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救女儿一条性命,就是花再多的银子也在所不惜!

京城的刑部天牢里,关押的俱是重犯要犯。

卢家一百余口人,俱都被关在天牢里。男子和女眷分别关押在两处。

不算大的牢房里,关着十几个人。卢家女眷共占着三间这样的牢房,凌氏当然也在其中。

天牢里光线昏暗,不甚通风。被关在牢里的犯人,没有什么沐浴更衣之类的待遇。人人蓬头垢面,身上散发出极其难闻的气味。

往日最喜洁净的凌氏,此时神色木然地坐在地上,目光呆滞。

卢泓出事的消息传回冀州,卢安痛心疾首,凌氏表面装着伤心难过,心里却暗自窃喜。卢泓进了寺庙做了和尚,卢家长房就只有卢潜这个嫡子了。以后卢家的家业也都是卢潜的。

没想到,还没等她高兴两年,卢家的天就塌了!

都怪卢平!

妄想着从龙之功,竟敢掺和进刺杀皇上太子…卢家上下都被卢平牵累,一夕之间就成了阶下囚。

被关在天牢里,不见天日,整个人也开始变得浑浑噩噩的。时间过去了几天抑或是十几天还是一个月…

凌氏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她满心惦记的,只有卢潜。

卢平是罪魁祸首,难逃一死。卢安是卢平的兄长,也是卢家的族长,活命的机会也很渺茫。

可她的儿子是无辜的。他还只有十五岁,还没来得及成家生子,还是个不解事的少年郎啊!

凌氏的眼泪哗哗地落了下来。

她的哭泣,并未惹来任何瞩目。这些日子,对卢家所有的女眷来说,都如同置身地狱。朝不保夕的绝望,茫然不知未来的恐惧,日夜折磨着她们。每天都有人崩溃哭闹。听到凌氏的哭声,很快就有人跟着一起哭了起来。

一个身材壮实的牢头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抬着饭食的牢卒。

牢头一脸凶相,扯着嗓子怒骂:“天牢里禁止哭闹。谁再敢嚎丧,今天就别吃饭了。”

短短两句话,立刻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好死不如赖活着,人活着一天,就一天离不开吃饭。

牢头见众人都消停老实了,这才满意。牢卒开了锁链,将饭食抬进去。每个人一碗照得见人影的稀粥外加一个散发着霉味的馒头。吃饱是不可能的,勉强维持着半饱,不被饿死罢了。

等饭食都分完了,牢头又独自拿了一个食盒放到了凌氏面前。

那个食盒里的粥要浓稠的多,馒头有两个,白面做的,没有霉味,另外还有一碟咸菜一碟青菜。

换在往日,这样的饭食就是凌氏身边的小丫鬟也会嫌弃。现在却引来了众人的艳羡。

待牢头走了之后,便有人酸溜溜地说道:“还是大嫂最有福气。进了天牢里,还有娘家人照应着。花了大把的银子,让大嫂每顿都能吃到白面馒头咸菜青菜,偶尔还能见到荤腥。”

说话的,是卢家三房的女眷。

凌氏理也不理,埋头将所有饭食都吃的干干净净。

娘家人没忘了她,一定会救她出去的!还会一并救出她的儿子!在这之前,她得好好活着,不能糟践自己的身子。

不止是凌氏,另一边的牢房里,卢安卢潜父子的饭食也是特地被“关照”过的。

俊美倜傥的卢安,这些日子被折腾得形容消瘦,狼狈不堪,神色阴沉。

他拿着馒头,许久才送到嘴边,勉强吃了一口,却如同嚼蜡,毫无滋味。用了好大力气,才勉强咽了下去。

一个等死的人,心里所剩的,只有无边的绝望。别说是馒头,现在就是山珍海味也难以下咽。

卢潜也没好到哪儿去,草草地吃了几口,就将身子蜷缩在角落里。在无人留意的时候,卢潜的神情是那样的复杂和痛哭。

前世卢家顺利地攀上了昌平公主,攀上了燕王。直到他临死的那一刻,都是极为风光的。

这一世,有很多事情都变了。

卢泓和昌平公主的私~情败露。昌平公主杀了徐驸马,被关进了慈云庵。卢泓“奉旨”出了家。燕王在争夺储君之位中落了下风。现在,就连二叔也被牵连其中,连累的卢家所有人都进了天牢…

一切都和前世不同了!

