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宫女 作者:锦瑟华筝

文案

为避玄武门之祸,深宫八年役满回乡,她已成剩女,好不容易遇到他,很喜欢很信任,并许诺一生一世一双人。她不愿做妾,他也定要娶她为妻,可是身份悬殊,她不愿蹉跎了他,他更不愿坐看她红颜老去,不过,磨难何尝不是机会?锦瑟是简介无能,对简介不感兴趣的同学们请看上一两章再决定要不要,好不好?

为了情节需要和阅读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有些细节不完全按照历史真实来写。主要有下面几点:
1、有的人物是虚构的,有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书中人物情况与历史真实有出入。
2、为了方便阅读,部分地名是按照现在的名称写,但重要地名不会变,比如绝不会把长安写成西安。
3、为了让大家不至看得云里雾里,银两和铜钱兑换比例为: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一贯钱共有一千文,相当于现今一千元,长生在宫里的月银是二两,也就是两贯钱,相当于现在的两千元。
4、关于物产,书中可能有一些物产是唐朝没有的,锦瑟力图比较符合真实,但没有精力去一一查找证实,这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2、本书背景:玄武门之变

公元618年5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该年为武德元年。唐朝建立不久,秦王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就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劳苦功高,网罗了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等这些著名将领,广泛结交知名人士,势力无人能比。李建成因为有太子的合法的身份,一大批皇亲国戚聚集在他的周围,又因长期留守在关中,在京城长安一带有坚固的基础,宫廷的守军(玄武门的卫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还把齐王李元吉拉拢过去,与李世民实力旗鼓相当。
后来夺储之争愈演愈烈,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宫里大量拉拢李渊的宠妃诋毁陷害李世民,幸被秦王长孙氏想法化解。建成甚至设计让李世民喝下毒酒,幸被李渊之弟淮安王李神通所救。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一天,李世民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发他们在**勾结嫔妃,胡作非为。李渊大吃一惊,说要亲自审问。当天夜里,李世民调兵遣将。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叫常何,原来是李建成的心腹,但已经被李世民收买过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发现情况异常,立即掉转马头往东宫跑,只听有人喊:“太子、齐王,为什么不去上朝?”李元吉回头一看,正是对头李世民,他急忙取弓搭箭,一连向李世民发了三箭,都没射中。李世民对准李建成回射一箭,李建成从马上摔下来,断了气,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了。
三弟兄火并的时候,唐高祖正带着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游玩。忽然看见尉迟敬德匆匆来报说:“太子、齐王叛乱,秦王恐怕惊动陛下,特派臣来护驾”。高祖大吃一惊,忙问:“太子、齐王现在何处?”尉迟敬德说:“已经被秦王杀死了”。
高祖十分难过,吩咐游船靠岸,回头对裴寂等人说:“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你们看怎么办?”萧和陈说:“建成、元吉本来就没有大功,秦王功德盖世,深得人心,理该立为太子”。尉迟敬德忙说:“外面还没有完全平静,请陛下降旨,要各路军队都接受秦王指挥。”高祖立即派人传旨结束了这场政变。
紧接着,李世民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杀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妾子女,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和侄女,李渊的孙子孙女。
三天之后,大受刺激的唐高祖李渊,宣布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这年八月,唐高祖李渊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当了皇帝,就是唐太宗,第二年,公元627年,改年号为贞观,开始了大唐的贞观盛世。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3、人物列表(更新中)

一、周家
1、爹爹周厚纯四十七岁、娘亲周王氏,名王春花,年四十六岁;
2、周厚纯妹妹周厚贞,四十五岁,丈夫三年前亡故,生子石满仓、石满囤。
3、兄长周安生,二十六岁,妻郑桂花二十五岁,长子双福七岁、女儿双喜四岁,次子双禄尚未满月。
4、姐姐周巧生,二十一岁,姐夫葛有德二十七岁,生三个女儿招娣五岁、唤娣三岁、来娣一岁。
5、周长生,二十岁,剩女。
6、弟弟周良生十八岁,妻赵宝珠十八岁,生一女双婵半岁。
7、妹妹周玉生,十四岁,未婚夫李克勤。
二、舅舅家
1、外祖母王崔氏,年六十三岁
2、舅舅王春发四十二岁,舅母王曹氏四十四岁。
3、大表兄王金虎二十四岁,二表兄王银虎二十一岁,表妹王金花十五岁。
三、谢家
1、谢父谢无涯,封世袭武功郡伯,亡故。嫡妻谢吴氏,四十八岁,五品诰命夫人。
2、嫡长女谢明珠,年三十岁,嫁与右仆射裴寂次子为妻,生二子一女。
3、庶长子谢明澈,二十七岁,生母莫姨娘,嫡妻林心怡早亡,留一女谢锦姝,年方七岁。
4、嫡子谢明清,二十三岁,谢吴氏所生,娶林心怡嫡妹林心慧为妻,生庶长子谢锦书,六岁,嫡子谢锦文,三岁,嫡女谢锦娘,一岁。
5、庶出三公子谢明净,十九岁,未婚,生母吴姨娘。

