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好,我给你洗头。”阿菀将他按压住,让他不准妄动。

身形修长高大的男子,此时像只乖巧的绵羊般,在那只白晳细腻的柔夷的按抚下,乖乖地坐着不动,要有多听话就有多听话,唯有一双紧迫锁住她身影的眼睛,里面是毫不掩饰的赤.裸裸的。

自己能在这样的目光下还能泰然处之,阿菀觉得自己淡定的功力又精深了,莫不是被他总是时不时犯蛇经病逼得自己终于淡定了?

等帮他将身上的血腥味都洗干净后,两人方才回到卧室。

卫烜想起刚才进屋子里,阿菀才吃了几口的饭,便对她道:“我回来了,想吃你做的三鲜面。”

阿菀朝他笑道:“没问题。”

小夫妻俩手牵着手去了厨房。

青雅等丫鬟早就来到厨房将厨房里的人都叫出去,又将案板等地方都清理干净了,准备好了食材,让阿菀随时可以动手。

“这次的面要红色和青色、白色的,三种颜色搭配着好看。”卫烜蹭在她身后,任性地提着要求,“面里还要卧糖心荷包蛋和薰肉。”

“可以。”阿菀笑眯眯地说。

青雅她们马上去打胡萝卜汁和波菜汁,阿菀则开始和面,小丫鬟便去烧水。

等面煮好后,阿菀又让厨娘伴了些凉菜端到厅堂,夫妻俩坐在一起吃三鲜面。

卫烜可能是饿得狠了,将半盆的面都吃了,阿菀只吃了一小碗面配一些凉伴菜,便有了八成的饱意。

见他吃得满头大汗,阿菀又吩咐青环,“去将冰镇在井里的西瓜切一个过来。嗯,再榨两杯蜜瓜汁。”

青环笑着下去了。

吃饱喝足了,天色已经黑了,整个明水城都安静下来,没有了先前战斗的声音,显得和平而安逸。

其实那种安逸,是因为身边有这个男人,才让她感觉到平静宁定。

“这几天没什么事吧?”卫烜拉着她的手摩挲着,边询问她在家里的事情。

“自然没什么事情,每天都是那样,有时候朱夫人或者赵夫人会过来串门子,朱夫人是个伶俐人,第一天时,她还特地带了她的两个女儿过来和我聊天,赵夫人也送了我一些她老家的红茶。我想,等过阵子,京城里送了什么新鲜的玩意儿过来,也回送她们一些。”

卫烜看着她微笑的容颜,整颗心都安定平静下来,那些血腥杀伐慢慢地沉淀。听着她不急不徐的声音叙述,他心里明白像朱夫人和赵夫人这样凑不到一起的两家女眷,为何会独爱跑过来寻阿菀。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安静而淡然,看起来不起眼,甚至容易被人忽略,可是却总是能轻易地包容人们的坏情绪,让来到她身边的人慢慢地只剩下了平静及愉悦。也许平时不显眼,可是某些时候,她会以自己独特的温和从容,包容这个世界的喧嚣。

躁动的、黑暗的、狰狞的、扭曲的心,因为她在,而变得平静。

从上辈子他就知道,他渴望着生活里有她。

她就像清风细雨,慢慢地融入别人的生活,所以明水城的那些性格各异的女人,也慢慢地接纳了她,就仿佛她不是一个闯入者,而是一个伴在身边的相处了很久的朋友。

这个夜晚,卫烜十分热情,让阿菀觉得有些吃不消。

“阿菀…”他贴着她汗湿而红润的脸蛋,贪看她此刻脸上浮现异样的风情,只觉得怎么看都不够。

明明上辈子经历了那么多次的战事,已经习惯了。可是唯有这一次,当回来时看到她扑过来检查他是否受伤时,突然眼睛都有些酸涩,在无人看见的时候,眼眸中浮现薄薄的雾气。

“够了没有…”阿菀将脸埋在他怀里,无力地咬了他一下。

手脚都发软了,唯有嘴上还有点力气,每次被他弄得崩溃哭泣时,就爱咬他。可偏偏她越是咬,他越是激动,便形成了个死循环,反而让自己更累。

卫烜沉下腰,将自己推进她的身体最深处,身心皆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只想这样和她一辈子欢好。生怕压疼了她,他翻身让她趴到自己汗湿的胸膛上,抚着她的汗湿的背,沙哑的声音低醇如一杯佳酿。

“狄人未灭,以后这样的战事会时常发生,你怕不怕?”

