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摩相会》作者:阿瑟·克拉克

目录


第一章 太空卫士

第二章 入侵者

第三章 罗摩和悉多

第四章 会合

第五章 首次出舱

第六章 委员会

第七章 两个妻子

第八章 穿过中轴区

第九章 勘察

第十章 深入黑暗

第十一章 男人、女人和猴子

第十二章 众神的阶梯

第十三章 罗摩平原

第十四章 风暴警告

第十五章 海边

第十六章 凯阿拉凯夸湾

第十七章 春天

第十八章 黎明

第十九章 水星警告

第二十章 启示录

第二十一章 风暴过后

第二十二章 柱面海之旅

第二十三章 罗摩的纽约

第二十四章 “蜻蜓”号

第二十五章 处女航

第二十六章 罗摩的声音

第二十七章 电流风

第二十八章 伊卡洛斯

第二十九章 第一次接触

第三十章 花

第三十一章 最终速度

第三十二章 海浪

第三十三章 蜘蛛

第三十四章 大使阁下深表歉意

第三十五章 特种快递

第三十六章 生机人观察员

第三十七章 导弹

第三十八章 联合行星大会

第三十九章 上级命令

第四十章 破坏者

第四十一章 英雄

第四十二章 玻璃神庙

第四十三章 撤退

第四十四章 宇宙推进器

第四十五章 凤凰

第四十六章 插曲

 

 

第一章 太空卫士


这种事迟早都会发生。1908年6月30日,莫斯科以三个小时、四千公里的距离,与一场大毁灭擦肩而过——以宇宙的尺度来看,这点儿距离微乎其微。1947年2月12日,又是俄罗斯,只不过是另一座城市,以更加微乎其微的距离躲过一劫——二十世纪第二大陨石在距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不足四百公里的地方爆炸了,爆炸威力与问世不久的原子弹不相上下。

这些随机落下的太空炸弹曾经把月球轰击得千疮百孔,而在当时,人类面对它们却束手无策,根本无力自保。1908年和1947年的陨石都落在了野外无人居住的地区,可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末,人类的踪迹已经遍布整个地球。地球上已经没有什么安全地区,供陨石炸弹来打靶了。于是,不可避免地……

2077年的夏天出人意料地美丽,这年9月11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上午9:46,欧洲的大部分居民都看见,东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炫目的火球。短短几秒钟之内,火球就变得比太阳还亮,划过天际——起初没有一丝声响——留下一柱滚滚烟尘。

在奥地利上空某处,火球开始崩溃,同时爆出一连串强烈的激波,导致超过一百万人的听力受到永久损失。这些人很幸运。

一千吨岩石和金属,以每秒五十公里的速度撞向意大利的北部平原,刹那间火光冲天,人类几个世纪的劳动成果被彻底摧毁。帕多瓦和维罗纳这两座城市被从地表抹去,而从天而降的雷霆重击,使得亚得里亚海掀起滔天巨浪直扑陆地,威尼斯最后的荣光也永远地沉入了海底。

六十万人死亡,总损失超过一万亿美元。然而,艺术、历史、科学上的损失——全人类所遭受的潜在损失——根本无法估量。这场灾难就仿佛一个清早之间就打完了一场大战,灾后的尘埃过了好几个月才渐渐沉淀下来,这期间全世界都目睹了自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以来最为壮观的黎明和黄昏,然而,没有几个人因此感到高兴。

最初的震惊过后,人类以一种前所未见的决心与团结作出反应。人们意识到,这样一场灾难也许一千年内都不可能再次发生——但也许明天就又会重演。而下一场灾难降临时,后果只会更加严重。

很好。不能再有下一次了。

一百年前,世界远不及今日富裕,资源也更加匮乏,可人类却浪费了大量财富,用于拦截对准自己脑袋发射的、自相残杀的武器。那些努力从来都没有成功过,不过当时所需要的技术也没有被遗忘。如今,这些技术可以在一个无限宽广的舞台上,被用来实现一个更加高尚的目的。人类再也不会允许足以引起末日灾难的巨型陨石突破地球的防卫圈。

于是,“太空卫士”工程启动了。五十年后——以一种出乎设计者们意料之外的方式——工程证明了它的存在价值。

 