第1章、退役宫女

武德八年的秋天早晨,长生换上宫女司给退役宫女统一发放的民女衣饰,站在春华宫外,朝主子宇文昭仪寝宫的方向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谢恩,动作规范、礼数周全、无懈可击,虽然就要出宫了,但是深宫八年养成的习惯,人前她从不敢行将踏错一步。
然后提着已被两个太监和三个嬷嬷细细查过的包袱,再看一眼唐宫巍峨华丽的屋顶和檐角,由宫女司的周司役和相好的宫女喜儿送出宫去。
大唐初建时,为了充实后-宫,大量征召民女入宫服役,李渊因从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觉得那里民风淳朴,特意征召一批宫女,长生就是那时入的宫。
唐宫延袭隋宫制度,宫女服役满十年方可出宫嫁人,她自从进宫那一天就费尽心思千谋万算,只为平安服十年役出宫。
以她所掌握的常识,当今太子虽为李建成,但最终继位的是秦王李世民,两人为了夺储已到了水火不相融的地步,等到秦王继位之后,朝堂和后-宫都会面临一次大的清洗,因为有很多嫔妃早被太子李建成收买用来对付秦王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怎能不秋后算帐?
偏偏她的主子宇文昭仪已被太子建成收买,中了魔似的为建成效力,抓住一切机会诋毁陷害秦王,若有一天秦王即位,必不会放过她和春华宫诸人。日日提心吊胆,生怕大祸会延到自己头上,只可惜她记不住玄武门之变的具体时间。
好不容易再世为人,又穿越到古代最适合女子生活的大唐,她还是不想这么早死。甚至已经谋算好了找机会犯个不至于被严惩的小错,让宇文昭仪把她贬到杂役司,那里虽然艰苦,却也是最为安全的地方,先活下来躲过政变之祸再慢慢图谋改善处境。
可她是幸运的,窦皇后早逝,万贵妃代理皇后之职,为了彰显自己有母仪天下之德,求了李渊同意,特许年满二十的宫女回乡嫁人,然后从民间再征新宫女。
既能去旧迎新,又能落得仁君之名,李渊当然同意,所以长生提前两年出宫了,她十二岁入宫,今年刚满二十岁,不用再担心随时临头的大祸。
长生和周司役同姓,八年前入宫时才十二岁,是周司役一手调教的。她小小的年纪俊秀乖巧,对所有的规矩都极为严格地去学,还常常单独请教,深得周司役喜爱。
训诫期满之后,又因为表现良好脱颖而出,被分到深得皇上宠爱的宇文昭仪宫中做了洒扫小宫女,能不入杂役司,已是相当好命了。
可惜她容貌虽好,打扮却村气,且不够优雅细致,走路更是改不了弯腰缩背腿打弯的毛病,见了主子还总是缩手缩脚的言语不畅、八年了也只做个二等宫女。
没人知道,长生从入宫的那天起,志向就不在宫中而在宫外,所以处处守拙,只求十年后平安出宫而已。
今日要出宫了,她整个人的气度好象全变了,行走大方优雅,长眉无比生动,眼神清亮聪慧,她在宫里若是这个样子,怕早被皇上看中了做主子了吧。
周司役惊讶的同时,又看到她没有曲线的腰身,又摇摇头,就算生得好,身材也差了些,个子虽高却背阔腰平,哪有什么身姿可言?对于特别喜欢女子曲线分明婀娜多姿的皇上有什么吸引力?就是被指婚给别人做姬妾,这付身板也注定不得宠的,也许她出宫是对的。
喜儿抹着泪,依依不舍地拉住长生的手:“你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只要你肯留下来,我们依然可以做伴,何必回乡去受苦呢?何况这么大了,回去哪里还能嫁?就是嫁了也不过是做人后母!”
周司役也不解地说:“你在宫里八年,回乡象你这个年龄的都已儿女成群,你想找个可心的人嫁了怕是不容易,随便找个又怕委屈了你,听说你娘家家境也很一般,你只是二等宫女,积蓄也不会太多,又大多数接济了娘家,出宫后一辈子还长着,可怎么生活?”
长生愣了愣,宫里生活充满变数,省下的银子说不定哪天就不是自己了的,所以明面上的积蓄大部分给了爹娘,想家里这些年日子过得不错吧,养着她是没问题,她是绝不愿为了吃饭违心去嫁个不喜欢的人,何况她还有些藏私。
“嬷嬷和喜儿妹妹放心,家中爹娘和兄长都极疼我,这些年在我接济下日子过得还不错,出宫后即使找不到合适的人家,生活十年八载是不成问题。”她和周司役情同母女,一直称她为嬷嬷。
说着调皮地眨眨眼:“嬷嬷可觉得长生是丑八怪嫁不出去?”
周嬷嬷和喜儿被逗笑了:“死丫头,贫嘴的毛病总改不了,这么好的人才,出宫后怕是媒婆踏断门槛呢!”
长生闻言一喜,眼含浅笑,嘴角略弯:“其实回去也不一定要嫁哦,就是要嫁,只要嫁的人可心,就是做后母也无妨哟。”