唯一的变故,就在凌静姝身上。

他不知道她一个弱女子,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些的。这一切的背后,分明有她的影子。

阿姝,你就这么恨卢家吗?恨到想看着所有卢家人都去死?恨到再也不愿看见我吗?

卢潜闭上眼睛,两行眼泪慢慢地滑落。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场(一)

半个月后,卫衍从宫中传了消息到凌府。

来送信的,是卫衍的药童天冬。

凌老太太等了这么久,总算等来了卫衍的消息,心中大喜。忙命人重赏了天冬,等不及天冬告退,就拆了信。

看完信,凌老太太似悲似戚,扯动着嘴唇想说什么,眼泪却又涌了出来。

一旁的凌五爷急急地问道:“母亲,这信上到底写了什么?到底能不能救出妹妹?”

孙氏等人也是一脸期盼。

李氏这些日子一直被凌五爷冷落,早没了往日的神气,此时也做出急切的模样来。

凌老太太哭道:“大理寺已经结了案子。圣上亲自下了圣旨,将卢平和卢安兄弟两个问斩。时间就在三日后!”

众人虽然早知道卢安兄弟难逃一死,听到这个噩耗时,还是心中一沉。

凌霄松了口气:“祖母既是这么说,看来只有姑父和卢家二叔被问斩了。姑母和潜表弟总该能保住性命。”

凌老太太用帕子擦着泪痕:“卫衍在信上说了,皇上一怒之下,原本是要满门问斩的。后来卫衍张口求情,又有皇后娘娘跟着说情,皇上这才格外开了恩。只将他们两个问斩,其余的卢家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一律流放千里到关外苦寒之地。此生不得再进关半步…”

说着,又嚎啕大哭起来:“我可怜的女儿啊!这一生,我是再也见不到你了。”

凌五爷红着眼睛劝慰道:“母亲也别难过了。这样的结果,已经远比预期的更好了。至少妹妹还留得性命,阿潜也保住了一条命。”

“是啊!如果没有卫衍从中出力,卢家可就是满门都被问斩了。这可是一百多条人命啊!”孙氏也出言附和。

只凭着卫衍一人之力,就救了这么多人命。给凌静姝准备再多的嫁妆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安慰着凌老太太,凌老太太哭了一会儿,也就慢慢平静下来。

凌静姝从听到凌老太太的话之后,就有些发懵。

怎么会是这样?

她之前送信给卫衍的时候,已经明白地暗示了自己的心意。让他做做戏就好,不必真的为卢家人求情。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

卫衍竟然真的出手,救了卢家人…

天冬悄悄走到了凌静姝的身边。

“小姐,这是卫太医特意命我交给你的信。”天冬一边低语,一边迅速地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塞到凌静姝的手中。

凌静姝接过天冬手中的信,眉头微微蹙起。

回了屋子后,凌静姝立刻拆了信。

“阿姝,见信安好。”

“此事没和你商议,我就做了决定。皇上确实有将卢氏一门问斩之意,我张口为卢家人求了情。你既是看到这封信,也该知道一切了。希望你不要怪我自作主张。”

“前世你受尽折磨痛苦,卢安是罪魁祸首,卢平从中推波助澜,他们两个非死不可。我知道你恨凌氏,巴不得看到凌氏也被一起问斩。不过,凌氏毕竟和你有着一层血缘关系,你祖母又张口亲自求了我保住她性命。我若是袖手不管,你祖母一定会迁怒于你。你毕竟是凌家的女儿,日后少不得和娘家有走动。我今日出力救下凌氏卢潜还有卢家人,于凌家来说是大恩。今后凌家人都得捧着你,谁也不会怠慢。”

