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山河书院名声臭大街,报考的学子会大量减少。各地书院将迎来一波优质生源。

然而现实狠狠打了众人一巴掌。

万万想不到,会有如此多的学子,不怕背负骂名,毅然决然报考山河书院。

“一群追逐名利的小人,妄称读书人。”

国子监祭酒痛心疾首。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国子监主薄摇头叹息,惊讶这些学子竟然如此市侩。

“这种人,就不应该参加科举。一旦做了官,定会为祸地方百姓。”

“大人说的是。可是山河书院是诏夫人办的,我等能有什么办法?”

“上书,弹劾诏夫人!不为朝廷选材,尽养一群小人,山河书院就该彻底关闭。”

“这些年,诏夫人没少被人弹劾,然而毫无用处。而且,你我力量太过微小。”

“那就寻找志同道合之辈,一起上书弹劾诏夫人。老夫不信,朝堂臣工就能眼睁睁看着山河书院继续误人子弟。”

读书人自有骨气。

说弹劾,就一定弹劾。

至于串联,更是轻车熟路。

什么同乡,同年,同窗,老师,皆在串联名单里面。

更夸张的是,有人竟然串联到顾大人这里。

希望顾大人也能上书弹劾诏夫人顾玖。

顾大人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混蛋,糊涂!诏夫人姓什么?你告诉本官诏夫人到底姓什么?”

“姓姓姓顾!”

“本官也姓顾,你叫本官弹劾自己的亲闺女,安的什么心。”

“顾大人此言差矣。此刻正需要顾大人大义灭亲,彰显浩然正气,叫奸邪小人无所遁形。”

顾大人:“…”

他是有读书人的臭毛病,可是他和那些追名逐利报考山河书院的家伙没区别啊。

不损害他的利益的前提下,他乐意做个顺水人情,跟着大家一起吆喝。

可是这回弹劾诏夫人,已经触动了他的利益。

顾大人义正言辞地说道:“本官虽然不及诸位大才,然而本官却懂得何为舔犊之情。本官不曾灭绝人性,这等大义灭亲之事,休要找本官。谁敢以此为借口弹劾本官,本官一定和他不死不休。不信的话,那就试试看。”

众人:“…”

罢了,少一个顾大人,于大局没有影响。

众人略过顾大人,继续串联其他人。

干脆告假,叫人备马车,出城找顾玖。

他找不到顾玖的别院地址,又不肯上去县衙问顾喻,于是干脆跑到文青书局。

“本官乃太常寺少卿,诏夫人的父亲。有要紧事情找她。你们赶紧派个人通知她过来。”

书局掌柜:“…”

稀奇天天有,今天特别稀奇。

诏夫人的父亲不上山,竟然跑书局来了?

书局掌柜将顾大人请进后院,之后请示了邓存礼,得到同意,才派人上山。

书局掌柜嘀咕了一句,“这位顾大人也真是奇怪,为何不去县衙,偏来书院?”

邓存礼了然一笑,“顾喻顾县令,过去在顾大人手下跑腿打杂。顾大人那么要面子的人,自然抹不开面子去见顾县令。”

曾经的跑腿小弟,族中堂侄,如今做了赫赫有名的新民县实权县令。

官职不大,利益却牵涉甚大。比什么四品三品大员,还要引人关注。甚至在陛下那里,都挂了号。

跑腿小弟越混越好,自己却越混越差劲。

顾大人那么爱面子的一个人,哪里好意思去见顾喻,抹不开脸面啊。

书局就很好。

地方文雅,又可以摆官老爷的谱。

就没有比书局更适合见面的地方。

顾玖得知消息,还愣了一下。

“父亲竟然跑到新民县,要求见我?”

