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宫门口时才刚辰初,离太后召见还有半个时辰。

规矩便是如此,都要提前这么个时候,因为要一层层通报上去,再一层层回过来,而且,总不能让太后等着。

俞桦下车到近前跟卫兵说了几句,指了指马车。

卫兵了然地点点头,其中一人朝里头喊了几句,约莫半炷香的工夫,有个穿着灰蓝色衣服的太监走了出来。

冬雪扶着易楚下了马车走上前。

太监躬身行礼,“见过杜夫人,太后已经等着了,夫人请随我进去。”

俞桦点头笑道:“有劳公公带路,”不动声色地递过去一个红封,又恭敬地对易楚道,“我就在对面等着,夫人一出来,我就能看得到。”

易楚微微颌首,带着冬雪跨过了门槛。

因易楚怀着身孕,太后体贴地派了软轿过来。

软轿是四个太监抬着,非常稳当。

冬雪随在轿边,小声跟带路的太监搭讪,“敢问公公怎么称呼?”

太监回答:“我姓陆。”

“啊,陆公公,”冬雪热络地招呼,“陆公公当差多久了?”

“没多久,才三年。”

冬雪望着前头长长的甬道道:“每天迎来送往,辛苦公公了。”

陆公公咧嘴一笑,“不辛苦,太后召见的人不多,就赵姑娘来得勤点儿,噢,她也刚到不久。”

赵姑娘,应该就是平凉侯家的赵十七吧?

杜仲曾说过,太后想抬举她来牵制皇后。

按理说,她在场应该对自己有利,可她往日好像看自己很不顺眼…易楚心头跳了跳,面上却不动声色,平静地听着冬雪与陆公公一问一答地说着闲话。

软轿稳稳当当地停在慈宁宫门口,易楚下了轿,换了上次见过的冯公公将她送到偏殿。偏殿门口仍是以前见过的蜡梅在等着。

蜡梅对着易楚友善地笑笑,“屋子里很暖和,我服侍夫人脱了大衣裳吧?”

“不用,不用,”易楚连忙推辞,正要褪下斗篷,又红着脸问道:“哪里有净房,早晨多喝了两碗粥…”

通常人紧张的时候会有尿意,而且她又身怀六甲。

蜡梅了然,带易楚到了净房门口。

冬雪跟着进去伺候,再出来,易楚已经脱了外头的斗篷。

蜡梅扫一眼她的腹部,悄悄地问:“杜夫人已经四个月了吧,腰身看着没什么变化?”

易楚点头,“刚四个月,还没怎么显怀。”

蜡梅老气横秋地答:“有的人显怀早,有的人显怀晚,都不一定。”说得好像她生过孩子般。

易楚忍不住笑。

蜡梅也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说:“我听太后娘娘说的,长公主也有了身子,月份跟杜夫人差不多,好像也没显怀。”

说话间,已到了偏殿门口,蜡梅撩了帘子清脆地开口,“回禀娘娘,信义伯夫人到了。”

便听到一个沉稳的声音道:“快请进来。”

易楚深吸口气,轻轻走了进去。

赵十七果然在,穿了件青莲色云水缎的禙子,打扮得很是素净。

易楚先跪地给太后行了礼,又屈膝朝赵十七福了福,“赵姑娘,好久不见了,一向可好?”

赵十七急忙扶住她,“这可不敢当,该我给夫人行礼才是。”也屈膝福了福,很是客气,完全不是以前飞扬跋扈居高临下的态度。

或许近些日子在太后跟前受教长进了,又或者当着太后的面收敛了锋芒。

不管怎样,她既然客气,易楚也亲热地说:“咱们之间用不着讲究这些虚礼。”

太后慈爱地笑道:“你们年纪差不多,合该亲亲热热的,别让这些礼数给生分了。”吩咐宫女,“快给杜夫人看座,十七,你也坐着。”

宫女搬了椅子过来,易楚不忙着坐,恭敬地说:“相公临行前交代过,以前受娘娘照拂颇多,让我时常进宫给娘娘请安,本应该早就拜见太后,只是身子不爽利,一直拖到现在,还请娘娘恕罪。”

