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一种可能,他都很可能再也见不着韩非,是以他带着几个从人悄然来秦国游历,准备寻个机会找韩非把其他书稿要来,算是留个念想。

张良娓娓将韩国有哪些学者、有哪些著述给扶苏讲了,又提及古往今来韩地出了多少人才,话里话外都带着几分出自韩国世家的傲气。

这种傲气并不是有意针对扶苏,而是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之下,对自己的国家有着由衷的热爱以及骄傲。

虽然韩国如今危若累卵,周遭各国虎视眈眈,百姓也早已被苛捐重税弄得苦不堪言,但韩国先祖本就是先晋士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也自有自己的王学传承,足以和齐鲁之学分庭抗礼。

至于秦人,古来就戍守西北苦寒之地,因为时常抗击草原各部族才拥有了兵强马壮的军队。

论军武之强,秦国确实远胜诸国,可治国平天下,靠的不仅仅是大军!

扶苏认真听着张良陈述先祖历史以及从小到大的见闻,心中颇有触动。

别的东西可以作假,张良这一身气度却做不了假,可见东方诸国在培养后辈上确实有许多值得效仿的长处。

等张良说完了,扶苏才再一次发问:“韩地百姓日子过得如何?”

这下张良沉默下来。

他到底还是十几岁的少年,自小锦衣玉食着长大,也没经历过多少挫折,还做不到把说谎当成稀松平常。

韩地百姓如何?

百姓当然很苦,自从先王去世,新王继位,本就四面受敌的韩国更加岌岌可危。

新王不仅不任用贤能,还热衷于享乐,为了能让自己安逸地享受,他在许多事情上一再妥协,割让土地、加重赋税、增加徭役,百姓的日子越发苦不堪言。

张良抬眸注视扶苏。

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孩。

他太聪明了,能一下子抓住人的弱处。

张良说道:“百姓虽苦,可若成了亡国之奴,他们会更苦。”

一个人若是连庇护着自己的国家都没有了,一辈子都只能为奴为婢,过得比牛马还惨,没有人会把他们当做人来看待。

扶苏安静下来。

张良道:“即便将来秦国真能一统天下也绝不可能长久。真到了那一天,必然会有千千万万人心怀亡国之恨。要是这些手中有刀剑,他们就会抄起刀剑来对抗;要是这些手中只有锄头,他们也会抄起锄头来反抗;即便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还有手有脚,只要心怀故国,赤手空拳他们也能拼命——这样的人是杀不完的。”

扶苏很清楚张良说的是事实。

得天下难,治天下也难。

东方诸国确实有不少能人志士,其中有些在国破家亡之后愿意为秦所用,有些却和张良所说的那样始终心怀故国,恨不能置他父王于死地。

当初他父皇一统天下之后,曾多次遇到刺杀,一度寝食难安。

若非如此,他父皇后来也不会迷信方士,一心追寻不死之药,甚至还因为方士之言隐匿自己的行踪,不让任何人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连他这个儿子也很难见父皇一面。

扶苏心中有些难过,不过他曾游历很多小世界,知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自周王朝式微,诸侯并起,天下已经乱了太久,将来必将归于一统。

即便不是大秦,也会有其他国家吞并各国!

他们大秦厉兵秣马多年,正巧到了国力大增、兵强马壮的好时候,统一天下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扶苏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张兄在云阳县可有落脚处?若不嫌弃我这儿屋舍简陋,可以在这小住。”

张良摇摇头,婉拒了扶苏的邀请:“我已在县里住下。”他迟疑片刻,还是询问扶苏可曾听过韩非。

扶苏眉头一跳。

韩非的名字他听说过,不过是在读过韩非的著作之后才知晓的,那时候韩非已经不在了。

他听老师淳于越说过,韩非是被毒杀于狱中,不过他的著作倒是很得父皇喜爱,一直都保留着,甚至还有不少内容得以施行。

扶苏老实说道:“听过。”

张良便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告诉扶苏。

今年年初韩非出使秦国,向嬴政呈上不少文章。

嬴政一开始对韩非礼遇有加,近来却突然命人将韩非下狱,如今韩非被关在云阳大牢这边。

张良不过是过来游历的,在秦国人生地不熟,没办法到狱中探视韩非。

他听人说起学宫的事,也知晓了扶苏的存在,今日一早便过来看看。

没想到一来就碰上了扶苏。

张良道:“秦王既然将他下狱,想来他很难再得到秦廷重用,我来云阳县是想去见他一面。他的文章我很喜欢,只是他随使团出使时带走了不少书稿,我想带一份回去。”

扶苏没想到张良不远千里来到咸阳,竟是为了讨一份文稿。他说道:“既然是下狱,他的书稿不一定还在他手上。”

张良道:“既是他写的,他应该还记得,我求他给我讲一遍就成了。”

扶苏微讶:“讲一遍你就能记下吗?”