不怪她如此诧异。

顾大人有个臭毛病,从不肯主动去出嫁闺女的婆家做客。

就算是下了帖子,也是推三阻四。

想当初,顾玥嫁到海西伯府,顾大人愣是没登过海西伯府的大门。

唯一一次登门拜访,还是替户部催收欠债。

至于王府,顾大人也没去过几回。

其中两回,同样是为了户部催收欠债。

至于什么别院,田庄,别说踏足,连地址都懒得知道。

不得不说,顾大人在某些方面,真的特别有原则。

诧异过来,顾玖叫人备马车。

顾大人懒得来一回,她做女儿的,自然要过去见一面。

刘诏问她,“要不要我陪你去。”

顾玖想了想,摇摇头,“算了!他暴脾气,说话又难听,你就别为难自己。”

刘诏笑了起来,“也就你能收拾岳父大人。”

“我也想父慈女孝,奈何天不从人愿。”

顾玖乘坐马车,来到文青书局。

在书局后院见到了顾大人。

顾大人忧心如焚,见到顾玖,劈头盖脸就说道:“你知不知道,现在朝中有人在搞串联,要弹劾你。这回和以前不同,这一次来势汹汹。全都是因为你搞的那个山河书院。聘请谁不好,偏偏聘请平平而已三元公,根本就是误人子弟。”

顾玖丝毫不觉着意外,“区区一个三元公,到底动了多少人的利益。”

“你说什么?我的话你没听见吗,有人要弹劾你,你赶紧将平平而已三元公给开除,不准他在山河书院教书。因他一人,牵连整个书院,不值得。”

顾玖浅浅一笑,“多谢父亲及时告诉女儿这个消息。父亲派个人过来就好,何必亲自走一趟。”

“不亲自走一趟,本官能放心吗。我的话你有没有听见。”

“是不是国子监在搞串联?”

“你怎么知道?”

“猜也猜得到。”顾玖轻描淡写地说道。

顾大人急得半死,顾玖却半点不着急,气得他暴脾气。

“你怎么就不着急?本官说的话,你听不见吗?”

“听见了。女儿不可能解聘三元公。”她还要靠三元公替山河书院刷名声。

这回报考山河书院的学生人数暴增,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一步棋,她走对了。

很快,山河书院将天下皆闻。

之后,就是广而告之。叫人知道山河书院科举成绩有多傲人。

今年不是科举年,不能拿举人进士刷声望。

但是可以刷秀才。

秀才年年考,年年还有那么多人考不上。

山河书院别的不敢说,考秀才的战绩,整个京畿地区,山河书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今年不仅要刷秀才,还要刷几个案首。

如果能刷一个小三元出来,那就更完美了。

小三元,可遇不可求,暂时还是别想了。

“你不解聘他,你就等着被弹劾吧。”顾大人气急败坏。

顾玖笑了笑,“就算女儿截屏三元公,那些人也不会罢手,依旧会弹劾女儿。”

顾大人蹙眉,这话倒是没错。

顾玖继续说道:“他们弹劾我,三元公只是由头。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山河书院抢了其他书院的生源,甚至是压了国子监一头。

国子监搞串联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想趁着山河书院壮大之前,将山河书院打压下去,永世不得翻身。如此一来,国子监就可以安枕无忧,一如既往做北地老大。”

顾大人眉头紧皱,能夹死一只蚊子。

“你是说,山河书院能压国子监一头?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

顾玖笑了起来,“父亲仔细想想,山河书院才成立几年,已经有如此大的名声,吸引了如此多的学子。再等几年,等书院的举人培养起来,陆续考中进士后,国子监还有什么资格称北地第一?

很明显,国子监已经切实感受到山河书院对他们的威胁,所以迫不及待的搞串联弹劾我。妄图通过打压我来打压山河书院。”

顾大人第一次,以严肃的态度审视顾玖。

他知道顾玖说的都是真的,国子监一定是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他更加吃惊。

他不由得发出疑问:“山河书院真有这么强?”

