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了,”长安冷声道,“殿下往后便是府上姑爷,没有他听不得的话。”
周和以闻言看似没反应,表情其实愉悦了许多。
两人于是跟着小丫鬟一起,疾步往景庭院赶去。
早在等着的长公主听闻长安是周和以送回来的,且这位殿下还跟着一道过来,顿时头疼得直捏额角:“罢了,请溧阳王去花厅。”
事实上,姜怡宁虽没有直言出事儿有长安的手笔,但姜怡宁一昏长公主不免想的多。于是越琢磨,越免不了会想歪。怡宁跟长安之间多多少少的猫腻,长公主其实并非不知。只是她心道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家中人丁单薄,两人都无其他姊妹,若能多多处一处,总会有情分在的。长公主根本没料到这俩孩子的矛盾会闹得这般难看,怡宁这是差一点点被长安的一时激愤给毁了啊!
心中几番碾转,长公主心口犹如裹了一团火,烧得她坐立难安。
灌了几口凉茶下肚,她劝自己不要冲动,且听长安如何说。可她越是等,越心躁。本就是暴脾气,等听门房传来消息,长安拉周和以回来撑腰的举动叫人不由得多想。转头瞥了眼榻上昏迷还眉心紧蹙的姜怡宁,她心中的天平,不由自主地偏向了姜怡宁。
等花厅的下人前来报信,长安已经到了,长公主才吐出一口气起了身。
被姜怡宁这般一吓唬,长公主脸色也难看。
皱着眉被孙嬷嬷扶上上首主位,长公主扭头看向长安,淡淡道:“回来了?”
长安心中一咯噔,敏锐察觉到长公主的语气不对。看来姜怡宁先她一步回来,做了不少事儿。
长安对上长公主隐隐带着审视的目光,眼神不由暗了暗:“祖母。”
“坐吧,站着作甚?”长公主摆摆手,一幅很疲惫的模样。
长安本来有一肚子话要说,此时觉得没有必要了。看长公主这个意思,她显然已站在了姜怡宁那一边。大半年的承欢膝下,长安又并非铁石心肠之人,是真心拿长公主当长辈看。如今长公主的这个样子这个态度,叫长安很是失望。
周和以冷眼看着,嘴角一翘,表情忽地似笑非笑了起来。
这姜家惯来就是如此,上辈子也是养孙女大过亲孙女。这辈子陈二花便是早来了六年,性子也大方了许多,依旧抵不过自小教养的姜怡宁。不是说长公主这般行径可笑,但这姜家对二愣子来说,确实不算是个好地方。
“姑母似乎有话要对长安说?”周和以素来不是个会给人脸的,他任性妄为惯了,“这般神情,似乎长安犯了大错?”
长安心中失望之后,再看长公主的目光也免不了透露出一丝冷淡:“看祖母的这神情,似乎已给孙女定了罪?”
“长安……”
长公主别过眼,有些不敢直视长安的双眼,“怡宁在司马家落水这事儿,你怎么说?”
长安虽说料到了姜怡宁不会说什么好话,却没想到长公主居然毫不犹豫地就讲这事儿怀疑到她的身上。老实说,再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有点受伤:“宴席正是热闹的时候,怡宁妹妹悄悄离席,不知去向。长安怕她出事儿,立即领人出去寻。”
领人?
长公主闻言眼睛一动,没说话。
须臾,她嗓音更沙哑了些:“这么说,怡宁这事儿司马家的人都知道了?”
长安想着司马家主事的几个媳妇儿都知道了,犹豫了一下,点头:“不过司马家的长媳将在场之人的嘴全堵了,怡宁发生的事情不会有其他人知道。司马家长媳亲口承诺,不日便会将那个副将调离京城,这辈子不会入京。”
长公主一愣:“当真?”
“千真万确,”长安一双眼睛澄澈如星辰,丝毫没有愧疚与心绪,“长安与怡宁姐姐虽无血缘关系,但她毕竟是姜家姊妹。长安与她打断骨头连着筋,她出了事儿,我与姜家不会得半分好,自然要仔细名声。”
话音一落,长公主面上极快地闪过一丝尴尬。
她仓促低下头,端起手边茶盏装作饮茶的避开长安的眼睛。想想,她又想到姜怡宁哭得天崩地裂的模样,不顾长安欲言又止,直接无力道:“这般自然是好。但长安,怡宁回来便昏迷不醒了。她今日受了这般大的侮辱,刺激大了有些受不住,此时太医在照看着呢。若她有任何不当之处,你便看在祖母的面子上,莫要与她计较了……”
“可是……”
长安正准备说自己被锁之事,那边长公主已经站起身,一幅乏了的模样:“好了,到此为止。”
“……想必长安你今日也累坏了。”
长公主径自道,“下去歇着吧。”
作者有话要说:周和以:呵~
第五十七章
“祖母, 孙女想知道, 姜怡宁回来到底说过什么?”
