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城守甩开了膀子努力地吃,仿佛没有听到他夫人的话,直到朱夫人不满地拿筷子敲他的手时,他才道:“知道了知道了,世子妃真是个又美丽又善良的好姑娘,夫人那般看好她,以后就带梅心和兰心多去那儿走走,和她亲香亲香。”

“那还用你这臭男人说!”朱夫人嗔了他一句。

朱城守不语,继续大口吃饭,心里却活泛开来了。

卫烜说今年可以买到明水军足够的口粮,而且价格还比市价要低,难不成是京城里的人送来的?就像这位世子妃一样,纵使待在明水城,可是人家身份地位不一般,依然有人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地送些新鲜的吃食过来给她,不会短了她的。

就算不是京城里的人送来的,以那位世子的地位,恐怕也有人会自动降价卖给他。朱城守不得不承认,这位世子爷来到明水城后,虽然身份上压了他们一头,行事多有不方便,可是好处却比坏处还要多。

“决定了!”朱城守突然一拍桌子。

朱夫人和几个儿女都被他吓了一跳,正要瞪眼睛时,朱城守又低头猛吃起来,气得朱夫人就要撸起袖子家暴他。

赵夫人也在赵将军面前大力称赞着阿菀,不过比起朱夫人那种直爽的称赞,赵夫人文雅许多,也有些酸味。

“瞧瞧人家,多和善大方,难得的是身份尊贵,却不自持身份,有什么好东西都舍得送过来给咱们尝尝鲜,将军您可不能再说人家是个麻烦事儿了。不过,也只有她那样的身份,才能耗得起这人力物力,千里迢迢地就为了送点儿蔬果过来给她尝鲜,我可没这份命呐~~”

最后一句话,说得哀怨无比,一波三折。

赵将军豪迈吃饭,边吃边思索,对夫人的话左耳进右耳出。

赵夫人捏了捏筷子,气得想将筷子扔到那张大胡子脸上去。

果然,这种野蛮人,就算吃龙肝凤髓,也别想要有个文雅的模样,真是浪费了这一桌好菜。

懒得理会这野蛮人,赵夫人也低头吃饭。

而赵将军看着桌上那道鲜美的干锅羊肉鲜菌,若有所悟。

在阿菀在明水城的诸位夫人间混得如鱼得水的时候,九月初时,明水城便开始下起了雪,随着十月份的到来,明水城的雪越下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了。

天气一冷,阿菀便不爱出门,一整天都窝在屋子里趴在暖炕上不肯离开。

她就像一只冬眠的熊,能不出窝就不出窝,连朱夫人、赵夫人、钱夫人等人的邀请也推了。朱夫人几人没办法,只好自己亲自过来看她。

等看到将自己裹成一只熊盘在暖炕上的阿菀时,众位夫人都忍不住掩嘴笑起来。

阿菀倒是坦然,让丫鬟给她们上了茶点后,便道:“京城的天气可没有那么冷,而且我的身子骨素来比不得常人,还没法习惯这里的天气,不敢轻易出门。”

朱夫人体贴地说:“莫说你,其实我们也不习惯,每到冬天,能猫冬就猫冬。而且你不出门也好,省得不小心冻病了。”想起以前和阿菀聊天时,听说她小时候每到冬天就要大病一回,心里不禁有些担心。

赵夫人也挺担心的,在她眼里,阿菀是和自己一伙的,阿菀不仅能和她说茶论诗,而且还喜欢莳花弄草,是个天生就应该负责在家貌美如花的贵妇人,美貌才情皆有了,不是边境这些乡野村妇可比的。好不容易有了个伴,可不希望她病着了。

阿菀不知道大家暗里都在担心她生病,笑着招待了诸位夫人,等她们离开后,又继续猫着。

只是虽然能在炕上猫着,但生理问题仍是要解决的,这种时候,阿菀觉得简直是个酷刑,裤子一脱,屁股蛋都要被冻掉了一样,这天气比她想象中的要冷酷。

当初她来明水城时,便和公主娘约法三章,若是她的身子受不住,就要回京城。阿菀喜欢明水城那种自由的气息,这里没有太多的规矩,而且人们的交往也很简单直率,让她的精神越来越好,来到明水城后,还没有水土不服的事情发生,甚至连病也没生过一回。

