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顾玖也说了,他得靠自己说服任丘。

这么丢脸的事情,刘诏万万不肯说出口,叫人看他的笑话。

陆大人没法子,只能硬着头皮上。

他回到府邸,敲响任丘的房门。

“是我,让我进去!”

任丘哼着小曲,正在替青楼姐儿作画。

任丘可是青楼最受欢迎的人物。人称任大才子。

青楼姐儿们倒贴上门,请任丘作画。要是能滚一滚床单,真正此生无憾。

他被打扰,自然不爽,冲门口怒吼一声,“没空!”

陆大人大怒,“我有正经事找你谈。再不开门,我叫下人来砸门。”

“你要敢砸门,我就回山上,再也不下山。”

陆大人快要气死了。

“我有很重要的事情同你谈,关乎你辞官一事。你到底开不开门。”

沉默良久,房门从里面打开。

一阵香风,冲陆大人扑面而来。

青楼姐儿媚眼如丝,“陆大人有空来楼里坐坐。”

说完,翩然离去。

陆大人气急败坏,指责任丘,“你竟然将青楼女子招到家里来,荒唐!”

任丘翻了个白眼,“你如果只是为了骂我,恕不奉陪。”

说着就要关门。

陆大人抵住大门,“让我进去,有正事和你谈。”

“什么事,我洗耳恭听。”

“陛下同意李辞去钦天监监正一职。”

“但是?”任丘很清楚,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陆大人揉揉眉心,“陛下希望你去中书省当差,最好能进政事堂。”

“我这么年轻,进政事堂?陛下不担心朝臣非议?”

“自陛下登基以来,朝臣非议得还少吗?陛下根本不在意朝臣的看法。你愿不愿意进中书省,进政事堂?只要你点头,你就可以进入大周权利核心。而且看陛下的意思,越来越重视政事堂,很有可能将来政事堂会取代三省,成为真正的朝廷核心。”

任丘捏着下巴深思。

陆大人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口渴。坐下来倒杯水喝。

他注意到桌上的画像,评价道:“画像比本人美!刚才那个青楼女子,根本不值得你花费这么多时间替她作画。你的画价值千金!”

陆大人提醒任丘,叫他认识自己的价值。

像任丘这样的的奇才,当然有很多马甲。

其中一个马甲,是大画师,人称画坛鬼才。画作价值千金,而且还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地步。

很多人都在打听这位神秘的画坛鬼才,却毫无所获。

任谁也没想到,玩世不恭的钦天监监正会是传说中的画坛鬼才。

没人能将这两人联系起来。

任丘收起画作,毫不在意地丢在纸篓里,“随手画画,你还当真了。”

陆大人赶紧抢救画作,败家子啊!

难得肯动笔作一副完整的画作,结果却被当垃圾丢掉。

任丘翻了个白眼,很是嫌弃。

“你喜欢刚才那个青楼女子?我介绍给你,报我的名字不要钱。”

“本官是喜欢你的画,不是喜欢那个女的。”

“这画就是照着那个青楼女子画的。”

“不完全是。”陆大人欣赏画作,“明显还寄托了别的感情在里面,你是透过她看见了别人吗?”

“胡说八道!想太多!”任丘矢口否认,眼神格外嫌弃。

陆大人将画作收起来,放入画筒中,十分宝贝。

“记得题名,用你画坛笔名,别忘了盖印。等将来本官致仕回家,没有钱花,就把这幅画卖出去换个千金。”

任丘打了个哈欠,不耐烦。

陆大人搓搓手,难掩兴奋,“考虑好了没?陛下给你开出来的条件十分优厚。以你的才学,理应在朝堂大放光芒。”

任丘陶陶耳朵,“不感兴趣。当官又累又不好玩,没意思!”

“你就没点抱负?”

