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纪事作者:南楼画角

文案

一个现代人如果穿越到唐朝天宝年间会如何呢?会见到唐玄宗吗?会见到杨贵妃吗?会见到马嵬坡杨贵妃之死吗?NO,NO。这些不过是背景墙。只会看到如何避开安史之乱,如何和家人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内容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搜索关键字:主角:温玉,洛玮,吴子皓 ┃ 配角:温情,萧以晖 ┃ 其它:


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类型: 原创-言情-古色古香-爱情
作品风格:正剧
所属系列: 古代温馨种田三部曲
之 一
文章进度:已完成
全文字数:452618字

穿越

第一章
四月的天气真是不错,温度适宜。傍晚的时候我吃完晚饭在小区散步,正好看到前面是我家邻居带着她五岁的小孙子在跟别人聊天。那虎头虎脑的小孩子正在东张西望,别提多可爱了。我正想上去逗逗他,突然那孩子放开他奶奶的手跑到路中央去捡不知道谁扔掉的小皮球。蓦然一辆汽车从转角处直冲着那小孩子开了过来,我来不及考虑就冲上去一把推开那孩子。直觉得身上剧痛,我的娘啊,谁那么缺德在小区里横冲直撞的,有没有公德心啊。眼前一黑就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听到耳边有人不断哭泣,我艰难的睁了睁眼睛,谁啊。
“玉儿,你醒了,你终于醒了。”一个欣喜若狂的女声在耳边响起。
我张大眼睛,眼前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眉如柳叶,额贴花钿,淡扫娥眉,面润丰满,体态肥腴,颊抹胭脂,唇涂香脂。此刻正一脸慈爱的看着我,手抚上我的额头,“烧终于退了,谢天谢地,谢天谢地,玉儿,你觉得如何,疼吗?”
这人是谁啊,我不认识啊,我心里不住的嘀咕。
“玉儿,我是娘啊,玉儿,你怎么了?不认得娘了?”
“娘?”我吓了一跳,是在做梦吗?
“我的小玉儿,你总算醒了,吓死娘了。娘以后会加倍的疼你,再也不会忽视你了。”
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呆呆地盯着眼前的女子。她上身穿半袖的短襦,下着石榴色长裙,肩披帛,梳着高髻。这不是唐朝的服装吗?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不会是穿越了吧。还是在做梦啊?晕啊,是在做梦,是在做梦啊。我不断地催眠自己,闭上双眼睡了过去。
我再次醒过来的时候,看了看四周,古色古香的家具和装饰物,好奇地伸出手摸摸了身下的床,咦,手好小。我变小了,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啊,我只能无耐的接受了穿越这个事实的同时阿Q的安慰起自己。现在当务之急得先弄清楚这个身体的身份,背景还有所处的时代。我可不希望被人当做妖孽给处理了。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吱一声开了,走进一个七八岁的梳着双髻的小丫头。“十娘醒了,饿不饿?”她欣喜地说道。
“饿了。”我不敢多说什么。
“等一下,奴婢去把粥拿过来。”
小丫头拿着粥一点一点地喂我吃下去,吃完后,替我擦了擦嘴角。
“把镜子拿给我。”
小丫头把镜子拿来,我盯着镜子猛看,什么破镜子怎么都不清楚。只隐隐约约照出一点来。脸好像挺平凡的嘛。
“陪我聊聊天吧。我好闷啊。”
“是。”
我旁敲侧击不断打听,原来这个身体今年五岁,姓萧名似玉,姐妹排行第十,祖上是功勋世家。父亲萧正是左武卫将军,负责管辖府兵,母亲温情是太子太保之女,祖父外祖父俱已去世,还有祖母在世,在府中说一不二,属于老祖宗之流。父亲有八房妻妾,通房是无数,母亲是正房,兄弟七人,姐妹十二人。嫡出的只有一子一女,其他的都是庶出。我是唯一的嫡女,可惜不受宠,天生沉默寡言,容貌并不出众。既不是祖母希望继承香火的男丁,又不是父亲盼望能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儿子,也不是母亲跟前会撒娇的女儿。所以被众人忽视,这次因为奶娘不小心照顾不周而发烧,晕迷了三天三夜差点没命了。
我听完后无语,在这种世家里生存实在是件挺恐怖的事。八房妻妾,十九个孩子,这整一个小后宫嘛,整天要上演一出金枝玉孽。天啊,还让不让人活了,我这个身体的背景也太复杂了一些吧。

作者有话要说:写在正文前的字,第一次写,有许多不足地地方,欢迎各位提意见,但不要人身攻击,本文是YY之作,请勿当成正剧来看。谢谢。

 