张良点头。

他从小博闻强识,记几篇文章当然难不倒他。

既然张良这么笃定,扶苏也没拒绝。

他对韩非其人也很好奇,同样想听听韩非那些文章,当即便对张良说道:“那我们这就去云阳大牢。”

当初老师淳于越说韩非死于狱中,扶苏怕去晚了人就没了。

张良虽意外扶苏的急切,却也想早些见到韩非,当即和扶苏一同走出小亭。

两人迎面遇到了李由。

李由见扶苏身边有个面生的少年郎,长得还格外秀美,像个乔装的女郎,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他恭谨地向扶苏行了礼,才问道:“公子要去哪儿?”

扶苏道:“我去云阳大牢一趟。”

李由眉头皱得更紧,不太赞同扶苏老往大牢跑。

李由知道扶苏一向很有主意,也没开口劝阻,而是默不作声地跟到扶苏身后,明显是准备沿路护送扶苏。

一路上,张良都能感受到李由带着些许敌意的打量目光。

张良也不在意,扶苏身边要是没几个忠心耿耿的追随者他才觉得诧异。

至于那点儿敌意就更正常了,东方诸国的人不待见秦人,秦人自然也不待见他们。

三人乘车到了云阳大牢,牢头自然还认识扶苏。

听扶苏说要带人去见韩非,牢头恭恭敬敬地把他们领了进去。

谁不知道上回大王亲自来了趟云阳县,为的就是来看看扶苏这个儿子?

自那以后,姚县令跑别庄那边跑得更勤了!

连姚县令都要巴结扶苏,他一个牢头自然是不会傻到拦着扶苏去见个囚犯。

扶苏已经来过一次云阳大牢,这段时间建学宫什么的又征用过不少刑徒,牢里的人见到他都挺激动,一口一个公子喊得很欢。

张良心中纳闷不已。

庄子附近的村夫对扶苏敬爱有加就算了,怎么连牢里的犯人都像是和扶苏很熟似的?

韩非是咸阳送来的人,牢房所在的位置相对比较清静,扶苏略一示意,周围那些犯人也都安静下来。

扶苏领着张良和李由进了牢房。

韩非见到张良,有些意外。

张良一家连出两位国相,韩非自然对张家子弟有印象,只是张良还年少,两个人平时并没有什么交集。

韩非把目光移向扶苏。

这些天他从其他囚犯的交谈里听说过扶苏。

据说这位大秦公子为人仁厚,用人不在意出身,只是不是大奸大恶之徒,又有真才实学,他都愿意留用,比如从这云阳大牢里出去的程邈和朱小六如今都在他那儿受到重用!

扶苏的目光也落到了韩非身上。

韩非年纪和李斯差不多,都正当壮年,哪怕身在狱中、手足戴着镣铐,他看起来还是风姿不凡。

这样一个人物若是无声无息地死在狱中,确实有些可惜了。

扶苏上前问好:“韩先生。”

韩非没有因为扶苏年纪小而看轻他,而是礼数周全地起身见礼:“公子。”

扶苏邀韩非坐下说话,张良和李由也分坐他两边。

四人相对而坐,扶苏把张良跋山涉水跟到云阳县来的目的告知韩非。

韩非神色一顿。

周边数国虎视眈眈,韩国危若累卵,他这次使秦,存的是争取得到秦王嬴政的信任、勉力在虎口之中保下韩国的心思。

可惜李斯他们也不是傻子,哪怕他把存韩之心藏得很深,也没能瞒过他们的眼睛。

这次他下狱是因为直言讽刺姚贾让对方怀恨在心,姚贾游说嬴政将他关押起来。

他也是被关押到云阳大牢里才发现,云阳县的姚县令和姚贾是一家人,到了这地方他想再给嬴政上书难之又难!

韩非再次看向扶苏。

哪怕扶苏是嬴政长子,到底也才六岁,哪怕他向扶苏求助,希望能通过扶苏向嬴政上书,嬴政也不一定会看。

他这一回,怕是真的凶多吉少!

韩非在心中微微一叹,转头问张良:“我说了,你就能记下?”