“…”

没听到她回答,卫烜垂眼看去,发现她已经趴在自己身上睡着了,不禁哑然失笑。

翌日,阿菀仍是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醒来后虽然身子有些疲倦,但是身下某个地方传来一股清凉,显然是上过药了,腰肢也没有想象中的酸软,不禁怀疑那位世子爷是不是干了什么。

发了会儿呆后,阿菀方起身。

卫烜不在,问了丫鬟,得知他一大早就去军营了,想来是去查看这次战斗的善后事宜以及损失。

阿菀在丫鬟们的伺候下用了点小米粥后,便懒洋洋地靠在迎枕上想事情。

青霜突然笑盈盈地走进来,禀报道:“世子妃,京城来人了,还送了很多东西过来。”

阿菀听得精神一振,马上道:“快让他们进来。”

等丫鬟们支起屏风后,便将护送东西过来的管事叫进来。那是一个中年男子,姓徐,看起来有些瘦,但精神极好,是瑞王府的一个管事,不过送的东西不仅有瑞王妃给的,还有康平、康仪两位长公主和太子妃让送过来的,琳琅满目,吃的喝的用的都包括了。

阿菀先是将父母和亲朋好友写给自己的信都看了,然后向徐管事询问了京城里的父母亲人的身体情况,徐管事一一答了,这般一问一答,费了不少时间,看天色差不多了,阿菀赶紧让人带徐管事下去歇息。

等徐管事下去,阿菀重新再将父母亲人的信仔细地看了一遍,信上提了自己离京后几个月后京城里发生的事情,连朝中官员变动的事情,公主娘都仔细地写了。

来到明水城后,阿菀才意识到公主娘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培养有多精心,各个方面都浸透了,这也是她在明水城中能很快便和那些官夫人们相处愉快的原因。公主娘并不认为作为女子只能在后宅里仰仗男人的鼻息生活,很多时候,有自己的主见及对朝中的见解,让她能在第一时间摸清楚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背后牵连出什么。

京城,似乎越来越不平静了,卫烜来明水城的时机恰恰适宜。

阿菀闭上眼睛,手指一下一下地搭着大腿,将京中的事情回想了一遍,心里有些担心宫里太子和太子妃的处境。

第182章

傍晚时分,卫烜回来时看到阿菀在摆弄着一个五彩渔澡纹的青花瓷,插了一朵开得正好的蔷薇花,不禁有些奇怪。

这处府邸是他盯着管家特别为阿菀而布置的,里面的所有的摆设皆是从渭城购买运送过来的,他可不记得有这种色泽明亮的瓷瓶

阿菀见他回来,亲自过去伺候他更衣,笑着答道:“京城来人了,母妃和我娘她们让徐管事送了很多东西过来,还有几封信。”

卫烜听了,低眸看她,见她笑盈盈的样子,心里不禁也高兴。

只要能让她高兴,无论是什么事情他都会觉得开心。

“信上说了什么?”卫烜随意地问道。

“很多,母妃说了些王府里的事情,像是嫤妹妹的及笄礼之类的。我娘说了一些朝中官员的变动事宜,还有叮嘱我们要照顾好自己。二表姐说她在宫里很好,让我们不必挂心…对了,听说表嫂五月份时生了个男孩。”

卫烜愣了下,然后笑道:“孟沣当爹了,想必他很高兴吧。”

“谁说不是,康平姨母还说等孩子满月和百日、周岁时都要大办呢…”

随意地说着闲话,待夫妻俩一起用过晚膳后,卫烜也拿了那几封书信翻看,还有瑞王写给他的信——阿菀没有开,看完后不禁陷入了沉思。

阿菀看了他一眼,也不打扰他,拿起旁边的针线筐缝制一件里衣。

不知过了多久,安静的夜里响起了卫烜低沉的声音:“阿菀,该睡了。”

阿菀揉了下眼睛,应了一声,将最后一针收尾,方让他将针线筐拿走。

两人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后,阿菀趴到他胸膛上,偷偷摸了下他的胸膛,在他要犯蛇精病时马上收回手了,问道:“吏部和工部有好些人都换了,也不知道太子殿下那里如何了。”太子管着吏部,可是现在吏部的人员一变动,阿菀敏锐地看出那些变动的位置虽然小,却是很有油水的位置,而且以前都是太子的人,现在被换上了其他皇子的人。

阿菀觉得,自己真的搞不懂那位皇帝到底是要干什么,这样刷着自己的儿子玩真的大丈夫么?

