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是说喜欢他,可是,她拿什么喜欢呢?

她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捧给他。事实却是,她一无所有。

陆笙突然伤感了。

所以,她有什么资格获得他的爱呢?他是皓月之明朗,她是萤火之微光,远远地看着,自然爱慕又向往,走近之后,却远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光芒。

她不配获得和他对等的爱。这个时候谈喜欢,已经算奢侈。

所以她要变得强大!

陆笙的目光突然由迷茫转为坚定。她要变得强大,要成为可以与他并肩站在一起的人。她要有她的光芒,足够照进他世界的光芒。那时候她才可以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捧给他,告诉他,这是我爱的诚意。

南风见陆笙许久不说话,表情一会儿之间变了好几次,像是在心里给自己放电影玩儿。他好奇地叫她,“陆笙?”

陆笙目光一转,看着他,“南风。”

“嗯?”

“等我拿了大满贯奖杯,我就回来娶你。”

“…”

南风有点囧。他不过是想给陆笙庆个生吃顿饭,怎么就接二连三地被调戏了呢…

第54章 最长情的告白

陆笙压了这么多天的情绪,也是在这一刻豁然开朗。连带着,那许多的郁闷、别扭、委屈,以及在省队遇到的种种不顺,都像潮水一样悄然退去,眼前变得海阔天空。

回到队里后,她对徐知遥说,“如果你想要改变一个世界,你首先要征服它。”

徐知遥有点莫名其妙,“师妹你想改变什么?想征服谁?我吗?不用那么麻烦啦,我躺平给你唱《征服》呀!”

…陆笙不想跟他说话了。

她刚看到比赛名单时,确实有那么一点找领导要个说法的冲动,现在嘛,特别淡定。既然只能打混双,那她就努力把混双练好吧。在和南歌的竞争中,她被领导们轻易地放弃了,但是她自己不会放弃自己。

第二天,徐知遥找李卫国谈了一次话,表示自己也不想打男单比赛了,他希望一心一意和陆笙打混双。

李卫国以为他在开玩笑。

“真的,”徐知遥特别诚恳地说,“其实我最近挺忙的,没有精力兼顾两项。男单我肯定拿不到太好名次,混双还可以拼一拼。”他觉得自己这个理由非常有说服力。

李卫国却更加不信了,“你整天不就是在训练吗,还能忙什么?相亲吗?”

“不是,我今年十月份要参加数学竞赛。”

“…哈?”李卫国的表情越来越玄幻。

不怪李卫国反应大,一个运动员的身份与数学竞赛联系在一起时,总是让人觉得特别不真实,尤其在中国。

——学习好的小孩怎么可能去当运动员呢?

不要说普通人,连运动员们自己都会这么想。

徐知遥耐心地给他解释,“数学竞赛,就是每年一次的那个。我经常做数学题,教练你没看到过吗?”

“我以为你在装-逼。”

“…”

李卫国的理由很充分:青春期的小男生为了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力,什么花样没玩过?

曾经李卫国认为,用数学题伪装智商这一点,的确是另辟蹊径,毕竟省队几乎没人真正见过数学竞赛题长什么样,更不可能知道正确答案。徐知遥就算画块月饼上去,他说这是答案,有人有异议吗?因此虽然徐知遥孔雀开屏的方式很假,但是卓有成效,女队的小队员们好像都挺喜欢徐知遥的,有事儿没事儿跟他撩闲。这货反应快,口才好,幽默风趣,卖相也不错,是特别讨小姑娘喜欢的那一款reads;极品假太监。…

那时候李卫国特别笃定自己的推测,并结合现实进行了多方佐证。

现在么,他被现实打了脸。

李卫国特别不理解地看着徐知遥,“我很好奇,你既然学习好,为什么还来打网球?不怕累吗?”

“不怕。”

“呵呵。”他在冷笑。

徐知遥干咳一声,解释道,“其实,我除了数学和物理学得不错,其他学科一塌糊涂,尤其是语文英语,考试都是个位数的水准。所以我们老师说,我如果想上大学,只有参加竞赛这一条途径。”

“那你想上大学吗?”

