法扳回一局才行。”

“幕人立即思量对策,”申先生道,“定要将功补过,报答殿下的恩情。”

太子点点头,他也这也算恩威并施,想必申先生对他又能多几分忠心:“你去看文书吧!”

太子说着又看向内室:“赵家和行太仆寺账目就径直呈给本宫,别人不要沾手了。”

申先生应声躬身向外走去,太子还是起了疑心,所以要亲自查看那些证据,走到园子里,风一吹,申先生额头上一片冰凉,不知什么时候他起了一头的冷汗。

这次他败了,满盘皆输,不但没能陷害魏元谌,还被太子爷怀疑,最可怕的是太子要与魏元谌联手查赵二背后的人。

申先生感觉到脊背的汗水浸透了衣衫,如果他护不住那人,要如何向公子交待?

申先生反反复复思量,总觉得光靠魏元谌自己不能有今日的结果,他分明将魏元谌的人手牢牢地看住,是谁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太原府衙的人?定宁侯府?

还是那些不起眼的坊间人。

申先生思量着走回了住处,刚刚进了门就有亲信上前道:“京中有了消息。”他向公子问了一些事,希望能够得到解答,眼下京中有消息传来,定是在回他的话。

申先生将字条放在火上烘烤,上面的字渐渐清晰起来。

“珍珠大盗五年前已被处斩。”

申先生眼睛一阵紧缩,所以韩钰并非被珍珠大盗所伤,那所谓的“珍珠大盗”是旁人假扮的。

是谁?是谁假扮了珍珠大盗?

第126章 操心

申先生理不出头绪,韩钰言之凿凿是珍珠大盗,一定有所依据,而且正因为珍珠大盗才让韩钰露出了马脚。

难道还有人知晓当年的实情?

这件事也很关键,他需要将这次与“珍珠大盗”有关的事都理清楚传回京中,该不该查这个“死而复生”之人,就要看公子的安排。

申先生将字条凑在火上烧掉,深深地叹了口气,魏元谌查到这里绝不会收手,万一被他翻出更多,这些年的心血可就要付诸东流了,想了上半晌,他手指沾着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一条鱼。

这是当日赵二老爷在魏元谌手心中留下的,盯着那条鱼,他的眼睛渐渐深谙,希望魏元谌不要看懂其中的含义。

……

魏元谌在衙门里看过文吏办好的文书,又与陆慎之一起审问了东宫的护卫,回到住处时天已经黑了。

初九掌了灯放在桌案上,每次到了这个时辰,也该想想晚上吃些什么,要在哪个屋安睡,不过这几天三爷的作息不大正常,总爱夜里跑出去,天一黑,就像被外面的谁牵扯着似的。

初九预感三爷今晚还会出去。

“三爷,”初九低声道,“咱们还出去吗?”

魏元谌皱眉看了看初九:“有消息传回来了?”

初九道:“没有……”有没有消息还不是三爷自己说了算,三爷想要出去随便找个理由,比如要看看汪大一家的动静。

魏元谌不再:“将没有处置好的文书都拿来书房。”

这是不准备出去了啊?俩人闹别扭了?还是一起约定好了今晚都要在家中?他好像没有收到顾家那边的口讯。

初九站在那里腹诽,顾大小姐除了拿来一张单子让结账之外,任何别的暗示都没有,再这样下去,他都要觉得三爷想要赢得顾大小姐欢心很难。

感觉到一道威慑的视线落在他身上,初九激灵灵回过神来,忙将文书搬到书房,这么多要处置的公文,如果换做他,他累死也做不完。

放下了文书,初九抬起头望天,外面的天气不冷不热,夜晚比白日里更加宁静,而且……

“三爷,外面的月亮好圆。”真不出去看看?

“二十军棍打完了?”

“打完了。”初九忙捂住了屁股,还挺疼的。

初九贴着墙根不敢再多说话,眼看着三爷将处理好的文书摞起来,他的嘴皮子又有些发痒。

三爷在衙门里查找了半天案宗,也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蛛丝马迹,初九心中有些焦急,暗搓搓半天,终于又道:“三爷,赵二留下的线索您可有眉目了?若不然我……”

初九话还没说完,魏元谌再次抬起头,一双眼眸幽深,嘴角上扬起一丝笑意,却让人看着胆寒,若他不阻拦,初九下一句话是不是,又要拿他与她做比较?