第 2 章

第二章
“那现在是什么纪年啊?”我喃喃念道。
“天宝五年啊,十娘,你怎么了?”小丫头在我额头上摸了摸。“不烧了啊!”
天宝五年,好大一个雷啊。我晕菜了,唐代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及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属史无前例的盛世。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六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右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这段百度里文字浮入脑海中。
我记得安史之乱是因为念书的时候对杜甫的那首《哀王孙》印象太深刻了。我当时的语文老师对这首词特别有感触,还给我们把这首词的社会背景、安史之乱的经过和根源以及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仔细讲解了一番,当时我还特别庆幸出生在和平年代。
《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呖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天宝十四年的时候安史之乱开始了,当时安禄山攻进了长安城,还把来不及逃跑的王室子孙一百多人都杀光了为他的长子报仇。这也是唐朝从强盛走向衰弱的标志。现在天宝五年称得上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可再过九年一切就灰飞烟灭了,到时是生是死还难预料了。
我的心冰凉冰凉的,怎么样才能避开这场浩劫呢。
“玉儿醒了,让娘好好看看。”萧氏温情进来了。她小心地托起女儿,让她靠在怀里,仔细端详女儿的气色。
“果然好多了,娘这下才放心了,来,乖孩子,吃药了。”
一碗热气腾腾的药出现在我面前,刚才的那个小丫头舀了一勺汤药送了过来。咦,好恶心啊,我不吃,头摇的像波浪鼓。“玉儿,吃了药身体才会好起来。身体好了才能出去玩啊。乖孩子,来”看着萧夫人殷切希望的眼光,我只能皱着眉一口口喝了下去,好苦!
“来,吃口桃脯,就不会苦了。”萧夫人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盒桃脯。
不错,果然是纯天然的,甜甜的,香香的。口中的苦味去掉了不少。
这日子在我养病的时候一天天过去,萧夫人每天傍晚时候都会过来看望。每次过来的时候肯定会带很多吃的玩的过来,看来因为这场病萧夫人开始重视起自己的女儿来了。每次看我温暖的眼神,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在前世,十五岁以前父母慈爱,家庭和睦,每天开开心心的。十五岁因为父亲外面有第三者了,和母亲离婚了。母亲三年后也有了第二春,在我的支持下也结婚了。可我却不愿意跟过去,坚持自己一个人生活。虽然孤单也很自由,可母亲每次来看我的时候总会很内疚,总会买很多吃的用的给我,就跟萧夫人来看我的情景很相似。人心都是肉长的,慢慢地我也开始把萧夫人当成了自己的母亲。

 

 