“对凌氏来说,痛苦地活着,受尽折磨和凄苦,其实比死更难熬。”

“卢潜前世之错,在于一心痴恋你,虽无意将你推进火坑,到底害了你。就留着他一条性命,让他活在无尽的后悔自责中。这才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除了他们之外,其他的卢家人也罪不致死。一百多条人命若是真的这么没了,你今后想起,免不了心中愧疚耿耿于怀。所以,我一并求皇上饶了他们。”

“这些都是我权衡过后擅做主张,希望你能体会到我的一片苦心,不要生气。”

落款是衍。

凌静姝沉默着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无可讳言,她乍然看到这封信,确实有些懊恼不快。

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又不得不承认卫衍的话很有道理。

凌霄不可能和凌家断绝关系,她日后和凌家也少不了来往。卫衍此时出手救人,施恩于凌家,也是为了她考虑着想。

凌氏一天天地活在痛苦的煎熬中,岂不是比死了更难受?

她厌恶卢潜,却并没有恨到希望他死的地步。其余的卢家人,更是无辜受了牵连。如果真的全部被问斩了,这一百多条人命,她真的能视若无睹吗?

这些日子,她被大仇得报的喜悦冲昏了头脑,根本没顾及这些。卫衍却比她冷静多了,也想的更周全。

这份体贴和温柔的心意,世上哪个女子能不动容?

凌静姝想通之后,心里最后一丝懊恼也烟消云散。

三天后。

刑场今天行刑,卢平卢安兄弟被处斩。

京城乃天子脚下,各地的重犯要犯都要押解到京城刑部来审理。每年这砍头问斩的好戏少说也得看上十回八回。京城的百姓里,不乏胆子大的,每次行刑,刑场外都挤满了人。

今天也不例外。

前来看热闹的百姓,被拦在了栅栏外。一个个踮着脚尖往里面张望,更有那些嘴碎的闲人凑在一起说长道短。

“听说没有,这个卢平原本是兵部里的官,听说官职还不低。一心投诚了燕王,为燕王鞍前马后出力。现在倒是把一家子都赔进去了!”

“这还算幸运的,只处斩他和兄长两个。其余的卢家人总算留了性命。”

“要是卢家全家都被问斩,今日这刑场怕是不够用。”

正闲话着,后面忽然有了动静。

众人好奇地探头张望,却见一行男女簇拥着一个年迈的老太太挤上前来。这一行人有男有女,男子衣着华贵,女子都戴着帷帽,一看便知道不是平头百姓。

更惹人瞩目的是,这些人俱都面容哀戚,显然是被问斩的卢氏兄弟的亲友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下场(二)

这一行人,自然就是凌家人了。

凌老太太坚持要来,谁也劝不住她。病情尚未痊愈的凌大爷也撑着来了,和凌五爷一左一右搀扶着凌老太太。

凌家所有的晚辈也尽数到了场。

凌静姝穿着素色的衣裙,长长的面纱遮住了她眼中的快意。

她站在凌霄的身侧,目光透过前面的人影,落在远远地刑场中间。

两个穿着死囚衣服的男子被反着捆紧了双手,低着头跪在那儿。两人俱是蓬头垢面,根本看不清面容。

凌静姝依然一眼就认出了卢安。

那个外表俊美成熟,实则人面兽心连自己的儿媳都不肯放过的畜生!前世她受尽屈辱,这一生,她终于大仇得报。

今天,她就要亲自看着卢安被处斩!

日头渐渐升高,阳光灿烂得近乎刺目。行刑的时候就要到了。围拢在刑场边的百姓也开始骚动不安起来。有那些胆子大的已经开始鼓噪起来。

监斩的官员正要说话,忽然见一列侍卫面无表情地驱逐了一部分百姓,百姓间很快让出了一条路来。

监斩官眼睛亮堂的很,立刻认出了这是皇太孙的亲兵侍卫,也顾不得官威了,忙迎了上去。

侍卫分在两边,气质冷凝面容英俊的青年男子走了进来。

这个青年男子尚未满二十,气质夺人,举手投足间俱是威严和冷冽。

正是皇太孙!

