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的脸色瞬间沉下来,“我们得有几十年没见。”

“三十七年八个月没见面。”静思师太轻言细语。

“你倒是记得清楚。”

“无一日敢忘。毕竟是陛下亲自下旨,将贫尼送到感业寺出家。”

天子怒斥,“你记恨朕,所以安排人在后宫兴风作浪,妄图颠覆大周江山。你该死!”

静思师太低头一笑,“如果贫尼有心颠覆大周江山,陛下早在登基之前,就已经死在了宫里。”

“你什么意思?”天子颤声问道。

静思师太神色平静地说道:“当年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可不止陛下一人。可以说,陛下在诸多皇子中并不是最出众的那一个,实力也不是最强劲的那一个。为何最终登基称帝的人会是你?

陛下真的以为你是靠自己的本事夺得帝位吗?哈哈,真是天真!”

“放肆!朕不是靠自己夺得帝位,莫非是靠你吗?”

静思师太竟然点头了,“贫尼的确帮助了陛下,奈何陛下并不知情。”

天子神色扭曲。

他的猜测被印证了,当年他能顺利登基称帝,果然离不开这个女人吗?

他堂堂天子,手握生杀大权,岂会靠一个女人。

“你休得胡言乱语。”

静思师太轻蔑一笑,“当年那些人是怎么死的,要贫尼一一告诉陛下吗?”

天子捂着胸口,“你凭什么说你帮了朕?你有什么理由帮朕?朕是皇子,朕继位天经地义。”

静思师太含笑说道:“陛下不用着急,你的疑问贫尼都会替你一一解答。你很疑惑,贫尼为何帮你。因为当年你是诸位皇子中,实力最弱小,也是性子最扭曲的一个。你若继位,定会掀起一场场腥风血雨,无数人头落地。这就是帮你的理由。”

“荒谬!”天子矢口否认,“你这是对朕的污蔑。苏贵妃,朕当年没杀你,不代表现在不杀你。”

静思师太神情恬淡,“陛下要杀贫尼,随时都可以。贫尼说的话,陛下不相信,也无所谓。陛下登基称帝三十几年,贫尼都一一看在眼里。你果然是性子最扭曲的那个人,多少人因你而死。真是令人兴奋。”

她低头一笑,笑得十分欢喜。似乎人头落地,是一件很值得称颂的事情。

都是一群变态。

第474章 着火啦(二十二更)

“你是在借朕的手杀人?”

天子惊疑不定。

静思师太点点头,大方承认,“是啊!陛下到现在才想明白吗?”

“你借朕的手,杀了谁?”天子厉声质问。

静思师太轻声说道,“你的兄弟,后宫女人,文武大臣,很多很多。”

“为什么?为什么非要借朕的手杀他们?”

“没有为什么,因为想杀就杀。而且他们都是因陛下而死,陛下要怪,就怪你自己心中杀心太重,不曾有过仁慈之心。”

天子死死地抓着椅子扶手,“你,你这个贱人!”

静思师太笑了笑,“我若是贱人,陛下又是什么?你我二人,狼狈为奸,谁也不比谁高贵。”

陈大昌和诸位内侍齐齐底下头。

这种情况怎么叫他们给赶上了。

听了这么多不该听的内情,会不会被杀人灭口。

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让天子遗忘他们的存在。

天子气急攻心,比薛贵妃逼宫造反还要让他愤怒。

一次,两次。

女人们的野心,简直令人恐惧。

天子双目赤红,只想大开杀戒。

关键时刻,他压住了自己的怒火。

“据朕所知,这个拐子组织,存在了有上百年的历史。你怎么会成为他们的头领?”

静思师太笑了笑,“我是被上任头领养大的,他死后,我就继承了他的遗志。几十年下来,我做得可好。”

“你会被千刀万剐。”天子咬牙切齿。

静思师太哈哈一笑,“陛下已经中风偏瘫,脾气却依旧这么暴躁。”

天子怒声问道:“李德妃是你的人?江淑仪又是怎么回事?”