阿菀觉得,这个冬天怎么着也得好好地熬过去。

大家都担心她受不住明水城的恶劣环境,却没想到她从夏天一直待到了冬天,还顽强地窝着。

卫烜回来后,见到她裹着一件狐皮褥子窝在暖炕上看书,火红色的狐皮衬得她的脸小小的、红红的,特别地可爱,让他心痒痒地想将她搂到怀里摆弄。

卫烜觉得明水城的冬天真是个好地方,比在京城还要好,因为晚上睡觉时,阿菀一刻都离不开他的身子,就差整个人都趴上来了,这种时候,她软软的娇娇的,由着他摆弄,最多只是抗议地咬他几口罢了,事后仍是顺了他。

“怎么样?”阿菀放下手中的书卷,“粮食都送过来了?”

这几天趁着没有战事,谢管事陆续让人将屯在义安的庄子里的粮食送了过来,明水城里的诸位官员都十分关心这事情,在谢管事送粮食过来时,都去了军营的粮仓那边守着。

“送完了。”卫烜坐在薰笼上将自己烘暖后,方脱鞋爬到炕上,掀开她的狐皮褥子钻进去,将她整个人都抱到怀里,让她坐到自己盘起的腿心处。

阿菀听后,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冬天的明水军,最关心的便是粮食,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力气战斗。像草原的那些部落,若非是冬天粮食短缺,饿得惨了,也不会选择在这种严寒天气持续不断地攻城,就为了抢些粮食回去过冬。

卫烜见她低头翻书,忍不住将那只柔软小巧的手执起来,放在唇边亲了下。

阿菀看了他一眼,觉得他好像又犯病了,忍不住往旁挪了下,却忘记了自己还坐在他腿上,这一动,屁股下面的某个原本软趴趴的东西瞬间精神抖擞起来。

阿菀满脸黑线,将他凑到她颈窝间舔.弄的脑袋推开,咬牙道:“忍着!”

“可是,难受…”

“也得忍着!”

“哦…”

不理会他委屈的声音,阿菀继续看书,看的是一本前朝所著的农书。

她前世的家境不错,又因为心脏病的原因,一辈子都没去过乡下,所知道的农事的常识都是缘自于身边的人口说及网上看的。这辈子也同样是个病秧子没怎么出过门,仍是继续通过农书和农民口中得知农事。为了建好几个庄子,并且让产出达到要求,阿菀自然是要仔细地研究一翻,省得作个睁眼瞎。

忍着的后果,便是晚上睡觉时,趁着阿菀趴到他身上取暖时,将她就地办了。

“出去…”阿菀哑着声音无力地道。

“不要!这里很暖…”

“…”

阿菀听出他声音里的未魇足之意,脑袋瞬间要炸了,实在是搞不懂,他怎么就这么能折腾,好像从来没有满足过似的。

“你要快点养壮点身子。”卫烜轻轻地噬咬着她的耳垂,边用蛊惑的声音说:“不然我总是不能尽兴…”

阿菀直接装死,不想理他。

进入冬天后的明水城的战事开始时十分激烈,想来草原狄族那边的粮食也产生了危机,让他们迫切地需要通过战争劫掠些资源回去。当听说明水城附近的几个村子被敌人的铁骑踏过,卫烜第一时间便带兵过去追击。

阿菀心里止不住的担心,却没办法阻止他的行为。

赵将军和朱城守知道后,都一副摇头叹息的模样,嘴里唠叨着真是年轻人啊之类的。

就在阿菀为卫烜担心时,京城里又来了消息。

太子妃孟妘于九月底生下了太子的嫡次子。

第184章

得知孟妘第二胎生下的是男孩后,阿菀终于放心了。

虽然她对生男生女不以为意,可奈何时代造就世人的观念,认为太子妃还是要多几个孩子才好。连生了两个儿子,孟妘这才算是站稳了脚,太子妃的地位也更巩固,连带着太子也让那些朝臣能更安心。

说话,阿菀只要想起连生儿子的多寡也是一种巩固地位的方式,就对此十分无语,也对那些连太子和太子妃要生几个孩子都要操心的大臣极度无语。可是仔细地想想,以这时代的医疗水平来说,又觉得这种说法其实也是有些道理的,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随着孟妘生下二儿子的消息传来,京城和阳城的信件也过来了,阿菀一一阅看后,脸上忍不住露浅浅的笑容。

