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后裔之传国宝玺 作者:大力金刚掌

道教,源于战国时期,楚国苦县人李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子)是当今道教公认的创始人。相传李耳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传说其寿元二百有余),而后成仙,从宋代开始被尊为“太上老君”,其所着《道德经》被公认为道教的思想之源。

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道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虽说佛教在后来几乎主宰了中国的宗教发展,但道教始终在民间占有着不可撼动的位置。大多民间驱邪、镇鬼的仪式或方式方法,多是从道教理论演化而来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佛教的角色,大多是以祈福、祭祀为主,而那些奋斗在驱魔镇邪第一线的,却大多是道教的传人。

中国历来是一个新鲜事频出的国度。在西方,好像能降临在实世的反面形象仅有“吸血鬼”这种不疼不痒的角色,而在中国却不然,各种各样的仙鬼传说举不胜举,四仙(即狐仙、蛇仙、黄大仙也就是黄鼠狼、刺猬四大仙)、厉鬼等等超自然事物均被老百姓视为不祥之例。

有需求就有满足。在这种复杂的民间文化中,道教的宗教体系不断扩大,根据老百姓的诸多需求,逐渐分出了“宿土、麻衣、众阁、正一、全真、茅山”五大分支,其中宿土主修工程修缮、建都立基,后世的一些风水学理论大多起源于宿土,麻衣则主修预测、占卜,大家比较熟悉的麻衣神像实际上就是麻衣理论的沿袭。众阁与全真主修武学与修身,其中众阁讲求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全真则主张激发人体本源的潜质,现在看来一些所谓隔空取物的特异功能,在当初全真而言,至多算是修得小成,根据《汉书·道德传》记载,早在汉初,道教便分离出了众阁与全真的雏形,年过三百却看似三十、移形幻影、飞檐走壁、点石成金之能有如蝼蚁之聚,后世的武当,便是道教全真的分支。

然而,在历史演变与人们意识概念的不断变化中,真正意义上的宿土、麻衣、众阁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具经济利益的看风水、算命等个别理论的兴盛。在中国民间,这些道教分支中唯一还有正宗传人的,除全真、正一两教及其分支外,便仅属茅山了。

茅山道术,又称茅山术,是道教中攻击性最强、也是最难修的一门分支,这门道术讲求以“驱”为主,以“降”为佐,其原理大概是激发人体本能的潜质,或者借助某些符咒的特有力量,驱散或者说赶跑某些在老百姓看来不吉利的东西,民间有一种误区,即所谓的“灭”,许多人认为所谓的鬼怪是可以彻底“消灭”的,其实不然,在茅山道术中,神鬼概无灭之理,最多是将其驱赶、封禁或是“降伏”(所谓降伏便是鬼怪自知不是对手,主动弃暗投明),在民间,许多驱鬼伏魔的巫婆神汉,其方法本源都与茅山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茅山道术的众多传人并不是道士,这就跟源于麻衣的算命先生大多不是道士的道理一样。正宗的茅山术博大精深,真正的茅山传人,不但要精通茅山术的自家知识,对其他类似于麻衣、宿土等分支学说的理论都要有所了解,众阁、全真的武学基础更要修学一二,许多驱鬼降魔的巫婆神汉,仅仅懂得皮毛,便可呼风唤雨于一方,可想而知,如若真正修得到茅山术的真髓,将是什么样子。

没有刀光剑影的打斗,没有飞檐走壁的神功,这不是一部虚张声势的视觉大片,而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玄幻小说,故事主人公是张国忠、张毅城父子将运用茅山道术踏足天下,从驱鬼镇邪到盗墓发冢无所不及,民间冤案、千古谜团将被一一揭开,他们的足迹甚至遍及亚欧异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信仰,中国最厉害的茅山道术,是否能一展全长?