有些话她怕招祸不敢说。唐宫虽然对宫人也不严苛,但后-宫没有皇后坐镇,宫中各成一派,宠妃之间互相倾轧,太子和秦王在宫中争先培植势力、打击异己,连带宫人也成为拉拢或报复的对象,稍不小心就会引来大祸,何况还有未知的玄武门之变?
只要每天早上不发愁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就是吃穿差些又如何?就是不嫁人又如何?就是做后母又如何?
兴安门口,周司役有些伤感地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也许你是对的。不过到底年纪不小拖不起了,有合适的就赶紧嫁了,但是一定要打听清楚了,你说的对,就是做后母也无所谓,人品一定要好!”
“嬷嬷放心,长生一定找个人品好的,如果找不到,我就不嫁了,在家陪我娘!”
周司役嗔怪地说:“这孩子,乱说什么?你愿意不嫁陪着你娘,还要看你娘愿不愿意养你一辈子!要想不嫁,除非你不出宫!”
长生闻言又笑了,许是今日心情好,她始终眼含笑意。她是一定要出宫的,绝不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埋葬在这里。
虽然世人都觉得她二十岁未嫁之身实在算是太老了,但是长生却觉得自己风华正茂。因为她是穿越人,二十岁,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双十年华,嫁人都嫌早。
她一定可以回乡觅得好良人,就是做后娘也无所谓,在现在这个医疗条件下,她正好不想生。
“多谢嬷嬷了,也多谢喜儿,长生没出息,享不了福,进了宫就想娘想得厉害,总盼着以后能够和爹娘在一起,长生既不美貌也不聪慧,留在宫里也没出息,说不定哪天就犯错没命,被赐人为妾也注定失宠,还是回乡做农妇的好。”
说完又嘻嘻一笑:“再说了,我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走路姿势又不好看,大概也只能做农妇了。”
周嬷嬷叹了一口气做惋惜状,不过对于姿色一般的女子来说,出宫嫁一个身份地位相当的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也许是最好的归宿了。
其实长生是有机会去太子府的。宇文昭仪为了拉拢李建成,从身边信得过的宫女中挑年轻美貌的送去太子府做姬妾,而夺储正炽的建成对父皇身边的宠妃极力讨好,她若去一定会受到厚待。
而秦王妃长孙氏为了丈夫的事业,千方百计讨好当时最得宠的宇文昭仪,重礼求她以长辈身份赐秦王几名姬妾以示亲厚,并承诺一定优待,宇文昭仪一来看在重礼的面上,二来为了在秦王身边埋下耳目同意了。
两次都挑中了容颜美丽且又信得过的长生,后来又嫌她仪态和气度不佳放弃了。
只是她不知,长生为了避免这样的命运,从入宫那时费了多少心思丑化自己。
她不愿去服侍当今皇上以及任何皇子。年届六旬的李渊太老了,玄武门之变后做了太上皇又活不了几年,秦王李世民的另一个爱好是收集绝色美女,若论贤良能干又无人能及正妃长孙氏,不年轻不是绝色又不够贤良的长生在他身边注定被埋没。
而建成和元吉天命不久,其他皇子命运难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杀了建成和元吉,连他的妻妾子女尽数屠尽,与他们亲厚的宗室和皇子不是被杀就是被贬,长生不想眼睁睁的送死。
高大巍峨的兴安门就在眼前,临走之际,长生拉住喜儿的手,恭恭敬敬地同周嬷嬷行个礼,正色道:“喜儿如今服侍宇文昭仪,宫中帮派林立矛盾重重,想换个去处很难,还请嬷嬷看顾些!”
周嬷嬷虽不明白长生的意思,但还是郑重其事的说:“放心吧,我一向颇疼喜儿,自会顾她周全。”
长生稍稍放下心来,喜儿不过是宇文昭仪寝宫中最末等的打杂洒扫宫女而已,就是有祸事,应该罪不及此吧。
站在兴安门外,隔着执戟的护卫看着离她越来越远的重重勾檐重瓦,挥手示意周嬷嬷与喜儿回去,有些遗憾关系亲厚的菊香忽有急事没能来送。
从此这宫里各色人等,对她亲厚的、苛刻的、算计的、厌恶的,全部再与她无关,她只需等父兄接她回乡就可。
转过身,她的心却沉了下去,家书早已捎到,兴安门外却没有任何马车或他父兄的影子。
对宫外生活全然陌生的她,竟然不知何去何从。
愿跟那么多女人共用一个男人,二来鉴于近年来穿越人改变历史的事越来越多,她怕历史被那个穿越为李建成的人给改了,所以实在不能肯定到底谁继承了李渊的皇位,干脆一走了之,等天下大事定了以后再说。

