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人坐车吗?

有人问他们这是做什么,该怎么解释?

车夫们眼神闪烁,身上的红马甲,在太阳炙烤下,已经被汗水湿透,还不能脱下来。

车行培训说,不能光着膀子拉客,会让女性客户退避三舍。

车行培训还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准坐在车里面。

那是给顾客坐的,车夫坐在里面,顾客们嘴上不说,心里头肯定有意见。尤其是一些爱干净的顾客。

车夫们站在树荫下,或是屋檐下,等候着第一位顾客。

“诶,快看啊,这是《大周生活秀》上面说的两轮人力车,起步价五文钱。”

“真的诶!”

一群中年女性涌了过来。

第一日上岗的车夫们,全都没经验,不知该做何反应。

“喂,到新民县集市肉菜店多少钱?”

“八,八文钱。”

“能不能拉两个人?”

“可以!不过要加两文钱。”

“拉两个人还得加两文钱,真贵。”

“车行规定的,我们做不住得主。”

“罢了,罢了,十文钱就是十文钱。至少不用和一群人挤一辆马车。”

首日上岗,终于开张。车夫乐呵起来,拉着人力车跑得飞快。

风吹着乘客的脸颊,一脸舒爽。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不用日晒雨淋,还能吹风,贵果然有贵的好处。

街道两边行人纷纷侧目。

“看,人力车,我也要坐。”

“五文钱起步价也不贵,可以两个人坐一辆车。”

“走,我们也去找一辆人力车来坐。”

卡文,剧卡无比。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在梳理接下来的剧情,脑袋都晕了。

第909章 祖宗法度

秋高气爽。

正是一年丰收的季节。

北荣西凉再次挥兵南下劫掠。

边军压力倍增。

漫长的边境线,兵力被分散。

北荣西凉各个击破,一时间战局对大周极为不利。

前线气氛紧张。

京城歌舞升平。

人力车夫,从最初的一百人,短短时间已经扩大到一千五百人。

其他私人车行,也纷纷进入人力车市场。

购买两轮车,招募车夫,同样身穿红马甲,只是马甲背面的名字不一样。公然同惠民车行抢生意。

为了抢生意,甚至不惜玩价格战。

本来就是靠力气吃饭,再玩价格战,哪里还有钱赚。

马小六以寰宇运输的名义,召集京城各大车行东家开会,制定行业规章制度。

都是一个行业的人,应该团结起来,而不是打价格战扰乱市场。搞到最后大家都挣不到钱。

当然有人不服。

马小六的态度很明确,不服也得憋着。

凡是不遵守行业规则的车行,寰宇运输将取消订单,拒绝合作。

这就是控制了上游供应链的优势。

寰宇运输,一家独大,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

无论是四轮马车还是两轮人力车,都得从寰宇运输购买。

当然也有人试图仿造。

奈何突破不了技术壁垒,仿造失败。只能眼睁睁看着寰宇运输大把的赚钱。

人力车,制定了行业规则后,整个市场有序的发展。

京城小民,凡是手头有点钱的,出门的时候都习惯叫一辆人力车。

就连朝廷官员,尤其是那些六七八九品的小官员,还有各种衙门小吏,养马车太贵,干脆包一辆人力车,每日早晚接送。

周世安就包了一辆人力车,每天二十文,定点定时接送。

车夫为了让人力车看起来干净上档次,还特意买了一块羊毛垫子垫在座位上。

夏天天气热,就往上面放一块竹席。

冬天天冷,直接将竹席撤掉。

周世安坐在人力车上,手里拿着报摊买的报纸。

他固定买两份报纸。

一份是《大周生活秀》,一份是《国子监报》。

路上的时间正好用来看报。

其实他最想买的报纸是《山河书院报》。

奈何《山河书院报》多年来一直坚持不对外公开发行,搞得他想要看《山河书院报》还得托人找关系。

他先是迅速浏览完《大周生活秀》。

明年有是科举年,天下举子齐聚京城。新民县租房市场火爆,连带着文青书局的生意也涨了三四成。

最近各种和科举相关的书籍,卖得极好。

书籍销售排行榜,排在前五位的全都是科举类书目。

周世安大摇其头。

“文青书局赚赶考学子的钱,又得大赚一笔。”

《国子监报》则刊登了一片社论。

三元公杨元庆,孙状元带学生出门游学,两三年后才能回来。

明年科举年,山河书院拿什么同国子监竞争?