长安忽然站起了身,“孙女倒是想问问她,在司马府上一声不吭地离席, 落水出事儿是她自找。为何偏偏要锁孙女休憩厢房的门?支走孙女身边的下人?”
正准备离开的长公主脚步倏地顿住, 扭头看向素来柔和如今满面冰霜的长安。
虽说大多情况下会长安都会选择以和为贵, 但被人欺负到头上来, 她也并非软糯包子, “孙女休憩的厢房那位中了药的公子与怡宁姐姐是何种关系?她的这番作为到底是何种居心?可有看在姐妹一场的份上与我有半分善意?”
“你这是何意?!”锁厢房的门?厢房里藏了男子?长公主瞪大了眼, 骇得差点没一脚踩空从台阶上栽下去。
“红月,红菱,红雪。将你们今日在司马府所见所闻, 一字不差地说与祖母听。”
红月, 红菱,红雪便是长安今日带去司马府上的贴身下人。回来的路上,听说了主子的遭遇,早已憋了一肚子火气。三人面面相觑之后,小碎步上前。
这三人是当初长公主亲自拨到长安身边伺候的,品性,规矩都是顶好不过的。此时三人扑通地跪成一排, 低着头,言辞清晰地将自己被姜怡宁支走的经过给复述了一遍。红雪还着重强调她本不愿离了长安身边,但怡宁主子正在气头上,非叫她走不可。
话音一落, 长公主的心中便翻起了滔天的波澜,这可跟怡宁回来的说辞是完全相反的。
她转过身审视长安。比起怡宁回来时狼狈不堪,仿佛天都塌下来,长安则镇定整洁得多。且不说怡宁有没有做那等恶毒之事,就算怡宁一时激愤,长安怕是也没吃亏。否则依十九的这乖戾性子,可不得闹翻天?
两番全然不同的说辞,长公主也说不清信谁。怡宁是自幼养在膝下,不说自小就知书达理,心地善良。便是再怨恨长安占了她的位置,自个儿多有偏颇的行径也未曾叫她有多怨言这一点,长公主心里就十分心疼她。长安呢,也是个好孩子。乡野中长大,入了公主府也未曾被府上富贵迷了眼。性子恬淡温和,做事磊落妥帖……
至于在厢房里藏男人锁门的这件事,双方各执一词。长公主琢磨着琢磨着,还是有些不大信。
不是说长安在信口开河,当着十九的面儿,长安再怎么恼火怡宁,也不会说出这样离谱的谎话。但若说信怡宁真做了这等糊涂事,其实也不是。坏了长安的名声,于怡宁本身又有何好处?两人都是姜家的姑娘,一个的名声臭了,另一个难道还能议到好的亲事?长公主自认手把手教出来的孙女不是那等没脑子的人,所以这当中必然有误会。
于是抬起眼帘,凌厉的目光瞪向长安身侧的李嬷嬷。
李嬷嬷背脊一绷,站了出来。其实,她早就想就姜怡宁的事给长公主好好说道说道。从宫里回来,到这次外出做客,怡宁主子的所作所为,当真是越来越叫人失望。此时站出来,她言辞犀利地就将在司马府上发生的种种给从头到尾都讲述了一遍。
顾忌着周和以还在,她有些方面其实已经说得很含蓄了。但长公主却还是受不了,只觉得老脸都被扒下来。瞥了眼周和以,她脸刷地一下子黑得彻底。
尤其周和以挥了一下手,几个人被丢了进来。
这几个人都是从司马家弄来的,此时一丢出来。几句话一逼问,长公主其实已经信了长安。只是听旁人说起亲自教养长大的孙女所做之事,她心中委实不好受。
李嬷嬷若是懂事儿,这时候是劝慰也好和稀泥也罢,都能叫她好受些。然而这一股脑儿的全是对怡宁的指责,兰心难道是越老越糊涂了不成?外人还在呢就这般辱骂主子?长公主是委实没料到李嬷嬷会说得如此难听,此时不由心生反感。
她怒而抓起手边的杯盏狠狠砸在地上,啪地一声脆响,屋里所有人瞬间鸦雀无声。
“闭嘴!”