静思师太抿唇一笑,“她们只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方。赶巧了,就利用一波。陛下艳福不浅,这么大年龄,还有貌美如花的宠妃伺候在身边。”

天子呼吸粗重,似乎下一刻就会昏倒。

“她们怀的到底是谁的孩子?”

静思师太似笑非笑地看着天子,“自然是皇室血脉。”

天子怔愣,“你没骗朕?”

静思师太说道:“事到如今,我何必欺瞒陛下。”

天子半信半疑。

静思师太问道:“陛下还有什么想问的?”

“有多少人知道你的身份?”

静思师太笑了笑,“世人皆知我是静思师太。”

这是不配合吗?

天子怒道:“朕会将你千刀万剐,会将所有拐子连根拔起。绝不会给你们死灰复燃的机会。”

静思师太笑了起来,“希望陛下能说到做到。”

“走水啦!失火啦!”

佛堂外,远远传来走水的喊声。

“陛下,赶紧离开这里。此处危险。”

天子死死地盯着静思师太。

静思师太一脸平静,目光温和。

佛堂大门从外面打开,韦忠跑了进来,“陛下,微臣护您离开此地。”

天子伸出手,指着静思师太,“杀了她。”

留着她夜长梦多,唯有亲自杀了她,天子不安的心才能真正安定下来。

韦忠二话没说,拔出腰刀就朝静思师太砍去。

静思师太凭空自燃,整个人置身于火焰中。

火焰温度之高,已经闻到了肉被烧焦的味道。

而她,还在笑。

天子大吼一声,“你到底是谁?你到底使了什么妖法?你的党羽在哪里?”

天子往前一扑,幸亏陈大昌眼疾手快,拉住了天子。

静思师太于火焰中,张嘴说话,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天子双眼都没眨一下,就盯着她的嘴唇,分辨她到底在说什么。

火焰冲天而起,彻底吞噬了静思师太地身体。火势开始蔓延,内侍们强行将天子带出佛堂。

感业寺毁了,被烧得一干二净,什么都没留下。

韦忠请罪。

堂堂金吾卫,事先竟然没发现感业寺存放了数量不少的易燃物。这是典型的失职。

天子还沉浸在火焰冲天而起的那一瞬间,没有理会韦忠。

从感业寺回到皇宫,天子许久不曾说话,将陈大昌等人急得不行,生怕天子有个万一。

一直到夜深人静,天子终于开口。

“她最后到底说了什么?”

陈大昌先是一喜,接着又是一忧。

“陛下千万保重身体。朝堂上可离不开您啊。”

天子冷冷一笑,“朕如今半死不活,朝臣们巴不得朕赶紧退位让贤。”

天子幽幽一叹,“她到底说了什么?”

“老奴愚钝,老奴猜不出。”

正因为猜不出,所以才会烧心烧肺的难受。

天子为了揣度静思师太最后到底说了什么,整日茶饭不思,有走火入魔的倾向。

连带着身体也跟着垮了下来。

太医们聚在兴庆宫,劝解天子保重身体,不可忧思过甚。

天子病重到无法起床,整日躺在床上,十分痛苦。

他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惦记着后事,便不再琢磨静思师太最后到底说了什么。

如此一来,精神反而好了起来。

趁着精神还好,天子着急群臣,决定立储君。

群臣兴奋,激动,又有些忐忑。

天子要立谁为储君?

不光是群臣兴奋,皇子们也跟着紧张起来。

父皇终于做了决定吗?

兄弟当中,谁有资格荣登大宝?

宁王没出府,他在碧玺阁内焦躁难安。

“老头子事先一点风声都不露,结果突然宣布要立皇储,他是耍着人玩吗?”