明年科举,会试殿试,无论是人数还是名次,国子监一定可以完胜山河书院。

没了三元公和孙状元的山河书院,就是拔了牙的老虎,称不了王。

国子监可以趁机一雪前耻。

周世安蹙眉摇头,“国子监哪里来的勇气?放大话容易,万一被打脸得多难堪。”

两份报纸都没有太热门的新闻,倒是多了几则招聘启事。

有车行招聘车夫,待遇从优。

周世安起了好奇心,就问车夫,“你们天天拉车,每天要给车行多少份子钱?有钱赚吗?”

“我们车行每天收十五文钱的份子钱。只要勤快一点,还是有的赚。比以前下苦力强一点。”

“本官似乎听说惠民车行每天份子钱只要十文钱。你们给十五文份子钱岂不是太亏。”

车夫说道:“大人说的十文份子钱,那都是老皇历。惠民车行那边,除了第一批车夫只需要给十文钱份子钱外,后面招的车夫,都是十五文份子钱。

东家说,这是行业制度,全行业统一标准。就连我们拉车收费,价格和惠民车行都是统一的,绝不多收一文钱,也不能少收一文钱。”

周世安好奇问道:“行业统一标准,对你们车夫来说,好还是不好?”

“当然好啊!价格统一,就不用压价拉客,大家都有钱赚。”

“每天生意怎么样?有没有守一天都等不到一个顾客情况?”

“那倒没有!现在来京城的人越来越多,去西市东市,各个衙门门口,或是去新民县,最多一盏茶的功夫就能等到一位客人。尤其是那些参加科举的举人老爷们,都是不差钱的主。出门在外,不乐意和一群人挤一辆马车,都会叫一辆人力车,而且给赏钱也大方。送了大人去衙门,小的也打算去新民县拉举人老爷,多得几个赏钱。”

周世安笑了起来,“从衙门去新民县,可不近。”

车夫说道:“没事。路上拉一趟去新民县买肉菜的妇人,正好顺路。”

周世安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京城的小妇人们还是习惯去新民县买肉菜。”

“便宜又新鲜,买的多就能省下一大笔钱。只是奇怪,四海肉菜店生意那么好,怎么不考虑在城内也开一家,方便大家。”

周世安说道:“四海肉菜店如果在城内开分店,城里的小商小贩哪里还有生意。四海肉菜店是在给小商小贩们留活路。”

就像寰宇运输,技术壁垒,使寰宇运输成为全天下最顶尖的铁器生产商。

想搞垄断,搞得别人破产太简单。

但是寰宇运输没有这么做。

不仅没有逼得私人打铁小作坊破产,反而还和各家作坊合作。使得京城各家打铁小作坊背靠寰宇运输,生意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顾玖的经商理念。

有钱大家一起赚,不吃独食。

首先保证小民的利益,同时拉拢官宦阶层,贵族世家阶层。

将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么多年才能一直顺风顺水,没人找麻烦。

周世安琢磨着这一套经商理念,想得越深,心头越发吃惊不已。

到了衙门门口,车夫将他放下。

周世安开始一天的工作忙碌。

等忙完工作,他就开始写四海寰宇经商理念的分析文章。

文章写得越深刻,周世安就越发难以掩饰内心的震惊。

陆大人发现他不对劲,关心地问了几句。

周世安抹了一把脸,将写了一半的文章,足有十几万字,交给了陆大人。

“下官每日坐人力车来回,心有所感,于是就想对四海寰宇进行一番研究。这是下官写的分析资料,刚写了一半,让大人见笑。”

“周兄太过谦虚。”

陆大人拿起厚厚的一叠资料,翻阅起来。

越看越发震惊。

震惊于周世安的才学,眼光,看问题的深度。

“好!周兄果然大才!”

“大人谬赞!”