第2章、前世今生

长生不敢远离,挎着小包袱,找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了下来,等待家人来接她,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兴安门外的情景。许是他们稍稍来迟了一些也说不定,反正现在还早,且等等无妨。
她的包袱里有四十多两碎银和一些铜钱,一部分是攒的,一部分是相好的姐妹赠的,此后回到远在晋北农村的家中,她无论是嫁人还是不嫁,可能一辈子再也出不了这么远的门,再也进不了京。因此她打算路上好吃好喝、边走边逛地回去。
包袱里还装着关系亲厚之人的赠品和回乡文书。这个文书用以证明她不是逃出宫的,而是役满回宫,回乡之后去县衙交了文书,重新落户到娘家或夫家,从此不再是宫奴,只是与宫里没有半点关系的民女或民妇。
最重要的是身上贴身藏着三百两银票,一张是宫女司发的返乡费,一张是她除月银之外靠打赏攒下的,一张是临走前她服侍了八年的宇文昭仪按照旧例赏的。她打算给父母一百两改善家里的生活,其余则悄悄地藏起来等待观望再说。
秋日的长安,繁华而从容,皇城外店铺林立,大街平整笔直,来来往往的男女大都衣着讲究,透着一种京城人的自得和闲适。
长生好奇地看着,眼神明亮,嘴角翘起,心头涌起淡淡的欣喜和向往,要不是怕家里人来了找不到她,她真的好想逛逛这大唐的长安城。
她是略知道历史的,玄武门之变后,长安好长一段时间都是繁华安宁的,当时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最繁华热闹的城市,女子云鬓高耸、华服浓妆,袒胸露乳,是古代封建王朝中女人活得最风光、最恣意的时代,听着就让人无比的神往,如果可能的话,她更想留在这里。
八年前,真正的长生年刚十二岁,被征入宫时,坐在马车上日夜颠簸感染了风寒,又没有很好的治疗和照顾,竟然混归西天。
而她那时刚刚大学毕业又找到了工作,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
十二岁时她父母意外双亡,亲属帮着办完父母的后事之后,没人愿意接过这个包袱,家里就剩下姐妹二人,她的姐姐也刚十七岁,叫肖锦媛,她叫肖锦姝,父母的昵称她们为小金圆、小金猪。
她和姐姐住在父母留下来的两居室房子里,靠着父母留下来的积蓄和双方单位的抚养费相依为命,生活上倒也没受什么苦。姐姐大她五岁,对她很细心很疼爱,无微不至地照顾她长大,为了她甚至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提前工作。
那个中午,姐妹俩决定先去外面吃饭,然后去给她买适合上班族穿的衣服鞋子,姐妹俩象往常一样手拉手,准备穿过马路去那家餐馆。
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她常常想,如果她们那天不去多好?可是世上没有如果。
尖利的刹车声响起,疯狂的、已经夺命无数的渣土车失控地直冲过来,瞬间她想都没想一把推开姐姐。一阵巨痛袭来她什么也不知道了,最后看到的是眼前一片血光,听到的是路人恐怖的尖叫声。
醒来后,她就成了十二岁的、在偏远乡间长大的、贫穷瘦弱的、正要去做宫女的小女孩长生。马车里塞满了一起被征入宫的小女孩,都是十二岁至十五岁身世清白伶俐俊秀的贫家女子,在颠簸和奔波中一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有的头发上还爬着虱子。
