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草根文人 读书笔记读后感点评

如前所述,明朝没有查禁书籍的传统,因而小说创作很发 达,出版印刷很盛行,对比还在黑死病里呻吟的欧洲(当时 西班牙已经占领菲律宾,海权还在荷兰与葡萄牙手上),中 国肯定是当时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文学大国,在无须匿名的 情况下,只要各个书坊知道作者的来历,哪怕只知道作者伪 托的笔名,他们还是会把作者姓名印上去,因此这么多年来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只在于「谁是兰陵笑笑生」,却没有爆发 什么著作权争议,三国也一样,水浒也一样,只要知道作者 的姓名,书坊就会尊重人家,这一点原则还是存在的。

只要知道是吴承恩,就会署名,所以这里排除了吴承恩的署 名权被刻意忽视的情况,因为除了他以外,书坊也从来没有 署过别人的名字,作者栏始终是空白的。那就剩下一个情 况,书坊根本不知道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作品,这是天外飞来 的一部书,是在茅草堆里捡到的宝物,有个凄凉的老人抱着 西游记全套,不幸路倒,死前把宝物交给世德堂,却又坚拒 吐齑姓名。

越想会越光怪陆离,慢慢会牵扯到时光机去。所以我们综合 之前几千字的讨论,这里大概整理一下思绪。

1.明朝传统上不查禁任何书籍,朝廷允许作品存有反动内 容。

2.西游记的作者无须匿名,但最早的版本没有表示作者姓 名,只有编者与校者。

3 .越接近创作年代的,越知道真相。

4.到了淸朝,西游记变成是丘处机所作,

5.丘处机的西游记被找到,因此唐三藏版本的小说西游记变 成没有作者。

6.于是吴玉搢找到了淮安府志,把地方志记载的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当成是小说的作者。

7. 1983年,有学者找到证据,证明吴承恩的西游记被归于舆 地类。而且地方志不会把小说收入到文目里,吴承恩的西游 记不可能是小说。

以上就是大概的讨论内容,我们跳过这些枯燥冗长的文字, 直接回到明代以前,那里已有一个最早版本的西游记,称为 f西游记平话j ,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个大家都不在乎的题 目,到底f西游记平话j的作者是谁?

人类最早的戏剧就是儿童床边说故事,将说故事的手段职业 化、专门化的,就是f说书人j ,他们就是最原始的戏剧表 演者,而他们拿来讲故事的本子,就是话本,又称词本,也 就是说,在西游记小说诞生之前,【西游记平话】是他们赖 以谋生的工具。

古时识字率不髙,纸张又贵,于是给了说书人立足的空间,

这些说书人往往靠着几个本子便能走过大江南北,一场又一 场的表演说书,这些都有考据作为证实,从四川泸州宋元古 战场的一座古墓可以发现,宋朝的勾栏瓦舍已极普遍,即使 战争的最前线也流行着类似的娱乐场所,有着说书、戏曲、 舞蹈等等形象,从而成为古墓主人的壁刻,前线尚且风行至 此,何况更为繁华的大后方?只是时隔久远,我们并没办法 推测是哪一个朝代最先开始说起西游记的故事,但我们知道 古代已经有以下几种表演形式。

第一,唐代即有梨H戏曲。

第二,五代有傀®戏。

第三,宋代即有勾栏瓦舍。

第四,元代的杂剧含有科白。

以上几种戏剧形式都有可能是西游记的载体,但不管是哪一 种戏剧形式,都不可能早于文字。

任何戏剧的诞生,都必须源IN于文字,只有文字才能产生科 白,从而让演依照剧本去表演,即使演不识字,剧团里 也一定有人能识字,从而准确无误的把剧本里记载的故事内 容告诉演员,幷且一幕又一幕的演出,然而剧本的上游来源 是什么?请不要怀疑,人类最早的戏剧就是上述的【床边儿 童故事】,所以剧本的上游其实就是f话本』》在表演艺术 里与文学形式最具直接转换性的,就是说书人使用的话本。