“我…”徐知遥愣了愣,“我没想过。但是我挺喜欢做数学题的,关键是一点也不累。训练累的时候,做几道题放松一下,那感觉挺好的。我又没有别的娱乐活动。”说着说着竟然有点委屈了。他每天最多的娱乐活动是做题,还有比这更悲惨的吗…

不过么,就算上了大学又能怎样呢?老爸说得对,他就算凭借数学成绩上了大学,到时候专业之外的学科全挂,一样会被开除呀…所以嘛,没必要想太多。

李卫国羡慕嫉妒恨地看着他,看了一会儿,他问徐知遥:“那么,如果你以后上了大学,你还会打网球吗?”

徐知遥认真思索了一下,“我不知道。”

李卫国叹气道,“我建议你不要打了。”

“为什么?”

“因为…运动员这条道路很辛苦,比上大学辛苦千倍百倍。你既然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就不要趟这个浑水。”

徐知遥突然有点奇怪,“李教练,您怎么不问我喜不喜欢网球呢?”似乎以前遇到人生道路的问题时,他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多。连他亲爹都这么问他。

李卫国笑了,像是笑他的天真。李卫国说,“我跟你说实话啊,干一行恨一行。用‘喜欢’和‘不喜欢’去界定一个选择,不仅幼稚,而且不靠谱。并不是每一个专业运动员都发自内心地喜欢打球。就算现在喜欢,也不保证能一直喜欢。”

这个论调很新鲜。徐知遥奇怪地看着他,“那为什么还要继续打呢?”

“不打球还能干什么?有些事情,做久了,就离不开了。”

听到这话,徐知遥那颗粗壮的心脏竟莫名有些伤感。他挠了挠头,突然一激灵,“李教练,您不会是在劝我放弃吧?”

“哪儿能啊。”

***

陆笙听说徐知遥放弃了单打,她觉得他有点丧失理智。

“我宁可你放弃混双,也不要放弃单打,”她说,顿了顿,补充道,“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放弃一个。可是你现在根本没必要放弃!”

“师妹,你怎么可以这样,”徐知遥泪眼汪汪地看着她,“我是为了和你打好混双才放弃单打的,你怎么可以吼我!”

“我没…吼你啊…”陆笙扶额,低头不敢看徐知遥,她有气无力地叫他,“徐知遥…”

“嗯?怎么?”

“可不可以…”

“什么?可以可以都可以reads;豪门长媳,总裁诱爱成欢!”

“不要卖萌了啊…”

一米八几的糙爷们儿卖起萌来,那个杀伤力真的是…核武器级别的好么!

徐知遥这么一打岔,陆笙也别无他法,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那之后,陆笙除了刻苦训练,还是刻苦训练。她被现实坑一脸,一门心思地要用实力去打现实的脸。

晚上解散之后的加练也成了她的常规训练。

徐知遥白天不好好训练,到晚上和陆笙一起时反而分外精神。两人有时候对打,有时候组成双打对着墙壁训练,练技术,练意识,练卡位,练配合。徐知遥不说话的时候,空旷的球场会很安静,只有他们两个跑动和击球的声音。很有节奏和打击感的声音,像是新鲜的血液在心房的鼓动下连续不停歇地奔跑。

那样单纯的岁月,那样充沛的时光,悄无声息的淌过,只在他们的生命里留下大片的残影。

有一次,徐知遥问陆笙:“师妹,你喜欢打网球吗?”

陆笙几乎不用考虑就坚定地点头,“喜欢!”

徐知遥笑了,“真好。你知道吗,有很多职业球员,其实根本不喜欢打网球。”

“是吗?”

“是真的。所以你很幸运!”

陆笙也觉得自己挺幸运的。

然后徐知遥又说,“你更加幸运的是…”说到这里停下来。

陆笙好奇地追问,“是什么呀?”

徐知遥笑嘻嘻地仰起头,特别臭美地说,“是有我陪你呀!”

他本是一句玩笑,陆笙却突然红着眼睛对他说,“徐知遥,谢谢你!”