“吃喝玩乐也是抱负。”

“荒谬!陛下如此看重你,你不该辜负陛下的期望。”

任丘一脸懒懒散散的模样,“陛下给了你多大好处,让你这样逼迫我。”

陆大人揉揉眉心,“一文钱的好处都没有,反而挨了一顿骂。你若是不肯做官,以陛下的暴脾气,我的仕途也走了尽头。”

“你放一百个心。你写了传位诏书,无论如何陛下都会留你在朝中。”

“陛下从来不按牌理出牌,不要用以往固有的模式去揣测陛下。对了,那些下诏狱的官员的处置出来了,除了个别人外,大部分流放海外。”

任丘一听,好歹来了点兴趣。

“确定是流放海外?”

陆大人点头,“此事千真万确。过几天,这批犯官以及犯官家属就会南下坐船出海。”

“流放海外,有点意思。”任丘笑了起来,“你告诉陛下,我要出门一趟,大约十来天。回来后,保证前往中书省报道。记得替我留个好位置,我不要当马前卒,我只愿意做决策者。”

陆大人头大,“你要去哪里?什么事情需要十天时间处理?”

“你别管我。记住我的话,我要当决策者。”

任丘穿好衣服鞋子,就跑了出去。

陆大人追出几步,放弃。

因为他根本追不上。

第943章 祸从口出

判决已下,流放海外。

前政事堂大佬刘大人,觉着自己特么的太冤枉了。

他啥都干,而且已经接受了被罢免的命运。

结果被一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架在火上烤,借着他的名义大闹朝堂,进而逼宫,试图逼迫皇帝退步。

然后就没了然后。

全都下诏狱,统统被流放!

刘大人为自己掬一把辛酸泪。

谁有他倒霉?

回家养老的日子眼看垂手可得,结果却被流放海外。

这日子特么的太心酸了。

流年不利!

一定是过年的时候没有去庙里烧香拜菩萨,犯了太岁。

泥塑的菩萨就是一匹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读书人对菩萨,百分百的虚情假意。

想必菩萨早已经看穿了读书人的真面目。

这帮读书人太坏,本菩萨拒绝保佑他们。

刘大人欲哭无泪。

即将踏上生死未卜的海外流放之路,他要不要先死了算了。

陆大人提着酒水,来到诏狱看望前政事堂大佬刘大人。

曾经的恩恩怨怨,全都烟消云散。

“陆大人仗义,这个时候还不忘来看望老夫。无论你是慰问还是落井下石,肯来看我,我都承你的情!”

“只是慰问,并无落井下石之意。”

“甚好!条件简陋,希望陆大人不要介意。”

条件的确很简陋。

潮湿的地面铺着一层稻草。

稻草已经发霉腐败,散发出刺鼻的味道。

墙角有一张木板,用转头垫着,勉强可当做床铺。

牢房里面当然没凳子。

陆大人也不讲究,直接盘腿坐在稻草上。

刘大人哈哈一笑,“陆大人爽快。”

陆大人亲自斟酒,“我敬你一杯!”

刘大人接过酒杯,笑道:“这应该不是穿肠酒。”

“本官没有恶毒到酒水里下毒,陛下也允许任何人如此对待大人。”

刘大人一口喝掉杯中酒,擦擦嘴角,很痛快。

被收押诏狱以来,这是最为痛快的一天。

他说道:“我算什么大人,不过是个阶下囚。”

“刘大人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自怨自艾。陛下将你等流放海外,自有深意。”

刘大人连连摇头,“陆大人不必安慰老夫。流放就是流放,哪有什么深意。据说岭南一带,人口暴涨,变得十分繁华,早就不是人们口中的蛮荒之地。我等罪人,当然不能流放到那等富贵地方。流放海外,自生自灭,能理解。”

刘大人一副认命的模样。

陆大人笑了笑,“本官所言,并非安慰,而是实情。”

刘大人愣在当场,眯起眼睛,“老夫不明白。”