“不不不,本官不是在和你客气。周兄这份资料,不,应该说周兄写的这本书,太有用了。可否借给本官细细研读几日。”

“大人不嫌弃,尽管拿去。”

陆大人废寝忘食,阅读周世安的书籍。

周世安则奋笔疾书,继续书写后面的内容。

陆大人花了几天时间看完,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不仅仅是对四海寰宇的分析,更是给了陆大人许多启发。

几十万难民能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就是因为管理者深知管理精髓。

对难民严加管束的同时,还给了难民自活求生的机会。

就好比收费站,管束极为严格,半个月一个月查一回账,一年半载轮一回岗,年年还要考试,还必须会写会算。

那么多要求,那么严苛的管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辞工。

就连从天狼军退役,最不服管束的那群兵痞,进了收费站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一个人辞工。

因为严格管束伴随着高额的待遇,还有各种福利。

小到一日三餐,餐餐管饱,一两天打一回牙祭。一年四季四套衣服,鞋袜配齐。四海招工,优先照顾员工家属。

大到在新民县折扣买房,入户新民县,还可有优先购买四海寰宇的股份。

这样的福利,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头都想去收费站做工。

更有甚者,最近两年出现秀才应聘收费站的情况。

周世安的书里面写的很清楚。

陆大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后面的内容。

经过周世安的同意,陆大人将他的书呈给文德帝过目。

文德帝看在陆大人推荐的份上,随意翻阅。

没想到看了个开头就入迷了。

理所当然召见周世安,询问他的想法。

几十岁的周世安,第一次离着天子如此近距离,难免激动。

激动过后,便知这是自己的机会。

他侃侃而谈,将自己的观点,巧妙得抛售给文德帝。

核心观点,严加约束管理官员,进行不定期考核,而非流于表面的考核,同时提高官员待遇。

确保官员一人挣钱,能够养活全家。

而不是领着低廉的俸禄,想方设法的贪墨。

文德帝开始沉默。

给官员涨薪,说得容易。

涨薪后又该怎么办?

而且,此事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祖宗法度。

规矩是祖宗定下的,要涨薪,等于要推翻祖宗法度,进行一场大变革。

这里面的风险,谁也说不准。

文德帝大摇其头。

第910章 撬墙角

文德帝否认了周世安的观点,同时也承认周世安有大才。

文德帝鼓励周世安把书写完。

但是不打算提拔周世安。

“不切实际!”

这样的人,不适合身居高位。

陆大人很遗憾。

这么好的机会,周世安竟然没能把握住。

周世安受此打击,精神难免颓废。

请了两天假,在房里反思。

周苗得知此事,忍不住,偷偷上门关心,还不敢让周世安发现。

陆大人劝他,“本官多给你几天假,周兄不如出去散散心。”

周世安也觉着自己有必要出门走一走。

包了一辆人力车,也没说目的地。

车夫干脆将他拉到新民县。

新民县热闹,读书又多,到了这边再多的烦恼也没了。

“大人,文青书局到了,要不要进去逛一逛?”

周世安回过神来,给车夫两文钱,“替老夫买一份《大周生活秀》。”

车夫欣然答应。

买了报纸,车夫继续拉着周世安,一路走。

最后上了山,到了山河书院。

周世安愣住,“怎么到了这里?”

“大人是读书人,小的就想到山河书院或许能让大人开心一点。”

周世安下了车,打赏了车夫。

车夫对他说道:“小的就在门口等着大人,小的要负责将大人送回去。”

周世安点点头,走进山河书院大门。

山河书院占地面积极大,环境清幽。

书院学子自由奔放。

三天两头玩裸奔,能不奔放吗?

每个月月初入学考试放榜日,已经成了新民县的固定节目。

在那一天,四面八方的人都会涌入新民县,只为目睹学子们裸奔盛况。

甚至有人为了看裸奔,不远千里,特意从遥远的岭南来到京城。

新民县裸奔,显然已经打出了名气,打出了风格,打出了特色。

周世安走在校园里,时不时有学子经过,对他点头微笑。

学子们以为他是书院的老师,还会叫一声:“先生好!”

周世安有些不安。

不是因为他的才学不配做先生,而是担心被人揭穿身份,说他冒充书院先生,到时候尴尬。

然而,书院没人过问他的身份。

他可以随意在书院里闲逛,不受拘束,不被打扰。

校场边,学子们正在踢蹴鞠,个个喊声整天。

隔壁校场,有人在玩马球。

骑术精湛,每个人都能在马背上玩出各种花样。

远处山头,传出砰的一声。

似乎是什么东西爆炸了,冒出浓烟。

周世安吓了一跳。

然而学子们却见怪不怪。

“肯定是那帮自诩墨家传人的家伙,在搞实验。”

“不用管他们。”

天天炸啊炸,都炸习惯了。

就跟书院天天都有人裸奔一样,都奔习惯了。

说到裸奔,周世安就看到几个学子,坦胸露体,从身边走过。

“那帮道家的人,又出来散热。”

“散热?”