初九这次是真的不敢说话了,他也是着急,生怕三爷太费精神,都说查案最好有人在一旁帮忙分析,他这才开口毛遂自荐。

“三爷,聂忱来了。”

听到有人来禀告,初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顿打算是错过去了。

聂忱进了门低声道:“魏大人,东大巷那边都去打听了,住在那里的妇人杨氏大约二十多岁的年纪,听说夫家是走镖的,手底下有不少趟子手,那宅子购置了之后,杨氏就一直住在那里,坊间对这家有些流言蜚语……”

聂忱端起茶来喝了一口润润嗓子接着道:“有人说杨氏的男人对她不喜,所以常年在外忙碌,没有人见过那家的老爷。也有人说这妇人就是个外室,名不正言不顺,那家的老爷在朝廷任职,所以每次前来都会遮遮掩掩,不让人看到踪迹。

不过这些传言都没有明证,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管是邻里还是去那家做过杂活的人,确实都没见过那家的老爷。”

一个年轻的妇人常年独自住在大宅子里,就算消息捂得再严实时间久了也会有人背地里嚼舌,所以很容易能打听到消息,但这些消息里,有许多都是以讹传讹,需要仔细分辨和查证。

魏元谌道:“可曾有人见过那汪道昌上门?”

聂忱摇头:“没有。”

魏元谌接着道:“那宅子购置多久了?”

聂忱道:“已经有六年多。”

魏元谌微微思量,杨氏搬进宅子的时候,韩钰到了太原接替了王知府,他们的铁山矿、战马生意就是那时候开始的,时间能对得上。

聂忱接着道:“杨氏的夫家出手十分阔绰,宅子修葺用了不少的寿山石,还移植了不少的花树,杨氏好像也会些拳脚,有人曾看到她与趟子手一起出门打猎。”

“在坊间悬赏那妇人的消息,”魏元谌道,“她既然开了镖局,就会在太原府附近有生意往来,只要能问到线索就给赏银,不管提供线索的是何人。”

聂忱一下子就明白魏元谌的意思:“魏大人是想要我们将消息送到附近的山里去,镖局押送货物难免会被山匪盯上,那些山匪想必对杨氏更加了解,如果是衙门查找线索,那些山匪不敢露面,但坊间悬赏,他们可能就会铤而走险。”

魏元谌道:“你们手下有不少眼线,不也是见不得光?就像那医婆整日里走街串巷,应该能打听到不少消息,你可是遣她出去了?”

魏大人不会还对医婆耿耿于怀吧,聂忱道:“医婆上次落水着了凉,回到乡下村子里养病去了,婆婆年纪大了不方便再出来做事,可能以后就会好好颐养天年。”

年纪大了要颐养天年?魏元谌想想顾大小姐那稚嫩的神情,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她装聋作哑,佝偻着背前行的模样,还真是让人觉得可笑,偏偏就有人会相信。

魏元谌道:“那她何时再回来?”他仔细地望着聂忱,这聂忱到底是否知晓的更多。

聂忱也是听柳苏说的,那位婆婆脾气怪得很,上次见过之后再也没有露面……魏大人为何会关切一个医婆?

聂忱道:“我们坊间人喜欢讲究个缘分,我没有深问。”

魏元谌嘴角微微扬起,看来这聂忱也一样被蒙在鼓里。

聂忱察觉到魏大人脸色忽然柔和起来,他是说了什么话讨得魏大人欢心了?这样也好,因为接下来的话,可能不会让魏大人舒服。

“大人,”聂忱不卑不亢,“有件事要问一问您的意思。”蒋师妹说了,只要将这一切当做生意,就没什么可怕的。

想想这些,聂忱才更有底气开口。

魏元谌微微抬起下颌,略微垂下眼睛看着聂忱,灯光下他脸颊的轮廓清晰得如同雕刻的一般。

见到魏大人这样,可能很多人都无法再开口,聂忱不想半途而废,顶住了扑面而来的威势,清晰地道:“我们现在为魏大人办事,还能不能接别人的案子?”

旁边的初九听了都瞪大眼睛,这话是什么意思?

魏元谌面色不变:“接谁的案子?”