一切如常。

父母在京中的生活一切如常,就是孟妡随着沈罄去了西北后,以她那种天生乐观的性格,也很快便适应了西北的生活,而且比起京城那种处处受束缚,西北广阔的天空、自由的天地,似乎更适合她。

当然,阿菀觉得,孟妡能如此快地适应西北的生活,还有沈罄在生活中对她的爱护。阿菀来到明水城后,便隔三岔五地收到来自阳城的信,信里无一例外都会提到沈罄这个人,虽然偶尔会用一种抱怨的方式来陈叙,可久而久之,便能在那字体言语之间,可以捕捉到沈罄为她所做的事情,一点一滴,汇成了生活的片段。

阿菀每每看得微笑,由衷地祝愿他们。

分别回了平安信后,阿菀便每天都站在门口张望等着卫烜归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明水城的气候恶劣,冷得几乎都握不住兵器,不管是大夏还是狄族,都会有默契地休战,给彼此一个休生养息的时间,不会发生大型的战事,不过小股骑兵的搔扰之事却不少。这也是因为冬天粮食短缺,每年都有一些饿得不行的草原部族会偷偷地南下劫掠,他们偷偷摸进村子里,抢了东西杀了人就走,行事野蛮而血腥。

卫烜此时去追击的便是那一小股进村劫掠的草原骑兵。

阿菀有些担心卫烜年轻气盛,会不会直接追到草原深处,到时候孤军深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危险,心里真是担心得不行。

而卫烜这一去,整整半个月才回来。

阿菀担心得不行,当得知他回城的消息时,也不像往日那般盘着暖炕窝着了,而是披上了厚厚的斗蓬,将斗蓬的兜帽拉起,怀里抱着个掐丝珐琅的手炉,便到垂花门去张望。

天空阴阴沉沉的,原本昨天好不容易暂停的雪又开始下了,下得稀稀拉拉的,路云忙打了伞为她遮雪。

一阵寒风吹来,阿菀缩了缩脑袋,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忘记了弄手套和口罩这种过冬必备的东西了。这时代的人还没有用手套的习惯,口罩这种东西也没概念,这种酷寒之地,最多只是将围脖拉高遮一下脸面罢了。

风雪中,终于见到走来的人。

他披着一件黑色的貂皮斗蓬,斗蓬下摆很长,大步走来时,斗蓬在半空中荡起一个漂亮的弧度,十分有张力。

他大步走来,然后掀开了自己身上的斗蓬,将她裹进怀里。

阿菀仰脸看他,看不清他的脸,他半张脸被一件羊毛织成的围脖遮住了,唯有那双眼睛炯亮有神,又溢满了焦急心切,探手将她往怀里一抱,便大步往屋子里走去。

阿菀乖巧地依在他怀里,整颗心都落了下来。

想起她为他提心吊胆了半个月,阿菀也决定让他体会一下那种担心。

所以,等回到温暖的房里后,阿菀便往温暖的炕上窝,没理会他。

“你做什么在门口淋雪?”卫烜又气又怒,用热水将自己的手泡得暖和后,便探进那条狐皮褥子里摸她的手脚,发现冷得碜人,赶紧让丫鬟去拿汤婆子过来给她暖身子。

“我高兴!”阿菀青着脸说。

卫烜瞬间被她睹得无话可说。

在风雪站了十几分钟,阿菀的脸被冻得有些发青,唇色也深了一些,好一会儿才缓和过来。整个人被烘得暖乎乎的,不禁有些昏昏欲睡。她打了个哈欠,将自己又往狐皮褥子里缩进去,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等卫烜去净房洗漱干净,穿着一件宽松的宝蓝色直裰走出来时,便见她已经缩在炕上睡着了,不禁哑然失笑。

想了想,他叫来路云,询问了自己不在府里的事情后,便对她道:“我和世子妃要先歇一会儿,今儿晚些再用膳。”

路云应了一声,便带着青雅等几个丫鬟退离内室,将门掩上。

等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时,卫烜便掀了褥子,温暖的大手沿着缩在狐皮褥子里的人的脚裸往上摸索,就怕先前那么点时间将她冻伤了。

阿菀睡得并不实,发现他的意图后,直接一脚踹去,脚丫子被他飞快地抓在手里。

“放开!”