张良自信地答:“可以的!”

韩非又问扶苏:“公子也要听?”

扶苏点头。

韩非便坐正了身体,向扶苏和张良口授起自己这些年写过的文章来。

他本就是天资卓绝的人,这些都是他的心血之作,传授起来自然轻松自如,宛如闲谈。

扶苏和张良也正襟危坐。

只是相对于韩非的从容,他们都越听越心惊、越听越入神。

就这样一人口授,两人认真听,三人都忘了时间,不知不觉竟已到了日落时分。

作者有话要说:

扶小苏:今天遇到一个大佬!小张哥哥好像也很厉害的样子,不过我不认识!

张良:陷入沉默.jpg

*

更新!

我们扶小苏距离首页月榜,只差区区九千万积分了!十分靠近!

注:张良面若好女,是太史公说的!

至于太史公说韩非口吃,我没听到!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人物形象和印象中有偏差,这很正常,始皇相关的作品除了纪录片我一部都没看过,连很火的秦时明月和天行九歌(?)都只看了一两集就没看了。

于是,写文的时候就是根据自己的印象和相关史料来写了!而且对于史料也不会全部都用上,挑拣自己觉得有趣的用而已。

所以,如果发现人物和别的作品或者记载有偏差,不要着急,全是作者瞎写的!(并且不会改

第12章 留下

扶苏眼看时间不早,想明日再来,顿了顿又改了主意,叫人送些饭菜过来。

扶苏来牢里这么久,牢头早叫人去告诉姚县令了,听人说扶苏要人送饭,姚县令亲自提了食盒过来。

扶苏朝姚县令温煦地一笑:“姚县令怎么亲自来了?”

姚县令道:“下官早前已经知道公子过来了,本该立刻来拜见公子,又怕扰了公子的正事。方才下官刚下衙,听说公子饿了要备膳,就顺便把饭菜带过来了。”

说话间,姚县令命人搬了几张食案进来摆在扶苏几人面前,殷勤地将饭菜摆开。

饭菜不算什么山珍海味,不过做得都挺香,扶苏几人相谈大半天,早都饿得不行,便也不多说什么,直接在牢房里用了膳。

姚县令毕恭毕敬地候在一旁,心里却暗自捏了一把冷汗。他今天刚收到姚贾的命令,姚贾要他把毒药秘密送到韩非牢房里,后面的事不用他管。

可眼下看来,扶苏显然对韩非很是看重。

上一个因为扶苏从牢里出去的程邈如今已经在嬴政面前露了脸,现在在主持学宫诸事,日后很可能傍着飞黄腾达!

要是扶苏想保韩非,而他却在这当口毒杀了对方,哪怕扶苏脾气再好,以后怕也不会再对他这么和气了。

姚县令心里免不了有了一番计较:他和姚贾虽然是远亲,但是姚贾显然没有帮他更进一步的意思。

相反,在姚贾看来,他能做云阳县令都是沾了光,让他做什么事他就必须得老老实实去做。

相比之下,扶苏虽才六岁,却是大王长子,而且任用人才不拘一格,只要愿意做事,扶苏都会给机会!

姚县令在旁边等着扶苏用完膳,马上毕恭毕敬地问:“公子可还需要什么?”

李由忍不住多看了姚县令一眼。

虽说在咸阳一个小县令算不得什么大官,可这姚县令的态度着实太狗腿了,但凡有点骨气的人估计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要知道即使扶苏再早熟,那也只是个六岁小孩,有他这么巴结个孩子的吗?

扶苏对姚县令这种态度倒是习以为常了,他看着照进牢房的夕阳,泰然说道:“给我们点盏灯吧。”

姚县令又亲自去拿了灯来点上。

因为太阳落山而略显昏暗的牢房顿时亮堂起来。

灯点上了,扶苏和张良再次正襟危坐,听韩非接着讲他过去的著述内容。

这次一直到月亮微微西移才结束。

扶苏起身拜谢韩非。

张良也获益匪浅,跟着扶苏一起谢过韩非。

走出云阳大牢时,外面已经静悄悄的。寻常百姓夜里是不能在外面走动的,像张良这样的外客自然也不行,扶苏邀请道:“不如张兄到我们别庄上将就一下?”

张良没有拒绝。

姚县令送饭到牢房后就一直在旁边守着。

他站在一旁看看扶苏,又看看李由几人,一脸的欲言又止。

扶苏看他似是有话要说,便让李由他们退开一些,和气地问道:“姚县令可是有什么事要和我说?”