第 3 章

第三章
在养病的时候我考虑的良久,终于决定还是继续做个沉默寡言的十小姐。低调的生活,不让别人有注意我的机会,同时还要学习这个社会的各种制度和礼仪,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只有熟知各种礼仪才能钻空子,就像律师学法律有时就是为钻法律漏洞一样的道理。
我的丫环杏儿(上次喂我吃饭的那个)今年八岁,桃儿十岁,都是我母亲陪房丫环忆春,忆秋所生的孩子。那两个陪房丫环在我母亲嫁入萧家第二年后作主嫁给了温府的下人田贵和赵大牛。忆春姨和田贵叔生了两个儿子田文(十三岁)和田武(十二岁)还有就是女儿杏儿,而忆秋姨和赵大牛生了一子赵生(十二岁)一女就是桃儿。女的嘛现在依然在母亲房内办事,协助母亲管理家务,男的嘛管理我母亲的陪嫁田庄和铺子。田文和田武跟在哥哥身边做书童,赵生则跟着父亲赵大牛学习管理田庄之类的。
杏儿比较喜欢说话,也比较喜欢八卦,我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桃儿比较稳重,也比较沉默寡言。但她们两个对我实在是细心爱护,照顾备至。
这些日子以来我已经了解了府里许多情况。父亲呢,带着长子萧以晖和次子萧以明和二姨娘方氏跟随皇帝去了东都洛阳赏花。
祖母萧罗氏,今年七十岁,很威严,在家里是老祖宗。现在在家就跟孙子孙女说说笑笑,贻子弄孙,颐养天年。住在竹院。
母亲温氏是府里的当家主母,生有嫡长子萧以晖,十六岁,最受祖母疼爱。和排行第十的嫡女萧似玉,今年五岁。每天都很忙。要照顾上上下下全府的人,有时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住在兰院。
二姨娘方氏是我父亲的表妹,青梅竹马,后来母凭子贵做了二房,生了一子萧以明,十四岁。二女萧似风,十五岁和萧似花,十岁。住在梅院。
三姨娘和四姨娘沈氏是败落的官家小姐,同父异母,被她们的父亲当成向上爬的礼物送来的,三姨娘育有二女萧似雪,十三岁和萧似月,十二岁,四姨娘生有一子萧以清,十三岁。住在茉院,莉院。
五姨娘吴氏是小家碧玉,听说与我父亲在街上相逢,被我父亲相中,纳入府中,生有二子萧以湛,十二岁,萧以淇,十岁。住在菊院。
六姨娘张氏是我祖母的丫环,后来送给父亲,生有一子萧以漠,十岁,二女萧似敏,八岁,萧似娴,七岁。住在松院。
七姨娘焦氏是官家之女,听说对父亲一见钟情,不顾家人劝阻硬是进入萧家,生有二女萧似水,九岁,萧似柔,七岁。住在橘院。
八姨娘冯氏原来是青楼红牌,听说国色天香,后来有了子嗣才被纳入府中,生有一子萧以潢,六岁,三女萧似薇,八岁,萧似蕾,三岁,萧似芊,一岁。住在荷院。
当然了,这些都是有子嗣的才能升为姨娘,还有许多没有生养的通房。
真是种马啊,幸亏是官宦之家,如果是贫贱之家,恐怕养不起要卖儿卖女了吧,我在心里不住的腹诽。
不过病好了以后,我的时间也开始排满了。现在每天卯时二刻就要起来,漱洗完毕吃好早点后先要去给祖母和母亲请安。然后开始学习,先要学《三字经》一个时辰,然后写大字一个时辰。再学一个时辰的规矩礼仪。午时吃中饭然后休息一个时辰,未时先学一个时辰的古琴,申时再学一个时辰的画画。酉时去给祖母和母亲请安,吃晚饭,然后睡觉。天啊,这才五岁就要学这些多东西了,我前世五岁的时候还在满世界疯玩呢。古代果然不是正常人过的,可是想想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必须融入这个时代,学习这个时代的各种规矩和技能,使自己看起来像个正常的唐朝人。
想通了这个,我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心学习这一切。惭惭地对这些东西有了兴趣,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开始一点点地进步了。

 

 

第 4 章

第四章
今天是祖母的七十大寿,我一大早就被乳母抱起来,坐在母亲的房间里。几个丫环跟在身边伺候。我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一个人发呆,听说我的父亲今天会从洛阳赶回来给祖母祝寿。母亲一大早起来就去料理事情了,让我不要到处逛,老实呆在她院子里。
到了午时我又被乳母抱了起来,一路上到处花团锦簇,披红挂绿,香风阵阵。府里人来人往,就听得一片丝竹之声,又有极清脆的唱曲儿声。待得进了花园子,更是繁花似团,亭台楼阁都妆饰的极是富丽,还有穿的花枝招展的女子来来往往。
来到正堂,所有的宾客已聚齐一堂。所有人都一一向坐在正位的老寿星祝寿。萧家的妻妾子女也一一行礼。正在热闹非凡的时候,听到一声“将军回来了,将军回来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走了过来,我抬头看到一个三十几岁,中等个子,风度翩翩的男子进来了,急走几步,跪到老寿星面前“孩子祝母亲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正儿回来了,来,来,让娘好好看看,娘这些天就一直惦记着你,你能回来给娘亲祝寿,娘实在太开心了。”祖母颤颤悠悠地扶起儿子。
“娘,孩儿不孝,让娘担心了。”
“晖儿,给祖母大人请安,祝祖母大人健康长寿。”“明儿,给祖母大人请安,祝祖母大人健康长寿。”旁边两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也跪下了。
“好,好,好,都起来,都起来。“
一时间,请安的请安,祝寿的祝寿,场面热闹极了。我看到年纪大一点的男孩子正在给母亲请安,母亲眼含热泪扶起来,心中猜想这必是我的长兄,萧府的嫡长子萧以晖了。
我仔细打量他,他长的比较像父亲,眉梢,嘴角比较凌厉,但眼睛像母亲比较温和。正当我在观察他的时候他转头看向我,“玉儿,不认识大哥了?”
我忙上前问好,他一把抱了起来,“听娘说,玉儿生病了,现在怎么样了,好了吗?哥哥带了许多礼物给你。”他宠溺地看着我,我突然觉得这就是我血脉相连的亲哥哥,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很温暖,很温馨。我一把抱住他的脖子喃喃叫道“哥哥,哥哥。”
“好了,别撒娇了,快去给你父亲请安去。”母亲温柔地看着我和哥哥,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我依言向父亲行礼请安,父亲淡淡地看了我一眼,“起来吧。”说完转头和二房的萧似风和萧似花说笑。一副父慈女孝的样子。切,有没有搞错,这也太偏心眼了吧,幸好我不是真正的萧似玉,否则还真要气着了。
白天是宾客上门祝寿,晚上就是家宴了。老寿星,父亲,母亲一桌。那些妾室一桌,小孩子又是一桌,不是,是二桌,奴婢们团团围着伺候。
我冷眼旁观,祖母对自己唯一的儿子亲热不已,父亲和母亲相敬如宾,那些妾室也是姐妹情深,孩子们兄友弟恭,姐妹友爱,一团和气的样子,好一副团圆场面啊。
祖母对着这一场面心花怒放,说道“我们萧家在你正儿这一代是单传,到晖儿这一代才人丁兴旺,开枝散叶,我活了七十岁,已经心满意足了。大家都要记住家和万事兴,你们都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萧家才能一代代兴旺下去。”
“是!”大家齐道。