陆大人斟酌了一番,“具体内情本官也不了解,只能说一说自己的浅见。”

“老夫洗耳恭听。”

“成宗文德帝还在潜邸为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经营海贸。那时候主要是同各大海商合作,抽取利润。等到成宗文德帝登基称帝,当今陛下和当今皇后娘娘就改变了策略,主动组织船队出海进行海贸。”

“陆大人想说什么?”刘大人好奇问道。

陆大人继续说道:“陛下和皇后娘娘多年投入,初步估计,已经有上万人前往海外开拓。据说海外资源丰富,有无数矿产,良田,森林,以及不听教化的土着。海外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却苦于人才匮乏。陛下做主,将诸位流放海外,必有深意。”

有些事情,点到为止。

说得太深,反而不美。

刘大人呆愣住,花了好一会时间才消化掉这个消息。

“陆大人的意思是,陛下和皇后娘娘多年前就开始经营海外,并且建立了基地,储备了很多物资?”

陆大人点点头,“这一切都是本官的猜测。”

这绝不是单纯的猜测。

这一定是事实。

陛下和皇后娘娘如果真的在海外有基地,并且还有上万人口的话,他们身为犯官被流放海外,全都说得通了。

刘大人一杯接着一杯喝酒,脑子有点乱,太多思绪冲突。

陆大人为他斟酒,并且小声说道:“刘大人千万保重自身,到了海外,一定能够大有可为。他日荣归故里,一定能够青史留名,被后人传颂。”

“老夫一大把年纪,能不能活着抵达海外,还是个问题。”

刘大人连连叹气。

不是他不争气,而是年龄在这里摆着,有时候得认命啊。

“本官相信大人一定可以否极泰来。论官职,诸多犯官中大人身份最高。到了海外,你将担起重担,弘我大周天威!”

刘大人下意识的点点头,又发出疑问,“真能有那么一天?”

“一定会有那么一天,大人一定要有信心。”

刘大人苦笑出声,“多谢你来看望老夫,给老夫一个希望。即便海外情况不是你说的那样,老夫这辈子也值了!”

“你应该对陛下和皇后娘娘多一点信心。”

“再看吧!”

刘大人不敢抱太多希望,他怕终究会失望。

没达到海外之前,一切都是虚妄!

数日后,犯官,以及犯官家眷,启程南下,坐船出海。驶向他们命运的另一个起点。

他们怀揣着对大海,对海外岛屿的恐惧,度过了漫长的海上生活。

当他们走出船舱,脚踏实地那一刻,每个人都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一切。

以为是一个不毛之地。

哪能料到,海港附近竟然已经建起了一座不大的城池,看似还挺热闹繁华。

大街上人来人往,说着各种熟悉和不熟悉的方言,亦或是通用官话。

那些人,个个体态彪悍,面相凶神恶煞。有人面上还刺了字,一看就是犯人。

还有人长着异族面孔,脸上同样有刺字,显然是俘虏。

大部分都是男人,女人极少。

他们这流放犯,其中有不少女眷,一走上大街,立马吸引了众多垂涎目光。

正在众人紧张不安的时候,一群步伐整齐,列队前行的士兵出现,护卫他们前往衙门公房。

这群犯官,受到了衙门所有人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的日子,以刘大人为首的犯官,开始在这座不大的海港城市扎根生长,为这座孤悬海外的城池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目光回到京城。

京城小民对于官员同周世安之间的嘴仗逐渐丧失了兴趣,因为有新的热闹可看。

很长一段时间内,小民们最乐意干的事情,就是去城外工地,看白白净净的官员们挖沟渠。

所有的苦力都光着膀子。

又脏又累又苦的活,不光着膀子没办法干。

穿着衣服,这天气,全是累赘。

衣服一脱,膀子一露…

嘿,这对比,特么的太明显了。

一边是黝黑结实的汉子,一边是白生生像白瓷一样的官员。

“你看那个当官的,皮肤比青楼姐儿还白。”

“你见过青楼姐儿?”