“定宁侯,”聂忱道,“定宁侯正让人打听我的消息,想必是想要用坊间人办事,我们坊间人先替魏大人收集线索……所以先要问问魏大人的意思……若是魏大人不答应,我们就拒绝旁人,直到这案子结束。”

初九差点脱口而出,当然不答应了,人家是表兄妹,本来就在一只锅里,怎么能再开火煮在一起。

第127章 不出去

魏元谌看着聂忱,然后低下头去看手里的文书,仿佛对聂忱说的话毫不在意。

聂忱松了口气,魏大人出身显赫,公私分明,来到太原府只为了查案,将涉及案情和大局的事与魏大人说清楚,一些细节魏大人不会放在心上。

“你们找上我之前收了定宁侯二百两银子,”魏元谌道,“现在定宁侯吩咐你们做事,也很自然。”

魏大人果然答应了,聂忱十分钦佩蒋姑娘,蒋姑娘推测的一点没错,魏大人那么聪明,不必说得太明白,他最近有种感觉……蒋姑娘和长老爷无论做事还是推测案情都同出一辙。

聂忱胡乱想着,难道……难道……蒋姑娘真的是长老爷的女儿?

魏元谌接着道:“除此之外,定宁侯找你们定然与此案有关,拒绝了定宁侯可能会错过一些线索。”

“大人圣明,”聂忱躬身道,“定宁侯爷也知晓我们坊间人为大人您做事,找到我们一来是想要探明消息,二来也是在向大人您表明心思……

不管定宁侯想要我们去查些什么,必然都不怕我们泄露给大人,这么看来就这桩案子来说,定宁侯站在大人这边。”

魏元谌面色不虞,赵家与战马案有关,崔祯一味袒护结果才真会牵连整个崔氏,此人一向将崔氏利益放在心上,会这样选择并不奇怪。

魏元谌道:“崔祯若是提及山西兵变,要一字不落地向我禀告。”山西兵变时老定宁侯在世,而山西兵变聚集起来的武将,不少人祖籍山西,与老定宁侯一同上过战场,也许老定宁侯知晓其中内情,能通过崔祯得到些线索再好不过。

想到这里魏元谌又微微挑起眉毛,顾大小姐在汪大口中听到了山西兵变,此时又让聂忱前来说这些话,是确定了现在的案子与山西兵变息息相关。

她必然在崔家内宅中定然找到了新的疑点。

魏元谌放下手中的毛笔,他刚刚揭开赵二老爷留下的消息,她那厢也有了猜测,怪不得没有让聂忱问他赵二老爷画的那条鱼到底是什么意思。

魏元谌目光落在挂着的舆图上,听汪大提及了山西兵变,他立即想到了榆林卫,鞑靼南犯时进攻榆林卫,“山西兵变”的那些致仕将领就是在榆林卫迎战鞑靼。榆林卫为九边重镇,沿着大周疆域,从宁夏卫到榆林卫而后向大同府走行,是大周最重要的一条疆域线,那条线先向下然后上扬,与赵二老爷在他手心里画的十分相似,再加上那条鱼,答案就更加明显。

鱼是“榆”的谐音,应该也有漏网之鱼的意思,赵二老爷想说的是,这战马的案子与十二年前的兵变有关。

兵变的漏网之鱼,自然就是那些带领山西兵变的将领。

东大巷那女子开的是镖局,镖局离不开人马,女子和手下的那些趟子手,也许就是赵二老爷说的“鱼”。

崔祯真能去查这些,倒是免了他一番功夫。

崔家和顾家是两姨亲,这对表兄妹是彼此缺乏了解,还是另有图谋,站在一旁会看得更清楚。

既然没有了别的事,聂忱向魏元谌行礼告退。

今晚的事还算顺利,听起来魏大人对坊间人没有任何的不满,聂忱一步步向后挪动脚步,到了门口正要转身离开。

“你们为崔祯做事,也不光是为了查这桩案子吧?”

魏元谌清冷的声音传来:“拉到了定宁侯这样的主顾,将来也会生意不断。”那个连一贯钱都不放过的人,说她没有这样的打算,他绝不相信。

聂忱脊背微微有些僵硬,他这下意识的紧张想必不会逃过魏大人的眼睛,干脆也不加解释,等待魏大人后面的话。

魏元谌冷冷地道:“坊间人需要养家糊口做生意没错,希望你们分得清轻重。”

初九心头一凛,三爷还是憋不住说了啊,不过好好哄着些不好吗?为何非要硬着头皮要挟。就像当年魏老太爷与太夫人拌嘴,看似占了上风,最后还是吃了大半个月的冷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聪明人也爱自找烦恼。

“大人放心,”聂忱说话掷地有声,“我们坊间人虽喜欢银钱,却更明辨是非。”

初九叹了口气,这聂忱只怕也是个傻子,说什么明辨是非,三爷要的明明是一心一意跟着魏家。

聂忱退了下去,屋子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魏元谌看向窗外,崔祯也许今晚就会利用坊间人查找案情线索。

那就让他们去找,无论有什么收获,都会送到他面前。

魏元谌静下心继续看公文。

初九眨了眨眼睛,看来三爷是真的不准备出去了。这样思量着,他走出屋子抱着剑靠在墙上,不出去也好,这样日夜不停地奔波,他脚上的鞋都磨坏几双,磨坏了鞋还得自己买,娶媳妇的银子又少了一笔。

“初九,倒水。”

屋子里传来低沉的声音。

咦,初九讶异,这水不是才倒过吗?