作品相关 茅山小序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一切事情都好比往常一般进行着,整个茅山鸟语花香,似乎没什么不同。

书房中,被翻乱了的典籍散了一桌子。天际邪云,诸宿暗淡,马思甲怎么也想不通到底怎么回事,既然占先天卦得出国运尚可,怎可能出现此种苍生涂炭之兆?莫非是天灾?就在这时,大徒弟李真峦连滚带爬的跑回了乾元观,一口气没上来便直接昏倒在了大殿的台阶上…

“魂飞魄散之相…”扒开大徒弟的眼皮,马思甲不由得眉头紧皱,作为茅山掌教,马思甲与历任掌教一样,也自创了一些东西,其中最厉害的便要数“眼相”。与“面相”、“手相”不同,“眼相”并非是占卜未来吉凶的东西,而是人在出现异常的时候用来相看是否为怨孽所致的方法,从李真峦的“眼相”看,其昏倒虽说不是什么怨孽所为,但却出现了“魂飞魄散”的眼相,用具现代的话说,原因无外乎“过分劳累”或“伤心过度”。

“七星针”过后,李真峦缓缓的睁开双眼,刚看见师傅,两行热泪便拥了出来,嘴唇颤颤巍巍了好几分钟也没说出一个字。

“弄条手巾给他擦擦…”马思甲面无表情的吩咐了一句。说实话,看见大徒弟流眼泪,马思甲虽说纳闷,但也挺不高兴,作为茅山教掌门大弟子,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如何继承掌教衣钵?“到底怎么回事?”

“师…师傅…”铆了半天劲,李真峦终于说出了一句整化,“日本人…日本人…”

“日本人怎么了?欺负你了?”马思甲不以为然,拿起茶杯倒要看看这个大徒弟蒙受了多大的冤屈,说实话,这李真峦虽说修为一般,但性格上却是马思甲欣赏的类型,小伙子胜不骄败不馁,讲义气且坚强,除了刚上山不久的时候哭过一次外,二十多年来这还是第二次哭。

“日本人…屠…屠…屠城了…”李真峦用尽浑身的力气说完这句话后,扑通一下又昏倒在了床上。

“日本人…怎么了!?”马思甲好像听见了“屠城”两个字,但又没听太清,见大徒弟又昏过去了,赶忙命几个师弟又是扎针有是点穴,折腾了近二十分钟,李真峦才又醒了过来…

“师傅…王汝岩先生已经…已经…”让马思甲想不到的是,李真峦醒过来后第一件事便又是哭鼻子…

“王先生怎么了?”听大徒弟这么一说,马思甲也有点担心,王汝岩住在南京,在当时被奉为“中国围棋第一人”,是马思甲的棋友,二人关系莫逆、无话不谈,此次茅山教祈福大典,派大徒弟下山,是去给王先生送请帖的,莫非此人遭到了什么不测?

“师傅…日本人屠城了!王先生家已经被烧了!他家院子里有三具尸体已经烧成炭了!其中一具尸体身上有你送的玉佩!”喘了好几口气,李真峦终于把话说明白了,“师傅,日本人屠城了…屠城了…!!王先生已经不在了!师傅!日本人屠城了!!”好像除了“屠城”外,李真峦的嘴里就说不出别的话了…

“屠城!?屠哪个城!!??”马思甲一把揪住了李真峦的脖领子。

“南京!!日本人在南京屠城了!!我是一口气跑回来的!!”李真峦的身体仿佛瘫痪了一样,没有一点力气。

“岂有此理!!”马思甲就像疯了一样,一把将桌子上的茶具划拉到了地上,之后啪的一掌把桌子砸了个稀烂,周围几个小道童吓的全部退到了门外。“真江!!真岳!!”马思甲大叫二徒弟和三徒弟。

“师傅…”王真江和张真岳心惊胆战的来到了马思甲跟前。

“你们去探探风声!看看南京那边到什么地步了!!”马思甲闭上眼喘了口气,“真雨!你去陈先生家看看,要是他们还活着,赶紧把他们带过来!!真云!你赶快回你自己家!看看你爹妈还在不在!…”一时间,马思甲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天边邪云,诸宿暗淡…原来就是因为这个!