“你别这样,”徐知遥有点慌,“我…我说着玩呢…”

“不,我是认真的,”陆笙无比郑重地看着他,“真的,徐知遥,我要谢谢你。”

徐知遥想要的不是她的感谢。

可是他到底想要什么呢,唔,他自己也说不好了…

为了表达对徐知遥的感激之情,陆笙特地把6月份的月休调到了16号,这一天是徐知遥的生日,她陪他出去玩。买礼物,吃蛋糕,逛街,哦还有,好久没抓娃娃了…

半天的假期匆匆而过,俩人抱着好多娃娃走出电玩城,还有点意犹未尽。路过一家书店时,陆笙想看看有没有最新的鸡汤书。她现在也比较挑剔了,鸡汤书也有好坏,她要买有内涵的,不浮夸的。

徐知遥陪她走进书店。他抱着所有娃娃,她自己在书架前挑挑拣拣。

徐知遥抱着满怀的毛绒玩具,站在畅销书架前浏览。他看到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他的神经突然就被触动了,愣愣地看着这句话。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说得真好啊!

如果可以,他多希望他的陪伴可以没有尽头。

第55章 头脑真可怕

6月26日开始的城运会网球预赛,陆笙和徐知遥的混双顺利打进16强,获得城运会网球正赛的入场券。 首发哦亲他们俩的项目少,还能抽时间出门转悠一回,吃了传闻中的羊肉烩面和胡辣汤。陆笙觉得味道还好,徐知遥倒是吃得特别美,到回t市的时候还在回味。

南风本来想去郑州看他们比赛的,不过他中间有点事耽搁了,再要去也来不及。陆笙在郑州时,他特地打了电话给她加油,还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不能亲自到场看她比赛的遗憾。

陆笙说,“没关系呀,你不来更好。”

南风心里有点点堵。

回来之后,又是漫无天日的训练,其间陆笙和徐知遥又去了一次itf青少年巡回赛,拿了点积分,可怜的名次又上升了几位。与一般的职业球员相比,他们打的比赛简直少的可怜。李卫国觉得现阶段他们俩——尤其是陆笙,还是以提高自身技术水准为首要目标,比赛经验可以慢慢积累。

就这样,日子从容溜过,转眼由佳木葱茏的六月,过渡到硕果累累的金秋。南风投资的手游在国庆期间上线了,他还想把之前那个贸易公司卖掉,这些天忙得连吃饭都要赶时间。陆笙给他打电话,问他要不要来南京看她比赛。

本次城运会的举办地点是南京。

陆笙的心态有点奇怪。一方面她很清醒地知道,一旦南风在场边看着,她就容易分心。可是如果他总是没时间看她比赛,她又容易玻璃心,觉得他心里没有她。

唔,感觉自己有点矫情啊…

南风的回答果然如她所料:“陆笙,抱歉,我近几天格外忙。”

“好吧,那你照顾好自己,不要太劳累。”

她没有说“不来更好”,南风就有点知足了。他发现他现在的底线越来越低,真没出息。

城运会开幕式在10月12号,陆笙的混双项目是从10月15号开始,决赛日期是10月18号。t市网球队的大部队从10月10号就出发去南京了,唯独陆笙和徐知遥没有跟着一起,因为徐知遥在赛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10月13号,是数学竞赛的日期。

数学竞赛分一试和二试,连着考,两场考试下来需要半天时间。

连着做半天数学题,陆笙光是想想就觉得头痛,她宁可连着做半个月的力量训练。

徐知遥在里面考试时,陆笙就在考场外面等他。秋天城市的风光很好,银杏树的叶子还没黄,空气凉丝丝的,很舒服。她站在银杏树下,看着不远处小超市门口放着的冷藏柜,很莫名地就想起他们小升初考试结束那天,她和徐知遥顶着大热天吃冰棍儿的情形。她甚至清晰地记得她吃的是草莓味儿的,徐知遥吃的是桔子味儿的。冰棍儿一打开时,表面冒着一层淡淡的白色凉气儿。

徐知遥一直到交卷铃响之后才出来,陆笙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以这货的逻辑,不会做的题才要提前交卷。

“考得怎么样?”陆笙问徐知遥。

“还行吧。”

“能拿一等奖吗?”