……

天黑了,汪大小心翼翼地拉开门,打量一下四周,发现没有人守着,这才一个闪身走出了汪家,快步向村外走去。

官路上除了汪大之外没有旁人,但汪大并不害怕,这条路他十分熟悉,来来回回走过许多遍,就算摸着黑也能找到地方,他怕的是有人跟踪。

但这件事他不能不去做,该知会的人他都要知会到,免得出什么闪失。

汪大走得飞快,下了官路又走小路,终于到了一处庄子前。

那庄子并不大,这块地也并不肥沃,达官显贵看不上这样的田地,地里的粮食也长得不好,佃户上交了租子之后勉强能够活口。

汪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敲响了庄子上的门。

等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应声。

门打开,一个老翁提起灯在汪大脸上照了照才道:“这么晚了你怎来了?有何急事?”

汪大走进院子,将门关好才道:“你们还在这里作甚?不是已经送了口讯让你们立即离开太原府吗?”

老翁并不着急,撑着拐杖缓慢地向前行,他的一条腿早就断了,另一条腿去年摔伤,所以走起路来十分艰难。

“我能去哪里?”老翁道,“离开太原府也会死在半路上。”

听到动静庄子里的人都探出头来看情形。

“回去吧,”老翁挥挥手,“没有什么事。”

“那他们呢?”汪大道,“他们怎么办?”

“都是些老弱病残,”老翁十分冷静,“朝廷就算去查也不一定能查到什么。”

说完这话,老翁看向汪大:“再说……有你那兄弟死在了前头,就算让我立即去见阎王,我也能闭上眼睛了,这就叫善恶到头终有报。”

第128章 再抱

汪大听到这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怎么?说你兄弟你不高兴?”老翁冷冷地道,“要不是在你家中听到你那兄弟说话的声音,我还被蒙在鼓里,原来当年诬陷我们是逃兵,一路追杀我们的人就是汪二。

当年他们蒙着脸,我没看到面容,但那说话的声音我却记得清清楚楚。难怪这些年你兄弟发迹了,你还一直靠种田度日,是你那兄弟早就狼心狗肺,还是你们之间有什么恩怨没有告诉我?

你瞒了我那么久,念在你从死人堆里将我背出来,我才不记恨你,换了旁人别想再进这门。”

汪大始终垂着脸,没有反驳老翁的意思。

“你现在承认了?”老翁接着道,“那我问你,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百户让我们去接应山西的援军,怎么我们就稀里糊涂成了逃兵?汪二带着那一队骑兵,追上我们之后就动手杀人,根本不听我们解释,到现在我还不明白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老翁说完这些,再次看向汪大:“我问过你许多次,你当年不会是假传军令,带着我们私逃吧?”

“不是,”汪大道,“我没有想做逃兵。”

“那此战结束之后,你为何不肯与我一起去衙门伸冤?”老翁激动之下手里的灯微微摇晃,“就算不为我们,还有那死去的八个弟兄,我们可是一起被征入军中,他们被冤死,头上顶着逃兵的罪名,九泉之下也难瞑目。”

汪大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道:“那是因为发生了太多事,榆林卫死了那么多人,一切都晚了,凭着我一张嘴也说不清楚,也没有人会相信。”

汪大支支吾吾,老翁早就司空见惯,正准备向屋子里走去。

“有什么话说不清楚?不如说出来听听。”一个声音传来。

汪大和老翁都下意识地向外看去。

崔祯大步走进了庄子。

躲在暗处的聂忱假意惊慌地也跟了上去,喊了一声:“侯爷,您怎么来了。”

崔祯没有理会聂忱,目光湛湛地望着汪大:“你与汪道昌到底有何恩怨?现在说出来,若你说的是实话,我为你做主。”

汪大瞪大了眼睛,诧异地望着崔祯和聂忱,旁边的老翁借着灯光也认出了崔祯的身份:“您是定宁侯?”身在太原府如何不知道定宁侯,就算是老翁这样行动不便之人,也在街上看过定宁侯带着将士入城,所以一眼就辨认出来崔祯的身份。

老翁跪下来:“请侯爷为我们做主,我们是被冤枉的啊!”