两天后,几个徒弟泪眼朦胧的回了乾元观,除了戴真云的弟弟被父亲压在身子底下侥幸逃脱以外,其余人皆遭遇了不幸。

“奇耻大辱啊…真乃欺人太甚!!”等戴真云背着奄奄一息的弟弟回到乾元观后,马思甲扑通一下瘫在了椅子上,泱泱中华,南京作为首府,怎可遭如此不幸!?

一周后,马思甲携五个徒弟下山,茅山教余下弟子徒孙由此并皈正一道…

呵呵,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又把《东京审判》看了一遍,日本人根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啊…茅山就在江苏句容,离南京不是很远…

《东京审判》,导演高群书,主演刘松仁、曾江、英达、朱孝天、林熙蕾。其实在我看来,影片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算是主演,尤其是那些饰演日本战犯的日籍演员。

让我们向参与拍摄的所有人致敬!

作品相关 茅山人物志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特意把《茅山后裔》中有戏份的人拉了一个名单,由于时间有限,可能不太全,遗漏之处大家可以补充。

张国忠 本文主角,知青出身,后拜马淳一真人门下,继全真龙门、茅山二教掌教之职。

张国义 张国忠的弟弟,红卫兵出身,后在天津市教育局任局长办公室主任。

李铁生 即李村长,小站镇李村村长。

李氏三兄弟 李铁生的三个儿子:李富贵、李二贵、李三贵。

李二丫 小站镇李村村民,张国忠的妻子。

李大明 李二丫的父亲,曾因挖河堤身染“撞客”,后被张国忠师徒做法驱除。

程向章 清朝进士,李大明身上“撞客”的元凶。

马真人 全真龙门、茅山教掌教,姓马,道号淳一子。

老刘头 本书主角,姓刘名凤岩,马真人早年收的徒弟,酷爱收集古玩字画。

李树林 小站镇李村村民,因对李二丫实施性侵犯入狱。出狱后加入文物盗卖团伙,后因拒捕被击毙。

赵乐 明朝大学士,受明成祖朱棣之命破解錾龙阵,后因私通汉王朱高煦谋反而被诛灭九族。

张毅城 本书主角,张国忠的儿子。

王子豪 香港商人,为人刻薄吝啬,曾委托张国忠处理自家的“玉碹”。

王忠健 香港商人,王子豪的父亲,早年以皮革、药材生意起家,后迷恋古玩收藏,因收购了一块以毒玉琢成的“玉碹”而引祸上身。

秦戈 本书主角,考古学家,因寻找秦汉传国玺与张国忠、刘凤岩结识。

陈三来 陕西南正县席子村村民,张国忠等人在巴山的向导。

赵三格 后晋术士,应后晋高祖石敬瑭之命主持修建巴山藏宝洞。

廖七 尊称“七叔”,香港富商,因家中闹鬼,经王子豪介绍与张国忠等结识。

阿光 廖七的私人保镖。

赵明川 赵三格的后代,曾在清末进入祖宗赵三格所主持修建的巴山藏宝洞并盗走秦汉传国玺。

赵昆成 赵明川的后代,曾经是七叔的手下,后与之反目并在七叔祖宅设下“鬼阵”。

廖可周 七叔的父亲,为抢夺传国玉玺而杀害了赵明川,但也被赵明川下了“囚降”。

宋宽 中科院专家,通过高科技手段帮助秦戈确定了雾灵山的藏宝地点。

李瑞雪 张国忠等人在雾灵山寻宝所雇的向导。

柳蒙蒙 张毅城的同班同学、女朋友。

柳东升 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刑警,柳蒙蒙的父亲。

孙太太 柳东升的妻子,柳蒙蒙的母亲。

小朱 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刑警,柳东升的手下。

二嘎 本名陈二刚,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刑警,柳东升的手下。

孙伟 柳东升的岳父,因被鬼上身而砍死了文物盗卖团伙的骨干刘杰。

亮子 原名张小亮,其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改名左洪斌。文物盗卖团伙成员,后被“老爷子”杀害。