卫烜凑过去亲了下她的唇,温声道:“没事,你继续睡。”

“…”

被他摆弄成这种羞耻的姿势,让她怎么睡?摔!

卫烜强势地将她身上都探查了一遍,见她身上没有一丁点的擦伤冻伤什么的,肌肤细腻柔滑,满手软香,才依依不舍地帮她将衣服穿起来,然后将她搂到怀里,满足地叹了口气。

阿菀被他弄得没了睡意,翻身将他推倒在炕上,也去扒他的衣服。

卫烜双眼亮晶晶地看着她,自动仰躺着,一副“任君采撷”的模样。

阿菀:“…”

阿菀也将他检查了一遍,发现他的手被冻伤了,顿时脸色有些沉,便滑下炕头去取了护肤的雪霜膏给他涂手上的冻伤处。这是孟妘特地让太医院的太医们为她制的,就怕明水城冬天的严寒天气冻伤了她的皮肤,秋天时候早早地让人送过来了。

阿菀自己用不了那么多,还特地送了一些给朱夫人和赵夫人,这雪霜膏自有一股淡淡的花香,也不知道是不是掺了什么花的精油进去,闻着很舒服,朱夫人她们都喜欢得紧。这东西主要是保护皮肤的,卫烜自然也用得。

“没事,过几天就好了。”卫烜并不在意,虽然他出行时也带了药,可是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多少仍是有些冻伤。

给他擦好了手后,阿菀看了看天色,便让人传膳。

天气冷,吃火锅是最好的。

丫鬟们摆上了烧好的炉子,炉子里烧的是银霜炭,上面架着一口锅,锅里是用熬煮得浓浓的骨头汤作汤底,羊肉、鱼肉、鸡肉、鸭肉等都切得薄薄的一片,涮一下就能熟了。还有很多素菜,木耳、香菇、冻豆腐、小白菜、萝卜片、粉丝、酸菜等等,光是涮火锅的配菜就多近二十余种。

夫妻俩边吃边聊天,聊的是卫烜这次追击敌人的事情。

“…其实走得也不远,就在明水城附近几个村镇,怕有什么漏网之鱼,所以我带着人多兜了几圈,没什么事情的。幸好当时在那里多留了段日子,才能将那股折返回来的骑兵一举歼灭了。那些蛮子有时候最是狡猾,他们居无定所,会躲在暗地里等巡逻的士兵走后,再卷土重来,必须要将他们全部解决了才行,不然若是漏了一个,无异于放虎归山…”

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阿菀仍是听得心惊肉跳,只是抬头看到他平静从容的脸色,眉宇间甚至带着几分平日难得见到的神彩,阿菀最终没有说什么。

等吃完晚饭后,夫妻俩到暖房去看那些养植在室内的花时,边散步边商量着明年春天安置那些将被送返回乡的伤兵残兵的事情。

“我让钱校尉列出那些不愿意返乡的人,到了春天时,就让人将他们带去庄子里,你意下如何?”卫烜询问道。

“为什么要等到春天?”阿菀忍不住问道:“那这个冬天,他们要如何过?”

卫烜笑道,“他们是为大夏而战,朝廷自不会亏待他们,只是吃住方面没有其他将士的好。”

所以,不管有没有条件,都要先紧着那些需要守城和上战场的将士。

阿菀沉默了下,便道:“我已经让谢管事在庄子里建了一些房,不过因为人手有限,所以建得不多,等天气暖后,再加紧时间多建一些,以后若是他们在这里定居,也可以让他们将家人迁过来。”

说着,阿菀若有所悟,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在搞北部大开发一样,将南边那些无地的百姓往北边迁移过来,也能缓解一些京城以南的人口和土地的压力。或许,等以后北边的人渐渐多起来后,这一代变得繁华,指不定真的会有百姓选择在这里定居,因为这地方容易拥有土地。