“五石散,知道吧。吃了五石散,身体发热,需要散热。”

“书院怎么允许学子吃五石散?”

“书院当然不允许他们服用五石散。可是架不住一帮不怕死的人,美其名曰做实验,验证五石散的效果。”

“一点都不荒唐。先是在家禽身上尝试五石散,已经确定五石散会致家禽死亡。现在他们在人身上实验,服用过量,肯定会出问题。有了切实的论据,才能说服别人,同时改进配方,让五石散变得无害。”

“就不怕出人命吗?”

“他们控制着剂量,都已经好几年了,没听说出人命。”

周世安算是开了眼界。

山河书院好特别。

“老夫瞧着,大家似乎并不担心科举?”

“哈哈哈…劳逸结合。再说了,又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举人,考进士。”

“不能考举人考进士,为何读书?”

“谁说一定要考举人考进士才能读书?老先生,你的想法太老套了。像我,秀才功名,举人是没指望的。自己有多少本事自己清楚。我也不浪费时间去考举人,选一门感兴趣的科目,学到本事,将来想干什么都成。”

“那你学的什么科目?”

“我学的是术数,不用科举也能去户部当差。”

“没有功名,只能做小吏。”

“小吏就小吏,没什么不好。老先生,你看我什么出身?实话同你说,我就是一贫穷农家子弟,为了供我读书,家里早就掏空了家底。我若是留在家乡,你认为我有机会到户部做小吏吗?怕是连户部的大门都够不着。到山河书院读书,不花一文钱,反而还能攒钱,毕业后就能去户部当差,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周世安想到自己写了一半的书籍。

机会!

最重要的始终是机会。

山河书院令学子们趋之若鹜,正是因为书院给学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

想考科举就努力考科举。

不想考科举,书院还有别的科目供选择。

所有的科目读出来,都能挣得一份工作,一份钱粮。

难怪山河书院的学子,显得比国子监的学子更自信,更坦荡,更奔放,也更狂野大胆。

周世安手里拿着最新一期《山河书院报》,上面的文章用词之犀利大胆,连周世安都连连咋舌。

幸亏《山河书院报》不对外发行,否则早就被报业司给封了。

在书院逛了一圈,周世安准备回去。

“请问,是周先生吗?”

有人拦住了他的去路。

周世安打量来人,不动声色地说道:“我是周世安。”

来人笑道:“我家夫人想先生喝一杯清茶。”

“你家夫人是谁?老夫认识吗?”

“先生曾和我家夫人有一面之缘。”

周世安猛地回过神来,“你家夫人莫非就是秦王妃?”

来人笑而不语。

周世安想了想,说道:“请前面带路。”

“周先生这边请。”

下人将周世安请到后山别院。

看门的大狗还是那一只,特别有耐心的陪着妞妞衠哥儿玩耍。

顾玖在茶室等候多时,亲自烹茶。

“贵客光临,蓬荜生辉!”

顾玖含笑招呼周世安坐下喝茶。

席地而坐,捧着香茗,这样悠闲的午后,令人十分惬意。

“夫人知道我的行踪?”

周世安直言不讳,就差直接问是不是派人跟踪他。

顾玖笑了笑,“听下人提起,说书院有位老先生在闲逛,看模样像周先生。我便命人前往书院确认。若果真是周先生,便请来喝一杯茶。如果不是,自然不必惊动对方。没想到今儿运气不错,能请到周先生喝茶。”

“这话该老夫来说。老夫运气不错,竟然能喝到王妃亲手烹煮的茶水。”

“先生若是喜欢,不妨多坐一会。”

“先生认为山河书院如何?”

周世安直言问道:“王妃是想招揽老夫吗?”

顾玖抿唇一笑,“听闻先生在写书,不知道哪方面内容?要不要考虑文青书局替先生出版?”

周世安哈哈一笑,“王妃果真对老夫的书感兴趣?”

顾玖点头,“愿闻其详。”

周世安坦然道:“老夫在写四海和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