刘杰 文物盗卖团伙骨干,被邻居孙伟砍死。

刘常有 沈阳道玉器商人,因舅舅在国外经商而被亮子利用,专职替文物盗卖团伙销赃。

老爷子 文物盗卖团伙头目,就是后文中的戴金双。

李江 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因文物案与柳东升结识。

梁大力 陕西礼泉县南天村村民,盗墓世家出身,后被刘杰、亮子等人杀害。其冤魂附于玉白菜之上,借孙伟的身子砍死了仇人刘杰。

张健 亮子的父亲,曾在文物盗卖团中担任骨干,因惧怕被灭口而投案自首。

吴江 张健在工厂的师傅,曾在文物盗卖团中担任骨干,后被老头子杀害。

商志江 天津河西监狱狱警,负责张健等犯人的心理辅导工作。

陈俊生 文物盗卖团伙成员,后被杀害灭口。

左慧兰 亮子的母亲,亮子死后因聚众赌博被拘留。

烈士钱尚贵的遗孀 因家中抚恤金被盗而一贫如洗,罪犯马涛被抓获后又遭到其哥哥马阳的报复,被逼得几进走投无路。

马阳 文物盗卖团伙骨干,“老爷子”的徒弟,后被柳东升抓获。

武斌 马阳的朋友,收马阳收买负责报复烈士钱尚贵的家属。

马涛 马阳的弟弟,因盗窃烈士抚恤金而被判刑,后因劝导哥哥坦白而被减刑。

老陈 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资深法医。

李刚 小站镇李存村民,李村长的孙子。

李双全 小站镇李存村民,养兔专业户,因拒绝李树林的收买而遭报复。

王月兰 李双全的媳妇,家中所饲养的兔子被投毒后即被兔子魂魄上身,后被张毅城做法驱除。

王友善 山东济南民警。

孙大鹏 张国忠在山东收的徒弟,山东济南双乳村村民。

周文强 山东济南双乳村村民,跨省汽车盗卖团伙成员,后被老爷子收为手下。

李万杉 北宋末年全真传人,因研异邪术被逐出师门,后投盗墓泰斗刘豫手下充当狗头军师。

霜怀子 东晋术士,第一个进入磔池学得炼虬长生之术的人。

孙启林 美国富商,原名丁建邦,云凌子的养子。

孙亭 本书主角,孙启林的儿子,因在埃及遇难而结识老刘头。

艾尔逊 孙家私人保镖,部队侦察员出身,原为边境缉毒警。

刘丹 考古学家,孙亭的红颜知己。

瑟琳夫人 欧洲除灵者。

康恩史密斯 华盛顿警察局痕迹物证学专家,秦戈的朋友,受秦戈之托为其复原了与孙亭一起遇难的科学家身上的纸条。

里查探长 开罗警察局孙亭案件负责人,秦戈的朋友。

丁一 清末北京算命先生,本名孙晓晨,孙亭的太爷。

罗氏 丁一的妻子

常老喜 湖北恩施常家营村民,丁一的拜把兄弟。

常四山 湖北恩施常家营村民,因在山中挖到“炼尸窑”而货及全村。

常氏 湖北恩施常家营村民,在罗氏死后将其两个孩子抚养长大。

丁瑞岐 丁一的大儿子,弟弟入道后便在汉口的吴氏鞋店当了倒插门的女婿,后被隔壁酒店的老板金大林设计杀害。

丁瑞宗 丁一的二儿子,后拜入武当山复真观沈方卓门下,自号云凌子。

沈方卓 云凌子的师傅,复真观主持。

左丘阳 沈方卓的师傅。

吴氏 丁瑞岐之妻。

何素灵 孙启林生母。

陈德 孙启林的生父。

金大林 汉口恶霸,金福楼酒店老板,设计害死了云凌子的哥哥丁瑞岐。

李秀 原复真观道士,后因心术不正被逐出师门,受金大林所托作法害死了丁瑞岐。

原田幸九郎 日本巫术师,受日军第三十三师团长官樱井省三之邀来中国破解军中邪异。

肖氏三兄弟 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勐乃村民兵,老大名为肖大生,老二老三未取汉名,张国忠等人前往缅甸寻找山下奉文宝藏时雇佣的保镖。