这里提供一个证据,明人徐复祚在【三家村老委谈】里说, f即君美之传水浒,意欲供人说唱,耸人观听也,原非欲传 信作也。J

以上那段话的意思是说,【水浒传】本来是拿来说唱的脚 本,引诱百姓来听,幷不是要拿来读的。

古代小说的开场白一定是f话说大明朝正徳年间,有疯狗一 只,性喜追咬路人』,结尾就是f疯狗性命如何,且待下回 分解j ,这就证明了小说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三国演义 就是最典型先有话本、后有戏剧、再有小说的类范,f或笑 张飞蛮,或谑邓艾吃』,三国故事在唐朝大量流传,杜甫就 曾写了大量诗文纪念诸葛亮,关公的形象更是深植民间,全 国各地有数十万间庙宇,影响力无远弗届,北宋苏东坡也不 忘送上前后赤壁赋,替调瑜造个势,深怕自己在三国狂潮里 缺席,就连中药行也时常挂个f华陀祖传秘方」一类,其他 好比「吴下阿蒙』、r借东风』、「三顾茅庐』、「望梅止 渴j、「绝妙好辞』、「孔融让梨』等等,这些都有庞大的 史实资料佐证,三国的故事早在罗贯中还没出生前的数百年 前就己敗见于各类记载,而且很多都已经脍炙人口,最终才 集结为小说,个人相信西游记的诞生过程也必然如此,一定 是「先有话本,再有戏剧、后有小说j。

凭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用逻辑来分析。

请问拍电影难还是写小说难?

相关阅读

英雄志全文阅读,http://www.qxtxt.com/yingxiongzhi/

隆庆天下全文阅读,http://www.qxtxt.com/longqingtianxia/

孙晓小说全集,http://www.qxtxt.com/zuojia/sunxiao/

以今曰而言,当然是拍电影难,电影之所以难于文字创造, 并非是说电影的艺术价值髙于文学,而是说电影的资本投入 太大、不确边能否回收,所以很难。尤其是在兼顾原著精祌 的情况下拍摄,往往更难。但不滟顾原著精祌,那就非常容 易了,照利润目的随意解构就好了,当然,这是题外话。

在二十一世纪,电影的难度髙于小说,回到中国古代,我们 来做个比较,在小说、戏曲、戏剧、说书等等表演形式中, 哪一种最难?是说书难?还是戏剧难?

答案当然是戏剧难,戏剧需要的人多,说书只要一人,一名 悲风惨惨的老汉,带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外加一个色眯 眯的屠夫,配合上鲁智深的一双拳头,就构成了一段精彩故 事,但如果要登台演出的话,至少要四个人,如果把半路开 溜的打虎将李忠和路人甲史进算进去,很可能需要六个人。

所以我们知道戏剧的难度高于说书,但我们再拉回来看,那 小说呢?是发行一本小说容易,还是组建一个剧团容易?

答案是刊印小说最难,远远难于组建剧团和相声说书。

稍有常识的都知道,在古代,刊印小说是最难虽花钱的事,

比招募演K表演剧本还困难得多。为什么难?你可知道永乐 大典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幷不是印出来的,而是抄出来的。

没错,中国自古就有印刷术,但别忘了,永乐大典总计超过 亿字,所以连建造远洋舰队的永乐皇帝也朿手无策,他放弃 印刷,选择手抄。

古代书籍是珍贵的,其实就算是今天,印刷一本书也不是容 易的事,印书有一个起印量,没达到几千本的经济规模,那 就印不得,目前有些少量印刷的特殊机器问世,但成本非常 昂贵,以小说为例,如果只印一百本,每本印价约在人民币 二十元以上,超过了书籍本身的市场接受价,即使印出来后 也无法销售,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而在中国古代,即使文 学兴盛,印书也是难上加难,雕版印刷是用木板雕成,而书 籍动辄百来页,这个成本远超过一般人所能负担,而所谓的 活字印刷主要适用于短文与公文书,但是对长篇作品而言, 活字印刷非常不经济,你印完一页就得再重排一次版,请问 到底需要多少版?再不你得跨地区找十家不同的作坊一起排 版,分头印刷,再一起集结成册,请问这需要多少次飞鸽传 书? 「老张,你那里第八十二页印好了吗?印好一千页以后 请用骡车送来j ,这光想就不寒而栗了,因此具有价值的长 篇著作必走以雕版的形式,投入的资本非常庞大。