 

第二章 入侵者


到2130年,火星基雷达能以一天十二次的频率搜寻新的小行星。“太空卫士”的众多计算机能自动计算小行星的轨道,并将信息存入其巨大的存储器中,于是,每过几个月,有兴趣的天文学家就可以查看一下最新收集的统计数据。如今,这些数据相当惊人。

自十九世纪第一年的第一天,人类发现了小行星世界里的巨无霸谷神星起,人类搜集最初的一千颗小行星花去了超过一百二十年的时间。数以百计的小行星被发现了,消失了,然后又被发现了;小行星的数量如此之庞大,以至于有一位天文学家曾怒气冲冲地称之为“天上的害虫”。如果这位天文学家知道如今“太空卫士”正在追踪五十万颗小行星,那他一定会惊掉下巴。

绝大多数小行星都不过是些大号的石头,一座小公园就安置得下;只有五位巨人——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司法星、灶神星——的直径超过两百公里。几乎所有小行星的轨道都位于火星以外;而“太空卫士”关心的,只是其中朝着太阳飞得足够远到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极少数。在太阳系未来的全部历史中,这些小行星中又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数量会在距离地球不到一百万公里的地方经过。

那个东西被发现时尚在木星轨道之外,根据发现年份和发现顺序,最初它被登记为31/439。它的位置并不稀奇,许多小行星在转身再次奔向其远方的主人——太阳——之前,都会跑到土星轨道附近。小行星中走得最远的图勒-II[1],与天王星距离十分近,几乎可以将它看作是天王星过去的一颗卫星。

不过,在这样的距离上,它最先是由雷达探测到的,这是前所未有的;显然,31/439的尺寸一定不同寻常。计算机根据回波强度推测,它的直径至少有四十公里;这样一个大家伙,一百年来居然一直没有被人发现。被忽视这么长时间,简直不可思议。

随后,它的轨道被计算出来,这个谜题也随之解决——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大的谜团。31/439没有沿着普通小行星的路径巡游天际,它并不在椭圆轨道上,不会像钟摆一样精确地每隔若干年往返一圈。它是个孤独的星际浪子,这是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访太阳系——它的移动速度太快,太阳的重力场绝对不可能捕获它。它会飞快冲进太阳系,途经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的轨道,与此同时获得速度,直到它绕过太阳,又一头冲出太阳系,冲向未知的天际。

就是在这个时候,计算机开始闪出“嘿!有好玩儿的啦!”的信号,而31/439也头一次引起全人类的注意。“太空卫士”总部里一阵兴奋,这个星际流浪者也很快有了个正经名字,而不再只是一串数字。很久以前,天文学家们已经把希腊、罗马神话榨个精光;如今他们用的是印度众神的名字。就这样,31/439被命名为“罗摩[2]”。

连续几天里,新闻媒体吵吵嚷嚷,都在议论这位天外来客,然而,媒体面临一个不利状况,那就是信息十分有限。有关罗摩,人们只知道两个事实——不同寻常的轨道和约略可知的尺寸。就连这些也只是基于雷达回波的强度作出的猜测。通过望远镜观察,罗摩仍旧是一颗十五星等[3]的暗淡光点——太小了,还不能看个真切。不过随着它向太阳系中心直直切入,月复一月,它会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大;轨道天文台会赶在它永远消失之前,收集到有关其形状大小的更加精确的信息。时间有的是,也许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人们还会把一艘正常工作的太空飞船扔到罗摩附近,凑上去拍些清楚照片。真正与之会合恐怕不大可能——罗摩以十万公里的时速穿过行星轨道,切入太阳系,要与之实现物理接触,能量消耗太大了。

于是,全世界很快就把罗摩丢到脑后,不过天文学家可没有。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变得越来越兴奋,因为这颗小行星正变得越来越让他们费解。

首先,罗摩的光变曲线[4]有问题。罗摩没有光变曲线。

所有已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亮度都会有缓慢变化,时而变亮时而变暗,周期以小时计。早在两个世纪前人们就认识到,这是由小行星自转和它不规则的形状所引起的必然结果。它们在轨道上一圈一圈转个不停,向阳面也在时时刻刻发生改变,其亮度也因此随之变化。