晨光道长 武当山复真观道士。

罗金明 湖北电视台记者,因报道考古队发掘古墓的新闻而与张国忠结识。

陈克 东晋末帝司马德文的亲信,为请神护主而找广阳子求得了精忠阵的阵图。

宋广阳 原名宋燕,道号广阳子,东晋道士,精忠阵的发明者,殄文的发明人之一。

沈观堂 柳东升在武汉的朋友,高级干部。

祁经理 汉口英尊大酒店的经理,王子豪的手下。

马思甲 茅山教前掌教,原名马本初,道号思甲子。

吕玉麟 负责发掘宜昌江边精忠阵的考古队队长。

黄宗属 抗战时期黄家湾游击队副队长,战后曾担任村长,马思甲真人做法殉国的亲历者。

黄中华 黄宗属的儿子。

冯昆仑 抗战时期国军特工,赵明川的徒弟,中华太平祈福委员会秘书长。

左道一、张百龄、王广嗣、张鸣、宋时良 冯昆仑的徒弟,中华太平祈福委员会的理事。

李约 英国军情六处特工,秦戈密友。

茅山五子 马思甲的五个徒弟:李真峦、王真江、张真岳、戴真云、刘真雨,后王真江叛变,战后冒原田幸九郎之名留居日本,行迹暴露后又改名李九鼎移居马来西亚。

王四照 即茅山五子老二王真江,王四照是其本名。

廖若远 廖七的侄子,因父母死因不明而委托老刘头进行调查。

曲家勇 清末南京锁匠,因手艺出众而被慈禧太后收为御用,后应英国王室要求前往英国。

曲青青 曲家勇的后事传人,廖若远的未婚妻。

廖可周 香港富商,廖七的父亲。

梁小兰 青楼出身,廖可周的三姨太,以“保嗣贵人”的身份嫁入廖家。

戴金双 即茅山五子老四戴真云。

廖冲 廖若远的父亲,与妻子前往中国甘肃探宝时遇难。

罗美君 廖冲的妻子,廖若远的母亲。

庞大洋 廖若远在英国留学时的朋友,后回国开设公司,曾在大陆帮廖若远调查其父母死因。

崔立严 原甘肃临潭县公安局法医,因与省厅专家发生意见分歧而辞职,并在临潭县开设了“健民诊所”。

大手刘 甘肃临潭县长岭村村民,张国忠等人在莲花山的向导。

罗美惠 罗美君的姐姐。

罗连寿 罗美君的弟弟,从朋友处购得磔池藏宝图后怂恿姐姐姐夫前去探宝,后落得魂不附体的下场。

王汝岩 民国围棋国手,日军攻陷南京时大义殉国。

侯子厚真人 马思甲的密友,在马思甲带徒弟下山抗日后接管茅山乾元观。

赵庆云 赵明川的儿子。

渡边茂一 受王四照所托到香港竞拍韵昆剑,后在酒桌上被梁小兰灌倒。

葛敏 戴真云的徒弟。

刘兆通 茅山二十二代监院,“遽魂大阵”的发明人。

陈巧儿 北宋宝庆府人士,后被掌柜谢老六陷害入狱。

何永万 北宋清官,查明了陈巧儿杀夫案的原委。

三鬼仙人 本名王先德,号三鬼先人,曾亲见霜怀子炼虬丹并制定了复制方案。

王继 陈巧儿的儿子,三鬼仙人的徒弟,为破宝庆“地眼之怨”而死。

梁三铲 梁大力的爷爷,盗墓贼出身,第一个发现桓齮墓的人。

袁绍一 正一道掌教,马思甲的密友。

传国宝玺 简介

一卷从古尸腹中发现的丝绢,竟然是明成祖朱棣举大明朝廷之力都没能窥得究竟的后晋藏宝图;而中国的传古至宝──和氏璧传国玺,竟然就在宝藏之中!茅山道传人张国忠,在机缘巧合之中踏上了寻宝之旅,一张诡异且离奇的悬疑之网由此展开!

宋、元、明、清四朝皇室动用朝廷之力皆未能一睹真容的传国宝玺,能否在尘封千年之后重见天日?一个个神秘莫测的千古谜题能否迎刃而解?面对种种致人死地的古代邪咒之术,无所不能的茅山道术能否一展全长?

传国宝玺 第一部 撞客 第一章 《茅山图志》