雕版是反字阳刻,先请老孙提笔写下「操爹干娘』四字真 迹,之后反贴到木板上,然后依照老孙真迹,把没用的部份 挖掉,留下f操爹干娘』四个字,曰后要印的时候再涂墨, 压一压,干了后拿下就得真迹,像西游id这种庞大的百万字 作品,你可以想象那个资本投入有何等恐怖,那至少要雕五 六百块木板,挖出七十几万个字。一块雕版如果只靠一个 人,几个月内都刻不完,何况是几百块雕版?这工程绝对比 得上建造一座大庄园。

正因为资本投入庞大,古时得到雕版机会的作品若非是学术 书籍、宗教书籍,再不便是上流阶级m己的经史子集,总之 都带有经济以外的目的,好比推广宗教,招来信众,或是炫 耀与己的才学等等,但西游记显然得不到宗教界的支持,这 本书太过反动,不可能有宗教人j:不惜成本来印刷,也因此 西游记这类性质的小说要能付梓,机会只有两个,一个是 【赞助】,某个上流阶级大官非常喜欢这部作品,不惜巨资 投入发行,赔本也无所谓,另一个可能性,同时也是最可能 的情况,那就是印刷者已经确足这本书拥有了市场,保证能 赚钱,因此才开始投入庞大资本,开始雕版印刷。

我们这里插入一个题外话,看小说爽还是看戏剧爽?

在今天,由于ipad的诞生,你坐在马桶上也可以看电影,但 是在二十年前,看电影至少得坐在电视机前,也因此某人小 时候常常半夜遭到家人呵斥,f大半夜不睡觉在客厅鬼鬼祟 祟干什么j ?把这种处境放到古代,看戏剧你得去宏伟的万 福楼,或者去宋朝临时搭蛊的简《瓦舍,你得打扮整齐,裤 带拉好,愁眉苦脸的坐在人堆里,但读小说不一样,小说就 是古代的Ipad,是随身携带的戏剧,躲在棉被里偷看金瓶 梅,不必担心背后传来愤怒的吼声,那才是最高的享受。

唐代是诗的年代,宋代是词的年代,而明代是小说的年代, 四大名著在此诞生(三国、水浒、西游),此外还有无数的 好书问世,好比【拍案惊奇】、【醒世恒言】等等,里面自 也少不了【金海陵纵欲身亡】等等名作,想想看,唐代的 诗、宋代的词以及明代的小说,试问这几种文学演进代表什 么?各位能否发挥想象力,从诗词小说的不同来推测这几个 朝代的本质差异?

在某些人看来,唐朝和宋朝没有不同,宋朝和明朝也没有什 么实质不同,反正古代就是那么一回事,就像是古装剧里演 的那样,什么都不变,但其实古代的改变非常大,明代的战 争使用大量先进器械,从火器到特殊兵器都有,戚继光就是 这样和倭寇对打的,今天如果拍明朝的战争场而,请別再搞 两个小兵人肉厮杀,用美国南北战争的列阵枪队模拟会准确 —些。

古代是不断在演进的,变化速度当然比不上现代,但还是不 断在进步的,所以我们来看看,小说是不是更进步的文体? 从艺术上来说,我们不知道,但小说和诗词有一个根本差 別,那就是小说字多。所以呢?所以小说用的纸也比较多。

听起来像是犯傻是吧?其实以上推论非常重要,因为字多代 表排版困难,对百万字作品来说,活字印刷不好用了,用的 纸变多了,资本投入变大了,比诗词大得太多太多了。所以 我们从明代大量小说的问世看到了什么?有需求,才有供 给,有阅读的需求,所以有小说的供给,所以我们也看到了 明代与前朝相比的一个特殊性,答案就是民间的识字率。

明朝的雕版印刷流行到什么地步?是技师在街上公开叫卖 的,如果小说被广泛刻成雕版,官方和民间(家刻、私刻) 同时投入大量资源,代表阅读的人口非常庞大,变成了一门 有利可阁的好生意。所以要研究西游记的作者,正要从这两 点思考,第一,谁有能力?第二,谁有动机?