罗摩却没有呈现这种变化。要么是它不自转,要么就是它的表面十分均匀,而这两个解释似乎都不大可能。

这个问题被搁置了几个月,因为所有大型轨道望远镜都忙于自己的常规工作——凝望遥远的宇宙深处——无暇他顾。空间天文学是一项价格不菲的爱好,使用大型设备的花销轻轻松松就能达到每分钟一千美元。要不是一个价值五十美分的电容器报销了,让一个更重要的项目暂时中止,威廉·斯坦顿博士本来也不可能有整整一刻钟的时间,来把玩月球背面直径两百米的反射望远镜。别的天文学家的倒霉事,让他撞了大运。

直到第二天,轮到他用计算机处理观测结果时,比尔·斯坦顿[5]才知道自己有何发现。到最后,结果出来了,可他花了好几分钟才明白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其实,罗摩反射太阳光的亮度并非毫无变化,只是变化很小——虽然难以察觉,却不可能认错,而且极有规律。和所有小行星一样,罗摩的确在自转,不过,小行星上的一“天”是几个小时,而罗摩上的一“天”却只有四分钟。

斯坦顿博士飞快地做了些运算,他觉得自己无法相信这些结果。这个微型世界在赤道上的自转速度会达到每小时一千多公里;除了两极,在任何地点着陆都是不要命的尝试。罗摩赤道上的离心力之强,足以把任何松脱的物体以差不多一个标准重力的加速度甩出去。罗摩就像一块翻滚的石头,上面绝不可能长出半点儿宇宙的苔藓。让人吃惊的是,这块滚石居然还能保持完整,至今没有散架,变成千百万块小碎片。

这东西有四十公里宽,自转周期才四分钟——在天文学分类当中,该把它算进哪一类呢?斯坦顿博士想象力还算丰富,总喜欢直接贸然得出结论。如今他想到的结论,却着实让他难受了一番。

满天繁星中,只有一样东西能跟这些描述相吻合,那就是坍缩了的恒星。也许罗摩就是一颗死去的太阳——一颗疯狂旋转的中子球,一立方厘米就有几百万吨重……

就在这时,斯坦顿博士惊恐的脑子里闪过了H.G.威尔斯的永恒经典《星辰》。他第一次读这个故事时还很小,这个故事让他开始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尽管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故事的魔力与恐怖却没有丝毫减损。台风呼啸,巨浪滔天,城市滑入大海,与此同时,那位天外来客一头撞进木星轨道,又经过地球、跌向太阳,那些景象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不错,老威尔斯笔下的星辰并没有冷却,而是处于白热状态,它所造成的破坏大部分是高温造成的。不过这根本不重要,就算罗摩已经冷却,就算它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仅凭重力它一样能像天火一样大开杀戒。

任何大质量星体,只要闯入太阳系就都能彻底扰乱行星的轨道。地球只消朝太阳系内侧——或者外侧——移动几百万公里,就足以打破气候的精妙平衡。要么南极冰帽融化,淹没所有低地;要么就是大洋冰封,全世界都被冻结在永恒的冬季里。不论朝哪个方向,只要轻轻一推,就足以……

就在这时,斯坦顿博士又放松下来,安心地吐一口气。真是胡说八道,他该为自己感到汗颜。

罗摩根本不可能由致密物质组成。任何恒星级质量的物体,都不可能不引起一丝扰动就深入太阳系这么远;倘若出现扰动,那它的行踪一早就该暴露了。毕竟海王星、冥王星和冥后星[6]都是这样被人发现的。嗯,像死去的太阳这样大质量的天体,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地溜进来。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挺可惜的。要是能邂逅一颗暗恒星该多么让人激动呀。

哪怕这激动的持续时间……

 

 

第三章 罗摩和悉多


太空咨询委员会的这次不同寻常的会议开得简短又激烈。即使是在二十二世纪,人们还是无力避免老朽又守旧的科学家占据关键的行政职位。老实说,这个问题到底能不能得到解决都值得怀疑。