盈盈又是一拜。

太后忙让宫女扶住她,“信义伯也老大不小了,比皇帝还年长两岁,好容易得此麟儿,应以子嗣为重。你有这个孝心就多多替杜家开枝散叶,为朝廷养育几个肱骨之臣,哀家比什么都开心。”

易楚应景地红了脸。

太后又道:“这人上了年纪,脾气也古怪起来,你们来不来看望哀家没什么,等生了孩子,让孩子多来看看哀家才好。”

话说得十分真切。

想必心里也是盼望着能有个孙子。

易楚默了默,想起俗话常说的“隔代亲”,老人对儿女不待见,可对孙子孙女通常娇宠得不行。

恐怕太后也是这般想法。

易楚附和着道:“含饴弄孙是一大乐事,没准过了年,宫里就热闹起来了,到时候娘娘可别嫌孩子们吵闹。”

出了正月就要选秀,一下子进来十几二十几个花季少女,总会有三五人有孕。到时候太后何愁没有孙子抱?

太后许是也想到这点,笑着点点头,“那就借杜夫人吉言。”

正说着,宫女端来托盘,将四碟点心一一摆在易楚面前的桌子上,恭谨地问:“杜夫人喝茶还是水?”

易楚笑道:“我没忌讳,在家里也是喝茶的。”

太后就道:“把我这壶六安茶给杜夫人,六安茶口味清淡。”

易楚忙起身道谢,落座间,恰宫女取了茶壶来倒茶,一不小心,易楚的袖子笼着茶盅随手一带,茶盅歪倒,水洒了满桌,滴滴答答地往下流。

宫女忙不迭地跪下赔罪。

易楚笑道:“不怪你,是我不小心。”话音刚落,脸色立时变得苍白,霎那间额角沁出细汗来,密密地铺了一层。

宫女吓傻了,慌道:“杜夫人,你怎么了?”

易楚咬着牙,断断续续地吐出几个字,“肚…子疼…”

第146章 遗憾

太后身边伺候的宫女都是以往忠王府跟过来的,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吓得六神无主,只知道跪在地上磕头。

赵十七是平凉侯府长大,平凉侯妻妾众多,没少听说饮食里下毒害人小产的事。这种情况下,躲避还来不及,她怎可能上前沾一身腥?所以,她倒是一点没慌乱,只远远的冷眼旁观。

太后先被吓了一跳,很快冷静下来,沉声道:“快去请太医。”

没多大工夫,太医拎着药箱呼哧呼哧小跑着赶来,却是角落里站着的顾琛看到易楚不好,先一步招呼人叫了太医。

太医先恭敬地给太后行了礼,又躬身给易楚行礼。太后不耐地说:“别讲究那些虚礼了,赶紧诊脉。”

因事出紧急,太后也顾不得拿屏风给易楚遮挡,易楚抬眼看清了太医的模样,是之前给易齐看病的常太医。

常太医医术极好,尤擅妇科。

医术太好…也不知是福还是祸?

易楚心头几个翻滚,慢慢伸出手臂搭在椅子扶手上,宫女倒是回过神来,很有眼色地搭上了一块薄纱。

常太医跪在椅子旁边,右手三指轻轻扣在易楚腕间,神情专注。

易楚屏住气息,微闭了下眼,颤抖着声音道:“适才腹中痛得厉害,针扎刀搅般,可是胎儿有何不妥?”

常太医侧目看了她一眼。

巴掌大的小脸苍白可怜,额角挂着细密的汗珠,一双杏目如山涧泉水般清澈,莹莹蕴着泪珠,满是哀求之意。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位杜夫人是会医术的,理应知道自己身子的状况。

常太医垂眸,又探了下脉,开口,“脉息时续时断,时缓时急,紊乱无序,似是动了胎气…”

易楚松口气,声音却愈加急切,“我的孩子呢,他怎么样?”

太后也关切地问:“胎儿如何?”