聂忱上前将老翁扶起来。

崔祯看向汪大:“你欠的债总要还,逃不过去的事,何必再隐瞒,你原原本本地讲明白,若逃兵之事另有内情,别说十二年前发生的,就算再久一些,我也会尽我所能为你们伸冤,大丈夫征战沙场不畏死,却不能担莫须有的罪名。”

崔祯这几句话,显然说动了汪大,汪大始终怔怔地望着崔祯。

“侯爷与我们进屋去吧,”老翁声音颤抖,“我们可以慢慢说话。”

老翁话音刚落,就有些人从屋子里走出来,这些人很多都身有残疾。

老翁急着解释:“都是伤兵,从战场上下来聚在一起讨口吃食,他们不知晓那些事,侯爷您……”

崔祯道:“我知道,不管如何不会连累无辜。”

几个人说着话向屋子里走去,聂忱转头去看不远处的墙上,那里有个小小的影子,向他点了点头,示意让他先跟上前。

顾明珠趴在墙头上吩咐柳苏:“那边有聂忱在,我们先不进去,你注意着这院子里人的动向。”万一有其他人也找到这里,总归可以提前示警,小心点总是没错。

不远处的魏元谌看着墙头上的那个人影。

本来身高就很矮,趴在那里更显得瘦瘦小小,如同一根挂在那里的豆芽菜,一双腿还不时地随着摆动。

一个内宅小姐,怎么有那么大的本事,还有什么她做不得的?

墙上的豆芽菜明显要从上面溜下来,大约是觉得自己手脚很利落,竟然没有让身边的人前来帮忙。

眼见她就要跳下来,突然从旁边快速掠过去一条人影,正奔着她而去。

魏元谌皱起眉头。

顾明珠正要从墙头上跃下,就听到衣袂破空声由远而近,让她料到了,还有人跟在他们身后,如果推测没错的话应该是东宫的人。

东宫的眼线一路追着他们来到这里,定然想要了解眼下的情形,于是动手来抓她,毕竟她与聂忱是坊间人,从他们身上下手知晓消息比对付崔祯要容易的多。

东宫很是难缠,她若是抵抗恐怕会给坊间人招来麻烦,不抵抗就要费一番功夫周旋,比较一番她准备选择后者,于是没有挣扎等待那人的到来,另一只手则握住了手臂上的袖箭,若是那人准备取她性命,她自然也要给她致命一击。

预料中的擒拿没有到来,身后忽然传来打斗的声音,顾明珠转头去看,只见一条人影挡在了她面前,那前来捉拿她的人已经被击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月光之下,挡在她身前的人微微侧过头来,皮肤白皙,眉黑如墨,那是……魏大人。

顾明珠微微发怔,手上一时卸力,身体跟着失衡从墙头上掉落而下,都怪她将柳苏遣了出去,自己攀高落地的身手又不太灵活,这次难免要吃亏。

顾明珠正思量着,腰间一紧,一条手臂伸过来将她揽住。

念在她曾冒险向他示警的份儿上,这时他不能袖手旁观,他伸出手将她接住,果然比一根豆芽菜重不了多少。

十几岁的年纪,一阵风就能吹走,就这样还想凭一己之力护着整个怀远侯府?

如今政局不稳,勋贵屡屡出事,她这是哪来的自信能做这些?魏元谌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她拿着簪子刺入机关匣子的一幕,如此的决绝、坚定,就像当年如珺在大牢中拿走他身上的利器一样。

果断,丝毫没有畏惧。

他怎么会在这时候想起如珺。

柔软和纤细的腰身滑入他臂弯之中,他眼前忽然有个场景一闪而过……

在梦中如珺用手轻轻触碰他的额头,查看他身上的伤口,就当如珺要离开之际,他一把拉住了她。

他与如珺四目相对,然后将一把将她拥入了怀中。

仿佛兜兜转转终于将她找了回来。

那是他这么多年来做的最美好的梦。

此时此刻,那梦中的场景愈发的清晰,拥着她的感觉似是与现实重叠在一起。

只不过现在他怀里的人是顾明珠,魏元谌低头看过去,她戴着幂篱,面容被纱罗遮掩,可他仿佛比任何时候,都能将她看清楚。

她的眉眼,脸颊……

那日他怔怔望着的人,拥入怀里的人,忽然不再是如珺的面孔,而是……她。

第129章 失手

顾明珠本以为要结结实实摔一跤,却在她还没回过神时,就安然无恙地落入魏大人的怀抱之中,正想着要如何开口道谢,魏大人搂着她腰身的手臂却停滞住了,整个身子竟向她这边微微倾覆。