让事情更糟糕的是,太咨委的现任主席是卓越的天体物理学家、(荣誉)教授奥拉夫·戴维森。戴维森教授不但对比星系小的东西压根儿不感兴趣,而且从来都不掩饰这一偏见。尽管连他自己都得承认,如今他的研究有九成都要依靠太空设备,可他一点儿都不为此感到高兴。在他卓绝的职业生涯中,人们起码有三次为他专门发射卫星,结果只证明他的某个热门理论完全是错的。

委员会眼前的问题相当直接。毫无疑问,罗摩不同寻常——可是它重不重要?再过几个月,它就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行动时间不多。眼前的机会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火星上很快就要向海王星外发射一枚太空探测器。若是能投下一笔巨款,对这枚探测器进行改装,就可以使之沿着一条高速轨道,迎上罗摩。不过让它与罗摩会合是指望不上了,这将是有记载以来最快的一次擦肩而过,因为这两个物体相遇时,相对速度将达到每小时二十万公里。仔细观察罗摩的时间只有几分钟——真正的近距离观察时间不到一秒钟。不过只要设备合适,这段时间足以解决很多疑问了。

虽然戴维森教授一直对发射海王星探测器一事抱有成见,但这个项目却早就得到批准,而在他看来,在一个烂项目上继续糟蹋钱毫无意义。他的发言十分雄辩,他说追逐小行星的行为十分愚蠢,何况月球上正急需一台新的高分辨率干涉仪,好一劳永逸地验证重新兴起的大爆炸创世理论。

他这样说是个严重的战术错误,因为委员会里有三位成员是改进版稳恒态理论的狂热支持者。他们虽然私心里也和戴维森教授一样,认为追踪小行星是在浪费钱,不过嘛……

戴维森教授的提案以一票之差,被否决了。

三个月后,被重新命名为“悉多[7]”的太空探测器从距离火星较近的卫星火卫一上发射升空。飞行时间为七个星期,然后探测器将在相遇前仅仅五分钟时转入满功率状态,同时放出一组摄像机分离舱,这些摄像机将飞过罗摩身旁,从而在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拍照。

第一组照片从一万公里外传回来,让全人类的活动都为之一顿。十亿块电视机屏幕上都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毫无特征的圆柱体,随着时间一秒秒过去,圆柱体变得越来越大。等到它变成原来的两倍大小,任谁也没办法继续假装罗摩是个天然物体了。

罗摩的主体是个圆柱体,形状完美得像是在车床上打磨出来的——而这车床的两个顶尖相距足有五十公里。罗摩的两个底面直径达二十公里,都十分平整,只有一面的中心有些细小结构。距离远时还看不出大小,它的样子就像家用热水锅炉,看起来几乎有些滑稽。

罗摩越来越大,直到占据了整个屏幕。它的表面是单调的浅灰色,不仅像月亮一样缺少色彩,而且毫无特征,只在一个地方有个印记。那印记是在圆柱体半腰处,有一公里宽,不知道是污迹还是涂层,看起来像是很久以前被什么东西撞上或是溅上了。

罗摩的外壁飞快旋转,那次撞击也没有留下一丝伤痕,不过正是这块印记让罗摩的亮度产生了轻微的变化,从而给了斯坦顿那个发现。

其他摄像机传来的图片也没有新发现。然而,摄像机分离舱经过罗摩微弱的引力场时,它们的轨道却揭示了另一条重要的信息——这个圆柱体的质量。

罗摩太轻了,不可能是实心的。很显然,罗摩里面一定是空的,这倒没让人感到特别吃惊。

人类长久以来一直期待,也一直担心的不期而遇,终于来了。人类即将迎接他们的第一位外星来客。

 

 

第四章 会合


在会合前的最后几分钟,诺顿船长想起了最初的电视转播画面,那些镜头他反复看了很多遍。不过有一样东西,光看电视根本无从体会,那就是罗摩极具压迫感的尺寸。

过去在月球、火星这样的天然星体上降落时,他还从没产生过这样的印象。那些星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人们本来就知道它很大。他还登上过木卫八,体积比罗摩稍大一点儿——现在却简直像是个小不点儿。