“比我媳妇还生得白。”

“不仅白还胖,肯定天天吃肉。”

“你看他才挖了几下,就挖不动了。估计手上脚上都起了泡,要哭了要哭了…”

众人哄堂大笑。

被罚挖沟渠的官员,羞愤欲死。

被人指指点点,比作青楼姐儿,此乃平生最大耻辱。

“杀了我吧!”

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必如此羞辱!

“这位大人,你口口声声说要百姓请愿。如今只是让你体验一下百姓疾苦,这才几天,怎么就受不了了?敢情大人平日里说的为一心为民,全都是哄鬼的?”

“不光哄鬼,还哄皇帝他老人家。”岸上百姓讥笑连连。

官员不服,指着岸上百姓,“他们统统都是小民,他们也都不用挖沟渠。本官要体验百姓疾苦,为何非要挖沟渠。”

“大人怕是有什么误会!这些岸上站着的小民,每个人每年都要服徭役。服徭役具体做什么,大人清楚吗?就是修城墙,挖沟渠,清理淤塞河流等等,还要自带被褥干粮,自己管自己吃喝,比大人现在做的苦十倍。”

“就是,就是。我们每年服徭役一个月,可比这个苦多了。”

“不知民间疾苦的公子哥官老爷,就该来挖沟渠。”

“荒谬!本官乃两榜进士,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挖沟渠这类苦力活,本该就归你们这些小民来做。谁让你们不读书,不科举!”

“打死他!”

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句,一时间群情汹涌。

人人捡起岸边土块,朝白白胖胖的官员砸去。

“打死他,打死他!”

一个人的呼喊声音太弱,一百个人同时呼喊打死他,那场面着实吓人!

护卫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控制局面,将白胖官员抢救出来。

这下好了,白胖官员不用挖沟渠,代价就是至少要在床上躺上三五个月。

这件事的始末,被刊登在《大周生活秀》上面,引发了热烈的争议。

《山河书院报》跟进此事,写了评论文章,也想看看朝廷会怎么处置。

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端看上面的人什么态度。

皇帝刘诏很火大。

“在上千人面前丢脸,他怎么还有脸活着!”

刘诏发出灵魂拷问,金銮殿上众臣默然。

其实白胖官员说的那些话,就是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读书有出息,有钱又有权。

读不起书,考不起科举,不好意思,一辈子都是穷苦命。活该被人驱使劳役。

白胖官员如果是在京城以外的地方说这话,保证不会有人拿土块打他,甚至还会赢得众人附和,道一声:“有道理!”

千不该万不该,白胖官员不该在京城百姓面前说这话。

自《大周生活秀》公开发行第一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年头。

京城小民经历各种魔幻文章,文化人骚操作的轰炸,最大的好处就是,渐渐的,小民混沌的脑袋变得逐渐清醒。

加上免费教育的推广,京城民智已经走在了全天下的最前面。

虽然小民依旧盲从,却也分辨得出好坏。

京城小民自信,乐观,从容。逐渐富裕的生活,让他们知道努力一把,说不定就能改变命运。

山河书院对所有人敞开大门。

只要努力去考,就有机会成为天子门生。

这是何等的幸事!

这是一个正处于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新旧发生剧烈冲突的时代

有人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大变革做好准备。

有人抱残守缺,坚守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规矩传统。

谁输谁赢,拭目以待。

此时此刻,皇帝刘诏很不高兴。

他目光凶狠地扫视每一个官员,心中闪过各种念头。

要不要将这群官员全都赶到城外挖沟渠?

他真要这么干的话,接下来肯定是一场更为猛烈的逼宫。

刘诏敲击着桌面,权衡利弊。

不划算!

官员挖沟渠既不赏心,也不悦目,而且毫无效率。

付出收益比,太伤人!