卫烜拍拍她的背心,“没事,太子如果连这些事情都应付不来…”

他的话虽然未完,但阿菀已经听出来他话里的冷酷。

政治这玩意儿,是有能者居上,太子算是个有能者,卫烜虽然希望这辈子太子能坐上那位置,可是若太子无能,被人干掉了,他心里虽然可惜,却也不是非太子不可。如今他来到明水城,已经抽身,有更多的选择,不是非太子不可。

阿菀捶了他一下,忍不住道:“太子是皇上悉心培养的储君,而且还有太子妃在呢。”所以她愿意相信太子一定能渡过难关的。

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有些怅然。他们远离了京城的是是非非,可是亲朋好友都在,心里仍是有些担忧的,无法不关注。

“既然你都觉得好,那自然是没问题了。”卫烜顺着她的话说。

阿菀忍不住又想捶他了,这态度真是敷衍。

“你不高兴就咬我好了。”卫烜很大方地说,手又不规矩地往她衣服里面探。

阿菀收紧了衣襟,直接转过身,将屁股对着他。

可惜她这模样对于没脸没皮的世子爷来说,根本形不成什么阻碍,照样贴了过去,很快便将她扒光,扛起她的腿进入她。

“我会很小心的…”他沙哑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如同夜中的絮语。

阿菀被他弄得想踹他,果然不应该心软的,一心软这厮就得寸进尺!特别是只要没有战事又清闲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想,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精力,最后只能靠她和他约法三章,省得他坏了身子。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明水城又恢复了十几年前的历史,战火时不时会点燃,整个夏秋,明水城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事不下十余次,使得城里居住的人从一开始的惊惶到最后的淡定。

阿菀也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到了秋天的时候,明水城难得无战事时,徐管事再一次奉命送东西来了。

而让人惊讶的是,除了徐管事外,跟在徐管事身后的一支车队进入明水城时,几乎让明水城的百姓侧目。

若说徐管事给阿菀他们送来的都是京城里的一些衣服首饰补品药物及一些明水城没有的玩意儿,那么随后送来的那十几辆马车送的东西不外乎都是粮食了,除了粮食外,还有很多活的家禽,鸡鸭鹅猪羊鱼等等,一路进城来,都能听到鸡鸭鹅的叫声,十分热闹。

等这些东西都送进了卫府时,众人恍然大悟,以为也是京城特地送过来的。

徐管事听说后,不禁有些奇怪,若是京城送来的东西,他怎么会不知情?一时间也搞不懂,这些东西是从哪里送来的,而且是送给谁的。

阿菀得了消息时,看到满院子的家禽,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听说京城送了很多东西过来,谁送的?”卫烜正好回来,走过院子时,看到那些被放在笼子里的家禽,不禁有些奇怪,想象不出到底是谁会这么大老远地将这些活着的家禽送过来。

阿菀脸皮抽搐了下,默默地看着他,然后对前来请示的管家吩咐道:“先将它们送到后院那边的空院子养着。”

等管家下去后,阿菀没有说什么,而是拉着卫烜回房。

卫烜笑盈盈地看着她,对于她没有解释的行为并不恼,由着她拉自己回房。

丫鬟上了茶点后,便退到屋外候着。

“行了,有什么不能说的?和我说说吧。”卫烜边笑着,边将她搂到怀里亲她的脸,动作很温柔,仿佛不管她说了什么,他都会包容她。

阿菀喝了口红茶,淡定地开口道:“其实这些都是庄子里送来的,不过不是京城那边的庄子,而是在渭城和嘉陵关附近的庄子,而且这些只是今年庄子的出息中的一小部份。”然后她瞅着他,“我听朱夫人说,冬天的时候明水城的粮食总是不够吃,朝廷的军饷也没及时到来,很多将士都要缩衣节食的。咳,庄子里有很多粮食吃不完,北地这边有能力收购的商家也少,你看着要不要直接送到明水城来?”