在这里我们进一步猜测说书人的营生模式。

首先,说书人应该是游动的,当他们的故事说尽以后,他们 会去下一个城镇。他们来到陌生地方,为了打开市场、招揽 群众,选择演出的段子一定是观众熟知的。然而有些故事属 于老戏码,別人很可能已经听过了,这时他们便会做出一些 调整,好比在斩华雄之上添了 f温洒斩华雄j这样的情节, 又好比在演出时敲大鼓,又好比干脆聘请演K来表演科白, 发展成杂剧,或是配合上民谣,发展成戏曲,总之他们必须 让自己的故事添上独门色彩,这样大家才知道某某先生的某 个段子说得特別精彩,今年老太太的寿宴一定要请到他等 等。

如果以上成立,以下两者也会成立。

第一,•个优秀的说书人不仅会念別人的本子,理当 也会写自己的本子。

第二,最好的说书人的本子必有其独特之处,不传之 密。

从以上的两个推论往下衍申,则第三点也该成立,即说书人 作为一种说唱职业,肯定也有收徒的习惯,也就是这些话本 虽没有著作权的保护,但他们幷非无主之物,这些话本能够 招来观众,产生营收,那便属于商业资产,值得一代传一 代,在没有著作财产权的时代里,他们肯定藏得严严实实,

不肯轻易外传。

中国每一种职业都有行会,说书人有没有行会组织,我们自 然无从推测,但师徒之间的伦理关系肯定是存在的,徒弟必 须照顾好师父的资产,把话本收好,不能变卖,否则生意就 没了。可是问题来了,因为后来小说已经印出来了,而且是 百回目的西游记印出来了,这代表有人做了最庞大的投资, 一口气用经营连锁店的方式,干掉了所有说书人的游唱小市 场。

观众来听说书,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故事的情节,如果故事内 容大公开,什么都完蛋了。

我们再做一个合理分析,假屯刻一块雕版要花五十两银子, 一本小说要五百块雕版.每一块雕版要三个月,南京可以找 到的师父有五十组,合计要两万五千两银子,两年内才能完 成,你会不会惧重其事?

当然会,这是废话。

那请问你花两万五千两银子,你要印热门畅销体裁,还是要 印没人看的?

这还是废话,一定要印最有市场性的,每次说书都大爆满的 那种。

继续追问,请问写西游记能赚大钱吗?

当然能,不然谁要花大钱去印?

继续追问,如果一块雕版要五十两银子,印一个回目须要雕 上六七块版子,价值三百多两银子,这时你听说镇江有位张 师傅的【火焰山与红孩儿】那段说得特別好,你会不会去买 下这个人的话本?或是至少派人去偷听一下?还是你就m己 在家闭门造车?

结论快出来了,谁是西游记的作者?

谁有能力?谁有动机?

我这里先问一件最简单的事,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他的环 境是孤立的吗(不受同类作品影响)?

前面已经提过了,在世徳堂本诞生之前,西游记已经有平 话、有杂剧,有说书,还有一本朱鼎臣的【唐三藏西游释厄 传】,很多人都认为它的问世时间一定早于世德堂本,因为 它不可能和华丽终极版竞争,所以我们要问的是,最终极的 百回合版西游id有没有受到以上各大版本的影响?