“王爷莫急,迟早会有消息的。”内侍常恩劝解道。

宁王哼哼两声,“本王倒是想做出高人风范,不急不躁。可是不能不着急啊。这么大的事情,本王能不在意吗?”

“要不叫几个歌姬过来唱曲,王爷放松放松。”

“免了!本王现在没心思听个经济唱曲。派人去宫门口盯着,有了消息,即刻禀报。”

兴庆宫内,朝臣们齐聚一堂。

他们都盯着天子手中的笔,不知天子会点哪位皇子的名字。

天子左手执笔,手指在颤抖。

此刻,真的要将皇位交出去吗?

不甘心啊!

更不甘心的是,到现在,他还没有参透静思师太于火焰中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中书令大人轻声提醒。

天子回过神来,将手中的笔直接丢了。

这是什么意思?

天子是要反悔吗?

“陛下不如口述,臣等拟定旨意,请陛下过目。”

天子叹了一声,召来太医。

“朕还有多少日子可活?”

太医跪在地上,很想死。

天子说道:“无妨,尽管说来。朕要做到心中有数。不可欺瞒。”

太医顶着巨大的压力,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陛下若是谨遵医嘱,好生调养,至少还有半载。”

“只有半载吗?如果朕不好生调养,是不是连三个月都没有?”

太医不敢说话,沉默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天子嗯了一声,挥挥手,“退下吧。”

太医如蒙大赦,赶紧退出去。

朝臣们当即请旨,“请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尽早立下储君。”

天子闭着眼睛,没有搭理这些朝臣。

朝臣们想死。

他们七嘴八舌,各种劝解,可是天子却不为所动。

朝臣们愤怒了,天子又想故技重施,继续拖延吗?

都到了这个时候,拖延下去,有何意义?难道还要来一次宫变造反才肯立下皇储吗?

朝臣们说话越来越直接,就差没指着天子的鼻子骂昏君。

足足一个时辰,朝臣们足足说了一个时辰,天子才施舍地睁开眼睛。

“你们的意见,朕都知道了。朕今日就立下皇储。李侍中留下,其他人退出去。”

“陛下,这不合规矩。至少要有三位大臣在场才行。”

天子眯了眯眼睛,“李侍中,柱国公两位留下,其余人等退下。”

“陛下…”

“休要再说,不要逼着朕改变主意。”

天子实在是太任性了。

堂堂天子,怎么能如此任性。这是拿江山社稷开玩笑啊。

朝臣们不甘心地退出寝宫。

尤其是中书令大人,尚书令大人,还有孙家族长,心情犹如吃了三斤黄连那么苦。

立传位诏书,向来都是历代孙家族长的荣耀。

这一次,荣耀被剥夺。

孙家族长老泪纵横。

他估摸着,是因为太妃孙氏的原因,孙氏一族被天子迁怒。所以天子不肯再让孙家人书写传位诏书。

多少代人的荣耀,竟然会断送在他的手中。

孙家族长悲从中来。

心头对太妃孙氏极为埋怨。

都是孽债啊!

中书令大人和尚书令大人,不忿李侍中越过他们二人,更得陛下宠幸。

更要命的是,李侍中才四十几岁,正当壮年。还有几十年的仕途。

而他们二人,都已经是六十出头的老人。

年龄上,李侍中就赢了他们。

“不甘心!”尚书令大人嚷嚷道。

不甘心如此荣耀,被李侍中夺走。

“姓李的何德何能,竟然能得到陛下如此信任。简直没有天理。”

“别忘了,李侍中是由睿真崔皇后提拔上来的。”

“真是不可思议。”

皇后娘娘的人,竟然也能得到天子重用。李侍中是头一份。

“睿真崔皇后和仁宣太子死后,李侍中就和楚王府断了关系。他也不怕被世人唾骂。”

“世人唾骂,哪里比得上自家前程重要。”

第475章 立宁王为储君

寝宫内,李侍中右手执笔,面色沉稳,只等天子说出储君名字,就开始书写传位诏书。

此刻,他内心毫无波动。

因为最激动的时刻早已经过去。

这一刻,他只想发挥最佳状态,书写最华丽的传位诏书。在人生履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柱国公伺候在天子身边,“陛下打算立哪位皇子为储君?”