 

 

第 5 章

第五章
我依旧每天早晚去祖母和父母那里去请安,有时也会碰到各房的子女来请安,不过都不亲近,我依然扮演着呆呆的十小姐。每天不停地学着各种知识。
不过跟大哥的感情却是日益深厚,经常在母亲膝下承欢,见面的机会也会很多。别看大哥在别人面前一副成熟稳重的大人样,在母亲面前还是一个偶尔会撒娇的男孩子。
大哥已经年满十六岁了,前几年跟左迁牛卫将军次女李氏议亲了,只等她今年及笈就成亲了。
这几天母亲忙着过大礼时用的聘礼,因为是嫡长子所以比较隆重。有十六个金戒指 八副金耳环、给新娘的四季衣裳四十八套、绸缎二十八匹,衾褥六具,外加八百两银与二匹马,四匣金银首饰、双鹅双酒、羊腿、肘子及各样蒸食,龙凤饼、水晶糕及各样喜点,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四干果,以及苹果等四鲜果。前前后后,共有五十八抬礼。
将聘礼送到李家后,订下十月初八的婚期,也就是一个月以后。
婚礼前一天,女方送来了嫁妆,第一抬是家具,各种床、榻、案几、桌椅、箱柜、多宝格、凳、衣架、穿衣大镜等等,有黄花梨地,有黑酸枝的,还有楠木地,工艺精湛,造型优雅。让人看了眼花缭乱。(这些嫁妆借签了平凡的清穿日子,我实在想不出古代的嫁妆是什么样的。)
引人注目的首饰。前后有十抬,盒子装得极满,。各种各样的手串、佩件、扳指、项圈、凤钗、簪子、镯环、耳坠耳环、戒指、钿子与零碎珠宝,闪得人眼花缭乱。
铺盖衣裳、针线尺头、鞋袜荷包、文房四宝、金银器皿,各式各样的瓷器、梳洗家什儿、胭脂水粉,还有各种玉器。都精致异常,华美无比。
最让人注目的是五家铺子和二个田庄,还有五顷地。总共有八十八抬嫁妆,看的人瞠目结舌,羡慕不已,难怪以前书里说十里红妆,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
嫁妆摆在哥哥住的院子里让人观看,摆了半天后,一一收进房内摆放好。
当天晚上,母亲带着我细细察看各种嫁妆,笑着对我说,“玉儿,你以后成亲的时候娘亲也会帮你准备这么多的嫁妆的。到时不会让你的夫家小看你的。”多年以后想起那时母亲慈爱的笑容,不禁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大早,五更时辰,全家以五牲福礼及果品,在厅堂供祭“天地君亲师”。因为今天的婚礼我放假一天,可以放松放松了,可一看到身边跟着的一大堆人,也不能到处乱晃啊。
府内到处张灯结彩,高朋满座。傍晚时分,新娘花轿进门,奏乐放炮仗迎轿。轿子停在喜堂之前,一身大红礼服的哥哥上去踢轿门。穿着大红嫁衣,盖着盖头的新娘由喜娘扶出轿门步上红毡,跟着哥哥一同站在喜堂里。在赞礼者的主持下完成了拜堂的仪式,然后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了洞房,礼成了。
我是第一次亲眼看到拜堂成亲的情景,(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的,)非常有趣,又很热闹。我还在一边YY会不会出现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和周芷若成亲时,赵敏来砸场子的场景。(什么恶趣味,那可是你亲哥)。
我让乳母带我去新房看热闹,听说可以闹洞房。她是死活不肯去,说是主母下令不许带我去。哎,这是什么规矩啊。