众人的目光也都被吸引了过去。

“微臣见过太孙殿下!”监斩官恭敬地弯腰行礼。

皇太孙目光微闪,淡淡说道:“不必多礼。本王不过是来随便看看,不是奉旨监斩。你自顾忙去,不用招呼本王了。”

话是这么说,区区一个五品的监斩官哪里敢怠慢皇太孙,寒暄几句,很快将皇太孙迎进了刑场的正席上坐下。

凌静姝隔的远了些,只闻骚动,并不知道来者何人。直到皇太孙安然坐在了监斩官的正席上。

没想到,他今天也亲自来了。

凌静姝远远地看着端坐不语威严天成的皇太孙,心里泛起微妙难言的波动。

他信守承诺,出手除掉了卢家。她心中焉能不感激?他对她的心意,她也一直都是知道的。可惜,她只有一颗心,给了卫衍,再无半点空隙容纳别人。

以他的骄傲,也绝不屑于强逼一个女子。所以,他没有挟恩图报,就这么默默地放了手。

她心里是感激他的…也只有感激罢了!

卢家事了之后,她就要嫁给卫衍。从今以后,朝中的纷扰和她再无关系。她和他之间,也不会再有什么牵扯了。

凌静姝默默地想着,不经意间,皇太孙也看了过来。

两人之间,相隔着数十米的距离和重重人影,还有她的面纱。

可皇太孙,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她。

有些人,被深深地镌刻在脑海里。无需看清身形和面容,只要远远地看上一眼,便知道那一定是她。

凌静姝,我终于做到了我答应过的事。今日,我和你一起看着卢家兄弟被处斩。

皇太孙凝视着远处的佳人身影。然后,收回了目光,对着监斩官道:“时候已经到了,下令处决犯人吧!”

监斩官忙应了一声,站起身来,扬声将卢家兄弟的罪过历数了一遍,然后抽出令牌,重重地扔在了地上,发出啪地一声脆响:“时辰已到!处斩!”

刽子手扬起雪亮的长刀。

刀光在阳光下闪出惊人的亮光。亮光一闪,两颗人头便落了地。

鲜血飞溅,讯速地浸湿了地面,染出了一片触目惊心的鲜红。

人头在地上骨碌碌地滚动了几圈才停下。

围观的百姓有人被吓得惊呼不已,甚至有胆子小的哭喊起来。还有几个带着孩子的,孩子被吓得放声大哭,乱糟糟的甚是热闹。

凌静姝动也没动,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她的目力极好,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卢安的头颅上一双眼睛还睁着,仿佛到死的这一刻,都不敢相信自己就这么死了。

死不瞑目么?

凌静姝扯了扯唇角,眼中满是冷然和快意。

凌霄生平第一次看到何等血腥的场面,俊脸早已白了,胃中隐隐作呕。他下意识地握紧了凌静姝的手,低声道:“阿姝,你若是害怕,就靠着我。”

凌静姝回过神来,看着凌霄明明害怕却故作坚强的模样,心里暗暗好笑。口中却叹道:“这场景,确实有些骇人。我今日看了,怕是要做上几日噩梦了。”

凌霄不疑有他,也随着叹了口气:“其实,这样的场景,你和堂嫂本不该来的。”

不过,凌老太太坚持要来,晚辈们也只得都跟了来。

而且,卢氏兄弟这一死,总不能没人帮着收尸。凌家和卢氏是正经的姻亲,若是不出面,反而会落下话柄。

凌老太太站了半天,早已头昏眼花。再被这血腥的场景一刺激,不出意外地昏了过去。凌大爷早有准备,立刻喊了凌四爷一起扶着凌老太太出了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