她在时而清醒时而昏迷中度过了最初的震惊和抗拒,常常傻愣愣地谁也不理,大家以为她病还没好,又都相互陌生,倒也没露出破绽。
她渐渐接受了现实。她是因为救姐姐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只要她亲爱的姐姐活着,她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何况上天眷顾让她再活一次已是格外开恩,有什么想不开的?
她以最平静超脱的心态坦然地面对宫奴生涯,千方百计地活下去,努力地混得不好也不差,既不能粗笨丑陋做杂役受苦,又不能美貌聪慧成为禁脔。
直到她幸运地在美妙的双十年华出了宫,有幸坐在这宫墙之外的台阶上等待亲人接她回家。二十岁,虽是别人眼里的剩女,在她看来,却风华正茂,刚和那年她准备参加工作时一般大,凭什么要把美好人生葬送在阴暗*的后-宫里?
时间已经中午了,家人却还是没有踪影。幸好是秋天,还不冷,只需不时起来活动一下腿脚即可,免得坐麻了。
早上急着走,还想着和接她的亲人在外面的酒楼里好好地吃一顿,就没怎么吃饭,这会已经饥肠辘辘,接她的人却依然不见踪影。
她就打听着去公用净房净了一次手,回来时买了一碗豆汁喝了,又买了五个包子吃了,依然很耐心地坐在石阶上。她相信名义上的家里人绝对不会丢下她不管的,因为每次探亲,他们看起来还是很疼爱女儿的。
太阳已经西斜了,长生揉揉眼睛,不敢错眼地盯着兴安门口来往的车马,却仍没等到接她的人。
一个月前,她确信自己能回家时,才托可靠的太监通过驿站送了家信叮咛今日之前来接她,今日是皇上定下的退役宫女出宫的日子。
这个年代虽然效率不高,但却极为守信,如果没有送到早就有消息了。
算了,还是先住下明天再说吧,她还不知道唐朝的客栈是什么样子,体验一下生活也好。
刚去净房时,看到路上有一家看起来不错的客栈,一般来说,设施越好、位置越繁华的客栈越安全,那怕贵点也无所谓,她单身女子,又身携财物,安全最重要。
她站起身来,正准备朝雅和客栈走去。走了几步,她想了想,复又来到兴安门口对着守卫行礼:“守卫大哥,小女子是今天役满出宫的宫女周长生,本来捎信让父兄今日之前来接,谁知等到现在也不见人。天色已晚,想去客栈歇息,又怕错过了,拜托大哥若有人接周长生,让他去前面大街上的雅和客栈来寻!”
说完赶紧递上二两碎银:“这点心意请守卫大哥去喝酒!”
心里却肉疼得紧,暗暗埋怨家里人拖沓,这可是她一个月的月银。出了宫后,虽然唐朝风气相对开放,但一个女子根本不可能抛头露面去做什么生意,做幕后东家她又没那个本钱,以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要靠积蓄生活,不必花的钱尽量要少花。
两名守卫都有二十多岁,挤眉弄眼地打量着长生,其中一个开口道:“没事没事,一点小忙,你且去吧,明日再来问!”
长生心里突生警惕,却暂时看不出有什么不妥,就再次福身谢过,转身去雅和客栈,言谈举止间,她已经和这个时代的女子一模一样了。

第3章、京城媒婆

雅和客栈靠近皇宫,因为从隋朝就常有役满出宫的宫女在此歇脚等家人来接,所以从掌柜到伙计对长生孤身一人挽着包袱的情形已经见多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