常太医起身,又扫一眼易楚,面上露出为难之色,期期艾艾地对太后道:“如果悉心调养,当是无碍…”

“不!我的孩子不会有事!”不等他说完,易楚已尖叫起来,身子前倾软倒在地上,双手抓住了常太医的衣襟,“太医,求求你保住我的孩子,求求你…”

“杜夫人…”常太医伸着手,想扶又不敢扶,只扯住自己的衣襟,惶惶地说:“杜夫人快起来,切不可如此激动,于胎儿无益。”

宫女上前一左一右扶起了易楚。

太后叹一声,道:“太医开方子吧。”

又有宫女取来纸笔,铺在桌面上。

常太医考虑再三,开了保胎的方子,“每日一剂,先吃三天,等我把过脉再斟酌着增减。”

太后看了看方子,交给宫女,“照方子抓药,先煎一剂来。”

易楚流着泪,喃喃低语,“不可能,不会的,我的孩子怎么会有事?早上起来还好好的,到了这里也好好的,既没吃点心,也没喝茶水,怎么会动了胎气,怎么会动了胎气?”哀怨无助的目光轻轻移到太后脸上。

太后也是不解,问道:“平白无故的,怎么就动了胎气?”

常太医皱着眉头,突然面色一凛,“是麝香,屋里有麝香的气味,”目光逡巡一番,看到屋角的香炉,凑上前深吸口气,又摇摇头。

顾琛轻声道:“太后娘娘素日礼佛,只用檀香,从不用麝。”

常太医点点头,没错,香炉里燃的确实是檀香。

可又是哪里来的麝香味儿?

正此时,门外传来女子的喊声,“出了什么事,我家夫人怎么了?让我进去看看。”

是冬雪。

有人拦住了她,低声劝说着什么。

太后沉了脸,“谁在外头吵闹,还不拉下去?”

易楚连忙道:“是我的婢女,请太后开恩让她进来,她带着衣服。”

太后扫一眼她湿了半边的裙子,冲宫女点点头。

宫女开了门,冬雪一个箭步窜到易楚身边,不迭声地问:“夫人,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易楚虚弱地说:“快帮我把裙子换下来。”

冬雪这才发现她的裙子湿了,正要扶她,突然抽了抽鼻子,嚷道:“怎么这么浓的香味?”

这一嚷,屋里的人尽都听到了。

常太医急步过来,点点头,“没错,是麝香,夫人有孕在身,哪能用重的麝香?”

太后也起身走到易楚身边,目光凛然地盯着冬雪看了眼,突然一个巴掌扇了过去,“你怎么当差的?”

冬雪冷不防捱这一下,半边脸都肿了,连忙跪下,“娘娘明鉴,我家夫人原本就不太爱用香料,自打有了身子,不管是屋子还是衣服都没用过熏香…这裙子,这裙子早上穿时还没有这个味儿,请娘娘明察。”

易楚也有气无力地说:“娘娘,不管她的事,先前这裙子确实没香味儿。”

太后恍若不曾听到,冷声对宫女道:“你们侍候杜夫人歇息。”

两名宫女小心翼翼地扶着易楚走到旁边的暖阁换下了身上的裙子,好在裙子沾上的茶水并不多,里头的膝裤只略略湿了点,并无大碍。

宫女又伺候易楚穿上了另外一条裙子,轻声道:“夫人身子不易走动,先在这儿歇息片刻,药一会就好,喝完药再请太医把把脉。”

易楚顺从地点点头,“有劳姑姑了。”

宫女服侍易楚躺下,在她身上盖了床薄被,留一人守在屋里,另一人抱着换下来的裙子仍然回了偏殿。

常太医盯着裙子看了看,手指在茶水润湿的地方摩挲几下,放在鼻端闻了闻,躬身对太后道:“是丝线用混了麝香的青紫木汁浸泡过,青紫木能锁住香气经年不散,只是与茶水其性自解,麝香才显露出来。”顿一顿,又道,“杜夫人此次虽是凶险却也算侥幸,只要保养得宜,胎儿并无大碍,倘若不觉,被麝香日浸月染,一朝发作,轻则胎儿不保,重则母子双亡。”

“太医言过其实了,”太后拿起适才放在案前的佛珠,轻声地说。

一件裙子一季最多穿两次,加起来超不过三五天,能有多大的危害?

况且,时已初冬,谁还会穿这么单薄的料子?

太后猛然想到了什么,手指极快地拨弄着佛珠。

盛怒的时候,太后会用数佛珠来纾解。

顾琛看得心惊肉跳,心中忐忑不已,太后因何动怒,是因为常太医还是易楚?