罢了,罢了,想饶过这帮官员。

不过,挖沟渠的白胖官员必须严惩。

“着大理寺会同金吾卫,严查此事。不得推诿!”

第944章 要安慰,要抱抱(三更)

刘诏气呼呼回到兴庆宫。

他要找顾玖诉苦,要安慰,要抱抱。

结果顾玖人不在兴庆宫,也不在御花园。

今天顾玖根本没进宫,而是去了城外。

“皇后去了何处?”

“娘娘今儿出城,说是勘定地点。老奴无能,只知道这些。”

刘诏一听勘定地点,就知道顾玖出城是为了确定国子监新校址。

年初就有人四处打听国子监新校址,殊不知那个时候一切都只是计划,新校址根本没有确定。

城南和城西之间,群山连绵起伏,土地贫瘠。只有少量人家住在群山之间。

顾玖乘坐马车,沿着一条最近才挖出来的乡村黄泥路前进。

路途颠簸,却不影响顾玖的兴致。

她翻看舆图,对照车外山脉地标,细细思量。

“娘娘,到地方了。”

“扶本宫下马车。”

在丫鬟的帮助下,顾玖下了马车。

四面环山,空气怡人。

许有四说道:“请了阴阳先生看此地风水,依山傍水,此处风水极佳。校舍修在此处,定能人才辈出。前面几个小山头夷为平地,修建房屋出售,定能吸引一批有钱人在此置办产业。

若是校舍选在此处,将修一条直通新民县的水泥路,路程将缩短到只有区区十来里路。最妙的是,此处人家户极少,拆迁方便。这些山头都是官府产业,并不属于某个家族。因此不会有产权纠纷。”

顾玖点点头,不置可否。

她沿着山路,一路往山顶上走。

侍卫在前面开路,宫人随侍在她的左右。

“娘娘当心脚下。前两天这边刚下过雨,地面湿滑。”

“无妨!这点山路本宫自己能走上去。”

其实根本没有山路,侍卫们为了方便皇后娘娘上山,临时开了一条路出来。略显泥泞湿滑,这路对人的确不太友善。

然而也从侧面证明,此处平日里几乎没有人过来。

就连打猎的猎人都很少来到这边。

主要也是京城周边一带,很少有人靠狩猎为生。

终于上到山顶,一栏众山小。

如果没有群山阻碍视线,这么好的天气,说不定能看见远处的京城还有新民县。

顾玖同许有四说道:“寰宇钢铁已经成功炼制出精钢,开始运用于四轮马车。精钢除了可以用来造马车,造兵器,也可以用来修建房屋。”

钢筋水泥房尝试一下,修个三四层高的小高层建筑,登高望远,还能避免潮湿发霉等等问题,是个不错的选择。

位于山林间,防火防潮是首要问题。

顾玖指着周围的山头,“全部圈下来,尽可能多圈一点,全部作为国子监的地皮。至于房产一事…”

她指着来的方向,“尽量朝外面修建。里面那些山,可以想办法开发为登高望远,采风休闲的好去处。修两条登山的路,建几处落脚休息的亭子,想来学子们很乐意书院后山有这样一个幽静去处。”

许有四一一记下来,多此一问,“娘娘确定将国子监修在此处?”

顾玖点点头,“此地不错,令人心旷神怡。本宫虽不懂阴阳风水,但至少明白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风水肯定差不了。”

“娘娘高见!”

“少拍本宫马匹。请工科建筑学的先生,外加阴阳先生,一起设计校舍。校舍的设计,一定要结合此处环境。告诉他们,现在有技术修建四五层高的房舍,所以思路开阔一些。不要模仿山河书院。本宫希望每一个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老奴谨记!不知娘娘打算让谁负责监工?”

顾玖捏捏下巴,“常恩什么时候能忙完?”

“年底之前,不一定能忙完。”

“那就让白仲回来,让他负责此处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