第693章 堵门

弹劾顾玖的奏章,犹如雪片一样飞进皇宫。

小黄门们,每天一箩筐一箩筐,将弹劾奏章抬进兴庆宫,又抬出来。

这些弹劾奏章,内容大同小异,剑指山河书院,被冠以误人子弟,败坏风气的罪名。

激烈点,直接要求陛下下旨封了山河书院。

像山河书院这等没有节操的书院,留着过年吗?

一开始,文德帝还饶有兴致地翻翻这些弹劾奏章,结果翻到后面,他已经懒得看一眼。

一群无用之辈!

“这些人都是串联好的吧,内容大同小异。整日叫朕看这种没用的东西,是成心想憋死朕吗?”

“难得顾玖舍得花钱办书院,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不提倡就算了,竟然唆使朕封了书院。封书院简单,书院封了后,这些学子去哪里读书?无一人提出解决办法,就叫嚣着封书院,荒唐!”

“不就是聘请杨元庆做教习。朕评价他诗词平平而已,不等于他没资格做教习。这帮吃饱撑着的朝臣,看来最近都太闲,不干正事,都盯着一个破书院。”

“就因为这些学子不计较杨元庆如今的名声,主动报考山河书院,就被斥为利欲熏心。依朕看,这帮东西就是眼红。”

文德帝看一本,批一句。

将弹劾奏章,批得一文不值。

常恩请示道:“陛下,这些弹劾奏章是要照着老规矩,全都烧掉吗?”

文德帝摆摆手,“先留着。顾玖可有上本自辩?”

“不曾!”

文德帝气笑了,“朝中议论汹汹,她倒是一点都不着急。真不怕朕封了山河书院。”

常恩不敢吭声。

文德帝又问道:“刘诏可有上本自辩?”

常恩点点头,“有!”

“拿出来。”

常恩赶紧将刘诏的奏章翻出来。

文德帝克制着急切的心情,翻开一阅。

然后气得脸都绿了。

“刘诏是成心不想让朕有安生日子过吗?还想上朝。上朝做什么,和朝臣们打架吗?朕不许他上朝,他就要带人打到朝臣家里去,荒唐!谁给他的胆子。派人警告刘诏,他敢带头闹事,朕关他宗正寺。”

“诺!”常恩躬身领命。

赶紧命人去城外晓筑,提醒大皇子殿下,万万不可乱来啊。

“一个个都不省心,老二这个时候上本做什么?”

文德帝又翻出二皇子刘评的奏章。

看完之后,脸更绿了。

“正事不干,整日里就各处钻营,瞎凑热闹。派人警告老二,给朕安分点。”

“老三老四没瞎凑热闹,还算懂事。”

文德帝被大儿子,二儿子气得不行。

想了想,还是不放心,“派人盯着城外别院,要是刘诏胆敢带人进城,即刻禀报。”

此时,有内侍急匆匆来到大殿外,通报最新消息。

常恩得到消息,不敢隐瞒,只能战战兢兢禀报道:“启禀陛下,大殿下带人将国子监大门给堵了。”

“谁给他的胆子!”

文德帝气得脸色铁青,狠狠拍着桌子,又踢翻了小杌凳。

“这个忤逆子,他是想干什么。都敢带人去堵国子监大门,下回是不是就要带人堵皇宫宫门?”

常恩一听这话,吓得满脑门冷汗。

“陛下息怒!”

“息怒不了!朕要宰了这个忤逆子。”

常恩急得跺脚,呵斥内侍,“还不赶紧派人去国子监盯着情况。”

内侍慌不择路,跌了一跤,才清醒过来。

常恩内心盼着:大皇子殿下啊,你可千万不能糊涂啊!

文德帝正要下令将刘诏抓起来的时候,又有最新消息送到宫里,“没堵门,没堵门。两边也没有打起来。”

常恩气得一脚踢翻传话的内侍,“到底怎么回事?事情都没弄清楚,就敢说大皇子殿下带人堵国子监大门,谁给你们胆子乱说话?”