这个矛盾很好解释。罗摩是一件人造物体,而且比人类扔进太空的任何东西都要重几百万倍,这一事实彻底扭转了诺顿的判断。罗摩的质量起码有十万亿吨,对任何宇航员来说,想到这一层可不光是心生敬畏,而是倍感恐惧。难怪随着这块精雕细刻、不知年岁几何的圆柱体金属一点点填满天空,诺顿时不时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甚至感到沮丧。

这其中还有一种危机感,这在他过去的经验里从来不曾有过。在过去,每次降落他都知道接下来会怎样。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永远存在,却绝没有什么能让他吃惊。而面对罗摩,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让人惊叫连声的情况肯定会出现。

此刻,“奋进”号正悬停在圆柱体北极上空不到一千米的位置,就在这缓慢旋转的圆面的正中心。选择在这一面降落是因为这一面对着阳光。自转轴旁边有些让人捉摸不透的低矮结构,随着罗摩的转动,这些构造投下的影子坚定地扫过金属平原。罗摩的北圆面就像个巨大的日晷,度量着其上飞逝而过的、四分钟一天的日子。

对诺顿船长来说,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把五千吨重的太空飞船降落到旋转的圆面中心,这和跟大型太空站的轴心对接没什么两样。借由“奋进”号的舷侧推进器,飞船已经与罗摩同步旋转,诺顿对乔·卡尔弗特上尉也十分放心,不论有没有船上新型计算机的帮助,他都能让飞船像雪花一样轻轻落地。

“再过三分钟,”乔一边说,眼睛却须臾不离显示器,“咱们就知道这家伙是不是一堆反物质了。”

诺顿想起一些解释罗摩来历的、让人寒毛倒竖的理论,于是咧嘴笑了。这个猜想不太可能出现,不过万一是真的,要不了多久就会发生太阳系自形成以来最大的一次爆炸。将有整整一万吨的东西发生湮灭,让众多行星短时间内多拥有一颗太阳。

不过任务简报里就连这样微乎其微的可能性都想到了。此前“奋进”号在一万公里外的安全距离上用一个推进器喷嘴朝罗摩喷气。不断扩散的气团扑上目标,结果什么事儿都没发生——如果真的发生湮灭,哪怕只是几毫克的物质与反物质,也足以爆发一场让人惊恐的焰火表演。

和所有太空飞船的船长一样,诺顿也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为了寻找合适的着陆地点,他曾长时间地仔细观察罗摩的北圆面。深思熟虑过后,他决定放弃最显而易见的降落点——罗摩自转轴上的端点,北圆面的圆心。北极的正中间有个十分显眼的圆盘,圆盘的直径有一百米。诺顿感觉那里很像一间巨大的气闸舱的外闸门。当初建造这个空心世界的生物一定有办法把自己的飞船开进去。从逻辑上讲,主出入口应该就在那里,诺顿心想,让自己的飞船堵住正门可不是个明智之举。

不过这个决定也引出了其他问题。倘若“奋进”号没有降落在自转轴上,哪怕只偏离几米,罗摩的高速自转也会把飞船甩离极点。离心力最初会很微弱,但它会持续存在,无可阻挡。诺顿船长可不想自己的飞船滑过北极的平原,随着时间一分分过去不断加速,一直滑到圆面的边缘,被以一千公里的时速甩进太空。

也许罗摩微弱的重力场——大约是地球的千分之一——能避免这一情况。罗摩上的重力场能产生几吨的力,把“奋进”号吸附在平原之上,倘若平原表面足够粗糙,飞船也许就能在极点附近停稳。不过摩擦力的大小还未可知,诺顿船长可不打算拿它来对抗大小相当确定的离心力。

幸运的是,罗摩的设计者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自转轴周围环绕着三个形似碉堡的低矮构造,这些构造直径大约十米。如果“奋进”号能落在那些构造之间,飞船就会因离心力而产生滑动,最终靠着那些构造停稳,就像船被海浪推着紧靠在码头上一样。

“十五秒后接触。”乔说。诺顿船长紧张起来,守着双联控制台——他希望自己不必用它接手飞船操纵。诺顿船长这下真的意识到,过去的一切都聚焦到即将到来的这一刻。毫无疑问,这是自人类首次登月以来,一个半世纪里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登陆。