“确实有一件事。”姚县令说着侧身避开李由的注视,和扶苏说起姚贾给自己传的信,说姚贾本来要他今天毒杀了韩非。

姚县令把这件事说出来,算是借这个机会向扶苏投诚了。

扶苏只知晓韩非可能会被毒杀于狱中,却不知道正巧是这一晚。他娓娓说道:“父王很喜欢韩先生的文章,命人给我送的书里面就有韩先生写的好些文章,会将韩先生下狱应该是刚好在气头上。等父王气消了,一定会把韩先生放出来的。”

听了扶苏简单的几句话,姚县令便明白其中利害。

大王很欣赏韩非的文章,把韩非下狱很可能是一时之气,现在他要是把人毒杀了,回头大王不会觉得是自己的命令有错,只会迁怒在毒杀韩非的人身上。

姚县令惊出了一身冷汗。

果然,姚贾就没把他当亲戚看待,要不怎么把这种阴私事交给他干!

姚县令这么一想,顿时对自己向扶苏投诚的事毫无愧疚感了。既然他姚贾无情,还不许他无义吗?

姚县令马上说:“公子放心,有我在,韩先生一定平平安安。”

扶苏与姚县令分别,转身上了马车。

李由回去的时候没乘车,而是骑马护在马车外,以防夜里有什么意外。他随着马车前行一段路,转头看了眼,发现姚县令还站在原地目送扶苏的马车离开,恭敬的姿态摆得十足。

李由目光转到正不疾不徐往前行驶的马车上。

这么小就被这种擅长溜须拍马的人费尽心思奉承,以后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扶苏不知道李由正在为他的将来操心,回到别庄安顿好张良,他依然没有睡意,点了灯坐到灯前给嬴政写了封信。

他听韩非讲授了那么多东西,提起笔来便有千头万绪,在心里理了半天才理清楚,认认真真把自己的想法写了出来。

韩非的理论大多都非常贴合嬴政的想法,这一点扶苏非常清楚。

只是对于嬴政来说,韩非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那韩非越是天赋卓绝,越要早早除去,以免将来他成了别国的助力。

扶苏曾修行多年,早已看淡生死,本不会太在意某个人的死活。

不过韩非才智过人、辩才无双,若是能活着走出云阳大牢,将来未必不能得到他父皇的重用。

韩非这次入秦,不是代表自己来投奔秦国的。

年初韩王为了让秦国退兵,献上了印玺和土地,算是表态要向秦国臣服。

而韩非正是韩王献上的人才之一。

韩非之所以有这次牢狱之灾,从张良的说法来看,是韩王压根没把韩非这个弟弟放在心上,在秦国退兵没几天就背弃盟约,又联合赵、魏两国对抗秦国。

韩王出尔反尔,韩非又还存着保韩之心,嬴政自然勃然大怒,命人把韩非关押到云阳大牢。

至于毒杀韩非之事是不是嬴政授意的,扶苏就不知道了。

扶苏在信中没有提及毒杀之事,只是表示自己今天听了一天,觉得韩非很有学问,希望父王能够让他到学宫讲学,他平时若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去向韩非请教。

扶苏把信写完,才渐渐有了睡意。他在脑海里把这一整天韩非讲授的内容过了一遍,闭上眼进入梦乡。

第二日一早,扶苏和李由一起练完剑,拜托李由帮自己跑一趟咸阳去送信。

既然姚贾已经叫姚县令毒杀韩非,要是知道姚县令还没有动作,说不准会找别人下手。

李由收了信,没多说,点头表示自己会把信带回咸阳。

李由随意用了点早饭,带着信骑马往咸阳出发。等他前去求见嬴政时,嬴政已经和百官商讨了议论政事。

听人说扶苏身边的李由求见,嬴政没让人拦着,叫人直接把李由放了进来。

李由恭恭敬敬地把扶苏的信呈给嬴政。

嬴政没马上看信,而是先问李由:“扶苏怎么突然让你跑一趟?”

知子莫若父,最近嬴政已经摸清了扶苏的性情,知道这小子若不是有事绝对不会主动写信回来。虽然底下的人每日都会记录扶苏的一言一行送回咸阳,嬴政却也不是每天都有闲工夫细看的,至少昨天他就没看,所以不知道扶苏去狱中见了韩非。

嬴政问起了,李由自然没有半点欺瞒,把扶苏遇到张良、与张良一同去狱中见了韩非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