我们用学术界研判一部论文是否构成剽窃的标准,那就是内 容的重迭度。如果吴承恩是闭门造车的,他的内容必走和简 版或早先的几个版本大不相同,好比他N己写了一段_母猴子 和公猴子的爱情浪漫大悲剧等等,但如果他写出来的作品没 有这种独立的东西,而是吸纳旧版的内容,在文字上改写, 增添回目,另外新加了几个故事回合,那他的创作就不是孤 立的,他一定看过别人的东西,这个原则就是学术界对论文 剽窃一词的审查标准,也是法律界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裁走标 准’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前人相比如何呢?答案是最终的百回合版 做了最大容纳,原有各版本的所有精彩内容,只要是考古界 能找到的部份,诸如大闹天宫、梦斩河妖、二郎祌大战孙悟 空,乃至虎力大仙、羊力大仙等情节,百回合版全都有,所 以问题来了,这个最终版在创作时到底有没有参考过别人的 作品?如果完全没有,完全孤立,那要怎么解释故事的甫 同? 一个人闭门造车,从没看过虎力大仙,那他书里哪里来 的虎力大仙?哪里来的梦斩河妖?哪里来的二郎神大战孙悟 空?所以吴承恩创作时必走已经知道故事,并且去芜存S, 这才打造出一个包山包海的终极版本西游记,那我们就必须 弄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他的故事是从哪里听来的?如果 这个过程很简单,他只听过两场说书,看过两场杂剧,然后 就可以回家闭门造车,这势必不能解释他的作品和前代版本 之间的高度传承性,考虑到终极版对前代剧g的涵盖程度如 此之大,我这里做出两种猪测,第一,要吞下前代所有精彩 内容,势必要拿到好几个版本的话本,甚至要跨越竹境才能 办到,因此吴承恩需要经济上的投入,他需要花上一笔钱。 第二,如果不用投入却能掌握故事概要,那代表在他之前就 已经有了完整版的西游id,所以他可以在隔壁便利商店书铺 里买到一本较原始的西游记,然而吴承恩被称为是西游记的 作者,一个打造最终版的原作者,在他之前绝对不准有完整 版,所以这两种推测里,只有第一种可以成立,吴承恩必须 用m己的力量做到全面传承、去芜存菁,然后才能一统江 湖,请问他有这个实力吗?他有这个动机吗?

谁有实力?谁有动机?

最有动机的,必走也是最有实力的,那就是世徳堂,只有世 徳堂才会要把说书搬上大萤幕,把西游记送到你家让你躺在 棉被里看。

西游记是大明朝的超级商业小说,雕版这种百万字长篇小说 的投资金额非常可怕,足以买下一栋大庄园,不论这本书是 谁校订编椠的,都必须做出巨大无比的投入,从搜集材料、 润稿成书、校订刻板,每一步都足以让人倾家荡产,这绝对 不是游戏之作,而是一个具有经济实力的大人物经过缜密思 考后做出来的商业决边,亦即「大生意j »

听听胡适怎么说的?吴承恩是一个喝醉洒的文人,跑去剧场 观看金元杂剧,之后就把说书故事送进你家客厅,从此说书 人个个哭丧着脸,因为除了无知村民还在听说书以外,全部 识字的都在笑哩。

未经世事,我有这么一种感慨。

胡适眼中的文人到底是什么形象?他以为我们这些挑书卖书 的腐儒都和他一样吗?有皇粮可以吃!有公知可以当!有麦 克风可以抓?有老蒋赏的大官可以做吗?借用河.4的一句 话,我用我两只手!养活我全家!

游戏之作?我们这种草根货色是靠S己吃饭的,每一口饭都 是自己想办法找来的,每一次说书得到的宰钱,就是草根文 人的全部。

「雄心、恒心、结心(才能)与舍得钱财的心(财富)J , 这就是Edward Gibbon (罗马帝国兴亡史作者)所说的巨著四 大条件,我不确走吴承恩和西游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然 而最初打造西游记话本的那些文人,必走出自于卑微的草 根,他们没有供养,只能依靠自己的学识一代又一代的游唱 说书,最终经历了数百年,锻造了一部西游记,那到底是什 么样的作品?是游戏之作?什么是游戏之作?那是民族的血 与草根文人的怒,才足以打造出一个咆哮权威、向上苍怒吼 的愤怒猴祌!