1967年12月,前所未有的寒流席卷着这座历来被看作天子门户的城市,中华大地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浩劫,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在这一年达到了顶峰,甚至波及到了香港,已经初露端倪的上山下乡风搅得到处人心慌慌。相比起农村,城市生活还是相当优越的,每月粮油多少有点保障,虽说吃不饱,但毕竟比乡下的白薯面强的多,度荒(一九五九年~一九六一年,波及全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民间又称“度荒”)的阴影在人们心头的烙印实在太深了。

作为校革委会的书记员,张国忠最近满面愁容,因为革委会交给他一个十分不靠谱的任务,就是写一篇批判封建迷信的文章。

张国忠是个中专老师,原来在这学校上学,后来因为成绩好,留校当老师了,别小看中专,那个年代,考上中专可比现在考清华大学难度大得多,文革以前,考不上中专的人才去上高中,一直到改革开放中期都是如此,那时的中专毕业生,绝对算得上真材实料的知识分子。

对于毕业时语文近乎满分的张国忠而言,一篇批判文章简直是信手捏来,小到校长书记、大到二战名将,只要到了张国忠笔下,绝对就成了无药可救的人渣。但是对于眼前这本从校党委书记家抄出的清末版《茅山图志》却实在无从下笔。

书里写的,全都是一些什么如何降妖捉鬼一类的方法,还有一些类似于武术的图解,一些自己从来没听说过的植物器物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以及这些东西怪癖无比的使用方法,更让张国忠摸不着头脑的,就是记述如何解决一些看似生病的人体症状,但方法非常匪夷所思,例如房檐下的土、喝泡着古代铜钱的香油一类的东西,完全不着边际。

写批判性的文章,是要有理有据的,这也是革委会的要求,你说这东西是坏的,必须说明前因后果,坏在哪里,为什么坏,给群众带来了什么坏处,什么样的东西不坏云云。如果是批判《聊斋》这类的神话传说,倒还好写,但眼前这本书,看似对人没什么坏处,至多说这本书所写的是假的骗人的,但欺骗和毒害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写成欺骗肯定交不了差,革委会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把这种东西描述成毒害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大毒瘤,但在张国忠看来这种说法压根就无从谈起啊,书里又没写用活人去祭祀或者杀人放火,至多是让人把房檐下的土冲水喝了,难道这就祸害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吗?一想到这,张国忠便一筹莫展。

两个礼拜过去了,张国忠始终在翻看这本《茅山图志》,指望从其中找出点破绽来,但书中内容看似不着边际,但实际读起来却环环相扣无懈可击。此时张国忠的爷爷颤颤巍巍的从阁楼上下来了,“孩子啊,那书上写的都是真的,不信你就找个人试试。”“你这个无产阶级的叛徒,我跟你没有关系!不要干扰我的革命工作!”