内侍连连磕头,“启禀陛下,之前是传话的人传错了。大殿下没带人堵门,而是…”

“而是什么?”文德帝厉声质问,双目喷火。

内侍急促地说道:“而是带着人,敲锣打鼓,打着白幡,在国子监附近游街。国子监师生都气坏了,纷纷跑出来,两边就吵了起来。

不知情的人见了,就以为大殿下带人堵国子监大门。另外,很多学子自城外而来,纷纷涌向国子监,加入骂战。两边学子,斗得极为厉害。五城兵马司已经在维持秩序,就怕两边打起来。”

文德帝暗暗松了一口气,“这个混账,还知道分寸。”

“不过什么?说话吞吞吐吐,是何道理?”

“启禀陛下,那个白幡,白幡上面写着斗大的字,远远的就能看见。”

“什么字?”文德帝有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听内侍说道:“墙头扒灰蔡钟山,昨日醉酒许成业。横批:大丈夫。”

文德帝被气笑了。

蔡钟山,国子监祭酒。

墙头扒灰这事,说的是蔡钟山和他儿媳妇不清不楚的关系。

蔡钟山儿子病逝将近一年,儿媳妇竟然生下一个孩子。

有心人只需推算儿媳妇怀孕的时间,就知道这事有鬼名堂,指不定孩子是谁的。

私下里大家都议论,说是蔡钟山为老不尊,不是个东西,儿子刚死,就把儿媳妇给睡了,连孩子都生了。

儿媳妇摇身一变,成了小妾。孙子变儿子。

蔡钟山写诗驳斥,骂世人为长舌妇。

又说流言杀人,三人成虎。将自己打造成备受流言伤害的受害者。

街头巷尾热议,然而民不告官不究。

时日一长,这事稀里糊涂就蒙混过去,多年来无人再提起。

没想到今日刘诏又把这事翻了出来。

国子监祭酒蔡大人的黑历史,还是和儿媳妇的香艳传闻,呵呵…

昨日醉酒许成业,许成业是国子监司业。

早年喝花酒,没钱付嫖资,被人扒光了衣服丢在大街上,上演了一出朝廷官员当街裸奔的奇景。

这事过去多年,记得的人已经不多。

没想到又被刘诏翻了出来。

这下子有热闹看了。

文德帝想笑偏要忍着笑,“混账玩意,他是唯恐天下不乱吗?”

文德帝口中的混账玩意,骂的自然是刘诏。

常恩也是忍俊不禁。

大皇子殿下这一招真够损的。

蔡钟山和许成业两人,这回名声是彻底臭了。

这回串联,就是以二人为首。

很显然,刘诏就是在报复。

文德帝很想亲去现场凑热闹,奈何身份限制,不能去。

堂堂帝王眼睁睁看着臣子被人羞辱,不加干涉还凑热闹,成何体统。

万一被人知道,御史的矛头分分钟调转方向,对准他,能将他喷死。

没人愿意天天被人口水洗礼,又不是受虐狂。

罢了,罢了,少看一回热闹而已。

文德帝吩咐道:“常恩,你带人去现场,把那个混账玩意带到朕面前。”

“常恩躬身领命,点齐人马,出宫前往国子监。

国子监门口,堪比过年时候的庙会。

人山人海,楼上楼下,街头巷尾,一眼看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

常恩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了进去。

好嘛,两边人马剑拔弩张。

若非五城兵马司在中间拦着,两边早就撸袖子干了起来。

不能武斗,那就文斗。

都是读书人,骂人全是一套一套的。

别以为国子监的人文凭比山河书院的学子文凭高,骂人就厉害。

骂人的本事,还真不是看文凭。

国子监的学子,九成九出身官宦世家,亦或是功勋世家,这些人自诩清高,平日里被人捧着哄着,论骂人的本事,嘿嘿…缺少历练啊。

山河书院的学子,成分就复杂多了。

有地主家的傻儿子,有农户家的乖儿子,有官宦家的有钱儿子,有纨绔子,有商人子…

这些人凑在一起,以扒灰醉酒为题,将国子监上下骂了个面红耳赤,丢人!