“能。”

真自信。╮( ̄▽ ̄)╭

当天下午,他们登上了飞往南京的飞机,为混双比赛做准备。

虽然参加双打比赛的队伍只有十六支,但那都是经过预赛选拔的,可以说是没有弱队。陆笙他们这一次,每一场都是硬仗。

他们的优势在于,全部十六支混双队伍,只有他们俩这一对是完全专注于混双,其他的都有兼报的单打项目。在大部分选手眼中,单打的重要性优于双打,在精力分配上也会遵照这个原则。

而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技术和经验都有待提高,和别队的尖子不能比。

t市是一个直辖市,对应的行政单位是省,因此这次的城市运动会,t市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各个队员代表不同区。自然,分散兵力也不是好的战略,所以干脆只挂上两个区的名头,一个田庆区一个树青区。其中田庆区是主打,重量级选手都分在田庆区。这样一折腾,与整个省队直接参加城运会也没什么区别了。

其实别的省份也大抵会行此战略。

陆笙和徐知遥还有点遗憾呢,自己没能分在树青区。

比赛第一天,他们遇到的对手是成都代表队。

成都队的当家小草刘天源可以排进全国青少年前三,实力很强。他的搭档的风格水准都和许萌萌差不多。

若单以实力相加,成都队的两个小球员是优于陆笙和徐知遥的。

陆笙和徐知遥在排兵布阵上研究了一番,最后选择两人分左右站在网前。他们俩一个用左手一个用右手,这样的搭配很适合分立左右的站位,可以发挥双方的正手优势,扩大防守和攻击范围。

自然,都站在网前也是有风险的,一旦遇到对手强势的底线攻击,他们将会显得很被动。

刘天源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一开始就攻击他们的底线。令他意外的是,对方的女选手反应快又灵活,招招能防御回来。

他仔细一看,发觉女选手的站位其实是偏后的。她知道他的战略,她一直在防着他。她的水准并不算高,因此她只是在承担大部分防御的任务,即便是遇到进攻的机会,也不会冒进。

冷静又克制的打法。

混双比赛通常的战略就是专挑软柿子捏。比如这场比赛,陆笙水平稍差,刘天源就会专门进攻陆笙。而成都队的女选手比徐知遥水平差,站在徐知遥这边,最合理的选择自然也是攻击薄弱的女选手。

可是徐知遥没有。徐知遥一直在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在刘天源高压强攻陆笙的时候,保护陆笙。第二,攻击刘天源。

刘天源坚信这样的策略是没有章法的,可是打着打着,他就这样输掉了第一盘比赛。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刘天源疑惑地看向自己的搭档,他突然明白了。

他的搭档,被对手刻意忽略了。

搭档反应灵敏,耐力很好,刘天源选择她做搭档是为了填补自身在赛场上的空白,他本身攻击能力够强,因此也不需要她的攻击力。她最大的作用是配合他做好防御。

但是这一点被对手利用了。利用得很彻底。

徐知遥和陆笙不再分出精力对付她,而是当她不存在一般。她所有能发起的攻击都在陆笙和徐知遥的防守范围内,这个无需担心,而她的防御一定是有空白的,那个空白就是刘天源。

越是攻向刘天源的球,她越是无法做到有效防御。

尤其是,刘天源和她的配合很生疏,因此,这一点缺陷就被放大了。

这个切入点看似稀松平常,实际找得稳准狠,直掐命门,刘天源完全没有调整的策略。所以第二盘输掉时,他的心态竟然很平和。

已经知道会输的。

这场比赛,刘天源最大的体会是:对手有点可怕。不是技术可怕,而是脑子可怕。以及…那个女的长得挺好看,男的龟儿子不解释。╭(╯^╰)╮

首站告捷,陆笙和徐知遥击掌相庆。外面有记者进行了简单的采访。记者问他们赢比赛的感受,徐知遥特别嘚瑟地说了一句:“意料之中。”

记者又问:“下一场对手是南京队,觉得自己能战胜对手吗?”

“能。”

“这么肯定?”