只是,战争是个问题。

胡思乱想中,突然被人一把抱住,然后将她举了起来,让她惊得低喘一声,赶紧搂住他的肩膀。

卫烜抬头看着坐在自己臂弯里的少女,对上她那双总是能包容一切的温润的墨眸,忍不住吻了上去。

卫烜回来的第二日,阿菀便将青雅等几个丫鬟都叫过来,一起研究口罩和手套这些东西,主要注意的便是在保暖和方便的设计上。阿菀知道那位闲不住的世子爷是不可能乖乖地待在城里的,怕他每次出城都要冻伤手,阿菀自然要给他做出保暖的手套来。

手套容易做,只是在里面塞什么东西保暖最好,为此阿菀用棉花、羊毛、鸭绒都做了实验,最后决定用羊毛和鹅毛填充的手套都做一些。

当收到阿菀亲自做的用鸭绒填充的皮手套时,卫烜自然又被阿菀感动到了。

这位世子爷表达感动的方式,依然是在床上努力地折腾她,虽然也有他百般讨好,可是阿菀觉得他分明是找借口满足自己,她反而更累了!摔!她宁愿不要他这般感动。

阿菀猜得不错,有一便有二,虽然天气冷,但卫烜每隔几日依然会带着亲卫出城去巡逻,好几次得知草原骑兵潜进大夏村子时,也是第一个冲过去追击劫杀。为此,这位世子爷在明水城百姓的心目中的形象是十分高大上的,完全没有像京城里那种只将他当成混世魔王的情景。

日子就在这种小打小闹中过去,很快便迎来了新年。

因是在明水城,所以今年的除夕夜,只有夫妻二人,这也是阿菀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远离父母家人,不由得十分思念。

卫烜却十分高兴生活里只有两个人,也不像在京城那样,每个除夕都要进宫与宴,面对一堆讨厌的人却又碍着文德帝在不能弄死弄残,简直是伤眼伤肝伤肺。以他的性格,他巴不得全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阿菀的生活里只有自己,眼里只看得到他才好。

可是,发现阿菀若是情绪不高,卫烜又揪心起来,早早地就让管家派人从渭城那里买了各种烟花回来,打算在除夕夜时放烟花让阿菀开心一下。只是阿菀看到那些漂亮的烟花,想起了自己庄子里研究的那些东西,还没有太大的进展,不禁又有些郁闷。

明明她记得配方,可是碍于时代的发展,却难以找到材料,有个毛用啊?

卫烜见她闷闷不乐的,不由得有些急,还以为她因为远离家人之故无法展颜,只得找了其他的事情和她磨叽用以转移她的注意力。

等守岁结束后,卫烜便拉着她回房,热情如火地将她往床上拉。

阿菀对他的举动十分无语,觉得这位世子爷分明是饱暖思那啥欲,心里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这几天正好是危险期,不知道最近这般频繁地折腾,会不会怀上。

不过,想到都同房一年多了,也没有怀上,莫不是她是难受孕的体质?就像她娘亲一样。

卫烜将自己埋在她温暖的体内,吮吻着她汗湿的脸,沙哑低醇的声音说道:“等春天时,城外的草木都抽芽了,我带你去打猎。”

阿菀有些失神,眨了下泛着雾气的眼睛,见他努力地讨好自己,忍不住朝他笑了下,双手攀住他的肩膀…

第185章

当恼人的大姨妈如期而来时,阿菀的心情有些复杂。

过了年,她和卫烜都十八岁了,放在现代,也不过是个大学生的年龄,甚至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个青少年。可是在这里,却是个已经成家立业的大人了,要承担起养家糊口、保家卫国、延续后代等等责任。

可以说,现在的生活是她以前所未曾想到的,这样的经历,也足以让人的心理年龄迅速地成熟起来。

只是,在她看来,他们还是太年轻了,说的是身体上的年轻。经历让他们的心理年龄能提前成熟,可是身体却只是十八岁,还在发育中。虽然这世界的十八岁的人已经有足够的担当,可是阿菀仍是觉得这种时候当父母还是太小了,心里总想着等到二十岁生孩子也不迟。

她原本是这么想的,可是近来亲朋好友的来信中,不免涉及到了关于孩子的问题,会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好消息。毕竟他们成亲已经三个年头了,十八岁在人们看来并不算小了,是该到生养后代的年龄了,卫烜是瑞王世子,没人不会觉得他们不需要孩子。