当然,山河书院的黑历史也不少。

然而山河书院对自己的黑历史向来不遮不掩,坦坦荡荡,不惧人骂。

国子监可没这底气。

自诩文坛第一的,清高自诩的国子监,竟然弄一个扒灰老儿做祭酒。

说不准扒灰就是国子监的传统,将来人人扒灰。

此话一出,国子监上下气得脸色发青。

若非五城兵马司拦着,两边早就打在了一起。

王学成跟随严辞,混迹人群中,兴奋得不能自已。

山河书院在骂战中赢了,就好像他自己赢了一样。尽管他还不是山河书院的学子。

“严兄,你快看,陈兄已经冲到了最前面。他可真了不起。”

陈壮实,陈童生,投机取巧,冲在人群最前面。

他还没考进山河书院,却以山河书院学子自居。抓住机会,拿国子监的学子刷名望。

眼睛一扫,就看出对面谁是弱鸡。

于是就一直逮着那只弱鸡,一个劲的骂,将人活生生给骂哭了。

“好!陈兄厉害!”

山河书院这边,众人起哄。

陈壮实一时间风头无量,这回刷名望,刷得实在是厉害。

严辞摇头晃脑地说道:“陈兄年纪不大,本事却相当了得。他日等他考入山河书院,定要和他多亲近亲近。假以时日,他定会成为书院风云人物。”

陈壮实面对国子监众人仇恨的目光,嘿嘿一笑。

让仇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老子决定报考山河书院的那一天,就已经视国子监上下为踏脚石。区区仇恨目光,又能拿我如何?

有本事也将老子骂得体无完肤啊!

陈壮实打响了他这辈子的第一枪,响亮,干脆。

未来,波澜壮阔,大有可为。

常恩被吵得脑门子痛,费尽千辛万苦,总算挤到了刘诏跟前。

“殿下,陛下召见。”

“什么?”刘诏装傻。

常恩不得不提高音量,再次说道:“陛下召见,殿下随老奴赶紧进宫吧。”

“等会!这里忙完了就和你进宫。”

常恩心头着急,“殿下别任性,陛下耐心有限,这会正在气头上。”

刘诏笑了起来,指着对面被气得晕过去的蔡钟山,“你猜父皇看到这一幕,会不会笑出声?”

常恩嘴角抽抽,“蔡祭酒好歹是朝廷命官,请殿下替朝廷多少留存一点体面。”

“他扒灰,我还要给他留体面?”

“人家儿媳妇没承认,亲家也没闹。”

“那你告诉本殿下,男人死了快一年,才生下孩子。这怀孕怀得挺久的啊!”

常恩无语凝噎,他就不敢亲自过来。

想了想,他又说道:“诏夫人要是在场,定不乐意见到殿下这般闹下去。”

刘诏嘿嘿一笑,“这话倒是没说错。罢了,不为难你,本殿下这就随你进宫面见父皇。”

“多谢殿下体谅!”

常恩如释重负。

第694章 坑爹

文德帝估计是打板子打上瘾了。

父子二人见面,一言不合,文德帝下令,又将刘诏打了一顿板子。

气死了,气死了。

本殿下不要面子吗?

被人抬出皇宫,还有那么多人看见,父皇是故意的吧。

一定是故意的。

李大人小鸡肚肠,趁机落井下石,跑到宫门口指着刘诏哈哈大笑。

“殿下也有今天!”

笑个屁啊!

刘诏哼哼两声。

MMP,等下次本殿下抓住你把柄,非弄死你不可。

李大人捋着胡须,一副语重心长地模样,“殿下啊殿下,叫老夫说你什么才好。整日里不干正事,竟然带头围攻国子监,还打起白幡羞辱朝廷命官。陛下打你这顿板子,不怨。”

分明就是嫉妒。

糟老头子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