天子眼神浑浊,“朕的儿子里面,有人配做储君吗?”

柱国公说道:“他们是皇子,就有资格做储君。”

“只因为是皇子,就可以做储君,真是便宜了他们。”

柱国公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话。

天子是有多仇恨自己的儿子啊。

天子说道:“一个个全都是不肖子孙,狼子野心,不配为君。可是因为他们是皇子,他们就得能继承皇位。朕也只能将皇位传给他们。真让人不甘心。”

柱国公迟疑了一下,“陛下息怒!皇子们其实都是好的,只是偶尔犯错,好好教导就成。”

天子冷哼一声,“朕只恨没有早点宰了他们,如今让他们给朕添堵。”

柱国公哭笑不得。

天子是在抱怨,也是在发泄。

天子并不乐意将皇位让出来。

如今,当天子不得不立下储君的时候,他的情绪暴躁到了极点。

在天子眼中,储君就是仇人,专门抢夺他的一切。

他所拥有的一切的,都将被储君继承。

真不甘心。

一个不甘心的天子,自然要将人折腾得人仰马翻。

天子赌气说道:“朕不想立储君。”

“陛下不要开玩笑。诸位朝臣都还在外面等候着,陛下这个时候改变主意,大家又该闹起来。”

柱国公就跟哄小孩子似的,哄着天子。

天子双目赤红,“朕将失去一切,难道还不许朕任性一回。”

“陛下已经任性了一回,后果有多严重,不用微臣提醒陛下也该知道。陛下不能再任性第二回,大周江山社稷经不起一而再地糟蹋。人心也经不起一而再的动荡。微臣恳请陛下,今日务必立下传位诏书。”

柱国公不肯放任天子任性胡为。

天子目光如刀,刺向柱国公面门。

柱国公无所畏惧,直面天子的怒火。

“好,好得很!”天子咬牙切齿,“朕这就立下传位诏书。朕要立宁亲王刘晃为储君。”

果然是宁王。

诸多皇子里面,矮个里面拔高个,也就宁王适合做储君。

柱国公躬身一拜,“微臣替万千百姓叩谢陛下。”

天子红了眼眶,“朕将一切都交了出去,朕成了孤家寡人,一无所有。朕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柱国公给李侍中使眼色,叫李侍中书写传位诏书,不用理会天子的牢骚。

李侍中点点头,执笔书写。

柱国公开始安抚天子,“这是皇位传承,不是掠夺。如同先帝将皇位传给陛下一样。陛下何必钻牛角尖。”

天子冷哼一声,“你是事不关己,自然可以说得如此轻松。问问历代帝王,当他们立下储君那一刻的心情,是如释重负,还是心中悲戚?朕此刻十分悲凉,朕努力了几十年所攒下的一切,都将留给不孝子,真是令人很恼火。”

“宁王虽非大才,却也堪为储君。陛下应该对宁王多一点信心。”

天子冷冷一笑,“宁王不孝,朕说错了吗?”

柱国公面无表情地说道:“储君不能不孝。他既然为储君,定是孝顺的。”

天子心塞,遭受到了十万点的伤害。

储君是他立下的,这枚苦果,只能他自己吞服。

“立下储君一事,可以昭告天下。但是立宁王为储君一事,希望你们二位保密,先不要声张。”

柱国公皱眉,“陛下的意思是密诏?”

天子点头。

柱国公当即反对,“不妥。人心惶惶之际,不能留密诏,恐引起变乱。既然立了宁王为储君,就该昭告天下,以此稳定人心。”

天子恼怒,“朕的话,你也不听吗?”