“当然,南京队的弱项是我们的强项。”

徐知遥这样说倒也不算吹牛。他和陆笙之前简单分析了一下各混双队,两人一致认为,最好打的是南京队。

南京队两个选手都是右手党,正手犀利,反手不够突出,一个底线一个网前,这样的布局,选手的防守压力大,防守有空白。

而陆笙和徐知遥的左右手站位,防守严密,攻击范围大,徐知遥花样百出的削球和旋球,很能克对方刚猛的打法。

所以第二天,南京队的两个小选手尽管坐拥主场优势,到底还是输了比赛。

连赢两场进入半决赛,两人底气大增。

半决赛他们遇到了武汉队。湖北也是网球的老牌强队,不过近些年有点青黄不接,一线选手都到了退役的年龄,小选手还没成长起来。他们没有刘天源骆灵之南歌这样的一流选手。

不过么,二流选手打陆笙他们,也够用…

武汉队的两个二流小选手之所以能走到半决赛,凭的绝不是运气。两人配合很默契,打得陆笙和徐知遥都有些束手脚。苦战三盘,最后徐知遥靠着不停削球把对手的耐心给削没了,陆笙咬着牙防守完全不显疲态,终于击溃了对手心理防线,这才获胜。

终于走到了决赛。

陆笙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真的打进了这样一个全国大赛的总决赛。据说这场比赛还会有央视体育台的现场直播呢…现场直播耶,央视耶!

她觉得自己真上档次啊,可是转念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南风会不会看直播呢?

陆笙在电话里问南风这事儿,南风的回答是:“我可能没时间看直播。”

唔…又放心又忧伤…

因为太忧郁了,她没听到南风话语里隐隐压抑的笑意。

在混双比赛的总决赛之前,女单、男单、女双、男双的比赛全部结束了。这四个项目,t市全部折戟,一块金牌没拿。简直的,难以想象!

老牌强队的尊严何在?!

陆笙为自己的队友感到惋惜。不过么,得知南歌被骆灵之虐了,她一点不遗憾。

好吧,接下来的决赛,她和徐知遥也要遭遇骆灵之了…

骆灵之很强,她的搭档也比徐知遥强。而且从此前的比赛资料来看,他们的配合也很好。唔,这场比赛怎么打啊…

在距离全国大赛金牌一步之遥时,陆笙突然心里没底了。

10月18日下午一点半,混双总决赛在中心网球场举行。陆笙的队友和教练都来围观比赛了,现场坐满了人,好多脑袋,像小蚂蚁一样。

徐知遥问:“你怕吗?这么多人。”

陆笙:“我不怕。”我就怕一个人…

她却是不知道,那个人此刻正坐在那群小蚂蚁中间,戴个大遮阳镜,胸前很烧包地挂着一个大单反。

唔,为了看这场比赛,南风可是专门订了不会延误的高铁。他推掉了手里所有的事,只为了跑到南京看一场不怎么出名的比赛,员工们都觉得他们老板要疯。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算周五的双更。周六照常更新。

我造这几章南风的存在感稍弱。不急不急,我把这段写完了就加快进度~真是的,都十八万字了还未成年,我也好心焦。。。

投票快结束了,抓紧时间来一发:<input typebutton value 《浪花一朵朵》投票onclick("/description/5792433")>

第56章 出其不意

网球中的混双比赛之所以会成为“非主流”,一是因为双打本身的限制,二是因为男女选手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讲,男性在力量和爆发力方面优于女性,一个国家队一线女选手,和一个省队二线男选手对打时未必能讨到便宜。比赛,只有在实力均等的对手之间进行时才会精彩。混双这种,自身男女选手之间的实力就不对等,这样一来可看性是会打折扣的。

因此,在混双比赛中,女选手往往会成为这个队伍的短板。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组双打队伍的女选手很强,那么根据木桶理论,他们的短板就被大幅度抬高了。

骆灵之很强,比陆笙强得多。

陆笙现在的水准,打南歌都打不过,而南歌在骆灵之拍下只能走两盘,根本摸不到第三盘就输了。

赛前有媒体对这场比赛进行了预测,还有专业评论员分析,专家们认为杭州队胜出的几率比较大,毕竟实力摆在那里。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就喜欢唱反调,压冷门。他们的理由也不无道理:双打的关键在于配合。而单是从配合的默契度来看,陆笙和徐知遥这一对,是优于骆灵之和桑楚的。嗯,骆灵之的搭档叫桑楚。