自从爷爷被扣上叛徒的帽子,张国忠家里就跟古代被抄家的大臣没什么区别,先是父亲在厂里被批斗然后开除,然后是自己入团受阻,自己家的玻璃也被外面的人砸了,最后还是一家子人含着眼泪跟爷爷签了断绝关系划清界限的字据,才勉强息事宁人。从此后张国忠的爷爷只能一个人住在四面漏风的阁楼里,一家人虽然心疼,但也没办法,张家和几个邻居混住在当初意大利租借地的一个木质洋楼里,他们的一举一动邻居都看着呢,除了半夜偷偷给爷爷塞一条棉褥子,只要白天稍微做出点亲密的举动,都面临被邻居举报的危险。

爷爷笑了一下,扶着墙一步一拐的下楼去了,不过爷爷的话倒是给张国忠提了很大的醒,“是啊,我找个跟书上描写的有同样症状的人,用书上的方法试试,倘若不灵,那这套东西不就不攻自破了吗!”说实话,这时的张国忠对书上这些匪夷所思的内容,还是半点都不信的。

可是,书上描写的症状实在是不太好找。拿着革委会的介绍信,张国忠一个礼拜里走访了几百户人家,都没发现有类似的情况,正当张国忠准备放弃这种大海捞针般的寻找,另辟蹊径时,一个消息传到了张国忠的耳朵里。

这天早晨,革委会的小刘跑到张国忠家,告诉张国忠,学校党委书记魏老二死了(凡是被批斗的人,都要被去掉尊称,起个外号,批林批孔的时候,连孔老夫子都被安上了孔老二的外号,就更别提这个名不见经也不传的书记了),是畏罪自杀,他媳妇疯了,但神智很清醒,只不过不时的胡言乱语,说的全是魏老二年轻时的事情,革委会认为他媳妇想给魏老二翻供,让张国忠一起去审魏老二他媳妇,然后写一份批斗书。

这个消息,让张国忠心中一动,因为魏老二媳妇的症状,似乎与《茅山图志》中描写一些症状十分吻合,“只要我用书中的方法试试,无效的话,那论据就有了。”想罢,张国忠把家里的醋瓶子揣在了包里,戴上纸笔和事先找好的柚子叶,和小刘出发了。

到了魏老二家,张国忠不禁一阵心酸。说实话,魏书记生前为人很和善,而且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国忠曾经很崇拜魏书记,但此时的魏书记家,跟几十年没有香火的破庙没什么区别,到处是打砸抢过后的狼藉,只有魏书记的妻子一个人躺在床上,嘴里流着口水,胡言乱语个不停,在床边,站着几个满脸严肃的年轻学生和老师。

张国忠找了张破报纸直接坐在了地上,仔细的观察着魏书记的妻子,认真听着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我怎么可能是叛徒呢?我38岁入党,天津解放的时候我是校纠察队的队长,还抓过特务,立了功,我档案上都有,你们说的都是诬陷!”说这些话时,魏书记的妻子目光呆滞却语气激烈,整个屋子里充满了奇怪的气氛。

“你说他到底是真的精神病,还是装病想替魏老二开托啊?他说的抓特务记录,确实是真的,真是怪了,这事魏老二生前也没提过,就连陈校长都不知道还有这么档子事。”小刘偷偷跟张国忠嘀咕。“嘘,别说话,听听她还想说什么!”

传国宝玺 第一部 撞客 第二章 李村

“1946年5月7号,地下党河平区委书记王向升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可以证明我的清白!”

“连日子都记得这么清楚,跟档案上写的一模一样,不会是魏老二临死前告诉她的吧?”“不可能,魏老二在学校水房住着,直到他上吊,从来没回过家,学校天天有人站岗的,以魏老二的身子骨,不可能翻墙出去的。”学生们小声嘀咕着,完全没注意张国忠已经凑到了魏书记妻子的床前。

“魏书记,王向升也是叛徒这谁都知道,他比你死得还早,你说你不是叛徒,还有什么其他证据吗?”此时魏书记的妻子又好似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两眼直勾勾的看着前方,傻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