顾明珠抬起头,正好迎上魏元谌的眼睛。

月光下,他的面容不是很清晰,但那双眼睛却格外清澈,与往日相比似是少了些幽深和冷漠,他定定地瞧着她,好像能够透过纱罗看到她的真容。

她还没有从方才的慌张中回过神,如今又被这样望着,本就有些加快的心跳,现在如同擂鼓般响彻在她耳朵里。

魏大人这是怎么了?

是她露出了什么破绽被他发现了?她摔下来时,幂篱没有掉,面容被遮挡得严严实实,蒋姑娘的身份应该不至于被拆穿,到底是哪里不对?

顾明珠抿了抿嘴唇,时间仿佛过的格外缓慢,一种陌生的气息渐渐地将她包裹住,此时的他和那日突发旧疾的模样有些相似。

只不过那时候他神志模糊,如今却是清醒着的。

顾明珠咳嗽一声,想要开口说话,这声音好像也惊醒了他,顾明珠只感觉到腰间的手臂迅速挪走,那支撑着她身体的力道忽然没了,她毫无准备,重心不稳,连惊呼声都没有发出来,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顾明珠不禁有些怔愣,片刻之后才回过神来,魏大人变得太快了,让她着实有些措手不及。

初九诧异地张大了嘴,方才三爷伸手救人时,他不好意思地蒙上了眼睛,没有瞧见三爷将顾大小姐搂在怀里仔细端详,直到顾大小姐摔在地上,他才放下手。三爷是怎么了?手抽筋儿了?让他都不好意思去看顾大小姐……

初九不是嫌弃三爷,不过……着实有些没脸见人。

“姑娘。”柳苏听到动静立即赶过来,急着上前搀扶顾明珠。

顾明珠摇摇手,自己站起身,魏大人那边也恢复平日里的沉稳、矜贵。

不管方才是怎么回事,说到底还得谢谢魏大人相助,顾明珠走上前用蒋小姐特有的声音道:“多谢……大人……”

魏元谌没有说话,径直向偷袭顾明珠的人走去。

方才发现她重心不稳想要再去拉她,脑海中如珺的面容突然浮现出来,魏元谌不禁心中一沉,再回过神时,她已坐在了地上。

看来她没放在心上,他也不用去解释,这种小事谁也不会记得,再多想就是庸人自扰。

他现在最想弄清楚的是,到底什么原因,让他总将顾大小姐当做阿珺,他在顾家犯了旧疾,顾明珠前来查看他的情形,她那一举一动,与他的梦境不谋而合,因此让他有了错觉?

那么后来他拉住阿珺又将她拥在怀中,到底是在做梦,还是……将顾大小姐当做了如珺?

如果是这样,他岂非向顾大小姐动了手?

魏元谌皱起眉头看向不远处的初九,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初九半个字都没向他提及。

魏元谌想着走到了那人面前。

“我是太……”

那人话还没说完,魏元谌一脚踹了过去,那人立即飞出去半米远,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初九打了个哆嗦,三爷火气莫名地有些重,他晚上不想跟三爷回家了。

那人滚在地上哀叫,发现魏大人又一步步走来,他惊骇中大声道:“是太子爷命我前来的,我只是想拿那坊间人回去问话。”

东宫护卫将腰牌举起来,生怕魏大人那脚再落在他身上,东宫的护卫谁都要给几分颜面,但是这位魏大人却不一定。

魏元谌没有接那腰牌淡淡地道:“既然是办案岂用如此鬼祟?想必太子爷不会命你向一个坊间女子下手。

将他押下去,一会儿我亲自送去太子爷面前,看他是否听了太子爷吩咐。”

东宫护卫前些日子刚刚出事,魏元谌这话也并非毫无依据,旁边的衙差上前将东宫护卫拿下。

魏元谌向庄子里看去,崔祯应该已经问出了内情,他目光扫向周围……顾大小姐已经带着那柳苏进去了。她倒是走得快,半点没将之前发生的事放在心上。

……

崔祯跟着老翁进了屋子。

老翁将桌子上的灯调亮,请崔祯坐下来才道:“这里简陋,还请侯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