李嬷嬷胸口一滞,抬眼看向她。
长公主高立在上首,暴怒地睥睨着下首之人,尤其是李嬷嬷。平素温和的眼睛里覆满冰霜与怒气,她冷呵道:“今日之事,本宫会亲自彻查清楚,都不必再说了!”
李嬷嬷脸色倏地一变,反应过来,今日这般行为怕是触犯了主子的忌讳。她头皮发麻,这段时日被掉离主子身边,她竟是忘了。怡宁主子哪怕没了姜家的血缘,也是主子从一团儿大养到如今亭亭玉立,哪里是才回府不到一年的长安主子能比的!坏了事儿了!
李嬷嬷心中不安,长安这暴脾气就已然被长公主回护的态度给激了。
她本没指望长公主会对她有多疼爱,但这般一遇事便发现偏颇的感觉当真叫人恶心。长安不是个软脾气,你虚情假意,我便也懒得敷衍。她本就生得美艳,此时横眉冷对的,瞧着颇为咄咄逼人。
长公主扶着下人的手,很是失望地看向长安。她本以为长安是个懂事儿的,可如今这是要作甚?将家中的丑事都摆到明面上来,当着十九的面儿揭发怡宁的恶事。这般的意气用事,果真是缺了体统教导!
祖孙俩彼此冷冷对峙,再没了往日和睦亲密的模样。屋里伺候的下人们大气都不敢出,噤若寒蝉,恨不得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必再说?”陷入死寂的气氛被周和以一声嗤笑打破。
他淡淡地放下了手中杯盏,挑起一边眉头站起了身。虽说料到了这位姑祖母会有这般反应,亲眼所见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许是今生定了长安,上辈子比这更过的事儿他都无动于衷,这辈子却火冒三丈。
“姑祖母可知姜怡宁之所以这般胆大妄为,是从何处得来的底气?”他迈开长腿几步走到长安的身边,侧目又瞥到了长安脖子上的红印子,眼里血气就冒上来,“若是姑祖母不疼爱长安,不若让她早些出嫁。嫁到本王府上,她便不用姓姜了。”
“你!”长公主顿时火冒三丈,“这是本宫的家事,十九还是莫掺和的好!”
“掺和?姑祖母你说笑了。”周和以似笑非笑,“长安既然定了本王,本王也不愿换王妃。如此,本王又哪里算得上外人?”
“尚未出嫁,姜家之事还轮不到你插嘴!”长公主控制不住脾气,失态到指着周和以鼻子怒喝,“溧阳王如此行事,不觉得羞愧吗?”
“不羞愧,若真叫人欺辱了本王的未来王妃,那才是羞愧!”
周和以不想跟个铁了心护短的老婆子纠缠,这件事,长安受了委屈,他必然要替她讨回公道。今日不管姜怡宁是装病还是真病,闹也要闹出个结果来!若这件事都叫她蒙混过去,往后她一时兴起,要了长安的命,那岂不是也无处可说?
忆起上辈子那个姜长安被沉了塘,姜怡宁的溧阳王妃还还稳坐如山,周和以对长公主的公道就不抱希望。不过上辈子被沉塘的那般轻易,多少与他不作为有关。
周和以叹了口气,手一挥,三四个黑衣人从屋顶落下来。
突然出现黑衣人人,屋中人骇得赶紧将长公主围起了起来。长公主倒是镇定,但对周和以的行径十分恼火:“放肆!周和以你胆敢在我府上放肆!”
周和以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去,把姜怡宁给我揪出来。”
“你放肆!放肆!”长公主怒极,“这里不是你溧阳王府,这里是姜家!你们这群奴婢,胆敢硬闯?!”