金边眼吃皇粮的驻美大使,你看得懂石猴在冷笑什么吗? 最后_段,我要收尾了。

西游记到底是怎么诞生的?

当我们谈到西游记时,千万别忘了另一个来历更淸楚的版 本,那便是朱鼎臣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这个版本诞生 的时间非常早,极有可能早于世徳堂本,最初面世时便有了 完整结构,与百回合版的差别在于文字风格,以及第九回玄 奘身世的描写,这是百回合版所无,但到了淸朝,后来的刊 印者却从【西游释厄传】里借走第九回,打造成今天我们看 到的西游记。

看到了吗?西游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越往后面,它的内容 越繁复。

从f西游记平话j到f西游释厄传j ,到世徳堂本,到满淸 完整版,再到今天大街小巷印着【吴承恩着】的西游记,它 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从没有结构到有结构,从有结构到有回 目,从枯燥文字到下笔风趣,西游记正在成长茁壮,而且渐 渐归于一个最终版本。

我们回到最早提出的第一号讨论条目,f最早的西游记版本 没有标示作者,只有校者J ^

我们回忆一下观察历史的原则,f越接近事件发生的年代, 细节就越详尽J。

我给出我的结论。

第一,西游记确实没有作者,西游记®初以平话本存 在,创作中应当经历过一个fl:集过程,或是商业收购 过程,所以西游记最初确实没有作者,只有编者与校 者,各书坊皆能尊重这一事实。

第二,书坊手上有买断的话本,而且来源不一,编者 与校者拿到话本后,对文字进行第一次润稿,各自开 始刊行。

第三,世徳堂本之前一走还有版本。很可能是官刻 版,也可能就是朱鼎臣的f西游释厄传j ,这两者极 可能就是第一代的西游记小说,幷且对后来的百回合 西游记形成影响。

第四,在万历至崇祯朝的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明朝可 能存有好几个不同版本的西游记,相互竞争,也相互 融合。

第五,西游记的多地起源说,可以解释文字上含有大 里各地方言的现象。

第六,吴承恩可能参与过西游记的集体创作,也可能 没有参与,但府志记载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不可能是 小说版的西游记。

第七,西游记的创作是集体商业行为,依现代法律观 点来看,该书属于委任著作,著作财产权属于出资方 即世德堂,著作人格权属于全部参与创作者所有,每 一个受聘者都抱有艺术动机,最终成就了一本伟大的 民族著作。

以上就是我的结论,西游记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所有刊印的 书坊都知道,这部作品不是一个人写下来的,甚至不是一代 人写下的,而是集体跨世代的创作,是好几代人跨越地域共 同创造出来的智惹结晶,这个论点并非孤证,而是无数考古 文献所i持的铁证。不论最后的百回合版西游记是不是吴承 恩校订的(华阳洞天主人校),也不管世德堂本之前是不是 还有官刻版,硬要把西游记这样的集体民族作品硬加在一个 作者身上的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

西游记的父亲叫做丨草根文人』,母亲叫做丨明朝重商主 义j ,西游记有一群兄弟,各个版本彼此之间都有交流,彼 此不断融合,不断改良,或是说难听一点叫做不断派人偷偷 抄袭,你抄我,我抄你,大家乱抄一气,最终抄出了今天的 终极版本,参与润笔的至少有朱鼎臣、华阳洞天主人、也很 可能包含李春芳与吴承恩。

以上就是本博对西游记作者的拙见,这是一篇业余研究,而 且时间极为短促,阙漏必走不少,抛砖引玉而已,盼能澄淸 心中真相。

这次对西游记的探讨告一段落,原本已经写好的「胡适改动 西游记九十九回大爆笑初探』就不再贴出,由于武侠创作上 的时间需要,本博将休刊一个月,至六月二十二曰与大家再 次见面,题0不定,篇幅也不定,总之谢谢各位这段时间的 支持与爱护,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