指挥舱外,灰色的碉堡慢慢上升。反推火箭发出最后一声咝响,随后飞船一震。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诺顿船长一直不知道此刻他会说些什么。可是这一刻终于到来,历史已经找好了他的演说词,他近乎不由自主地开口了,他几乎没有意识到,这是从历史中传来的回声:

“罗摩基地。‘奋进’号已经降落。”

就在一个月前,他还绝不敢相信会有这等事情。收到命令时,飞船正在执行一项常规任务,检查、安放小行星预警信标。罗摩这位不速之客将飞速掠过太阳,然后掉头重新飞向群星,而整个太阳系里,只有“奋进”号这一艘太空飞船能赶在这之前与之会合。即便如此,还是有三艘太阳系勘探局的飞船被抢走了燃料,它们此刻正无助地飘在太空中,等待补给船给它们补充燃料。诺顿心想,恐怕“卡吕普索”[8]号、“猎兔狗”号和“挑战者”号的领航员很长日子里都不会跟他说话了。

而即便带上了这些额外的燃料,这场追逐仍旧漫长而艰难;“奋进”号追上来时,罗摩已经进入金星轨道内了。别的船都追不上;这是“奋进”号的专属特权,但对接之后他们只能停留几个星期,没时间可以浪费。地球上有上千位科学家情愿拿命来换取这个机会;如今他们只能一边盯着电视,咬着嘴唇,一边心想要是换成是他们,这项任务会怎样完成得更好。他们八成想得没错,不过这根本没的选。天体力学的无情法则已经作出裁决,“奋进”号是全人类中第一艘,也是最后一艘与罗摩接触的飞船。

诺顿时常会收到来自地球的建议,但这些建议丝毫不能减轻诺顿的负担。万一遇上需要他当机立断的情况,根本没人帮得上他。现在同任务中心的无线电延时已经长达十分钟了,以后延时情况还会更加严重。他经常羡慕古代那些伟大的航海家,那时候还没有电子通信技术,他们可以照自己的意思诠释盖着印章的命令,而不必接受指挥中心一刻不停的监控。那些人为何会犯错,谁也不知道。

然而与此同时,他又很高兴有些主意可以交给地球来拿。如今“奋进”号的轨道已经与罗摩合并,它俩也就像是合为一体,冲向太阳。再过四十天,它们就将抵达近日点,在不到两千万公里的距离上,从太阳旁边掠过。这个距离太近了,让人无法安心。“奋进”号要赶在这之前,一早就利用剩下的燃料把自己推入相对安全的轨道。在他们永远与罗摩分离之前,留给他们探索考察的时间大概有三个星期。

在那之后,就该地球忙活了。到时候“奋进”号实际上已经无力自救了,它高速飞行的轨道将让它成为第一艘飞入群星怀抱的飞船——这大概需要五万年。这倒无需担心,任务中心做过保证,无论如何,不管代价多大,“奋进”号都将得到燃料补充——哪怕这意味着必须派出几艘补给船追上去,把每一丁点儿燃料都输送给“奋进”号,然后把补给船丢在太空里。为了罗摩,除了自杀任务,任何风险都值得一冒。

当然,这次任务仍旧有可能害他们有去无回。诺顿船长对此不抱任何幻想。一百年来,人类事务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完全无法理解的东西。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政客都无法容忍这种谜团的存在。倘若解开谜团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那么“奋进”号和船上成员就算牺牲掉也在所不惜。

 

 

第五章 首次出舱


罗摩里安静得像一座坟墓——也许,真是坟墓。所有频率上都没有无线电信号;地震仪也没有发现任何震动,除了一丁点儿轻微的颤抖,而这颤抖无疑是由不断增强的太阳热力产生的;没有电流;没有辐射。这里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毛,或许有人会想,就算是小行星也该比这里热闹。

我们还指望看见什么?诺顿自问。一大群人来开欢迎会吗?他也不知道是该失望还是感到放松。不管怎样,在这里似乎是他说了算。

他下令先等待二十四小时,然后才出舱探索。第一天所有人都没怎么睡觉,就连不值班的船员都要么盯着一无所获的探测仪器,要么只是从观察舱里望出去,看着外面形状规则的荒凉地貌。这个世界可有生气?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它是死了,还是仅仅是在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