 

 

第 6 章

第六章
婚礼的第二天,我一早被通知去上房观礼,观礼?我问乳母周氏是什么意思。她说“就是拜见公婆,平辈也要去现场观礼的。”,原来是这个,我只听说过拜见公婆时要叩头斟茶,但没听说过要观礼的,算了,既然通知了就去看看呗。
走到上房,母亲已上座,其他的人都来齐了,就差祖母了。听说父亲先领着新人去拜祖宗了。过了片刻,祖母在下人的搀扶下也来到了上房,母亲迎上去扶了坐下。“给祖母请安” “给祖母请安”一个个都上去行礼请安。在一片请安声中父亲和哥哥嫂嫂走近了上房,然后众人又给父亲和母亲一一行礼请安以后各自在自己母亲身边站好。
新嫂子是圆圆的脸,小巧的嘴唇,稍微有点丰满的身材(在我看来),梳着云髻,穿着一身银红的儒服,应该是那种典型的唐朝美女。
我站在母亲身边看着哥哥和新嫂子先跪在祖母跟前,叩头斟茶,祖母给了他们一对手凤手镯“这是你爷爷给我的传家之宝,我现在传给我的嫡长孙,希望你们能一代代传下去。”
“多谢祖母,我们一定会传下去的。”
我看到站在我左手边的二房的萧以明脸上一阵阴沉,一会儿就恢复正常了。若不是我正好抬头也不会注意到的。看来这人心里肯定不平衡了,可没办法谁让你是老二呢,而且是庶子,父亲再怎么疼爱你,你也是庶子,你注定没资格成为继承家族的人。
哥哥夫妻俩跪到父亲跟前叩头斟茶,父亲给了一个大红包。而母亲给了一对玉钗,说道:“你们以后要夫妻相敬如宾,给萧家开枝散叶。”“是,母亲”两人恭敬地点头。
嫂嫂和我们这些兄弟姐妹也见过礼,还都我们准备了一份礼物,男的是一套文房四宝,女的是一个非常精致的荷包,我捏捏了好像是首饰。
仪式结束后,各人散开,我和嫂嫂跟着母亲去了菊院。进了菊院正房,打发了丫头下去,母亲开口道:“芬儿(嫂嫂全名李秋芬),我们这一房只有晖儿和玉儿两个孩子,以后你要多关心你的这丈夫的生活起居,还有也多学着管家吧。以后这个家都要靠你们夫妻来支撑。”
“是,婆婆。”嫂嫂恭敬地答道。
母亲在一旁仔细讲解了府上各人的情况,规矩,还要各种注意的地方。嫂嫂在一旁恭敬的听着,整整一个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依然在母亲地呵护,兄嫂地宠爱下慢慢地过了两年,我是个非常懒散的人,喜欢与世无争地生活,相信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活理念,得过且过。凡事都由母亲为我打点,我乐的过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日子。原以为会这样平静地渡过我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没想到会有惊涛骇浪朝我们袭来,让我措手不及。

 

 

第 7 章

第七章
三月的一天傍晚,我正在念着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脑海里YY着扬州的山水风光,风士人情。突然杏儿脸色苍白的跑进来,“十娘,夫人出事了!”
“什么,出什么事了,母亲不是去寺里上香了吗?”我跳了起来。
“他们说夫人被人捉到与人通奸,现在被关在柴房里了,怎么办呢?”
我的脑子一下子轰的一声炸开来,通奸,怎么可能,我母亲决不会做这种事情的。我冲了出去,一时不知道要去哪里。柴房,柴房在哪里啊?我的脑子全乱了。杏儿冲上来抱着我:“十娘,别急,柴房在那里,我带你去。”
我神思全无地被带到柴房门口,门已被锁上了。我扑上去拍着门大叫“娘亲,娘亲。”
“玉儿,我的孩子。”听到母亲的声音,我不禁泪流满面。
“娘,怎么会这样,出什么事了?”
“娘没事,娘是清白的,夫君会还我一个清白的。”娘在里面坚定地说。
父亲?对,我去求父亲。“娘,您等着,我去找父亲,他一定能还您一个公道的。”
来不及听母亲的回答,我朝杏儿喊道:“父亲在哪里?”
“老爷在书房里。”
唰一声,我扭头就跑。一路上下人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我,好像我是个怪物一样。我不去喘测他们的想法,一路狂奔,冲到书房门口。
“父亲,父亲”
“您不能进去,老爷谁也不想见。”官家忠叔在门口拦住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