黑衣人不是别人,正是明德帝拨给周和以的一支皇家暗卫。
要说十九皇子的得宠,并非只是明面上那些疼爱而已。周和以的得宠,是自出生起便有一支贴身护卫的暗卫。明德帝心知他无心帝位,怕往后新帝记恨他优异,在周和以年至十六之时,便暗中将号令暗卫给了他。
换言之,哪怕周和以这辈子不入军营,他手里捏着的暗中势力也足够他在京城横行。
暗卫只认一主一令,如今令牌捏在周和以手上,明德帝都指使不动。别说长公主。这三个暗卫悄无声息地闯进内院,不出一刻钟就拎着尖叫的姜怡宁出来。
姜怡宁是真怕,她本还在装昏迷,突然间人就凌空了。这个暗卫顾忌她女儿家的身份,不敢多碰她,就拎着她一只胳膊在屋顶上飞掠而过。那种胳膊要被扯断的痛,和对高度的恐惧,吓得姜怡宁再顾不上装模作样,哭得涕泪横流。
人一丢出来,暗卫就退到周和以身后:“禀主子,这位姑娘脉象强健,似乎并无不妥。”
“你胡说!”姜怡宁就跪趴在周和以面前,闻言刷地抬起头。
周和以垂眸冷漠地瞥了她一眼,转头看向了脸色极其难看的长公主。
“姑祖母,若是不信,不若将那位太医叫出来问问。”周和以单手负在身后,一身血红的广袖长袍,冷冷地盯着长公主,唇色血红,肤色极白,眼极黑,仿佛一尊堕魔的神祗,“这位昏迷不醒,究竟是装,还是真……”
作者有话要说:周和以:哼!
第五十八章
太医过来那还了得?
方才在屋里, 诊完脉太医的脸色就很有几分古怪。不过碍于姜怡宁怎么唤也唤不醒, 他便没当场揭穿。只说受了惊吓,多喝几幅安神茶便好了。换言之,就是身子没什么事。追黑衣人出来孙嬷嬷方才就在屋里守着, 心中更是了然。
长公主看了一眼孙嬷嬷, 孙嬷嬷点了点头。长公主面上的怒色立即就染上涩意。
她不自在地看向面孔冷漠再无往日亲近的长安, 再看了一眼趴在地上小脸儿涨得通红根本不敢与她对视的姜怡宁, 心中忽然就有了一分悔意。方才是不是不该把话说得那般难听?长安大喇喇将家丑外扬虽有错, 但也是一时激愤……
心里想着, 她眼中的愧疚就一点点冒出来。
姜怡宁有些不敢抬头,瑟缩在地上又羞又怒更多的是怕。
本来她料想先下手为强,就是看准了姜长安这人太识大体。便是知道司马家这事儿背后有她的手笔, 也会顾忌姜家的脸面关起门来说。可谁知素来顾大局的姜长安这回竟然不管姜的家体面了!不仅把事儿全摊开了, 还带着周和以一道回府中质问!
她心里翻江倒海,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推脱。可这几个司马府的下人被周和以的手段吓着,倒豆子似的全给交代了。姜怡宁暗骂该死,面上却哭得仿佛天底下最可怜的人儿。
“祖母,祖母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既然被拆穿了,强行辩驳也只会叫人反感。不若装可怜装到底,长公主对她可是从来都硬不下心肠:“孙女怕啊!孙女唤走红月几个, 实在是因为孙女心里怕。那个熊一般的男人眼睛大的跟铜铃似的,血盆大口。他就院子外头守着,孙女怕,多叫几个人到身边守着壮胆……孙女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那么多, 当真是冤枉……”
她一边说一边抽噎,“……至于长安妹妹所说锁门,这更冤枉!怡宁如何会去锁长安厢房的门?司马府,怡宁今儿个也是头一回去,哪里认得长安的厢房?长安住的哪一间屋子,可都是司马家的人安排的,孙女便是有害人之心,也没得法子跟功夫去做!”
这话一说,当真还真有几分理。
“祖母你看,这些可都是司马家的下人。”姜怡宁素手一指,振振有词道,“明明是司马家的姑娘看中了王爷,暗害长安妹妹,王爷为了保表妹,便将这等恶名往我脑袋上扣!王爷这般行径,难道不觉得亏心么!”
不得不说姜怡宁伶牙俐齿,这一番话别说说得长公主面色渐渐和缓下来,也直抢白得周和以都笑了。
“这么说,你是最青白不过的?”
“那是自然!”难得这一刻,姜怡宁还有心思感慨周和以生得俊美。
她目光在周和以流畅俊逸的身段上流连了一瞬,心中不免又多了些鼓动,“王爷难道真觉得怡宁便是有那般大的能力在司马家头一回宴请宾客之时,安排出这么一大串的腌臜事儿!王爷未免太高估怡宁了,怡宁可没那等本事!”
“呵~”长安被她狡辩得都想翻白眼,“可没说这桩事儿是你安排的。你离席了一个时辰,若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被人推下水,也并非不可能!”