卫烜惊讶地问,“姑母当年给你在这边置办了庄子?”直觉不可能,在世人看来,这北边一带气候恶劣,又面临草原各部族,土地不值钱,庄子的出息也不好,少有人会来这里置办产业。

阿菀有些赧然,低声道:“是我自己让人置办的,就是前年我们成亲那会儿。”见他直勾勾地看着自己,阿菀更不好意思了,“我当时想着,反正这里的地便宜,便让人用嫁妆银子在北地置办些田产,然后让我的一个陪房谢管事过来打理,我只需要砸银子就好。没想到谢管事是个能干的,亲自过来考查后,亲自安排了人过来开发经营。直到去年夏天时,这边的农庄已经有了好消息,到今年再经营一年,庄子里的出息看着也不错…”

随着她娓娓道来,卫烜越听越吃惊,最后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原本以为自己只是娶了个心心念念了两辈子的女子回来,只需要自己将里里外外的事情打理好,让她无忧无虑地待在自己身边,让他能每天拥她入怀便可,如此已经心满意足。却未想到,她心思如此细腻,从蛛丝马迹中察觉到他的想法,便大胆地作了决定。

若是正常的姑娘,无缘无故的,做甚用自己的嫁妆银子来这种千里之地置办田产,还特地请人来打理,将之经营成一个有产出的农庄?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人什么都不是。

越是了解她,让他越是无法放手。

幸好,这辈子他早早下手,她是他的了!

谁也抢不走!

阿菀瞄了他一眼,见他不说话,犹豫了下,决定另外一件事情还是先别说了。

她不仅是跑这里来发展农业的,还弄了可能会影响战事的东西,不过现在还没有研究成功,所以也不用先告诉他。

“对了,我听朱夫人说,每次战斗结束,就会出现很多伤兵,有些缺胳膊少腿的不能上战场,不知道怎么安顿他们,朝廷也不太管,都是给抚恤银子让他们返乡便作罢。你瞧,要不这样,我那些农庄还很缺人,不如安排一些不愿返乡的伤兵过去吧,好歹有口饭吃。”阿菀和他商量。

卫烜没回答,而是突然将她抱了起来,让她坐到自己的大腿上,然后和她一起脸贴着脸,声音沙哑地说了声好。

阿菀抿唇微笑起来。

她也不知道自己当初心血来潮时砸下的银子会有这么大的用处,而且卫烜如她猜测的般来到了北地,事情沿着自己预想中的发展,也让她当初所做的事情有了用武之地。

“我当初一共用了一万两银子买地,其中让谢管事根据当地的情况建了五个庄子,然后让他们写了计划书建设农庄。这五个庄子在渭城有两个,嘉陵关这边有一个,怀水镇有两个…”

卫烜听着阿菀将几个庄子的所在地及所产出的东西说了,然后沉吟了下,便道:“你先让人看看庄子里的粮食和牲畜有多少,都让他们送到军营,到时候我让钱校尉将银两结给你,不过价格可能会比市价低一些。”说着,他亲了下她的脸,含笑地道:“冬天时北地缺衣少粮,纵使有银子也买不到的,有了你的几个庄子的出息,就不需要特地等那些皇商送过来了,而且我们也等不了。”

阿菀忍不住回了一个笑容,心里知道朝廷分发给各个军营的军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式,这些年,朝廷在每年春秋两季会将各地的军饷发下来,然后让各地的军需官去联系卖粮的皇商送过来,有时候若是因为一些什么事情延迟了又是个麻烦。

而且那些皇商背后都有人,拿起乔来,也让人够呛的。

卫烜心里琢磨着,虽然有了阿菀提供的庄子里的东西,不过商队送来的粮食也是要的,只是到时候终于可以有底气和他们压价了。卫烜上辈子就在皇商这儿吃过亏,这辈子倒是没了后顾之忧。

想着,他又忍不住将她扑到炕上,捧着她的脸,结结实实地吻她。

阿菀:“…”这位世子爷的蛇精病又犯了!