“臣是在为大周的江山社稷着想。而且储君也需要时间,为日后处理朝政做准备。立密诏,不利于储君接管朝政。”

柱国公理直气壮地反驳,绝不容许天子任性胡为。

“诏书书写完毕,请陛下过目。”李侍中放下手中毛笔,对这份传位诏书,十分满意。

他来到床前,展开诏书,方便天子过目。

天子瞪大了眼睛,逐字逐句将诏书看完,然后“嗯”了一声。

遣词用句极好,精炼却不失华丽。

果然比孙家那个老东西更适合书写传位诏书。

天子点点头,“用印吧。”

陈大昌得令,捧来天子印玺,以及传国玉玺,在传位诏书上盖上印章。

从此刻开始,宁王就是法礼上的储君。

除非天子再下一道废储君的诏书,否则无人能够撼动宁王的地位。

陈大昌心中感慨,那么多人争夺皇位,却没想到宁王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当初,宁王夺嫡的条件并不突出,母族也不如薛家给力。

其实赵王的实力是很强的。

只可惜,他非得作死,搞什么逼宫造反。结果把自己给搞死了。

当然赵王现在还没死,不过离着死已经不远了。

将传位诏书收起来,放在匣子里,安放在天子的枕头边。

天子哼哼两声,十分嫌弃。

储君已立,就算贵为天子,也不能想废储君就能废掉。朝臣的意见还是要尊重的。

故此,天子才会如此嫌弃。

宁王从此刻开始,荣升天子最讨厌的人,没有之一。

柱国公说道:“臣这就昭告天下,安定人心。”

“不能密诏?”天子眯着眼睛问道。

柱国公摇头,“不能密诏,也没必要密诏。陛下现在不能理事,朝堂政务繁多,正好让宁王出面学着监国,处理朝政。”

天子怒目而视,“你们就如此迫不及待让储君取代朕的位置,改明儿是不是直接一杯毒药毒死朕。”

柱国公偷偷翻了个白眼,说道:“陛下多虑了。陛下好好调养身体,不要胡思乱想,没有毒酒,没人会毒死陛下。大家都盼着陛下长命百岁。

宫里修缮三大殿,银钱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户部也在闹饥荒。这个时候可没钱给陛下办后事。”

“你,你这个贼子。”天子怒骂柱国公。

柱国公面目清淡,一本正经地说道:“微臣只是实话实说。没人希望陛下这个时候出现意外。陛下服用汤药,可比操办后事便宜多了。

而且宫中一应开销,大部分都由少府承担。陛下的后事,却要户部出钱,户部堂官怕是要哭死在金銮殿上。”

这些话,放在平日里说,可谓是大逆不道。什么死不死,后事不后事的,简直是胆大包天。

然而现在说出来,却再正常不过。

天子哼哼两声,表示不满,脸上神色却平静下来,心情竟然转怒为喜。

天子同柱国公说道:“朕不和你一般计较。你叫户部准备银钱,朕的后事一定要大肆操办。”

柱国公垂下眼眸,“陛下应该克制勤俭,怎能要求朝堂大肆操办后事。”

稍微节俭一点,天子的丧事都需要二三十万两。

大肆操办丧事,没有五六十万两白银,不可能办得下来。

五六十万两,能解决多少事情啊。

天子生前享受了天下富贵,死后还要折腾,真是讨厌得很。

干脆再多活两年,让户部多攒点钱。

天子哼了一声,“朕快要死了,朕就是要大肆操办后事。此事没得商量,除非留下密诏。”

柱国公一脸无奈,“罢了,罢了,此事就依着陛下。陛下的后事,一定大肆操办。若是户部没钱,就找少府借贷。”

天子皱眉,“少府也没钱。”

柱国公不留情面地拆穿天子的谎言,“如果少府都没钱,天下就全都是穷光蛋,无人敢说自己有钱。陛下,金银财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何必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