“你这是何意?”姜怡宁被刺得心口一跳,绷起了脸。
“何意?”长安是有点心软的毛病,但这是在和平年代生存久了会有的原则。不代表她是个被人三两句话糊弄的傻子,“比如说你正巧听到了司马娇害我之言,被她临时起意推下了湖。受了无妄之灾觉得不甘心,干脆拖一个人下水一起承受?”
被人一字不差的戳中了心思,姜怡宁的脸瞬间又涨红了。
她想振振有词地呵斥长安胡说八道,满口胡言。可一对上长安那双冷淡的眼睛,她便仿佛被掐住了脖子一般,半个字都说不出口。长公主本还在上首耐着性子听,此时见姜怡宁目光闪烁,立即就知道长安又说中了。
额头一条一条的,眼前跟着泛黑。长公主心道这都是什么事儿!可嘴上却不能这般说:“怡宁,长安说得可是事实?”
姜怡宁纤细的肩膀一僵,扭过头看向长公主:“祖母……”
“怡宁你糊涂啊!”
长公主想发怒,可看她这般惶惑不安又怒其不争:“你这一时意气用事,害得可不是长安一个人。你也是姜家女孩儿,这般为了泄愤就害姐妹,当真是糊涂透顶!”
“祖母!祖母不是的!”姜怡宁的靠山就只有长公主,她的眼泪顿时如泉涌:“怡宁并非有意,怡宁当时气糊涂了!我原本只是离席去走走,不小心偷听到司马家那个庶女要害长安妹妹。正打算回去通风报信……谁知司马家庶女那般心狠,竟将孙女推进了湖中!”
“孙女,孙女怕呀!”姜怡宁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她扑过来便抱住长公主的腿,什么姑娘家的矜持都没顾忌了,“孙女原本可以自己爬上来。可那个庶女唤来一个下贱的男人,硬是下水抱孙女……孙女这一辈子都毁了……”
长公主闻言,抱着她眼泪都止不住地往下流。她一面狠狠拍打了姜怡宁几巴掌,一面又怜惜她遭此侮辱实在是叫人心碎。最终还是弯下腰,将姜怡宁给抱在了怀里。
祖孙俩就这般抱在一处,泪水直流。
长安心烦意乱,连半分耐心都没有了:“这是你害我的理由?你觉得天底下你最委屈,所以我必然要比你更委屈,你才会好受?”
抱头痛哭的祖孙俩倏地一僵,尤其长公主,面上一阵一阵白的,别提多好看。
“姜怡宁,做了就要有胆子认。”长安迈开腿,缓缓走到两人面前立定,“做恶事的是你,哭得最惨的也是你。我差点被人杀了我有流过半滴眼泪?我被人掐着脖子按在地上摔打,差点就一命呜呼,我便不委屈?”
她看也没看脸色突然煞白,仿佛被雷劈了一般的长公主,蹲下身目视着姜怡宁:“若是周和以没有及时赶来救我,我下了黄泉也会来找你!你欠我一条命!”
最后一句话,长公主忽然就放开了姜怡宁。
“你们祖孙情深我不羡慕,”长安呵呵地冷笑,“谁让我姜长安天生命贱,出生便被换了人生?你在姜家这十四年穿金戴银,我姜长安在陈家被陈王氏三十两卖给傻子!我天生倒霉!”
“长安……”长公主脸颊抽搐了一下,双目突然红了。
“我的父亲在我未出生便去世,护不了我,”长安语调十分的淡,仿佛就是在念,“我的母亲拳拳爱女之心,奈何缘浅,几日便香消玉殒。你父母健在,每日克扣我的吃食,轻易不准我踏出陈家村一步。你说,你姜怡宁是不是顶顶的命好?”
“长安啊……”
“如今你想要这祖母,我送给你。”
长安站起了身,“长公主殿下,陛下赐了我一座府邸。不若我与承礼自今日起,便搬入那座府邸去。公主府的一草一木,我们也不奢求。只要你将陛下赐得那些金银器物交还于我,我们不会在此再抢姜怡宁的分毫。如何?”
“长安,长安啊……你莫要冲动!”
长公主心口怦怦跳,脑子里也轰隆隆地作响。她放开姜怡宁立即站起了身,伸了手想抓长安的胳膊。然而长安迅速退后,叫她抓了个空,她的眼泪立即就落下来。
“祖母不是要赶你走!你这是做什么!”长公主手抖得厉害,当真是哭了,“怡宁做错了事,祖母自会罚她。你何必为了一时意气就抛下你的亲祖母!姜家就你们两个女孩儿,你爹娘就你一个血脉,你忍心抛下祖母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