阿菀心里有些纠结,她自从嫁给卫烜起,也有了心理准备,从来不认为自己可以不生,虽然也担心两人血缘太近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看多了身边表兄妹亲上加亲的例子,又觉得不会这么倒霉。

除了这些外,她还有担心自己是不是像公主娘那样不易受孕的体质,要担心能不能怀得上。而最近的房事太频繁,她总觉得自己可能会怀上,可谁知却没有怀,让她的心情实在是复杂。

纠结到最后,阿菀打算顺其自然。若是有了孩子,就生下来,若是没有,也不强求。

这么一想,她便淡定了。

青雅端来了煮好的姜糖水,伺候阿菀喝下后,目光里不禁有些失望。

不仅她失望,几个青也一样失望,暗地里不免嘀咕起来,心里也跟着京城里的人一样急。

阿菀当作没发现,她也知道青雅她们的心思,却不选择说什么。

青雅她们虽然觉得主子们感情深厚笃定,可是也有着这时代固有的想法,认为夫妻间间怀孕生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特别是卫烜是瑞王世子,对子嗣犹其要看重,担心太后和瑞王妃等人会不会因为阿菀一直没有生养而有什么意见,到时候疼爱卫烜的太后直接送个人过来怎么办?

丫鬟们捉急不已,甚至恨不得直接去找郁大夫或白太医帮阿菀看看是不是需要调理一下身子,省得总是没有消息。

郁大夫和白太医跟着阿菀来到明水城后,每到有战事的时候,都要被卫烜征用到军营里帮着军医处理伤患,若是平时无战事,便会住在卫府特地提供给他们住的院子里,方便他们定时过来给阿菀请平安脉。

而郁大夫和白太医这两人中,因为郁大夫被卫烜提溜进王府时的对外说法是擅长治不孕不育的症状,所以丫鬟们特别喜欢往他那里跑询问他一些关于妇人的小毛病,久而久之,郁大夫莫名地成为了妇女之友,特别地受王府里的丫鬟婆子们欢迎。

郁大夫见世子妃身边伺候的大丫鬟青萍偷偷摸摸地来寻自己,隐晦地询问世子妃的身子情况,初时还有些不解,不过在那小丫鬟面红耳赤地解释中,终于明白了。

郁大夫是个面容英俊的青年,看起来二十出头,神色总是温温和和的,让人很容易产生好感。只是,也仅如此了,因为每当他一埋头研究起药来,简直就是个研究狂魔,谁也不敢来打扰他,不然他直接一把药粉洒过来将人毒得动弹不得。

显然,对于治疗不孕不育症,这位郁大夫更偏好研究一些偏方里的药物,只是大家都不太确定。

私底下,王府里的人都嘀咕过这位郁大夫,觉得他明明擅长治不孕不育症,怎地跑去研究一些乱七八糟的药物,真是暴殄天物之类的。反而是阿菀知道后,不禁怀疑起郁大夫所谓的能治不孕不能症其实并不详实,只是没人去证实罢了。

“青萍姑娘也懂些医理,应该知道世子妃这几年一直在调理身子,虽然身子骨看起来比平常的姑娘弱了一些,却已是无碍的。”郁大夫温和地说道,“世子妃自从来明水城后,能适应良好,也是这个原因。”

青萍知道他说得不错,只是她身为女子,所懂的医理却只是治些女人小毛病和食物营养搭配之类的东西,其他的涉猎太少。听后更郁闷了,既然她们家郡主的身子调理得不错了,怎么肚子却一直没个动静?这也是她纳闷的地方,明明她询问过青雅她们,知道世子和世子妃行房时并没有避开日期的。

等听到青萍再暗示地问为什么世子妃肚子没消息时,郁大夫沉默了下,慢吞吞地道:“青萍姑娘亲自过来,那世子妃的意思是,希望能有个好消息么?”

“这是自然了。”青萍用一种天经地义的语气回答,哪有成亲的姑娘不希望自己能怀上丈夫孩子的?

郁大夫点头,表示他明白了。

青萍不禁有些糊涂,他到底明白什么?

等青萍从郁大夫这儿回到正院后,青雅和青环、青霜三人拉到了她们的屋子里,询问她去郁大夫那儿问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