不自主地为易楚捏了把汗。

屋子里静悄悄的。

常太医仍是躬身立在当间,冬雪仍是跪在原处,赵十七也仍旧在旁边的角落冷眼旁观,几个宫女肃穆地站着,大气不敢喘一下。

顾琛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后手中的佛珠,一瞬不瞬。

佛珠由快到慢,终于缓缓停了下来。

太后睁开眼,冷声问道:“这裙子打哪儿来的?”

冬雪匍匐着,跪行到太后脚前,低声道:“四月间夫人找人做的,后来不小心划破了就收进衣柜里。八月初,文定伯府的陈六姑娘想用它做个样子,又应允帮着修补好,夫人就交给了陈六姑娘。九月中,陈姑娘将裙子还了回来,因天气渐冷,夫人一直都没穿…后来知道要进宫,因先前的衣衫腰身都瘦了,自打有孕,夫人极看重孩子,基本不曾出门,也便没有裁制新衣,只改了几件先前的家常旧衫…夫人就寻出这件来…却不知为何沾染了麝香?”

太后目光闪了闪,许久没有作声。

这番话不是没有漏洞,单就衣服而言,从易楚递牌子到得到懿旨,其中隔了三天,三天的工夫足能裁出一件新衣。

况且,她既然想着要进宫,怎么事到临头才发现没有衣衫可穿?

不外乎是她故意穿了这条裙子将事情引到她面前来而已。

可她看重孩子是真,陈芙帮她修补裙子也是真,中秋宫宴时,陈夫人曾经提起过…

太后叹口气,又问:“那处是陈姑娘修补的?”

冬雪伸手指了指裙摆处的水草纹,“这儿原先是破了的,陈姑娘手巧,绣了这几道纹路,倒是根本看不出来了。”

那几处,正是适才茶水洇湿的地方。

太后心里有了数,侧头看向宫女,“把针线局的掌事太监叫来。”

过了足足半刻钟,一个肠满脑肥的胖太监慌慌张张地走进来,因是赶得及,有汗水顺着他肥硕的脸颊滑下来。

他也顾不得擦,迎头朝着太后就跪了下去,“奴才见过太后。”

太后淡淡地“嗯”一声,示意宫女把裙子拿过来,“这丝线是哪里产的?”

玉生烟的料子上,绣着莲花、游鱼以及数条随着水波荡漾的水草。

单看料子与绣工,便知道这裙子并非常人所有。

胖太监不敢碰触,就着宫女的手,细细盯了眼丝线,又让移到有阳光处看了看,才答道:“回禀太后,是今秋江南才贡上的丝线,叫做天青丝…”

太后完全明白了,颓然挥了挥手,“你下去吧。”

秋天才进贡的丝线,如何到了陈六姑娘手里,这还用问吗?

敢情杜夫人什么都明白,特地找她来撑腰的。

这腰是撑还是不撑?

**

慈宁宫的这番闹腾没费多大工夫就传到了皇后的耳朵里。

皇后正翻着礼部呈上来的秀女名册,听闻此事只是稍顿了下就抛在了脑后。

这件事,即便太后知道了幕后之人是她又如何?

杜夫人不过是一介平民,既无家世又无背景,而她身为皇后,堂兄掌管着五军营为皇上登基立了大功,父亲文定伯在士子间名声颇佳,为皇上笼络了不少文人。

皇上登基未满一年,根基不稳,太后怎可能因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女子而开罪于她?

就算杜仲手握重兵是不世出的将才,就算他与夫人鹣鲽情深,她相信,只要杜夫人一死,不出三年,杜仲定会另娶新人。

阿芙品貌都在杜夫人之上,配杜仲绰绰有余。

至于孩子,子嗣固然重要,可哪个女人不会生孩子?

娶了阿芙,还不照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

而且,能得文定伯府的支持,杜仲只有感激涕零的份儿。

故而,皇后完全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反而觉得遗憾,为什么杜夫人没有一死了之,倘若她死了,一切都好办了吧。

到时候,在外有杜仲,在内有堂兄,而朝堂之上父亲的拥趸者不少,这大好河山岂不尽数掌握在陈家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