等丫鬟进来收拾凌乱的炕头,阿菀又羞又恼,终于忍不住将抱着自己的男人咬了几口。

卫烜却不以为意,眉眼含笑,由着她咬来咬去,那口珍珠牙根本没什么威力,反而有种无法言喻的感觉由然而生,特别喜欢被她咬的感觉。

阿菀若是知道他的想法,绝对不会再咬他。

咬了他几口出气后,阿菀整了整衣襟,没再理他,而是将随着车队特地送账本过来的谢管事叫进来问话。

“谢管事,这两年辛苦你了。”阿菀柔声道,让人给谢管事赐坐奉茶。

谢管事是个黑瘦的青年,身条很高,双眼透着精明,是康仪长公主当初特地挑选出来给女儿当陪房的,却不想被阿菀继续开发了他的价值,将他派到这儿来打理她的产业,并且两年后给了阿菀一个十分满意的答卷。

“不敢当,这是属下应该做的。”谢管事谨慎地回答,忍不住用眼角余光瞄了眼坐在他们家郡主身边的那位赭色锦袍的漂亮青年,心知这位就是瑞王世子了。

阿菀含笑听完了谢管事的禀报,赏了他一些东西,让青雅接了谢管事递来的账册后,便让青环将谢管事送到客院去歇息。

送走了谢管事后,阿菀又将管家叫进来,让他将今儿谢管事送来的东西匀一匀,给明水城各府都送去一些。

阿菀在明水城的夫人们心目中,素来是个大方的文雅人,脾气又温和,很得人喜欢,所以得收到阿菀送去的东西时,众人也纷纷回馈,朱夫人和赵夫人还特地过来感谢一番。

两个女人在卫府门口相遇,然后互相看了一眼,心里忍不住嘀咕她来做什么。

等回到家后,朱夫人特地让人去打探了下阿菀送了什么东西给赵夫人,让那目下无尘的女人特地赶过来道谢,等知晓后,朱夫人终于忍不住拍手大笑。

第183章

阿菀花了一天时间和谢总管对完账后,又仔细询问了距离明水城最近的一个在安义的庄子的事宜,从庄子到明水城也不过是两天的路程,需要什么新鲜的食材倒是可以从庄子里送来。

这些庄子里,除了留了足够自己吃的口粮外,其他的阿菀都打算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明水军。

其实她的意思是有点儿想白送的。来到明水城几个月,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事,看到那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保护着大夏的国土和百姓,不得不说,那一刻,再冷血的人都会被那种壮烈的牺牲及精神感动。

这辈子生为大夏人,阿菀自然也对这个生活着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国家充满了感情,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她对那些站在战争最前线的将士充满了尊敬与感激,甚至愿意无偿地提供他们粮食,只为了那些感动与感激,这也是她当初砸钱在这种地方建立农庄的原因,虽然也有想让卫烜无后顾之忧。

只是卫烜却没打算让她白出,而是用低于市价的价格从阿菀的庄子里购买粮食。

见她一副恨不得白送的模样,卫烜忍不住大笑,觉得她怎么能这么可爱呢?忍不住狠狠地亲了她一下,说道:“你已经做得够好了,不能再占你便宜,占个女人的便宜算什么大丈夫?而且,以后若是那些将士受了伤不能上战场,少不得还要送去你那几个庄子里,届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说着,不禁有些怅然,以往那些将士可没有这样的安排,不知道有多少将士受伤后离开了军队后,无处安身,无法温饱,早早地逝去。

阿菀却不认同,“虽然不能上战场,却不代表他们无法用自己的能力挣口饭吃,只不过是缺少了给他们的机会罢了。而且你也知道,北地这边地广人稀,庄子建得又偏僻,以后若是那些将士送去庄子里,我还省了请护卫呢,我乐意养着他们。”

卫烜被她的话弄得一颗心十分熨帖,这位世子爷感动的结果,就是在床上变着花样地欺负她,说这是爱她的方式。恨得阿菀牙齿和爪子并用,在他背上挠了好几道五线谱。

阿菀和谢管事商量了今年秋天的庄子出息都送往明水军的事宜后,谢管事很快便离开明水城,要去安排粮食的事宜。

谢管事离开的几天后,又有马车拉了几车的粮食来明水城,都是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和山珍,在明水城这种地方可是稀缺品,一般都是商队运送过来卖的,可是每次送来时,时间太长,卖相不好,价格也贵,明水城的人实在是吃不起。

而阿菀在庄子里的出息送过来后,便很大方地又去作散才童子了,和自己交好的人家都送了一份过去,虽然不多,但就是吃个新鲜。

虽然明水城中几个可以和阿菀相交的夫人们的性情不一,但阿菀素来能将这些人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不得不说虽然以前当了很久宅女,可是在人际关系上,有公主娘那样培训,阿菀还是拿得出手的。像这种做人情的东西,阿菀也从来不吝啬,使得她在夫人们中的名声十分好。

在阿菀拿自己庄子里的东西来作礼物送人时,卫烜也和赵将军讨论关于明水军这个冬季的粮食问题。

“今年不用买粮了?”赵将军狐疑,然后想起了从京城得到的消息,面上微凛,沉声道:“您的意思…莫不是今年的军饷又出了什么问题?”

行军打仗最担心的是粮草之事,没有粮食,将士们饿着肚子,还打个屁啊!赵将军只要想到往年京城一些文臣借口边境无战事而削减他们的军饷,或者发生吃空饷的事情,额角的青筋突突地跳着,恨不得跳起来杀人。

“放心,军饷没什么问题。”卫烜好整以瑕地道:“如今皇上正关心边境的战事,那些人可不敢在军饷上做什么小动作。”对这点,卫烜还是有自信的。

闻言,赵将军、朱城守和钱校尉看向卫烜的目光都有些复杂,他们皆知,今年春天卫烜过来之时,是随着军饷一起过来的,这也是第一次,明水城准时收到了朝廷发下的军饷,而且是一分都没少。

卫烜被空降至明水城的目的他们都知道,刚才始的时候,他们心里虽然不乐意,可是看在他代表了皇上,他们皆希望他好好地待着,不要像以往那些先峰官一般对军中事务指手画脚的。只是在六月份的那场战事后,他们终于改变了想法,也慢慢地接受了卫烜的存在。

以前明水军有什么事情,都是赵将军、朱城守和钱校尉一起商量的,如今却多了个卫烜,并且他的意见总是不能让人忽视。

“那世子您是何意?”钱校尉谨慎地问道。

卫烜笑了下,说道:“我已经找到了可以给我们提供整个冬天粮食的商家,并不一定要等皇商过来,而且我们可以用比市价低的价格买到足够的粮食,何乐不为?”

果然,听到这话,赵将军几人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胖胖的朱城守更是控制不住身上的肥肉颤抖着,高兴地搓着手,看着卫烜的眼神简直是在看一个绝色美人般闪着绿光。

“世子爷,您说的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卫烜道:“如若你们不信,可以等到十月份,便会将粮食运来,到时候就麻烦钱校尉去查收。”

钱校尉愣在那里,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觉得像在做梦一般,往年冬天时最困扰他们的粮食问题,怎地在这位世子爷眼里,仿佛不值一提。

卫烜通知了他们后,并不久留,便起身离开,让他们几人商量这事情。他对这几人都十分熟悉,这种熟悉是缘于上辈子的几年处事,知道他们会作出什么选择,所以他并不担心。

晚上,卫烜回府后,发现今晚的菜真的很丰富,有很多新鲜的山珍。

“义安的庄子送来的?”卫烜夹了一片山菌,心情舒畅。虽然他是肉食性动物,但是偶尔也会喜欢吃些素中和一下,特别是这些山珍被厨子的巧手加工后,特别地美味。

“对!”阿菀的心情也很好,“义安的庄子距离明水城最近,而且那里还有一个温泉,以后可以培养一些反季节蔬菜,以后冬天就不愁没有新鲜的蔬菜吃了。”这也是当初阿菀让人过来勘查土地时提出的一个要求,最好将庄子建在有温泉的地方。

想想当初,她让人来北地买地时,那些管事们简直是用傻叉的眼神看她,觉得她人傻钱多没地方花,让她心里也挺不爽的,可是又不能解释太清楚。如今庄子建起来了,有了出息,才尝到好处。至于当时还有管事担心距离边境太近了,以后少不得要受到战火的影响之类的事情,阿菀虽然犹豫,但是却仍是决定先建起来。

如今,方觉得自己此举有多明智,庄子距离边境是近了一些,可是前面还有军队拦着,不怕。

卫烜也琢磨着,既然阿菀的庄子在那里,那么得时常派些人去那边巡逻,省得有些蛮子饿得昏头,越界跑过来劫掠,防不胜防。这也是为何没有人敢像阿菀这般在北地置地建庄子的原因,大家都不是笨蛋,也看得出北地的价值,只是安全没保障,所以不会想要干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

今天不仅卫烜难得尝到了新鲜的山珍,□□守府、赵将军府、钱家等都有口福。

“老爷,这些是世子妃特地让人送过来的,听说是她的陪嫁庄子产出的,庄子里的人特地送过来给她尝鲜,她素来是个大方的,也给咱们家和赵家、钱家都分别送了一些尝鲜,真是个和善的人,怨不得世子如此爱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